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浅谈隧道掘进中的优化方案

梦里花落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28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分钟。

1优化的必要性

主洞开挖方式需优化。交叉口主洞原设计开挖方式为两台阶开挖,由于所处段落为Ⅲ级围岩加宽段,最大开挖宽度达14.70m,加上排风通道的临空面,采用上、下台阶开挖施工风险大。交叉口支护形式需优化。交叉口所处围岩为Ⅲ级围岩,排风通道支护形式为:超前支护为22早强砂浆超前锚杆,初期支护为Ⅰ14@1m钢拱架、22全螺纹砂浆锚杆、8钢筋网片和20cm厚C25喷射混凝土,二次衬砌为40cm厚的C30钢筋混凝土,隧道设计预留变形量为5cm。主线所处围岩为Ⅲ级围岩,支护形式为:初期支护为Ⅰ16@1.2m钢拱架、22全螺纹砂浆锚杆、8钢筋网片和22cm厚C25喷射混凝土,二次衬砌为45cm厚的C30钢筋混凝土,隧道设计预留变形量为7cm。交叉口所处结构复杂,且临空面较大较多,主洞设计没有超前支护,施工安全风险大。右线排烟通道需优化。斜井右线排烟通道经主线左洞拱顶6m通至右洞,施工难点在于60.11°上坡段和52.15%下坡段,坡度大势必加大施工难度,增加施工时间,并且大坡度带来较大安全风险。与交叉口相距最近处车行横洞需优化。斜井排风通道优化后,斜井与左线主动相交桩号为ZK16+581.320,与ZK16+449.884车行横洞相距131.436m。该段围岩开挖完成至少需要43.4d,考虑二次衬砌的及时跟进,二次衬砌完成至少另需22d。如由ZK16+449.884车行横洞进入主线右洞,势必对隧道工期形成很大制约。施工组织需优化。由于交叉口临空面多、主洞断面大,需要合理安排施工组织,减少对各个工作面的扰动。

2优化方案

进入左线排风联络风道的优化。我项目积极与业主及设计院进行沟通,邀请设计院到斜井施工现场进行踏勘,经过多方沟通与研究决定:为了斜井可以有效的分担主洞施工任务,对于原设计斜井内轮廓进行扩大变更。原设计5m净宽排风联络通道调整为8.8m净宽;原设计2m半径转角调整为30m半径转角。该项优化不仅有利于现场施工,而且排风联络风道断面的加大改善了洞内排风效果。主洞开挖方式的优化。首先斜井以导坑形式进入左洞,在导坑完成后,采用上、中、下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方式开挖。为了减少超欠挖,降低二次扰动,完善炮眼布置,保证开挖轮廓面一次成型。交叉口支护形式的优化。排风通道支护加强:靠近主洞10m范围内,原设计超前支护为22早强砂浆超前锚杆加强为42超前小导管,原设计初期支护为Ⅰ14@1m钢拱架加强为Ⅰ16@1m钢拱架,靠近主洞处拱架加强为Ⅰ20,隧道预留变形量提高为10cm。主线靠近交叉口20m范围内,增加42超前小导管超前支护,原设计初期支护为Ⅰ16@1.2m钢拱架加强为Ⅰ18@1m钢拱架,并在靠近交叉口处采用Ⅰ20钢拱架,隧道预留变形量提高为15cm。交叉口右线排烟通道和与交叉口相距最近处车行横洞的优化。交叉口处、左洞与右洞净距37m。考虑到交叉口结构复杂,我项目用地质雷达对该段围岩进行了超前地质预报,检测结果显示岩体完整、围岩变化小、无水。在此前提下,我项目将ZK16+449.884车行横洞处调整至此,提前2个月实现了斜井由左洞进入右洞的目标。并且,原先T字形的交叉口,在增加进入右洞的横洞后,改变为十字形,有效提高了洞内通风排烟效果。施工组织的优化。工序优化。在斜井进入左洞后,采用地质雷达分别对3,4标方向围岩进行了超前地质预报,检测结果表明3标方向围岩较好。为减少扰动,我项目首先往3标方向施工进尺30m,然后往4标方向施工。各个工作面同时施工组织的优化。在左、右洞多个工作面开展后,各个工作面统筹协调,斜井作为进出洞唯一通道,减少车辆行驶干扰。另外,我项目极其重视监控量测的指导作用,施工中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及时调整了支护参数,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3结语

目前左洞完成开挖618m,右洞完成开挖207m,施工进度在隧道三个施工工区中处于第一。实践证明,以上优化措施在隧道斜井得到成功应用,不但保证了施工质量,而且降低了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并节约了2个月工期,可为以后类似隧道交叉口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