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茶叶宣传推广方案{2024年最新5篇}

琴声悠扬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0801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4分钟。

茶叶宣传推广方案范文第1篇

一、崂山茶品牌整合的必要性

王哥庄街道是崂山茶的发源地,是崂山茶的生产基地。全市现有茶园面积8200余亩,产量近200多吨,占全区茶园面积和总产的60%左右,茶业已成为我街道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全区积极调整茶类结构,名优茶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并争创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名优产品。但从总体上看,开发水平不高,同茶异名现象普遍,品牌过多过杂,企业各自为战,不能形成合力,在市场竞争中弱势地位十分突出。因此,加快崂山茶整合进程,不仅是茶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茶叶品牌效益,增加茶农收入的需要。

二、崂山茶品牌整合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以增加茶农收入为核心,以市场化、集团化运作为手段,以科技兴茶为支撑,统一使用“崂山茶”标识,加大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联合街道内名优茶加工、营销企业,整合茶叶品牌,形成系列,扩大规模;加大市场推介力度,促进名山(崂山)与名茶(崂山茶)的优势互补,增强崂山茶的市场竞争能力,扩大市场份额。力争20__年前,通过公司 农户模式,建成10000亩的崂山茶生产基地,年产优质崂山茶300吨以上;发挥名牌的牵动作用,扩大我街道名优茶的市场占有率,提高茶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二)整合方案

1、品牌的选定。根据我市“品牌工程”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区各方面情况,在统一“崂山茶”标识的前提下,主推“田园春牌”、“云峰牌”、“崂池牌”等系列。

2、集团的组建。以王哥庄的云峰茶场、晓望工贸有限公司、田园春茶厂,联合街道内等名优茶加工企业,组建崂山茶业集团,走产业化经营之路。

3、品牌的使用。“崂山茶”统一标识的使用,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由区农林局选定部分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名优茶加工企业,经区有关部门和管理中心审核后授权使用,并通过签订合同、协议等形式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4、品牌的管理。为确保茶叶质量,维护“崂山茶”的声誉,逐步实行“三统一”。统一宣传:统一广告策划,加大市场推介力度,树立品牌营销意识;统一质量标准和工艺流程,强化名优产品意识。统一加工标准:依据阶段性要求,科学制定级别,研制统一生产加工标准,并从茶园管理、鲜叶采摘、初制加工到贮藏保鲜等环节做到相对统一。统一质检:凡使用“崂山茶”标识的单位,必须严把质量关,接受区有关部门和崂山茶管理中心的质检。为便于质检监控,崂山茶业集团将对茶叶生产销售企业资源普查登记,实行微机管理。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

成立崂山茶品牌整合领导组,依靠王哥庄街道茶业协会,负责协调解决品牌整合、生产、加工、流通中的问题,,统筹组织协调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和加工流通。街道办事处给予以政策扶持,促使崂山茶业集团公司所属核心企业不断增强实力,扩大企业规模。以确保崂山茶生产开发工作上水平、上档次、上规模、上效益。

(二)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体系

按照崂山茶的传统标准和现实的市场需求,由技术监督部门、农业部门、工商部门等部门牵头,组织有关专家、技术人员和企业,在明年春茶上市前,研制完成崂山茶生产质量标准体系。积极筹建区茶叶质量检测中心,加强崂山茶质量监测,杜绝以次充好,打击假冒产品,维护崂山茶的市场声誉。

(三)加大宣传力度

在区农林局的指导下,加大崂山茶的市场宣传和推介力度。高度重视会展经济,打好崂山茶,做好茶文章。充分重视媒体广告宣传,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适时召开新闻会,利用国内主要媒体进行广告宣传,以提高崂山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销售半径,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积极拓展市场

一是对我市在外地的茶庄,进行全面登记造册,筹建茶叶商会,鼓励他们经营“崂山茶”系列茶。二是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兴办各类专营店、代销店,发展直销、、连锁经营;用足用好茶叶经营自营出口权,切实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把崂山茶推向国际市场。三是积极开展网上销售、网上招商,面向国内外进行网上交易。

四、工作安排

为加快品牌整合进程,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组织体系

1、尽快成立崂山茶品牌整合领导组,由街道办事处负责同志任组长,街道宣传、农业、经贸、财政、工商等部门任成员,下设办公室,抽调专人办公。

2、年底前,拟选择20-30家茶叶加工企业,成立全街道崂山茶叶流通协会(街道经委办、农业服务中心、投资服务中心负责)(二)企业集团的组建

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在近期完成核心企业改制、改组和资产划拨工作,正式组建成立崂山茶业有限公司(崂山区政府负责,市经贸委、市体改委、市农委配合)。

(三)质量标准体系

1、20__年底前,研制完成崂山茶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流程标准。(王哥庄茶叶协会负责)

2、积极筹建茶叶质量检测中心,并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监测,确保崂山茶质量(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农林局和崂山茶业集团负责)。

(四)包装设计制作

按照体现特色,融地方性、知识性、纪念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要求,突出名山、名茶,在10月以前,完成崂山茶各系列茶叶外包装的设计、制作工作(崂山茶业集团和相关企

业负责)。

(五)市场网络

1、尽快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建立仓储配送中心,兴办各类专营店、代销店(崂山茶业集团负责)。

2、开展网上招商、网上销售。今年重点在中国茶业网、茶情网以及“政府网”等网站建立主页,面向国内外进行网上交易(宣传科、文体服务中心、崂山茶叶集团和相关企业负责)。

(六)规划、项目的编制

1、年底前完成全区茶叶及崂山茶发展5年规划,抓紧开展崂山茶原产地保护等工作(农业服务中心、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

2、尽快着手编制一批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投资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崂山茶业集团公司负责)。

(七)宣传推介

1、召开新闻会。一是在农博会期间,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召开一次新闻会,请茶业界知名人士、商家、记者、学者参加。二是明年4月份在杭州召开一次新闻会(街道委宣传科、农业服务中心负责)。

茶叶宣传推广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茶叶;品牌整合;伍家台贡茶;对策

宣恩地处北纬30°黄金分割线上,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种植、加工茶叶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清朝乾隆年间,伍家台一姓伍名昌臣者将所制茶叶敬献宫廷,因其“栗香持久,滋味甘纯”,得康熙皇帝亲赐匾额“皇恩宠锡”,宣恩也因此而享有“贡茶之乡”的美誉。2008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宣恩县“伍家台贡茶”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切实提高“伍家台贡茶”品牌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真正把宣恩县茶叶产业做大做强,结合宣恩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品牌优势,提出了宣恩茶叶品牌整合的对策及措施。

1宣恩县“伍家台贡茶”品牌整合的必要性

全县现有茶园6 666.67hm2,投产园4 000hm2以上。有大小茶叶加工企业80余家,其中注册企业18家、专业合作社25家,其余为小型或家庭作坊式加工厂。全县12家规模以上茶叶企业实现产值10 310万元,其中产值过1 000万元的3家、800万元的2家、500万元以上的9家。2009年全县茶叶产量突破5 000t,产值达到1.1亿元。

全县茶叶品牌开发卓有成效,先后申报创建品牌20个,其中湖北省著名商标1个(皇恩宠锡)、恩施州知名商标5个(伍家台、皇贡、施源、七姊妹山、硒瑞),其他品牌14个。

宣恩已跻身湖北省13个优势农产品板块基地县之一,是全省优质绿茶生产基地县,2008年被列为全国茶叶标准化示范基地县和农业部确定的优势茶叶区域。茶业已成为该县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的重要产业,但宣恩县茶业产业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总体开发水平参差不齐,同茶异名现象普遍,品牌过多过杂;龙头企业实力不强、产业带动力弱,不能形成强劲合力;品牌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在市场竞争中缺乏品牌优势。整合“伍家台贡茶”品牌不仅能提高全县茶叶品牌价值,凝聚优势资源,同时也是发展壮大茶业产业、增加茶农收入的现实需要。

2宣恩县“伍家台贡茶”品牌整合目标

通过品牌整合,把“伍家台贡茶”品牌培植成湖北省著名商标,乃至中国驰名商标,扩大宣恩县茶叶市场占有率,推动茶叶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力争用2~3年使全县茶叶总产值突破2亿元,培植产值过亿元的名优茶、有机茶企业1家和产值过亿元的大宗茶企业1家,努力建成全省茶业大县、茶业强县。

(1)统一建设基地。以茶叶重点乡镇及专业村为核心,建设高标准茶叶基地8 000hm2,实现基地规模化。以鄂茶10号和鄂茶1号为首推品种,实现茶叶基地良种化。按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茶生产要求,实行标准化生产,为“伍家台贡茶”开发提供优质的原料保障[1]。

(2)统一打造品牌。全县各茶叶加工、营销企业统一使用“伍家台贡茶”国家地理证明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一定时期内母子商标共存;统一产品包装,提升产品档次;统一挖掘传承伍家台贡茶历史文化,推进品牌营销,逐步形成“一牌多品、一品多级”的格局[2]。

(3)统一生产标准。完善《伍家台贡茶生产技术规程》《伍家台贡茶》标准,在茶园管理、鲜叶采摘、初制加工、贮藏保鲜等环节,统一采摘、质量检测、工艺标准,提高茶叶标准化生产水平。

(4)统一市场宣传。政府搭台,企业、协会唱戏,打生态、有机牌,统一在主流媒体、主销市场集中宣传“伍家台贡茶”品牌,推动“伍家台贡茶”品牌宣传推介活动,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展销售渠道,增强市场竞争力。

3宣恩县“伍家台贡茶”品牌整合的对策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伍家台贡茶”品牌整合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工业经济工作领导任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宣恩贡茶产业协会及重点企业法人代表为成员。组建“伍家台贡茶”品牌整合工作专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和阶段任务,落实责任人。

(2)申报注册品牌标志。加快“伍家台贡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公共标志申报注册进程。县工商局牵头申报注册“伍家台贡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县农业局牵头申报登记“伍家台贡茶”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县政府办牵头制定“伍家台贡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合力打好“伍家台贡茶”品牌的法定商标基础[3]。

(3)全力建设标准体系。聘请省内知名专家修改完善“伍家台贡茶”系列标准,县农业部门加快申报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资质,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做好“伍家台贡茶”质量检测。

(4)做好设计制作包装。按照特色鲜明,融地方性、知识性、历史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要求,突出“伍家台贡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公共标志、有机、生态、天然含硒等特点,聘请专业包装设计公司设计,统一包装。

(5)明确品牌整合主体。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以宣恩县贡茶产业协会为平台,逐步建立伍家台贡茶集团,承担品牌整合主体职责。品牌及公共标志的使用本着自愿原则,由企业申请,贡茶产业协会牵头,对申请使用公共商标和标志的企业进行审核,对符合使用条件的企业做好申报登记备案。县农业部门要加强对贡茶产业协会工作的指导,确保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6)全面宣传推介品牌。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召开产品推介会,推介宣恩县“伍家台贡茶”品牌。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强对外宣传,统一拍摄“伍家台贡茶”宣传片,力争在省级主流媒体宣传推广,开通移动、联通、电信公司宣传“伍家台贡茶”彩铃业务,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挖掘“伍家台贡茶”文化,丰富茶文化底蕴,组建茶艺表演队创新推广方式。

(7)多方实施项目带动。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将部门项目资金进行整合,支持茶叶产业及加工企业发展。在政策性贴息贷款上给予支持和倾斜;在购机补贴上向茶叶清洁化加工企业更新设备倾斜。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在项目争取和申报上给予倾斜。

(8)大力建设市场体系。以老城改造为契机,建设“伍家台贡茶”一条街。鼓励和支持企业在武汉、重庆等大中城市及周边县市兴办专营店、代销店,建立网上销售平台。对“伍家台贡茶”一条街和专营店面的进行统一形象设计。

(9)落实品牌整合资金。为确保宣恩县“伍家台贡茶”品牌尽早发挥效益,应从财政预算中安排品牌整合专项资金,用于申报注册证明商标及公共标志、修改完善“伍家台贡茶”系列标准、品牌宣传推介、外包装设计、挖掘贡茶历史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等品牌整合工作[4]。

4参考文献

[1] 詹罗九.关于石台县茶叶品牌整合的思考[j].茶业通报,2006(4):147.

[2] 舒菊香.对丽水茶叶品牌整合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茶业通报,2006(4):159-160.

茶叶宣传推广方案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优势区域发展战略,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通过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投入,以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为主攻方向,着力提升产业经济效益,全面提升蔬菜茶叶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主要目标

蔬菜标准园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30%以上,产量稳定,产品质量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节本增效10%以上。标准茶园要求树健壮,树冠结构合理,覆盖度在80%以上,产量基本稳定,名优茶产量20kg/亩(干毛茶)以上,或大宗茶产量150kg/亩(干毛茶)以上,具有标准化、清洁化加工条件,茶叶产品全部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实行品牌销售,产值和效益较高。

三、创建内容

对已经确立的25个蔬菜标准园和16个茶叶标准园,树好创建园地标牌,明确标示种植品种技术、创建目标、创建责任人等内容。通过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投入,实现蔬菜茶叶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等“五化”目标。

四、重点工作

(一)培训指导。各县(市、区)农业(蔬菜)部门要组建专家指导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明确技术标准,组织专家和技术员深入到蔬菜茶叶标准园,开展技术培训、巡回指导和服务,切实指导农民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田间管理,有效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蔬菜茶叶生长关键季节,组织农业(茶业)部门、农技人员、示范农户,选择有代表性的蔬菜茶叶标准园进行现场观摩。

(二)总结验收。各标准园所在县(市、区)农业(蔬菜)部门要根据创建活动进展情况,适时组织专家进行总结和验收,并将结果报至市经作站。

(三)加强宣传。各县(市、区)农业(蔬菜)部门要积极向农业信息网等媒体报送有关“蔬菜茶叶标准园创建”情况,同时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和广播等媒体,宣传报道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进展、成效及经验,加大宣传力度,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标准园创建活动是落实2012年中央、省、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指导。市里成立以分管局长为组长,市经作站及相关科站和技术骨干为成员的创建活动指导小组,负责全市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指导小组,县(市、区)农业局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加大宣传力度,协调相关单位,整合有关项目和技术力量,推进创建活动落实,确保蔬菜、茶叶标准园创建活动有力度、有声势、有成就。

茶叶宣传推广方案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大精神,紧紧围绕农村和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规范农业生产,以提高我区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重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实现茶叶生产的各个环节标准齐全,有标准可依,标准覆盖率达到100%,围绕“建、育、管、采、加、储、销”七要素,建立茶叶生产全过程的茶园建设、茶园育苗、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叶加工制作、茶叶储藏、茶叶销售等七大标准体系。

(二)在竹海办事处,建立1个茶叶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区面积100公顷,示范企业1家,年产优质茶叶75吨。

(三)建设优质茶叶标准化加工示范车间2000平方米,建设优质茶叶标准化生产线2条。

(四)建设茶叶标准化检测与评审示范实验室200平方米。

(五)示范区实现茶叶生产无公害产地及农产品认证。

(六)通过示范带动,三年内实现我区100公顷茶叶生产标准化作业,推动全区茶叶生产向集约型、效益型、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三、组织机构

成立由常务副区长任组长,副区长任副组长,区委宣传部、区质监局、区农委、区财政局、区科委、公司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区第七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质监局,负责示范区建设的具体工作。

四、部门职责

为确保茶叶生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按时完成项目建设并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各部门要通力协作,职责分明,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

(一)区质监局:综合协调农业标准化工作;制修订企业标准,促使有条件的企业标准上升为地方标准;指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和生产加工技术;帮助、指导企业申办食品生产许可证,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区农委:引导企业参与示范区建设,建立农业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组织企业开展认证工作,搞好农产品推介工作;草拟茶叶生产“建、育、管、采、加、储、销”等环节的规程,协助质监局将规程上升为标准;组织从业人员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制定重大疾病防治规划,组织对重大疾病的综合防治;制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防止和控制疾病的发生、蔓延。负责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实施,引导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制定产业发展进程,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专项资金投入和管理。

(三)区财政局:负责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财政性资金的安排、使用、管理。

(四)区委宣传部:负责对我区茶叶生产宣传报道的综合管理;利用各种信息平台,及时反映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相关情况,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大对茶叶生产示范区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名优茶的价值与知名度。

(五)区科委:参与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及可行性论证、评估;指导企业进行科学技术的开发运用,组织企业参与科技评价;负责茶叶产业科技情报的收集、整理、咨询和。

五、行动步骤

(一)第一阶段:(年10月至年12月)

1.开展基础性工作,对拟建示范区的茶叶生产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分析、研究,开展环境土壤的检测工作;规划、布局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示范小区,出台无公害茶叶生产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完成示范区建设80公顷,年产优质茶叶60吨;

2.建立健全“七大”标准体系,根据茶叶生产的实际需要,构建科学合理、层次分明、满足需要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并按标准组织生产;

3.完成标准化加工示范车间、生产线、标准化检测与评审示范实验室建设;

4.开展标准宣传培训。充分利用日报、电视台广泛宣传标准化的相关法律法规;有组织地开展标准化基本理论、标准化专业知识和各类相关标准的宣传与培训,熟悉并掌握标准要求,增强执行标准的自觉性,提高茶叶生产标准化意识。

(二)第二阶段:(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

1.吸取第一阶段的成功经验及教训,巩固成果,继续抓好示范园区建设,完成示范区建设20公顷,累计建设100公顷,年产优质茶叶75吨;

2.完成示范区茶叶生产无公害产地及农产品认证工作;

3.建立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定期总结示范工作中的方法、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推广应用,对标准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提出修订标准的建议,不断完善茶叶生产标准体系。

4.在全区推广普及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通过示范带动,实现我区270公顷茶叶生产标准化作业,推动全区茶叶生产向集约型、效益型、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三)第三阶段:(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

1.根据区政府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签定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任务书进度要求,保证示范区工作按期完成。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考核验收办法》各项标准,开展全面自查,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收集整理资料,对示范区工作进行总结;

2.做好迎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评估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申请专家组对我区茶叶生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进行验收。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部门要按照各自的分工,认真履行好职责,定人定岗,责任到人,做到领导到位、经费到位、措施到位、实施到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和农户自觉参与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二)建立健全茶叶生产加工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在茶叶种植、投入品监管、疫病(病虫害)防治、检验检测、加工运输全过程,建立完善整套质量、技术标准,实行产前、产中、产后标准化管理。引导企业和农户按照标准组织生产;推行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指导我区茶叶生产。

(三)加大政府投入,确保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按照示范区建设要求,当地政府积极向上级争取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专项经费,并足额落实相应的配套资金,鼓励企业和农户投入创建示范区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四)加强农业标准化宣传培训及技术推广工作。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标准化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标准化教育培训;加强对企业和农户标准化知识学习,加强与西南大学、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协作,依托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生产技术,突破茶叶种植过程中的技术瓶颈问题。

(五)加强综合管理和协调工作。农业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部门要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高效益的要求,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农业标准化在生产过程中积极作用,创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农业产业。

(六)扩大宣传,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利用板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信息平台,广泛宣传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提高全民农业标准化意识。及时上报和对外宣传我区的农业标准化开展情况。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宣传,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促使我区茶叶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茶叶宣传推广方案范文第5篇

我省绿茶加工一直沿袭传统工艺,主要是出口非洲市场,长期以来,由于茶叶出口体制以及传统形成的消费习惯,传统非洲市场热销的是隔年的陈茶,而现在出口的都是当年的新茶。由于产销脱节,加上终端市场缺乏饮茶文化的正确引导和宣传,出口正常品质的茶叶却受到市场排斥而受阻。近年来由于欧美国家消费者对绿茶保健功能的认知,绿茶消费呈现持续上升态势。然而,我们的企业很少去关注他们的饮茶习惯,很少去了解国外市场上出售的是怎么样的茶叶,仅简单地把卖到非洲传统市场的茶叶、连国人很少问津的系列眉茶也以同样的方式向欧美国家销售。由于不适销对路,出口的茶叶只能是充当他人产品的原料。

由于我省多数茶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自主品牌,丧失了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沦为外商的生产车间。由于生产企业没有直接的外贸客户,大部分靠的是外来的订单或供原料出口,对国际市场看不见、摸不着,更不知道如何创品牌;由于缺乏联合互动的对外宣传机制,生产企业认为自身规模小,无能力做跨国经营的事情,甚至不切实际地期望通过国外的经销商创品牌;由于在营销过程中只顾推销茶叶,在茶文化推广方面却做得很不够,无法让更多的绿茶占领欧美市场。

茶叶是健康饮品的概念日益被世人接受,越发受到发达国家消费者的欢迎。但是,日本、欧盟多变的茶叶农残检测标准及相关保护措施,仍是目前阻碍扩大茶叶出口的主要问题。建立标准化生产管理,是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强有力措施。随着休宁县建设近20万亩出口茶叶备案基地后的5年来,休宁茶叶出口报检增长了近4倍,出口货值增长近10倍,一跃占据全省出口茶叶的半壁江山,同时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眉茶出口加工聚集区。尤其是休宁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建立,实施标准化生产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休宁县茶叶出口检验11534t、货值3725.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6.57%和53%,而且符合欧盟标准的生态茶园明显增加,每年全国出口欧盟绿茶中四分之一以上出自休宁县(包括供外省出口原料)。然而,宣城、六安等地也是我省茶叶主要产区,出口茶叶基地建设和标准化生产管理相对滞后,尤其是处于生态资源丰富的皖西大别山茶区,尚未能充分体现其资源优势,目前该地区仅有3家茶叶出口生产企业,茶叶出口量较少,仅少量供原料出口欧盟,出口量与其茶区地位大有差距。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如何加快我省茶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茶叶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们认为:

1着力培植壮大龙头企业

要实现出口茶叶又好又快发展,龙头企业是核心力量,起决定作用。虽然近年来我省茶叶产业发展强劲,茶叶出口不断增长,但由于我省大部分茶叶企业起步晚、基础差,技术、人才、经验及资本的积累尚未完成,企业仍需更多的培植扶持。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有选择地对具有一定加工能力、科技含量、自主品牌的企业,加大培育、科技和资金扶持力度,尤其在工艺技改、产品创新方面,通过有计划的项目扶持,促进又好又快转化应用,推动我省茶产业的健康发展。鼓励并扶助企业参与国内外各种形式的商贸活动,支持企业在国外搭建的茶文化或品牌产品宣传平台,扶助企业设立外贸机构,帮助企业培养自己的外销人员,只有企业直接面对市场,才能了解国外市场的产品需求,只有企业强大了才更有实力把自主品牌推向国际市场。

2研发适销对路的产品

传统工艺生产的眉茶等大宗出口产品适合传统的绿茶消费市场,但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消费市场,尤其是欧美国家等新兴的绿茶市场。我国每年出口眉茶10万t以上,习惯上都是用各地质量不同的原料拼配调匀后出口,但其质量注重更多的是在外形上,很少去追求内质风味独具一格的出口茶叶。欧美等发达国家一般是饮用袋泡茶,消费者关注的是茶叶的内在品质滋味,并非在意茶袋里的茶叶形状。国外市场上销售的茶叶基本上都经过了精心的拼配或加香调和,追求人们喜好的口味,即使是冲击我国茶叶市场的“立顿”袋泡茶,也拼配包含不同产地、不同国家的茶叶。我们拥有的品质优异的“屯绿”,是绿茶中的精品,除了对传统市场保留传统的眉茶风格外,何不以优异的生态环境,选用品质优异的屯绿,以优势价格创新自己的出口茶号?特别是近年来欧美国家绿茶消费量逐年增加,用炒青绿茶经简单的整理,简化繁杂的传统工艺,保留炒青绿茶的原有品质特点,以差异化品质打进欧美市场值得尝试。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茶类,创新工艺和创新加工生产线,开发不同市场的新产品,以风味茶、功能茶、方便茶、科技茶等拓展国际市场,引领世界茶叶消费潮流。

3以自主品牌抢占国际市场

如何冲破进口国茶叶商、国外品牌商根深蒂固的品牌垄断,使我省优势产品、风味独特茶产品,在国际市场充分展现,形成新的市场战略格局。建议:

(1)政府、行业、企业联手互动,合力宣传推广。开展名茶、名企、名品联合对外宣传,打造中国茶叶国家名片,在消费国进行有针对性市场宣传推广,引导消费者正确鉴别产品品质,在了解国外茶叶消费的同时让国外消费者也了解我们的中国茶叶。

(2)改变传统思维,寻求自主品牌占领国际市场的突破口。以适销对路的创新产品,冠以品牌茶叶以自销、代销、合作经营多种方式,以专卖店、分销店、进超市等多种营销渠道,摆脱茶叶进口商的品牌垄断,千方百计把品牌产品展现在国外消费者面前。要打破多年来只供原料、无品牌出口的状况也不是不可能的,如同样是类似的传统农产品,“洽洽”瓜子在营销国内市场的同时,在世界各地建立分销机构,成功地把“洽洽”品牌推向国际市场;企业规模很小的“山里仁”核桃,出口前就首先在美国设立分公司,第一批出口核桃就以“山里仁”品牌直接进了美国超市。只有建立了展示产品的窗口,才有机会亮出你的品牌,才有可能以自主品牌占领国际市场。

(3)挖掘茶文化的潜力,把中国的茶文化渗透到国外消费者的生活中。宣传推广茶文化,茶艺表演也是其中很直观的一种方法。乌龙茶畅销大江南北,除了乌龙茶有独特的风味特点外,更重要的是显示了乌龙茶饮茶文化的独到之处。近年来乌龙茶在欧洲消费量的不断增加,据了解也是因为乌龙茶独特的泡饮方法和沏茶技艺,让国外消费者对其中高雅的茶文化深感兴趣。我们应该深挖茶文化的潜力,要让国外消费者知道,茶叶除了方便快捷的袋泡饮用方式外,还有不同茶类、不同品种档次茶叶的鉴尝,更有悠游自得的茶艺品位。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