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2371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95分钟。
监控中心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广播监控中心 技术问题 解决方案 探讨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2-0164-02
广播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控系统的好坏,因为监控系统的各种必要设备决定着广播的质量,尤其重要的是监控中心,建好一个监控系统重要的是其核心部位――监控中心。目前大型监控系统的监控中心面临着一些常见的技术问题,本文就如何建好一个大型监控系统,对在广播发射机的控制,附属设备的控制,室内工作环境的控制(中央空调、室内循环通风),消防报警,节目传输控制和安全保卫监控等方面进行技术方案探讨,以求提出解决相关常见技术问题的使用方法及方案,同时监控中心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自我现有知识水平上的展望,希望本人的论述能对解决一些相关监控中心技术问题起到切实的作用。
1、对广播发射机的控制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1.1 广播发射机控制常见问题
广播发射机常见问题主要是广播发射站在检测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频率受干扰,干扰排查,广播发射站台资料信息库冗杂,发射功率超标,残波辐射不合格,调制频偏严重超标,任意变更台址,增设同播发射点较为普遍等问题。
1.2 广播发射机的控制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1.2.1 以广播发射机标准为理论基础,做好解决问题的基础工作
调频广播的行业标准规范中,GY/T169-2001《米波调频广波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和GB/T4311-2000《米波调频广播技术规范》是现行的两个有效的基本标准。深入学习规范为解决问题打好理论基础,而且使用最多的是立体声的调频广播发射机。
1.2.2 联系生产厂家了解产品生产工艺
为了能正确并更加全面地检测调频广播发射机的性能,只是掌握一般的检测方法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不同的广播发射机的生产工艺和制造技巧不同,因此,必须深入了解广播发射机的构造,生产工艺流程等才能在进行检测时得到正确的检测结果,为解决广播发射机故障提供可靠的依据。
1.2.3 常见问题的解决建议
(1)高频无线电波的传播在一个区域内能否有良好的覆盖,要根据其视距传播规律,选择合适的发射点是关键,相反,盲目的加大发射功率,以及在应用系统中攀比发射功率,都是错误的做法。
(2)过大的施加音频调制信号幅度以及发射机基准状态的过度调整,都会导致过大的调制频偏,其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主频的有效辐射功率电平被牺牲了,其次,这将使得互调产物增加,接收语音质量下降以及主频辐射电平降低和邻道被侵占干扰,更严重的结果就是它将直接影响发射机工作寿命。
(3)重要的专用通信网络往往会被超标的上边带残波辐射所影响。与三、四、五倍频的谐波辐射相比较起来,一倍频信号更能引起多个常规无线通信频道的干扰原因就是由于一倍频的信号带宽度较大。
(4)把广播电视行业的无线电发射机纳入须申领核准代码的过程中。
2、对监控中心设备的控制
控制中心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核心,系统的各项功能,如:室内工作环境的控制(中央空调、室内循环通风)、消防报警 、节目传输控制 、安全保卫监控等各项功能,它们的实现均是依靠监控中心的各种设备实现控制的。控制中心的设备接收各个终端传输设备传送的音频,数据,视频,温度,感光和报警等各种信号,再对其接收的信号进行各种操作,处理和整合,然后以各种系统信号的形式发出命令,操纵者整个监控系统的各种功能。
2.1 节目传输的控制
节目传输的控制可以通过画面处理器以及视频和音频切换器来实现。
画面处理器目前使用的最多的是四画面分割器,当然目前市场上还有多画面处理器。通过四画面处理器可以把四个画面经过压缩组合,然后在同一个画面上显示,节省了视频设备的同时更能直观的反应实时图像,同时支持放大回放现场记录以及记录效果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多画面处理器 是一种更高级的视频图像处理设备,它能在更短的时间间隔内对现场实况进行监督和画面记录,更能体现监控现场的真实性。除了在画面处理方面的功能外,它还具有单画面显示、画中画显示、多画面任意组合分割显示、图像数码变焦放大、视频信号丢失检测、时间发生、图像通道名称标题编辑和报警处理功能。
视频和音频切换器主要指摄像机接驳录像机或监视器等设备。目前许多场合都使用的是监视器设备在终端进行现场资料采集工作。
通过以上这些终端数据影像声音采集设备把监控区域内的现场资料传输给系统监控中心,经过系统监控中心判断,对数据存储以及相应命令,来实现监控。其中数据影像和声音的传输大多是通过网络无线电技术和光纤技术来实现的。
目前这个系统分支的问题很少,一般只要安装了相关的影音图像声控采集监控器,除了人为地恶意破坏,都不会出现问题,当然,如果有美国大片里的高级犯罪,问题就不可避免了,毕竟机器装置是人为设置的,存在自身缺陷是必然的。
2.2 室内工作环境的控制
室内工作环境主要是指室内的采暖和通风环境,目前控制中心的工作环境控制主要通过暖通系统控制,暖通系统主要有中央空调系统控制,通过中央空调的终端温度控制采集器可以时刻掌握监控区域各个工作环境内的温度,从而由终端将温度和通风信息反馈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根据反馈信息发出命令,升高或降低工作环境的温度,提高或降低风速。
室内工作环境的控制一般情况下也很少出现问题,除了火灾情况下温度失控外,室内工作环境都有控制中心电脑的自动程序控制室内环境的暖通。
2.3 消防报警控制
消防报警控制通过报警处理器来控制,报警处理器采集终端报警信号,然后传输到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的电脑控制系统中心发出报警信号,通知人们有紧急情况,让人们注意安全,抓紧时间撤离安全现场。
报警处理器按照处理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总线式和多线式。总线式报警处理器是终端探头的信号由一根双线传输到控制中心,特点是费用低但是结构复杂,目前仍大量应用。多线式是指各个终端探头互不干扰的将信号传输到控制中心,特点是信号互不干扰传输自由速度快,但是费用高。
报警处理器收集所有的前端报警信号,同时把发生报警通道的信号处理,并输出多个开关量控制灯光,录像机等设备的自动启动,同时输出报警通道编码并传送至控制中心的主控器。
常见问题是系统的线路易老化,传输的信号有干扰现象。解决办法就是定期进行相关报警装置性能测试,以防患于未然。同时还可以训练人员在危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
2.4 安全保卫监控
安全保卫监控系统通常是多媒体监控系统,对监控区的全貌可以通过电子图进行全面的掌握,但是它对不同的系统使用人员授予不同的使用权限,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防止系统被非法使用,对系统造成破坏。
其特点是可以不受人为控制的为监控区域提供突发事件和灾害防御,这是通过特定的电脑控制程序来完成的。它还具有灵活的计算机模块设计能力,以及信息化网络化的操作平台,为安全保卫监控提供网络信息化奠定基础。
其存在的问题就是信息接口处理难度大,操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要求高,责任感要强,而且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心里素质要好,所以安全保卫监控系统的工作人员要精挑细选,经过层层严格考核才能上岗工作。
3、对未来监控中心的展望
在全文的论述中重点注重的是监控中心的各个分支的功能及工作的描述,对其常见问题的提出及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总的看来,其中所有的控制都通过主计算机控制程序、服务器和光缆及各种采集终端信息汇集器来实现自动化管控的,最终通过人机界面实现交互控制来实现监控的目的。
目前监控中心监控系统的设计主要面临着解决计算机程序编程安全化,反馈信号发射兼容和系统稳定控制的问题。在未来的监控中心发展方向主要是面向计算机信息技术,面向网络化发展。通过计算机编程把各个监控系统之间的通信有条理的细分统筹管理控制,通过网络实现远程监控。在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将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未来的监控中心就像今天的计算机芯片cpu一样处在监控系统的中心,指挥着各个分支监控系统,为人民的精神生活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帮助人们了解时事政治等,让人民眼界开阔。
参考文献
[1]刘宏英,张宜,王改红 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技术方案之一--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整体构成篇[J].IB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6,(9).
[2]蔡江宇,林宏基.基于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监控中心的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2007年01期.
[3]任飞.基于H.264的视频采集编码系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4]朱勇.多媒体视频监控系统:楼宇的“眼睛”[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监控中心方案范文第2篇
先进视讯: 城市视频监控报警联网系统
优 点
该方案对城市视频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的网络平台、信息存储和信息管理阐述得较为详细。
方案利用当地电信运营商完善的网络覆盖,采用先进的VPN网络技术构建了虚拟专网的数字化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具有扩展灵活、维护方便、分布式多中心的特点。
另外,该方案采用IP-SAN网络存储技术,可以实现分布式海量网络存储; 而其信息管理方面分成了信息分级管理、信息传输方式、接入安全管理、数据共享功能、数据分析方法和数据搜索方法等多个方面,是监控报警网络管理软件功能的延伸。
不 足
该方案无论从工程设计还是从应用角度来看,仍然需要完善和改进。
从工程设计角度来说,该方案给出了专用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实现技术,需要对网络流量的需求和设计给出计算方法; 方案在接入方式和终端控制、显示系统等部分的设计内容需要给出更为具体的信息,对设备选型和工程性价比等内容需要加强。
从应用设计角度看,该方案应对三级公安管理中心的应用需求和管理方式方面应有更详细的描述,对采用VPN技术的网络安全和采用运营商管理数据安全等方面也应有更详细的描述,特别是VPN专网与公网、VPN与公安专网的关系需要加强,否则无法给出安全性的判断。
华为3Com:H3C iVS IP智能监控系统
优 点
该方案对现有的应用分析比较深入,同时在设计上比较独特,整个方案都是基于IP网,充分利用了IP网的优势,并把这些优势充分应用到监控系统中。同时引入了IP组播的概念,有一定的前瞻性,符合视频监控应用的特点,在一些情况下能提高QoS(服务质量)。该设计方案应用了最新的网络传输与存储技术,特别适合于建设大型、超大型视频监控主干网络。与传统的模拟视频架构不同,与用DVR(Digital Video Recorder)框架模式(模拟和数字结合)也不同,该方案的体系架构比较先进,设计独到。
方案的编码方式支持MPEG2/MPEG4/H.264编码格式,编码带宽最高可达8Mpbs(编码压缩为高带宽4Mpbs以上),可提供FULL D1高清晰图纸分辨率,这一点有其独到之处。
设计上采用了IP网中的分布式概念来实现IP监控的控制和管理,利用VM(Video Manager)和DM(Data Manager)来实现对各种终端的统一管理和调度,而视频流则可以不经过VM单独传输。把VM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和管理核心,所有监控的控制流都由VM处理,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图像信息的安全性。
系统设计上采用了IP-SAN这项新技术,结合iSCSI技术实现对视频数据流的存储。能向PC客户端提供实际的VOD点播视频流、数据流和视频数据下载等服务,满足现实应用的要求,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IP-SAN存储可以达到大容量的海量存储,也能达到集中管理,缩短紧急情况下的图像回放响应时间。传输采用IP网络同时完成视频流的传送及交换功能,代替了传统的光端机传输,并可在同一根光纤上传送各种视频图像。
不 足
从目前系统的设计方案来看,要建设中小型监控系统,资金投入可能会有问题。而且在网络条件不太理想的应用环境中,方案对于一些低码流的前端应用适应性方面未作详细描述,方案中的传输设备需要用本公司产品才能实现。安全方面也只是提到采取简单的注册,没有涉及具体的安全策略和方法。
对于如何实现QoS方面的设计方案,提及相对简单。在实施中还需对该方案进一步进行细化设计,详细阐述相关内容。
就拿北京来说,其架构(管理模式是DB/Z384)由住宅小区或社会重要单位建立平台连到各街道和派出所,逐级上传到区政府和公安分局,再上传到市政府和市公安局。各级都有管理职能要求,所以基本模式应符合分级、分层、分权的实用要求。
而将所有信息(包括视频,语音及报警)都传送到IP-SAN一级海量存储,像北京这样大的城市必然会需要巨大容量的存储空间,其安全性令人担忧。而且其设备投资太大,从当前使用角度来看很难达到。
该方案与目前各级已建立起来的视频系统是否兼容,并且其可靠性、安全性等多方面还尚待检验。
中盛益华: CSVision城市治安视频监控系统
优 点
该方案对现有视频监控的应用需求的分析比较全面,在设计上采用了分级管理。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各服务器间构建多叉树的拓扑结构,实现了分级和分层管理。
该方案在设计上所采用的分布式存储能较好地解决网络带宽和存储问题,分担系统的压力。该方案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可接受多种接入方式,使建设成本降低。系统所应用的生命周期管理、设备心跳管理、实时监控、管理编解码设备以及系统具备的自愈自恢复功能等对于一个成熟的大型视频监控系统来讲是很重要的。
网络视频服务器可以支持不同的网络接入和多级联网,该系统设计方案适合于中、大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是较为广泛的采用方式,比较符合现实应用需求。
不 足
该方案在设计上也还存在一些缺陷,如对在不同级别、不同层次间的信息共享以及系统的安全性考虑比较少,信息的采集、传输及所采取的C/S访问方式等都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
系统虽然支持多种接入方式,但对编解码的标准没有做出明确的方案,是否适合这些接入方式?怎样保证图像的质量?以及需要什么样的网络带宽等问题在方案中没有描述清楚。
天地伟业: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
优 点
该方案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运营/管理,主要产品介绍等方面作了叙述,内容清晰、构思清楚。该方案在需求分析、社会资源的接入方式、存储方法等方面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方案从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建设的应用需求分析入手,总结出系统建设功能需求,对公安系统自建信息资源和现有社会信息资源接入系统的方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对公安局监控中心建设给出了规划方案和实现功能,针对网络传输的特点,采用了两级信息存储方案,给出了该方案核心设备的选型和设备参数指标。
结合实际的应用要求,能和现有监控资源兼容,采用标准接口; 可以依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监控设备,方案灵活; 扩容简单,可以逐步完善; 技术相对成熟,实施容易,既能保证传统的模拟系统质量,又可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 城市监控联网系统结合了分级、分层、分权的管理机制。
不 足
方案对前端的接入方式没有描述,应给出详细的前端接入方式说明。
方案的基层控制中心建设过于简单,应推荐给出模拟、数字和模数结合三种不同的实现结构框图,并详述各自不同的优缺点,供具体实现者参考。
在功能需求方面虽然提出了安全性要求,但在方案设计中没有体现出安全性的保障措施; 特别是方案提到了能利用电信运营商的通信网络解决城市监控网络的覆盖面问题,但如何解决通信网络与公安专网的衔接方面没有给出具体方法,安全性很难判断。
在如何确保图像的传输质量(特别是数字传输)方面,缺乏技术措施。在产品介绍上应更多说明其接口对不同系统设备的兼容,因为各地平安城市监控系统不可能都用该方案产品。在监控系统使用的控制权限上如何达到相互调用,从技术方案上要有措施。
松下电器: 银行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优 点
该方案是银行建设的全数字化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方案,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并采用了网络供电方式,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降低了施工及布线成本; 前端摄像机采用网络监控摄像机,通过网络交换机将图像及数据接入监控中心,由中心内配置的网络硬盘录像机对前端图像进行记录。该方案根据不同监控点的实际应用需求,采用了不同分辨率的网络摄像机――百万像素网络彩色摄像机,拍摄的图像清晰、鲜明。每台网络摄像机配置1GB的SD卡以备网络故障时图像记录,提高了图像记录的可靠性; 该方案的最大特点是采用双编码格式,形成M-JPEG 和MPEG-4两种视频媒体流,MPEG-4利于实时动态观看,M-JPEG利于高清晰图像的记录。
该实时监控录像系统的使用可减少银行柜员制业务中出现的错误和纠纷,切实保障银行和储户的权益,有效防范金融诈骗等犯罪活动。
不 足
该方案给出的系统结构框图仅仅是一个营业部门的监控系统图,没有给出银行的各营业部门的监控系统是否联网,以及如何联网等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对网络体系结构介绍较为简单,没有给出网络流量的需求和保障措施,对网络安全没有论述; 该方案仅在系统框图中画出了城市安防中心,但没有给出监控系统与城市安防中心的接口和传输方式的说明,同时监控中心没有建设多屏显示,不利于值守人员工作; 作为一个银行监控系统,方案中对报警系统没有描述,对报警系统与监控系统联动的叙述过于简单。
蓝色星际: ATM视频监控联网系统
优 点
该方案专门针对金融行业中通过联网的方式实现对所有ATM网点的集中统一监控和管理,核心设备均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具有任务单一、响应实时的特点,避免了Windows等PC操作系统启动缓慢、安装配置复杂、不易维护、不能长时间稳定工作的弊病。嵌入式操作系统完全避免了病毒及其他非法手段的入侵,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方案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可以提供灵活的系统组合,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配置硬件数量。在尽量不改动原有现场监控系统的条件下,可将该系统作为一个功能模块嵌入在原有系统之中,保证新的系统不影响原有系统的稳定性并有效保护用户以前的投资。
方案将ATM作为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点,并从设计原则、设计依据和应用技术特点、产品主要功能等方面做了详细说明。
不 足
监控中心方案范文第3篇
????监狱刑嫌调控,是指监狱侦查部门对有重新犯罪危险性与可疑迹象,但尚未发现其犯罪事实的罪犯,通过综合调查与动态监控等手段,从中发现侦查对象并有效控制;或对已经实施犯罪但负案在逃的罪犯,通过各种侦查信息与专门手段实施破案的一项侦查基础业务。在实践中它表现为一种侦查制度或破案模式。“侦查模式是侦查制度系统的结构特征和侦查运行程序的表现形式。”[1]监狱刑嫌调控的侦查模式,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从人到案”的侦查程序——侦查人员利用各项侦查基础业务与专门侦查手段,从押犯在特定空间暴露的嫌疑信息入手,确定其行为是否与特定案件之间具备必然联系的一种侦查方式,是监狱实现“主动进攻、先发制敌”的有效侦查措施。
????狱侦刑嫌调控模式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进攻性。刑嫌调控的工作过程表现为,侦查部门从主动搜集刑嫌的静态情报资料与动态犯罪信息入手,主动实施调查与监控,从中发现案件线索或证据以实现破案。它与过去“从案到人”的侦查模式有本质区别,这项基础业务具有主动进攻的特点。二是预警性。监狱刑嫌调控通过日常情报搜集与研判,从中发现侦查目标的行为轨迹;或通过侦查调查发现监管隐患,利用导侦平台对刑嫌信息作整合发布;并以此提出针对性的预测措施与预警信息。三是层次性。从调控对象是否已实施犯罪来区分,它包括未遂型调控与既遂型调控,如对罪犯预谋脱逃的刑嫌调控属于未遂型,而越狱脱逃后的网上追逃属于既遂型。从刑嫌危险程度来区分,有一般刑嫌与重大刑嫌的调控等级;从刑嫌危险种类上划分,有劫持险、越狱险、脱逃险、杀人险、伤害险、盗窃险等不同的调控种类。四是隐蔽性。刑嫌调控必须遵循侦查情报工作的隐蔽性原则。分析方法与思维过程的隐蔽性决定了情报决策与动态跟踪的有效性。但该模式的隐蔽性不排斥与公开行政控管措施、教育转化方法的结合,只是我们选择进攻的“借口”要能掩盖这种隐蔽性。五是动态性。表现在利用刑嫌基础情报资料为侦查实战的动态服务、对罪犯活动轨迹的动态监视、反映出刑嫌的险度或险种的动态升降与转化效果等。六是控制性。狱侦刑嫌调控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人的关联调查来获取破案线索,侦查部门要通过对特定人与案、人与时、人与空、人与物的关联情报搜集与研判,有效控制押犯各种再犯罪行为的发生,其过程侧重于用情报控制手段来实现超前控防。
????二、监狱重危犯查控制度向刑嫌调控模式的迁移
????(一)监狱重危犯查控制度的主要问题
????首先,“重危犯查控制度”的理论设计上,缺乏犯罪预测技术的科学指导。该制度仅从罪犯个人历史、现实表现、心理异常三个层面作了认定危险的33种情形排列,并未揭示危险人犯罪心理条件与犯罪行为条件的本质特征。如何认定押犯具有重新犯罪的危险性乃是该制度应厘清的首要问题:一是应以个体犯罪心理动力结构的反社会意识、畸变需要、犯罪动机、不良兴趣来设计犯罪危险性的心理依据[2];二是押犯的犯罪心理结构与犯罪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必然性与行为发生的或然性,危险性的排查还必须结合个体的犯罪条件来进行预测,即在犯罪情境中那些有利于犯罪产生与发展的犯罪工具、侵害对象等条件。只有当在押个体同时具备了犯罪心理结构的动力因素与特定的犯罪条件,我们才可确定该个体具有特定犯罪危险性。这与有学者对“再犯可能性”描述的观点也趋一致——“再犯可能性等于再犯社会危险性与再犯人身危险性之和。”①
????其次,“重危犯查控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缺乏侦查情报技术的科学应用。当前监狱对危险犯的查控方式,难以捕捉那些潜在危险人的再犯罪信息并查破预谋案件。主要原因在于:(1)监狱对刑嫌的侦查制度演变为了一种综合安全的控制模式。犯罪情报的侦控功能因受制度泛化的牵引而自然削弱,狱侦部门对刑嫌难以做到孙武所言的“并兵专力”。(2)危险排查方法仅限于组织行为学与罪犯改造心理学的视线,强调从犯罪类型、罪犯心理、社会交往、异常表现、非正式交往五方面来进行排查[3],但对犯罪侦查手段、侦查情报方法的应用却没有分类描述与形成体系。(3)对分类危险罪犯的控制方法侧重于公开化的行政管理,而对再犯嫌疑人的秘密调查与情报控制程序严重缺位,对本该属于刑嫌调控的侦查业务仅满足于《重危犯档案》的静态信息记载,对其动态犯罪情报的搜集与传递、录入与查询等侦查机制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
????(二)监狱刑嫌调控模式的迁移转型
????从制度比较上看,监狱重危犯查控制度与刑嫌调控侦查制度之间,具有内涵同属、对象重叠、方法互补、目的一致等特点,而基于认知心理学迁移理论的支持与刑侦逻辑学类比推理的引导,该两项制度在情报侦查属性上也具有以下相同点与相似点:调控特点上均具有进攻性、预测性、层次性、隐蔽性、控制性;调控手段均依靠公开管理与秘密侦查相结合的方式,秘密侦查手段均强调使用狱侦特情、刑事特情或治安耳目;调控条件均围绕嫌疑人犯罪个体条件、犯罪工具条件、犯罪环境条件等来展开情报信息控制;监狱《重危犯档案》与《刑嫌调控档案》的管理模式也基本相似。美国桑代克的相同要素理论、苛勒的关系转换理论认为,只有原先学习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原先的学习才可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而且迁移的关键在于两个任务之间是否存在某些共同的认知元素。[4]
????从迁移理由上看,其一,考量监狱相关侦查术语的逻辑归属与标准,应采用我国单轨制侦查体制下的“刑嫌调控”统一用语,这样更有利于监狱司法实践与侦查立法,有效促进侦查信息交流与管理;其二,重危犯控管的综合模式因上述问题对监狱刑嫌的情报信息采集率与利用率并不高,导致侦查警务效能低下,甚至陷入了建档危险犯实现年度考核的“指标性”转化,而没有列控的罪犯却屡屡犯下预谋袭警、杀人脱逃、狱内盗窃等重案的“怪圈”;其三,监狱选择刑嫌调控模式,能从建档刑嫌信息入手,对狱侦基础业务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并能采取“从人到案”等主动攻防模式,弥补以往“从案到人”的侦查局限;其四,为规范狱侦基础工作,更新传统查控方法,凸显情报导侦模式下对刑嫌 的网络研判与预警、网络侦查与控制功能,提高监狱深度控制与精确打击犯罪的侦查效能,重危犯查控制度应向刑嫌调控模式迁移与转型。
????三、监狱刑嫌调控模式的侦查原理
????监狱刑嫌调控,反映了侦查部门以“人”——具有再犯罪嫌疑的罪犯为中心,对其开展相关案件、线索与物证的调查与侦查,有效控制其再犯的基本条件与实施破案的内在依据。探究监狱刑嫌调控的侦查原理,应当基于物质交换原理、同一认定原理、因果关系原理、信息控制原理,切入监狱侦查基础与侦查手段的关系、监狱刑嫌调控的条件定位、多元化的网络侦查模式来分类阐述。
????(一)狱侦基础业务同侦查手段之间的关系模式
????借鉴1997年公安部石家庄全国刑侦工作会议“三基础”与“三手段”的提法②,根据我国监狱侦查业务工作的自身特点,作者以为,监狱应当围绕“四大侦查基础业务”(刑事情报资料、刑嫌调控、重地控制、狱情研判)、“四大侦查技术手段”(狱侦特情、刑事技术、侦察技术、监控技术)来完善监狱侦查业务的整体架构与技术体系建设。现从下列狱侦基础业务与侦查技术手段的关系模式图中,分析监狱刑嫌调控模式的运行原理(如图1)。
????
????图1 监狱侦查基础业务与侦查技术手段的关系模式图
????该模式图表明,狱侦基础业务对侦查技术手段具有依赖性,同时侦查基础业务对侦查手段又具有调节与回馈功能。随着监狱情报导侦警务的推进,监狱各类狱侦基础业务还应实现网络化与集成化的信息管理模式。
????首先,监狱不同侦查手段用于刑嫌调控的功能不同:(1)狱侦特情用于刑嫌调控,反映了侦查部门利用特情力量秘密获取监狱刑嫌有案在身、预谋或现行犯罪情报线索的要求。刑嫌调控的过程既要遵循秘密侦查情报信息搜集与传递、分析与查证的控制程序,也要查明特情提供的信息同各类侦查客体如人身、物品、证据、案件之间的特定因果关系。(2)刑事技术用于刑嫌调控,既反映出犯罪现场痕迹物证检验同特定刑嫌人身、物品进行同一认定或物质交换的基本原理;也反映出现场物质痕迹、心理痕迹同特定嫌疑人具备犯罪工具条件、犯罪技能条件等因素的内在联系,它也揭示了现场重建与侦查思维的应用规律。(3)侦察技术用于刑嫌调控,反映出监狱对重特大或疑难案件,按审批程序使用电话侦听、刑事外线、秘搜秘取等技术手段,围绕监狱刑嫌开展隐蔽侦查的过程。(4)监控技术用于刑嫌调控,不仅在于从监狱电子监控系统中抽取和分析刑嫌的涉案情报信息,而且包括侦查阶段对特定嫌疑人的行踪实施定点监视。该过程既可能涉及犯罪嫌疑人脸谱的识别,也可能涉及特定人、案、物信息的碰撞比对,还可能涉及监狱围绕刑嫌活动轨迹如何进行数据库的查询与网络研判。
????其次,监狱刑嫌调控同其他三类业务的关联紧密:(1)狱侦情报资料与刑嫌调控之间,属逻辑交叉与部分包容的关系,情报资料工作除了以人为中心的资料建设,还有案件资料、物证资料、数据资料等方面的内容。监狱刑嫌调控只有依靠充分的刑嫌资料积累,建立规范化与实战化的《刑嫌档案》或数据库模式,才有可能利用这种情报载体有效开展侦查破案。所谓“基础强侦”、“信息强侦”的理念也正是此意。(2)刑嫌调控与重地控制之间,是以特定时空为依托,对刑嫌活动轨迹进行关联调查与控制的关系。表现为监狱通过重点部位的基础防范建设来推动刑嫌调控业务的发展。监狱对重点部位的控制,实质上是刑嫌调控所依存的空间载体,它应通过对刑嫌如何涉足这些场所的情报调查来掌握其现实表现与活动规律,并积极开展侦查以获取证据进而破案。[5](3)狱情研判同刑嫌调控之间,是综合狱情与刑情分析、整体研究与重点预警、综合防控与案件侦查的“异质—同构”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所谓“异质”,指狱情研判与刑嫌调控的性质有本质差异;所谓“同构”,是这两项基础业务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同时出现在狱情分析会或网络平台上,同时以异常狱情或预警信息的形式来发布。以上分类关系表明,监狱刑嫌调控正是通过情报资料、重地控制与狱情研判的基础手段来综合实现其侦查功能的。
????(二)监狱刑嫌调控条件依据的定位模式
????狱侦刑嫌调控模式,只有遵循犯罪条件的基本原理[6],从监狱各类异常狱情现象中抽象出行为人再犯的本质属性,以再犯个体条件、工具条件、时空条件、被害条件来科学定位,才能有针对性地根据侦查假设,通过查明各类条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控制刑嫌或破获案件。该抽象归纳法与监狱重危犯认定标准的现象罗列法有本质区别,它反映了侦查活动所遵循的自然性原理(“物质交换”与“同一认定”)与社会性原理(“人文关联”③与“个体心态”)的动态统一规律。
????犯罪个体条件是引起和影响犯罪行为个人方面的生理条件与心理因素。2000年司法部监狱管理局在全国175所监狱中推广试用的COPA—PI,正式版罪犯个性分测验软件中有12项临床指标,其中包括暴力倾向、变态心理、犯罪思维等参数。[7]有学者认为,具有危险人格的人一旦出现犯罪行为将会趋于重复,而且会主动寻找犯罪目标或机会,反复实施类似犯罪行为,并针对反社会人格、犯罪人格、缺陷人格的识别标准,分别给出了12~13项参考指标。[8]以上测试指标给予侦查部门三点启示:(1)监狱与公安的刑嫌调控,在犯罪心理测试条件上有重大区别,监狱强调刑嫌个体条件的测试源于安全防范的责任重大。(2)当前监狱较侧重于如何进行罪犯心理矫治或释放后再犯预防,而忽略了在囚阶段那些有危险人格因素、易导致再犯的罪犯分类测试标准,基层民警与侦查部门需要掌握监狱本土化的科学适用的测定方法。(3)应认识到对监狱刑嫌的危险人格检测,必须与特定犯罪情境因素的综合测定分析相结合,这是以往监狱对重危犯查控制度所忽略的条件要求。
????犯罪工具条件特指监狱刑嫌预谋作案或实施犯罪的一切物品。它大体包括:非法获取的枪支弹药或各类爆炸物、打击物与各类刀具、劳动现场获取的各类工具或物品、生活现场拆卸的生活用品或建筑构件;非法获取的剧毒物、可燃物、放射物、农药及交通工具等。监狱刑嫌调控的工具调查,应对刑嫌是否接触或怎样接触相关场所、行业、可疑人、可疑事与可疑物,围绕工具持有条件展开关联调 查。由于一些刑嫌会以常规生产线、生活习惯、自制工具来掩盖其真实的犯罪动机,因此,我们还要注重从常规工具信息入手,发现其反常迹象或掩盖的犯罪事实。犯罪工具的调查过程,就是刑嫌调控中甄别或搜集犯罪物证、证明“物与人”之间犯罪因果关系的过程。
????犯罪时空条件是罪犯在犯罪动机驱使下,对实施犯罪计划、逃避侦查的作案时机与地理环境的选择。凡是囚犯预谋作案都会考虑犯罪机会这一条件。而这种机会对刑嫌而言,主要包括对作案环境、工具、对象等接触时机的最佳选择。当前监狱生产模式转型与监管硬件设施加固,使罪犯关押密度加大,也导致刑嫌的犯罪手段日趋智能化、复合化与暴力化,尤其是预谋犯罪时机的选择性与隐蔽性明显增强。开展犯罪时空条件研判应把握以下要点:刑嫌在具体案件实施阶段选择时空条件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刑嫌的犯罪时空会随着某些因素变化而出现相应的调整性;刑嫌的危险性质与等级不同会决定或影响时空条件的差异性;刑嫌选择时空条件以达到其犯罪企图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因此,侦查部门对刑嫌应做好以上时空要素的关联情报搜集与控制。
????犯罪被害条件在监狱而言,不仅指被害者个体信息,还应包括监狱有利于刑嫌重新犯罪、便于其选择作案的物质状态信息与管理条件信息。物质状态信息是监狱刑嫌利用建筑、警戒、车辆、厂房、机器等物质条件,掩护与实施作案计划与目标,或加害犯罪的物质对象信息;而监狱管理条件信息,一般指被刑嫌利用犯罪的民警现场管理的薄弱环节。因此,刑嫌调控除了受破案动机的驱使去追查线索与证据,还应加强对上述被害条件的信息研判,对犯罪地点或场所要采取措施,对被害人或侵害目标要给予保护,对犯罪嫌疑人要及时隔离,尤其要注重将刑嫌侦查调查与狱政、劳动、卫生等职能紧密结合,减少并遏止罪犯又犯罪利用的物质状态与管理漏洞。罪犯对上述四个条件所拥有的多少直接决定其危险的等级与监狱调控模式与力度的选择。
????(三)监狱刑嫌调控多元化的侦查模式
????受行刑社会化或企业效益化等趋势制导,当前监狱同社会层面人与人的沟通方式、人与物的接触渠道日益多元,因各种管理疏漏导致一些违禁品或犯罪工具秘密流入监内。一些流窜犯、惯累犯因其他罪名而身负隐案被判刑入狱,同时“三假罪犯”利用“障眼法”服刑,给监狱隐案余罪深挖、刑事安全防控埋下了“隐形炸弹”。为此,监狱同地方侦查部门在刑嫌调控中,通过构建统一框架下的情报导侦平台与系统远程查询模式势在必行。监狱刑嫌调控的侦查模式,不应仅局限于“从人到案”,还应根据刑嫌的社会关系、情报来源、案件特点与痕迹物证,灵活选择其他多元化的侦查模式服务于破案。在此用图例法来阐述监狱刑嫌调控多元化侦查模式的运行原理。(如图2)
????图2 监狱刑嫌调控多元侦查模式结构示意图
????
????首先,“A—D”或“D—A”属于“从人到人”的侦查模式。它主要适用于刑嫌调控的以下情形:一是监狱侦查部门为了证明在囚刑嫌是否系公安机关正网上追逃的人,或对某刑嫌真实身份与犯罪历史产生怀疑,需要证明原捕诉机关所认定的人是否系该服刑人员;二是公安机关抓获的嫌疑人身份不明,需要确定其是否有犯罪前科、是否系监狱在逃、监外执行、假释或保外人员,因而我们称之为“从人到人”。2009年湖南省德山监狱逃犯刘宏经多方追捕一直未果,2010年10月因其在安庆市盗窃价值50万元的药材被警方抓获。但刘宏拒不招供自己真实身份,安庆警方通过指纹“倒查法”进行检索比对,最终才认定了他是公安部通缉的监狱逃犯。该案揭示了嫌疑人身份如何“同一认定”的侦查过程。
????其次,“A—E”或“D—B”属于“从人到案”或“从案到人”的侦查模式。即狱侦部门为了查明狱内的特定刑嫌是否系社会层面特定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或查明狱内特定案件是否与社会层面特定刑嫌有犯罪关联的模式。罪犯脱逃后在社会上继续犯罪的案件侦查,监狱向公安机关提供嫌疑人的相关信息,对公安而言这是“E—A”线路思维,而监狱对狱内预谋或现行犯罪,需要查明该案与社会层面的某嫌疑人是否有关联的事实,这是“B—D”线路思维。2001年被公安部A级协查的在逃嫌疑人成瑞龙,曾因抢劫以化名投入江西某监狱服刑,直至2009年南昌市刑侦民警通过信息系统查询,才认定了正在监狱服刑的“周全”就是潜逃的杀人恶魔成瑞龙。该案反映了“E—D—A”的因果关系与同一认定原理。
????再次,“A—F”与“D—C”属于“从人到证”或“从证到人”的侦查模式。它是查明监狱现场痕迹物证是否系狱外的特定嫌疑人所留,或社会层面的现场痕迹物证是否系监狱某刑嫌所留的查询模式。1998年湖北省江北监狱“8·16”警用六四式枪支被盗案,监狱侦查部门从狱政档案系统开展指纹检索,经比对认定了该案现场指纹系刑满释放人员李某所留。这是通过监狱情报资料建设与刑事技术破案的一个典型案例,也反映出了“从证到人”的侦查机理。
????最后,“B—E”或“C—F”模式属于“从案到案”的侦查模式。它是监狱与地方侦查部门就两地案件的痕迹物证、手段习惯、环境选择等要素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关联而开展串并案侦查的模式,它需要侦查部门从刑嫌调控资料、现场分析、网上串并、痕迹检验等多途径综合开展侦查。2003年至2004年间,湖北省江北监狱与周边县市曾发生数十起变压器被盗案件。技术人员远程查询指纹捺印系统53万多人均予否定;后经网络平台查询,发现2005年春节前荆州市沙市区某派出所抓获的四人有重大嫌疑,监地痕检人员随即开展指纹“倒查”,终于认定监狱与沙市两地同类案件的现场指纹分别为嫌疑人王某某、余某某所留,犯罪嫌疑人交代了流窜盗窃23起变压器的案件事实。
????综上,监狱选择刑嫌调控模式,能从多维度有效促进监狱侦查基础业务工作的发展;能以归纳思维为主导,从刑嫌数据库查询与实地调查中筛选和甄别犯罪嫌疑人;能从多方搜集线索与证据来破获 案件,从而突破了以往重危犯查控制度的诸多局限。其根本意义在于,通过《监狱行政重点人管理办法》与《监狱刑嫌调控管理规定》的制度重构与分类模式迁移,协同打造监狱安全防范战车的“一轴两轮”,有效促进监管安全行政管理职能与刑事侦查职能的规范化运作。
????注释:
????①环境因素是独立于个体意志之外的自然和社会状况,我们把来自于环境的影响(社会)犯罪率高低的各因素的聚合状态称为“社会危险性”。参见孔一:《再犯预测基本概念辨析与选样方法评价》,《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②1997年6月公安部在石家庄召开全国刑侦工作会议,对1988年刑侦“三大支柱”建设(情报资料、刑事特情、刑事技术)的提法重新定位,统一了刑事侦查的“三基础”是情报资料、刑嫌调控、阵地控制;“三手段”是刑事特情、刑事技术、侦查技术的称谓。
监控中心方案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 科技 制度 民警 规范执法
近年来,公安机关执法过程中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屡有发生,比如“躲猫猫死”、“喝开水死”、“冲凉死”、“鞋带上吊死”、“睡觉死”,甚至还发生浙江温岭一民警办案时在办公室内强奸卖淫女的案件,有的被互联网和媒体大肆炒作,影响恶劣,教训惨痛,严重损害了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新形势下,如何创新方法,破解执法监督难题,进一步促进民警规范执法,有效预防民警职务违纪违法成为摆在公安机关面前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2009年以来,江苏省张家港市公安局以警务信息化科技为支撑,建成启用网上执法监控系统,实现对办案可视化、远程化动态监督,同时出台相关配套制度,不断探索“科技+制度”新模式,推进执法监督工作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切实规范了民警执法办案行为,进一步提高了执法公信力。该局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全国优秀公安局”。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把科技手段融入制度设计之中,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科技含量。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应顺应警务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要求,积极探索“科技+制度”新模式,着力强化执法监督,确保民警执法办案规范,积极预防民警执法过程中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
一、以“科技+制度”新模式预防民警违纪违法的实践探索
2009年以来,张家港市公安局以警务信息化为支撑,从民警不规范执法的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入手,建成启用网上执法监控系统,实现对执法办案可视化、远程化动态监督,同时出台相关配套制度,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以“科技+制度”预防民警违纪违法的新模式,使“科技监督”和“制度建设”有机结合,充分运用警务信息化手段全面“倒逼”民警规范执法,推进执法监督工作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切实提高了制度执行力,有效防范了民警执法过程中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
(一)建成启用网上执法监控系统,实现向科技要监督的新突破
1.全面建成网上执法监控系统。张家港市公安局依托现有的内部图像监控设施和公安网系统,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经过两年的筹建,于2009年3月正式建成并启用网上执法监督系统。该系统共投入资金109万元,主要包括视频监督、音频监督、执法监督、报备监督4个子系统,囊括了监控摄像机161只、拾音头161只、电话录音设备101部,实现对全局各个派出所、交巡警中队、卡口中队以及经侦大队、治安大队、信访室等部门的执法办案区域、窗口服务区域和监管场所的工作区域进行全程视频音频网上监督。通过网上执法监控系统,全局所有基层所队的警务工作一目了然,可以及时、有针对性地对各单位执法办案、服务群众、执勤处警、行政管理、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实时、全程监督和倒查,又可以有效预防和制止民警刑讯逼供、违规使用警械武器等苗头性问题。
2.及时升级网上执法监控系统。(1)推进办案场所规范化建设。近年来,公安机关执法过程中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问题时有发生。为进一步加强执法规范化基础建设,全面加强办案场所安防设施硬件建设,全力保障执法安全防范工作,2010年10月,该局强力推进办案场所规范化建设,对办案场所全方位安装监控装置。2011年年初,规范化办案区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各单位的办案场所均由二楼搬迁至一楼,每个询(讯)问室均安装高清监控探头、红外报警探头、紧急报警按钮,配备监听装置和录音录像设备,并且询(讯)问室内墙面全部实行软包,桌椅全部固定在地面上。(2)升级网上视频监控系统。建成人员进入办案区即自动启动同步录像录音的监控系统,每个询(讯)问室安装两个监控探头(一个监控涉案人员,一个监控整个室内情况)、两个监听装置(对涉案人员、办案人员分别监听),通过网上监控系统,询(讯)问活动“现场直播”。(3)整合网上视频监控系统。将办案场所视频监控系统全部整合至市局指挥中心接警大厅,设立监控专门席位,负责全局办案场所实时监控。同时,接入市局纪委、督察、法制以及办案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法制员等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单位和人员终端,前移监督关口,不留死角死面,对办案场所实行全程同步监控,强化执法监督,“倒逼”民警规范执法,确保嫌疑人“逃不了、伤不了、死不了”。
(二)出台相关制度,确保网上执法监督规范运行
1.出台《网上督察系统使用管理工作规范》。2009年3月,在正式建成网上执法监控系统的同时,出台了《网上督察系统使用管理工作规范》,要求审查违法犯罪嫌疑人必须在装有监控系统的询(讯)室内进行,明确了网上视频督察、音频督察、执法督察、报备督察的具体实施程序以及发现问题和隐患的处理程序。
2.出台《办案场所使用管理工作规范》。2011年1月,在完成网上执法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执法办案场所规范化建设的同时,出台了《办案场所使用管理工作规范》,明确了询(讯)问违法犯罪嫌疑人必须在询(讯)问室进行,办案民警不少于2人,并实行同步录音录像,录音录像资料保存至少一年。市局指挥中心负责全局办案场所24小时视频监控,发现违规违法等情况及时向纪检、督察部门汇报;纪检、督察部门负责执法安全防范、侵害违法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制度执行等情况的监督、倒查和追责;法制部门负责办案场所全程录音录像资料和执行法定程序、规范的监督和管理;信通部门负责办案场所监控系统的技术保障;违反办案场所使用管理工作规范的,严肃追究责任民警和有关领导责任。
通过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形成了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的有效机制,确保了网上执法监督规范运行,进一步促进了民警规范执法办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违纪违法问题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三)强化网上监督,促进民警规范执法
1.加强系统维护,保障正常运行。市局信通部门负责日常维护保养和应急抢修工作,为网上执法监控系统提供技术保障,在接到维修请求后及时响应,并在12小时内恢复监控正常功能。对于其他硬件设施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2.实行分级监督,形成监督合力。(1)市局监督部门网上监督。指挥中心监控值班人员通过网上执法监控系统,对全局办案活动进行实时网上巡查,发现民警违规违法或嫌疑人自伤自残等情况后,立即向纪检、督察部门汇报。纪检、督察部门通过网上督察、倒查,结合现场督察、投诉办理等方式,围绕容易发生问题的重点办案场所和重点执法环节,开展全方位执法监督,及时查究殴打体罚、故意规避视频监督、单人讯问、不在规定场所审讯、不按规定使用警械或强制措施等不规范执法的问题。法制部门在审核案件时,加强对办案单位不按规定录音录像等违反办案场所管理规范行为的监督,对存在问题的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督促落实整改。(2)办案单位网上自查。办案单位值班领导通过网上执法监控系统,对本单位办案民警是否按照规定依法审讯进行监督,并对本单位办案场所的监控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设备故障的,立即报修。
3.坚持通报研判,及时整改问题。坚持落实局务会通报制度,每半个月通过全局视频会议的形式,由纪检、督察、指挥中心、法制部门结合日常工作,分别通报发现的不规范执法苗头性问题,及时研判预警,共同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落实责任单位。同时,全局办案场所使用管理情况实行一日一通报、两周一例会通报制度,全面加强对办案场所使用的监督管理。
4.严肃责任追究,强化结果运用。网上执法监控系统和办案场所的使用管理情况纳入民警个人绩效考核和单位年度执法质量考评。对违规使用网上执法监控系统和办案场所的,按照有关规定,根据情节轻重,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值班领导、责任民警的责任。
二、以“科技+制度”新模式预防民警违纪违法的成效与存在主要问题
以“科技+制度”新模式预防民警违纪违法是公安机关强化执法监督、促进民警执法办案规范的探索和创新,是科技手段与制度建设有机融合的成功实践,是提升执法公信力的“金钥匙”,是公安警务监督事业的创新飞跃。该模式实施以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突破监督警力不足的“瓶颈”,大力提升了执法监督效能
“科技+制度”新模式突破了时间、空间、地域限制和公安专职监督警力不足的“瓶颈”,前移监督关口,拓展监督视线,减少监督盲区,实现了技术、制度、人的无缝对接,实现了足不出户便可远距离现场督察,弥补了传统现场督察的不足,有效解决了“跑不到、不及时、督不全”的问题,极大提升了执法监督效能,实现了公安执法监督手段的变革,推动了执法监督工作的跨越发展。
(二)实现对办案的远程动态监督,筑牢了执法安全防范“防火墙”
通过网上执法监控系统,对办案情况进行远程动态监督,能够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办案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制度执行到位,能够有效预防民警办案中刑讯逼供、体罚、单人讯问、违规使用武器警械等不规范办案问题的发生,以“阳光讯问”避免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有效强化了法安全防范工作。
(三)强化对民警办案的监督,以信息化全面“倒逼”民警执法规范化
网上执法监督使民警办案时,时时刻刻感受到监督就在身边,使民警在潜移默化中将制度执行发展成习惯养成,以信息化手段确保民警依法履行职责、规范安全办案,解决了执法突出问题,有效预防了民警执法过程中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实现了向科技要监督、向规范化执法要执法公信力的新突破。实践证明,该模式推行后,民警执法过程中的群众投诉显著下降。
(四)为核查提供直接证据,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和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
网上执法监控系统具有电子化存储信息和事后再现等明显优势,可为核查群众信访举报提供直接、原始、客观的证据,以利于准确、及时地查明事件的真相,为信访办理、警务督察、维权等提供有力服务,有效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和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
虽然“科技+制度”新模式在预防民警违纪违法的实际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网上执法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个别领导或民警认为这是内部“挑刺”,影响打处绩效;二是网上执法监控系统保障不足,由于经费或人力等问题,出现故障后不能得到及时维修;三是制度执行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信息化在实践中势必对执法规范化带来挑战,影响破案率,个别民警故意规避网上视频监控,存在对嫌疑人动手动脚的苗头;四是执法监督重点不突出,有的公安机关网上执法监督没有突出执法安全重点,停留在窗口服务、内务管理、纠正警容风纪等浅表层次,执法安全制度未落实到位的问题时有发生。
三、新形势下公安机关推进“科技+制度”新模式预防民警违纪违法的建议
公安部部长孟建柱指出,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大力推进网上执法管理监督,实现对执法办案的全程化、实时化、动态化监督。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警务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将科技手段与执法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科技+制度”新模式,切实强化执法监督,确保民警执法办案规范,积极预防民警执法过程中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笔者认为,公安机关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推进“科技+制度”新模式。
(一)加强执法监控系统建设,奠定“科技+制度”新模式的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强执法监督信息化建设,是贯彻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构建公安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2009年,公安部下发了《关于推进公安监督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加强公安监督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公安机关要更新观念,着眼长远,高度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加快推进执法监督信息化建设,切实保障执法安全防范的实战需求。
以“科技+制度”预防民警违纪违法新模式的核心有三点:一是执法监控系统建设;二是执法监督配套制度建设;三是网上执法监督。其中,执法监控系统建设是前提,执法监督配套制度建设是保证,网上执法监督是关键。推进执法监控系统建设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加强顶层设计。执法监控系统建设和维护需要投入较大经费和增加专职网上监督人员,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稳步推进。要坚持实际实用原则,注意不能搞“一刀切”和搞形式主义,更不能盲目攀比、华而不实。比如,张家港市公安局没有在督察部门专门设立网上监督中心,没有专门增加网上监督警力,而是根据本局实际,将办案场所网上监控全部整合到指挥中心接警大厅,设立监控专门席位,对全局办案场所进行动态监督,避免了重复建设,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笔者认为,网上监督中心设在指挥中心接警大厅比较可取。
二要加强系统建设。在执法监控系统硬件建设上,要对办案单位的办案区域、服务大厅、外部场地等部位全方位安装视频监控,做到嫌疑人员进入办案单位以后活动范围全覆盖、活动轨迹无缝对接。网上执法监督中心、信通、警务保障、办案单位等部门要加强网上执法监控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明确各部门管理职责,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出现的问题,保证系统正常运转。同时,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健全网上执法监控系统维护保障长效机制。
三要整合现有资源。要“借鸡下蛋”、实行“拿来主义”,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安网,整合改建公安业务信息系统,做到少花钱多办事。系统平台要简单实用,简明易操作,力戒复杂,突出重点项目,少设计一些“空架子”,避免因系统复杂而增加执法监督部门和基层办案单位的工作负担。
四要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是实施网上执法监督的前提条件。在处理好共享与安全的基础上,要整合部门监控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搭建统一的网上执法监控平台,打破部门信息孤岛,实现信息互通共享、随时查阅,形成监督合力。要将办案场所监控全部整合到网上监督中心、纪检、督察、法制以及办案单位负责人和法制员等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人员终端,不留死角死面,强化常态化执法监督,形成分级监督、齐抓共管的监督合力。
五要不断探索创新。要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坚持“边建、边用、边改进、边完善”的原则,积极探索创新,狠抓实践应用,认真总结,积累经验,不断完善、升级监控系统,不断提高实际应用水平。
(二)健全执法监督制度,深化预防民警违纪违法源头治理工作
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规范民警执法办案离不开制度的保证,公安机关应加强调研,不断创新,结合本单位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实际,从办案过程中违纪违法问题易发的关键环节、重点区域入手,健全完善内容科学、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操作性强、有效管用的执法监督制度,细化流程,严密程序,堵塞漏洞,不断推进执法监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通过健全完善执法监督制度,确保网上执法监督正常规范运行,确保民警规范、安全执法,强化源头治理,形成预防民警违纪违法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民警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民警规范执法的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民警规范执法的理念不都是一入警就树立的,要通过不断地教育才能逐渐养成。公安机关要多措并举,强化对民警执法理念教育和执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民警规范执法意识和执法办案能力,筑牢民警执法安全防范思想防线。
一要强化理念教育。可采取主题教育、警示教育、示范教育、预防教育、座谈讨论等方式,加强对民警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执法形势、执法安全教育,尤其要利用发生在身边的民警执法过程中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教育,引导广大民警充分认识规范执法的重要性,正确处理规范执法与打处绩效的关系,不断增强民警的政治意识、人权意识、法治意识和规范执法意识,打牢“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思想基础,自觉养成遵守党纪警规、严格依法办案、自觉接受监督的良好习惯。
二要强化业务培训。可通过警衔晋升培训、轮值轮训、鼓励参加司法考试、组织参加庭审旁听等途径,抓好对民警的执法业务教育培训,组织民警认真、深入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注重加强新法律法规的学习(比如2012年刑诉法修正案关于“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等新规定),引导民警培养与现代法治观念相适应的执法素质,不断提高办案能力和水平。
(四)强化执法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苗头性问题
历史和实践证明,失去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对执法的有效监督是提高制度执行力、预防民警执法过程中违纪违法问题发生的有效措施。要充分利用网上执法监控系统的远程动态监督、信息电子化存储以及事后情景再现等明显优势,着力强化网上执法监督、预警研判、责任追究,用科技手段确保制度执行的刚性。
一是实行层级监督。首先,办案单位网上自督自查。办案单位值班领导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抓好本单位当日的网上执法监督工作,对民警是否按照规定依法办案进行监督检查,并明确专人实时监控民警办案情况,及时处置各类异常情况。其次,监督部门网上督查倒查。网上监督中心负责全局办案场所日常网上督查工作,纪检、法制、督察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负责执法过程中民警违规行为的倒查、核查、通报或追责工作,通过网上巡查、网上倒查,结合现场督察、投诉办理、案件审核或看守所在押人员调查,及时查纠办案中存在各类问题,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法制部门在审核案件时,要把办案过程的录音录像资料和办案场使用情况所作为必审内容,对存在问题下发整改通知,督促落实整改。
二是突出监督重点。网上执法监督分为日常网上督查和网上倒查。有的公安机关网上监督内容越来越多,有限的力量难以承担海量的视频监督。要按照公安部副部长、纪委书记刘金国强调的“重点加强对容易发生问题的执法部位和环节的网上监督”,将网上监督重点放在执法办案(规范执法、执法安全防范)方面,对于窗口服务、警容风纪、内部管理等方面以投诉或追责的网上核查为主。要加强网上执法监督,结合现场督查、联合督察、突击抽查等方式,加强对办案的全程监督,尤其要加强对容易发生违纪违法的重点执法环节、执法部位(审讯、看押、继续盘问、适用强制措施、押解犯罪嫌疑人出所辨认、鉴定、就医以及审讯室、候问室、看守所、拘留所等)的动态监督,及时查纠存在问题。
监控中心方案范文第5篇
本文以天津港东港物流有限公司下属的某园区基础,基于网络架构的安防系统重新设计园区的监控系统,具体介绍网络监控方式的特点和优势。
2.园区监控的特点
该园区总用地面积6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为更好管理企业园,更好的为入驻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现采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对企业园内主要部位实施视频监控,达到事前预防、事后取证的效果。
经过现场勘查、测算,园区包括了300个监控点、28座标准厂房、2个监控中心、覆盖面积全区95%以上的道路路口。为满足园区管理精细化的要求,园区的监控系统应满足以下详细要求,包括:
图像要清晰,不管是是白天还是夜晚。
录像保存时间要长,至少在一个月以上,以供管理人员进行事后查询。
实现8个保安亭系统联网,任一个保安亭的电脑都可以查看园区所有监控点。
监控系统要方便易用,便于保安的操作,同时提高监控管理的效率。
该园区的实际规模和管理需求很好地体现了“企业园区监控环境的特点”,那就是:占地面积大,建筑物分散,数据传输量大。
因此,传统的模拟视频网络,点对点的传输方式在传输距离、组网形式上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级园区的监控需求,无法实现合理组网。要解决这些问题,数字化、光网络化是必然的趋势,数字化可以满足点对多点的需求,从而大幅降低物理链路的造价,光网络化可以很好的解决网络传输的问题。
针对目前企业级园区监控需求的特点,重新设计将采用全系列数字、网络监控产品,并在普通网络监控产品上做到了最大的差异化,以下就是一个具体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3.园区监控的新设计方案
针对该企业园区的监控需求,重新设计本着“经济实用、灵活可扩展、开放互联、高可靠性”等原则,采取了“IPC+嵌入式NVR+嵌入式IPSAN”的设计方案。
该方案采用嵌入式分布构架,系统可将主干道、仓库、堆场、周界等园区内区域通过监控厂家网络版管理软件实现统一集中管理。
前端采用室外高清高速球形摄像机监控露天堆场、仓库周围等区域;采用红外防水一体化高清网络摄像机监控道路、周界等区域;采用高清半球网络摄像机监控仓库内部区域;摄像机接入语音对讲设备、报警输入设备、报警输出设备和报警按钮等。通过专线接入监控中心网络视频系统,由各相关部门分别管理。
后期扩容的摄像机可选配高清室外网络高速球形摄像机、网络枪型摄像机等,接入监控中心嵌入式NVR网络视频系统,由嵌入式平台和存储扩展机嵌入式IPSAN集中录像,并通过解码器组建电视墙。
监控中心配置嵌入式网络监控平台服务器管理和控制企业园的前端音视频和报警信息,配置嵌入式NVR存储前端摄像机30天的录像,配置24台解码器解码输出图像到24台显示器上,配置一台网络控制键盘管理电视墙。
园区内部监控通过内网等连接,各监控区域将网络摄像机像机的音视频接入网络,通过IP网络上传到监控中心;同时在监控中心配备一定数量的NVR、及嵌入式IPSAN服务器,执行设备管理、存储管理等功能。并且配置部分软硬件解码器供实时观看和事后查看。
前端报警器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到现场的异常状态,将报警信息由控制主机及时通报给网络视频服务器或网络摄像机,系统自动生成报警日志,以备日后查询。
4.新设计方案的优势
在方案满足园区基本监控需求的同时,还能提供更多差异化功能,如:
4.1手机端实时监控管理
前端设备通过短信息方式将报警抓拍的图片和报警信息发送到指定的手机号码上,同时用户也可以发送请求视频信息至平台服务器,由平台服务器转发前端视频流到手机浏览实时视频、接收报警短信和报警彩信。
4.2前端各站点集中管理
由于前端监控点较多,为了管理方便,可以组建多个子机构,即建立机构:区――街道――周界等机构方式,实现对前段各个站点的集中管理。
4.3录像和录像回放功能
为增强企业园治安管理录像的灵活性,软件同时提供了多种录像方式,有实时录像、自动录像、手动录像、报警录像、预置点录像、动态侦测录像等。通过客户端软件或IE浏览器,用户可以对存储在中心服务器的录像、本地电脑中的录像、前端设备存储的录像进行检索和回放。
4.4用户权限管理
每个用户都有一定的控制权限和访问权限,控制权限对用户所能做的操作(如添加摄像机、解码器等)进行日志记录,访问权限则限定了用户能对哪些区域的设备进行监控调度,分别对不同的部门领导、企业园治安负责人等设置不同设备访问权限。因此可以保证监控系统很高的安全性,并使管理更加有效。
4.5企业园治安的报警联动
园区治安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的将企业园各处视频图像传输至指定的报警中心及消防指挥中心。开启系统的声光报警、红外探头报警、联动门禁 系统、移动侦测、声音侦测、视频丢失报警等功能,在中心第一时间就可以看到企业园现场发生的情况并可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同时,现场视频图像将进行长时间 存储(30天),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第一手的材料。
作为一个纯网络架构的整体监控设计方案,该方案不仅满足了园区监控各项需求,同时更提供意料之外的增值功能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园区的管理效率,更从另一角度证实了网络监控的优越性。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4.5.1丰富了监控的管理功能
在早期的模拟监控中,监控系统只是实现了“看得见”,而如今的网络监控方案不仅是看得见、看得清,更具有了监听、广播、对讲、报警、远程控制等 强大的管理功能。这就是网络的可扩展性带来的进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还将会有更多智能控制的功能集成到系统中来,进一步丰富监控系统的管理功能。
4.5.2提升了基于监控的管理效率
通过各种人性化的功能设计,该网络监控方案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由于采用先进的网络视频传输技术,通过标准的浏览器或者基于嵌入式网络视频系统 的客户端就可以实现网络监控,监控系统上设置了多个分控中心,各控制中心可具有不同优先级别。领导可以在办公室或外地都可以随时通过局域网观测园区实时高清视频。
4.5.3节省了材料,简化了的施工
传统监控需要铺设视频线、音频线、控制线,既繁琐,成本又高。尤其是大型园区大面积铺设更耗材耗力。而采用网络监控方案,就无需专门布线,直接利用企业原有的局域网来传输视频、音频以及控制信号,不仅方便,同时也节省了材料成本、施工成本,是一种更环保易用的选择。
4.5.4先进的产品方便了系统扩容
随着监控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该监控系统在未来必然会面临功能扩展的问题。该网络监控方案充分考虑了这一需求,基于目前安防市场先进的嵌入式监控产品,尤其是嵌入式NVR、嵌入式存储产品,为未来扩容预留了相应的空间,延长了监控系统的使用寿命。
5.监控技术发展前瞻
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监控方案突破了传统模拟监控解决方案的束缚,在市场应用率上不断提升。每一家有着雄厚网络技术积淀的监控解决方案提供商,还在不断地创新产品、创新方案设计,为客户提供更完美的定制化监控解决方案,在不久的将来,相信还会有更先进、更新颖、更便于管理的安防系统问世,为各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更有效、更经济的理念和系统。
上一篇:监控中心方案范文精选{集合5篇}
下一篇:监察局非领导职位竞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