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武术教学计划方案{甄选5篇}

风中岁月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758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1分钟。

武术教学计划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会展人才;会展企业;高校

引言:随着世界会展业与会展经济的飞速发展,武汉市会展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机博会、光博会、农博会、食博会、华创会等一批在全国有着影响力的会展品牌正在形成,这让人看到武汉作为“中部会展之都”崛起的潜力。但让人遗憾的是,与产业高速发展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会展教育发展的滞后。武汉高校中开设会展专业的相对较少,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却又不被会展企业所喜,这是如何造成的?同时通过哪些措施能有效扭转这种失衡?这成为了笔者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

一、武汉市会展人才供需现状

(一)武汉市高校会展人才培养现状。第一,学历教育以高职为主,人才起点较低。从国外会展教育的经验来看学历教育是会展教育的主体。会展发达国家重视会展人才培养,并形成会展教育体系,如美国会展教育以硕士、学士为主。武汉市会展教育处于起步阶段,2014年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武汉仅六所本科院校招收会展专业,分别为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武汉商学院,其中武汉商学院只在专科招收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这六所高校无一为985、211院校。专科学历招生层面,武汉市共10所高校有着会展专业的招生计划,其中高职院校共9所,分别为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武汉科技职业学院、湖北青年职业学院、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占武汉市高职院校总数的

28.12%。硕博层面,湖北大学开设会展节事管理方向、武汉纺织大学开设会展与项目管理方向。人才学历层次上以高职院校为主,人才起点低,缺乏高学历人才,完整的会展教育体系尚未建立。第二,专业招生规模小,人才培养数量受限。从近三年会展专业招生情况来看,招生人数有限,招生规模多为1-2个班级,

同时部分高校的招生状况出现一定波动,如武汉纺织大学在

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停招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在2011年招收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后,2012-2014年连续三年停招该专业。招生人数少,招生规模偏小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人才培养数量受限,高校人才培养周期长,本科培养周期为四年,专科培养周期为三年,较长的培养周期、较小的培养规模,使得武汉市会展行业的人才供给出现了严重不足。第三,依托专业门类分散,专业定位不明晰。我国会展学历教育最早以专业方向的方式进行招生,后经教育部批准,在《普通高等学科本科专业目录》公布设立“会展经济与管理”、“会展艺术与技术”等本科专业。我省公布的《湖北省省属高校普通专科(高职)专业目录》中允许高职高专院校层次开设“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在会展专业开设中,体现多学科、依托多种专业门类进行培养的特点,如武汉商学院会展专业开设在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江汉大学文理学院会展专业开设在人文学部,湖北青年职业学院会展专业开设在艺术系。这反映出高校在会展人才培养上的差异性,也说明我国会展学科在归属和门类划分上出现了不确定性,导致人才定位、培养方式等内容上不明晰。第四,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制约专业人才培养。武汉市会展教育正逐渐兴起,但会展师资力量却仍显薄弱。当前教师的理论水平有限,我国2004年正式出现第一批会展相关专业,现任会展教师在教育背景上有管理学、旅游学、社会学、广告学、艺术设计等多门类、多学科,缺乏对会展理论的系统性掌握,理论水平欠缺;教师实践能力有待考量,会展行业对实践具有极高的要求,而任课教师却往往缺乏实践经历,造成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讲授空洞,无法使学生对会展行业及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掌握。

(二)武汉市会展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在会展企业看来,会展人才可分为会展核心人才、会展辅助人才、会展支持人才,其中会展核心人才可从事发展战略、高层策划、市场营销、业务管理等工作,会展辅助人才主要从事会展物流运输、展示设计、展台搭建、器材生产与销售等工作,会展支持人才则主要为会展活动提供相关服务和产品,如旅游接待、展会翻译等。为弄清会展企业的人才需求,笔者对58同城、赶集网等招聘网上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招聘信息进行了分析。

信息梳理中发现目前会展企业招聘的多为招商专员、销售专员等岗位,而高校着重培养的会展策划人才招聘较少,企业对此类人才有着较高要求。同时不同岗位的从业人员也具有一定的需求共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对工作经验有着一定的要求,工作经验的时间要求多为1-3年,这意味着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机会较少,当然,企业这是从人力成本的角度考虑,希望聘用的员工能尽快“上手”,节约企业的培训投入。第二,对专业技能有着一定的要求,如文字写作功底、计算机基本技能、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其中部分岗位对计算机技能的需求除熟练掌握OFFICE外,还需熟练掌握平面制图软件,如CorelDRAW ,Photoshop等。第三,良好的自身素养,具体体现在团队协作精神、敬业、责任感等方面,当然,这些自身素养需求在当今被大多数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所看中。

二、会展人才供需匹配间的矛盾

会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方面高校全力培养、精心打造,另一方面企业大呼“高校培育的产品与需求严重脱节,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已是不争的事实”,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失衡?笔者通过对高校会展人才培养现状以及会展企业人才需求现状进行分析,试图对这种矛盾进行解释。

第一,高校毕业生无工作经验,会展企业需要工作经验。对会展企业而言,招聘过程中希望招聘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这样可节约企业人力成本,但对高校毕业生而言,往往无工作经验,这种工作经验的空白却无法受到会展企业的青睐,这种矛盾其实并不仅仅体现在会展行业中,在其他行业里也同样存在。第二,高校毕业生希望从事策划等管理岗位,会展企业缺乏大量销售人员。会展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希望从事会展策划等管理岗位,当然这与目前大多数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相一致,如诸多高校将会展专业定位为会展经营与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并试图通过会展策划师之类的考试,加强学生的就业信心。遗憾的是,会展企业大量缺乏的是营销类人才,许多毕业生毕业后所面临的岗位选择是招商专员、招展专员,这与策划师、管理者的定位相差甚远,容易造成学生心理落差与消极情绪。第三,高校课程设置重理论,会展企业工作重实操。课程设置上,高校对理论知识颇为重视,如湖北经济学院主干课程中涉及了诸多管理学、经济学的通识课程,在专业课程设置中涉及了会展经济学、会展项目管理、会展运营管理等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专科院校的课程设置则更为丰富,实操元素更多,但却无法深入,如仅凭一名课程展览设计,是否学生就会真的学会如何设计展览了呢?这是值得思考的。会展企业的要求很简单,文字功底好、计算机过关、英语熟练、自身素养过硬,对是否是会展专业反而没有过高的要求。当然,高校会展课程设置上,也无法使该专业学生具有特别的优势。

三、高校会展人才培养策略

第一,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会展学历教育,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博士递进的会展教育体系。硕士、博士以及研究型大学本科主要培养会展高端人才,侧重管理、运营,主要面向大中型会展企业、会展研究机构、高校,应用型本科应着力培养会展实用人才,高职与中职院校将培养会展基层人才作为主要定位,同时积极与国外的会展教育体系相靠拢,学习、借鉴他国的教育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实施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推进会展教育学历层次体系的同时,在保证培养质量基础上,适当扩大培养规模,施行“宽进严出”,为会展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量的人才储备。第二,推进多种培养模式。在中职与高职层面积极推进“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在校期间边学习边工作,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真正了解行业性质、行业需求,掌握职业技能,并及早进行职业规划,制定个人发展方案。本科层面推进“产学研”培养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将行业资源、企业资源与高校资源相结合,通过实训基地、孵化平台、成果转化研发平台等内容的建设,促使学生获取长足的进步。第三,改进人才培养方案。首先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会展人才应该是熟练掌握会议、展览的策划、组织、运作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一定的会展设计、管理的实践操作技能,熟悉会展业的政策法规,了解国际会展市场运作的惯例,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协调能力,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和良好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并将这种理念向学生进行灌输,指导学生制度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其次围绕定位对现有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在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的同时,增强专业实操部分,如项目运营、现场管理、案例分析,鼓励学生将社会实践纳入学分体系,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适应会展企业需要。第四,加强专业师资队伍。教师教学是人才质量培养的关键。目前高校会展教师多非科班出生,这造成了课程教授是“重理论轻实践”,因此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颇为必要,并可从以下着手:第一,推动高校教师企业“回笼”,借助挂职锻炼、校企合作等方式,让教师下到企业,了解行业动态,掌握会展一线工作技能;第二,促进教师队伍主体多元化,引进行业人士担任专任教师、客座教授,建设一只精通会展理论、具有实践能力、年龄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会展专业师资队伍;第三,加强师资培训,一方面加强理论培训,与高校、科研机构、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合作,以座谈会、知识讲座、课题申报等方式,加强教师理论建设,另一方面邀请行业专家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行业培训,以促使专业教师紧跟行业发展,促进教学过程理论联系实际,推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提升。

四、结语

高校应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会展业人才,并跟随者企业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及人才培养方案,但现实是这种培养与调整却出现滞后,培养人才无法真正适应企业需要。笔者在此对高校教育的会展人才供给与会展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了分析,试图找出其中的失衡,并提出措施对失衡进行“拨正”。当然在撰写的过程中,存在着立足于武汉,资料梳理有限等问题,这也是笔者后续研究需要不断改进之处。

参考文献:

武术教学计划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引言

案例教学是在教员的引导下,通过案例所呈现的具体典型情景或故事,由学员充当案例中的某一角色,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演绎、推断、归纳和处置,从而培养学员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1]在军事院校教育中,案例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院校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同时也有利于训练学员的实践能力、实现知识到能力素质的转化。[2]目前在军事院校中,案例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王瑞研究了美军院校开展管理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模型;[3]解永芬等探讨了在任职培训教学中采用与Seminar相融合的案例教学法;[4]郭巍、常翔等在航空装备教学中,通过航空装备故障判断案例及其处理方法,培养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5]张复春等结合航空理论学科特性,就航空理课程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探索。[6]总体而言,案例教学中案例的建设以及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是影响案例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我校“武器装备系统概论”的教学中,结合课程特点,探索了一种基于武器装备建模仿真技术支撑的案例教学方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案例教学的目标

“武器装备系统概论”是我校军事指挥类专业的技术基础必修课程和工程技术各专业的公共基础选修课程,选课人数较多。课程旨在使学员掌握主要武器装备的特点、分类、发展简史、装备性能以及基本科技原理,理解典型作战样式中武器装备的运用原则与方法。课程教学将武器装备系统划分为弹药、武器、平台和体系四个层次,首先弹药是对目标实施直接毁伤的装备,如通常所称的战斗部;武器是将战斗部直接投射到目标位置的装备,如枪炮、导弹等;平台是具有装载武器、弹药或其它装备,并能够在相应作战空间中机动到目标区域的装备,如陆上、海上、空中和空间作战平台等;体系则是上述弹药、武器和平台装备组成的具有多种综合作战能力的集成系统,如航母战斗群、联合火力打击装备体系等。[7]课程特点是内容较多,知识点之间关联关系复杂,单纯依靠教员的课堂讲授很难面面俱到,必须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针对教学对象是大四的学员,已具备一定的科技基础知识。因此案例教学目标在于通过教学,了解武器装备基本性能参数,掌握武器装备体系制胜机理,夯实学员技术与战术相结合的指挥素养。案例教学的重点是以作战应用案例为背景,采用武器装备建模仿真手段,构建武器装备体系,通过对作战过程的推演、问题分析和情况处置,提升学员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

2案例教学的实施

案例教学围绕课程要求,充分发挥学员主导的教学模式,在案例设计、问题分析、仿真设计、对策研究和实验评估的各个环节中,采用学员分组实施、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共同协作的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1)案例设计。案例设计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军军事斗争准备需要,选择某热点地区,例如南海区域。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扮演地区冲突的各方,设计案例背景、作战条件、双方可能参与的行动、以及作战过程,讨论形成一个作战想定。(2)问题分析。从作战想定中,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教员截取作战过程的片段,指导学员进行细化分析,从中提取出一些关键问题,例如防空作战中,多部雷达的联网对作战的影响;在电子战中,干扰节点的选择;作战过程中的目标分配问题等等。(3)仿真设计。将问题分配给学员小组展开独立研究。学员首先要查阅资料,整理武器装备性能参数、兵力编成、作战规则、作战条件等基础数据;随后根据想定中的作战行动,依托课程教学平台,根据建模规则,建立武器装备体系;最后对体系中的模型参数和实验参数进行配置。这一步需要学员分工协作完成。(4)对策研究。学员小组根据自己的角色(冲突各方的指挥员)的角度,根据武器装备的特点、敌情等方面从武器装备运用的角度探索装备运用的策略以及提高装备效能的方法。例如电子战中,不同的干扰方式、不同的干扰目标对整个作战体系的影响,将不同的策略转化为不同的仿真方案。(5)实验评估。通过不同的仿真方案、仿真参数的实验运行,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促进学生对现代战争中的武器装备运用策略的思考,并撰写研究报告。

3案例教学平台的构建

考虑学生的技术水平和课程教学要求,所采用的案例教学平台必须能够实现武器装备建模仿真、数据采集和对比分析,同时应该使用简便,结构灵活,使得学员能够快速掌握其使用,集中主要精力在研究的问题上。可以采用的案例教学平台可分为仿真软件类和战争游戏类,如MAK公司的VR-FORCE,VPI公司的STAGE,matrixg-ames的COMMANDNAVALAiroperations等。这里介绍北京华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通用仿真建模与仿真平台(XSimStudio,简称XSIM)。XSIM包括专业模型库,支持用户利用已有资源直接开展专业领域的研究、论证、试验和训练工作;同时提供了建模框架和应用框架,支持用户进行模型和应用的定制。其主要功能如下:[8](1)模型设计。提供公共的模型框架和建模规范,支持组件化的开发模式,用于辅助开发系统所需组件模型。(2)仿真驱动。提供规范的军事模型框架和作战流程框架,根据想定内容集成、驱动各领域模型,通过时间管理、战场管理和环境管理等服务调度各军兵种模型的运行和交互。(3)管理控制。支持仿真想定多方案多样本的分布式运行;支持云端节点管理,包括运行环境部署、系统状态管理及软件远程启动。(4)模型组件库。提供飞机、雷达、舰船、导弹等功能级实体模型组件,以及空中作战、地面火力打击等战术规则类行为模型组件等,可供用户选配使用。(5)想定编辑。将作战行动方案、战术意图转化为仿真方案,为分析、优化、统计提供支持。(6)数据统计。对仿真过程和结果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以图表方式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在线和事后分析、回放提供支撑。由于XSIM提供了丰富的模型库,学员主要工作是使用想定编辑功能,通过左侧的模型组件库中选择使用的模型组件,拖动到右侧的编辑窗口中,并进行简单的配置后即可形成仿真方案,并展开案例研究。

4结束语

武术教学计划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步兵武器 过程导向 “3343”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1-0032-02

在军械士官的培养中一直注重学员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也设置了一些实践性环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第一岗位任职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究其原因是步兵武器维修专业学员的三段式课程体系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这种重学科系统化、轻职业岗位对知识综合性的做法,不能满足部队对职业装备保障人才的需求。笔者结合士官教育的发展要求,在分析步兵武器专业士官教学模式发展现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过程导向与“3343”模式的步兵武器维修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

一 步兵武器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步兵武器修理士官,作为军械装备维修队伍的一个特殊单体,是武器装备的直接操作者和维修保障的实施者、终结者,基层部队的初级管理者和专业技术的传授者,其岗位主要在部队团级修理所,依据总部“步兵武器大修不出团”的要求,结合部队修理所步兵武器修理工的编制岗位和步兵武器修理工岗位职责,步兵武器维修士官第一任职要求必须具备步兵武器大修的能力。因此,步兵武器维修士官教育要把培养学员的维修技能作为首位。这就决定了其教育教学过程必须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不完全是理论灌输,在这之中,如何构建课程体系是关键。现行的《步兵武器修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制定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学科型的课程体系,必修课分为思想政治、军事基础、科学文化、专业基础、专业通识、任职岗位6大模块27门课;选修课分为思想政治、任职教育拓展2大模块8门课,专业讲座课9门课,专业自修课4门课,基本上还是沿用学科型课程体系。

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实施过程,应是一种开放的教学过程。其教学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现成的学科概念和结论,而是向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包括提供各种参考书、各种视听材料、计算机软件,提供实验实训设备、模拟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等,让学员学会自己去探索和思考,使他们锻炼和掌握工作技能。同时,不拘泥于书面试卷的评价方式,而是更注重在实际工作情境中评价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不限于学校教员对学员进行评价,还要有职业岗位一线行政与管理人员对学员的评价。这种开放的教学过程,把对学员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和教育评价机制来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员持久职业岗位能力的养成具有现实意义。

二 基于过程导向与“3343”模式的课程改革探索

这一课程模式开发是以部队装备保障需求为逻辑起点,以职业岗位群的职责——任务——工作流程的分析为依据,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实现工学结合,实现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创新,其流程见下图。

1.三个阶段

第一,部队调研阶段。该阶段的目的是解决专业定位问题。该阶段的难点是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对岗位群进行分析,对所需要共同的知识、技能和岗位进行合并,进而形成一种建立在职业分析基础上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载体”,即专业,然后再对具体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而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报告必须经部队技术专家充分论证,并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部队对步兵武器保障人才的需求情况;专业对应的各工作岗位、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应设置的专门化方向;任职情况,现行的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第二,确定培养模式阶段。“3343”课程开发模式是以工学结合、学校部队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离开了部队就没有改革之源;同时,学校必须以自己的教育服务优势,激活与部队合作共建的兴奋点。只有这样,双方才能共同探讨工学结合、工学结合框架,签订协议,实施学校部队合作方案(明确合作方式、各自责任和操作形式)。明确培养对象面向的岗位职责和任务,结合保障实际,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第三,课程开发阶段。该阶段需要的系统设计是对学员从入学到走上岗位、整个在校期间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设计,要统筹规划,处理好传承与扬弃、引进与借鉴的关系以及各任务间的逻辑关系,制订出周密的课程改革实施步骤,分步实施。

2.三个步骤

第一,开发专业技术课程。要以专业技术课程开发为基础,课程要力求使学员具备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机械学、电工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2)熟悉步兵武器的基本原理与技术;(3)掌握步兵武器的性能、构造、工作原理、使用和维护保养;(4)掌握步兵武器检测、调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5)具备步兵武器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和一定的技术管理及适应新装备发展的能力。

第二,调整公共课。要以专业技术课程开发为基础,根据专业技术课程的要求:(1)调整公共基础课程内容,确定公共基础课程的调整方案;(2)要以岗位为导向,从拓宽学员专业知识和延伸专业知识两个方面设计拓展课程;(3)要以提高学员综合素质为目的,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发挥学员特长,设置建议学员选择的选修课程。

第三,系统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为保证方案的实施,需要系统构建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保障体系,并以此推进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管理改革、教学资源建设和教育教学研究的机制以及制度建设的进程。

3.四个环节

第一,智力风暴。就是借部队与学校专家委员会的头脑对职业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其目的在于掌握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分析的对象是工作而不是人。专家委员会的组成必须以进行部队步兵武器装备第一线的技术专家为主体,要有熟悉相关岗位工作任务的专家参加。

第二,职业行动领域分析开发。由课程专家和有本专业实践经历资深的专业教员,梳理、归类和整合职业行动能力,选择合适的载体,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与行动能力。

第三,研讨确认。根据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判断学员经过培养在掌握这些职业行动能力后,是否能胜任本专业所涉及的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这些职业行动领域是否能覆盖本专业岗位群的所有职责任务;完成这些典型工作是否能胜任本专业岗位群的所有工作,最后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四,决策和计划。由课程专家和由本专业有实践经历的资深专业教员对每个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成任务所需的职业行动能力域进行分析。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加工”,即“解决为什么教”、“教什么”、“教给谁”、“怎样教”和“如何评价”等问题,并进行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设计。

4.三个转换

第一,从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的转换。运用“能力递减法”,按照从高端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到低端简单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进行任务分析,并依据技术复杂程度和知识难易程度,逆向归纳形成由复杂到简单的三个层次的典型工作任务。

第二,从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到学习领域的转换。运用“能力递增法”,按照从低端简单的典型工作任务到高端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顺向分析对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加工。

第三,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转换。运用“能力分担法”,划分学习领域的内容,构成学习领域框架内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以完成工作中的某一任务为基本单位,以行动导向为教学的出发点,是课程设计的二级培养目标,分担一级目标中的能力然后依此进行教学设计,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六个步骤予以实施。

三 结论

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全体教员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与“3343”模式的步兵武器维修专业课程开发达成了共识,提高了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能力;运用“能力递减法(逆向)”、“能力递增法(顺向)”和“能力分担法”,创新了课程开发方法;探索出一条适合步兵武器维修军械士官教学的课程改革之路。

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实践效果,为了将理论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中,课题组与教研室积极协调,制订方案,并与授课教员积极沟通,保证了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在开展大修工艺训练时,课题组实践了当前部队所有的修理工艺,使学员的知识面大大提高,为部队任职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分析的反馈材料,经过教学改革实践训练的学员能很快地融入到步兵武器修理岗位,实现了项目的目标。

参考文献

武术教学计划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装备课程;对抗研讨;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196-04

一、引言

部队院校各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对人才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以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专业为例,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是:在专业知识方面,系统掌握数学、物理等相关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掌握文学、美学等人文科学基础理论和外国语、计算机、文献检索等公共工具;在专业能力方面,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信息应用能力;在专业素质方面,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信息素养。这就要求在专业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人才对知识的获取,还要注重人才能力和素质的提高[1,2]。

在装备课程教学中,在原理知识方面,同一学术领域往往存在不同的理论,对于同一问题时常存在若干处理方法,对同一功能总是存在多种实现方式;在装备结构知识方面,同一功能装备经常有多种结构形式,同一物理量多数情况下有多种信息获取和传输方式;在装备维修、性能测试、保障实践方面,通常会有多种实现方案、实现途径和操作步骤。“对抗研讨”教学模式是根据专业课教学中知识本身、获取知识的方法、实践知识的过程具有对比性的特点,通过教员指导学习方法,学员自主地按照不同理论或方法,以分组或单兵对抗研讨的方式完成知识学习和能力锻炼过程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抗研讨”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国内外有不少院校通过加强学员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上,较多地采用了教员讲授知识体系,学员自学具体内容,课堂讨论心得体会,自主学习相关处理方法、研究实现技术、设计实现方式与过程、集中汇报交流等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突出了学员的主体地位,使学员在丰富知识、培养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发现问题与研究问题能力、归纳总结与阐述能力、学术交流与沟通能力)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这种模式更多地强调学员作为个体的学习,其竞争性、对抗性相对欠缺,因而使得部分自我要求不够严格的学员满足于达到基本要求、基本过关了事,因此这种模式还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员的积极性,对于学员对抗素质的培养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2]。

专业课教学中的“对抗研讨”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使学员的主体地位得到广泛体现,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学员的能力得到全面锻炼,更能强化学员的对抗意识,培养学员的对抗能力,提高学员的对抗素质,对学员成长为复合型的军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3]。

1.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的必要手段。近年来,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武器装备的快速更新换代,使专业课所涵盖的知识面呈现爆炸式增长,专业课教W中知识的传授面临着空前巨大的“量”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军事信息网等信息网络的发展,使得学员在专业技术知识基础、信息获取与知识扩充能力等方面具有前所未有的优势,同时也由于学员前期兴趣爱好上的差异,使得其知识基础参差不齐。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专业课教学中,学员“聆听”授课的积极性大幅度下降,如何激发学员专业课学习的积极性成为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古今中外,自小学到研究生,提高学习知识的趣味性、学习过程的参与度是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法宝,而“对抗研讨”是提高专业课教学中知识趣味性、过程参与度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因此开展“对抗研讨”教学模式研究与教学改革是新形势下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的迫切需要。

2.转换“教”、“学”角色,突出学员主体地位的必然选择。在传统教学中,教员主要扮演“教”的角色,而学员多数时候处于“学”的地位,这种角色的定位使得教员总是按照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理解知识的方法与过程传授知识,学员被动地按照教员的理解和逻辑思维过程接受知识,这种“灌输式”的“教”与“学”的固定模式不仅使得大部分学员的学习效率低下,也使得多数学员思维懒惰,思考问题不透彻,研究问题不深入,导致掌握知识不牢固,获取知识能力不突出。

突出教员主导作用和学员主体地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有之路,“对抗研讨”(通过教员与学员对抗、学员组间对抗、学员单兵对抗的形式)将学员推到前台,扮演主体角色,甚至由“学”转为“教”的角色,这就促使学员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广泛搜集素材,透彻思考问题,深入研究问题,科学组织知识,提高其对知识的认识、理解,从而达到牢固掌握知识的目的。

3.落实战斗力生成标准的必然要求。战斗力生成标准中的关键因素是参与作战的人员素质,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军事人才是战斗力生成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院校专业教学是提高学员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环节。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学员不仅应当获取较全面、深入的科学技术、装备综合应用与保障的知识,还应当培养起装备操控技能和保障技能。作为大学生军官更应该锻炼出专业知识讲述能力、装备组训能力、装备应用和保障的筹划指挥能力。更重要的是军校专业教学还要培养学员在激烈的战争中具有强烈的对抗意识、过硬的对抗能力等军校学员特有的素质。

广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亲身实践材料搜集、知识归纳、问题辩解、结构分析、方法研究、活动筹划、试验操作等环节无疑是提高各种能力的根本措施,而“对抗研讨”是加强上述环节竞争性、促进创新性的增强剂,通过“对抗研讨”必将使各环节实现速度提升和质量提高,进而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复合型军事人才,对于落实战斗力生成标准发挥重要作用。

三、“对抗研讨”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

1.课程分析与设计。“装备课程对抗研讨式教学研究”以火力控制工程(简称火控)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为例开展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与验证。对火控专业相关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具有对抗性的知识点,以知识体系为牵引,以对抗性知识点为辐射源进行课程设计。在“火力控制技术”、“火控原理”等课程中重点研究经典火控与现代火控理论及方法、火控系统各种解算模型、射击模式与效能分析、火控系统信息技术与特点、火控系统控制结构与控制技术、战场环境与控制策略等方面的对抗知识分析与设计。在“火控系统构造”课程中,重点研究系统实现原理、实现方法与技术、控制结构与控制方式等方面的对抗知识分析与设计。在维修、保障实践、性能测试等课程中,重点研究维修方法设计、维修操作过程、I划指挥与实施等方面的对抗知识分析与设计。

2.“对抗研讨”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原则。(1)以知识体系为牵引进行课程内容设计。(2)以获取知识和锻炼能力为目标进行对抗研讨课题设计。(3)以激发学习积极性为目的进行对抗研讨方式设计。(4)以典型知识点教学模式研究实践带动课程教学改革、典型课程改革辐射专业教学实践的方式开展研究。

3.对抗研讨方式设计。(1)对于原理类课程,主要根据经典与现代火控理论体系的差异、模拟与数字火控的处理方案的不同、火控系统对目标提前点预测模型的分类、阵地武器火控与自行武器火控射击诸元解算过程的区别、武器伺服系统控制方法的类型、多种目标探测方式的实现技术及信息应用、火控解算过程对各种射击条件信息采集技术及信息应用等专题问题的性质,设计几名学员主讲全体学员质疑讨论、学员分组辩解等对抗研讨模式。(2)对结构分析课程,主要根据火控系统总体控制结构、硬件实现方式、信息采集方式、信息传递式、操控方式、控制元件的种类等方面的区别,设计学员分组辨析、知识竞赛等对抗研讨模式[4]。(3)对于维修、测试、实践等课程,主要根据操作内容的种类特点,研究筹划指挥设计、操作方案设计、操作过程竞赛等学员单兵或分组对抗模式。

四、“火力控制原理”对抗研讨实践

1.火控原理中的对比知识点。表1中给出了火控原理课程中一些具有两种以上方法、可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开展对抗研讨的知识点。

2.“对抗研讨”教学模式教学实践。本文以“射击模式Ⅲ”知识模块的教学为例介绍“对抗研讨”模式教学实践。在该模块中,主要涉及“固定空域窗射击”、“多空域窗射击”、“自适应空域窗射击”三种射击模式的原理实现过程。教学中,在“对抗研讨”方式上,主要采用分组对抗法,将整个教学班分为三个组,分别负责对三种射击方式进行研究,主要研讨的内容有:(1)几种模式所适应的情况。主要包括目标的类型、目标航路类型、防御方火力打击兵器的类型与要求。(2)几种模式选择的依据。依据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目标航路参数、防御方火力打击兵器的规模、武器系统性能与特点等,最终依据的关键参量为火力打击效能。(3)不同模式武器系统的配置。主要包括目标搜索、跟踪、测量、解算、控制、火力打击等兵器武器的分组等。(4)火控工作过程。主要包括目标信息的获取、融合、解算、转换、传输、各组武器的控制等。要求:各组设计一种本组研讨的射击模式所适应的空情,并根据目前部队典型防空部队武器系统的配置,设计采用本射击模式时武器系统的运用方式,包括武器系统的分组、武器系统的信息、武器系统的控制方式等,对可能武器运用方式计算并分析本射击模式的射击效能。通过这种分组对抗方式,使学员积极开展火控原理相关知识的学习与运用、系统设计与分析、武器装备的灵活应用研究等,既加强了学员知识的获取能力,又培养了学员对装备的战术运用能力。

五、结论

“对抗研讨”教学模式的运用,突出了学员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实战意识,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宋彬,张培林.任职培训装备构造课程教学创新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3,(7):1-2.

[2]徐永成,杨拥民,李岳.“装备保障工程学”研讨式案例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6):136-138.

武术教学计划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园绿色整体设计观人性化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view of the project, elaborates some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idea and the practice, emphasizing humanization integrated design concept.

Key words: the campus green overall design concept humanization

中图分类号: S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2.

1.1项目缘起

湖北黄石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现位于黄石市铁山区,为了学校的发展,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院迁址武汉,在武汉阳逻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新校区。

2005年11月,我院与武汉中南建筑设计院、武汉市建筑设计院一起参与了设计投标。经专家组一致评定我院设计方案为中标方案。

根据我国大学的发展模式研究,机电学院的发展将定位于学术研究与技术开发实践相结合的职业技术大学,培养研究、应用综合性发展的人才。因此,新校区的建设将充分体现产学研相结合、教学与研发相结合、培训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建设成为“产学研一体化的校园、绿色的校园、人性化的校园”。

1.2区位及现状分析

湖北黄石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武汉校区工程位于武汉阳逻经济技术开发区,用地北靠规划中的森林公园,南临汉施公路,西由开发区规划道路 控制,东由规划红线控制。用地内有高压走廊穿过,将用地划分为南北两部分。用地为丘陵地势,地势有较大的起伏,地面高程最低20.76米,最高的丘陵标高为58.16米。

1.3建设规模及设计范围

规划总用地面积56.6ha(含城市道路代征用地0.2ha),规划学生总人数8000(远期12000)人,总建筑面积23.1万。

1.4.技术经济指标

规划总用地面积 56.6万 总建筑面积 23.1万 建筑密度 13.48% 容积率 0.41

绿化率 54.3% 学生总人数 8000(远期12000)人 教职工人数 445-667人

2.基地解读

山水交融,田园牧歌是场地给人的第一印象。现状多为丘陵起伏较大,零星的水面呈现着不同的情态,给人留下强烈的视觉记忆。

自然村落位于场地中部偏东南的高地,排水良好,坡向南方,周围环绕着宁静的池塘。场地系长江冲积带,是良好的建设用地。而场地中心偏北用地农民取土采石,等高线破坏严重。用地西部是植被良好的小山岭,水稻田西向环绕山体,用地以北为植被保护良好的森林公园,可以考虑绿化的渗入。

如何强化基地的生态景观特征,使建筑和人以恰当的方式介入并与之结合,成为设计构想的起点。

3.设计理念

3.1 设计结合自然――景观生态核的塑造

整个校园环境的设计理念是人与自然共生,建筑与环境互动,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和原有植被、水体,表现山水园林特色,通过安排校园内点、线、面结合的景观体系,来构成校园的绿地系统,以建设生态化、花园式的校园为最终目标。

3.2教学与实践的统一――高效率的校园

功能分区与单元布局有机结合,突出教学科研和实践训练两大板块,为学校产学研一体化提供良好的建设基础;典型化、通用化的标准教学单元让建筑具有更高的使用灵活性;中心教学区采用集约型的布局模式,专业相对集中,形成网络化的联系,便于信息的交换,密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有利于仪器、设备的共同使用和管网的集中敷设。

3.3面向对象的设计――人性化的校园

结合设计场地条件,以中心教学组团为核心,建设北侧和东侧两大学生生活区,既符合学校分期建设的要求,也大大缩短了学生上下课之间的往返距离,实现了功能分区的人性化。此外,控制核心区围合广场的尺度避免空旷的超尺度感,努力营造属于的本校园的场所精神。

3.4可持续发展――绿色的校园

适度集中,节能省地,形成弹性组团的建筑布局,适应学校规模、学科、资金投入的变化,保证运作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增加户外活动用地与休闲设施,提高师生对校园环境的参与度。

设计贯穿环保的思想,尽量减少破坏原有山体水面,保留原生态池塘水系,改善水质;同时,本设计充分考虑周边工厂对环境的干扰,维系校园优雅安静的环境。

4.规划设计

4.1规划结构

用地内高压走廊的限制,将校区划分为校前区和核心教学区两部分。校区内有良好的山丘和水体景观,可建设用地散落在山水之间,呈缓坡。

针对这一特点,方案保留了地块西侧的山丘,将现有水体连通,整理岸线,形成一条完整的生态绿化环,利用高压走廊范围作为组团间绿化,并用一条斜向的景观轴将校前区和核心区两块用地连为一体。整个轴线长约260米,呈2?―3.8%的缓坡,以图书馆为高潮并转折过渡到校园东大门。整个用地自然分隔成七大板块,分别是校前区、核心教学区、实训教学区、实训工厂区、文体活动区、后勤服务区以及北侧和东侧学生生活区。

路网结构顺应地形地貌呈两个环状沿地形蜿蜒展开,环绕各功能分区。在绿化环抱之中,安排了贯穿校园的主要景观轴,并通过建筑布局形成了两个核心广场节点。强有力的轴线与教学核心体现了严谨治学的精神风貌,沿湖、沿山的自由浪漫的路网布置,又体现了环境的亲近感,浪漫色彩与理性主义交相辉映。

4.2功能分区

学院的几大功能区围绕整个校园的几个核心设置。

校前区:围绕校前区的是行政办公大楼、实训大楼和一期教学楼,是校园对外展示的一个平台。行政办公大楼与实训大楼以景观屋面连接,围合成校前区广场,建筑本身也成为校园景观轴线起点上重要的景观标志建筑,与教学核心区遥相呼应。行政办公以及一期教学楼通过周边环形道路与大片广场、停车场的处理,使得其交通与教学、生活流线互不干扰,自成一体,从而实现行政管理以及对外交流独立性、决策性。从汉施公路到校前区广场为两级台地,高差2.5米,其标志性建筑实训大楼距道路红线约240米,属于一个合理的中景实现范围,构成良好的城市景观。

教学核心区:位于校园生态绿化环核心的是核心教学组团,由统领全校的主要景观轴线分为左右两片,一边采用围合布置(由公共教学楼、信息管理学院以及资源机械工程系等呈L形骨架组成教学核心区);一边采用散点布局(由独立的艺术学院及三期院系教学楼组成)。图书馆位于轴线的一端,作为一个制高点统领整个组团,形成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相互通联的紧密群体,成为校园功能组成的主干部分,并与体育馆一起成为东大门的主要对景。汽车系独立点缀在教学组团西部,依山傍水,既与教学核心区保持了较强烈的联系,又利用生态环境降低了噪声的干扰,与实训作为机电学院重要教学实践内容的特点相适应,在用地西侧相对平坦的地段,布置了专门的实训教学区及实训工厂,临规划道路设有出入口,符合其便于对外联系的功能要求。通过校园环路与主要教学区和实训大楼联系,并利用高压走廊绿化带和东部的山体作为组团间绿化,既联系方便又相对独立。实训教学区还预留了一部分用地作为学校后期实训工厂的发展建设,形成产学研的一体化有序发展。

学生生活区:整个校园设北部和东部两处学生生活区,每处由6-7栋宿舍围合学生食堂组成的4000人左右规模的生活组团,便于集中管理和分期建设,实现社会化管理模式。

文体活动区:包括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以及田径和球类运动场,其布局是大集中、小分散的方式,将体育馆和学生活动中心置于两大生活区中间,成为学生共享的公共设施,且临近东大门,便于对外交通疏散,顺应社会化的趋势。田径和大量球类运动场分两部分集中布置于各生活片区附近,减少了活动通行距离,而其它小型运动场及文化活动设施则散点布置在学生生活区的周围,使宿舍到运动场,文化中心距离较近,又有坡地避免运动噪声对教学的干扰。

后勤服务区:后勤服务区包括对外联系较多的医疗保健中心、后勤基地、车队等,布置于校园东部次入口处,与城市干道有一定的联系,又靠近学生生活区,利于后勤设施服务的开展。

4.3交通系统

目前,现状用地规划道路尚未完备,校园仅在南部校前区短距离临汉施公路,因此我们采用了环状机动车行系统。校园环路在各功能区之间穿行,使校园在整体联系便捷的同时,不穿越各组群的核心空间,婉言曲折的道路线形成步移景异的丰富景观效果。校园主环路宽16米(含人行道)。

同时,规划尊重学生和步行者,设置了人车适度分流的交通系统。环路内布置了步行交通系统,在建筑群体间建构了丰富的步行网络。车行交通与步行空间分离,可以减少人流车流的冲突点,达到人车分流的目的。

校园各入口均有较强的目的性,相应地减少了闲散车辆在校内的通行,进一步减少了人车流线的交叉,实现人车分流。教学活动、体育活动、起居活动区域呈三角分布,减少了往返距离,也避免了相互干扰,满足了流线的合理。

利用地势高差,在学生公寓及部分教学楼建筑下设计架空层停自行车,解决学生大量自行车的停车问题。

4.4竖向设计

本设计结合总平面规划布局,充分利用了实际地形地貌。在尽量达到土方平衡、投资最省的前提下,设计中采取了台阶式平土方式,将整个场地分为12个平土分区,平土标高由25.00m至45.00m不等。运用方格网计算法(20mX20m)计算出土方量为:填方574154.84m3,挖方564961.16m3(不含三期实训工厂区域,若含在一起,总填方为71000m3,挖方720323m3)。回填土需分层碾压。

4.5绿化景观系统

4.5.1空间景观结构

在“生态的校园”理念指导下,充分利用原有山地与水体,山水一体形成生态景观带环绕教学区,是方案设计的构思特点所在。

? 一轴

校园景观主轴联系校前区和核心教学区,以一系列广场、平台、绿化漫步道、步行桥等创造出与绿化水景紧密相融的步行空间。

? 一湖

设计中将原始地形上的五片水面整合连接,形成中心区的景观湖,水体空间强化了校园核心,兼顾了排洪、生态和景观的需要,并以此为师生提供了更为直接的亲水生活环境。

? 一岛

水系环绕在核心教学区间,从而形成一个由图书馆和教学楼群组成的教学岛,若干座桥和广场横跨水系,将教学岛与生活区紧密联系在一起。

4.5.2绿化系统

校园的绿化系统在整体的生态景观的基础上,通过水体、林带,几何体育运动绿地等,形成网络,进而延伸渗透至建筑组群、庭院内部,创造层次丰富的绿化空间。各建筑群嵌入这一绿化网络之中,通过广场绿化、平台绿化、庭院绿化等强调人工化的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紧密结合。

主干道绿化以武汉地区常用行道树香樟、桂花及紫叶李间植,形成有序的空间层次,做到步移景异。

主干道环绕两个主要广场――前区广场和教学核心区广场

校前区广场:作为校园对外交流的主入口广场,以庄重大方为主宗旨,在绿化配置上,以雪松和黄杨为主,配以小型观赏叶类植物,组成多种庄重有序的图案以烘托校园行政楼的高大与控制性作用。

教学核心区广场:整体绿化方案应体现校园文化气氛及严谨活泼的教学气氛,因而也以草皮为主,如马蹄金类;适宜散植观叶植物,如小株银杏;低矮类造型植物,如麻叶绣线菊等。

广场的中心主题均以水体为主,行政广场的水面强调规整的几何形,水面适宜点缀飘浮式雕塑,并加线型点式喷泉;核心区水面结合地形中心湖面景观做叠泉处理。

个人简历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