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无线网络建设方案{整合5篇}

风中残烛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3832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6分钟。

无线网络建设方案范文第1篇

1.1网格化的意义

在进行无线网络分析时,若以地市、区县等行政区为分析对象,仅能得到无线网络的整体情况,无法细致分析网络局部存在的问题;而以单个基站为分析对象,则仅能反应站点本身运行情况,无法说明区域性无线网络存在的问题,更无法为市场营销提供参考。为此,引入网格的概念,定义一个适中的分析区域,考察区域间、区域内的无线网络存在的问题,兼顾整体和局部的无线网络情况。在网格内进行更精确的规划、建设、优化工作,通过分析网格内的用户行为使网络建设更贴近市场需求,从网络角度为市场营销提供依据,使工程建设、规划、网优和市场部门的工作能够更好地衔接,进一步保障网络建设的质量,提高资源投放准确率。

1.2网格划分依据

无线网络是无边界、常变化的,在进行网格界定时,主要考虑无线网络相对不变的属性,如无线环境、业务量、终端等,因此,将网格定义为具有相同无线环境与相同业务特点的相邻基站聚集而成的覆盖区域。网格划分后,物理网格的区域相对固定,而网格分析区域是对物理网格产生影响的基站小区所覆盖的区域,与网格关联的小区及其覆盖区域是可以动态变化的。网格划分依据及原则如下。(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尽可能地将同一类型的覆盖场景划分到一个网格内,例如住宅区、城中村、工业区、郊区等。(2)人口密集度和建筑群的整体性:在街道办划分的基础上,尽量按照独立社区或村庄等划分。(3)场景统一:同一网格只可归属于主城区、一般城区或城区外之一,不可跨规划区域,也不可跨区县(或镇)。(4)无线传播模型一致性:将相似无线传播环境的覆盖区域划分在同一网格内,可以更精确地给网格赋予传播模型,从而提高仿真效果。(5)区域业务特点一致:区域业务特点反应区域内用户的行为习惯,将相同业务特点的区域划分在同一网格内,有利于针对用户习惯进行网络资源配置和市场营销推广。(6)信号覆盖的连续性:同一网格只归属于同一BSC/RNC,考虑网络覆盖的连续性要求,确保网络切换成功率。(7)投诉区域的集中度:将投诉集中度高的区域划分到一个网格内,可以集中资源,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8)与市场联动的便利性:参照市场部门的营销区域进行网格划分,便于市场部门实施网络分析部门提供的市场营销建议。在无线网络网格划分完成后,需将基站小区与网格进行关联,此步骤的关键点在于网格间边界小区的归属,小区关联原则如下:(1)小区根据覆盖范围、建设目的进行网格归属;(2)一个小区仅归属一个网格,使小区与网格一一对应;(3)根据网格划分依据,保证小区归属后产生的网格分析区域与网格划分的目的一致;(4)同一方向不同制式的小区,如GSM、DCS、TD-SCDMA等制式的小区,归属相同网格,使物理网格内不同制式的无线网络网格分析区域大致相同。网格划分可以理解成把一个复杂的实体模型分成若干简单的模型,而这些简单的个体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约束,构成整个结构。求解这些简单的个体,就能得到整体的变化趋势,网格划分越合理,分析结果便越清晰。

2分析体系

2.1总体思路分析

体系将面向无线网格的业务、覆盖、终端,从网络运行现状的角度出发,进行多网协同规划。首先,分析体系是面向网格的,也就是以网格为基本单位进行无线网络分析;其次,分析的对象是网格相对不变的属性,通过现网运行得到业务、覆盖和终端等数据;最后,无线网络分析是多网协同进行的,依据不同网络的运行现状进行相互分析。无线网络网格化分析体系分为4个层次,包括目的层、指标层(分析流程)、措施层以及方案层,体现了从问题提出、分析过程到解决方案的全过程,从不同层次和角度表征和描述分析体系。其基本原则是:为目的引入指标,以指标考察网格,反应了分析体系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而建立的,分析体系围绕目的层进行指标层、措施层和方案层的构建。无线网络网格分析流程如下:明确无线网格分析需解决的问题,根据不同的目的,制定不同的指标进行量化,建立分析流程,通过流程判断需采取的措施,得出一系列网格建议,根据建议在网格内进行更精细的小区级分析和无线网络规划,以此设置网格建设方案,再按照评价方法对建设方案的各个需求进行等级排序。由此得出的网格规划结果包括网络类分析结果、市场类分析结果、网络建设方案三部分。其中,根据网络类分析结果进行网格内无线网络建设方案的设置,市场类分析结果则可作为市场部门业务推广、终端推广等市场营销的参考。网络建设方案的等级划分将按照网格措施、建设原因等进行加权评分,而各因素的权重则按照一定的策略进行设置,再根据工建、网优、网维、市场等部门对各建设需求重要性的评价,最终得出具有等级排序的建设需求池。可以看出,运用无线网络网格化分析体系进行规划工作的特点如下。(1)便于进行网格间的对比分析,确定优先建设的区域,实现资源重点投放。(2)进行网络间协同分析,根据区域业务特点,确定优先建设的网络,避免重复投资。(3)建设方案制定时,深入网格进行小区级分析,实现更为精细的无线网络规划。下面以“网络间业务平衡”为例,说明由目的制定指标、由指标决定措施的流程,即无线网络网格化体系的分析过程。

2.2网络间业务平衡

通过考察各网络的业务承载、终端驻留等数据,分析无线网络存在的问题,指导网络建设和终端推广。正常来说,在TD-SCDMA无线网络覆盖完善的区域,TD-SCDMA终端的数据业务大部分应该由TD-SCDMA网络承载,此时,只要TD-SCDMA终端占比高,就能对GSM网络数据业务起到分流作用。为此,引入驻流比、分流比等指标,考察网格的无线网络覆盖、终端推广等情况。

2.2.1驻流比分析流程驻流比反映的是TD-SCDMA无线网络的覆盖水平,与基站建设密切相关。低驻流比下发展3G业务,不仅会拖累2G网络,而且会影响用户体验,因此,驻流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多网协同的流量协同问题。在TD-SCDMA网络覆盖完善的情况下,TD-SCDMA终端的大部分数据业务应由TD-SCDMA网络承载,否则判断为网络覆盖存在问题,其计算见公式(1)。驻流比=TD终端的TD网络数据流量/(TD终端的TD网络数据流量+TD终端的GSM网络数据流量)(1)驻流比表示TD终端数据流量中,由TD网络承载的比例。它是解决TD网络覆盖问题的核心关键指标。通过按照各区域不同的覆盖要求,设置不同的驻流比要求,以便优先在重点区域建设覆盖完善的TD-SCDMA网络。驻流比的分析流程如图1所示。驻流比目标值反映网格内TD-SCDMA网络覆盖至少要达到的水平,与网格内目前已建设的TD基站相关。通过与驻流比的目标值比较,判断网格内TD-SCDMA无线网络是否存在覆盖问题。在设置目标值时需考虑各网格TD-SCDMA网络覆盖要求的差异性,如按市区、县城、乡镇、农村等场景要求达到的规划覆盖目标、地市TD-SCDMA网络覆盖区内各网格的实际驻流比情况等。首先,通过根据不同区域的覆盖要求设置不同的阈值,优先保障重要区域;其次,按与目标的差值,优先解决覆盖问题最严重的网格,使全地市各网格的覆盖都能达到预定的水平。具体设置建议见表1。

2.2.2分流比分析流程分流比能够说明TG两网的数据业务平衡问题,即TD-SCDMA网络对GSM网络的数据流量负荷分担的情况,与TD终端密切相关,包括TD终端的数量和每TD终端的数据流量。从网络平衡发展的角度出发,应同时提高TD-SCDMA网络覆盖区内每TD终端流量正常的网格的分流比。分流比计算见公式(2)。分流比=TD网络承载的数据流量/(TD网络承载的数据流量+GSM网络承载的数据流量)(2)影响分流比的主要因素如下。(1)TD网络覆盖差,导致TD终端无法驻留TD网络。(2)TD终端数量少,导致TD网络承载的数据流量小。(3)每TD终端数据流量小,导致TD网络承载的数据流量小。通过考察各网格分流比的情况,为市场部门的3G业务、终端等推广活动提供建议,从而提高各网格的分流比,实现网络平衡发展。分流比分析流程如图2所示。分流比合理值在正常网络覆盖水平下,一定数量的TD终端应使TD网络的分流比达到一定的水平,将其定义为分流比合理值。通过考察各网格的分流比合理值,判断网格内的TD网络覆盖水平和每TD终端数据流量是否合理,并优先提高TD网络覆盖、每TD终端流量均正常的网格分流比。其计算见公式(3)。分流比合理值=(TD终端数量×L×驻流比合理值)/GSM终端数量+TD终端数量×L(3)L:表示GSM终端更换为TD终端后,每终端流量应提高的比例,其计算见公式(4)。L=每TD终端数据流量/每GSM终端数据流量(4)参考现网运行数据,参数L的设置建议见表2。驻流比合理值:驻流比合理值表示在已建设一定数量的TD-SCDMA基站后驻流比应达到的水平。其计算见公式(5)。驻流比合理值=TD基站数量/(GSM基站数量×覆盖面积比值)×覆盖相当时驻流比(5)覆盖面积比值为达到与GSM相同覆盖水平需建设TD基站数量的比例,建议取值1.1;覆盖相当时驻流比建议取值75%。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分流比合理值与网络现状的联系更紧密,包括现有网络建设情况、现有终端数量情况、终端使用业务情况等。各网格的分流比合理值由TD基站建设比例、TD终端占比和参数L决定。分流比目标值结合市场部门在规划期内的TD终端推广计划,计算规划期末的TD终端占比情况,并以此确定网格的分流比目标值。通过考察与分流比目标值的差额,判断网格TD终端推广的需求迫切程度,即优先在分流比差额较大的网格进行TD终端推广。通过在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的TD终端推广额度,实现优先在重点区域进行数据业务分流。其计算见公式(6)。分流比目标值=(区域期末TD终端数量×L×驻流比目标值)/(区域期末GSM终端数量+区域期末TD终端数量×L)(6)从公式(6)可以看出,分流比目标值与市场部门TD终端推广计划的联系更紧密。不同的TD终端推广力度,将决定不同的分流比目标值。

3建设方案

3.1方案设置在完成网格分析体系中指标层和措施层的分析后,将分别得到网络类和市场类的分析结果。根据网络类分析结果设置建设方案,市场类分析结果则用于为市场部门营销活动提供参考。以上述“网络间业务平衡分析”为例,得到的分析结果见表3。按照网络类分析结果,在建设方案层进行更为细致的无线网络规划,体现网格内小区级的分析,得出无线网络的具体建设需求。一般将无线网络建设划分为三个阶段:规划、建设及优化。规划阶段重点在需求分析、方案设置及等级划分;建设阶段重点在站点解决方案的制定和主设备、配套设备建设模式的选择;优化阶段重点在通过技术手段保证网络现有资源的正常运行,并使网络效益最大化。在进行需求分析时,针对各种网络问题,首先考虑通过天线调整(方向角、下倾角、高度等)、参数调整、功率调整等优化手段进行改善。在优化手段无明显效果时,再考虑采用其他解决方案。在进行方案设置时,针对网格存在的无线网络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根据ATU测试数据、MR统计数据、市场发展及竞争对手的情况等信息进行补充分析,在更小范围内精确规划,确定具体建设方案,例如新建宏基站、扩容、建设底层站等建设的具置、实现方式等,并最终形成整体规划方案。精细规划需参考的数据和信息如下。(1)宏站需结合ATU测试数据、MR统计数据、数据流量统计数据等因素分析。(2)室内分布站需结合数据业务流量、新增覆盖区域等因素分析。(3)根据仿真结果对规划站点进行补充调整,并形成最终建设清单。

3.2需求等级评价在完成规划方案后,根据工程投资、建设难度、量化指标等情况,对方案中各个建设需求进行评价,从而能够在工程投资允许的范围内,优先解决需求最为急迫的无线网络问题。评价方法根据规划方案中不同的建设类型,按照扩(减)容、2G新建站、TD新建站、新建底层站和市场联动等分别进行设置。针对评价对象的各自特点,分别评价容量、覆盖、质量和业务分流等因素的需求程度。需求等级评价示意如图3所示。在计算指标量化得分时,采用十分制的评分方式,有以下三种计算方法。(1)设定平均值或门限值为5分,与其进行对比,计算评价对象的指标得分。(2)设定满分时的指标值,与其进行对比,计算评价对象的指标得分。(3)设定零分时的指标值,与其进行对比,计算评价对象的指标得分。各指标得分的计算标准见表4。需求等级评价除了考虑指标得分外,还需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1)等级调整:根据站点的重要性设置等级下限,确保站点建设优先级。如省级重点考核的黑点、ATU测试区域内的站点、随物业建设同步跟进的时间受限的站点以及其他重要站点等。(2)工程建设:根据站点的工期满足情况、投资需求情况等,进行需求等级调整。如物业协调难度、物业协调进度、工程建设方案等。综上所述,最终形成的具有优先等级排序的建设需求池是在综合考虑了指标得分、等级调整、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后确定的。

4结束语

无线网络建设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医疗信息化;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管理软件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7-0113-01

1 医疗信息化概述及医院对网络建设的需求

1.1 医疗信息化概述

目前我国的医院有几万多所,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再加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以病人信息为核心的信息化,最大程度的提高服务效率,方便病人看病,减少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医疗信息化包括临床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两部分,我国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通过信息化建设简化了看病流程,缩短了看病时间,有效解决了病人看病难的难题。

1.2 医院对网络建设的需求

医疗行业作为特殊的行业,对网络建设的稳定性要求最高,因为网络建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关系到每一个病人的生命安全,在联网运行中要求数据准确、高速的传输,当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启动应急预案。建设高性能、高速运行的网络也是医院对网络的需求,随着更多业务的应用系统要在网络上运行,网络终端不断增加,因此对网络的带宽有了更高的要求。

2 某医院网络建设的综合解决方案

2.1 现代医院有线网络建设的解决方案

本文以一家三甲医院为例,针对网络建设的具体需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提出本文的网络建设综合方案,从而实现医院网络建设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易管理性。

2.1.1 网络拓扑结构

医院的网络拓扑结构一般分为单链路单核心和双核心交换机两种,本文采用单链路单核心拓扑结构,主干网络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接入层和核心层构成二层的网络,各个服务器和工作站通过双绞线接入到接入层的交换机,然后通过光纤接入到核心交换机。核心交换机是最重要的网络设备,例如核心交换机可以采用思科4506交换机,该型号的交换机配置有18口的光纤模块,24口的自适应模块,为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核心交换机要采用热备用的方式,用光纤进行连接。

2.1.2 上网行为日志系统

随着互联网进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们享受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其中一些非法信息传播、机密信息泄露等问题也逐渐显露。根据《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的要求,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单位要保留上网用户日志至少60天。因此,医院网络建设中日志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上网日志系统的设备可以直接连接到核心交换机上,依靠端口镜像技术监控用户的上网行为,选择的上网日志系统要能够实时分析网络的情况,并形成报表,从而满足医院的网络监控需要。具体而言上网行为日志系统要具有以下功能:

1)监控上网行为,例如记录收发邮件、记录通讯软件、记录URL地址等。

2)带有强大的URL分类库,并可以支持用户自己添加新的URL分类。

3)可以具有用户、时间、IP地址等多种实时管理策略。

4)具有在线监控功能,能够实时监控上网用户的行为,例如聊天用户的监控管理。

2.1.3 网络管理系统平台

目前医疗机构的网络设备越来越多,品牌的种类也更加多样化,再加上网络复杂程度的提高,医院网络系统中还必须具有使用方便,功能全面的网络管理平台。目前我国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也不同,有windows操作系统、Linux类操作系统、Unix类操作系统和Mac操作系统等,本文中该医院的计算机采用的是windows操作系统,因此网络建设中的网络管理平台也要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管理平台具有设备管理、服务器管理、资源管理、数据库管理、拓扑发现、性能管理、终端管理、故障报警、性能分析、故障分析和网络异常监测等功能。网络管理平台采用可视化的管理模式,把负责的网络管理变的容易操作,降低了用户使用的复杂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2 无线网络解决方案

无线网络作为有线网络的重要延伸,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医院中一些工作具有移动的性质,这就迫切需要无线网络的建设。在医院网络部署中,建设基于WLAN技术的无线网络是必然的选择,该医院的无线网络解决方案如下。

2.2.1 无线局域网控制器

在无线网络的部署中,无线局域网控制器是关键设备,无线局域网络的标准、传输速率、端口类型、接入点的个数、额定电压、传输协议、外观参数、智能RF管理等选项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2.2.2 楼层交换机

楼层交换机的选择要考虑端口组合,同时也要兼顾未来网络流量扩展的需要,本文选择的是WS-C2960-24TT系列的智能接入交换机,该系列交换机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它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类,使用不同的转发策略,用户通过过滤病毒包,防止病毒攻击网络中的核心设备。该系列交换机还具有很高的安全认证机制,全面的ARP扫描,防止ARP欺骗,该交换机最大的特点是通过以太网对网络摄像头、IP电话等设备进行供电,因此减少了网络建设中的电源布线,从而节约了建设成本。

2.2.3 供电交换机

供电交换机本文选择的是WS-C2960-24TT-S系列的供电安全接入交换机,该设备具有24个端口,允许用户手动设置不同的用电阈值,该供电交换机通过使用网络中上游交换机提供的电力,从而不需要独立的电源,给网络建设的灵活性大大增强。

2.2.4 无线集中管理平台

无线集中管理平台可以提高无线网络的效率,具有设备管理、性能管理、报表统计、报表打印等功能。在选择无线集中管理平台时,应该重点考虑网络的可靠性和网络的质量。

3 结束语

医院网络综合解决方案应紧紧围绕医院的实际需求,本着提供稳定性好、高性能、高速、安全性高的网络进行实施。同时还要提供使用方便的无线网络技术,例如药房无线管理、室外无线监控和无线上网服务等多种功能,通过实现全院的无线办公,提高工作的准确性,提高服务的水平,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实践表明,本文提出的医院网络建设综合解决方案满足使用需求,大大提升了医院的形象。

参考文献

[1]龙智勇.浅谈医院网络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08).

[2]秦念沙.计算机企业网的规划及建设方案[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0).

无线网络建设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带宽,无线路由,改造方案

0引言

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受欢迎,中小企业对于网络的需求特别是无线网络的需求日渐增长,企业的基础业务已经离不开网络,一个企业所具备的网络及计算机IT基础设施是保障业务畅通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络就是企业业务的基本保障。拥有一个高效的,灵活的网络环境的需求逐渐突出,特别是对基础设施能够兼容的无线网络在企业日常工作运转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对原有的网络及基础设施环境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挑战。

1网络现状分析及需求

1.1网络现状分析

大多数企业网络现状是由网络宽带接入,使用常见的普通家用无线路由器进行无线网络的布局方案,因设备固有性能屏障和无线发射频段问题[1]导致部分用户终端连接不上,忽连接忽掉线、网络延迟堵塞、且存在管理分散导致的网络带宽得不到有效利用,影响业务开展。为满足中小企业业务需求,要改变网络现状,完善网络结构。

1.2网络改造需求

就目前现状中小企业的公司员工都在百人左右,面积几十到几千平方米不等,按照改造后企业内部无线接入点能满足用户连接数量要求并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无线网络覆盖[2]。按人均一部智能终端和一台电脑的需求考虑,至少需要满足上百个终端稳定的无线连接点的覆盖需求。解决以上的现有问题,建议客户采用专业无线AP设备进行无线覆盖,使用专业具备上网行为管理设备进行网络监管。引入两条网络线路,这样可以形成相互依赖,形成网络冗余,满足了用户对终端数量的需求。

2总体设备选取方案

使用专业无线AP,设备还需要具备精准流量控制、网络行为管理、VPN、智能应用等功能。建议更换核心交换机,随着用户端带宽不断提高,万兆互联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交换机需要提供更高的转发性能和万兆端口扩展能力[3],确保给用户匹配的无线接入点的AP有更高的性能。在交换机的选择方面尽量采用带有扩展能力的交换机。对于构建的无线网络覆盖产生盲区的设备通常建议增加无线控制器和无线网络管理程序,采用集中平台管理。目前有许多设备支持采用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进行管理,以节省资金和工作时长。它不仅集成了专业无线通信控制器的功能,也支持WiFi,支持认证和计费,支持缓存加速和网上行为的验证,这种选材的策略不仅简化了配置过程,避免了枯燥的部署,降低用户维护成本,为快速构建企业网络打下硬件基础。无线接入点AP设备的选取结合企业现状可以考虑增加双频无线接入点,如果我们将双频同时开启,无线速度对比使用传统的802.11n无线模式,网络带宽吞吐量至少可以增加90%以上。无线接入点设备需要满足无线网络中的胖和瘦这两种工作方式,并且可以根据行业内客户对网络的需求随时为客户增加无线网络接入点,适用度灵活,可以最大程度发挥设备的优势,FATAP和FITAP工作方式对比如下表1所示。综合考虑成本、管理因素及对一些高级功能如AP间的智能射频调节、负载均衡等需求,对于胖网络模式的使用,更加适用于小型的组网方式,而对于瘦网络模式的组网方式,大型网络结构多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构建。

3用户接入认证方案

在信息安全方面,确保公司信息安全,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基础上,要符合《网络安全法》。要求无线网络应能有效防止外人利用信息网络获取内部机密信息或攻击通信系统,第一级是MAC地址的认证,第二级是对应服务区(SSID)的标识,第三级是802.1的身份验证或用户身份验证。无线接入点的设备可以允许过滤物理地址,限制和管理用户流量,以确保非法用户无法访问网络。如果显示的SSID与AP中设置的参数不匹配,AP将拒绝通过非法用户进行目标区域登录,利用SSID设置,可以分析用户组、管理组,避免漫游带来的安全和访问控制问题,还可以通过设置私密接入点(AP)来实现划分SSID区域和控制机制[4]。IEEE802.1x是一种基于端口的访问控制技术,是一种提高网络安全性的解决方案,是否可以使用AP服务,取决于802.1x身份验证的结果。除了核实用户身份外,无线网络还应确保自己的网络通信不被非法用户截获甚至被篡改,基于这方面的网络安全需求,我们构建的无线网络在安全方面更要注重网络设备的加密能力和对网络安全员的专业技能的培养。

4结语

无线网络建设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接入点,Infrastructure网络

?

一、WLAN概述

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是采用无线传输媒介的局域网,其使用电磁波代替常规LAN中使用的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传送和接收数据。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网络部署简单:在局域网建设过程中,网络布线工程在整个项目中占用的时间最长、耗费的人力物力最多、对网络部署环境的影响最大。而WLAN最大的优势就是免去或极大的减少了网络布线的工作量,一般只要部署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设备,就可建立覆盖整个区域的局域网络,并实现与已有网络的灵活整合;组网灵活:在有线网络中,网络信息点的位置一般是提前设计好的,网络设备的安放位置便受网络信息点位置的限制。而WLAN建成后,无线终端在无线网络的信号覆盖区内可任意移动,灵活接入网络;易于扩展;经济节约;安全性能强;受自然环境、地形及灾害影响小。

鉴于WLAN的以上优点,其应用范围也日趋广泛,涉及的领域包括:公共场所:航空公司、机场、货运公司、码头、展览和交易会等;难以布线的环境:历史建筑、校园、工厂车间、城市建筑群、大型的仓库等不能布线或者难于布线的环境;频繁变化的环境:活动的办公室、零售商店、售票点、医院、以及野外勘测、试验、军事、公安和银行金融等,以及流动办公、网络结构经常变化或者临时组建的局域网。

WLAN有两种拓扑结构,一种是有中心的结构化网络,通称Infrastructure网络。这种类型的WLAN要求一个无线站点充当中心站,所有站点对网络的访问均由其控制,其结构如图1所示。无线局域网的另一种拓扑结构是无中心的对等网络,亦称Ad hoc模式,也称为点对点模式,即peer to peer 模式,以这种方式连接的设备相互之间都可以直接通信而不用经过AP,如图2所示。Ad hoc网络是一种特殊的无线移动网络,由于它的多跳性,各结点不仅具有普通移动终端所具有的功能,而且具有报文转发的能力。在将要搭建的课堂实验环境中,我们将使用第一种结构,即Infrastructure结构的无线局域网。

图1 Infrastructure模式图2 Ad hoc模式

二、WLAN搭建课堂实验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目前,大学校园大范围布设的是有线网络,学生上课的教室即使配置了多媒体设备的也大都使用有线网络,并且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教师私自在多媒体计算机中安装软件或更改配置,在某些大学课程特别是涉及计算机相关内容的课程中,有大量实际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和需要与学生共享的软件及资料,单靠多媒体演示,不能实时、生动的与学生交流,在某些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如果课堂中具备灵活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并允许学生使用某些网络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实时与教师授课使用的计算机进行互动,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好的改善课堂授课效果,达到“课堂实验室”的目标。

由于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楼中,有线网络的布设基本固定,每个教室一般只配有一个网口,使用有线网络实现课堂实验室不现实。而无线局域网具有安装便捷、使用灵活、易于扩展的特点,恰好适用于课堂这种需要灵活网络环境的场合,并且无线局域网络的组网非常容易,在配置好无线接入点(AP)后,教师和学生带有能无线上网的移动设备,便可轻松实现局域网组建。

三、WLAN应用于“课堂实验室”的实施方法

“课堂实验室”可以由学校统一实施,即由学校在各教学楼内布设无线网络环境,主要是布设一些AP,这样做的优点是使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可以直接使用无线网络环境与学生实现互动,但缺点是教师只能加入到网络,不能对无线网络的连通性和其他属性进行控制。另一种实施方案是由需要课堂实验环境的教师利用授课教室的网口自己设置AP实现无线局域网。这种方案的优点是教师能够按需组建和配置网络,控制网络的连通和断开,在某种程度上能有效管理网络的使用,避免学生滥用网络进行与课程无关的上网行为。但该方案的缺点是要求教师掌握无线网络的相关技术;多个AP同时在一个无线信号覆盖区内可能造成组网混乱的情况。因此第二种实施方案比较适用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无线局域网搭建的具体实现方法。

无线网络的搭建,有很多种方式。目前比较常用的组网方案主要包括单接入点解决方案、多接入点解决方案、无线中继解决方案、多蜂窝漫游解决方案。简单来说,即用户分布在一个较小范围时,只需要一个无线AP就可以了。如果范围大一些,就需要引入多个无线AP,如果范围扩大到了一个区域,则可能需要引入无线交换机、MESH无线技术等。对于由教师自己搭建“课堂实验室”的情况,采用单接入点方案即可,它只需要采用一个无线AP。在配置好无线AP和无线网络终端后,无线AP可以连接附近的无线网络终端,形成星型网络结构,同时通过10Base-T端口与有线网络相连,使整个无线网的终端都能访问有线网络的资源,并可通过路由器访问Internet。在此方案中,主要需安装和配置无线AP及无线终端。

1. 无线AP的安装与配置

首先,使用PC对无线AP进行配置,注意网线一端连接PC,另一端要连接到无线AP的LAN口而不是WAN口,可根据无线AP产品自带的安装向导进行设置,因为“课堂实验室”的网络环境对安全性要求相对较低,因此我们主要使用这种安装方式进行设置。以TP-LINK无线路由器为例,无线部分的设置如图3。主要包括无线功能、SSID号和频段三个基本设置,其中“无线功能”可决定路由器AP的功能是否启用。“SSID号”是无线路由器的标识字符,是作为接入此无线网络的验证标识,无线网络终端如教师和学生的无线设备要加入无线网络时,必须拥有与路由器相同的SSID号,否则就无法接入该无线网络。各厂商对此均有自己的默认设置,对TP-LINK无线路由器而言,其默认为TP-LINK,可以改成其他名称,作为一种最简单的安全保障措施。“频段”也叫信道,以无线信号作为传输媒体的数据信号传送通道。IEEE 802.11b/g工作在2.4~2.4835GHz频段,这些频段被分为11或13个信道。当使用环境中有两个以上的AP或者与邻居的AP覆盖范围重叠时,需要为每个AP设定不同的频段,以免冲突。频段设置完成后,最基本的网络参数就都设置完了。论文格式,接入点。如果用户对安全方面没有任何要求,则终端无线网卡在默认状态下即可连入了。

图3 无线路由器设置向导

若简单的向导设置不能满足组网需求,就需要进入无线路由器的Web管理界面进入更细致的设置。论文格式,接入点。论文格式,接入点。简要介绍一下这种设置所涉及的内容。论文格式,接入点。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无线AP的默认IP 地址,该地址可在产品说明书中查到,一般都为http://192.168.1.1,接着输入无线AP的帐号与密码进入配置程序,管理用户和密码同样参照说明书的初始设置输入。论文格式,接入点。一般无线路由器都会有下面三类设置项:无线基本设置,主要是设置无线网络参数,包括SSID、信道、安全认证、密钥等;MAC地址过滤,该设置是接入安全机制的一个措施,可以限制未经许可的主机加入无线网络,主要基于网卡 MAC地址筛选;客户状态,显示连接到本无线网络的所有主机的基本信息,包括 MAC地址等。

2.无线终端的设置

配置好无线路由器后,需要对无线网卡的参数做相应的修改,才能使无线终端加入到此WLAN中去。以win2000为例,在windows系统的设备管理器中,选择安装的无线网卡设备,并打开其“属性”窗口,点击“高级”标签,可以看到刚才在无线路由器中设置的无线参数的对应项,如图4所示。页面左边的窗口为属性列表,右边的下拉列表对应所选属性可供选择的值。

图4设置无线网卡的属性

“Channel”对应无线路由器设置中的频段,“ESSID”对应无线路由器设置中的“SSID”。当无线网卡未手动指定SSID时,网卡将自动搜索信号最强的AP并进行连接,此时需要该AP启用SSID广播功能。“EncryptionLevel”加密级别对应“密钥类型”,即WEP共享密钥中的加密位数,根据无线路由器设置的选项来选择64位还是128位。“WEP Key#1~#4”是4条WEP共享密钥,根据无线路由器中的设置对应填写,并在“WEP Key to use”中选择使用哪条密钥。如果密钥不符,则会出现无线网卡客户端已连接上此网络,但不能收发数据的情况。“Operating Mode”工作模式,包括无线网卡的两种网络工作模式:Infrastructure模式和Ad Hoc模式。在这里,我们应该选择Infrastructure模式来连接到无线路由器。而且在Infrastructure模式中,不需要设置“Channel”,此时的“频段”是自动检测的。

在整个配置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因为最终我们要把无线路由器和上级设备相连,所以两者的IP地址应该在同一网段。

(2)设置PC的IP。可以通过设置无线路由器的DHCP功能自动获取,或者在TCP/IP属性页面中自行设置,此时需要保证PC与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在同一网段。

完成了无线AP和无线终端的配置后,接通无线AP的电源,拉出其后端的天线,再用网线将其连接到它的上级设备,这里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教室中预留的网口,从而将其所覆盖的无线网络同有线网络连接起来。

四、结束语

目前,无线局域网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在大部分高校中,无线局域网的应用并不普遍,往往多分布在实验室附近。高校中许多涉及计算机技术的课程虽然配备了相关的实验环节,但课堂中的讲授内容大多也与实际操作有关,利用无线局域网技术建立“课堂实验室”能够有效提高该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并且组网在技术上也较容易实现。论文格式,接入点。但“课堂实验室”也不可避免的存在隐患,其中影响最大的情况是学生是否能够正当使用网络,该情况可以通过有效的网络管理手段尽量避免,但最好的解决方法还是教师提高自身的授课技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综上,让网络进入课堂,搭建“课堂实验室”不失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可供参考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金纯,陈林星,杨吉云.IEEE802.11无线局域网[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10,235-294.

2.RonPrice.无线网络原理与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8,237-272.

3.SteveRackley.无线网络原理与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114-119.

4.无线路由器设置向导[EB/OL].http://sour.njcit.edu.cn/2009/0905/2574_2.html.

5.无线路网卡设置[EB/OL].http://www.vlan9.com/cisco-cert/c054552.html.

无线网络建设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运码头;无线通信;方案研究

港口码头具有复杂的地理位置和特殊功能的特质,致使传统的有线网络不便充分利用。对此,无线通讯系统解决方案来承载港口码头的信息化建设显得格为重要。其中,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技术国际移动通信标准的成功商用有望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而我国作为这一技术的提出者和核心技术的开发者,直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以充分借助技术的优势和得到国家产业的支持。国家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当中已经明确提出:注重新技术在行业应用的研究,同时紧密跟踪现代新兴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1]。所以,无论是内陆码头,还是进出口码头,都对港口码头信息数字化业务的建设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建立数字信息化港口已成为业务发展的一大趋势。根据港口码头业务位置灵活多变、业务需求增加、频发各类突发性事件以及不便铺设有线网络的现状,提出一种无线通信网络通信解决方案。

1水运码头通信需求

1.1码头通信建设难题码头的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棘手问题是码头建设布局非常复杂,作业区范围内禁止架空明线,而近海作业区因为受海潮的影响也不适合大面积铺设光缆,因此搭建有线的通信网络不是最佳的选择。针对码头作业机械和其他车辆的转运,更需要能够支持移动作业的业务支撑通信网络。利用无线网络技术来设计一种通信信息化平台,是非常实用而有效的。1.2码头有线组网的劣势1.2.1有线网络存在的劣势。码头区域有着复杂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作业功能,造成码头作业区域无法铺设和利用有线网络,由此导致了传统有线通信网络利用的不便性,也制约了通信业务的发展。1.2.2特定场景无法网络布线。针对港口码头和物流中心等特定场景,码头水面区域无法进行有线网络的搭建。堆场和货场作为物流集散中心,会随时进行装卸,由此会产生堆放高度、体积、占地面积的动态变化,因此增加了网络布线难度系数,同时也成为阻碍和影响正常作业效率的一大因素。1.3码头无线通信网络的特性1.3.1无线通信的强适应性。为满足各类业务需求,码头中会存在繁多的临时办公点,大多办公点的特点是一次性使用,因此有线通信接入的方式具有自身的弊端。在此情况下采用无线通信网络通信系统进行接入,非常适合临时办公点的应用场合,同时无线通信网络具有的非视距、大容量、灵活方便快捷等特点,更能提供多种业务。1.3.2无线接入的灵活性。在港口码头和物流堆场的工作环境中,装卸船和作业车辆的位置变动异常频繁。特别是在实际作业过程的特定环境下,无法铺设有线通信网络,需要通过无线通信的接入方式来灵活解决。而此时,无线通信网络通信系统恰恰能很好的满足此需求,并且具有高度移动性、抗电磁干扰性、网络架设安全与维护便捷等诸多特点。1.3.3无线通信强保障性。各类港口码头和物流中心占地面积广泛,参与作业人员众多,一旦发生不可抗力或意外事故出现有线中断的通信故障,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因此,独立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可提供实时的通讯保障能力。1.3.4设备互联便捷性。现有的码头通信方案,包括无线接入设备、网络接口、互联互通的设计,其通信的传输方案都是采用传统异步传输模式技术为基础的。通信网络设备与系统内部其他网元联接时采用以太接口和光纤接口的联接方式,这种方式为设备通信提供了更方便通用的传输协议机制,同时提供更宽的带宽,便于码头现有网络的过渡,同时也保证了设备间的互联互通。港口无线通信网络业务采用先进的设计平台,设备内部通信通过高速背板总线的方式来实现。

2水运码头通信网络方案研究

水运无线通信网络通信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2.1基站系统,由基站系统设备来实现地面上无线网络覆盖,搭建终端与网络的无线通道。2.2核心网系统包括核心交换机、基站控制器、调度台。核心交换机主要是用来完成系统核心交换和调度功能的设备。基站控制器可以实现系统的接入控制、拥塞控制、安全保密以及移动性相关的寻呼信令控制功能,以及无线资源配置、动态信道分配、功率控制等无线资源管理功能,调度台是调度员进行业务操作和管理的平台。2.3终端设备,包括用户终端设备和移动手持终端。港口码头无线通信网络系统,采用多种关键算法技术,由此来保证通信网络系统的通信能力。功率控制采用外环功率控制技术核心算法,在跟随信道变化及控制的精确性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能够有效地提高通信质量。智能天线可提高上行接收灵敏度,增加下行覆盖范围,使用户在网络覆盖、容量和质量三方面获得最优效果。切换方面可根据无线网络信号和终端的移动特性,在接力切换和硬切换间采用灵活的策略,最大限度地改善通话质量,降低掉话率。信道分配采用动态信道分配技术,根据业务的服务质量的要求和负载状况,负载控制有效地平衡移动网络小区之间的负载,同时对业务接入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同时,为了抑制相邻小区的同频干扰,采用频率优化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法,使得分布在干扰带内不同小区的用户,尽量使用不同的频点和时隙,在保证用户通信需求的前提下,提高无线信道带宽的利用率。分组调度调整非实时业务的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所使用的资源,灵活地分配带宽,保证用户的通信需求。网络安全性方面,无线通信网络系统针对终端用户可利用IMEI,IMSI及SIM卡进行认证。要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采用单一的认证方式还是多种组合方式。其中用户所属的SIM卡存储信息需要与系统数据库中保存的信息一致,终端才能被接入网络并正常运行。无线通信网络系统采用的是我国自主的通信标准,其核心技术完全为国内所掌握,可避免非我国标准所设置和安全相关的各种问题,同时为国家安全保驾护航。

3结论

通过分析当前港口码头业务和组网的需求,以无线通信网络技术为基础,针对码头行业的通信问题和需求提出了基于无线通信网络系统方案。此方案可有效解决当前码头的通信安全性、实时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无线通信网络解决方案具有极强的可行性,能有效解决当前港口码头的通信问题,并能更好地满足港口数字化业务建设需求。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R].北京:交通运输部,2012.

[2]李世鹤.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