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综合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精选5篇}

琴瑟和鸣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510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1分钟。

综合能源管理解决方案范文第1篇

然而,网络始终是电信运营商的基础性资产,个性化、多样化的用户服务最终需要都通过网络来实现。因此,只有提高网络的运营支撑能力,业务的多元化才不至于因失去支撑而成为“空中楼阁”。资源管理系统能够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管线调度,存量资产的盘活,帮助运营商最大限度提高网络效能,满足客户需求。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资源管理解决方案以Cramer6这一国际知名的资源管理平台为核心,面向服务开通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整个资源管理解决方案通过整合的资源模型,能够管理管线、号源、交换、传输、数据、无线、接入等所有电信资源,并能准确掌握设备的动态属性,以及资源和用户及业务的关联。该解决方案实现了对资源的精确化管理、支持所有相关的业务流程使业务高度自动化。

当今网络技术正处于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过程中,NGN、3G、IPTV等新的网络技术纷纷涌现,这就要求运营商的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同时支持多种新的网络技术。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资源管理解决方案中的多个模块都支持下一代网络技术:

*ResourceManager(资源管理器):整个解决方案的核心模块,通过该统一的核心模型可以实现对传统和下一代新技术网络的物理资源、逻辑资源和服务的建模及管理;

*CoSManager(服务等级管理器):面向NGN的带宽策略管理,符合下一代网络的面向带宽和处理能力分配特点;

*ITManager(IT管理器):SDP以及IT硬件、软件和服务管理,符合下一代网络中网络设备IT化的趋势。

此外,新的网络技术还要求运营商的资源管理系统拥有统一的数据模型。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资源管理解决方案采用元数据驱动的资源建模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支持多厂商、多技术的网络资源的建模,还可以快速支持对新技术网络建模。

综合能源管理解决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目的明确、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广泛青睐。案例教学法就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剖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相关的“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实施教学案例的意义

案例教学作为精品课程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无疑应服务并体现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加强案例教学研究,对该精品课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案例教学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分析来促进学习,最突出的优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了更为积极主动的角色。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充当人力资源决策者的角色,面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运用所掌握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案例讨论,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利于教学目的与教学行为的紧密结合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案例教学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基本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是通过案例教学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人力资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时,应首先明确案例教学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精心选择案例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的教学手段和实施方式。

3、有利于培养有效的思维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一般描述的是现实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或某种假想的情形,它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情况诊断、决策研究,或是二者结合。案例教学法可使学生在吸收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有效的思维方式。此外,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在增强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和处理模糊性的能力的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4、有利于实现针对性与综合性的统一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应与理论教学内容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和组织,可以激发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讨论和分析评价,以便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知识点在知识点案例的基础上,提高案例难度,组织分析综合案例,以便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知识点案例是为了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理解、掌握和初步运用;综合案例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最终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二、《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案例选择原则

一个好的案例叙述明确、真实有趣、可读性强,同时,案例中要呈现出问题与困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对案例的兴趣与参与,能引起学生的情感与反应,唤起学生的自我经验,引起讨论,促使学生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自觉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从而不仅可以知其然,而且可以知其所以然。在《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其中的教学案例也必须是“精品”,教师必须下大功夫精心选择。

1、典型性原则

人力资源教学案例应能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特性和普遍规律,学生通过该类案例的学习,有助于其学习迁移,使之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针对性原则

凡是选取的案例必须与教学理论知识相吻合,充分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在理论、实务与政策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在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继续提升自身清晰的专业理念、高超的专业技能和敏锐的专业判断水准。

3、实践性原则

教学案例应符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不能随意主观臆造脱离实际的人力资源教学案例。

4、时效性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管理理论不断更新,人们的管理实践也不断发展,所以在选取案例时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过时、陈旧的案例不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也达不到案例教学的预期效果。

5、综合性原则

即精选的案例既具有基本性和基础性的人力资源知识,又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要让学生有讨论和思考的余地,教学案例不应该只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对案例中每个问题通过分析、归纳所得出的结论永远只能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三、《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案例教学组织实施

《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案例教学组织,涉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两个方面,而如何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则要通过教学组织实施过程来体现。

1、选择教学案例

选择合适的案例是搞好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的首要环节。一般而言,适用的案例应是教师自己能把握的、易为学生所接受的、同时也是质量上乘的案例。案例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而不应该拘泥于一种或几种形式。一些短小精悍的案例,形式上可能不完美,但由于具备了优秀案例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特点,因而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案例个人阅读与分析

这是一个基础环节,是学生熟悉案例、理解消化案例所提供信息的过程,是调动以往相关知识和经验进行独立思考的过程。这个基础打不牢,就会影响到整个案例教学的效果。在这个环节,重点是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案例提供的情节内容和相关的背景资料,掌握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背景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影响的。关键是培养他们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分析信息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归纳和推理等方面的能力。学生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主导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策划备选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培养人力资源管理的决策能力。

3、分组讨论与合作性学习

分组进行讨论,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案例分析小组,每小组规模以6人左右为合适。选好小组长,并指定一人做好案例讨论记录。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组内成员各抒己见,充分表达各自的想法和意见。每个学生因为个人价值观、偏爱或对人力资源管理等问题认识的不同,可能会产生多种不同的看法。这个阶段必须充分展开,教师也不能置身事外,而应该到各小组走走、听听、看看。有的小组可能比较沉闷,教师应给子适当的启发与提示,避免“冷场”;有的小组可能被一种意见约束了大家的思考,教师应点拨开拓大家的思路;有的小组讨论得积极而又热烈,教师就不要打扰他们。总之,教师应根据各小组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

4、课堂交流

全班课堂交流是案例教学的高潮。首先,案例分析小组所有成员走上讲台,对本小组的案例分析结果进行陈述,并接受和回答其他小组成员的提问和质疑。可以选出代表对分析结果进行讲解,小组其他同学可作补充;也可以组内每一成员各陈述其中一部分内容,让每一学生都能得到演讲的锻炼机会。在这个阶段,会有学生之间不同意见和观点的相互争论。特别是在各组学生充当不同角色时,争论的程度还可能更加激烈。由于学生的理论素养或语言表达方面的欠缺,教师要及时准确地归纳各小组的观点。有时,教师要有意突出各小组观点矛盾冲突之处,使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不断加强。这时全体学生的情绪都非常高昂,学习的参与度和专注程度很高,常常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体验式教学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和难得,充分激发了他们蕴涵的潜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来思考同一问题的思维习惯,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延伸与教学评价

讨论结束后教师都会要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但关键的是把握好总结的分寸。一些教师的通常做法是对全班的观点进行简单概括后就将案例的答案或结局交给学生,这种仅仅交代一个简单结果的做法是难以取得好的效果的,容易使学生形成惯性思维,难以培养学生质疑和创新的思维,这是违背案例教学法的宗旨的。教师的总结应是着重讲清理由,评析学生每一种观点或结论的独到之处和尚存在的缺陷,鼓励这种独到之处,也承认和尊重存在的缺陷。教师的总结还应该留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余地,引导学生反思从案例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中,感悟到了什么,得到哪些有价值的启示,是否通过案例学习启发和掌握了处理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如何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加以应用,以实现学生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三个层次的改变和提高。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和反馈,以利巩固或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四、《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案例教学手段综合运用

1、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

例如,建立并完善多媒体电教演示教学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和多媒体校园电视教学系统,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但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增加,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学生不易疲劳,以新颖的视觉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点,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对人力资源管理教师提出挑战,要求教师掌握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操作、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计算机知识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2、利用互联网资源教学

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是以教师的主动传导和学生的被动吸收为主,忽视了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的原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空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样培养的学生在今天是很难适应时展的。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充实了人们的大脑,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互联网提供的知识信息,是一个教师远远不及的。互联网提供的信息资源促使教育教学内容与教法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它鼓励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学生高阶推理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过程中,借助网络,教师和学生不仅可以获取大量丰富的案例资源,而且可以通过网络这一迅捷的平台,将案例的分析讨论通过网上交流的方式进行。

3、组织实地考察、丰富实践教学形式

当前,大多数高校将专业建设的重点放在了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建设等方面,而对实践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环境,并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应尽可能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搜集第一手资料,自己编写案例并进行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五、《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实施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高校相关部门应予以充分重视和支持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身是操作性和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而目前的教育体系又决定了该专业生源不具备企业实践背景。因此,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从保证教育质量、保证专业建设的角度出发,应予以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资源支持。

2、着力解决教学经费问题

案例教学的实施,无论是聘请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还是由学生到实际工作地进行调查,还是教材的设计都涉及教学经费问题,如果经费不足,必将成为教学瓶颈,影响教学的正常实施。因此,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重点课程,需要教学经费的有力保证。

3、积极组建授课教师队伍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对教师所具备的素质要求相当高。首先,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基础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对问题的分析彻底、深刻;其次,教师必须熟悉案例教学的规律,掌握多样的教学技巧;再次,教师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保证对学生的指导是有效的。

4、充分利用教学辅助手段

案例的情景教学,要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如幻灯片、电视录像、多媒体等,由于当前的案例教学的教材一般仅限于文字教材,影响了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必要时,教师可自行制作相关的电化教学教材,但这对教师的技能要求较高,并大大增加教师工作的难度。

参考文献:

[1]陈树文.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教学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2).

[2]史宝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5).

综合能源管理解决方案范文第3篇

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道路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中的作用和地位日趋重要,从事专业客运、货运的车辆、人员也逐渐成为社会经济运营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做好客运档案管理工作,为交通事业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是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题。道路交通运输档案工作是道路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条件,是道路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项重要的综合性基础管理工作。道路交通运输档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是历史的记录,通过档案可以了解过去;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是现实的写照,通过道路交通运输档案可以了解情况以便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从形式上看,道路交通运输档案是各种文献资料的汇集;从内容上看,道路交通运输档案不仅反映过去和现在,而且也影响着未来。道路交通运输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来为单位的决策者提供适当的理性思考,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重,面对新时期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际,谈一点自己的工作体会。

一、充分认识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对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解过于狭窄,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实际上,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道路交通运输单位健康发展的需要,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工作是运输单位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是提高单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科学规范的管理客运档案,是衡量道路交通运输单位业绩与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道路交通运输单位档案对研究本单位的经营业绩和科学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是进行科学分析,扬长避短,制定发展方向的好教材。

二、利用各种资源,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档案管理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档案数量越来越多,数量的庞大给保管和提供利用带来困难,所以档案的网络建设组织管理就成了一个新的课题,所谓的档案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就是把网络作为主导力量和决策实施者,在整体协作的基础上分期、分段、分区、分工进行,才能有效地解决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因此这就对档案管理者提出来更高的要求。

1、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档案保管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和案卷完整化、检索利用便捷化。建立“以本单位为主”的立卷归档工作则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关键性工作。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在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不归档文件销毁办法》的基础上,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准确把握文件立卷归档的时效性;二是明确立卷归档的重点和进行合理的立卷分工;三是在坚持贯彻“以本单位为主”归档原则的前提下,要注意有效地维护全宗的完整性。

2、设计好档案现代化管理总体方案

档案信息网络建设时网络发展的总纲,具有总体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相对稳定的要求。内容包括档案信息网络的功能设定、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基本内容、建设步骤的组网模式等直接关系档案网络未来发展和最终成效的重大决策。因此,制定总体方案是道路交通运输档案信息网络建设组织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3、加快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计算机,或者说有了计算机而没有进入网络,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现代化管理只能是一句空话。随着档案信息量的剧增,人们需要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道路交通运输档案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现代化管理,尤其是使用多媒体技术,传统的纸质载体的档案材料转化为全文、全图、全声的光盘储存,并实现全屏幕自动检索。所以,计算机及其配套设施必须跟上,以满足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起码要求。

4、建设系统工程,实现信息共享

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总体设计、设备选型、软件开发、档案整理、扫描录入、系统管理、光盘备份、查询管理、安全措施等一套硬件加软件的系统。由于各机关单位日常工作每天都要产生大量的文字档案,需要进行录入、保管,因此该系统应采用双服务器、磁盘阵列存储、高速扫描仪集中扫描、光盘和磁带双备份的解决方案。同时,为了提高利用率,还应设置适当的档案查询系统,通过触摸屏查询及文档网络上传输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此外,还应将电子档案管理类别细分为操作管理、系统环境管理、档案密级管理、卷内目录管理等,从而从机制上提高机关信息共享能力。

5、开展好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宣传工作

笔者认为,开展宣传工作是优化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网络建设软环境的重要手段。宣传的实质是一种信息的沟通,通过有效的信息交流和传递,达到网络建设者和组织管理者在观念上、步调上的一致,为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道路交通运输档案工作者为适应信息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就必须要体现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收集和管理的能力,要充分发挥档案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努力提高道路交通运输档案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因此,档案工作者信息管理能力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需要具备观察、分析综合能力

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的信息资源管理巩固中要求档案工作者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迅速的反应能力,观察使获得信息,收集、征集、挖掘有价值档案的第一步。道路交通运输档案工作者要善于观察分析,既做到寻找能够留住历史的有价值的档案,又做到寻找档案中能够激活历史并为显示服务的有价值的信息,分析和综合是发掘信息、开发高层次档案信息的重要方法。

2、需要具备调查研究能力

道路交通运输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要在客观、全面、科学的原则指导下,不断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这样才能了解和掌握社会需求,进而满足社会和人们不断增长的信息要求。

3、需要具备组织协调能力

综合能源管理解决方案范文第4篇

CIO的节能挑战

提升能耗效率一方面是来自政府要求减少碳排放的持续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公司的经济利益考虑。随着能源成本持续上涨,CIO们必须正视最大限度地发挥能源效率的需求。

全球电力消耗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办公楼,减少这部分消耗是IT行业的重要目标。根据英国非盈利机构“碳信托”公司的统计,英国的中小企业每年在能源上的花费约为60亿英镑,其中有10亿英镑完全被浪费了。目前,大多数办公室设备仍需使用电能,如电脑、电话和无线接入点等,即使在闲置时也会耗电。

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采取能源管理软件和智能布线基础设施结合使用的方式,使IT和基建人员了解、优化并控制整个企业基础设施的电力,从而对电力设备产生潜在影响。

智能布线来补缺

当前业界风行的智能布线解决方案能够填补实时网络管理工具与连接网络设备的传统无源结构化布线基础设施之间缺少的中间环节。

智能布线解决方案深入“了解”物理层,通过帮助IT专业人士和网络管理人员来确保网络的效率,采用的方法包括提供准确的容量管理报告、生成实时警报以检测、定位和解决网络中未经授权的更改、实时自动发现并追踪连接至网络设备的物理位置、采用支持更改管理的电子工单来应对更改。

智能布线解决方案一般具备墙面插座和网络设备实际位置的交换机端口实时映射功能。该功能通过结合综合布线信息实现,这些信息来自智能布线硬件以及收集于管理网络交换机的网络设备IP信息。

通常智能布线解决方案能够全面掌握连接至每个交换机端口的任何物理位置。布线信息一旦改变,该系统就能实时检测到,并自动更新由管理软件维护的布线信息。

交换机端口与墙面插座间的实时映射信息,能让IT管理人员有效地将能源管理应用于网络设备。通过确定某些位置何时应当供电,或是何时处于闲置状态并可以断电,智能布线解决方案和能源管理可共同优化能耗。例如:可以采用一个配置文件,当晚上7点所有员工均下班回家以后,切断办公楼公共区域的电源,次日早7点再重新供电。这些系统可运行的范围十分广泛,如整幢大楼、具体的楼层、单个房间,甚至每个墙面电源插座。

此类功能可依赖位置实现,因此,这些系统可以选择性排除部分位置,或单独为某些房间、办公室或办公桌制定具体方案。智能布线解决方案使IT经理可以直接通过软件界面上的大楼布局图选择位置,并决定采用该能源管理方案的具置。有时也可制定一次性的方案,管理那些偶尔使用的房间,比如会议室或培训室。

此外,智能布线解决方案还能追踪网络连接的变化,灵活执行能源管理,可在交换机端口与墙面插座间建立新连接时自动启动。

俗话说,知识就是力量。如果CIO对于办公室环境的运作方式一知半解,那么将会造成显而易见的不利影响。举个例子:假如操作人员决定增加对电力、热能和空间的使用需求,那么智能布线解决方案就能让CIO对此引发的结果一目了然,从而帮助CIO做出更合理地使用各项设备的决定。

企业的IT总成本实际上很难界定,除非采用智能布线系统令其可见、并加以控制。智能监控系统能够提供对降低运营成本和能耗至关重要的关键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CIO 们应该重新审视公司网络基础设施的使用与配置状况。他们需要了解现有的IT工具是否足以让员工更有效率?目前的投资是否正得到优化?是否存在可以切实节省能源及运营成本的替代技术?

而智能布线系统在这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

链接

什么是智能布线管理系统

智能布线管理系统(Intelligence Infrustructure Management System)是用来管理综合布线的硬件和软件的系统,通俗的称谓叫做“电子配线架”或者“智能配线架”。

智能布线相对于传统综合布线管理的优势在于:

1.避免人为管理综合布线的错误,减少IT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传统的综合布线管理是由工作人员通过纸质标签和记录表来记录当前综合布线的状况,难免有误差和字迹不清楚等问题,尤其是人员交替造成记录遗失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错误。

综合能源管理解决方案范文第5篇

? ? 在美国,由于联邦-州间的关系、疆域庞大、历史背景以及体制等因素的原因,美国的水资源管理比较独特。大部分水管理行动由州政府根据不同的水配置法律模式实施,但必须遵守联邦卫生与环境。

在国家层面上,通过协调联合规划,包括制定《水资源规划法(1964年)》和《国家环境保护法(1970年)》,水资源综合管理得到了不断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美国陆军工程师团一直是一个重要机构,该机构目前主持国际水资源综合管理中心及其所属的水资源研究所。该中心的使命是提高水资源综合管理科学与实践的水平。美国垦务局是另外一个重要的水机构,管理范围涉及西部的17个州,该机构使用“综合”一词时,指的是单独的计划,如华盛顿州的雅基马(Yakima)河流域水改项目。

美国的50个州都设立了水资源管理机构。值得一提的是,加州水资源局使用‘‘综合”一词时,指的是水管理,在执行《2002水资源综合管理法案》时,该局为区域规划提供资金,并鼓励各机构合作管理地方重要供水公司。

在地方层面上,美国有一个著名的水领导人团体,该团体由供水公司经理组成,透过美国自来水厂协会及其他团体表达他们的观点。20世纪90年代,该协会领导人对“全面水管理”概念进行了完善,这一概念与水资源综合管理有所不同。在这些领导人的一次研讨会上,对这一概念给出了如下定义:全面水管理是为社会和环境获取最大利益而实施的水资源管理。其基本概念是,供水是可再生但有限的,应以可持续利用为基础进行管理。考虑到地方及区域上的差异,全面水管理“鼓励”以天然水系为基础、透过适应变化条件的动态过程进行规划和管理;透过有效配置,解决社会价值、成本效益和环境效益与成本问题,平衡竞争性用水;要求所有政府单位和利益相关者透过协调和冲突化解过程参与决策;推动节水、再利用、资源保护和供水升级,改善水质、增加水量;促进公共卫生、安全,增进社区爱心。

从定义上看,这一概念与水资源综合管理有很多相同之处,不同的是,其描述的是管理工作,而非过程:其“鼓励”以天然水系为基础、透过适应变化条件的动态过程进行规划和管理。在此意义上,全面水管理的解释似乎比水资源综合管理定义中对其所要求的过程的解释更进了一步,或者说,全球水伙伴提出的综合性“水资源综合管理工具箱”更为详细。尽管在全面水管理方面进行了努力,美国水机构领导人依然在为这一综合性方法寻求一种最佳提法,全面水管理这一术语并未被广泛使用。最新的提法是“全面水解决方案”反映了对水问题综合性认识的提高。与其说这些水领导人不赞同水资源综合管理这一提法,还不如说他们明白需要同现实的选民就水一体化的本质进行沟通“全面水解决方案”这一提法表明,自来水公司领导人“关心水”无论是水源流域的水、饮用水系统中的水或者是处理后的废水,都是如此。

在美国,另一种与之相当的水管理方式,称为“一体化水”管理。尽管现在不止一个组织在使用这一说法,当时只是美国水联盟召开“城市水可持续领导会议”时使用了这一说法,将“城市水可持续领导会议”更名为“一体化水领导峰会”。该组织推动了资源的再利用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全国对话。

总之,尽管水资源综合管理这一概念在美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并未普遍应用于整个水行业,也未能深入渗透至水管理者文化层面。尽管对这一个概念接受程度有限,但是,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原则和工具确实在美国得到了应用。

2 ?其他水相关部门的综合管理

其他领域为解决越来越复杂的问题而提出的综合管理方法,从另一视角对水资源综合管理进行了解读。这类方法都是与水相关的部门提出的,通观这些部门如何处理综合问题可便于人们深入了解水资源综合管理究竟更多地应是部门的改进,还是水管理本身的改进,水与这些部门的相互依赖,增加了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复杂程度。

其他部门对综合管理系统的需求,源于技术、全球化以及文化转型带来的不断增加的挑战。使用“综合”这一术语的部门包括环保、森林、疾病控制、计划生育、企业管理以及营养等部门。目前正在开展的“一体化健康”计划就是一个密切相关的示例,一批业内人士计划开展“扩大人类、动物和环境卫生健康全方位跨学科合作与交流的全球战略”。该计划的宗旨是,认识到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及生态系统健康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一体化健康”寻求推动、改善和保护所有物种的健康和福祉,加强医生、兽医以及其他科学健康及环境专业人士之间的合作与协作,强化领导和管理,以达成目标。

“一体化健康”正在寻求衡量综合工作成果的方法,同时,也在思考如何响应盖茨基金会支持的“全球健康大挑战”计划关于衡量全球健康状态的问题。“一体化健康”本身是一个计划,它和“全球健康大挑战”计划一样,行动目标很明确,就是改善健康,但是,目前面临衡量成果的困难。

尽管行动框架已经出台,作为一项计划,水资源综合管理与“一体化健康”所关注的重点并不一样,尽管其概念相似,但承诺所采取的行动不同。对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和丨或宗旨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这两者都具有广泛的目标,宗旨在于改善人类和自然系统,但是“一体化健康”更关注的是业界团体之间的合作途径。例如,水资源综合管理表述的需求是“水、土地和相关资源协调开发和管理”,而体化健康”的需求则是因为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和生态系统健康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两种表述都强调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

就目标而言,水资源综合管理寻求公平、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收益最大化”,而“一体化健康”寻求‘‘推动、改善和保护所有物种的健康和福祉”。这两个概念都强调保护和改善。

两者的差异在于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方法途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定义将其简单地界定为一个“过程”,而“一体化健康”的解释是相关团体之间“强化协作和合作”并“加强领导和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定义,语言表述抽象,实施方法空乏,仅简单的说是一个过程;与之相比软“一体化健康”宗旨语言上更为迫切,重点是健康,方法更为具体,重点是合作。

可以与其他尝试综合管理的部门进行类似比较。每一种情况下,通过确定综合管理需求、运作方式及实现目标,可以获得一种通用模式。再列举一个关系密切领域的示例“环境综合管理”(IEM)概念与水资源综合管理概念颇有几分相似之处,至少在概念化上是相似的。在欧委会提出的模式中,环境综合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步骤:基准审查、目标设定、政治承诺、执行、报告与评估。涵盖的环境要素可包括水质、废物管理、能源和空气质量等,也可以处理交通和土地利用等城市问题,终极目标为改善生物多样性、降低环境风险水平。

水资源综合管理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统一的,“一体化健康”具有一个中心主张及明确的概念,而环境综合管理则是在相同名称下呈现各种不同的形式。例如,美国环境保护署推动了一项环境综合管理系统合作计划,该计划为“一系列管理工具和原则,帮助企业系统地处理环境及健康安全问题”,可解读为“一个连续规划、执行、审查及通过将环境问题融入日常经营活动来改善企业管理的框架”。它将以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为基础。与“一体化健康”一样,其综合管理体系的实现途径与水资源综合管理也不同,但是加强相关系统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的目标是类似的。这表明,需要通过综合管理途径来处理日益复杂的、相互影响领域中的人类需求和环境需求问题。

3分析与结论

显然,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综合管理正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以广泛吸纳思想领袖们基于水资源有效管理的需求而明确的原则。尽管水资源综合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注重发展过程,但是也适用于美国等国家的情况(尽管这一说法在这些国家并不普遍)。除了水部门之外,其他一些部门也在采用综合管理模式处理复杂问题。水的属性很独特,然而,这种独特属性也使这一流动且重要资源的竞争性需求问题处理起来更加复杂。为处理其所涉及的种种问题,水资源综合管理需要一顶能够涵盖各种情况和各种目的的“大帐篷”。这一方法获得了好评,但同时也招致了批评。之所以获得好评,是因为这一方法为水管理创造了共同语言,使必要的政策讨论具有可见性,汇集了一批好的管理方法,促进了教育和能力建设。认为水资源综合管理没有效果的,一般是针对水管理,而针对水资源综合管理概念或者定义的批评并不多。水管理自身具有多重性,治理和管理工具是否适合这种多重性,受到了很多的质疑,而水资源综合管理评估遇到的挑战则相对较少。有学者曾经对此进行过例证,列出了跨部门水管理、政府类型和层次、管理阶段和职能、地理和政治单元,以及学科团队等35个方面的问题。

水资源综合管理中涉及许多可变因素,需要通过综合途径来处理其多目标和多部门问题以及诸如公平性、可持续性等社会问题。然而,对于所涉及的多个部门,其水政策往往需要服从于所服务部门的立场。每个依赖水的部门都将水视为政策问题影响因素之一。例如,能源部门将热能发电冷却水视为能源问题,卫生部门将安全饮用水视为痢疾预防问题,生态学家将环境流量视为水生态系统保护的输入。这些部门的问题,让人们了解了水在社会环境系统中成为“系统中之系统”的来龙去脉,而水管理则应整合并综合处理这些问题。

另外一个难题是,如何恰当地表述适合于水独特属性的管理模式。有学者解释,水与其他资源不同,_方面是因为人们的观念,另一方面是因为水的经济属性使之与面包或者土地等其他物品明显不同。水的独特属性及其必需性和流动性,使之同时具有公共财产和私有财产的属性。这就需要通过非强制性集体行为而非政府命令进行管理。

这些挑战使水资源综合管理招致了批评,一些人认为,水资源综合管理太模糊,没有清晰的指导原则,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其滥用行政权力而剥夺了公众权利。为此有关水资源综合管理的辩论围绕着两个问题展开,一是水资源综合管理是否有效,二是水资源综合管理是否公平。这些对话涉及不同的群体和主题。

水管理自身复杂性与其从属的政策地位,招致了模糊不清等批评,原因是其定义宽泛笼统。其定义中以过程为导向的途径,在方向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笼统的解释使人困惑,招致了一些人的批评。过程通常为旨在实现目标的一系列行动。全球水伙伴关于水资源综合管理工具的解释,并没有展现一个清晰的过程。相反,它将水资源综合管理描述为有利的环境、机构的作用以及管理工具。为了使这些工具和以过程为导向的定义相匹配,需要确定相关的过程以及更为明确的指导原则。或许,全球水伙伴的解释只是阐述了水资源综合治理的概念,或者是管理措施的集合,而不是一个过程。水资源综合管理实施起来缺少明确的指导原则,这使不适应开放式过程的人感到不爽。

“管理”一词必须要与管理的事物相联系才有意义,比姐“企业管理”或者“水管理”。如果将水资源综合管理定义为指导水管理的一个过程,就应该名符其实,但其相当复杂的定义并没有说明管理什么,仅仅指出水资源综合管理“推进水、土地和相关资源协调开发和管理”。毫无疑问,也可以同样质疑水管理概念本身的模糊不清,这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众多跨部门系统中的某一系统。

水资源综合管理问题以及水管理本身可以看做是核心问题和衍生问题。例如,管理机构能力不足等问题可能源于腐败、贫困或者法治欠缺等核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能力建设将毫无用处,因为所取得的进步会毁于各种潜在力量。造成水管理发生冲突的潜在核心问题是自身利益,它是个体不合作、机构之间各行其是以及官僚主义等问题的根源。水管理中争端不断,冲突不断,因为某些参与者藉此谋取权力并获取利益,实际上产生了道德危害。这些问题将来还会存在,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变通的措施。

? ? 在美国,另外一个核心问题是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机制,这一机制导致了司法上的各自为政以及为解决纠纷而引起的各种诉讼。在日本等中央集权程度较高的国家,这一问题则没有这么突出。美国的联邦制系其现实国情,它支持由地方政府处理问题,这样至少可以减少一些各自为政的环节。然而,事实表明,简单地放权给地方政府并不总能改善公共部门对共有资源的管理。

由于非综合性的缘故,被引用的常常是使用范围狭窄的法律而非综合性法律。这一衍生问题源于政治上以及法律上的各行其是。从美国国会现行的僵持局面来看,显而易见,通过综合性立法几乎不可能。通过分析干燥而温暖的亚利桑那州与湿润而寒冷的缅因州水管理的差异,可以理解法律使用范围狭窄的弊端。截然不同的背景条件清楚地表明,一刀切的做法是不合适的。对于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而言,弹性法律有助于解决体制性的惯例问题,而这些惯例往往与法律的使用范围狭窄有关,且易形成僵局。法案的灵活性对州及地方政府而言是必要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资金不稳定,需要联邦资金来弥补地方资金的不足,这一问题是美国由来已久的历史性问题。资金应该更加稳定且可预期,一揽子拨款的作用要比专项资金大。

水决策中公共参与不足,原因很多,其中包括人们对激励措施的反应。水规划人员都知道,召开公共会议时,不会有人参加,然而,如果提出一项威胁其利益的建议时,各种抗议则会蜂拥而至。存在的问题包括水问题基础信息缺乏,公众不信任以及缺乏兴趣。重要的是,要重视教育、透明度、会议、媒体、模型、数据以及有效展示。美国水联盟引用的两个公众参与的范例分别是“洛杉矶发行暴雨管理项目债券提案”以及“西雅图的水价调整”。然而,对于水在创造就业机会、经济增长以及国家安全方面的作用等全局性问题,几乎没有广泛的公众讨论或者公众调査。

对于公众参与问题,有这样一种指责,水资源综合管理只是精英们攫取并维持权力的一种工具,而非真正的社会参与途径。大众对参与可能完全没有兴趣,或者,对于那些他们认为没有公正地反映自己观点的参与程序,有意选择不参与,以沉默的方式表示对抗。

由于核心问题及其衍生问题没有解决,结果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个别地处理水问题。先前这样处理似乎也顺理成章,因为那时的水问题不是很复杂,与其他问题的交叉也不多。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且许多水问题与其他关键的社会问题及环境问题交织在一起,这种水处理方式便不再有效。

对水治理失败的指责也衍生出另一个问题,即对非正式渠道解决问题的依赖,这使得局部解决方问题,局部方案是有效的,但是对于存在相互联系的问题以及涉及大规模的问题,则不奏效。另外一个衍生问题是流域范围与行政管辖不匹配。流域是具有逻辑关系的管理单元,但其与政治、法律及监督管理单元不一致,导致尺度不匹配以及不相适应的问题。

最后,水资源综合管理是适用于各种不同情况的通用模式,而不是一种千遍一律的过程。案例报告显示,这一模式并非始终奏效,特别是如果共有利益不清晰、个人与组织重视自身利益以及公众不参与,水管理就会陷入两难境地,即如何确保共同利益不会受到损害,尽管目标是非经济性的。相对于大范围的流域或者国家层面,在小范围的地方层面上能更好地理解这一目标。有效地、公平地进行水管理所面临的两难境地导致了许多冲突性的对话。尽管出台了完美的综合性水政策,冲突依然不可避免,执行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机构的能力取决于其执政效能。在许多面临类似两难境地的复杂领域中,逐步改进总胜于止步不前。重点是需要激励合作和综合行动。单个组织的执行力有限,所以组织之间需要进行沟通。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