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机房改造工程方案{5篇}

悠然见南山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6866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8分钟。

机房改造工程方案范文第1篇

(一)问题的提出

2007年,区广电局从改善我市广大山区人民精神生活的愿望出发,启动了我市“村村通无线覆盖工程”。其中“中央1、中央7、广西卫视”等三套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发射点选址在马骊山机房。发射设备增加了,机房面积并没有增加,2008年初为了响应区局“村村通”无线覆盖工程的号召,在马骊山放置发射机房需增加的中央1(3KW)、中央7(3KW)、广西卫视(3KW)等“村村通”三套节目的电视发射机,保证我台二套及“村村通”三套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为了使发射机房发射设备的摆放能更加科学、合理,笔者与我台技术人员对机房设备进行重新布局及改造,决定将二楼监控室搬到一楼以腾出空间放置“村村通”三套电视发射机。

机房重新布局,新的发射机安装调试完成后,2008年5月“村村通”三套广播电视发射机正式投入使用。机房里的广播电视发射机由原来二台增加到五台(贵港调频、电视、中央1、中央7、广西卫视),由于机房面积小(80㎡),空间窄,且发射设备多,发射机均采用直排式,所有热量全部排在机房内。依靠机房原有一台300W抽风机抽风,远远不满足机房散热的要求,夏季高温天气时由于机房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排出机房外,机房的温度经常超过40℃。

(二)解决散热问题的必要性

1、发射机对工作环境温度要求较高,由于我台发射机每天工作在18小时以上,发射机功率较大,产生大量的热量,而且全固态发射机的散热方式均采用直排式散热,所产生的热量全部排在机房内。因此需将所产生的热量必须尽快排出室外,以保证发射机正常工作。

2、机房温度过高,机房工作人员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会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必须尽快解决散热问题,改善机房工作环境。

3、机房温度过高,给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广播电视发射机在这样高的温度下运行将会加速设备老化和增加发射机故障的发生率。因此,为确保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为确保发射设备的正常运行,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机房散热问题的。

(三)解决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如何解决机房散热问题,笔者与我台技术人员反复探讨,提出了三个方案:

方案一、参照省骨干台在机房内加装吊顶隔离,将热量排到吊顶上再用排风机排出,然后在机房内再加装空调,这无疑是最理想的方案,但由于马骊山机房内空不够高,该方法不可行。

方案二:在机房内加装空调机降温,但空调机属于高能耗产品,用电大户,若每天工作在18小时以上,则成本较高。

方案三:因地制宜在机房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采用增加抽风机加装散热风管的方法,利用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的原理使空气在机房形成对流,采用抽风机通过散热通风管道强排将热量排出机房外。

1、可行性分析

方案三与方案一相比较,方案三尽管降温效果达不到最理想状态,但可以将机房内的大量热量快速排出室外,以降低机房内的温度;方案三管道加抽风机投入少,简单易安装,在能耗方面抽风机(耗电300~500W/台)与方案二加装空调机(4000~5000W/台)相比较能耗大大降低,从而可降低运营成本,也起到了节能环保的作用;由于机房地处高山,方案三存在虫鼠及雨天大风时雨水倒灌等进入机房的问题,为预防虫鼠及雨天大风时易引起雨水倒灌进机房损坏机器设备,可在室外出风口加装1米长的弯筒防风及滤网防虫鼠。经反复探讨与论证,笔者最后决定采用方案三对机房实施改造。

2、工程预算及设计图

(1)机房改造工程预算:抽风机(含弯筒)5台:2000元(含二次运输);星铁皮通风管道:8×100=800元(含二次运输);帆布通风管道:5×30=150元(含二次运输);安装人工及另配件:3000元,合计:5950元。

(2)机房散热改造示意图

二、具体操作方法为:

分别用两台抽风机连接管道,管道入风口安装在发射机散热孔上方,然后通过管道用抽风机将热量排出,管道与抽风机之间用帆布软连接以减少噪音。此方法可以将发射机产生大部份的热量抽出机房外。

利用原有电子管发射机的两个出风口加装两台小功率抽风机,在机房靠近发射机的位置,加装三台大功率抽风机,加强通风将剩余热量排出。

利用楼梯间的窗口作为冷风的进风口,通过机房大门进入机房。这样可以利用楼梯间的窗纱及楼梯间滤除灰尘及高山上的潮湿空气并可防虫、防鼠,以保证机房环境的干净、干噪。

三、结束语

以上改造方案结合了我台现有机房的特点,散热风管采用积木式结构,方便灵活,不破坏机房原有的结构,改造成本不高,投资少,见效快。机房内也不用安装空调,达到了环保节能的效果。本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时间约两个月,工程已于2009年底改造完成,经过三年多的试验,改造后加强了机房内的空气对流,散热效果不错,在最炎热的夏天机房内温度最高也就在35℃以下,有效地改善了发射机房的散热环境,达到了通风散热的效果。有力地保障了我台及“村村通”等五套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收到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项目获2012年度广西广播电影电视局科技创新“工程技术”类三等奖。

参考文献:

[1]史萍,倪世兰.广播电视技术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机房改造工程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煤矿;锅炉房改造;技术经济比较;实例剖析

1 锅炉房设备及供热现状

1.1 现有锅炉房概况

某煤矿位于山东省西部,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该煤矿原锅炉房安装2台6t/h的蒸汽锅炉,为矿井建筑物蒸汽采暖提供热源。另建有一座4t/h热风炉房,为井筒防冻提供热风,一座4t/h的剧场锅炉房为浴室供热提供热源。原有2台6t/h的蒸汽锅炉是2001年由2台4t/h的蒸汽锅炉更换安装的,其水处理间、风机间及除尘间布置非常不规范,而且拥挤,给设备运行造成极大不便。并且由于锅炉运行时间久,设备老化严重,其提供的热量不足以满足该煤矿改扩建后供热需求。同时,根据该煤矿改扩建环评批复,改扩建后锅炉房规模为16t/h(或11.2MW)。因此,对锅炉房的改造迫在眉睫。

1.2 矿井热负荷计算

根据GB/T 50466-2008《煤炭工业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要求,对矿井现有建筑物及改扩建新增建筑物采暖及供热所需热负荷详细计算如下:(1)采暖热负荷:5886.6 kW;(2)浴室供热热负荷:2100 kW;(3)井筒防冻热负荷:1876 kW;(4)采暖期总热负荷:9862.6 kW;(5)非采暖期总热负荷:2100 kW。

2 热媒性质及工作参数

根据煤矿建筑物采暖及供热方式的不同,主要采用以下两种热媒:

(1)煤矿工业建筑采暖热媒为0.2MPa饱和蒸汽;行政福利建筑采暖热媒为95~70℃热水;初期井筒防冻热媒为60-80℃的热风,由热风炉供给;浴室供热热源由剧场锅炉房供给;后期井筒防冻、浴室供热热媒为0.3MPa饱和蒸汽,由改造后锅炉供给。

(2)煤矿工业建筑采暖热媒为110~70℃高温水,行政福利建筑采暖热媒为95~70℃热水,浴室供热、井筒防冻热媒为110~70℃高温水。

3 锅炉选型

根据该煤矿采暖期总热负荷及热媒方式进行锅炉设备选型,提出以下方案:

方案一:采暖期总热负荷为9862.6kW,考虑同时使用系数、管网热损失系数后,选用1台DZL10-1.25-AII型蒸汽锅炉和1台DZL6-1.25-AII型蒸汽锅炉,锅炉房设计容量16t/h。采暖期运行2台,非采暖期运行1台DZL6-1.25-AII型蒸汽锅炉,满足煤矿改扩建后采暖、井筒防冻、浴室供热需求。

方案二:采暖期总热负荷为9862.6kW,考虑同时使用系数、管网热损失系数后,选用1台DZL7-1.0/115/70-AII型热水锅炉和1台DZL4.2-1.0/115/70-AII型热水锅炉,锅炉房设计容量11.2MW。采暖期运行2台,非采暖期运行1台DZL4.2-1.0/115/70-AII型热水锅炉,满足煤矿扩建后采暖、井筒防冻、浴室供热需求。

工业建筑采暖需110~70℃高温水,由热水锅炉直接供给。行政福利建筑采暖需95~70℃热水,采用由1套SJZSIII-N-2.1-E高效智能水-水采暖换热机组供给。浴室供热采用由1套SJZSIII-R-2.8-D高效智能水-水生活换水机组供给。

4 供热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方案一:选用1台DZL10-1.25-AII型蒸汽锅炉和1台DZL6-1.25-AII型蒸汽锅炉,锅炉房设计容量16t/h,满足采暖、浴室供热及井筒防冻需求。初期保留原有锅炉房,热风炉房和剧场锅炉房,后期拆除原有锅炉房,保留热风炉房和剧场锅炉房。

此方案优点如下:(1)改造工程量少,施工工期短;(2)施工安装工程量较小,投资省。缺点如下:(1)有多个供热热源,设备多、运行费用高;(2)热风炉热效率低,耗煤量大,耗电量大;(3)热风炉房来煤需汽运,成本较高,灰渣处理点较分散,不利于集中处理;(4)热风炉房上煤及除渣人工操作量大,自动化程度低;(5)场地共有3根烟囱,严重影响工业场地美观,不利于环保;(6)管理人员较多,且热风炉使用年限短,安全事故多,维修量较大。

方案二:选用1台DZL7-1.0/115/70-AII型热水锅炉和1台DZL4.2-1.0/115/70-AII型热水锅炉,锅炉房设计容量11.2 MW,满足白家焉场地扩建后采暖、井筒防冻、浴室供热需求。工业建筑采暖需110~70℃高温水,由热水锅炉直接供给。行政福利建筑采暖需95~70℃热水,采用由1套SJZSIII-N-2.1-D高效智能水-水采暖换热机组供给。浴室供热采用由1套SJZSIII-R-2.8-D高效智能水-水生活换水机组供给。井筒防冻供热采用热水型矿井加热机组。拆除原有锅炉房、热风炉房和剧场锅炉房,热源统一由新建锅炉房提供。

此方案优点如下:(1)只有一个供热热源,设备少、造价低、基建投资省;(2)锅炉热效率高,耗煤量小,耗电量小,耗水量小,节约运行费用,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政策要求;(3)锅炉房来煤便捷,有利于灰渣集中处理;(4)锅炉烟气集中除尘脱硫,细灰和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5)只设一根烟囱,对环境的影响小,有利于环保;(6)锅炉房易实现自动控制,便于运行管理,且人员少,维修工作量小,可靠性高。缺点如下:(1)改造工程量大,施工工期长;(2)场地供热管网改造施工安装工程量较大。

同时,针对这两个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如下:方案一,设备费255万元,材料安装费130万元,土建费289.8万元,合计投入费用674.8万元;方案二,设备费216.8万元,材料安装费120万元,土建费289.8万元,合计投入费用626.2万元。

综上所述,两个方案各有千秋,但从长远看,方案二具有运行管理方便、节约燃料、节水、节电、节约运行费用、热能利用率高、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政策要求、有利于环保等诸多优点。故采用方案二即热水锅炉供热方案。

5 结语

本文采用的锅炉改造方案,针对该煤矿锅炉房改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不论是新建锅炉房还是改扩建锅炉房,都可以参考借鉴本实例。

参考文献:

[1]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 50215-2005)[S].

[2] 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2008)[S].

机房改造工程方案范文第3篇

(特约主持人郭建如)

摘要: 本案例中,大学的规章制度与组织结构规定了参与旧房改造项目相关决策的群体和机构以及做出相关决策所需要的步骤与程序,也规定了不同群体在这一决策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可能拥有的资源,甚至是他们的决策倾向;旧房改造项目的冲突根源在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大学内部出现的不同群体的利益分化,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不同群体的利益冲突却是以质疑相关环节上决策者行为的合法性为中心展开的,而关于合法性的争议则更多地涉及了对相关行为的价值意义的解释。

关键词: 大学内部利益;大学规章制度;旧房改造

中图分类号: G4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8381(2012)03-0032-07一、 旧房改造过程中的冲突

(一) 改造工程在期待与怀疑中起步

1998年,国家启动住房制度改革,开始了住房私有化和货币化进程。随着1999年高校的扩招,大学需要补充新教师,住房成为高校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聘到好教师的重要竞争条件。同时,已参加房改的教师也提出了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吸引、稳定教师的双重压力使得多数高校把住房保障与改善作为新形势下提高竞争力,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赢得先机的重要政策措施。2002年,驻地几所高校得到了市政府划拨用于建设高校教职工住宅的土地300多亩。案例大学规划了10多万平方米的住宅,一期300多套新住宅已于2004年底建成投入使用,一批新引进教师已入住。与此同时,案例大学启动“旧房改造”工程。2005年该大学常委会通过《关于改建校内部分教职工住房的意见》,提出旧房改造方针:“学校支持、公司开发、市场运作、教职工受益”,并经“双代会”讨论通过。

值得注意的是,承担旧房改造项目的不是历来承担基建任务、有着丰富经验的基建处,而是经过近10年改革,按照企业化运作且并不具备相关经验的后勤集团。校后勤集团的出发点并不完全在于为教职工办好事,主要是想将校园内原政府划拨职工住宅用地转变为商住出让土地,把大学内部教职工住房改善福利行为变为商品住宅的市场开发行为,并从中获利。其负责人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要通过旧房改造工程掘得后勤集团的“第一桶金”,这更使教职工对旧房改造的真实目的和自己到底能否真正从旧房改造中获益表示怀疑,使学校进行住房改造行为的公信力下降。教职工在两次“双代会”上都提出了不同意见和质疑,但承担者含糊其辞,并没能最终给出令群众满意的答复,旧房改造工程就这样在教职工群众对自己利益实现的热切期待和能否真正实现的满腹狐疑中启动了。

(二) 利益相关者的冲突及其行动

后勤集团:2005年3月“双代会”通过《改建校内部分教职工住房的意见》后,有着清晰利益目标的工程承担方――校后勤集团紧锣密鼓地开展工程的各项工作:首先是改变土地性质,就是将原住宅用地由政府划拨转变为商住出让。但政府相关政策规定,商住用地须公开拍卖挂牌竞拍,后勤集团并无实力保证能够拍得。尽管在一年多时间里,后勤集团通过各种关系跑土地部门,校领导也找市领导说项,但均未能不通过拍卖形式改变土地性质。其次是开展立项工作。一些教职工出于对建房动机的怀疑,不同意该项目的实施。一些老教师甚至直接找政府规划部门,要求停止审批该项目。这样,在大学内部对职工住宅区是否应建在原教学区域内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政府职能部门非常为难,导致后勤集团在两年多时间里未能办完审批手续。直到2007年年底,该项目才立项公示。再次是筹集建设资金,主要办法是出售商业网点房。第一批新建5万多平方米房屋中,设计有3 000多平方米的商业网点房。2007年下半年刚打挖出基坑时,后勤集团就将图纸上的商业网点房卖出,得到一笔工程启动款。此外,后勤集团还将部分后勤职工个人房产证作为抵押,申请银行商业住房贷款。为抓紧时间抢得工期,操作人员运用各种可能手段,最终获得有关部门默许,在公示前半年进入前期施工。

教职工:教职工认为旧房改造不代表群众利益,真实目的是为少数人牟利。部分教职工尤其是离退休老教师表达了他们的不满,通过书信、登门面谈等方式,反对将划拨土地变更为商住用地,要求停止审批项目。2006年10月临时“双代会”通过《关于生活区旧房改造原则》后,教职工与承担开发任务的后勤集团甚至与学校决策层产生了冲突。10月底,一封署名“某大学相当多数的中、老教职工和低收入职工群众”的信写给中纪委和省、市主要领导,对学校决策层提出尖锐批评,认为学校“操纵临时工代会强行通过了所谓《旧房改造原则》的决定”,严重违反中央和省里有关规定,不是解决住房困难而是另有所图,信中还有许多激烈言辞和将组织游行等威胁性话语。其后在另一封署名“某大学部分中老年教工和低收入教工”给市长的信里,指责大学“顶风违规,欺上瞒下”,甚至认为是,是主要领导退下之前再掏“最后一桶金”。多数对旧房改造持怀疑态度和不同意见的教职工采取私下议论、不考虑购买或转而到校外购买商品房等相对和缓的“退出”形式,部分教职工放弃与决策者的直接对话,采取言辞比较激烈的“上书”形式的“发言”,运用不同反应方式做出种种旨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努力。

决策层:案例大学常委会是旧房改造的决策者,多次讨论研究旧房改造中的具体问题并做出决定,先后在十次常委会中列入旧房改造议题,如审议教职工住宅区改建设计规划,提出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要求;讨论新建楼房的外观、户型、居住标准;审议修改并原则通过《生活区旧房改造原则》;根据“双代会”意见和群众要求,决定成立“旧房改造建设委员会”;听取工程进展情况的汇报,酝酿资金筹措问题;研究确定户型、地下停车场层数等。

常委会与教职工群众对后勤集团承担旧房改造任务的看法明显不同,常委会认为后勤集团承担公用设施的经营和物业管理,有利于为教职工服务,有利于后勤集团占领校内市场,发展壮大;对后勤集团运作旧房改造资金不足给予支持,学校财务借款给后勤集团以缓解其资金压力;同意以后勤部分职工房产证抵押贷款支付旧房改造工程首付款(尽管按法律规定是不合法的)。常委会在困难和压力面前也听取了教职工部分意见,但仍然坚持已做出的决定,支持后勤集团按原有方案继续旧房改造工程。

辅助执行层:在旧房改造工程前期,案例大学其他职能部门均未参与相关事务。2006年学校接受“双代会”上群众提出的要求增加透明度,加强对工程监督管理的意见,成立“旧房改造委员会”,职能部门如基建处、后勤处、工会等部门也在其中某些阶段和某项工作中承担一定职责,协助后勤集团推进旧房改造工作,这些机构和部门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辅助执行层。

旧房改造委员会:是在原旧房改造领导班子基础上成立的临时机构,由分管校领导负责,职能部门领导和教师代表参加,下设若干小组,研究解决工程进展过程中的问题,向常委会提出决策建议。但由于参加单位并未包括一些重要职能部门,机构中相关人员的位置和关系设计不合常规,致使许多职能部门参加人员对之持消极态度,有的成员经常不参加这个机构的任何会议,这个机构实际上也很少举行会议或很少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基建处:作为学校负责基建的职能部门,基建处按理应该被赋予,但却并未被赋予旧房改造任务,他们对此感到庆幸,这可以使他们免除群众埋怨和处理各种复杂利益关系的麻烦,不用担心哪些事情办不好而挨领导批评。负责旧房改造的校领导面临各种压力,既感觉工程难以推动,又担心后勤集团聘用人员挑不起施工技术的重担,派基建处一名副处长和一名技术人员专司工地技术管理。基建处对校领导提出的这个要求拖了半年多后,勉强参与进来,算是群众公认合法的学校管理部门参与了旧房改造工作。

后勤处:作为主管全校后勤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后勤处未能在旧房改造中发挥常规作用。进入学校“旧房改造委员会”后,后勤处的主要任务是起草房屋出售办法,先后数稿,均不能让决策层和群众满意,他们自认为是个苦差事。在各方利益严重不均衡的情况下,任何方案无论怎样设计或修改,都难以满足各方要求,因此其所处地位比较尴尬。

校工会:作为教职工利益的合法代表,校工会并不能完全发挥应有作用。工会与后勤处共同召开多次征求意见会,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向决策层反映群众利益诉求和真实意见,并尽力求得在“双代会”这种合法形式的框架中表达基层群众的意愿和建议,但很难推动上下之间的良性互动。

处在这些辅助执行层面的人,同时也是旧房改造中的利益相关者。在执行各种决策意见中,难免不带有维护自身利益的倾向。虽然在私下里流露出他们真实的想法和意见,但考虑到自身所处的位置,他们还是尽力维护已有决策的权威,尽力说服群众,推动工作。他们要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谨慎地适应不同场景下言论和行为的要求。

2008年初,旧房改造工程需要制定改造房屋出售办法,筹集建设资金,学校就新出台的《生活区旧房改造整体房屋出售办法》向全校教职工广泛征询意见。后勤处和工会分别组织召开代表不同层面和不同利益群体的6个座谈会。参加座谈会人员较“双代会”有更广泛的代表性,也更能代表基层,因而意见表达更清晰,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分歧更明显。矛盾与冲突的焦点,仍然集中于不同群体在旧房改造中利益不均衡,群众缺少对目的、过程、价格等关键因素的透明了解,从而难于维护自身利益,对决策者有意见等方面。

(三) 利益冲突的结构、方式和成因

1. 利益的分化与冲突的结构。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到,旧房改造工程将案例大学内部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利益群体,形成了以每个群体自身利益为核心、错综复杂、因果难辨、多层次、多角度的矛盾冲突关系。从本质上看,这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单位制度内部公共福利决策一元化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民私有财产权利多元化的冲突。在旧房改造项目的过程中,至少存在着3对矛盾:

一是后勤集团打算用承包这一工程谋得后勤职工的利益而与其他利益群体发生的冲突。该冲突从工程一开始就产生,从总体上说,是少数人与多数人的冲突,并且相对显性化。

二是工程利益的主要分享者――教职工内部因利益分配关系不均衡造成的冲突,这个冲突随着实质性分配方案的确定而由隐性转向显性。这一冲突起因于住房制度改革后,教职工内部形成了利益差别明显的不同群体:有校内房和没校内房的,参加过房改和未参加过房改的,房改时房屋面积达标的和不达标的,离退休老职工和现在职人员以及新进人员(有的甚至是以人事或人事派遣方式引进的),加上学校合并,不同校区间住房的地段、新旧、市值等的区别,造成在生活方便程度等多方面的不平衡。由于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难于找到能使各方利益平衡的妥协方案,不同利益群体因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形成明显的不同板块和清晰的利益边界,在公开场合,如“双代会”、座谈会等处宣示自己团体的利益诉求,从而呈现出尖锐对立的态势。

三是决策过程和推进过程中教职工群众与决策层的冲突,这是由大学现行权力架构中权力制衡关系不对称造成的,虽然相对不太表面化,但在实质上却影响深刻,触及了深层次制度层面的冲突。领导者决策前没有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事情发展过程中没有深切地意识到形势和利益关系格局的变化,没有正确把握群众情绪的脉搏,缺少在矛盾问题出现后自我反省与革新的勇气、信心与胆略,继续沿用陈旧的思维方式,应对乏术,矛盾搁置时间过长,致使群众意见没有通畅的表达渠道,群众智慧没有合理的吸纳机制;利益分割中凸显自身利益与群众利益的较大差别;信息不公开、决策不透明,事物发展过程中学校决策层和操作层对群众询问三缄其口。这使得干群感情隔阂不断加深,关系进一步疏离,弥合难度增大。

从执行层面上讲,由于共同或相对接近的利益关系,个人荣辱升迁中领导决定作用的影响以及长期政治环境对人的改造,即使是专业技术人员出身的执行者也难以摆脱日益加剧的学校行政化浸染,遑论专职行政人员习惯于按领导意图办事,看形势变化行动,形成在执行过程中“小我”乃至“无我”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推动了贯彻领导层意图行动的加速,即使到矛盾加剧的时刻造成与群众的冲突,也不愿意冒着与领导冲突的危险坦率反映情况、发表意见,甚至是停止行动。

2. 冲突的表现形式。多种冲突共同作用,造成了案例大学旧房改造工程目前的进退维谷的局面,冲突常以非公开正面为主、公开正面为辅的方式展开。所谓非公开正面为主,其突出表现为:私下议论较多,公开谈论较少;同一利益群体交流较多,与不同利益群体交流较少;同层次的人交流较多,不同层次尤其是基层管理和专业人员群体与校领导交流较少;以匿名书信方式越级反映情况表达自身强烈的不满,而鲜有与校领导面对面地坦诚交换意见;在公开表决时不愿表示不同意,但以请假或弃权方式委婉表达不同意见。公开正面冲突表现为:在代表群众利益的学校“双代会”分组讨论会上,仍有少部分代表敢于发表比较尖锐的不同意见,尽管公开附和者不多;学校部分领导与群众仍然向后勤集团直言不满、大胆质询;部分教职工直接去政府部门表达意见,阻止工程立项与推进。冲突的这种表现形式与当下中国大学,尤其是地方大学政治生态环境约束机制、大学组织群体中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主流意愿表达形态和行为习惯有关。

3. 冲突的成因。旧房改造的决策主要是校领导层做出的,开始和进行过程都缺少与作为受益者的基层教职工的有效沟通与互动。“公司开发,市场运作”的方针一开始就引起教职工对旧房改造目的的疑虑,埋下了矛盾冲突的伏笔;被选作承办单位的后勤集团掘得“第一桶金”的初设目标,造成了自身的信任危机和与群众利益的对立关系;运作过程中试图改变土地性质的努力和努力失败后仍然维持原状的态度,印证了群众的怀疑,加深了对立情绪;群众在长时间里对缓慢的工程进展过程不了解与学校高层对工程进展动态的讳莫如深,将群众的不满情绪转向领导层;旧房出售办法难以解决划分为多个利益群体的各部分人共同受益形成新的受益人群间的矛盾,矛盾随之逐渐表面化。在事件发生和演进过程中,上述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冲突错综复杂,互为因果,交织纠缠在一起,从而形成当下这样一个难以破解的利益关系难题。

二、 冲突中的合法性问题

组织是作为追求特定目标建构起来的协作机构,但其参与者却并不完全是为了共同的特定目标而加入的。除共同利益外,每个人都有对个体利益目标的预期与追求,从而使组织成为多目标的集合体。用这种自然系统的组织观看待大学组织就会发现,以传递知识、发现真理和服务社会作为神圣职责的大学,也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社会体系。大学组织内部的参与者因工作岗位、资源掌握、参与分配等方面的自然禀赋不同,形成了在共同利益基本一致基础上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利益群体在外部生存环境变化或内部相互关系转变过程中,产生利益分化乃至形成利益冲突,案例大学旧房改造过程呈现的利益冲突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但值得进一步分析的是:什么因素引导着因利益分化而产生的冲突过程?就本案例来看,合法性问题在冲突的展开过程中始终扮演着核心的角色,许多冲突是围绕着合法性问题展开的,许多利益相关者也是以合法性为话语武器的。

(一) 逻辑起点上的质疑

旧房改造最初确定的原则是“学校支持、公司开发、市场运作、职工受益”。这个原则本身存在着矛盾:从性质和目的而言,旧房改造应该是原住房供给制度框架下的职工福利行为,但“市场运作”使其成了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行为。手段与目的之间的矛盾使教职工群众产生了怀疑。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传统计划经济的许多东西,从观念到制度,未完全被抛弃,也不可能很快被抛弃,它们在被记忆、模仿和在市场化模式的夹缝中顽强地生存着,与新的制度环境相博弈并不断取得成功。福利住房即是如此,尽管住房货币化、市场化已很普遍,但随着某些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变相进行住房福利的实践,福利住房的观念常常被唤醒和增强。在案例大学进行旧房改造的同时,同一驻地的其他高校均利用原有校园内土地或政府划拨土地进行成本房建设,使教职工得到了实在利益。在这样的环境下,名义上为让职工受益却采用市场化运作就不能不让人们对其“合法性”产生质疑,因为这种运作方式背离了大部分高校在解决教职工住房建设上采用的通用模式,与大学社区内共享的观念相去较远,引起教职工对旧房改造逻辑起点的质疑。

(二) 政策法规的约束与工程的合法性

2005―2006年国务院连续出台“国六条”、“国八条”,像案例大学这样的旧房改造工程被列为“被动住房行为”,是被明令控制和压缩的,不具有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等显性制度的合法性,这也是城市规划等政府部门迟迟未能完成审批该项目的原因之一。诚然,这种对内部群众有利的“不合法”行为,在组织内部利益在某种程度或某种环境下被置于高于国家利益的情况下,几乎较为普遍,组织内部并不被认为不合法。相反,许多情况下,在群众意识中,敢于在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下顶风违纪,冒着牺牲个人政治生命的代价为群众谋利益的人通常会被看做是群众实际利益的代表者,即使他们遇到被弹劾或处罚的风险,也会得到群众的同情、保护和照顾。而案例大学旧房改造案例却暗含了不完全为群众谋利益的成分,因此就不具备在群众眼中的合法性。

(三) 决策机制的变形与决策的合法性

在当前的政治体制下,在大学组织内部,组织领导、权力关系和由此决定的决策机制呈现出理论上简单实际上复杂、表面上简单深层次复杂的状态。依照《中国共产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党委居于权力和决策的核心地位,校长在党委领导下独立负责行使行政权力,全面负责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工作;工会与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党委领导下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与监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理论和法律规定是清晰明确的,但在实际的权力运行和决策实践中,往往存在着大量以党代(行)政和党的权力不恰当地影响和左右行政权力的现象。在许多情境下,校长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只是党委意见或个人意志的表达工具和合法存在形式。

作为权力中枢承担决策任务的大学党组织――常委会内部乃至大学的其他权力机构如校长办公会议、“双代会”等,由于各种利益关系的制约,其表达不同声音、形成最后决策的机制也相应表现为一种特殊形态。具体表现为:在决策圈子中,一旦某个居支配地位的人表达了带倾向性的意见,就难以出现其他不同的声音,难以看到生动活泼、畅所欲言的场面,多数人选择附和。这使得即使有不同声音出现,也难以得到相同意见的呼应与跟进支持,造成班子内部不同意见表达的缺失。许多情况下,最鲜明、最典型状态的不同声音表达方式是沉默。而倾向性意见的持有和表达者清楚地知道沉默的真实含义所在,但采取了“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策略,双方博弈的结果是给了主持人倾向性意见变为集体决策的机会。

有不同意见的决策场景中,相关人员并不明确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甚至是干脆附和主持人的意见,这样的行为避免了决策层内部冲突的表面化,避免了表达不同意见的个人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也维护了领导班子的团结以及相互之间能够和谐相处所必需的“面子”,也会享受决策带来的个人利益的实现,免除决策失误时责任由个人承担的后果,自己也可以在另外的决策场景中用同样方式获得其希望实现的决策成果,符合决策层所有人的共同利益。这是中国大学决策形成的潜在的游戏规则。

在案例大学讨论通过《旧房改造原则》的2006年临时“双代会”主席团会议上,各代表团汇报了种种不同意见,当会议掌控者预见到全体代表大会难以通过《旧房改造原则》时,主席团先就全体代表对《旧房改造原则》的表决方式进行了举手表决,决定全体代表采取举手表决方式,这造成了前面提及的部分教职工的告状信中所谓“操纵临时工代会强行通过了所谓的《关于生活区旧房改造原则》的决定”的结果。在其他有关旧房改造问题的决策中,此种情况屡见不鲜。可以看到,几乎所有旧房改造的大小决策,都由常委会做出,应当为此负责的行政首长和职能部门经常处于“缺位”状态。

由于信息不对称,普通教职工群众无法完整、准确地了解学校运行中的真实情况,容易在一些为群众办实事的口号下听信决策者承诺,而放弃对自己利益的主张。同时,对教学本职工作的专注和对其他事情注意力分配的不足,也使他们往往在事情开始阶段不知真相,在事情进行过程中或结果产生后认为力量弱小不可扭转而放弃对自己利益主张和保护的努力。即使了解决策内容和程序,考虑到个人利益,关注生存状态,大学教师群体顾及自己与他人“面子”在规范组织结构中合法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表达方式就呈现出间接、隐晦、柔弱等色彩,给平等交流带来负面影响,给强势话语者造成可乘之机。就这样,党领导的合法性、行政首长负责的合法性、群众参与监督表达意愿维护利益的合法性,在一种变形或扭曲了的决策机制和潜规则的制约下成就了并非合乎情理和社会期待的结果。

(四) 决策沟通中合法性的流失

长期以来,执政党倡导组织的决策过程倾听群众声音,如形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或是把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作为决策正确与否的重要信号等,这些宣示强调的是决策者要与组织成员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以保证决策体现民意与正确可行。在实际运作中,往往很难实现决策者与决策结果受益者间的良性有效互动,在成员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相对较高的大学,也是如此。在旧房改造案例中,决策者与教职工实际上存在着诸多的不同意见,双方并未有充分有效和直接坦诚的对话以达成共识,形成了决策者不愿当面聆听、教职工不愿直接陈诉的互不见面局面,结果是教职工间接地将不满情绪指向后勤集团,将意见要求明确地诉诸政府部门;执行改造任务的后勤集团能够听到或感受到群众的不满情绪和合理要求,但出于自身利益往往将不同意见有意“过滤”后上达决策层,使决策层得到的大多是正面的激励信息;作为合法交流场所和表达工具存在的“双代会”在反映了群众意见后并未得到决策层的认可和重视;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则因与事情缺少紧密负责关系,相对较少向决策层反映群众真实想法,或者因未能有力贯彻决策意图不为领导倚重而有意回避接触。这些情形使得决策者与受决策影响的群体之间交流互动不畅,甚至是缺失。这种交流的缺失也使决策的合法性打了折扣。在现实中,因为非正式关系的存在,决策者沟通交流对象的空缺就由可能代表少数利益的非正式群体通过非正式方式来弥补,从而使事情向着有违大多数群众利益的方向发展。

(五) 操作环节的合法性

案例大学所在地的其他多所高校并未让已进行初步社会化改革、通常采取拨款服务和经营服务形式运作的公司化后勤实体参与教职工住房建设,而是由承担行政职能的基建处操办旧房改造。在这样的环境下,案例大学选择公司性质的后勤集团承担旧房改造的“开发”,也缺乏充足的合法性。后勤系统在计划体制下是大学的重要内部组织,在高校各种短缺生活资源分配中处于关键性地位。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推进改变了后勤人员原来因持有和分配生活资源而获得的权力地位,导致这个内部组织自身生存和发展处于困境。这样,为他人而生存的辅助地位演化成以自己生存为目的的生存方式,组织自身的生存高于其为他人生存的逻辑自然展开了,后勤组织在大学内部主动或被迫追寻其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的行为空前活跃。

大学的后勤部门还同时承担着“服务育人”和维护高校内部稳定的任务,与高校很难完全分离成法律意义上的甲乙方关系,难以进行彻底的社会化改革。一方面,后勤部门保留着行政化、内部化的生存内核,如享有与其他教职工一样的工资、福利、退休保障和医疗服务,并未获得作为独立企业法人向其他内部成员提供服务索取报酬的合法性,也不具有将其他人的内部福利待遇在市场化旗号下通过商业开发转为己有的权力。另一方面,大学后勤部门又确实进行了按照企业运作方式开展经营活动的改革,并存在以其社会化营利组织的招牌进行从其他同类内部成员身上获利的经营行为。案例大学选用这样一个内部组织承担旧房改造任务,与教职工保护自己应有福利地位而要求非营利部门承办旧房改造合法性的社会期待有落差,不易被群众接受。同时,校内的后勤集团没有相对完备的技术人员和运作经验,教职工对其实施成功的可能性和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监督能力表示怀疑,进而会对被选择为实施方的后勤集团的正当性产生质疑。

Interest Conflicts and Organizational Decision Making in a University:

A Case Study of the OldHouseRenovating Project of

a Region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YAO Xin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economy, College of Edu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5, China)

机房改造工程方案范文第4篇

截止2024年底,我镇全面完成四类对象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全部改造住房已全部竣工并实现搬迁入住。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为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确保住房有保障各项民生工程落到实处。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其他领导为副组长的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规划中心,由规划中心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镇危房改造工作的指导、督促、协调和调度等工作,各村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组织,由村支部书记和主任总负责,驻村工作队协调配合,确保危房改造工作按质按量完成。

(二)严格审核程序,细化工作方案。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按照农户申请、村审核、乡镇审批和县级备案审批程序,精准识别危房改造对象。坚持“一户一方案”,选择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对改造前危房进行鉴定,改造后安全住房再进行认定,并出具书面鉴定报告。同时做好建新拆旧工作,做好标识标牌张贴工作,全面消除存量危房。

(三)明确时间节点,强化过程管理。

加强档案资料管理,把文字资料、图片、会议记录等档案资料的收集管理工作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专人进行收集、整理和保管,将危房改造对象家庭情况、危房等级、补助标准、动工时间、竣工时间和挂钩责任人等情况进行公示,对新建(修缮)改造前、中、后的房屋照片进行整理归档,纸质档案做到“一户一档”,保证档案资料的齐全规范。

(四)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质量安全。

按照《昆明市农村建筑抗震技术导则》《昆明市农村民居抗震图集》《昆明市农村民居抗震补充图集》《寻甸县农村房屋建设指导手册》等规范规程,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镇工程领导小组对完工住房进行验收,对建设质量不达标的或不按方案实施建设的,坚决限期整改。

三、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计划

机房改造工程方案范文第5篇

2012年我县计划完成1200户的农村低收入困难群众的危房改造任务,并结合实际探索建立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制度,优先解决经济最困难、住房最危险农村困难家庭的居住安全问题。

二、改造方式与时限

(一)改造方式。危房改造分为重建和修缮加固两种方式,拟改造农村危房整栋房屋属D级危房的应拆除重建;拟改造农村危房局部危险属C级危房的应修缮加固。危房改造坚持以分散分户改造为主,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危房集中村庄的危房改造。改造后住房产权归农户所有,并根据实际做好产权登记。

1、原址重建。房屋重建原则上以农户原址自建为主要方式,自建确有困难且有统建意愿的,乡镇人民政府要协助农户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统建。

2、相对集中重建。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可对比较集中的危房采取相对集中改造方式,统一建筑风格,同时发动群众进行环境治理,提高危房改造水平。

3、结合村庄整治实施危房改造。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结合村庄整治的方式实施危房改造,统筹协调道路、供水、沼气、环保、改厕等设施建设,整体改善村庄人居环境。

4、修缮加固。对房屋局部构件进行修缮或更换的方式进行危房改造。修缮加固由农户自行联系施工队伍,有困难的,乡镇人民政府要主动给予帮助。

(二)完成时限

2012年3月,正式启动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2012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任务。各乡镇人民政府将农村危房改造计划和资金安排,连同《省2012年农村危房申报表》,于6月15日前报县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补助标准与资金管理

(一)补助对象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

(二)补助标准

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以农户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根据省财政厅、发改委、住建厅2012年出台的《省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补助经费管理暂行办法》(财社〔2012〕40号)规定,我县具体分类补助标准如下:

1、五保户、农村低保户重建房屋户均补助2万元;五保户、农村低保户修缮加固户均0.6万元。

2、贫困残疾人家庭(非低保户)、其他困难户重建房屋户均补助1万元;贫困残疾人家庭(非低保户)、其他困难户修缮加固户均0.4万元。

2012年省及省级以上综合补助资金为每户0.9万元,由县财政统筹安排用于农村危房改造,分类补助标准不足部分由县财政负责落实。

(三)资金管理

2012年农村危房改造省及省以上综合补助资金,将根据各乡镇农村危房改造年度计划、上年度农村危房改造进度等因素进行分配(各乡镇计划分配户数见附表)。各乡镇要整合资源,将农村危房改造与土地整治整村推进、灾后重建、中国残联彩票公益金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扶贫开发等项目建设相衔接,提高政策效应和资金使用效益。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为农村危房改造提供捐赠和资助。通过政府补助、银行信贷、社会捐助、农民自筹等多渠道筹措农村危房改造资金。

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由县财政集中管理、统一使用。各乡镇要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补助资金要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并按有关资金管理制度的规定严格使用,健全内控制度,执行规定标准,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在资金发放过程中,要通过财政涉农补助资金“一卡通”发放到户。

四、改造要求

(一)科学制定实施方案

1、制定实施方案。各乡镇要认真组织编制2012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将改造任务合理细化分解落实到各村,并落实到贫困农户。

2、编制村庄规划。改造户数比较集中的村庄,必须编制村庄规划,统筹安排道路、供水、沼气、环保、改厕等建设项目,提高农村危房改造水平,促进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3、开展改造方案设计。各乡镇要积极推广《省农村危房改造设计图集》使用,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设计人员深入实地调查,根据农民实际需求,农村危房改造方案设计。设计方案要符合农民生产生活习惯,体现地方建筑风格,传承和改进传统建造工法,推进农房建设技术进步,引导农民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全经济、节能环保、富有特色的住房。

(二)加强危房改造项目管理

1、严格审核改造对象。各乡镇要优先改造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房屋。在确定改造对象时,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规范补助对象的审核、审批程序,实行农户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申报及审批程序参照《关于省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建村〔2009〕33号)。同时,要建立健全公示制度,补助对象基本信息和各审查环节的结果要在村务公开栏公示。乡镇人民政府要组织做好与经批准的危房改造农户签订合同或协议工作。

2、控制危房改造建筑面积和总造价。重建或修缮加固住房建筑面积原则上控制在40至60平方米以内。各乡镇要组织技术力量编制可分步建设的农房设计方案并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引导农户先建40到60平方米的基本安全房,同时又便于农民富裕后向两边扩建或者向上加盖。各乡镇要积极引导,防止群众盲目攀比超标准建房。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地方建筑材料利用研究,探索符合标准的就地取材建房技术方案,减少农村危房改造成本。

3、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各乡镇要建立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危房改造的工程质量。县住建委要组织技术力量,对危房改造施工现场开展质量安全巡查与指导监督,组织专门技术力量,在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各个环节上从严把关,重点加强对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施工工程的监管。各乡镇要完善和加强乡镇建设管理机构,组织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培训,提高服务和管理农村危房改造的能力。

4、加强工程验收管理。年度改造任务结束后,县住建、发改、财政等部门要及时组织验收,并向上级相关部门提交验收报告。

(三)加强档案、信息管理

1、完善农户档案管理。

各乡镇要建立完善危房改造农户纸质档案,实行一户一档,批准一户、建档一户,规范有关信息管理。农户纸质档案必须包括档案表、农户申请、审核审批、公示、协议等材料,其中档案表必须按照信息系统公布的最新样表制作。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农户纸质档案表信息化录入制度,确保农户档案及时、全面、真实、完整、准确录入系统。

2、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和监督检查制度。

各乡镇要组织编印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信息,将建设成效、存在问题和有关建议等以简报、通报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报送至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住建、发改部门要按规定落实“月报”制度,及时将工程进展情况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四)加强组织领导与部门协作

1、加强组织领导。

各乡镇要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县住建、发改、财政、民政、国土、扶贫、残联等部门,要会同民族事务、环保、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卫生、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共同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做好与其他有关规划的衔接。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