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计算机科学培养方案{集合5篇}

梦醒花开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803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3分钟。

计算机科学培养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3+X;课程设置;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1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0-0029-03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群体越来越广,与计算机相关的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0%以上,并且成为可以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的主要指标。计算机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计算机的使用者,而是计算机软件产品和硬件产品的开发者,而且能直接从事信息系统建设、管理、运行等技术工作。这就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过程应该更加注重质量,注重增强实用性及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一、培养目标的确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为导向。针对计算机的专业性质,实际应用能力也应该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去考虑。软件方面应该侧重程序的开发,熟练掌握某一门开发语言及数据库的综合应用。硬件方面则应该侧重了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并能开发研制具有一定功能的机器系统。为适应社会需求,应跟随专业技术发展方向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把握住行业最新动态,使学生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

二、人才培养模式调整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培养模式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从最早期的大学4年由7学期的理论在校学习+1学期的毕业设计所组成的典型研究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过渡到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3+1”模式。这种模式中“3”指的是3学年即6学期,为在校的理论课程学习时间,最后一学年进行社会实践,前半年将学生送入企业参与企业实习,积累实践经验,后半年进行大学4年所学知识的综合验收,也就是毕业设计。在“3+1”培养方案的执行过程中摸索出更人性化的“3+X”培养模式。其中“3”还是以往的在校学习过程,“X”则完善为多元化过程。前两年的4个学期为奠定基础阶段,完成理论及系统课程的学习,第3年为技能提高阶段,可以将企业工程师引入学校参与教学,第4年为过程实践阶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以往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将学生发展方向分为考研、考公务员、企业实习三类。考研和考公务员的学生在第7学期的时候会留在学校,由在校专职教师指导完成实训作业,进入企业实习的学生将由企业工程师指导完成企业实训任务。在第8学期同样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由在校教师指导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另一部分则由企业和在校教师共同指导完成企业下发的毕业设计任务。这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学生进行分流管理的情况称之为“X”。“3+X”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这种模式比以往的“3+1”模式更加灵活多样,既能满足学生就业的多方面需求,又能极大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专业课程制定

应用型本科教育应以实践教学为主。从事的工作计算机专业人才从事的工作不同于简单的计算机应用,而是要研究如何更好地设计、制造计算机,更好地开发计算机的新功能,与此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就应主要体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增加实践操作类课程,使学生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在与往届学生的交流和探讨过程中,得到以下结论:首先,学生普遍认为大学一年第1学期开设的课程中除一门计算机导论以外其余均为公共基础课程,这对后续所开设的课程不能起到催化作用,所以新的培养方案中,将计算机的语言类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开设在第一学期。其次学生提出在前导和后续课程的设置中,有些课程之间要隔1~2个学期,这就使学生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对前导课程产生遗忘,不利于新课程的理解。针对这一现象,在新的培养方案制定中做到四条主线不间断的培养模式。第一条主线为专业基础课程不间断;第二条主线为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不间断;第三条主线为网络层次类开发课程不间断;第四条主线为嵌入式物联网不间断。具体设置如表1所示。

四条主线合理安排前导课和后续课的顺序,并且在时间上保持连贯性,做到知识的有效衔接。四条主线的课程在大三结束时全部完成。除四条主线所涉及到的课程之外,还设置了18学分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选择相关课程。

四、主线课程的设置

根据上表的专业课程的设置,对4条主线课程进行讲解。

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在这条主线上主要完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要的理论知识及基础课程讲授。导论课程能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大体了解,包含大学四年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概括介绍。汇编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底层结构、寄存器及存储器的组织以及程序调用的相关知识,为后期组成原理及操作系统的学习奠定基础。数字逻辑课程的安排则让学生掌握基本逻辑门、组合电路、时序电路及常用MSI芯片的使用,为计算机组成原理及微机接口课程奠定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及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统考的必考课程,是掌握计算机核心的关键。

编程思想及理论课程设置。本条主线以C语言贯穿课程体系,即用与C语言相关的课程涵盖整个培养过程。在与学生的交流与调研之后,语言类课程提前接触,能够为后期发展提供宽裕的时间。因此,将以往培养方案中第2学期出现的C语言课程提前至第一学期,并将以往的理论实践分开,变为机房授课,边学边练,增加C语言的课时,由之前的60学时变为新培养方案中的88学时。C语言的熟练掌握为后期编程思想的拓展奠定基础。在C语言的基础上开设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C++,并设置C语言描述的数据结构课程,本课程也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统考课程之一。除此以外还开设了计算方法以及程序设计方法等课程。

网络程序开发类课程设置。这一层次的主线主要针对当前比较热门的JAVA语言开设相关课程。课程设置从基础的WEB前端开发,过渡到基本的JAVA语言程序设计,到后期的企业级开发,并配套大型数据库的内容,在相关课程结束后,使学生具有网络程序设计的完整开发过程。所有程序类设计课程均在机房完成授课,使教与学形成无延时的连接,在教师传授知识之后,就可以直接动手完成程序开发,并在学期结束时安排课程设计环节,使学生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嵌入式物联网系统课程设置。在这个层次中主要涉及到比较热门的嵌入式及物联网方向,培养具有一定嵌入式开发能力的学生,扩展就业面。培养学生对嵌入式及物联网系统设计、系统分析及科技开发等方面的能力,掌握物联网的工程应用,了解关键技术,满足物联网领域中对嵌入式系统人才的迫切需求。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在早期的培养方案中,专业基础课和方向课程均安排了理论学时和上机实践学时,主要流程是课上完成理论教学任务,然后安排上机学时,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上机过程中学生会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忆,若理论课上没有投入主要精力,势必会影响上机课的效果。在新的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课时安排中不再区分理论和实践,而是直接安排在机房授课,教师在介绍完基本理论和方法后,由学生直接进入实践环节,并由教师随堂指导,由原有的“听中学”转变为现行的“做中学”,使理论和实践的衔接没有时延性,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也要求教师对知识掌握的精确性和熟练性,以便能随时应对随机发生事件。

为了让学生所学更加贴近社会需求,课程设置中引入企业工程师授课,目的让学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早确定就业方向,更有效地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除了将企业工程师请进来,还引领学生走出去,在企业中完成实习实训,使学生及早获得企业经验。

总之,新培养方案是根据往届学生的切身感受及地方人才需求合理调整课程安排,将原有的“3+1”模式调整为多元化的“3+X”模式,注重培养模式改革的同时,及时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参 考 文 献

[1]孙峰.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定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26-28.

[2]史秋衡,王爱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34-37.

[3]何中胜.应用型本科教育中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群建设探讨[J].滁州学院学报,2006(3):30-32.

[4]袁照平.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15):14-15.

计算机科学培养方案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对目前计算机专业规范进行分析和比较,阐明了首都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案,解读了该培养方案下的课程体系,探讨了方案建设中地方因素和学生地域因素的影响,以实践总结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专业规范;课程体系;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 计算机专业建设的背景

过去10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但是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99年至今)却用一个单一的专业去应对这种变化,对快速发展的学科结构和大规模、多规格的社会人才需求估计不足,由此在计算机人才培养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针对传统计算机专业设置存在的弊端,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提出了以“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建议。给出的新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新规范把培养规格分为研究型(或者说科学型)、工程型(包括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和应用型(或者称信息技术型)三种不同类型。与之对应地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下简称计算机专业)本科专业下面设置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四个专业方向[1]。2004~2007年间,相关高校对各自的计算机专业重新进行了定位和分类,制定了新规范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新的改革,增加了新的前沿技术(例如嵌入式系统),合并和淘汰了老旧的课程(例如微机原理),重视了基础知识的作用(例如高等数学),加强了实验和实践环节。应该说,新规范对高校计算机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近年来高校中变化最大的专业。

2 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比较

教指委建议在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名称下,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但都要达到本科水平)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因此各高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2.1 研究型大学

北大的课程设置理念是“重视理论基础、加强工程实践、细化专业引导”。其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保持基础扎实的传统(数学、程序设计、体系及系统软件基础课),打通本科生选修研究生课程的通路,增加与最新计算机技术接轨的新技术课[2]。清华大学办学理念是“营造创新氛围,强化优质人才培养”。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优秀综合素质和通识型知识结构的,具有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现代专业知识,并且具有卓越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毕业后能从事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工作。课程设置强调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注重素质教育[3]。哈工大2005版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树立了培养学生成才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倡个性、重创新”的基本原则[4]。

2.2 地方性大学

烟台大学基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特点与发展要求,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为:学科发展达到省内一流,总体水平达到省内先进,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过渡[5]。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根据社会对IT人才的需求。以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确定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使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强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突破口[6]。

2.3 高职方案

以南通职业大学为例,其培养要求是应用型、技能型和复合型的计算机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现代经济发展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能力,在信息管理和电子商务领域具有较强编码能力的蓝领人才;在网络技术领域中拥有编码能力或较强工程建设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课程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特色课程体系,按职业岗位能力设置课程并调整、优化、整合课程体系[7]。

我们看到各个高校在新规范的指导下进行着不同的教学实践,各有重点,各有特色,对我校的教改具有参考意义。

3 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

首都师范大学是一所地方性高校,定位是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我校为数不多的工科专业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地方政府的要求,我校计算机专业还保留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因此在制定新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时必须兼顾考虑。

在制定新的培养方案时,我们除了参考国内外各主要大学的方案外[8]-[11],我们还需额外考虑到我校所处的特殊地位。从学生生源看,由于地方政府利益因素,我校的生源主要来自本地,学生地域以周边区县偏多,性别上女生偏多,学生所在家庭城镇和农村大约各分一半。学生全部是高考重点分数线以上。因此,从学习意愿上更趋向于应用方向,毕业后的目标是尽快回报家庭和社会。但是这并不说明我校完全适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型专业方向,因为学生中也有部分出类拔萃的人,他们更渴望投入到有一定难度的研究型方向去。这也使得我们在确定培养类型时不能以单一规格来限定,是“提供更恰当的教育,而不仅仅是更多的教育[2]”。另一方面,从学生毕业出口看,部分学生要考研并进一步深造(8%左右),其余大部分学生需要就业。从毕业学生就业的方向看,工程型有一部分(设计和编程),而计算机应用占了大部分(金融保险业、电信业和政府机关的网管等)。师范类除了承担中小学信息课程的教师外,许多毕业生还需要维护中小学的网站,解决教师和教室的计算机问题[12]。

经充分考察调研、酝酿讨论,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适应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专业素质,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知识面较宽,有一定外语应用水平,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计算机专业高级人才。毕业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可以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高校、科研单位和中外企业的研究中心),也可以从事计算机工程技术的系统工程(中外企业的软、硬件工程技术开发和中小企业的计算机技术骨干),还可以从事计算机应用(政府机构、教育机构、信息中心、数据中心及企业的技术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技术管理、系统维护和应用部署)的多层次、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计算机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中还增加了:具备现代教育理论,具有一定的网络管理、维护、应用能力,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教育技能,具有较强的教师教育能力,熟悉课程教学论,具备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

仔细解读上述培养目标我们不难发现,培养目标首先回应了地方政府的要求,满足教育部本科水平的培养要求,实事求是讲不敢苛求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毕竟中学的应试教育留下了太多的弊端),但是强调了实验和实践(作为北京市第一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我们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办学硬件条件优越)。毕业去向既有科学(研究)型,又有工程(开发)型,当然大量的是应用(服务)型(这里用到一个名称为“技术管理”,是指那些要求有一定技术的管理工作,例如课题组秘书,总工程师助理这类工作的统称)。

在上述培养目标指导下,专业方向很难明确在科学、工程或应用中取一,毕竟各个学校的学生中学习能力总是呈正态分布,秉承教育的宗旨,还是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总之,在教指委的新规范下,我们形成了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科学型和工程型为辅的专业建设指导原则。在该指导原则下进行课程体系的建设。

在满足教育部对本科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上,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和学分分配如表1。

(需要说明的是,我校一个教学课时为40分钟,相比传统的50分钟课时有一个0.8的系数校正。)

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必修含马列、英语和体育等,通识教育课程选修主要考虑的是人文素质教育[13],也体现了我们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专业基础课程以高数和自然科学课程为主,辅助以程序设计基础,选修则将科学方法论,数理名题欣赏等启发性、激发性课程作为选择,开拓学生视野。

专业核心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区别于其它专业的标志性课程,没有这些课程就不成其为计算机专业,课程列表如表2。

考虑到我校已经有了软件工程专业,因此在核心课程里更多地强调了计算机工程的课程内容,由于我校学生就业去向的特殊性,因此将计算机网络原理并入到核心课内。

专业方向课程是体现培养规格的具体体现,鉴于上述原因,在设置专业方向课时总共组织了四组不同的课程组合,分别是科学型、应用型、软件类和硬件类组成四个不同课组。师范类还增加了教师类培养的课组。

实践教学历来是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做实践课程安排时强调了实践课动手能力的培养,特别地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剥离,安排最好的实践带队教师来完成该教学环节。实际上实践课虽然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其实质还是考验动脑的能力,是一种能力培养。实验课组安排不再赘述,具体方案欢迎向作者索取。

在如此复杂的课程安排下,对于现实中独立能力欠缺的我国中学毕业生来说,要解读该培养方案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考虑到这种情况,我们在本科学生中采用导师制。有别于研究生导师的职责,本科导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本科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合理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向以及将来的职业生涯,选择适应自己的课程。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选课,我们还提供相关的选课图表和范例,精确加以指点,见图1~图3。

图1 必修课程关系图

4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尽管经过广泛而又充分地调研,并借鉴了兄弟院校的许多经验,该方案在实践中还是反映了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4.1 现行选拔制度不利于计算机人才脱颖而出

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太快以至于搞计算机专业更需要偏才和怪才。现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扼杀了许多年轻的、偏科的人才。如何在公平和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是需要系统解决的问题。对策是:能否给系里部分自主考察学生和招生的权力。

4.2 学校总体定位对专业的影响

首都师范大学定位于教学科研型综合性大学,传统的强项在于教育科学领域,各项管理制度无不留下传统的烙印,对计算机专业的束缚有加,激励不足。工具论[16]对计算机专业的地位更带来不利的影响,对策是: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以争取话语权,将计算机与传统学科相结合来获得空间。

4.3 工科办学成本居高不下

相对于文科、理科和艺术类办学,工科的办学成本是最高的,实验设备、实验耗材、实验费用等大大高于前述几个专业。学校从自身利益出发并不欢迎小班授课,而课程授课质量小班明显高于大班[9]。所以合理分配教学资源,重点支持特别课程,加强管理是可行的办法。

4.4 教师水平亟待提高

尽管一直在呼吁提高计算机教师的专业水平,但是现行的教师人事制度还是延续了过去的管理方式。当技术已经更新了三代了而教师还未经历一代。现行部分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落后于学科的发展。然而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人员难以进入高校。新进教师大量是以撰写论文见长的博士,对于工程背景的计算机技术难以胜任。对策是大力开展双师教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解决这个问题。

4.5 学生来源的地域性限制了发展

由于地方性院校受制于地方政府,出于利益考虑学生主要是本地生源。北京有其特殊地位,北京学生可选择的高校众多。进入我校我专业的学生相对处于中等水平。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接受进入我专业的学生无论从自觉性和刻苦性上要逊色很多这个现实。如何对学生进行激励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4.6 就业市场影响专业的发展

无论是为国家信息化建设服务,还是为企业服务,最终都要通过就业市场的严酷认定。首都的学生可选择的余地较大,在可预见的将来,选择技术管理比选择技术本身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如何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重点培植传统就业领域也是我们面临的建设工作。

5 结论

教指委的新规范对我国计算机教育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于复杂的学科门类和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以单一的规格分类进行评定还是不够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不仅要考虑到专业本身,还应该更多地为教育对象服务,并需要仔细考虑学校的定位和地域特征,就业环境等。新规范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以上只是在专业建设实践中的一点拙见,不尽正确,提出来与同仁们共同商榷。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张铭,李文新.北大信息学院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建议[J].计算机教育,2007,(4):8-14.

[3] 冯建华.营造创新氛围,强化优质人才培养[J].计算机教育,2008,(7):5-6.

[4] 张国印,刘海波,沈晶.计算机专业人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7):77-79.

[5] 任满杰,贺利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J].计算机教育,2008,(8):71-72.

[6] 杨起帆,陈观林,朱勇,柳俊.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211”培养模式[J].高教探索,2006,(1):65-67.

[7] 曹洪其,董杨琴.学生三次选择和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3):86-88.

[8] 任钢建.中美一流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6,(12):21-24,29.

[9] 邢松.美国高校的教育质量评估和教改措施[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2):1-5.

[10] 古夭龙,董荣胜.欧洲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形式化方法课程教学[J].计算机教育,2008,(10):99-103.

[11] 马楠.英国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J].计算机教育,2008,(7):80-82.

[12] 刘锐.皇帝的女儿怎么“嫁”――从计算机专业学生到IT人才[J].北京教育(成功就业版),2008,(1):16-17.

[13] 姚雅鹏.计算机专业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引入[J].计算机教育,2008,(10):61-62.

[14] 蒋宗礼.如何使专业办学从经验走向科学[J].中国大学教育,2008,(1):29-32.

计算机科学培养方案范文第3篇

一、学科发展与人才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作为计算学科,由于学科本身的高速发展及信息技术应用的拓展与深化,不仅是我们这类学校,也不仅是中国,全世界都在注视着学科的发展和探索人才培养道路。几乎与国际针对学科发展调整本科培养方案同步,2001-200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也提出了以“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建议,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研究型、工程型、应用型)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但要达到本科水平)。尽管从表面上看,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与CC2005同样都把计算学科分成诸如“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等分支,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却进一步提出了按培养规格分类的教育思想,笔者认为这是符合当今中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的国情的。

二、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方案的前提

根据学校的定位以及对计算机人才市场的分析及所需人才能力的分析,我们学校计算机专业从2002年起,就走上了以学科多样化来适应社会对计算学科人才需求的多样性的道路。一方面本着 “宽口径”、“厚基础”和“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把向社会输出“用得上,用得久”的计算机工程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具体地说,除了保证足够量的数学、物理和英语等基础课程的课时外,还要加强以算法为核心的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理论、程序设计为核心专业基本技能的教学,使我们的毕业生有在本专业领域持续发展的足够的学习能力。只有将专业基础打牢实了,毕业生才有可能把握住不断拓展的计算学科本质,才有可能是“宽口径”。宽口径意味着加强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而不是什么都会一点的“万金油”。另一方面,宽口径不能淹没专业特色。这从ACM/IEEE的CC1981、CC1991、CC2001从大约每10年一次对本科课程体系作调整到CC2005,仅隔五年已作了一次革命性的拓展而可见一斑。

为使毕业生在计算机人才市场中适应多样化的需求,在“宽口径、厚基础”的前提下在高年级作适当的专业方向的分流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培养方式。2002年我们在原来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上,创建了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两个专业方向。2005年根据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和人才市场需求调查,我们又在“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增设了一个“嵌入式系统技术”专业方向,使学生拥有更大选择空间。

三、课程体系对培养目标的支撑

作为计算学科本科毕业生,无论今后从事哪一方向的技术领域,社会对他们都有共同的要求,概括地说,就是要求他们具备较深的数学功底,较扎实的科学思想与方法,较强的专业认知能力,熟悉最新的应用,很好的沟通技能,团队工作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我们的目标就是培养符合这些要求的计算学科的工程型人才。为此我们用以下的课程体系对此目标加以支撑:

1.为支撑对毕业生的数学要求,我们从一年级到二年级为学生开设了“高等数学(连续数学基础)”、“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和“离散数学(包括集合论、数理逻辑、代数系统、组合数学以及图论)”,并鼓励学生选修理学院数学专业的相关课程。

2.为支撑对毕业生科学方法的要求,把实验课(基础课的和专业课的)贯穿于一年级到四年级。要求每门具有实验课的教师编写好实验指导书,要求学生每个实验都要撰写详尽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内容、实验方案、测试数据、测试结果)。并安排六门课的课程设计。从2002年起,我们先后建立了计算机系统结构、数字技术、软件工程、网络技术、安全技术专门实验室,以满足各专业方向对实验的要求,强化工程型学生的动手能力。

3.为支撑毕业生的专业认知能力的要求,我们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CC2005建议的各门核心课程(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网络等)作为主干课程,并对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与软件工程六门课程实施教考分离,强化学生专业认知能力

4.为支撑毕业生对计算机应用的熟悉要求,我们开设了诸如“可视化程序设计”、“网络操作系统”、“嵌入式应用系统的设计”、“网络组建技术”等应用技术课程,此外,如“数据库原理”这样的基础课程的实验环节也要求教师使用较新的技术产品(如SQL-SERVER、ORICAL等)训练学生。我们还要求学生做作业和各种报告时使用主流软硬件设备,为走向社会就业做好准备。

5.为支撑对毕业生沟通能力的要求,我们除了要求每门课作业书写的规范性以外,还开设2-3门双语课。目的是强化学生使用英语认知专业的能力(这显然是与本专业技术前沿沟通的能力)。

6.为支撑对毕业生团队精神的要求,我们通过六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项目设计实践环节来培养、训练学生的团队精神。

7.对毕业生在道德、法律方面的培养以及更深入广泛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我们主要依托学校、学院强有力的政治思想教育机制并辅以导师指导。

四、执行培养方案的模式

计算机科学培养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3+1”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0 引言

在“十一五”期间,教育部于2006年启动了教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在该政策推动下,一批国家级、省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相继立项建设。“质量工程”涉及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2010年6月邯郸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第六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6月又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教学探索改革。

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1.1 人才培养“3+1”模式改革

明确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后,根据社会需求、行业背景与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需求,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强化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与创新精神,从而达到“学生毕业能就业、就业能上岗、上岗成骨干”的目标,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用人实现无缝连接。

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必须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符合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对邯郸学院20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制定了“学程分段、专业分流、教学相长、强化实践、重在应用”的“3+1”人才培养方案,即3学年(学时)时间进行学科专业教育,累计1学年(学时)进行工程教育和岗位实训。并于当年启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专业典型实训案例库建设等项目,保障“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顺利实施。

我们对2011版、2012版“3+1”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所有课程,按4个平台、5个模块以及相应的系列设置,使培养目标得以清晰的反映。课程开设按照学科专业教育、专业技术教育、综合实践、自主教育4大平台设置。学科专业教育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和自主教育课程5大模块;每个模块根据课程的不同性质分成若干系列,每个系列的课程根据重要程度,标定为专业主干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等。专业主干课只限在专业基础课程中设置。根据每个模块设定的课程,确定最低学分要求。

1.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①进行市场调查。进企业、入社会、请专家和企业家,了解企业和社会目前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需求和企业用人的标准。

②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及行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核心能力的需求,确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③通过地方性、区域性的人才培养定位,决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④由核心课程,引入其前期课程和后续课程,及其相应的课程群,继而确定每门课程和课程群对核心能力的贡献;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得4年后,学生毕业时能够达到企业用人的基本标准。

⑤把相关课程和课程群分层次、分结构、分方向、分平台、分系列进行课程设置。

⑥根据课程的层次和结构,写出相应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所讲的内容、实践环节的安排、考核方式、课程设计等。

⑦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加强实训环节,建设案例库,开展案例教学。

⑧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邀请企业一线工程师来校开展短学期教学活动和讲授实训课程。

⑨请企业和专家对培养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评议,提出意见,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订和完善。

2 课程结构的重组

2.1 课程重组原则

我们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基础,以“工程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制订出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3+1”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借助邯郸学院嵌入式系统市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高校光电通信与信息系统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省级教育创新高地和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合作企业,重点培养Java软件开发、.NET软件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移动互联技术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围绕上述人才培养特色,根据“三构建三优化”原则,即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构建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产学研”基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构建具备坚实理论基础底蕴和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培养体系,输送应用型人才。优化课程和课程内容,注重实训;优化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注重实践;优化授课学时,注重精讲多练。制订出符合学生知识基础和认识规律、企业用人标准的螺旋递进式“3+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达到“学生毕业能就业、就业能上岗、上岗成骨干”目标。

根据重点培养方向和“三构建三优化”原则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进行分层次、分结构、分课程群进行重组,以达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效人才的目的。

2.2 实施方案

课程结构重组的实施方案如下:

(1)课程开设设置为学科专业教育、专业技术教育、综合实践、自主教育4大平台。

(2)学科专业教育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和自主教育课程5大模块。

(3)岗位实训分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3大部分。

(4)自主教育分为理论系列和第二课堂。

(5)根据专业重点培养方向,构建出专业能力分解表(如表1所示),以及相应支撑课程。

(6)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大实践课程学分比例。学分分配表见表2,集中性实践教学安排见表3。

(7)构建课程体系结构。针对目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问题,改革课程体系结构,拟分方向、分层次地设置课程。分方向设置是指围绕目前社会需求方向的相关知识点组织相关系列的课程。分方向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按照需求方向更好地理顺相关知识点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对部分课程进行整合,删除重复、过时的教学内容,增加新的教学内容,有利于解决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扩展和教学时数减少之间的矛盾,更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分层次设置是指围绕同一个方向的知识点,分层次设立课程,目的是引导高年级的本科生依据自身的发展目标,选择不同层次的课程进行学习。拟围绕方向知识点设立基础、研究、应用3个层次的课程,其中基础层次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课程,内容以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为主;研究层次课程主要是针对研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设置,内容主要是该知识点的研究发展、高级设计技术和研究方法的教学;应用层次课程密切结合该方向的应用需要,重点放在应用开发技术的培养。分层次设立课程有利于高年级本科生根据自身未来的设计和特点进行分流学习。

3 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其中包括基础与专业课程实验、微课设计、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技能培训、各应用方向的技术培训(Java软件开发、.NET软件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移动互联技术等方向)、各类实习、毕业设计等。同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多种途径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成立有企业代表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采用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企业培训前延至学校、企业提供真实项目根据教学规律改造为工程案例、“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四合一”等方式开展实践教学,形成全方位的校外实训网络,使企业和学校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利用已有实训设备和先进的模拟、仿真软件建立起固定和流动的校内实训室。至少建立开展5个校企紧密型合作点,每年能新增紧密型合作企业1~2家。

按照学校发展规划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专业教学、科技开发以及社会化需求为依据,完善“政府资助,校企合作,社会援助,提升办学条件”模式,遵循政府的规划,按照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建设,依照市场需求,以行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积极争取政府的扶持,吸纳社会的捐赠,利用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以发展共赢为基础的融资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3.1 实施方案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验与实训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保证新的教学模式要求下的实践教学条件,尤其保证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实验教学、专业方向实训和CDIO教学的需求。扩展现有的实验环境,结合特色人才的培养需求,计划3年内建设完成综合学生创新实验平台,满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自主实验的要求。实验室按照完全开放式和组合式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完成后的实验平台面向各级本科生,学生提出实验申请,实验室准备并提供相应的软硬件设备,以更好地为学生自主研究创造条件。同时,企业也可前延至学校,建设相关的实验室和实训室,把企业的一些真实项目经过教学改造后转变为相应的课程设计和实训项目,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感受企业文化,经历一个真实的项目开发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密切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的力度。在与企业签订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邀请其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共同开展项目课程开发和实践,同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使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益,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建立一套与培养方案相对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如表4所示。

3.2 主要建设内容

(1)继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打造以真实项目为主体、以生产实际为案例的实岗实训平台,实现“企业需求、专业育人、学生就业三位一体,无缝对接”。

(2)在现有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3)与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开发基于实训项目的项目化校本教材,包括配套教学资源,如项目指导书、项目任务书、项目考核及评价标准等。

(4)与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建立顶岗实习的管理机制,规范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过程控制和考核标准,共同推进顶岗的力度和广度,提高顶岗的效果,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4 结语

经过两年的教改实践,教学效果良好,各项指标已初步实现,并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实践教学模式。根据2011年、2012年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制订2013年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培养细则,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规范实践教学。显然,落实培养方案的最大难度在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没有一支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很难按照标准完成对方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唐剑梅,钟世芬.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2(8):15-17.

计算机科学培养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应用型;教学改革;本科建设;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当前地方农业高校几乎都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高科技农业、地方新农村建设、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本科人才。多数地方农业高校是二类本科院校,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也是参照重点院校进行大而全的学科设置,而立足于地方性、农业性、应用性不是很多,致使学生培养没有恰当的定位,不如重点高校那样在理论上工程上深入学习和掌握,也不如高职院校学生那样实践和技术掌握的牢靠,从而使学生的就业前景暗淡,学科建设后力不足。本文在调研多个地方农业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结合本校学科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开放式的应用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建设模式,以“知识-素质-能力”为原则,完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实践体系、教学模式、考核方式、教材建设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

1培养方案

地方农业高等学校在二类本科招生情况不是很好,第一志愿报考率不是很高,经常需要降低分数线来完成招生任务,新生的文化素质和各种能力相对不足。为此培养方案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的需求;要求培养方案具有弹性,不仅每年新一级学生培养方案要与时俱进,正在学习的学生培养方案也要根据学生的素质和社会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通过分析当前多数高等农业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发现它与其他类型的学校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培养模式也大体相同,使农业高校的学生要和重点院校的同专业学生面向相同的就业市场,造成竞争力不足,另外重要一点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没有体现出农业高校的特色。为此要按照农业高校的定位重新规划培养方案,以服务地方、服务基层的高科技农业和农业信息化为目标进行调整,要加入计算机在农业的应用、农业数据采集、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中应用、精确农业等课程,专业课程也要以应用型为特征进行调整,指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培养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科技服务的高级人才,为农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计算机服务。

应用型人才要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为基准,满足农业建设和经济社会对大批计算机开发性人才的需要进行,能够进行农业信息系统开发、农业网络建设与管理、软件系统管理、客户培训和服务、项目开发、设计和调试等方面从事工作,为此要加大计算机应用方面课程设置,侧重应用性、实践性环节,注重计算机学科应用能力的培养[1]。跟随信息社会发展步伐,减少硬件的课程,比如模拟电子和电路、单片机原理和微型计算机原理,这些课程内容可以在讲授计算机组成原理以实例引入。不应过多强调大而全的基础课程,应加强知识综合,强调应用性、针对性和系统性。

2实践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应用型本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专业的实践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培养方案中设置了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实践内容[2]。在课程试验中要大幅度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试验,减少验证性试验或让学生课下自主进行。实验课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也要提高学生兴趣和主动性。实践教学以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为主,系统化的进行学生的项目培训和知识组织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

课程设计是以班级为单位教学,对已经学习过的某门课程的知识进行综合,一人一题进行计算机项目开发,学生独立设计和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应该以农业相关的项目为主,比如养殖业管理系统、种植业信息系统、粮食质量追踪管理系统、气候数据自动采集等等,培养学生与农业相关的信息系统或处理系统,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如果课程设计的题目较大,又综合已学过的多门课程,则采用多名学生协同完成,进一步增强学生交流能力、合作解决问题能力。为了提高学生阅读源程序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引用开源项目的部分内容,或把课程设计的内容融合到网络上协作的项目开发中,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提高自己的成就感,也可以加快学生的项目开发经验积累和编程能力的提高。

毕业设计以解决农业信息化和高科技农业系统为主进行的设计与开发的综合性应用项目,把学习到的农业知识进行现实化、实用化,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毕业设计要按照软件工程和信息开发的标准编写文档、撰写程序代码,提交一个项目总结和程序系统,包括开发文档、程序源代码、数据库结构、配置文档和测试文档,这是本科四年的计算机知识总结和能力培养的集中体现,要学生独立完成,在答辩委员会的严格审核和测试下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不再进行包含大量基础知识和重复开发文档内容的撰写,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

3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更应该注重自主学习和互动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灵活掌握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中心,减少讲授的时间,大幅度增加讨论课、分析课、现场观摩课,补充新技术讲座。提高第二课堂的学时,教师多多参加学生自学辅导,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要贯彻“知识-素质-能力”这个基本原则来组织教学和教学准备[3]。

当前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丰富了教学手段,也为学生进行构建主义形式的知识掌握提供了基础。围绕教学大纲的知识材料以网络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寻找自己需要的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络辅助教学使学生随时得到帮助,也可以使学生一起协同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多媒体以丰富多样知识形式展示给学生,拉近学生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加自然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为此要建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成为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利用情景、协作、讨论等诸多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

校园网络的应用要充分化和高度化,让网络教学成为课堂教学有益的必不可少的部分,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学校要加大教学资源建设的投入,使校园网上的应用更加丰富。即学校购买其他高校优秀课程资源或优良的公司开发的教学资源,快速构建学校的教学资源平台,在此基础上学校要依据自身的特色和学校的定位,进行各个课程网络资源的二次开发或原创性开发,使网络教学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本校的教学。

4考核方式

当前很多地方农业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考试仍然是传统的闭卷考试,以分数判断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强调素质和能力来说不是很适合。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知识是爆炸性的增加,知识的获得变得非常容易,不一定需要记忆和严密的推理,关键是判断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是否通过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关键指标,为此要采用符合学科的项目系统开发、课程报告等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对当前的闭卷考试进行改良,以多种方式的综合为主,由知识测试、课堂状况考查和试验检查或试验设计能力组成。课堂状况考查比重加大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问题和讨论课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加独立地完成作业和专题报告,使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激励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组织和表达能力、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5教材建设

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指导下,地方农业高等学校都选择了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电子工业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优秀教材,甚至选择了国外著名大学的教材应用于教学。这对于应用型本科建设是不太恰当的,学生学习变得非常吃力,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掌握知识,降低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从而使现在的地方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下。为此要进行教材选择方向的改变,选择满足“知识-素质-能力”原则的教材,选择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当前很多出版社都认识到这样的问题,也陆续出版了很多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型教材。对这些教材进行分析,发现多数都不是非常适合地方农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此进行教材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比较迫切的任务,地方农业高等学校要联合起来,研究如何使教材内容满足本类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符合农业信息化建设,符合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最新发展,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当前知识水平和能力。

6结束语

随着高科技农业对信息化要求的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地方农业高校中的地位大大加强,其本科专业建设变得非常紧迫。在总结本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开放式的学科建设模式,按照“知识-素质-能力”的原则进行培养方案、实践体系、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和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教学改革,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新的教学思路进行深入研讨,提出专业建设措施。当前社会需要创新能力更强的人才,培养学生技能和实践能力为成为必要,为此各个地方农业高校要更新教育观念,加大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地方农业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各个方面的能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农业信息化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初探[J]. 计算机教育,2008,(04):94-96.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