本文共计1362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5分钟。
两个全覆盖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目前,全市工会女职工组织已覆盖3822个单位,其中建立女职工委员会1265个,设女职工委员2557个,专兼职工会女职工工作人员5299人,组建率达96.05%。全市共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298份,覆盖企业2090家,覆盖女职工98226人,签订率达107.18%。
近两年,市总女职委先后荣获全总、省总工会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先进集体、市妇联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抓领导,合力推进“两个覆盖”工作
1、领导重视,将组建纳入工会整体工作。
市总工会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女职工工作,把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和女职工维权机制建设工作作为年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工会整体工作中,认真谋划,精心布置,并多次召开主席办公会,听取女职工部就全市开展女职工组织建设和推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工作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一部署,形成了分管领导负责抓,女职工组织具体抓,相关部门合力抓的工作格局。及时研究帮助解决女职工工作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为开展女职工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把女职工组织建设工作纳入对基层工会工作的考核内容中,要求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与工会组织同时组建、同时报批、同时换届。
2、强化制度,规范组建工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的工作制度是女职工组织建设规范化的根本保障。为完善全市女职工组织制度,市总工会下发了《2024学习贯彻〈中华全国总工会2024加强企业工会女职工工作的意见〉的意见》和《市企(事)业工会女职工工作规范化示范单位建设标准的实施意见》,对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进行了规范。坚持以“基本实现应建全建,不留空白”的工作目标,对女职工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二次覆盖”。同时,市总根据全总、省总目标和任务,制定下发了《2024开展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通知》,对全市开展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工作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通过建立和完善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工会的活力,确保了基层工会女职工组织在建设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抓指导,全力推动“两个覆盖”工作
1、坚持“三同时”,以工建促女职工组建工作。
市总工会坚持女职工组织与工会组织同步组建的原则,注重对新建工会中的女职工组织的组建工作,依据建会名单,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女职工的分布情况,按实名制建立女职工组织工作台账,把女职工组织建设的重点放在非公企业。针对规模小,人员少的非公企业,市总工会女职委以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会女职工组织联合会、小三级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工作为重点,采取多种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促进了全市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2、措施到位,加快组建步伐。
为了适应企业多样化的需要,我们提出“三个进一步”推进措施:思想认识上要进一步提高,把工会女职工组建放在第一位;措施落实要进一步到位,确保圆满完成省总工会下达的任务;整体动作要进一步跟进,真正做到组织“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
3、制定目标,明确任务。
市总工会在推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过程中,制订了相应的工作目标,对推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目标、任务等做了具体安排部署和分解,做到“四个结合”:把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与签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作相结合,与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相结合,与工会工作的目标考核或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的考核相结合。同时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对推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指导,积极为基层开展工作提供服务和帮助。成立了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工作指导组,印发了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范本,指导企业开展工作。
4、加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几年来,市总女职委多次在全市开展了《劳动法》、《工会法》、《妇女权益保障法》、《集体合同》等法律法规宣传和知识竞赛,通过宣传学习使企业和女职工了解如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及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促进了女职工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为工会与行政就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进行协商打好基础。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已于4月28日起施行。我们把推动《特别规定》贯彻落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并结合“面心实”活动和“双走访,三服务”活动,5月份在全市启动了《特别规定》宣传月活动,对《特别规定》进行了集中宣传,并于5月29日在凤台县举办了工会《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大型宣传咨询日活动。咨询日当天,共发放各类宣传传单近2000多份。
(三)抓典型,大力推动女职工“两个覆盖”工作
1、深入基层,提高认可度。
一是开展调研,市总女职委开展了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部分基层工会女职工组织基础薄弱、女职工工作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向省总提出了加强女职工组织建设、推进中小非公企业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等建议。二是坚持分类指导,推动女职工工作更加科学规范。三是密切与基层工会女职工组织和女职工的联系,积极探索联系基层的新措施,建立女职工工作联系点,确定矿业集团和东辰集团2家单位为省总工会女职工工作联系点。四是自2008年开展规范化建设以来,全市已选树表彰了示范单位68家,带动了女职工工作规范化建设。
2、多措并举,维权工作扎实有效。
一是示范引导,稳步推进。首先有重点地培养2-3个典型,然后通过召开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工作推进会、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二是制定目标,层层推进。为完成三年目标任务,针对实际,制订了工作目标。先对签订集体合同的单位进行摸排,然后对所管辖的县、区、大企业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进程表,采取先易后难,成熟一家签约一家的方法,层层推进。三是建立了进度通报制度,及时了解工作的进展。
同时狠抓了履约情况督查,与市人大联合对《工会法》及《省实施〈工会法〉办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在调研中,把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列为法律法规检查时的一项内容,借力宣传女职工专项合同,督促企业落实合同内容,解决企业违约问题。
(四)抓特色,不断创新女职工“两个覆盖”工作有效形式
在推行“两个覆盖”工作中,全市各级工会坚持从实际需要出发,针对不同所有制、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经营状况企业情况,推行开展了组建区域性、行业性女职工组织,签订区域性、行业性和企业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如田家庵区对市总工会创业园内16家中小企业全部同步实行了“两个覆盖”,八公山区工会针对社区内中小非公企业小而散,涉及行业杂等特点,紧紧抓住社区、街道这个重点,签订区域性、行业性专项集体合同为基层开展工作提供服务和帮助。东辰集团现有16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分公司、2家合资企业及8个小煤矿,由于人员分散,地域跨度大,用工方式不一致,待遇上也存在一定差异,针对这种情况,东辰集团在女职工政治权利方面提出了“公司应加强对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逐步提高干部队伍中女性比例”、“职工代表大会代表中的女职工应占相应比例”等规定,女职工的民利进一步得到落实。目前,两级职代会、工代会的女代表比例都大有提高,各级班子中女干部比例适当调整,较过去都有明显的增长。
两个全覆盖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一、念好“三字诀”,力推“十个全覆盖”形成全面覆盖之势
(一)在“责”字上强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从强化责任入手,着力解决重视不够、合力不强、投入不足等问题。落实“四个纳入”机制,把“十个全覆盖”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年度发展目标、党政“一把手”工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明确牵头单位、督导组成员单位、市纪委监察局相关科室和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的督导责任。采取“半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的方式,强力督促各项覆盖工作落到实处。
(三)在“带”字上求突破,大力打造工作“样板”。采取“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方法,积极实施典型示范工程,做到以先进带后进促前进。以“两线一片”5个重点乡镇(街办、开发区)、15个重点部门单位为示范创建主体,按照选示范点、制定标准、落实创建、推广典型、巩固提升“五步走”工作法,高标准打造“十个全覆盖”百里示范带,精心培育了观山石油仓库廉租房等148个单项覆盖示范点、检察院等13个反腐倡廉教育示范基地和10个勤廉示范户。依托示范点和基地,以示范带为龙头带动全市“十个全覆盖”工作上档升级。
二、建好“三体系”,力推“十个全覆盖”成为构建防腐新体系之举
(一)着力打造“多层立体”的监督体系。一是建立“立体式”财政资金和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体系。去年以来,对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惠农资金、其他财政性专项资金等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清理,共排查资金项目246项,检查发现问题56个,全部督促整改到位。二是建立健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和动态监管体系。以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清理、“小金库”治理工作为突破口,不断深化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公务卡“三项”改革,大力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向乡镇、财政部门预算向二、三级部门单位、“小金库”专项治理向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等“三个延伸”, 努力实现市镇两级国库集中收付全覆盖。三是探索建立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体系。按照“一局一中心”模式,开创性地成立了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政府采购、产权交易以及其他公共资源交易等项目,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统一纳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市场化运作,彻底实行“管、招、监”分离。四是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动态监控管理体系。14个乡镇(场、街办)全部高标准建起了“三资”监管代理服务大厅和资产资源交易中心,“三资”委托代理制覆盖面,村民理财小组审批制、专项审计制落实率,资源处置招标投标或公开竞价、村民代表大会审议制落实率均达到或接近100%。
(三)着力打造“点面结合”的防控体系。密织点面结合、全面覆盖的廉洁教育和腐败预警防控体系。狠抓“点”上(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全市各单位领导干部严格按照“自己找、互相帮、领导提、集中评、组织审、公开晒”六步法,查找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公开廉政承诺。同时狠抓“面”上(单位、系统、区域)的腐败风险防控覆盖率,深化廉政文化“六进”工作,不断扩大廉洁教育社会覆盖面。全市各部门单位按照有廉政宣传牌、廉政宣传栏、廉政书屋、开展系列廉政文化活动“三有一开展”要求,大力开展环境熏廉、书信传廉、教育醒廉、文艺宣廉、党课讲廉、组织考廉等“六廉”活动,营造了崇尚廉洁、反对贪腐的社会风气。
三、把好“三加强”,力推“十个全覆盖”迈向规范化发展之道
(一)统一要求,加强标准化推进。一是探索制定考核标准。紧扣《全省“十个全覆盖”工作考核评估细则》,制定出台了一套更加细化量化的考评细则(共21个),按照百分制细化工作标准,实施量化考核,推动工作规范开展。二是坚持高标准建设。按照统一的设计模板和建设标准,实施“五公开”平台标准化建设工程,全市9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村务公开栏标准化改造。实行镇村纪检组织阵地“四统一”建设,即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式样、统一悬挂地点,做到了整齐划一。
(二)顺应发展,加强科技化手段。注重利用电子、信息、网络等科技手段,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科技化水平。实施改进党政机关办公内网、改版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全市网站群等“三项提升工程”;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向村延伸、电子监察系统向乡镇延伸、电子监察系统向公共资源交易、财税资金监管延伸等“三项延伸工程”,灵乡、陈贵等镇在全省率先实现电子监察系统省、市、县、镇四级联网运行,此项创举使我市一举获得20**年度全省纪检监察工作“改革创新奖”;探索建立电子监察、终端评议、行风热线“三位一体”的廉情网络监测系统,公安局、工商局等单位建起了领导干部电子廉政档案信息库和预防腐败电子监控管理平台,全方位、实时采集风险信息,对受预警处置的单位和个人实施长期、有效监控。
四、抓好“三结合”,力推“十个全覆盖”发挥综合作用之能
(一)抓组建与增强效能相结合。投入近1千万元推进市委局机关“五保障”、乡镇“七有”、村(社区)“五落实”纪检组织建设,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全市所有村(社区)纪检监督小组高标准组建到位。在硬件建设上,高规格为4个纪工委(监察分局)、14个乡镇(场、街办)纪委备齐电脑、摄像机、小车等办公办案装备,333个村、37个社区纪检监督小组建起规范化独立办公室;在发挥功能作用上,积极探索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村级纪检监督小组干什么、怎么干以及如何长效的问题,充分发挥其作用。实践证明,我市综合派出改革在全省最彻底、保障最有力、效果最明显,得到了省纪委的充分肯定。村级纪检组织建设工作两次受到省委常委、纪委书记黄先耀的重要批示,并在全省纪检监察工作座谈会上交流经验。
(二)抓基础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在完成规定工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断推进财税体制、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体制、行政审批体制等一系列改革。推行国库集中支付与会计集中核算“双轨”运行,实现了单位会计核算和财政资金拨付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在财政改革的进程中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创新建立公共资源交易 “四大阳光监管体系”,有效地遏制了围标串标行为;实施“10+N”流程再造工程,对十个全覆盖涉及的流程化工作进行优化创新,充分发挥“十个全覆盖”工作既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又促进行政改革的双重功效。
随着“十个全覆盖”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创了历史性新局面。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组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继续在实践中探索新做法、积累新经验,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十个全覆盖”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保证。
十个全覆盖典型材料(二)
20**年,是*****县“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攻坚之年,在明确“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奋斗目标后,我县积极协调部署,广泛动员推进,全力以赴攻坚,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及时总结经验,在今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积累更多的办法,现将我县“十个全覆盖”工作取得的成效、经验做法总结如下。
一、取得成效
(四)群干关系日益和谐。“十个全覆盖”工程,不仅能提升农牧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它还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刻体现党对农民群众的关怀,解决百姓困难的实际行动,是联系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桥梁、纽带。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县始终从农民群众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出发,通过向群众讲透政策,讲清机遇,把政策知情权、方案选择权、工程监督权交给群众,努力做到思路由群众酝酿、办法由群众提出、建设以群众为主,充分发挥了群众主体作用,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群干关系日益和谐。
二、经验做法
一是注重考察调研。为全面做好我县“十个全覆盖”工作,先后多次组织了以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党政考察团,带领乡镇、科局2024干部,赴鄂尔多斯、巴彦淖尔、赤峰、通辽、兴安盟等地考察学习“十个全覆盖”工作,个别乡镇又先后组织当地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通过一系列的考察调研、实地观摩,认真学习考察地区的先进做法和经验,转变了观念、拓展了视野、创新了思维、增强了干劲、提振了士气,为我县“十个全覆盖”工作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注重规划设计。坚持“城乡统筹、因地制宜、节约用地、保护文化、尊重民意、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群众参与、专家论证等方式,结合实际制定了既保持原有风格、又突出本土特点的总体实施方案。同时,我县组织规划、住建、林业等部门,对全县126个行政村、8个林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结合土地整合利用、产业布局和村庄布局,逐村逐户编制规划,做到“一村一规划”,确保各村工程建设有章可循、特点突出。
三是注重组织推动。成立了十个专项推进工作组,由各分管副县长担任组长,具体负责各项工程推进工作。同时,制定了县四大班子领导带队包扶、科局包村的工作机制,县委、人大、政协的领导每人负责一个包扶村,指导示范村打造和村屯环境整治工作,定期听取工程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合力推进工程建设。
四是注重群众意见。组织干部深入农户家中,广泛开展宣传引导,为农户讲解“十个全覆盖”工作是党和政府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通过广大干部的努力,工程的实施得到了农民的理解和支持,并就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与农民共同探讨,取得了较好成效,在农民自筹和出工出劳上形成了明确的实施方案。
五是注重资金筹措。建立财政投入、项目整合、投工投劳等多元筹资机制。一方面发动本地企业和在外创业发展的成功人士进行垫资、捐助等方式筹集资金,另一方面将生态移民、金融扶贫、财政一事一议、美丽乡村等项目资金进行整合,集中投向“十个全覆盖”工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同时,积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并就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与农民共同探讨,充分发挥群众建设主体的作用。
两个全覆盖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本文通过基站选址,天馈线方案选择,地下空间覆盖三方面的设计,浅析了秦皇岛港800MHz数字集群系统建设过程中信号覆盖的解决方案,为无线数字集群系统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字:800MHZ数字集群 天馈线直放站
中图分类号:P631文献标识码: A
秦皇岛港800MHz数字集群系统是用于港口生产调度指挥的专业移动通信网,主要用户就在港口沿线的作业区范围内,保证作业区范围内无缝隙覆盖,是系统建设必须达到的目标,为此我们通过基站选址、合理设计天馈线方案、地下空间覆盖三个方面的设计来保障目标的实现。
一、秦皇岛港区无线应用范围
秦皇岛港是全国重要的煤炭输出港,其港区范围呈现出沿海岸线带状分布的特点,港区以新开河为界分为东港区和西港区,跨度约15公里,带状港区宽度约为4公里。随着秦皇岛港的不断发展和城市西港东迁的整体规划战略的实施,港口无线用户分布逐渐向东港区集中,目前东港区的无线用户数量已超过了总用户数的三分之二。根据港口现状我们需要设计出合理方案解决800Mz数字集群系统覆盖的问题。
二、基站的选址
秦皇岛港原有模拟系统基站建设在西港区港口无线通信机房内,承担整个港口无线系统业务。鉴于无线数字集群系统的特点结合港口发展的大方向,我们方案设计800Mz数字集群系统建设两个基站,一个基站建设在西港区无线通信机房(下文称为A基站),另一个基站建设于东港区(下文称为B基站),交换设备放置于B基站。两个基站相距大约5公里。
在天线70米高度、95%覆盖率时,系统的天线覆盖理论计算值为7公里,根据港区的地理环境和通信要求,我们按照覆盖半径5公里计算,可以满足东西15公里距离的信号覆盖,两个基站之间的覆盖区是信号重叠部分,这给系统管理员带来了很大的管理空间。如我们可以把重叠区的用户与任何一个基站绑定,而将另一个基站设置为有效站,这样在正常情况下,该用户占用绑定基站的信道资源,在绑定基站出现故障时,用户会自动转移到有效站工作,这样可以有效的利用信道资源。
三、天馈线方案的选择
天馈线方案的选择目前有两种,一是全向天线方案,一是定向天线方案。
作为传统的全向天线方案,其具有成本低,覆盖范围广的的特点,但对于本案并不实用,通过下图我们可以看到,A基站距西南方向港区较远,但对于东北及南向并无覆盖需要,而B基站同样对北面没有覆盖要求。所以在本案中,我们可以看出使用全向天线造成信号覆盖浪费的同时也将受高增益全向天线“灯下黑”的影响而出现近距离覆盖效果的下降;为此我们采用定向天线方案。
定向天线解决方案一般是由一根收发共用天线和两根接收天线组成,接收采用三分级技术,本方案在此基础之上引入了广播发射领域的等长公分技术,将每个天线通道一分为二再至高增板状天线,以提高天线系统的性能,来提高数字集群基站的覆盖性能。覆盖效果如图一所示。
图一
其特点如下:
?整体最终增益高,是全向天线无法实现的
?可避免无线覆盖中的“灯下黑“现象,这对于基站下方工作区的用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功率辐射方向、角度可调,正适用于目标覆盖区稍远且集中、出现狭长通道的场合
?整体可靠性提高,由于每个天线通道都由两个天线完成接收及发射工作,如其中一个天线发生故障或人为损坏时系统覆盖受影响小,不会彻底失去覆盖,从而避免出现基站停止发射的情况
?射频辐射效果优良,通过对天线下倾角度的调节使其覆盖距离可控,目标区域可控,可以最大化降低海岸环境下的同频干扰的问题。
四、地下空间覆盖的解决
由于无线信道易受干扰的特性,任何系统想要确保100%的可靠性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港区内的一些特殊地点。例如煤区翻车机房、散粮筒仓、地下廊道等区域的信号覆盖不能满足。在这些区域我们需要增加直放站,将射频信号通过满足煤安认证的射频馈线,引入直放站并通过重发天线进行重发,实现对目标区域的覆盖,具体方案如下:将源天线安装于距离目标覆盖区域稍远且相对较高的室外,以获得质量良好的系统源信号,大功率射频直放站安装于源天线的附近的室外,既可以提供均衡稳定的射频信号同时又满足目标区域的防暴要求,源信号通过低损耗的射频电缆传输到目标区域的底部实现对其良好的覆盖。
两个全覆盖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本次调查采用覆盖率指标来考察网民规模及对报纸的影响。覆盖率是指在整体居民中一种媒介受众所占比例,以及这部分受众的结构与整体居民结构的比较等。对于报纸来说,覆盖率指标更能准确描述读者市场状况。在福建晋江、四川成都等地的多次调查发现,一份报纸发行量大并不能说明它的读者规模大。如,甲报发行量是5万份,但它每份报纸的平均传阅率是2人次,读者规模就是10万人;乙报发行量是2万份,但它每份报纸的平均传阅率是6人次,读者规模就是12万人次。如果只看发行量,甲报远超乙报。但从实际读者覆盖规模来说,乙报多于甲报。要准确找到实际读者规模大小,就需要从覆盖率角度来测量。
本次调查数据可以推论重庆主城五区14~70岁的所有识字的常住与暂住居民,主城五区包括渝中区、沙坪坝区、南岸区、江北区、九龙坡区。抽样方法首先按照五个区的人口数比例分配样本,然后在每个区划片区抽取调查点,既按地图距离划出访问区域,在每个区域按不同位置选定4~5个调查点。在全重庆六区共有调查点100个。每个调查点在规定时间按照访问员守则定点等距访问10~13个居民。该抽样方法近似于PPS入户调查,相比于PPS抽样,本次抽样方法能够避免高档住宅楼或者新小区无法入户的缺陷。采用问卷面访的方式访问,调查执行时间是2009年5月16~17日,调查员由重庆工商大学新闻专业的100位本科女生担任,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57人份。
一、重庆居民上网情况
1.总体上网居民比例近八成,近四成居民一周上网五天以上
考察居民在调查之前的最近一周里接触网络的情况发现,八成居民在一周里至少有一天要上网,近四成的居民一周上网天数在五天以上(见下图)。
2.上网群体的人口结构
将一周上网天数这一变量与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人群特征指标进行交叉分析发现,19~29岁是上网比例最高人群,其次是30~39岁;学历越高,上网频率越高;从职业角度看,企业领导或管理人员、高校学生、一般职员/秘书、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医生、国有/私营/三资企业的工人等是上网频率最高的群体,而离退休、下岗无业人员、个体工商户是上网频率低的群体。
(1)性别:女性上网比例超过男性。通过检验,男女性在上网频率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2)年龄:18岁以下是上网比例最高人群,其次是19~29岁。
(3)学历:高学历者比低学历者上网频率高,其中,大学本科学历人群上网频率最高。
(4)职业身份:企业领导或管理人员、高校学生、商业服务类人员、初高中/中专学生等是上网频率最高的群体,离退休、下岗无业人员、农民或外来民工是上网频率低的群体。
二、主要网站的覆盖率
1.全国性商业门户网站的覆盖率遥遥领先于政府网站和本地网站,腾讯高居首位
本次调查选择了新浪、搜狐等4家主要全国性门户网站,新华网、人民网两家全国性官方网站,凤凰网、雅虎、联合早报网3家境外网站,本地商业网站大渝网、开心网,本地官方网站视界网、华龙网等网站。以“请您回忆一下,您在最近一周里上过哪些网站”作为界定是否为某网站网民的标准。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性商业门户网站的覆盖率遥遥领先于政府网站和本地网站。腾讯在重庆居民中的覆盖率超过50%,领先第二的新浪10多个百分点。搜狐、网易雅虎都有20%以上的覆盖率。其中,本地网站覆盖率最高的是大渝网(24.6%),主要依托腾讯网的QQ平台成为本地网站中唯一在覆盖率上能与各大商业门户相抗衡的网站。
政府网站在重庆居民中的覆盖率都比全国性门户网站低,相比较而言,新华网、人民网两大国家级官方网站比华龙网、视界网等本地官方网站覆盖率要明显高。
2.对网民职业分布进行分析表明,高校学生是所考察的8家网站中覆盖率最高的群体,其次在自由职业者和个体工商户中也有一些较高覆盖率(见后页表)
三、本地综合性日报读者的上网情况
本次考察了重庆本地五家综合性日报,一家是党报重庆日报,四家都市类报纸: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时报、重庆商报。从本次调查来看,重庆晨报的读者覆盖率是最高的,其次是重庆时报、重庆晚报、重庆商报和重庆日报。
1.报纸读者上网情况
调查发现,各报都有八成左右的读者一周至少上网一天以上,有四成左右读者一周上网至少五天以上。
2.报网交叉型受众比例较大
数据分析显示,是各家本地综合性报纸读者同时又是各家网站网民的比例很明显。五家报纸的读者中同时是腾讯网网民的比例高的达到57.9%,低的有46.7%;是新浪网民的比例在四成左右。搜狐、大渝网、网易、雅虎等都有一定比例。
四、结语
从本次调查数据来看,网络已经具备了报纸、电视这两大传统强势媒介一样的覆盖率。重庆居民一周至少有一天要上网的比例近八成,近四成居民一周上网天数在五天以上。并且网民群体的构成特点是越是青年群体和高学历群体,覆盖率越高,特别在企业领导或管理人员、高校学生、一般职员/秘书、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医生、国有/私营/三资企业的工人等群体中上网比例较高。从覆盖率角度上看,大众媒介由报纸、电视两强鼎立开始变为报纸、电视、网络的三强鼎立。
从本次调查来看,新闻网站的发展呈现较强集中趋势,几家商业门户类网站在全国各个城市的覆盖率都位居前列。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几家门户类网站的网民优势还可能进一步扩大,即新闻媒介的集中度特征将更加明显。在重庆地区,全国性商业门户网站的覆盖率遥遥领先于政府网站和本地网站,腾讯高居覆盖率第一位。成都等城市的调查也呈现这种几家商业类门户网站覆盖率遥遥领先其他网站的情况。新闻网站的集中度过高其实存在着一定的文化风险:一是文化需求和走势可能过多被这几家网站所影响,二是文化多样性可能受到影响。
两个全覆盖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审计全覆盖;提升审计质量;思考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5-0186-02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24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2024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明确提出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机关一直高度重视审计质量,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国家审计准则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来保证审计质量。但仍存在一些影响审计质量的制约因素。因此,新形势下如何克服这些制约因素,提升审计质量,满足审计全覆盖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审计全覆盖的内涵和要求
审计全覆盖,是指审计机关在一定周期内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范围的所有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和单位,以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审计全覆盖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广度。审计范围要涵盖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等,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二是要有深度。审计机关对每一个审计项目都要审深审透,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各类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针对性审计建议。三是要把握重点。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工作中心,对重点部门、单位、领导干部、项目、资金等分别采取不同的审计频次,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和关注的重点问题。四是要有计划推进。要根据审计机关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审计全覆盖。五是要注重审计成效。要对审计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要在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的同时,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重视审计整改,推动完善各项政策和制度。
二、审计全覆盖背景下的审计质量控制目标
要在审计全覆盖背景下提升审计质量,首先要明确质量控制目标,其已不仅仅局限于审计实施过程中各项审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还逐渐扩大到审计效率提高和审计成果运用上来。具体来讲,审计全覆盖背景下的审计质量控制目标就是通过调动各种审计资源和力量,运用多种审计方法和技术,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各项审计工作,通过审计全覆盖发现国家重大策部署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维护财经法纪,促进廉政建设;反映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总结经济运行中好的做法和经验,注重从体制机制层面分析原因和提出建议,促进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
三、审计全覆盖背景下提升审计质量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审计人员素质提升与审计全覆盖的要求存在差距
审计全覆盖背景下,审计范围涵盖全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等,随着审计监督领域的扩大,审计涉及的行业将会越来越多,审计人员面临的审计对象和审计环境也将会越来越复杂,审计人员除了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外,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熟悉各行业的基本知识和薄弱环节,掌握新的审计技术和方法。但在目前状态下,由于审计项目安排过多,审计人员往往疲于应付各类审计项目,很少有时间主动提升自身的知识结构。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审计机关很难安排充足的时间组织审前培训,审计人员只能在审计过程中边审计边学习,审计结束后也很少有充足的时间对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交流,审计人员难以持续提升自身的审计能力,最终导致审计项目中发现的问题不多、不深、不透,难以保证审计全覆盖背景下的审计质量。
(二) 审计工作效率与审计全覆盖要求存在差距
审计全覆盖背景下,审计机关要提升审计质量,就要在有限的审计时间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种审计资源和审计手段,发现审计问题并完成审计取证工作。但是,目前条件下的审计工作效率与审计全覆盖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审计对象和审计资料繁多,难以在短时间内发现问题线索。全覆盖背景下的审计对象往往比较复杂,被审计单位包括政府各部门、国有企业和与之有业务关系的相关单位,审计资料包括财务资料、决策资料、业务资料等,要在堆积如山的审计资料中发现问题,需要认真对比分析各种资料和数据,并延伸审计相关单位,这种条件下难以在短时间内发现重大问题线索。二是发现问题线索后的取证工作存在困难。审计机关发现发现问题线索后,对问题的取证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取证出现问题,将会大大影响审计质量。审计全覆盖背景下,由于审计范围扩大,审计发现问题也往往会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各部门和单位从自身角度上看待同一问题,会存在一些不同的说法,如果不能掌握取证技巧,被审计单位可能互相串通、互相推诿、避重就轻,甚至拒绝提供审计资料,给审计取证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影响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三) 审计组织模式与审计全覆盖要求存在差距
按照审计全覆盖的要求,审计机关要在一定周期内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范围的所有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和单位,以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全面审计。但是现有审计组织模式与审计全覆盖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审计力量不足。目前审计项目的实施主要依靠各级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未能充分利用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资源。二是部分审计项目安排存在重复和交叉,有的被审计单位在一定周期内被不同类别的审计项目审计多次,浪费审计资源,影响审计质量。
四、审计全覆盖背景下提升审计质量的建议
(一)科学合理安排审计项目
科学合理安排审计项目是提升审计质量的基础。按照审计全覆盖的要求,审计机关要在掌握审计范围内的所有审计对象2024情况的基础上,围绕党和政府工作重心,充分考虑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实际情况,分类确定审计重点的审计频次,科学合理安排审计项目,既要突出年度审计重点,又要保证在一定周期内实现全覆盖。在审计全覆盖背景下,要科学确定审计重点,细化审计内容,根据审计重点和细化的审计内容合理安排审计项目,既突出审计重点,又有效防止重复审计,使有限的审计资源利用最大化。
(二) 建立审计人员定期培训和审计项目总结机制
审计人员素质是提升审计质量的基本保证。审计全覆盖对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善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建立审计人员定期培训和审计项目总结机制。定期培训包括审前培训、中长期培训、专题培训等,通过培训,使每一位审计人员都能够掌握最新的审计技巧和方法,改善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审计项目总结是在审计项目结束后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使审计人员不断积累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持续提升审计能力。
(三) 注重审计取证技巧
审计取证工作是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是审计质量的根本保证。审计全覆盖背景下,审计范围比较广,被审计对象众多,审计内容覆盖面广,对审计取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审计质量,需要注重取证技巧。一般来讲,审计过程中可以采取“先易后难、先后核心”的取证策略,发现问题线索后,要对问题线索深入分析,充分估计取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从入手,层层深入,获取足够审计证据后再与被审计对象交换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有效性,保证审计质量。
(四) 加大审计资源整合力度
审计全覆盖背景下,充足的审计力量是保证和提升审计质量的先决条件。为了保证审计项目中的审计力量,需要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加大审计资源整合力度。一方面,要统筹安排各级审计机关的审计力量,探索新的审计组织方式,在审计署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中,适当整合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力量,使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另一方面,要整合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等外部审计资源,通过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等方式,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充实国家审计的审计力量。
(五) 注重提升和运用审计成果
审计成果是审计项目实施效果的最终体现方式,全覆盖背景下提升审计质量,最终就是要提升审计成果的质量。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线索,不能停留在问题表面,要将问题查深查透,深入调查存在问题的被审计单位和个人的背景资料,深入研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后果,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使发现的问题转化成为高质量、高层次的审计成果。另外,还要建立审计成果共享机制,加强各级审计机关、不同审计项目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实现审计成果及时共享,避免重复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监督成效。
参考文献:
[1] 严畅.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初步探讨[J].审计与理财,2014,(3):26-27.
上一篇:两会内容重点总结(汇总5篇)
下一篇:丝厂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