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194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8分钟。
专题阅读训练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石化 企业培训 国际化人才 BFT应试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030-02
前言
近年来,在中石化集团公司的战略部署下,河南油田在起步较晚、装备相对落后、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坚定不移地推进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同时2004年以来,河南油田人力中心承办的国际化专业技术人才的语言培训达900人次之多。根据目前海外业务急需和未来项目需求预测,国际化人才缺口仍然很大。随着项目的拓展和队伍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国际化人才短缺是制约海外市场发展的主要瓶颈。
同时综合海外市场情况反馈,多数管理和技术人员英语水平相对较低,书面报告困难,特别是语言沟通交流能力弱,已经成为外创市场单位取信甲方、巩固已有市场、持续承揽项目、开创新市场的障碍。如何有效、快速为河南油田培养、储备国际化人才,包括如何掌握BFT的应试技巧,如何通过阶段培训使学员快速提高听说能力,最终在5个月的培训后达到集团公司要求的分级培训目标,这已经成为河南油田乃至整个集团公司培训中的一个攻关点。
一、琢磨BFT应试技巧,提高学员的应试能力
BFT考试是国家外专局针对国内人员出国培训必须达到的交流水平而设置的测试,针对短期和中长期出国培训都制定有明确的国家级标准,目前主要涉及的是中高级水平测试,总分200分,测试成绩总分达90以上为中级水平,120分以上为高级水平。内容上从听、说、阅读、写作四方面测试学员的英语水平,因为BFT考试题型的相对固定性,近年来各培训机构都在培训中研究针对性应试技巧,河南油田已承担了七期该类培训班。由于人事部明确要求此类培训班必须参加BFT考试,因此,国际化人才培训部在培训中不断摸索,形成了自己的应试技巧风格,在历年来的考试中一直居中原考区榜首。总结出的BFT应试技巧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分析BFT口语考试难点所在,针对性强化训练
BFT口语考试满分50分,共分个人信息回答、图片描述、话题讨论三部分,参照流利和连贯程度、词汇能力、语法的掌握范围及准确性、语音、交流能力等五个标准,采取整体打分的形式。因此,针对不同标准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难点突破:
1.个人信息回答部分——以训练学员表达准确性为重点环节:考试内容为个人情况介绍、描述故乡、学习和工作情况、个人生活、业余爱好、喜好等,主要考查学员短时间内较准确表达自己观点,考核重点是看学员的语音、语调、表达流利程度和准确性,学员出现的问题集中在常犯语法错误,所以训练时主要围绕常见的个人信息话题做范文强化训练,要求学员做到熟练表达。同时为学员设置早读时间,通过朗读或跟读,纠正学员发音,使语音、语调逐步纯正,并提高语感,丰富表达方式。
2.图片描述——针对结构性描述以及拓宽词汇量进行强化训练:此部分考核对学员的训练首先放在词汇量的积累上。教师结合同类话题训练,配备“21世纪报”等英语杂志,增大阅读量,扩充词汇,并且反复练习描述事物常用的句型及表达方式;其次,对图片描述的结构要素重点强化,训练学员对图片表象描述性陈述,直到每一位学员描述时都不会出现结构性描述失误;最后,通过大量的示例图片来进行演示训练,增强学员的理解能力,确保学员图片描述不出现理解性错误。
3.话题讨论——增加大量的范文,引导学员自主拓展话题:考试时两位学员从考官所给5~6个话题中选择一个进行交流。主要考查进行口头表达及口头交际能力和交流的互动性。就此一方面加强用英语进行释义的训练,提高学员理解和用自己的话表达观点的能力;另一方面采用“一帮一”,程度好的学员带动程度弱的积极参与到讨论中;第三,不定期地举行英语辩论赛或即兴演讲等,提高学员英语表达和反应能力;最后,强化学员的“观点-阐述-结论”模式意识,增强口语表达的组织性和逻辑性。
(二)不放松听力基础训练,针对不同听力题型选择素材疯狂练
听力在英语学习及各类考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中国人多年哑巴英语的学习直接影响听力,使效果不佳,大多数学员都对听力考试怀有恐惧心理。归结原因,他们在语音、语法词汇及学习方法上都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加强语音方面训练,且贯穿听力培训整个过程。听力材料经常有连续、音素失爆、重读、弱读、同化、辅音、浊化及语调的抑扬顿挫等。如果对这些技巧和规律不熟悉,那么就很难正确理解听力材料表达的信息。培训中我们将语音中容易混淆的元音和辅音列出来,将有连读、弱读、失音的句子抽出来,让学员反复训练,直到掌握它们的细微差别为止。其次,夯实听力语法知识。将一些出现频率高、具有一定难度,并且有规律可循的语法点及相关句型牢记在心,这是进行听力理解的要点之一。听力语法的重点是理顺各种关系,这样才能使思路正确,有条不紊。最后,熟悉相关听力背景知识。平时训练学员多阅读补充相关常识性内容,扩展知识面。另外,结合BFT听力测试,题型分为四个部分,如何进行针对性的大容量的强化培训,也是培训的重中之重。
总之,听力训练是个长期的过程,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学员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听力材料,不贪多,有障碍不轻易放过,直到能把听的内容复述大意。同时,听力训练也是个枯燥并辛苦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花费大量的心思,在材料的选取上坚持时效性与趣味性地结合;在难易程度的把握上,坚持由易到难,深入浅出;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做到针对性与多样性相结合。使学员保持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达到能听能说,熟练掌握英语的目的。
(三)解读BFT阅读中的最难点,打专题战役
对于国际化人才英语培训班的学员来说,阅读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其一是词汇量不足,其二是对英文文章的语感比较差。基于此,我们在教学上坚持精读泛读相结合,侧重点放在精读上,主要参考教材《新概念第三册》。鉴于学员英语基础薄弱,教师讲解为主,引导学员概括文章主旨,了解关键事实和细节点;详细讲解文章所涉及的重要词汇、句型、语法点;围绕课文进一步安排学员进行练习,强化所学,补充知识,巩固并提高;适当布置课外阅读,通过提问、听写、复述等形式考查学员,做到精读泛读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
另外,依据BFT大纲,引进各种题材的阅读材料,包括石油科技英语,指导学员全方位、各种途径地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提升阅读能力。在BFT考试前的一个月,阅读方面的培训侧重点就转移到应试技巧的训练,主要参考教材《BFT阅读理解教程》。
总之,通过对学员循序渐进的训练,在阅读方面要达到如下的目标:认知7000个左右的词汇,能灵活运用其中的积极词汇。语法清楚。较好地掌握阅读技巧,阅读一般文章的速度为100词/分钟,专业文章的速度为120词/分钟。能够确定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能够了解阐述主旨的事实和细节;能够对所读材料进行正确的推论;能够根据上下文判断某些词汇及短语的意义;能够领会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
(四)听说读先走,集中性专题同步,可以快速提升写作能力
BFT写作分两类:格式小作文和议论文写作,总分30分。为提升学员的得分点,主要的技巧反而不在写作中,而是放在听说读训练中,写作训练反而侧重在格式训练。这是因为在多年的考试中,发现学员的写作弱点基本还是词汇量达不到、论点展不开以及语句运用不规范,所以,训练听说读的同时,写作围绕相应的专题来进行。例如,听力、口语和阅读进行到训练环境专题时,写作可同步进行。因为听力首先提供了大量的示例素材,口语训练时又进一步扩展、强化记忆,在阅读中进一步增加词汇量和知识面,最终写作时只需要提醒学员注意写作语句的规范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阶段性实施听说训练,确保听说能力逐步提升
BFT考试仅仅是出国培训人员需要具备的一个基本条件,而海外项目需要的不仅是通过BFT高级测试的人员,而且是听说能力要满足工作时沟通、交际、商务谈判无障碍。如何在四至五个月的时间内使学员的听说能力大幅度提升,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通过七期培训逐步摸索出听说培训提升效果较好的方式,就是结合油田员工英语实际水平,实施阶段性培训。
(一)恢复阶段:进行基本表达训练
通过给出常见规范经典语句的反复应用训练,引导学员学习、模仿张口说英语,逐步地能扩展与同类句型准确、连贯地表述简短对话,恢复语感。包括:自我介绍,问路,打电话,表达同意或反对,喜欢不喜欢,拒绝和感谢等几项专题会话训练。
(二)强化阶段:强化学员的语言功能训练
在第一阶段积累的基础之上,通过增加指定的大量口语练习话题,使学员进一步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进行得体的交流,对环境、教育、旅游、运动、交通、自然灾害、购物、卫生医疗、经济、新闻热点等社会话题能展开一定容量的讨论,围绕这些话题进行拓展性反复练习。
(三)巩固提升阶段:将前两个阶段练习的内容进行回顾、拓展,既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又进一步拓展延伸
在该阶段中需要引导学员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上的大量话题应用强化训练,同时加入专题讲座,包括商务贸易、合同谈判、涉外礼仪等现场结合较强的话题,邀请具有丰富处理问题经验的海外项目专家来分享、交流项目管理中的经验,并解答学员需要解决的问题,达到学有所用。
三、结论及认识
国际化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影响到整个河南油田海外队伍的素质和竞争力,因此,在培训中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及时做好调研、反馈,及时更新培训内容,是我们每一个培训师的职责所在。只要我们坚持以海外人员的需求为导向,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培训内容、方式,在前景广阔的海外拓展中我们的培训空间无限。
【参考文献】
[1]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编.BFT英语口语[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04.
[2]梁艳春,郅红.阅读理解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07.
[3]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组编.阅读[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08.
专题阅读训练总结范文第2篇
现代文阅读已是语文中考的一个难点和重点,鉴于此,在中考语文复习阶段,重视和加强现代文阅读的训练及指导,突出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十分重要和非常必要的。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唱好“三部曲”:
1 以训练能力为出发点,精心选择阅读训练材料
可供阅读的课内外材料浩如烟海,从巩固阅读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出发,必须加以选择。选材时要做到:
针对性。一是针对应试的要求。近几年中考阅读试题不仅在分数值上有所增加,阅读的量、阅读的难度也在加大,特别是更加注重了阅读能力的测试。这就决定了在平时训练中应增加阅读量,适当加大深度、难度。二是针对现代文阅读规律。现代文阅读涉及现代汉语语法、修辞和文体知识等诸多方面,需要一定的现代文阅读能力(理解、分析、应用和鉴赏)。复习时要先依据教学目标,先排列出训练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为了突出能力,可分两类排列:一类是一般的、共性的。如理解词在文中的意义及作用;理解并分析句子在文中的意义及作用;理解并分析段的层次、段的类型、段的作用,概括段落大意;理解分析篇章的层次、中心,语言特点,表现方法。另一类是按文体排列,整理出各种文体不同的阅读要求和规律。
典型性。要选取典型的材料,尤其是选段阅读,应着意选择体现文章特点、重点的语段。争取以最少最精的材料,最快最准确地达到训练目的。
相关性。可利用不同课文内容或形式上相似段落,集中比较训练,也可以延伸到课外,以拓宽阅读面。比较阅读可使训练更扎实、更有深度、广度,还可锻炼学生比较思维能力。复习中不妨设置几个专题,以“内容(或形式)相关”为标准选取篇目或语段。以内容为例,按作者分有:不同作者相关内容,同一作者相关内容;按文体分有:不同文体相关内容,同一文体相关内容。比较时,不仅要“求”其同,更要“求”其异,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2 针对训练阅读能力,精心设计题型
选择“材料”是找准“例子”,设计题型是用好“例子”。题目的优劣,直接影响训练的效果。好的题目既要实又要活。“实”可以让学生扎扎实实练好阅读基本功,“活”可以增强学生训练的兴趣,锻炼思维能力。
题目的内容要有明确的目的。每一道题都要体现至少一项的能力点。每年中考现代文阅读的每一道题都能达到测试考生的某一方面阅读能力,诸如选词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等。复习训练中,若有计划设计目的明确的训练题,就能做到一题一得,甚至一题多得,使训练更全面、充分。值得注意的是,练习的要求不能笼统、空泛,提出的问题不能模棱两可,应具体、明确,有启发性。
题目内容要适合整体阅读现代文的要求。尽管现代阅读与汉语基础知识有密切联系,但作为专项训练,总有别于“基础知识”训练。它要达到自身的训练目的,符合训练阅读能力的要求。首先应“依文设题”,依据文章的特点抓住文章的主要精神、思路脉络、层次关系、结构布局以及表现方法这些全局性的问题;其次应“依疑设题”。利用阅读材料表面的矛盾现象设疑,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研读材料,训练学生分析思考能力。但疑点的设计要带动对全篇(段)主要内容的理解。再次,应“依体设题”。文体不同,设计意向也就不同。同是训练语言,说明文更重准确、贴切,议论文更重鲜明、概括,记叙文更重形象、含蓄。
题目的内容与形式要相适应。设计题型必须强调并尽可能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1)设计基本的题型。选择题“已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它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度被冷落的简答题是训练分析、运用语言能力的最好手段。比较题有利于全面训练学生多方面阅读能力,发展思维力。这三者可作为最基本的训练题型。(2)合理借用题型。借课本中的练习题型设计课外材料题,或以课外的新题型设计课内材料题,都给人以新鲜感。但相对应的题目在能力训练点上要有相关性,以利于引导学生掌握迁移规律,或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或获得更多的新知,或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以提高阅读能力。(3)找到契合点。在题型、训练点与阅读材料三者的最佳结合点上设计的题目,更能提高效度。
3 落在实处,突出重点,加强训练指导
选择材料,设计题目,是阅读训练的前提。要使阅读训练达到目的,落在实处,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加强解题指导。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训练训练,训是教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训练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重点放在指导、引导、启发疏导学生有效完成训练任务上。
3.1指导学生梳理阅读知识
学生阅读的知识越系统越有利于知识迁移,越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增强。因而教师要指导学生将知识归类,归类时要分出轻重。比如根据课本编辑“说明”中2024语言训练的要求,可确定同义词辨析、关联词的用法、句式的种类、句群的类型及作用、段的结构、段的层次、修辞作用等作为梳理重点。同时也要教给阅读常识,诸如精读、略读、跳读、速读及其作用。
3.2引导学生认识题型
说明某次训练的目标要求、某类题型的特点及考查“点”,能使学生有“法”可依,有“标”可达,能增强学生的目标观念,养成依题解题的好习惯。
3.3启发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
有了科学的方法作为解题的引导,能提高解题速度,增加准确度。复习训练中,教师适当点拨解题方法是必要的。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程序一般是:明确要求;定向思考;依题作答;归元检验。其中“定向思考”是关键。定向是指根据题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思考。
专题阅读训练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阅读 词汇 理解 积累
对学生而言,听说读写是中学生英语学习必须掌握的四项技能。在当前英语考试模式下,读和听的能力得到重视,却忽视了说和写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写作。但是从近几年高考情况来看,书面表达已成为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固定题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写作训练。下面我就学生在书面表达中存在的一些困难,谈几点可能的途径和方向。
一、滴水穿石,在日常学习中渗透书面表达的目标。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英语书面的表达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周两月之功,必须从平时的课堂教学一点一滴抓起,持之以恒,滴水穿石,才有可能解决英语书面表达的难题。中学生词汇量较小,语法知识掌握就很少,让他们一下子写出整篇完整文章有一定难度。因而,对英语写作训练应从基础抓起,从词汇,词组到句子,再到篇章的逐步训练。
高中英语课堂以课文教学为主,结合课文教学抓住学生英语书面表达的难点和关键―谓语动词语义比较、语法形式变化,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写作基本训练,是培养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具体做法是:1.课文的词汇教学,不局限于照本宣科,而是结合英语的构词,同义反义比较,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词义的区别,加强学生对英语词形变化的理解,扩充他们的词汇量,鼓励他们口笔头造句,借此培养学生用完整句子表意的能力。例如:高中必修五第一单元中出现reject一词,含义是“拒绝”。它的同义词为refuse和 decline,但它们又有区别:reject只可接名词作宾语,主语只能是人。它表示拒绝不适当、不满足、或厌恶的东西,如赠物、求婚、正义、忠告、计划、建议等或扔掉认为无价值的东西;refuse可接名词或代词作宾语,主语可指人或物。它一般指拒绝要求申请、请愿、引诱、忠告、帮助等;decline指委婉地拒绝,如辞谢、申请、提案、要求、争论等。
Eg:
(1).The horse refused the brook.
马不肯跳过小溪。
(2).The farmers rejected fruit that was overripe.
农民们扔掉了过熟的水果。
(3)I invited her to join us, but she declined.我邀请他加入我们的行列,但是她婉言谢绝了。
2.课文教学过程的读、写、听、说交替。一般听说在先,读写在后。针对写作训练的听、说、读、写要注意材料内容的语言形式和课文内容的语言形式要有适当的变化和整体的系统性,以课文内容的提问为例,教师提问用的词语结构和课文内容相关,但和课文语言所用词语要有适当的差异,使学生稍加思考能够理解,为学生同样意思多种英语近似表达形式添砖加瓦,积累材料,在不知不觉中了解掌握更多的英语语句表达方法。例如:要求学生用不同句型表达同一句意“我买这本词典花了十块钱”――
I spent ten yuan on the dictionary.
I spent ten yuan in buying the dictionary.
I paid ten yuan for the dictionary.
I bought the dictionary for ten yuan.
The dictionary cost me ten yuan.
3.指导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长句短写,短句详写的口笔头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英语中常用动词句子的结构变化,单句和复句的异同关键所在。使用频率高,结构变化较多的英语常用动词如Consider、think、believe之类的动词要经常反复采用不同形式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常用动词句子结构和词义区别,逐步树立用英语造句达意的信心和习惯。
4.在复习课文阶段,有时结合课文,有时另外补充材料,采用各种形式指导学生改写、缩写或连词完成短文或填词完成短文。这一过程主要抓住英语动词和单复句的变化,少而精地进行英语书面表达的基础训练,并不解决英语书面表达的全部,为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书面表达能力还需要广泛的多而杂的英文阅读。
二、蓄势待发,通过课外阅读来促进写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生动说明了书面表达和广泛阅读的关系。美国一位著名外语教学理论家曾指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1.读外语书多的人,其写作能力比读书量小的人强;2.第二语言的阅读量和语言的习得有肯定的关系。研究表明,正确指导学生阅读是解决词汇问题和迅速提高第二语言能力的有效必由之路。阅读好比输入,写作好比输出,没有足够的输入吸收是不可能有大量的输出的。
高中学生英语词汇量有限,各科作业负担沉重,英语阅读必须考虑内容、难易适当,时间上尽可能不给他们加重额外负担。仅仅为学生选择适宜有趣的读物和安排一定的时间还不够,教师要想法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外语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外语的自信心,形成良好正确阅读外文材料的习惯。笔者认为,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不但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使他们能达到“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的境界,带领学生徜徉书海,体会阅读的情趣,体验阅读所带来的成功的激情。
三、提纲挈领,分类写作,目的明确。
英语书面表达的综合训练要提纲挈领是相对省时有效的方法。尤其高三毕业班时间紧,复习量大,更是如此。这里的“纲”指的是教学大纲和考试纲要说明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语法概念和书面表达各种不同文体及要求。这里的“领”是说书面表达训练过程要先口头训练,后笔头训练,贯穿始终。
专题阅读训练总结范文第4篇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致力于从听、说、读、写这几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中高年段教学中,对阅读教学和习作都相当的重视。因此,当学生阅读了大量由编者精心挑选的课文之后,并没有对他们的习作能力起到多大的指导作用。虽然已有部分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发现了读写结合对阅读、习作能力的促进,但文本中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并不都是显性的,不是一目了然的。
因此,我校提出了“小学语文中高年段文本读写训练点的研究”实验,希望能够结合语文教材,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设计出读写结合的训练点。
二、课题的设计
(一)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
本课题主要是以鲁教版小学三、四、五年级语文课文为文本,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着重研究如何在小学中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读写结合的训练点,确定研究目标如下:
1.解读教材,寻找中高年段语文教材中读写结合训练的切入点。
2.围绕切入点,设计读写结合训练的方法与过程。
3.指导学生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精心指导,归纳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读与写能力。
(二)课题研究方法
1.实验法。在三、四、五年级中分别抽取2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的语文老师尽量多的挖掘到课文的读写训练点,并在备课、上课中体现出来。
2.搜集资料法。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老师们搜集大量的2024课题的文字资料,包括书籍,网络资料、教科研成果等等。
3.语文课例研讨。课题实验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进行阶段性的课例研讨,这样既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又为课题研究积累了一线资料。
4.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法。课题顺利结题后,把研究的材料形成一本有特色、有实用的校本课程,并把总结到的经验推广到我校全体语文教师,把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全校的语文教学中。
三、课题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
这一阶段首先组织课题组成员阅读了2024的理论书籍,如《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等,认识了此项研究的意义,通过作文比赛摸底的方式了解当前我校学生的阅读习惯、以及写作兴趣状况,并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了动员。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5月)
1.根据课题的要求,3-5年级段成立相应的课题研究小组,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现将老师们读写结合训练点的设计方法总结如下:
(1)填补课文空白
教材中,有的课文部分内容写得较为简略,其实是叙述2024留有空白,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教学中我抓住文本中的这些空白点,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实现对文本的充实,让学生对人物品质体验更加深刻。
(2)丰富故事情节
古诗、文言文语言精炼,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文言文教学中,我有选择性地让学生在熟读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把一些文言文编写成一个小故事。这样既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学生大都是非常喜欢的。
(3)续写课文结尾
有许多课文的结尾处,虽意犹未尽却戛然而止,留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如《穷人》一文,第二天,桑娜和渔夫会怎样跟孩子解释?他们会怎样对待西蒙那两个孩子?两个孤儿的命运将会怎样?今后,桑娜一家人的生活会怎样?老师要引导孩子围绕着桑娜一家人的生活,这两个孤儿的命运,合理展开想象,为文章续写结尾,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再现主人公美好的心灵。
2.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教师进行了培训。
采取了自学加培训学习的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选择对课题理解透彻、工作开展到位的老师和班级作为试点,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教法研讨、学法指导,共同学习,推进课题工作的开展。
3.对精彩的练笔集中展示,在班级里进行交流。
全班同学阅读、欣赏其他同学的练笔,并集中进行评论。通过交流互动,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点滴进步,也可以与孩子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激励孩子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三)总结阶段(2014年5月――2014年6月)
改进和完善前阶段的研究工作,进行成果2024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申请结题验收,对课题研究进行反思与总结,并将研究初果推广到全体三、四、五年级的语文教学中。
四、研究成果
1.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提高
本课题研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变得乐于习作。“读写训练点”的研究课题将读与写紧密地结合地一起,做到立足于“读”,着眼于“写”。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也就养成了。整体来说,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较之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形成了优秀学生作文2024。
2.教师素质得到提升
通过研究,老师们不仅寻到了一些读写迁移训练的最佳结合点和最佳方式,而且学校语文组科研能力正在提高,实验教师的教研水平得到提升,形成了“读写训练点”教学论文和案例集。
五、讨论与思考
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3-5年级段在写作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功。在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教研组反思和改进:
(一)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与学习能力在同一班级存在着客观的差异,实行“文本读写训练点”实验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如何让尖子学生“吃得饱”,让学困生的“吃得好”,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佳的发展,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我们的课题虽然经过了不少理论学习和研究探讨活动,但是总觉得缺少专家、学者高层次的指导和点拨。今后,我们将加强理论学习,加大向专家、学者请教,虚心向教科研工作卓有成效的兄弟学校请教,进一步探索与实践,寻求阅读教学中读写训练的最佳点。
今后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的潜在价值,赋予传统的“读写训练”新的力量,让阅读和写作比翼齐飞。
参考文献
[1]专著: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6月
专题阅读训练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学作品类;阅读教学;备考;中考;常规教学;复习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4-0096-0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是其中的重点与难点。在中考指挥棒的引导下,文学作品类阅读要取得高分,语文教师在备考策略上就要更新、更细、更系统、更行之有效。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想让学生做到“出则有法”,教师必须“入而有方”。备考文学作品类阅读,应有科学的态度、周密的计划、严谨的步骤。那么,教师如何让学生在阅读复习中读之有法,又如何进行阅读备考训练呢?
一、理清文学作品阅读题的题型、考点和答题思路
文学作品类阅读题考点包括:其一,理清思路,整体把握作品主要内容;其二,把握不同体裁作品中的情景与形象;其三,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细节;其四,欣赏作品的表现手法,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其五,领悟作品内涵,获得有益启示。考生要以最简单的形式、最快的途径熟记知识要点。知识要点可概括为“词、句、段、篇、题、法”,具体而言就是:词语的含义、作用、表达效果,句子的含义、作用,段落的作用、内容归纳,篇章布局,标题的含义、作用,表现手法、描法等写法。这些就是考点所呈现出的考试题型。
二、抓好文学作品阅读常规教学
在文学作品阅读常规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确认体裁、把握方向。要让学生认识并熟知体裁,对于文学作品要能够正确区分小说和散文,这样,答题时才能把握答题的知识要点与答题方向。以散文为例,主要包含写人叙事散文与写景抒情散文。写人叙事散文要抓住两个要点:人与事。写景抒情散文要注意以下要点:写了什么景(景有什么特点),怎么写景的;抒了什么情,怎样抒情的。文学作品阅读常规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借鉴经典,用好教材”,借助的经典篇目应该是学生最熟悉且能够引发他们共鸣的文本。每篇经典篇目,都要进行有的放矢的重点训练。另外,也可以对经典篇目进行“单项多篇”训练。比如,对《故乡》《范进中举》《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等作品中的景物、人物前后变化等进行对比阅读。以表现手法“欲扬先抑”为例,要指导考生抓住“抑笔”与“扬笔”,从而体会曲径通幽的表达效果。文学作品类阅读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体会重点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体会文章表达方法的能力,四是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文学作品阅读复习指导与巩固训练
广泛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基石。只有让学生从经典教材中汲取营养,再去课外文学文本的阅读中感知体味,才能提升学生的作品鉴赏能力与文学素养。首先,阅读训练。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采取多种手段的阅读训练,让学生从枯燥的“题海训练”中找到前进的动力。要针对训练要求选择文质兼美的文本,并把题型分为:文章标题类、表现手法类、语言赏析类、感悟体会类、主题情感等。进入总复习阶段,教师要重视“研究题型,设计专题”,有效的答题指导是提高学生答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其次,设计专题。专题化设计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各类题型的规律化训练,让学生做到审一道题就明确一类题,举一而反三。专题化设计分为:语言赏析专题、人物分析评价专题、开放性试题专题、审题归纳考点专题等。其中,开放性试题又分三大类:其一,想象类。紧扣文章中心,合乎人物身份,合乎当时场景,特别要注意人称的把握。其二,感悟类。抓住文章中心,注重提炼文章观点。其三,评价类。人物行为评价题:紧密结合原文,体现人物性格。语言理解评价题:抓中心句、主旨句,抓表现人物性格的句子。议论抒情表达观点的句子,通常在情节高潮处或文章结尾处。观点评析题:分析文章中心,紧扣中心推理答题:要么赞成,要么不赞成,注重结合文本。再次,试题设计,试卷分析。试卷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r的重要途径,教师结合学情设计的试卷是检测学生、鼓励学生的一剂良药。在文学作品类阅读题知识点的选择上,要根据作业或小测的反馈情况精心设计。要做到直击考点,查缺补漏,注重答题规范化训练,用好语文学科专业术语,语言准确到位。
四、结束语
文学作品类阅读备考,一是提高阅读能力,强化答题技巧;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答题习惯,例如勾画重要信息的习惯、筛选题目关键词的习惯、根据分数分点答题的习惯;三是加强相似题型的比对,积累答题经验。只要有效把握文学作品阅读题型考点,做好文学作品阅读常规教学,寻找符合考生学情的文学作品阅读复习与训练方法,就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读之有法,在阅读过程中学出自我,享受愉悦的生命体验。教师要创造条件,2024有代表性的文学阅读材料展开深入研究,加强学生答题技巧的指导。教师只有“入而有方”,学生才能“出则有法”,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与答题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世博会志愿者个人总结
下一篇:专题课件总结(整合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