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299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2分钟。
虚拟股权激励分配方案范文第1篇
B公司成立于1987年,系国家一级建筑施工企业,天津市重点骨干企业。公司2004年营业额8亿元,利润5000万元。
2003年以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升温,建筑安装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公司的高级项目经理出现了流失现象。这使公司不得不对其产权制度进行改革。
公司是家族企业,主要股份控制在夫妇二人手中,由于创业艰难,两人都不愿意实质性出让股权,思来想去,他们精心选择了一种虚拟股份制,既可以对高级经理进行激励和约束,也没有动摇家族持股的根基。
大多数家族企业老板的创业历程都充满酸甜苦辣,因此,对股权和控制权相当敏感,往往不愿意实质性地出让股权。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管理层对股权的要求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既要激励管理者,又要保持对企业的绝对控制,防止高管的尾大不掉,一个看似并不矛盾的问题正在成为家族企业老板普遍的二律背反难题。
天津大型民营企业B公司的虚拟股份制,为我们实现家族企业老板与管理层的股权制衡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模板。
虚拟股份设计方案
虚拟股份并非真正的公司股份,而是在公司内部虚构出一部分股票,仅在账面上反映,采用内部结算的办法,在企业奖励资金中单独列出虚拟股分红专项资金。以虚拟股授予时和行使时股份的差价乘以持有的股数,计算应得的收益。这样做既有了激励作用,又解决了股票的来源问题。由于未来收益和未来业绩紧密挂钩,更容易被高级经理人所接受。
B公司设计的虚拟股权方案实施步骤如下(见图一):
第一步,确定公司每年发放虚拟股票的总股数
确定虚拟股的总股数是虚拟股份制的第一个要点。首先,必须要为以后各年虚拟股的增加留出空间。如果以后随着虚拟股的增加,每股利润分红减少太多,容易引发高级经理人员的不满;但是,如果虚拟股设置过少,激励力度不足,也不会起到预期的激励效果。因此,需要充分考虑这两方面的平衡,即公司的支付能力和对经理的激励力度的平衡。
同时,虚拟股总股数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公司未来可以达到的经济收益,在实际执行中主要考虑的是高级经理的奖励基金,以及老板的虚拟股票赠送。此方案设置了1000万股,每股1元,之所以最终确定设置1000万股,是考虑到新增虚拟股也有分红权,也要参加以后各年的利润分红,因此将其控制在第一年占全部分红权的10%左右,而后老板又从自己的利润分红中拿出500万股,作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虚拟股赠送。因此,实际虚拟总股本为1500万股。
控制点:
高管出走,往往会使民企遭受极大损失。因此,民企老板在激励高管时,往往是既想激励又怕激励。
虚拟股份的分配方式则巧妙地解决了这一矛盾。用奖金变相购买+赠与,一方面可以体现老板对高管们的激励,同时,由于用自己的奖金购买了部分股份,高管在心理上也容易产生一种依赖心理,其离职会受到企业的限制,不容易采用无法控制的出走方式。
第二步,确定虚拟股票的内部市场价格
公司虚拟股票的内部市场价格并不等同于同类公司实际股票的二级市场价格,但是应参考后者的股价水平。这样可以留出充分的虚拟股升值空间,但今后将会根据相关公司的股价进行调整。具体调整办法为:在受益人离开公司要求兑现虚拟股时,如果同行业股价升幅高于本公司虚拟股价升幅,则予以适当股价补偿。
在第一年定价的基础上,未来公司股票价格的计算方式为:重点考虑税后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两个因素各占的比重分别是60%和40%,另外,还要考虑同行业目标公司股价的变化。例如,按照这种方式,假定第二年公司的利润增加了20%,净资产收益率增加了10%,那么公司的虚拟股价格将会增加:
20%×60%+10%×40%=16%
也就是说,公司的虚拟股价会上升16%,但是,如果同行业公司的利润平均增加了30%,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增加了15%,那么,公司的赢利上升可能是行业市场较好,这是由市场决定的,公司管理人员的努力在其中的作用可能并不大,因此可以从公司的股价上升中扣除这一市场因素,按照公司给出的数字,公司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差距是50%(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如果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都不同,也是按上述比重计算复合差距),那么,虚拟价格的增加比例也要扣除50%,最终股价为提升8%。差距越大,扣除越多。如果公司赢利水平高于同行业水平,也会有一个相应的虚拟股价格的二次调整,例如,高50%,股价就会在现有基础上再提升50%,即提升24%。在确定了第二年虚拟股价的基础上,进行第二年的虚拟股设置工作(假定新股价是1.8元,如果增加1000万股,则需要1800万元)。
此种做法虽然表面上损失一些利益,但会对当前在职者产生一个稳定的预期,使其安心工作,与上市公司的员工相比,达到一种利益平衡。
第三步,确定公司虚拟股票计划的受益人
从目前公司拥有庞大的员工队伍的现状来看,选择对企业起关键作用的高级项目经理作为切入点。第一批受益人的选择主要是高级项目经理以及其他管理层,由人力资源部确定并对外公布。中层管理成员则首先考虑工作年限和工作岗位的重要性(例如,一线的市场部就更为重要一些),在此范围之内,再根据当年的业绩考核数据,选择绩效考核前20%的成员作为受益人。
控制点:
对受益人进行考核评价,并据此确定虚拟股票的分配比例系数,是方案的关键控制点之一。因此,一定要确定科学的考核标准。目前,公司所使用的考核方法是关键业绩指标法。
第四步,确定各计划受益人当年所获虚拟股票奖励的数量
根据公司每年确定的总股数和各计划受益人的分配比例,按各人相应的分配比例确定其当年所获的虚拟股票的数量。
分配虚拟股权时,公司运用了“二八原则”,即在获得虚拟股票的人员中,占总数20%的核心项目经理获得总额度的80%,其余人员则获得剩余的20%。考虑到公司目前的现状,公司主要管理人员所获虚拟股份额以15%为上限。虚拟股权每年发放一次,形成一个滚动发展的格局。这样,公司的虚拟股总量每一年都会有所增加。
第五步,虚拟股票的兑现
公司虚拟股票的获得者可以在持有虚拟股票一定时间后逐步将其兑现(它需要在持有股份合同中加以明确规定),在不能兑现期间只有分红权,没有决策权。兑现期限设为4年。持股人获得兑现权后将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兑现。根据公司目前的实际情况,虚拟股票收入在经理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控制在20%~50%之间。
在初期,经理不必出钱购买股权(只是从其年度奖金中扣除一部分购买虚拟股);在工作满一定年限之后,可套现所有股权;若中途离职,则根据实际工作月份按比例套现其股权。
控制点:
虚拟股在不能兑现期间只有分红权,没有决策权。套现有相关的前提条件,当前的规定是在公司中工作总计满4年以上。
虚拟股权激励分配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薪酬 激励 制度
1刺激性的薪酬政策的制定?
双因素理论认为,薪酬作为一种保障因素,对工作人员并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而传统的薪酬制度更是缺乏对员工的激励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对目前的薪酬制度及逆行那个科学的变革,使其能达到激励员工的作用。?
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提高员工的工资水平。从公司内部来讲,工作人员关注工资的差距比自身工资水平还要多。因此薪酬制度要想达到激励作用,必须保证制度的公平性。公平性有内部和外部之分。对外公平是指所在公司的工资水平要与本行业其他公司的工资水平相当。对内公平就是公司内部的按劳分配工资。如果有员工对待遇感觉不满意,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所以只有保证工资分配的公平,员工们才能尽自己的努力为公司效力。当然仅依靠公平的工资分配是不够的。想让员工发挥出自身的全部能力去服务公司,就必须提高员工的工资水平,这样会让员工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增加工作积极性。?
重视工资和小组的合作关系,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协作的工作方式越来越流行,对不同的小组设计不同的薪酬计划和方案,这样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这种计划比较适合人数少强调协作的公司。再设计薪酬方案时,必须重视固定薪酬的制定。合理的制定固定工资,让工作人员心里有安全感,才能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对员工进行薪酬激励是目前最主要的激励手段,这种手段是由单位控制,自行制定适合的薪酬激励制度,达到公司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人才竞争已一发不可收拾。为了保证公司人员的稳定和减少人员流失,各公司都在制定适合自己的薪酬激励制度。所谓长期激励,是指奖励支付在一年以上的薪酬。这其实是强调了薪酬的延期性。就是公司和工作人员签订协议可以推迟薪酬的发放时间。一般来说长期激励包括:与股票(股权)tb关的权益性激励计划、长期性的绩效奖励计划,以及一些具有特别针对性的福利及退出补偿计划。?
2基于“虚拟股权”实现价值增值?
没有上市的公司不具有股权的外流资格,也不能再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同时国有资产(股权)的处置也不可单纯从组织内部角度按经营意图随意进行,从而使得非上市国有工作单位并不具备实施传统股权、股票激励计划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非上市的国有工作单位在长期激励上没有操作空间,实际上一些特殊的激励模式为其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余地“,虚拟股权计划”便是在实践中比较适用的一种方式。?
所谓“虚拟股权”,即是将公司股份以模拟的方式授予激励对象,以公司某项绩效单位的水平作为虚拟股权的股价。虚拟股权的持有者不具有对公司实际股份所有权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治理决策权,也不允许对虚拟股权进行全额(抛售)兑现,通常只被授予增值分红权,即在一定的期限后兑现虚拟股价的增值部分。持有虚拟股权的激励对象可以在某些条件下以约定的某个初始价格进行购入,将虚拟股、权转化为实际股权,由于虚拟股权方案具备以上的灵活性和延展性特征,这种方案被我国很多的没有上市的国有公司所采用。
3向核心集中合理评估对象的激励价值
我国国有工作单位在改革中才采取运作实际股权去提升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实践,例如成立员工持股大会的方式去实现全员持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规定,禁止这种方案的实行。且国际上的实践也逐渐证明,这种长期的激励方案的对象要对准单位的核心人员,主要是为单位做出重要贡献的专家等,但是目前已经有很多的非上市国有公司让职工持有股份,我们必须适时将职工股回收。这些回收的职工股份有用于董事会,也可以由董事会决定能否用于对核心人员的激励。这就关系到对激励对象的评估问题,职位评估和能力评估是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前者基于职位体系关注对象所任职位的相对价值,后者基于能力认证序列关注对象本身的能力认证等级。对于国有单位来说,还必须考虑到激励对象的历史贡献。在单位理由很多人员在岗位上长期工作做出重要贡献,但在激励薪酬方面却达不到与实际接轨,因此对于这种长期的历史贡献的人员也要适当的予以薪酬激励。
4以绩效为根本条件
激励对象实际完成的绩效,便是权益授予的一项根本条件。通过约定绩效条件来调整和控制虚拟股权等权益的实际授予量,是一种十分必要的平衡激励与约束的做法。相对于完全无条件的赠予而言,这也被称之为“受限制”的权益授予方式。绩效标准是最常用的限制条件,可通过与激励对象订立绩效合同等方式,来约定对象在相应时间段里应实现的绩效目 标,及达到目标后可获得或兑现的虚拟股权或其他权益的授予量。有些绩效合同中也可约定激励对象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的服务期,作为授予或兑现其增值权的条件。
在安排绩效条件时,通常采取的方式是将权益的授予量与对象的绩效实现状况挂钩。在设定基准授予量之后,安排与对象实际绩效不同水平相对应的授予系数。这样,激励对象获得权益的实际授予量即为基;隹授予量与授予系数的乘积。这实质上实现了当期绩效和长期绩效的统一。前者与虚拟股权或其他类型权益的授予量挂钩,后者则体现为公司单位价值的整体增值。激励对象只有在当期绩效和长期业绩上都做出好的成绩,才能够获得更充分的权益实际授予量和更高的增值回报。应建立人性化绩效考核机制,让绩效考核服务于工作人员的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工作人员工作的特点,体现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在绩效考核上形成双赢的观念,保证绩效考核的真实性和公正性,让绩效管理变得人性化一点。
5人员新老更迭时的“降落伞”
虚拟股权激励分配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薪酬 激励 制度
1刺激性的薪酬政策的制定
双因素理论认为,薪酬作为一种保障因素,对工作人员并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而传统的薪酬制度更是缺乏对员工的激励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对目前的薪酬制度及逆行那个科学的变革,使其能达到激励员工的作用。
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提高员工的工资水平。从公司内部来讲,工作人员关注工资的差距比自身工资水平还要多。因此薪酬制度要想达到激励作用,必须保证制度的公平性。公平性有内部和外部之分。对外公平是指所在公司的工资水平要与本行业其他公司的工资水平相当。对内公平就是公司内部的按劳分配工资。如果有员工对待遇感觉不满意,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所以只有保证工资分配的公平,员工们才能尽自己的努力为公司效力。当然仅依靠公平的工资分配是不够的。想让员工发挥出自身的全部能力去服务公司,就必须提高员工的工资水平,这样会让员工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增加工作积极性。
重视工资和小组的合作关系,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协作的工作方式越来越流行,对不同的小组设计不同的薪酬计划和方案,这样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这种计划比较适合人数少强调协作的公司。再设计薪酬方案时,必须重视固定薪酬的制定。合理的制定固定工资,让工作人员心里有安全感,才能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对员工进行薪酬激励是目前最主要的激励手段,这种手段是由单位控制,自行制定适合的薪酬激励制度,达到公司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人才竞争已一发不可收拾。为了保证公司人员的稳定和减少人员流失,各公司都在制定适合自己的薪酬激励制度。所谓长期激励,是指奖励支付在一年以上的薪酬。这其实是强调了薪酬的延期性。就是公司和工作人员签订协议可以推迟薪酬的发放时间。一般来说长期激励包括:与股票(股权)tb关的权益性激励计划、长期性的绩效奖励计划,以及一些具有特别针对性的福利及退出补偿计划。
2基于“虚拟股权”实现价值增值
没有上市的公司不具有股权的外流资格,也不能再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同时国有资产(股权)的处置也不可单纯从组织内部角度按经营意图随意进行,从而使得非上市国有工作单位并不具备实施传统股权、股票激励计划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非上市的国有工作单位在长期激励上没有操作空间,实际上一些特殊的激励模式为其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余地“,虚拟股权计划”便是在实践中比较适用的一种方式。
所谓“虚拟股权”,即是将公司股份以模拟的方式授予激励对象,以公司某项绩效单位的水平作为虚拟股权的股价。虚拟股权的持有者不具有对公司实际股份所有权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治理决策权,也不允许对虚拟股权进行全额(抛售)兑现,通常只被授予增值分红权,即在一定的期限后兑现虚拟股价的增值部分。持有虚拟股权的激励对象可以在某些条件下以约定的某个初始价格进行购入,将虚拟股、权转化为实际股权,由于虚拟股权方案具备以上的灵活性和延展性特征,这种方案被我国很多的没有上市的国有公司所采用。
3向核心集中合理评估对象的激励价值
我国国有工作单位在改革中才采取运作实际股权去提升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实践,例如成立员工持股大会的方式去实现全员持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规定,禁止这种方案的实行。且国际上的实践也逐渐证明,这种长期的激励方案的对象要对准单位的核心人员,主要是为单位做出重要贡献的专家等,但是目前已经有很多的非上市国有公司让职工持有股份,我们必须适时将职工股回收。这些回收的职工股份有用于董事会,也可以由董事会决定能否用于对核心人员的激励。这就关系到对激励对象的评估问题,职位评估和能力评估是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前者基于职位体系关注对象所任职位的相对价值,后者基于能力认证序列关注对象本身的能力认证等级。对于国有单位来说,还必须考虑到激励对象的历史贡献。在单位理由很多人员在岗位上长期工作做出重要贡献,但在激励薪酬方面却达不到与实际接轨,因此对于这种长期的历史贡献的人员也要适当的予以薪酬激励。
4以绩效为根本条件
激励对象实际完成的绩效,便是权益授予的一项根本条件。通过约定绩效条件来调整和控制虚拟股权等权益的实际授予量,是一种十分必要的平衡激励与约束的做法。相对于完全无条件的赠予而言,这也被称之为“受限制”的权益授予方式。绩效标准是最常用的限制条件,可通过与激励对象订立绩效合同等方式,来约定对象在相应时间段里应实现的绩效目 标,及达到目标后可获得或兑现的虚拟股权或其他权益的授予量。有些绩效合同中也可约定激励对象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的服务期,作为授予或兑现其增值权的条件。
在安排绩效条件时,通常采取的方式是将权益的授予量与对象的绩效实现状况挂钩。在设定基准授予量之后,安排与对象实际绩效不同水平相对应的授予系数。这样,激励对象获得权益的实际授予量即为基;隹授予量与授予系数的乘积。这实质上实现了当期绩效和长期绩效的统一。前者与虚拟股权或其他类型权益的授予量挂钩,后者则体现为公司单位价值的整体增值。激励对象只有在当期绩效和长期业绩上都做出好的成绩,才能够获得更充分的权益实际授予量和更高的增值回报。应建立人性化绩效考核机制,让绩效考核服务于工作人员的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工作人员工作的特点,体现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在绩效考核上形成双赢的观念,保证绩效考核的真实性和公正性,让绩效管理变得人性化一点。
5人员新老更迭时的“降落伞”
虚拟股权激励分配方案范文第4篇
内容摘要:在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模式背景下,高新技术企业如何吸引人才和保留人才,如何达到企业和员工价值的最大化,如何建立一种长效的激励机制,是现如今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投入产出函数、层次分析法、综合模糊评判法、EVA增长法等方法,计量员工的人力资源价值,并以此为依据,针对性的为员工设计了虚拟股权激励方案。
关键词:人力资源价值 虚拟股票 期权 股权激励
虚拟股票期权是指企业授予员工一定数量的虚拟股票来激励员工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这种虚拟股票不同于股票期权计划中的实在股票,是一种推迟支付的报酬,员工对虚拟股票没有所有权,只享受股票价格升值带来的收益和分红的权利。在虚拟股票期权方案的实施中,授予股权数量是研究股权激励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在设计股权激励制度时一别传统的设计方法,引入了人力资源价值的概念,通过对公司人力资源群体和个体价值的量化分析,在货币计量的基础上,结合非货币计量方法,由人力资源实体价值来决定员工所应拥有的股权份额,这样可以使得企业股权分配更加科学合理。因此,从人力资源价值的量化角度来探讨企业研发人员股权激励方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献综述
股权激励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在美国,几乎所有的高新技术企业、95%以上的上市公司都实行了股权激励制度。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Louis O.Kelso在关于股票期权的“二元经济学理论”中为解决劳动获得收入和资本获得收入制度,设计了“员工持股计划”,以此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责任感,这就是后来公司激励制度中的股票期权计划的雏形。
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理论和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刘园、李志群(2002)在《股票期权制度分析》一书中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股票期权制度,具体介绍了股票期权的设计与管理,分析了股票期权的成效,并针对跨国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进行了分析。李豫湘、史长勇(2003)在“股票期权计划及在国企中的运用探讨”一文中结合我国企业的现状,对国有企业建立股票期权计划的可行方式以及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周仁俊(2006)等探讨了经营者适用的激励方式与评价指标选择,强调激励方式和评价指标选择之间的对应关系;顾斌(2007)等通过对剔除行业影响后的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指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股权激励的长期效应不明显,不同行业和不同的激励模式之间具有不同的激励效应。国内学者对股权激励方面的研究不断的推动着我国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股权激励制度的发展。
模型建立
(一)基本假设
1.人力资源会计主体假设。劳动者作为人力资源载体,是人力资源产权的最终拥有者,企业拥有人力资源的使用权,可以通过合理的使用人力资源来为自己创造新价值。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当对人力资源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提供有关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使用的信息,提供人力资源的所有者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信息。
2.企业持续经营假设。在计量人力资源价值时,必须假定企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能够持续经营下去,否则计算人力资源价值就没有任何意义。在认识和理解持续经营假设时,还应该考虑到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人力资源能否适应企业长期经营的需要。
3.人力资源会计分期假设。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连续进行的,企业不可能等到所有经济活动都宣告结束、各项资产都化为货币形式、各项债务都清偿完毕后再进行结算和编制工作。同理,人力资源的活动也是连续的,为发挥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重要作用,也不可能等到经营的最后一个时期才进行人力资源价值计量。
(二)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
在计算人力资源价值时,需要综合考虑行业、企业和员工的特点,以选取适当的计量方法。本文采用李世聪教授提出的当期价值法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计量方法,其中货币性计量选用柯布?道格拉斯投入产出函数来计量群体人力资源价值,非货币性计量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模糊评判法来计量个体人力资源价值。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确定人力资源贡献率H。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投入产出函数Q=ALαKβ确定人力资源贡献率,式中Q为效益或产出,L为人力资源投入,K为物力资源投入,A为技术水平参数,α、β分别为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投入的效益参数。
对柯布?道格拉斯投入产出函数两边取对数,然后根据企业近两年的效益产出和人力、物力资源投入,就可求得上述公式中α、β的值。
人力资源贡献率为人力资源群体新增价值在企业整体新增价值中所占的比例。即:
其中L`、K`分别为人力资源投入和物力资源投入的对数值。
2.人力资源价值群体计量模型。完整的人力资源价值群体计量模型应包括两部分,一是从当期会计账户中归纳整理得出的人力资源群体投入成本;二是人力资源群体当期新增价值,公式如下:
其中V为人力资源当期群体价值,L为人力资源当期群体投入成本, OP为企业营业利润,RI为企业投资收益,DL为企业减亏额,H为人力资源贡献率。
3.人力资源价值个体计量模型。在高新技术企业中,一般都有管理人员、研发人员、后勤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等,不同类别的人力资源所创造的价值不同,每个类别中划分的岗位不同,各岗位下的员工为企业创造的贡献价值也不同。因此,本文根据员工的具体归属和岗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权重,计量某员工所属岗位的群体贡献价值。
在确定激励对象所在岗位的群体贡献价值后,再计算出某激励对象所创造的个人贡献价值在这个岗位所有员工创造贡献价值中的权重,就可以得出该研发人员的人力资源个体贡献价值。在计算个体权重时,需要计算个体价值贡献率。
由于个体价值具有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在计算人力资源个体价值贡献率时无法按照人力资源群体价值贡献率的方法进行计量。因此,本文考虑采用非货币性计量的方式对研发人员个体人力资源进行评估。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评估指标,构建出个体价值评估体系,再通过调查和专家评分得出各指标的权重,随后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将定性的指标量化,从而得出个体人力资源价值的贡献率。计量激励对象个体贡献价值的公式如下:
式中vLi为研发人员个体贡献价值,HRVL为人力资源群体贡献价值,θ为研发人员群体贡献的权重,Wj为某个研发岗位的权重,hi为研发人员个体价值贡献率,为某研发人员在目标评估群中的权重,i=1,2,…,n。
虚拟股权激励方案设计
(一)确定虚拟股票的授予对象
虚拟股票的授予对象应该是为企业贡献较大且对企业未来发展有重大作用的群体。但在确定股权激励机制的激励对象时,需要对纳入激励机制的激励对象进行一定条件的限制,并且企业可以根据当年的利润以及企业的基本情况,控制激励作用的范围。
(二)确定虚拟股票的激励基金
虚拟股票激励基金是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公司在一个财务年度结束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提取比例,从公司的税后净利润中,提取虚拟股票期权奖励基金,作为以后设计虚拟股票期权的基础。每年从净利润中提取激励基金的比例θt应该由股东大会讨论得出,其公式为:
Ct=NIt×θt
其中Ct为企业当年用于激励的资金,NIt为企业当年的净利润,θt为激励资金占当年企业净利润的比例。企业剩余价值的增加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完全承认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属性的情况下,θt等于第t年人力资源贡献率,当企业的人力资本部分得到承认时,0≤θt≤Ht (Ht为第t年的群体人力资源贡献率)。
(三)确定虚拟股票价格
确定虚拟股票行权价格是虚拟股票期权实施的一个关键环节,行权价格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激励计划能否发挥预期的激励作用。虚拟股票的内部价格是指由薪酬委员会根据公司内部情况和相关资本市场情况制定的价格,主要在折算虚拟股票数额、确定行权价格和计算收益时使用。确定虚拟股票价格的方法主要有净资产法、市盈率法、EVA增长法,本文采用EVA增长法。
采用EVA增长法确定行权价格,首先要在准备实施虚拟股票期权计划时明确规定虚拟股票的基础价格P0,假设每年的虚拟股票价格在上年的基础上增长率为gt,则:Pt=Pt-1×(1+gt)
其中,当IEVAtI>IEVAt-1I时,;
当IEVAtI≤IEVAt-1I时,gt=0;
EVA=税后净利润-资本×加权资本成本率
(四)确定虚拟股票期权的总授予数量
确定了虚拟股票期权的激励基金和提取比例θt后,就可以计算第t年可用于激励的虚拟股票期权的数量:。
(五)确定每个激励对象应授予的虚拟股票期权数量
在确定每个激励对象应授予的虚拟股票期权数量时,就要引入前面计算出的个体人力资源价值。本文中以个体人力资源价值为依据,来进行虚拟股票期权份额的分配。具体公式为:
其中qit为对某个激励对象可授予的股票期权数量,Vit为某个激励对象的个体人力资源价值,为某激励对象的人力资源贡献占目标评估群的比例,i=1,2,…,n。
(六)虚拟股票期权的行权
虚拟股票期权的行权主要包括行权价格、行权条件、行权时机和行权方式。通常来说,虚拟股票期权的行权都需要经过一个等待期,在等待期后行权都不会一次性完全行权,通常是分期分批的进行。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避免持有者进行短期行为,即为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而放弃企业的利益。虚拟股票期权的行权也有现金行权、无现金行权和无现金行权并出售三种行权方式,企业可根据流动资产的大小对行权方式进行确定。一般而言,三种行权方式都可以采用,第一、第二种行权方式还可以享受企业每年的分红权。另外,企业在进行虚拟股票期权激励时都会对行权时间进行一定的限制,虚拟股票期权持有者只有在为企业工作期间才能行权,如果激励对象在行权期间离开企业,则虚拟股票期权将被取消,或者转作对他人进行激励。
综上,文中以虚拟股票期权计划作为一个激励的研究方向,引入人力资源价值计量,为虚拟股票期权方案的设计提供了较好的量化依据。在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时,运用了货币性计量和非货币性计量相结合的方法,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模糊评判法公平公正的对人力资源群体价值和人力资源个体价值进行了有效的计量。为验证人力资源价值与虚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相结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在获取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源个体价值作为虚拟股票期权持股份额的量化依据,提出并设计了与之相适应的虚拟股票期权激励方案。
参考文献:
1.刘园,李志群.股票期权制度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2.李豫湘,史长勇.股票期权计划及在国企中的运用探讨[J].商业研究,2003(18)
3.周仁俊,喻天舒.经营者激励方式与业绩评价指标选择[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4)
4.顾斌,周立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J].会计研究,2007(2)
5.李世聪.论人力资源贡献率及其贡献价值计量的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4,20(2)
6.朱娜.我国高科技企业虚拟股票期权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4
7.徐应华.EVA在股票期权激励中的应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1
8.袁功鑫.非上市公司股票期权计划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
虚拟股权激励分配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股权激励,现状,发展前景
一、股权激励制度概述
(一)股权激励制度的基本概念。股权激励制度是一种股东事先设定行权日期与行权条件,通过管理者或企业员工能否在既定日期达到行权条件作为衡量是否授予权益工具或给付既定利益的一种长期激励制度。其实质是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达成的一种合约,目的是使未来一段时间内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趋于一致。相对于短期内津贴、奖金等福利政策,股权激励持续时间较长且更能约束与激励管理者得行为。
(二)股权激励制度的主要方式
1、股票期权。股票期权主要是指被授予者享有在规定若干年内按授予时规定的价格和数量自由购买或放弃公司股票。根据我国相关规定,股票期权是指上市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份的权利。
2、虚拟股票。虚拟股票是指公司给予高级管理人员一定数量的虚拟股票,持有该虚拟股票的管理层既没有所有权和表决权,也不能转让或出售所持有的股票。通常持有虚拟股票的管理层人员与普通股股东一样享有股票价格升值带来的收益,以及享有分红的权利,但是该股票的有效期只是该管理人员在公司的在职期间,一旦该人员离开企业则该股票自动失效。
3、股票增值权。股票增值权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与虚拟股票相类似的一种以数量来计算的权利,即经营者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规定数量的股票价格上升所带来的收益,但不拥有股票的所有权,自然也不拥有与股票所有权相联系的表决权和配股权。股票增值权的实施可以使用现金,也可以折合成股票来加以实施,还可以是现金和股票形式的组合。
与虚拟股票不同的是,股票增值权授予者不参与公司收益的分配,这一点与股票期权更接近一些。与股票期权不同的是股票期权利益来源是证券市场上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动,而股票增值权的来源则是公司本身。同样,股票增值权会加剧企业现金支付压力,故而实施股票增值权的企业需为股票增值权计划设立专门基金。
4、管理层收购。管理层收购是指公司管理层利用杠杆融资购买本公司股份成为本公司股东,从而与其他股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较于虚拟股票,管理层收购改变了公司的股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除了上述几种方式外,还有延期支付、期股、限制性股票等股权激励方式。这些方式也在实务中不同程度的加以应用,丰富了股权激励内容。
二、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及特点
(一)我国企业股权激励制度应用的总体情况。总体来说,我国的股权激励制度虽然发展十分迅速,但仍处于探索时期。伴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与相关制度的健全,我们可以看到股权激励制度对我国企业的激励效果日益浮现。
我国2009年仅有18家企业首次公布企业股权激励方案,是近4年来的第二低值,仅次于07年的15家。但方案的质量明显提高,合规性显著增加,由此可见我国股权激励制度正在逐步向着合理、合规方向转换。公司不再盲目实行股权激励制度,而是更多的考虑该制度与企业的贴合程度。这也是我国股权激励制度不断走向理性化与成熟化的标志。
通过股权激励制度,我国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根据年报提供的数据,公布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其市盈率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亦高于行业水平。可以表明股权激励在提升我国上市公司估值水平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我国企业应用股权激励制度的特点
1、行业集征明显。纵观2009年我国股权激励制度年报我们不难发现,首次公布的18例股权激励方案大多集中于医药,信息技术,电子等行业,三者之和占所有比重的71%。而根据和君咨询股权激励研究中心的权威统计,在146家已公布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中,医药、信息技术、电子三个行业的企业有55家,接近总企业数量的四成。结合之前分析的股权激励制度实施特点不难看出,其在发展前景广阔,未来机会较多的企业实施效果往往更加突出。上述几个行业无不映证此类行为。此外,股权激励制度对高科技企业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的作用也是上述几个行业高股权激励水平的重要原因,而且诸如信息技术、电子等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应用股权激励制度节省薪酬直接现金支出的功能,也成为该行业股权激励水平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2、“国退民进”浪潮日益高涨。对比08年股权激励年报,09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数量有所减少。在18家首次公布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中,只有江中药业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问题上的尴尬支出。
3、限制性股票模式所占比例日益提高。09年我国股权激励模式仅限于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两种,往年的股票增值权、业绩股票等模式没有出现。限制性股票方面从08年占公布方案总数的20%上升到09年的37%,可见限制性股票的市场热度日益增加。分析其原因,年报指出:上市公司股价的理性回归成为限制性股票渐受欢迎的首要原因。
股权激励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在企业绩效管理方面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中国现阶段股权激励发展水平仍旧比较低,这是客观事实。毋庸置疑,股权激励制度的不断完善,少不了公司最高管理当局的支持,以及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善,但更多的是在思想上彻底走出传薪酬激励的思维模式,在观念上做到突破创新。将股权激励制度真正做成一种激励制度,而非福利制度。股权激励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相信通过不断的改善及努力,其在我国发展的未来必然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下一篇: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