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灌溉工程方案{整理5篇}

青春梦想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1911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8分钟。

灌溉工程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节水灌溉;加压滴管方案;应用与分析

1.工程概况

锡伯图灌区主要由恰夏乡、恰合吉牧场、兵团3个用水单位组成,共有23个行政村。锡伯图灌区恰夏乡项目区官店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南部7km处,处于塔额公路南侧,地势平坦,海拔630―600m左右。

项目区输水工程节水技术现状主要采用渠道防渗措施,田间灌溉方式主要以大水淹灌为主。本次项目区灌溉面积3000亩。通过加压滴灌项目的实施,可减少项目区地下水开采44.96×104m3,使项目区地下水水位有所回升。对灌区发展畜牧业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2.基本资料

2.1气象

项目区多年平均气温5.4℃,最高气温38.4℃,最低气温-34.5℃。无霜期137天,年平均降水量336mm,蒸发量1599mm,≥10积温2208℃,最大冻土深1.46米。多年平均风速1.9m/s,主风向多为西风。

2.2水文

项目区位于锡伯图灌区,地处锡伯图河下游,地表水资源较丰富,地表水资源量可利用量为4107.78×104m3。锡伯图河发源于额敏河北面的塔尔巴哈台山东段南坡,该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最终在额敏河中、下游汇入额敏河,其P=75%径流量为5196×104m3。

2.3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工程地处冲积扇的下部,地势比较平缓。

地层岩性:自上而下分为低液限粉土层。低液限粉土层:厚度0.8~1.8m,厚度变化大,结构稍松,颗粒间可见孔隙。建筑区地下水属于孔隙潜水,地下潜水位埋深8m,水质良好,不存在地下水对建筑物的影响。

地质构造:北部为古老褶皱断块构成塔尔巴哈台山山系,低山区则是由新生代构成的山前雁行排列的褶皱和断裂,往南则是长期下降的接受沉积的盆地;工程区无区域性大断裂通过,区域构造稳定性好。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基本烈度VI度。

3.工程设计

3.1工程总体布置

锡伯图灌区牧区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本着实事求是、科学研究、多方论证,尽可能因地制宜地采用先进节水技术和经济耐用的建筑材料,尽量做到理论上可行、经济上节约。

由于项目区条田、道路已成形,设计时充分考虑原有布置。项目区水源为地下水,计划实施滴灌工程面积3000亩,主要种植打瓜。建设内容为:首部5座,新建地埋PVC-U输水管道14.9Km,铺设滴灌带195×104m,闸阀井35座。考虑到按照现有地块、条田、道路及机电井位置情况,布置5个独立的灌溉系统,灌溉面积相同,每一区均有独立的供水水源井。

3.2工程设计

(1)灌水器的选择和布设

根据作物种类、种植方式、土壤类型、当地风速、降雨以及新选用的灌水器类型,结合工程施工、管理、对农田作物的影响及经济因素等,确定滴灌工程中滴头和毛管的布置方式。

项目区种植作物为打瓜,打瓜的种植模式为窄行距为30cm,宽行距为70cm,株距为20cm,毛管一管两行布置。考虑种植作物的倒茬,玉米的种植模式为行距为50cm,株距为15cm,毛管一管四行布置。原有的管道均可利用,只需更换地面毛管就可灌溉。

结合砂壤土特性和种植株行距,滴灌带滴水口间距0.3m,设计工作水头为10m情况下额定流量为1.8L/h、管径为16mm的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滴灌带铺设间距为1.0m,沿种植方向铺设。

(2)经分析计算:湿润比P为50%;设计灌水定额m为25.17(mm);灌水周期T为3.91(d)取4天;一次灌水延续时间t为4.2(h/组)

(3)滴灌系统水力计算

全灌区5个滴灌系统的管路布置及设计方法均相同,本次设计将一区滴灌系统作为典型工程,详述其设计思路及方法。

a轮灌方式

允许的最大轮灌组数:

N轮灌组≤Nmax=INT[CT/t] =21×4/4.2=20(组),根据实际情况取20个轮灌组,等于最大轮灌组数,满足设计要求。本工程轮灌组编组方式采用每次开启两条分干管上的1条支管,本系统共4条分干管、40条支管,共划分为20个轮灌组。

b设计流量推算

一区滴灌系统

①毛管流量的确定

该系统毛管长度为75m,滴头设计流量为qd=1.8L/h,滴头间距为0.3m,因此毛管流量为450(L/h) 。

②支管流量的确定

1条支管长度为65m,毛管间距为1m,带65对毛管[INT(65/1)=65];其流量为58500(L/h)=58.5m3/h。

c灌水小区水力设计

① 灌水小区设计允许水头偏差[h]为4.1

②灌水小区允许水头偏差在毛管上的分配

因为灌水小区布置和毛管规格型号选择已确定,毛管的水头损失为1.27m,支管的允许水头损失为2.83 m。

通过毛管极限孔数和极限长度计算,以上分配毛管的水头损失偏小,经过多次试算将毛管允许水头损失调整为1.7m,既符合毛管极限长度要求,又使支管有较大的允许水头损失,故将允许水头损失确定为:,。

③ 毛管极限孔数和极限长度

本工程沿毛管铺设方向坡降为2‰,按平坡设计。毛管极限孔数N为279个;毛管极限长度为75m;毛管进口工作压力为10.92m。

(4)支管管径的确定与水头损失的确定

a支管管径选择计算

每条支管双向控制65对毛管,每条毛管流量为450(L/h),每条支管长65m,间距150m。毛管间距、支管允许水头差都已确定,支管为多孔管,孔数为65,大于3,经计算支管最小管径为80.48(mm),取de90PVC-U管(0.4MPa),其内径为84.6mm。

b支管进口压力经计算为12.56m。

(5)干管设计

a干管管径的选择

通过节点设20条支管;两条分干管:1分干管、2分干管,长度均为675m;一条主干管,主干管垂直于分干管,长度为130m。干管管径的选择,以系统运行费与投资费用之和最小来判定,并根据承受压力确定各管段的管径。

b节点压力均衡验算

通过各节点压力推算,将管径作适当调节。

c设计水头计算

经过一区滴灌系统节点压力均衡验算,调节部分管段管径后确定的主管道进口水头应取H0=37.74m。

(6)水锤压力验算与防护

a验算原则

按照《微灌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微灌专用聚乙烯管(PE塑管)可不进行水锤压力验算。

b直接水锤的压力水头增加值ΔH

(7)其它配套设备

水源为井水,水质良好适于农田灌溉,所含杂质较少,首部选用一组“离心+网式”过滤器即可,其型号选择应根据其过流量(系统的设计流量)确定。首部设置施肥罐、压力表、阀门等。

(8)设计基本参数技术指标

a.土壤类型:砂壤土,土壤容重:r=1.45(g/cm3);

b.田间灌溉水利用系数:η=0.90;

c.作物日耗水强度:E=5.8(mm/d);

d.田间土壤持水率25%;

e.作物设计湿润深度:h=50(cm);

f.有效降雨强度:P0=0(mm/d);

g.灌水均匀系数选用95%。

4.工程方案分析

4.1所选加压滴灌既节水,又提高作物产量

项目区地势平坦,北高南低,种植作物为打瓜,传统地面灌溉灌水不均匀,水的利用率低。即使采用低压管道灌溉,只解决了渠道输水损失,田间灌水不均匀问题仍无法解决。由于灌区原有机井,具有加压条件,修建加压滴灌比较合理,既节水,又提高作物产量,也适于打瓜的种植,经分析计算采用滴灌方式灌溉,每亩约可节省水量149.84m3,在投资方面,加压滴灌约636.70元/亩,滴灌的投资较低。

4.2充分采用加压滴灌,加快了施工进度

采取直接抽取井水加压滴灌即直接换泵,管道施工不影响灌溉,施工方便、此方案加快了施工进度。

4.3采用加压滴灌,减少工程投资

直接抽取井水加压滴灌方案:投资相对较小,年运行费用少,建设期不影响生产灌溉,工期较短。若利用沉淀池二次加压滴灌方案:投资相对较大,年运行费用大,建设期影响生产灌溉,工期较长。

参考文献:

[1]《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

灌溉工程方案范文第2篇

1.1节水灌溉工程和灌区的管理职责不清

由于政策的不健全,导致了灌溉工程的管理出现了问题,有些灌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专人管理,灌溉出现了自由化的状态。管理的职责不明确,在管理的过程中没有明确各个部门的任务,没有明确的分工。一些地方的水利过程往往会出现重建轻管的现象,工程建设后出现没人管理的局面,导致水利工程荒废,无人管理,最终失去其功能。

1.2灌溉工程建设投入的资金不足

在我国水利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节水灌溉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每年投入到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比较的有限,有一部分需要农户自己进行资金的筹集,但是农户筹集资金的能力有限,导致在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资金,一些过程设施由于缺乏资金,年久失修,失去了其作用,在汛期的时候往往出现事故。

1.3灌溉工程设备不完善,不规范

目前水利工程的面临最严重的问题是资金的投入不够,由于缺乏资金,导致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能及时地修理,一些已经丧失作用的工程设备不能及时地更换。虽然近几年来我国提倡大力发展水利过程,重视农业灌溉,但是由于推广的力度有限,现阶段的水利设施大部分是始建于上世纪,有些过程已经老化,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过程设施不完善,质量不达标。

2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水利问题刻不容缓。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得知了农田水利工程中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存在就要去解决,不能等到酿成事故的时候才去解决,到时候悔之晚矣。以下提出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1进行灌区调度时运用线性二次高斯模型

灌区的水大部分来自水库,假如灌区的水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调度,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也就提高了,此时我们运用线性二次高斯模型进行计算灌区水资源的调度,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利用率。用线性二次高斯模型进行调度的基本步骤是:首先掌握和了解灌区的水土情况,根据水土情况将整个灌区分为几个小型的灌区,然后将小型灌区里的有长有作物的田块看成一个土壤水库,简化灌区调度的难度和步骤。最后用优化控制的方法求解模型,实现水资源的优化调度。

2.2优化农业灌溉中的灌溉量和灌溉时间

农业上,将作物的生长期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苗期、拔节期、孕育期和成熟期,并且为了计算方便,每个阶段的作物蒸发蒸腾量看成一个定值。在灌溉的过程中,只考虑两种损失,一种是在灌溉水输送的过程中由于渠道的渗漏和水面的蒸发而引起的损失;另一种由于土壤水的下渗而引起的损失量。将由于土壤水的下渗而引起的损失量和在灌溉水输送的过程中由于渠道的渗漏和水面的蒸发而引起的损失的总和看成一个定值。然后根据实际的情况建立模型,假设作物生长需水量为定值,然后两种损失为定值的情况下确定最优灌水量和最优灌水周期,使得灌溉水的损失最小。

2.3运用可变模糊理论选择节水灌溉方式

灌溉方式是影响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节水灌溉方式的选择是从许多建设方案中,经过经济回收率,灌水强度,灌水均匀度和施工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最后选出最优的灌溉方案。目前主要的方法有关联分析法,集队分析法,属性识别模型等等,但是这些方法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基于可变模糊理论之上的优选方法如下:(1)有n个待选的节水灌溉方案组成的样本,为一个集合。(2)确定指标的权重向量。(3)根据相对隶属度计算公式计算方案j对1级(优级)或0级(劣级)的相对隶属度。(4)根据计算各方案的相对优属度向量,求其平均值(为相对优属度向量u)。(5)根据u中各方案的相对优属度大小,对其进行排序,选出优属度最大的,即为最佳方案。

2.4统筹规范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研究方法已经不能适合于当前的水利发展。现阶段需要的是一种能够准确,及时的反应当前的土壤和作物状况的研究方法。目前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节水灌溉网络体系。物联网在节水灌溉系统中的组成包括系统网络,系统软件和系统供电策略。系统网络又可细分为监测区,采集区和控制区,其主要作用是监测和传送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土壤状况,对灌溉的流量和时间起控制作用;软件结构的主要作用是在软件窗口中以动画的形式显示灌溉系统和农田的墒情信息;系统供电策略的主要作用是为整个软件的运行提供电力,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考虑太阳能发电,并且适当的采用优化策略。

3结束语

灌溉工程方案范文第3篇

1贵州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节水灌溉现状近几年来,贵州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措施来抓的要求,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截止2010年底贵州省常用耕地面积175.78万hm2,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08.74万hm2,占耕地面积的61.2%;节水灌溉面积42.58万hm2,占耕地面积的24.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9.1%。节水灌溉面积中渠道防渗灌溉面积36.26万hm2,占节水灌溉面积的85.2%;低压管道灌溉面积4.98万hm2,占节水灌溉面积的11.7%;喷灌面积0.44万hm2,占节水灌溉面积的1.04%;微灌面积0.89万hm2,占节水灌溉面积的2.1%。此外还有节水灌溉措施面积4.67万hm2。近几年是贵州省节水灌溉事业增长最快的时期,通过各种节水措施,使贵州省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从不足0.37提高到0.45左右。

1.2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贵州省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落后的经济社会状况,使贵州省耕地面积分散、灌溉渠系配套不完善、灌溉方式粗放、灌溉管理落后,节水灌溉面积发展缓慢。目前贵州省节水灌溉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山区地形制约节水灌溉的发展。受山区地形的限制,贵州耕地比较零星,平地少,山丘地多。其中相对平坦成块、水资源条件较好的部分基本已作为水稻田,旱地绝大部分都是比较复杂的山丘坡地,水源条件较差,很难进行一般的地面灌溉,而喷灌、滴灌等先进的节灌模式技术要求高、单位面积投资大,目前只能在节水示范项目中应用,难以大面积推广。(2)节水意识和观念尚需加强。由于贵州省降水相对丰富,在不出现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基本能满足农田用水要求,造成贵州省多年来农业灌溉以大水漫灌为主,灌溉方式粗放,但农业抵抗干旱的能力却非常薄弱,连续5~7d无降水,便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但人们在主观上未感到节水灌溉迫切性,客观上又存在一定困难,因此节水灌溉难以得到大面积的发展,大量耕地还处于雨养状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3)建后管理相对滞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事企不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不足,水价严重偏低,计收不力,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体制不完善,这些问题影响了贵州省节水工程良性运行。在农户自管的项目中,由于农民的科技意识跟不上,出现了毁坏建成设施、不愿使用节水设备等现象。(4)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节水灌溉技术产学研联系不够紧密,技术集成少,成果转化慢。缺乏节水灌溉行业准入制度,节水灌溉设备质量良莠不齐,尚未培育出一批可承担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主体地位的设备生产企业。

2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及目标

2.1发展思路贵州省节水灌溉发展的主要思路是加强现有工程的节约用水管理;采取以渠道防渗为主,大力发展管灌,适当发展喷灌、滴灌、微灌与非工程的农业措施相结合节水灌溉模式,以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带动面上节水灌溉的发展。资源节约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相促进,通过建立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科技支撑、专业服务、企业配合、社会支持的机制,加快工程建设,强化管理改革,推进产学研结合,健全技术服务,大力发展贵州省高效节水灌溉,促进农田水利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2发展目标根据规划目标和各地实际,到2024年,贵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137.1万hm2,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万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约153.3万hm2)的13%。“十二五”期间,确保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67万hm2,争取新增10万hm2。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建设,集中连片建设一批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每年大致安排建设4片666.7hm2以上、10片333.3hm2以上及一批33.3hm2以上的项目区;加上面上各地建设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5年内力争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0万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由3%提高到7%,其中喷灌面积发展到1万hm2左右,微灌面积0.67万hm2左右,力争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通过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以及加强管理,确保全省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0以上。同时,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健全“产权明晰、主体到位、责任明确、经费落实”的田间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发展农民用水户协会,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面积的比例显著提高;在建立水权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灌溉用水检测、量测网络,探索建立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节水约束体系,推行节水灌溉制度。

3总体布局及发展重点

3.1总体布局按照水资源时空分布、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水利工程布局和农业分区等情况,贵州将节水灌溉地区分为3类:水资源紧缺区、水资源相对欠缺区和水资源相对丰沛区[3]。全省节水灌溉总体上以渠道防渗为主,而在水资源紧缺的中部地区重点发展低压管道灌溉,在水资源相对丰沛的东南部地区重点发展渠道防渗及田间节水,在水资源相对欠缺的西北部地区重点以雨水集蓄工程与低压管灌相结合的旱地节水灌溉模式为主。

3.2发展重点(1)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建设。大中型灌区一般是全省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对维护全省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发展大型灌区的节水灌溉面积很重要,应该成为全省节水灌溉发展的重点区域。(2)以黔中水利枢纽为代表的新建灌溉工程建设。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是以灌溉和城乡供水为主,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并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创造条件的大型水利基础设施项目,是西部大开发中贵州水利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也是贵州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3)节水灌溉规模化试点项目建设。要把《“十二五”贵州省节水灌溉规划》的规模化试点项目建设方案作为重点建设工程,以点带面,带动全省节水灌溉的发展。目前贵州确定有6个规模化试点建设项目,分别是黔南州瓮福灌区规模化试点项目建设方案、铜仁市德江县规模化试点项目建设方案、黔东南州锦屏县规模化试点项目建设方案、安顺市西秀区规模化试点项目建设方案、六盘水六枝特区规模化试点项目建设方案和毕节地区威西灌区规模化试点项目建设方案。(4)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2009年以来,财政部、水利部在全国选择850个重点县,整合资金,集中投入,连片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贵州省有45个县进行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国家为此专门制定了重点县的建设目标和任务、组织形式及管理体制,为各个重点县的节水灌溉建设指明了方向。要把我省列入财政部、水利部规划的重点县作为节水灌溉发展的重点,以县为单位做好县级单位的节水灌溉示范工作,为其他县的节水灌溉工作提供经验和教训,进而推动全省各县的节水灌溉工作的开展。(5)水资源紧张和季节性缺水地区的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灌溉主要是受水资源条件的约束[4],因此要把贵州省水资源紧张和季节性缺水地区作为全省节水灌溉发展的重点。根据《“十一五”贵州省节水灌溉规划》对全省分区的成果,贵州省节水灌溉的发展的重点区域应该是黔中地区和西部地区。

灌溉工程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改善措施

一、概述

农业水利工程是发展农业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影响着我国农业发展的速度。农民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时一般都是地面灌溉,在我国农业中广泛应用,但是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率来说,要做到节约水资源,就要节约灌溉用水量,修建农业水利工程时大势所趋。科学的改进灌溉方式,统一管理灌溉用水,才能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要保证农产品的高产和高质量。因为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的时间较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解决,为我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发展做出努力。

二、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不足

1.节水灌溉管理系统不够完善。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国家对农田节水灌溉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不断增加,发展步伐也在加快,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节水灌溉问题,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但同时,在水利工程投入使用之后,因為节水灌溉管理系统不够完善,且农业生产者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欠缺节水的自觉性,看不到节水灌溉与农业发展之间的联系,依然使用传统的地面灌溉方式,造成了节水灌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节水灌溉设施不够完善。因为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环境与气候,有的地区水源充足,而有的地区降水量很少,所以每个地区的农业水利节水灌溉的现状各异。因此要根据每个地区的气候状况和水资源配置不同的节水灌溉设备,合适的设备也能更好地提升节水灌溉的效率,而在降水不足的地方,设置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现在我国许多地方的灌溉基础设施的配置不满足该地区的需求,灌溉使用的技术与方法也有所不足,导致了水利节水灌溉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3.节水灌溉规划不够科学。要大幅提升节水灌溉的效果,就要科学的制定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方案。但是,我国许多地区在规划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时候,只是根据以前的地质勘探资料或者是规划人员以往的经验水平展开规划,没有很好地结合当地的现况进行设计。这样设计出来工程方案是十分不科学的,与当地的环境现状不符合,会造成建设出来的工程实用性不强,不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的节水灌溉效果。

4.先进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难以落实。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也有所提升,节水灌溉技术也有喜人的发展,并在一些地区达到了不错的成效。但是,由于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和有关部门的资金补助,许多地方的节水灌溉机制不完善以及所需的资金供给不足,导致了这些先进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在大部分的地区都没办法很好地落实。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农业工作者缺乏积极性,导致了先进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很难投入使用,对节水灌溉的效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问题的解决措施

1.提高对节水灌溉管理的重视程度。要改善节水灌溉的效果,就要更加重视节水灌溉的管理。所以,农业部门要提高对节水灌溉管理的重视程度,端正工作态度,结合每个地方的环境和水资源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节水灌溉管理方法。还要指派专门的部门进行负责,监督节水灌溉工程的进程,当节水灌溉工程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另外还要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对于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益处的宣传力度,要全力提升当地农民对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视程度,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配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提升节水灌溉的效果。

2.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历程中,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水利部门要完善水利节水灌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开展工作之前,首先要结合当地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且施工过程要严格的根据预定方案来进行,这样才能有效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人力物力甚至资金的浪费现象。另外,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准则,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情况来进行建设,才能够保证基础设施能在当地的节水灌溉中起到相应的作用。通过以上几点,让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且提高了建设合理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节水灌溉的效率,促进农业发展速度的加快。

3.科学的对节水灌溉进行规划。要进一步的加强农业水利节水灌溉的效果,就要合理的设计节水灌溉工程。在对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进行规划的时候,要掌握当地相关的地质勘探资料,并据此结合当地的环境以及气候状况等,有针对性的规划合理的水利灌溉计划。此外,要积极探索水资源的利用渠道,把自然降水、地表水以及生活废水等水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拓宽该地区已有的农田水利工程,更加重视护岸和护坡的建设施工,加强各种渠道水资源之间的连通性。还要对不合理的闸涵进行改造,并加强排涝施工,才能更有效地提升该区域的农作物抵抗旱灾的能力,提高节水灌溉工程的效果。

4.加大资金的投入,落实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由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为了提高节水灌溉工程的范围,要加大其建设资金的投入,国家要推行更多的优惠政策以及资金补贴政策来对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比如推行农田水利工程的优惠贷款措施,并采取更多相关的手段来更好的支持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例如开展无息贷款、财政贴息或者是延长还贷的年限等措施。此外,还要积极地利用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让金融公司基于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贷款更加优惠的税收或者是退税政策,要积极的引导金融机构扩大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贷款投放量。因为充足的资金才能提升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速度,从而提高农业工作者的积极性,利于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的落实,并提高农田节水灌溉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展始终占据着一个重要的地位,而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的综合性体现的很明显,在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当地的农业的发展方向相适应,还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水土资源现状。节水工程是为了节约农业用水以及提高单位用水生产出粮食的质量和产量。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的核心是农业节水,对有限的水资源实现最优利用方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农产品的高质量和高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成忠.斗农渠防渗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监理[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

[2] 陈昌春,黄贤金,吴玉柏.灌区农业节水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4(04).?

[3] 孙晓琴.浅谈节水措施在农田灌溉中的应用推广[J].科学之友2014(11).?

灌溉工程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灌溉系统 经济效益 分析

(一)投资 保护地灌排工程投资是指工程项目全部完成达到设计要求所需付出的全部资金,即花费在保护地灌溉工程建设上的全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

保护地灌溉工程投资一般包括:

①永久性工程的投资,包括主体工程建筑物、附属工程建筑物,以及配套工程的投资、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

②临时性工程的投资。

③其他投资,包括工程占地,处理工程的不利影响费用,勘测、规划、设计和科学实验等前期费用,生产用具的购置费用,管理费用,培训费用,预备费和其他必要的投资等。

对于配套工程投资,在规划阶段,可按扩大指标进行估算;在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对灌(排)渠沟一般可参照概算办法进行计算,对灌排渠(沟)以下的固定渠系和田间工程,可按扩大指标进行估算。其所采用的扩大指标,应根据类似工程或典型工程设计资料分析确定。

(二)年运行费 年运行费用或称年经营费用是水利工程经济分析中另一个重要经济指标。它是指水利工程设施在正常运行期间需要支出的经常性费用,包括燃料动力费、维修费、管理费、补救和赔偿费,以及其他有关费用等。因为这些费用是年直接花费掉的,所以也称直接年运行费。

对水利工程而言,年运行费除以上所述的年直接开支的运行费外,还要对各类固定资产按一定的折旧率每年提取折旧费。它是工程管理单位每年从毛效益中需要提取的一项特殊支出,即工程使用寿命内无形消耗掉的固定资产,所以有人把折旧费称作间接年运行费。

为了便于计算,在经济分析中通常规定,所谓年费用(或称年成本)即包括直接年运行费和间接年运行费两部分。所谓年运行费则仅指直接年运行费用。年运行费计算方法如下:

(1)燃料动力费是指保护地水利工程设施在运行中所消耗的煤、电、油等费用。它与各年的实际运行情况有关,其消耗指标可以根据规划设计资料或实际管理运用资料,分年统计核算,求其平均值。对缺乏实际资料或规划设计阶段,可参照同地区类似工程设施的管理运行资料分析确定。

(2)维修费主要指保护地灌溉工程中各类建筑物和设备的维修养护费。一般分为日常维修费、岁修(每年维修一次)费和大修理费等。日常维修养护费可按照相应工程设施投资的一定比例(费率)进行估算,也可参照相同地区同类工程的实际开支费用分析确定。大修理不是每年都进行,为了计算方便,一般将大修理费用平均分摊到各年,作为年运行费的一项支出。可按投资一定比例进行结算。

(3)管理费包括工资、附加工资和行政费及其他日常费用等。这项费用的多少与工程规模、性质、机构编制大小等有关。一般可按年管理运行费的一定比例确定,或参照类似工程的实际开支费用分析确定。

(4)补救和赔偿费水利工程建成以后,有时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但保护地灌溉工程的这项影响一般较小,可按总值平均分摊到各年。

(三)效益计算 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是指工程建成投入管理运用后,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效益,它是指工程建成以后对整个国民经济全面的影响,从而为全社会提供经济效益,增加国民收入;二是间接经济效益,或称经营管理效益。

1.灌溉效益灌溉效益是指修建灌排工程以后,在相同的自然、农业生产条件下,比较有灌溉措施和无灌溉措施或采用不同灌溉模式时的农业产量(或产值)。其增加的产量(或产值)即为灌溉效益。保护地灌溉效益计算有两种方法,即产量对比法、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法等。

(1)产量对比法

①纵向对比法:是指某一保护地(或面积)在修建灌溉工程后作物产量与本建(或未改建)灌溉工程前作物产量相比较,其增加部分即为灌溉效益。由于采用产量对比法时有些条件发生改变,如年份等,所以常常以平均增产效益表示:

②横向对比法:简单地说就是同类地区采用灌溉工程与不采用灌溉工程时比较其效益变化。式中Yo--未采用灌溉工程或未改建灌溉工程时的平均产量。

(2)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法保护地增产通常不仅仅是通过灌溉工程增产,通常伴随着其他农业措施,如种植制度、施肥等。因此,效益增加的一部分是由于采用灌溉工程后产生的,计算时应考虑这一影响。其计算式为式中C--灌溉分摊系数,可根据历年产量资料分析,或采用同类地区试验资料确定或按规范确定。

2.排水效益保护地往往因暴雨或大雨造成环境积水过深或引起地下水位上升而造成涝灾,排水效益通常可以用实物量或价值量来表达,其中实物量的表达方式通常有:绝产面积法、减产量、绝产率、减产率等表示,有时也考虑一些由于积水浸泡而造成建筑物损失等。其实物量表达方式如下:

绝产面积法:通常涝灾(或渍害)有轻重之分,排水工程建成后将会减少受灾面积,但无法准确定出其效益。实际工作中通常用减少的绝产面积来表示排水措施的效益。

减产量:以涝灾引起的减产损失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实际操作时往往有一定的难度。

绝产率:是涝灾区绝产面积与涝区总面积的一个比值。该指标是一个相对指标,运用这一指标表示排水效益,便于在条件类似区域计算采用。

减产率:是以涝区正常产量的损失程度来表示的一个相对指标。通常用单位面积上的损失率来表示。

(四)经济效益 分析保护地灌排工程的经济效益分析就是比较工程的投资与效益在经济上是否可行。或对满足同一目标的较多工程方案,进行分析、计算和比较,选择出建设单位既能接受、投资效益又高的工程方案。保护地灌排工程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静态分析法;另一类是动态分析法。为了便于应用,现就这两种方法叙述如下:

1.静态分析法为不考虑资金的利息所做的分析比较,通常称为静态分析法。该方法指标通常有益本比法、年折旧费用最小法等。

(1)回收年限(益本比法)工程建成运行后,逐渐通过效益积累全部回收投资的年限。通常表示为

工程设计中的方案比较,除上述回收年限外,还必须考虑追加投资或方案间投资差额回收问题,通常称为抵偿年限。其计算公式为

我国一般采用的标准抵偿年限为3~5年。对于效益相同的各方案优选时,可以参考年折旧费用最小法。

(2)年折旧费用最小法对于效益相同情况下的多种方案,采用此法较为简便。而根据上述追加的投资抵偿年限法,选择最优方案,都是根据标准值计算的。即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