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204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9分钟。
片区教学研讨活动方案范文第1篇
摘 要:区域教研对整合区域内各校的优质教育、教研资源,直面教学问题,突破教学难题,优化教学质量,提升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业内人士的共识。但在实际教研活动中由于思行脱节、草率应付,导致方案存在着不缜密、不翔实、不系统、不实用等问题,其结果是严重缺失共行,而这在区域级教研层面的表现上尤为突出。为此,以铜山区长期实践探索出的行之有效的整体推进“四级联动”的学期教研方案为例文,旨在为各地制订区域学期教研方案提供参照。
关键词:整体推进;区域教研;四级联动;学期方案;实施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2-0048-03
区域教研是指区域及区域内各校际间的教研,是以本区域内学科、学校、学生、教师发展的需求为切入点进行的教研,这种教研形式能有效整合区域内各校的优质教学、活动、训练、竞赛、教研等资源,用以充实、完善、提升本区域内各校的教学、活动、训练、竞赛、教研等工作,以达到上下贯通、校际互补、资源共享、整体推进、合作共赢之目的。而区域学期教研方案则对区域教研活动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纲领性的助推作用。因此,制订出目标明确、科学有序、步骤清晰、切实可行的区域教研方案是第一要务。铜山区和许多兄弟区域一样进行了长期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全面贯彻国家体育教育意志、紧扣课标、贴紧地方、切合实际、融入基层、注重实效、形成制度、整体推进的“四级联动”学期教研方案模式,实践证明,大显成效。本文以铜山区整体推进“四级联动”学期教研方案为例文呈现,进行研讨,旨在为各地制订区域学期教研方案提供参照。
一、区域学期教研方案的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文件要求,按照全区各校上半年工作实际(中学上半年中考、高考等各级各类考试较多,相对不宜安排较多的大型活动),结合季节特点、时间节点、工作侧重点,以整体推进、全面执行课程、全员参与课程为载体,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提升师生健康幸福指数和健康水平为目标,以“育体、育人”为核心理念,以“教对、学会”运动技能为主线,以“一校一品”为亮点,确保全区学校体育工作整体推进的方向正、定位准、目标明、质量优、效果好。
二、区域学期教研方案的工作目标
在认真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文件及扎实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上,2017年本学期的工作目标为:整体推进全区学校体育教学、大课间、课余体育活动、课余训练竞赛及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效度性。
三、区域学期教研方案安排表
为使全区及各校、镇、片明晰本学期区域教研的主题、目标、形式、时间节点及要求,经调研制订出了切实可行的教研方案,详见表1。
四、区域学期教研方案的制订及实施要求
1.制订对接方案
各校、镇、片要认真学习区教育局下发的整体推进区域“四级联动”学期教研方案,结合本校、镇、片实际,从学科、学生、学校、教师发展的可行性角度制订上下贯通、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
2.抓牢课程保障
抓牢课程建设,开足开齐体育课,把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训练竞赛等排入课表,严格按照区教研室对电子备课提出的圈、画、标、删、增、补等要求,其中复备内容不能少于150~200字,小结不少于200~300字,此两项一定为手写,否则视为不合格,要切实将课堂教学落到实处,杜绝挤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象,区教研室联席督导室将对各校课程开设情况做督查性调研,以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3.注重实施过程
落实整体推进区域教研方案的保障措施要简明、具体,要成立校、镇、片教研领导小组,责任到人、到事,校、镇、片教研活动的时间节点依次为每月的15、20、25日,区级教研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依据各片的时间节点另行通知。每一次教研都要做到有组织、有方案、有策略,细化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活动结束后要将过程性资料(照片、反思、经验、不足、建议等成文),做到每月小结,双月中结,学期总结,最后立题成文,并以活动主题命名,上传到铜山区教育局网站阳光体育专栏,借助网络平台研讨、跟帖、交流,从而即时、及时的提升、生成、出彩,并作为区教研室年终评选优秀教研工作者、优秀教研单位的主要依据。
4.强化总结提升
总结不仅仅是对一次教研活动的整体回顾,而应是对一次教研活动方案、计划、策略、过程、成效的深入反省和系统剖析,要从研究视角客观分析存在问题、取得成效,理性梳理出结论、建议及发展趋向,提升对其规律性的认知,为下一次教研的高效打好底色,也为制订下学期打通教研最后一公里的短兵相接的教研方案勾勒“图像”。
5.优化成果效应
片区教学研讨活动方案范文第2篇
为着重探索信息技术环境较差的农村贫困地区如何通过理论、模式、方法的创新来实现“大幅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2004年6月,在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国家级贫困县同时也是国家“农远工程”试点县)教育局的积极支持下,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与丰宁满族自治县教育局签订了“大幅度提升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信息化教学理论、模式与方法的研究与实验”的项目协议。
首批参加跨越式课题的学校共7所:包括5所小学和1所中学的农村试验区。通过历时六年多的实践探索,课题取得了显著效果,并探索出一套可以大面积复制和推广的模式和方法。
为推广课题研究成果从而使更大范围的丰宁农村孩子受益,在县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及积极推动下,于2008年9月和2009年9月,分两次将课题学校从6所扩展到11所,又从11所扩展到32所,几乎遍及全县各个区域。共有试验班110个,试验教师127人,参与试验的学生4 535人。小学借助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一、二全部在非网络环境下进行试验,中学借助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三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试验。①
本试验项目通过对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层次整合,提高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经验进行探索、总结和提炼,初步探索出一套符合丰宁发展规律、适合农村教育实际情况的“丰宁”发展模式。让高质量、高效率成为衡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标志,使农村校(或薄弱校)的孩子也享受到和城里名校(或强势校)学生一样的良好教育,从而切试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现将丰宁试验区课题经验总结如下。
一、聚焦小学主科(语文和英语)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心和中心都放在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上,放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是丰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特色,也是多年来丰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方向。特色均衡是从学校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特色的视角出发,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特色优质数字化课程的建设为核心探索区域内义务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新理念。特色均衡理念指导下的区域义务教育倡导突出自身优势打造品牌效应,使学科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学校的课程建设等教学特色凸显出来,在特色中找均衡,在均衡中寻特色,最终将素质教育和教育公平更为直接地体现在学生与教师的和谐发展上。
二、区域内联片教研
在2009年9月课题试验学校达到24所这一相当规模时,为了促进试验区内各学校间的交流和合作,有效整合试验教师教研资源和课题指导力量,以便在片区更大范围内实现教师的同伴互助、扩大区域片区内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课题组和县教育局协作对24所试验学校实施了多次的联片教研活动,并形成了一套具有极强操作性的教研模式。联片教研活动的实施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同课异构,准备高质量的示范课。每次联片教研之前,课题组都会选定某一片区中的1~2位教师准备示范课的教学设计方案,所有参加该片区教研的教师都会针对该课进行同课异构,通过QQ或邮箱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共享出来供全片区内的教师参考。课题组组织整理这些教学设计方案并指导1~2位教师按照这些方案进行备课。
片区教研,以听课和议课为主要活动形式。课题组成员和该片区的所有教师听示范课并对示范课进行评议。评议的主要目的不是对该示范课提出不足和修改意见,而是所有参加议课的教师都要说出从这堂示范课中学到了什么以及这堂课与自己准备的课的异同。这样的片区教研打破了教师之间由于人际关系的原因对议课的表面应付,也更加注重教师学科知识的增长与构建,为教师找到一种快速共享知识、抓住关键知识、解决自己课堂教学中实际问题或困惑的新途径。
独立上课并改课。片区教研结束之后,片区内的所有教师都按照教研时的上课思路将示范课的内容在本学校按照正常教学进度进行试上,并将试上的教学设计方案在QQ群中或通过群邮件共享。
总结反思。在联片教研活动结束后,各与会教师需要结合本次活动写出自己的活动感受或反思,例如结合观摩课例进行自我剖析、反思收获以及如何自我改进等,并将反思发表在QQ群论坛上,教师之间互相阅读并可做出点评。
三、跨区交流
为开阔丰宁试验领导和教师的教学思路,使试验教师能较快地理解跨越式发展的相关理念,理清课题研究的思路,对课堂教学的操作模式有进一步的认识,让课题进展进入快车道,课题组在丰宁区组织了多次跨区交流与研讨的活动。2004年至今,课题组组织丰宁区试验教师及领导参与了跨越式课题暑期研讨会、北方区教学交流研讨会、基于农远工程的农村课堂教学研究现场研讨会、宁夏永宁参观交流活动等多项活动。通过这类与教育研究专家、其他试验校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跨区域交流,促进了丰宁试验区的教师和领导进一步学习创新的理论体系、扎试有效的课题实践方式、丰富多样的研究成果。并通过与试验学校间观摩交流,在课题管理、网络试验班教学管理、网络环境下的发展性教学评估、小学英语、小学语文、中学文科、中学理科等方面都进行了经验分享,为在丰宁区积极推动跨越式课题发展提供了参照和榜样。2010年5月,在丰宁县教育体育局的支持下,丰宁试验区举办了“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研讨会邀请了教育行政领导、教育研究专家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群策群力,共同商讨中国农村整体教育质量提升的途径与策略,搭建高校、行政、学校“三位一体”系统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协作平台,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能够真正享受到优质公平的教育。这些跨区域的交流研讨活动十分有效地推进了丰宁试验区的课题工作的展开。
四、举办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
为了进一步推广课题成果,解决课堂教学的“少、差、慢、费”的问题,课题组和县教育局举办多次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如2009年4月3日,为了进一步落实有效的低年级课堂教学模式,丰宁区举办了全县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深化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改革,创新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模式,落实语文教学扩展阅读、夯试写字、提前写作,培养和规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此次通过现场听课、讲座指导、交流研讨、学生现场作文、成果展示等,在构建丰宁县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新模式,探索语文低年级教学中识字教学、写字教学、落试扩展阅读和跟进写作训练策略与方法,规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达成共识,为全县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改革步入良性发展提供了引领和示范。
五、发挥进修学校的职能作用
县教师进修学校充分地发挥了其职能作用,配合课题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培训和教研活动,对全县的各中小学教学工作进行了有效的专业引领。县教师进修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课题理念、模式、方法、技术不断地深入学习和探讨,积极研读新教材、新课标,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当试点校的课题研究已探索出一套能够有效提升农村课堂教学质量、可大面积复制和推广的理论、技术、模式和方法时,为了推广课题成果,以使丰宁更大范围的农村儿童受益,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县教师进修学校对全县中小学的领导、教师实施了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包括组织培训和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教学现状,以“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教师行为”为培训的出发点,制订了系统的中小学师资培训计划,并根据培训内容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例如课例培训、交流互动等,从而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研活动开展了包括听课和评课、组织县级骨干教师开展“送课下乡”活动、配合各学区开展区域教研活动等。这些教研活动的开展对于全县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偏远山区教师、老教师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教师得到了较高水平的专业引领,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激发了教育教学和研究的激情,并扩大了课题的影响面,促进了丰宁县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六、家校互动以取得家长和社会力量的支持
课题研究能够取得现在的成果,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家长的支持是试验能够取得长足发展的原动力。家长的态度和对试验效果的肯定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生源甚至信息化的装备水平以及后续的资金支援。丰宁三小、一小通过组织家长观看教学实录、联席会等形式,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自愿为试验班班级添置多媒体设备。各校通过召开家长会,主动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对课题、对学校教学的信任与支持。家长的支持减轻了试验教师的工作压力,增强了学校和试验教师的信心。此外,非试验班学生家长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支持学校的试验工作,一种参与、支持试验的氛围已经形成。总之,多种形式的家校互动活动成为了积极推进课题顺利开展的有效方式之一,它为试验的顺利开展营造了相对较好的社会环境。
注释:
①编者注:为适应农村实际,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选择了三种基本模式:模式一,建立教学光盘播放点,每套设备包括一台电视机、一台DVD机和一套教学光盘;模式二,建立卫星教学收视点,每套装置包括一套卫星接收系统,一台计算机及其相应的外设,以及电视机、DVD机和成套的教学光盘;模式三,建立计算机教室,每套装置主要由卫星教学收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和联网的计算机教室系统构成。
片区教学研讨活动方案范文第3篇
一、联片教研的定义
“联片教研”是以“校本”为基本理念,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目的,以有效实施新课程为工作目标,以校际合作、区域联动、优势互补为行动策略,在校本研修基础上,延伸拓展到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开发和校园文化建设等诸多领域,为校本活动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它是让众多学校在这个平台上共同研究解决校本中存在的共性或较深层次问题的“大校本”教研工作机制。联片教研工作的开展需要奉献精神,所有的奉献是建立在“组员”积极合作的基础上。
二、联片教研的组织形式
(一)校际会课。每学期安排一次或两次,通过“课”的形式,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和对新课标(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等)的理解,着重探讨如何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流程概括为:上课(或说课、片段教学、观看教学录像等)提问交流反思整理汇总。会课的主要目的是讨论、切磋和研究解决问题,不评谁优谁劣。
(二)教学互访。遇到困难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加大同片区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分享教学中所取得的经验。互访可不定期举行,在互访中都认真准备、积极研讨,提高认识,双方受益匪浅。
(三)专题研讨。如果面临相同、相似的教学焦点、难点问题,如,初高中衔接、高考第一轮分层复习教学专题研讨等,依靠一个学校的2-3个生物教师力量明显不足。通过联片教研,跨校合作,集中4所学校的同年级生物教师(大约10人左右),充分发挥人员优势,联合开展专题教研活动解决问题。其基本过程为:“发现问题交流研讨解决问题”。
(四)命题研究。厦门的高中实行平行志愿录取,不同的学校学生层次不同,同一所学校,学生的层次也不尽相同。现在的教辅书虽多,但任何一本教辅书都不能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加强片区命题研究,作业分层,适时建立一个适合的题库。还可专题合作、结对研讨等。不论是哪个层面,哪种方式组织的联片互动,我们的原则是整体提高,按“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准备发言上课(或说课、片段教学、观看教学录像等)评课、交流、答辩整理总结写出案例”的模式进行。
三、联片教研的作用。
(一)搭建展示平台。联片教研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以推广先进经验,推动校本研修。联片教研,教师将自己的教研成果(含论文、教学设计、教育叙事、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等)展示出来,通过其他老师的评判,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得以修改提高。同时,也为其他老师创造了一次次学习、吸收、进步的机会。
(二)提升教师素质。在联片教研活动中收获最大的是教师。一是提高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开展联片教研,使得每位教师都能当主讲,都是培训者,激发了他们的内动力,创造了他们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二是开阔教师的视野。联片教研使教师从单独一个学校教研变成几所学校的共同教研,视野更加开阔。三是发挥教师的优势。
(三)推广先进经验。为提升课堂效率,各校创造了很多经验丰富,各具特色的经验和方法。这些经验需要在教学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完善,并得以学习和推广,即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它们的适应条件,如学生特点、学习环境、教师风格等。
片区教学研讨活动方案范文第4篇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创设的种子教师研究项目,旨在激励更多中小学教师能够充分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价值,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并学以致用;发现教科研骨干分子,形成教科研的“种子教师”团队,带动更多教师走上教科研道路;不断提升教师的学术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形成和打造优秀的教育科研
成果。
三个思考:点燃种子教师研究的“温度”
为了提高种子教师交流的便利性和提升研究活动的有效性,种子教师研究活动实行片区负责制,自研究活动开始至今,每个片区每学期都会举行相关的研究活动,笔者为西苑西北旺片区负责人。
作为片区负责人,要对所在片区的科研教师负责,针对研究活动的设计,笔者有三个思考:
第一,要凸显“成长”的主题。研究活动的设计,要围绕着如何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成长)的大主题,重点提升研究素养,种子教师研究活动要落到教师专业发展上去;
第二,要采用“体验”的方式。研究活动要考虑是否能够做到有趣、有情、有理、有用,让研究活动有温度,能够打动人,这就要种子教师在“情”上受到冲击,这种情绪体验的力量非常强大,科研的活动要有理,有高度,这样活动效果才会好;
第三,要注重团队的“互助”。要思考如何总结提炼种子教师的经验,思考哪些活动对教师成长和发展有效,给种子教师提供了阅读、写作、观课、研讨、论坛、科研讲座等课程。在组织研究活动时,可以去提炼和发现,比如,“阅读”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有效的成功经验有哪些,研究活动是否能给教师带来真切触动,等等。再如,研讨对教师的成长很重要,可以通过改变研讨的形式、增加研讨的时间,来增强种子教师的体验感。研讨对种子教师的触动有多大,效果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要不断总结和
反思。
以上学期在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本部进行的种子教师片区集中研究为例,活动前期笔者掌握了参会种子教师个体差异大、彼此不熟悉等情况,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活动,提高种子教师的参与热情,消除彼此间的陌生感,特别采用心理学上的暖场活动,带着老师们做了些有趣的小游戏,比如“大风吹”“松鼠大树”等,十多分钟的时间,就让原本寂静、彼此陌生的种子教师有了欢声笑语,彼此间有了了解和沟通,为下一步的研讨打下了良好的
基础。
三个问题:突显种子教师的“锐度”
种子教师的研究最重要意义在于让教师们有发现,有兴趣,有收获。尽管每次活动设计都尽力贴近教师的需求,但由于彼此的想法、需求、沟通还不充分,仍然会存在与自己的期望有落差、甚至跟讲座专家的观点产生分歧,自己的研究中的观点有可能被其他人反对,方法会被人质疑等现象……我们认为,真正的研究,并不都是以皆大欢喜的局面来收场的,但正是彼此之间思维、观点的碰撞和激荡,这些苦并快乐的,喜中夹杂着忧愁的经历,才会促进教师不断地反思和成长。
在这几年的研究活动中,上自高等院校的领域专家,下至教学一线的学科教师,都曾在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或自己的探索总结跟其他种子教师进行过探讨交流,对一些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1.消灭科研“拦路虎”
正如有的教师提到的,“我平时教学工作已经很多很重了,再让我从事科研工作,有些力不从心。”或者 “我的一线教学没问题,就是缺少坐下来反思梳理,把自己的经验提升总结,或者从一线教学教育管理中发现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诸如此类不在少数。种子教师研究项目就是要真正解决教师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在科研方面有所提升。以上现象的确存在,困难的确不小,但是不能因为有困难就停滞不前,满足当下,往往越是有困难和压力,越要砥砺前行,有所突破。教育科研是教师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不绝的原动力。正如郑金洲教授曾经说过的:做教育科研并不难,难的是一直持续地做教育科研,难的是一直将教育科研明确定位为自身教育生活的一部分。这也是海淀区创设种子教师研究项目的初衷
之一。
2.方法指导最重要
种子教师都是各学校精挑细选出来的“能兵强将”,科研的基础还是有的,有的教师更是硕士毕业,本身就拥有有一定的学术修养。在一次主题为“案例写作”的研究活动中,我们邀请了一零一中学的袁金香、卫静老师、上地实验学校的武玉霞老师和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的杨姣姣三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做了主题报告。三位老师的主讲内容不同,但共性是全部聚焦在“案例研究”的层面,从案例研究的结果、方法和过程角度进行分享。之后,在研讨环节,三个小组对三位老师的专题报告进行了“案例学习”的再学习。每组教师全程合作,通力配合,有人记录,有人汇报,有人标注收到的启发,有人提出具体的建议。在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报时,大家在讨论中明晰了案例学习的相关内容和注意事项,在彼此不同意见的碰撞中加深了思考。活动临近结束,我们总结道:“大家在之前的两次活动中,一步一脚印地进行了实实在在的思考和探索,这是很可贵的。针对此次研究活动,我们还提出了‘主题阐释’方法,帮助大家解决案例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其核心要做到四方面,即‘预设主题、遴选素材、抓住特质、融入体验’。”此次研究活动的主角是种子教师,片区给种子教师搭设平台,既展示了他们在平时科研工作中的亮点和值得肯定的做法,又在研究活动中彼此碰撞交流,对案例研究有了更深的认识,达到了研究的既定
目标。
3.思维如何“提质”
正如前面所说,种子教师的研究活动并不是单纯地请专家讲,其他教师倾听、接受,这样的形式并不能真正解决种子教师的问题,帮助种子教师提升和发展。因此,从研究内容和形式,到会场座位的布置,本片区都经过精心设计,为种子教师之间、种子教师和专家之间、种子教师与自己内心的多形式对话和交流做好
准备。
“我思故我在”,没有思维活动的研究活动是枯燥乏味的。没有交流对话的研究活动是缺乏意义的,我们搭设平台,让种子教师在研究活动中能够真正发声,敢于交流、静心聆听、用心思考、深入反思、获得提升。有教师曾坦诚地指出,自己写教育叙事时,怕嗦、担忧语法有错误、语言不优美,更担心校领导看到会产生不好的影响,等等。面对教师的担忧和困惑,我们片区邀请的专家通过自己的叙事故事,告诉种子教师破解这些担忧的办法:关于叙事主体化的问题,可以拷问自己的内心,留下最值得回忆和反思的生活经验,将之付诸成文,抛弃阅读对象是“校长”,是“同事”的想法,敞开心扉自由写作;关于叙事简单化的问题,就是要还原故事真相,把真正的困惑和难题表现出来;关于叙事模式化的问题,就是跳出理论框架,用美的眼睛自己发现,“真实的生活一定比理论更有魅力”。
“沟通是生产力”,多种形式的沟通,让种子教师之间有了更多的了解,让更多有价值的学术问题和科研方法深入人心,让更多一线教师愿意从事科研工作,走进种子教师项目,成为种子教师,不断壮大科研队伍。
教育科研需一颗平常心
正如笔者开篇所说,研究活动与《论语》中的三句话的关系,其实就是解决人与自己内心,人与人,人与天的三种
关系。
第一,要搞好教育科研活动,种子教师首先需要与自己的内心和解。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已经十分饱满,若还要再参加科研活动,不可谓没有压力。但是,如果不能转换心态,积极主动地对待这些事情,就不可能让自己内心愉悦,正确处理教学、科研与生活的关系。
第二,教育科研活动,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师,要具有一定教育科研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善于建立自己的研究团队,合作开展课题研究;能够开展教科研培训,指导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在开展工作的同时,能够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相处,为了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开朗乐群,带出好
团队。
片区教学研讨活动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联片互动;有效教研;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034-02
随着新课改的稳步实施,有效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并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追求。而作为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关键,有效教研自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学校内或者学区内,如何实施有效教研,从而做到教研有效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教研工作的实际,认为联片互动是推进有效教研的策略之一。下面拟从四方面作以简要阐述:?
1 联片互动的内涵分析?
“联片互动”顾名思义,就是将一个乃至多个单位联合起来,互相交流学习,促进共同提高。“片”既是一个区域划分,也是一个有独立意义的共同体。结合县域教育实际,可以大到县内的所有学区,小到学校内部的各个教研组。只要有着共同的追求目标“有效”,都可以按照地域、学科、年级等划分为不同的“片”,划分的标准和依据不同,“片”的内涵就不相同。总的思路是必须坚持适切性原则,只要适合本地区和本单位实际,操作越方便越好。?
“联片互动”策略的运用,要经历“全员齐动—分片活动—联片互动”的过程。“全员齐动”环节重在激发全体教师参与活动的热情,创设氛围以引起参与需要,形成积极主动的参与心理,可采用目标激励、SWOT分析(教师自身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挑战分析)职业观感等方式帮助教师克服畏难心理,强化教师的参与热情,为“分片活动”做好铺垫。“分片活动”是一个活动引领和典型引路的过程,首先要确定好活动主题,主题必须要在充分调研、准确把握教学脉搏的基础上确定,要切合教师的工作实际;其次,要安排好活动程序,细化每一个活动环节,确保环节落实。要重点引导教师学会沟通和交流,先提供互动范例,教给互动方法;再创设互动情境,激起交流需要;最后进行互动交流。这是一个“学习—模仿—创造”的过程,是实施“联片互动”的关键环节,抓住这个关键,“联片互动”便水到渠成。“联片互动”是对“分片活动”的深化和提升,可使教学效益和价值最大化,具体的操作过程与“分片活动”异曲同工,这里不再赘述。由于参与联片互动的人数较多,活动的负责人和策划人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两个人要重点选好,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联片互动的内涵分析中可以看出,它具有如下特征:整体性:要实施联片互动,必须从本地区或本单位的实际出发,胸怀全局,整体考虑,全面部署,分类推进。操作性:联片互动是一种教学行为的跟进策略,旨在指导教学实践,矫正管理行为,推广优秀成果,传播先进思想。发展性:联片互动注重通过活动引领,互相取长补短,吐故纳新,从而让所有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专业成长,得到长足发展。 ?
2 联片互动的理论基础?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直观的实践是最重要和最普遍的规律”,这强调人的认识总是要经历一个由“实践”到“创新”的过程。联片互动引导教师全身心投入,全方位互动,就是给教师提供一个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合作的平台,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从有效教学实践来看,相对于“低效”,有效教研强调“有效”,追求“高效”。要收到好的效果,须加强过程管理,把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抓实抓好。联片互动就是在全员齐动和分片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不但加强了交流,促进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凝聚了智慧,做到了“有效”。?
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角度看,建立一个学习型团队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学习型团队的首要条件是要形成一个“文化场”。一个学校要善于将教师群体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学校特有的“文化场”,让“场”的引力凝聚智慧,通过“场”的势能约束行为,利用“场”的辐射激励师生,促进发展,联片互动则是营造“文化场”的有效途径之一。?
3 联片互动的主要方式?
在多年推行联片互动的工作经历中,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3.1 校本教研式。
基于学校,从学校实际出发的校本教研作为顺利实施新课改的关键,它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交流和推广校本教研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就成为联片互动的首要任务。我县实验小学的集体备课在提高备课的实效性上做出了有益探索,结合城镇内学校比较密集、教师业务能力强的特点,以实验小学为龙头,强强联手,推行集体备课,重点从流程辅导、集体研讨引导等环节落实集体备课,逐步形成了“集体研讨—形成共案—规范个案”的集体备课制度。目前,已将这一经验向全县各片推广,使校本教研进一步深入,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2 课堂观摩式。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主战场、主阵地,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研讨当是联片互动的核心内容。课堂观摩式可以是完整的课堂教学的展示,也可以实施微格教学,即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利用现代的录音、录像等设备,帮助教师训练某一技能技巧,然后用于实际教学,还可以是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或有代表性问题进行研讨,逐步引导教师评课、议课、改课,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激发教师的教学机智,鼓励教师创新,引导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通过以上形式,使教学相长,教听相长,教研相长。?
3.3 专家引领式。
长期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却缺少教学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教育专家有着很高的理论水平,却缺少验证的机会,而联片互动是联系二者的纽带,使传经送宝和取经学宝做到和谐统一。一般是先进行调研,将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困惑条分缕析,然后让专家现场指导,答疑解惑,辅导矫正,促进双赢。?
3.4 专题研讨式。
针对本片内或学校内存在的共性问题或教学教研等某一方面问题,由乡镇中心教研组开展专题研讨,甚至于上升到课题研究,这种专题研讨式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县武功镇大学街小学的省级研究课题《在小学各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在对本乡校乃至于本片内学生学习能力情况作了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的,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的共同努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创新精神的培养研究还有困惑,片内集中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中心教研组的作用,课题终于顺利通过省教科所的鉴定验收,并予以全省推广。?
上一篇:牛羊鸡定点屠宰管理方案
下一篇:片区农业发展规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