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369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5分钟。
新医改方案范文第1篇
“千呼万唤始出来”,备受关注的中国医改方案终于在2009年春节前夕亮相。
1月21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前者是改革的总体框架,后者是近期的实施方略。
1月21日的会议决定,从2009年到2011年,中国政府将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5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3年内使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2010年时,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
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
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乡镇卫生院、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和困难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经费标准,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
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今年开始试点,2011年推展,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根据初步测算,为保障上述5项改革顺利推动,3年内中国各级政府预计要为此投入8500亿元。
中国官方媒体援引权威人士的话报道,新医改方案的实施细则将在全国“两会”后正式公布。
近20年来,中国的医药改革进程一直走得跌跌撞撞,引发了政府、学界、民间等多方面的争议,时至今日,中国“看病难、药价高”的问题依然未获得解决,这点在偏远地区尤为严重。此次的医改措施若能在未来数年取得良好成效,将成为胡温任内的一项重要政绩。
畸形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弊端可谓臭名昭著。近年来,民间流传着一首讥讽某些改革之举的顺口溜:“房改是把你腰包掏空,教改是把你二老逼疯,医改是给你提前送终。”这则民间顺口溜绝非胡编乱造。
2005年中国媒体广泛报道了在浙江台州打工的外来女工尤国英因看不起病,无奈之下被家人送往殡仪馆的人间惨剧。当时,尤国英因突发脑溢血,被送进医院抢救,3天内花去1万多元医药费,经济窘困的家人无法再筹集医疗费,无奈之下,便将尤国英送往殡仪馆。虽然后来由于殡仪馆主任的阻止和众多好心人的捐款,尤国英又被送回医院继续治疗,但这条“活人死葬”消息披露后,却在互联网上引起了一场大争论。
中国普通人看病看不起、吃药也吃不起的事例,比比皆是。就连卫生部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约有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29.6%应住院而不住院,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无任何医疗保障,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约1.3亿人,享受公费医疗人数为5000万人。
2000年,在世界卫生组织进行成员国卫生筹资和分配公平性的排序中,中国位列191个成员国的倒数第四(188位)。
2006年9月,卫生部原副部长殷大奎在上海披露的一组数字更令国民倍感人间悲苦。殷大奎说,根据中科院的调查报告,在中国政府本就不足的医疗投入中,有80%是为850万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的;另据监察部、人事部披露,全国党政部门有200万名各级干部长期请病假,其中有40万名干部长期占据了干部病房、干部招待所、度假村,一年开支约为500亿元。
这一系列数据都表明,中国目前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殷大奎说,一个国家的卫生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政府在制定卫生政策时,必须考虑卫生公平问题,“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在任何情况下,都属于公共服务产品,都只能由政府来承担”。
在世界银行看来,包括医疗在内的社会保障网络的欠缺,是中国经济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2005年11月,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经济季报》指出,对大多数中国城镇家庭来说,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已成为家庭负担中的最主要部分,占据了他们收入的大部分。“未来养老、医疗及教育成本的不确定性影响着每一个家庭的储蓄,而只有消除这种不确定性才能促进个人消费。”
医改方向一锤定音
“市场化非医改方向”,2005年5月24日,卫生部下属的《医院报》头版头条刊出了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
的最近一次讲话,并冠以这个让人注目的标题。
而医改话题被真正引爆是在2005年6月20日,当天的《中国青年报》引用《医院报》5月份的报道,将刘新明“市场化非医改方向”的观点,传递给了大众。
这一观点,被迅速地解读为卫生部的表态,一时间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刘新明的观点是,“看病贵”、“看病难”等现象,根源在于中国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差、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低;要解决这两个难题,主要靠政府,而不是让医疗体制改革走市场化的道路。
此后,《中国青年报》在当年7月28日又刊出报道,“国务院研究机构称,我国医改基本不成功。”再次引起关注。国务院的这个研究报告认为,医改困局的形成是将近20年来医疗服务逐渐市场化、商品化引起的,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和政府对卫生医疗事业的主导不足、拨款不足有关,所以,“核心问题在于强化政府责任”,医改路向选择上应以政府主导,公有制为主导,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共品属性。
在这两篇报道之后,公众开始纷纷猜测,国务院关于医改的政策、方向是否要作大的调整?新一轮的关于医改的论战,随即暗流涌动。
2006年8月,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14部委(后增加至16部委)成立医改协调小组,标志着中国式医疗改革方案制定工作正式进入起草阶段。
为集思广益、保证方案科学性和合理性,2007年年初,医改协调小组决定委托独立、平行的6家海内外研究机构参与制定医改方案。
此后,医改协调小组共选择了包括北大、复旦、北师大、人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麦肯锡咨询公司等8家海内外独立机构起草的医改方案。
据曾担任北师大版医改方案主笔的顾昕透露,2007年5月30日-31日,8套医改方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过堂”结果完全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因为原先主张“政府主导”的6套方案在最后时刻“临阵倒戈”,在当时所有的8个方案中只剩下一个半“政府主导”方案;其中,北大的方案一分为二,一半主张政府主导,一半主张市场主导。
2007年6月,清华大学联合哈佛大学起草了第九套医改方案呈交到医改协调小组上报国务院,供决策层参考。
虽然9套医改方案大部分都主张“市场主导”,此后风云突变,“政府主导”的态势原来越明朗。2007年10月,中共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更明确要“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对医改方向一锤定音。
利益博弈使医改方案难产
虽然对医改的目标指定了方向,但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各部委的分歧仍较大。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管理学院教授周子君介绍,新医改面临两大改革对象:一是要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二是要建立基本医疗服务体系。
据了解,卫生部原打算提出的方案是:基层的医疗保障、服务体系都由政府来承担,以此为基础,构建三层医疗体系。第一个层次,保障基本医疗是医改新方案的核心,即政府出资或筹资、政府直接举办医疗机构,免费向全体国民提供最基本的医疗药品和治疗;第二个层次,通过立法强制全体劳动者加入,以家庭为单位参保,保费由雇主和雇员分担,以解决大病风险问题;第三个层次,商业医疗保险,满足高层次的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需求。
但该方案没有得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认同。因为按照这个方案,当前正在进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面临重大调整。而且,由于目前社区和乡镇卫生院门诊是由卫生部主管,如果按照这个方案,将来国家用于提供社区和乡镇卫生院门诊免费医疗的约2000亿元的资金也将交由卫生部来操作。对于这种政府集免费医疗的出资方和操作方于一身的做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持保留意见。
据了解,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倾向于“德国模式”,即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体系分离,雇主和雇员向作为第三方的医疗保险机构缴费,保险机构与医疗机构(无论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都可以签约以提供服务,不能参保者才由政府提供医疗服务。
除此之外,国家发改委也想综合各方意见提出自己的医改方案。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认为,医改涉及的部门较多,各部门都有自身的利益,很难在部门间协调,遇事非要更高层次的组织出面才可以进行协调。否则,各部门之间就会缺乏总体的统一改革方向、目标和操作步骤,使设计改革的思路从各部门角度出发。
200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14个有关部委组成的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已经成立。这个协调小组,设在国家发改委,由时任发改委主任马凯和时任卫生部部长高强任双组长;小组成员包括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等十余部委。
2007年10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分别在南昌、天津召开了南北两大片区的“医改座谈会”。据悉,南北方各省区市的主管副省(市)长,发改委、卫生、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均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最终确定了医改方案将在融合9家独立机构草拟的医改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一套中国式的医疗改革新方案,并向社会征求意见。
2008年10月14日,国家发改委《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09年1月12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召开的2009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强调,“让人民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得病后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病有所医是中国卫生体制改革的两大最终目标”。
1月21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医改方案正式出台。
张茅履新助推新医改
新医改方案出台后,“非典”期间从国务院副秘书长位置上临危受命空降到卫生部担任党组书记的高强也正式结束了他的历史使命。由于医疗卫生的复杂性与重大性,高强在2月6日临近卸任之际,笑称自己在卫生部工作的6年,“脑细胞已经耗尽”。
接替高强的是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张茅。他将与派出身的卫生部部长陈竺成为“新搭档”。在此时接过卫生部党组书记这副沉甸甸担子的张茅,站在医改的“门槛”,无疑将面临着更艰巨的考验。
履历显示,现年55岁的张茅长期在经贸系统工作。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的一位官员在评价张茅时说,尽管张茅没有医学专业背景,但最近几年一直负责相关领域的管理,“在掌控卫生领域全局上,已经积累丰厚经验”。
在公众视野中,张茅首次涉足医疗卫生领域是在2003年的“非典”期间。2003年5月,“非典”进入全面防控阶段,张茅被任命为北京防治非典联合工作小组医疗组组长,并向北京市人大汇报防治情况。
2006年6月,张茅从北京市副市长转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此时,恰逢新医改讨论、制定方案之时。十多个部委组建成了医疗体制改革协调领导小组,发改委和卫生部成为小组的“双组长”。张茅分管的社会发展司,正是参与医改起草、制定的职能司局。因此,张茅成为国家发改委参与医改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就此结缘新医改。
一位发改委官员透露,在制定医改方案时,张茅多次指示发改委系统认真研究卫生规律,多重视地方实践。
“他对卫生改革全局很熟悉,有利于开展工作。”一位卫生系统人士分析,新医改将于2009年正式起步,卫生部门将解决更多棘手问题,卫生不单涉及一个部门,还涉及物价、财政等资源掌控部门,张茅的经历,有助于卫生部与国家发改委在医改进程中的合作。
新医改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新医改 医院档案管理 改进方法 医院管理 管理思想 档案管理方法 管理人才 管理手段 档案工作 档案管理人员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2(c)-0000-00
所谓医院档案,指的是为医院服务的医疗文件材料、以及医院建设发展的历史资料,它是医院在工作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文件,比如工作记录、图表、录音、影像资料等各种书面材料及载体材料。这些医院档案记载了各自医院发展史上的优秀成果,可以用来研究医院的经营业绩、同时也对医院的科学发展方向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科学系统分析医院档案利于在今后的医疗事业中扬长避短,是医院的宝贵财富。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对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学术研究、科技交流以和法律纠纷等方面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当前,根据新时期医院发展的特点,如何加强医院档案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作用,对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以新医改为导向,研究医院发展的特点,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力求医院档案管规范化、信息化、完整化、现代化。
但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医院档案管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1制度不健全性与收集效率低下性
档案管理都是各医院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在进行管理,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而且大部分医院对收入档案管理的内容没有明确的要求,也缺少统一的管理标准与模式,更没有制定统一的收档制度;同时医院在日常管理考核中,也未将档案管理纳入目标考核,导致档案收集效率不高,档案不齐全。
2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在医院的各项管理中,例来只重视医疗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与继续教育,尚未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计划和要求。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专业出身的较少,知识面较窄、学历普遍偏低,档案管理知识贫乏;甚至于有些档案管理人员是从别的岗位转调过来的。从而导致他们在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文化程度等方面参差不齐。而且在平时的工作当中,档案管理人员进修学习的机会不多,缺乏系统的档案知识培训,以致于使许多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缺乏创新和活力。
3档案缺失严重,安全性能差
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原因档案管理设施不全又缺乏现代化档案管理,以及医院管理的要求,医院设立了管理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和部分实物、音像档案的综合档案室。而各个科室管理各自医疗文书档案、X 线胶片档案、病理切片档案、各种检查影像图文档案,就形成了多部门管理档案的格局。医院档案管理不够规范,设施不全,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问题,制约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在新医改不断深入中,必须探索一条适应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新思路,对医院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搞好档案管理,促进医院档案事业的发展,医院档案管理应如何改进?
(1)以学习为第一任务
加强对档案法的学习,增大对档案法的宣传,增强医院干部、职工的档案意识,特别是档案管理人员及领导干部的档案管理意识,领导重视是做好档案管理的前提。将档案管理纳入医院管理中,与医院业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要大力宣传档案工作,使全医院从领导到职工都能充分认识档案的重要性,更好地支持档案管理工作。
(2)重视人才培养,提高人员业务素养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影响档案管理水平。要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则应不间断提高档案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通过专业培训、继续教育、进修学习等提高业务和知识水平,并将档案人员培养纳入医院人才培养计划。不断总结档案管理工作及业务发展,推动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也要主动培养自身业务,在工作与学习中必须以主人翁的姿态为医院的各项活动统筹安排和服务,使档案管理工作与医院医学科研、经济建设、管理工作结合得更加紧密,为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服务。要有不断创新的意识,要不断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开拓创新,增强对新生事物的敏感度和接受力。同时,可积极开展多种编研活动,对信息进行开发,编写各种专题汇编,为使用者提供多方面、有实效的信息。
(3)大胆改革,实现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档案管理的主要目的。通过深层次、多渠道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提高档案的使用价值,为医院业务、日常管理及患者服务。同时,合理利用档案可以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档案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档案建设。
要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一是要加强档案的保管设施,如设置专门的档案库房,配备必要的安全保管设施;二是要加强档案现代化管理,利用电子计算机管理档案信息的收集、传递、开发利用的主要功能。三是要配备整套档案扫描系统,改革单纯由人工录入资料的相对落后的做法,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注重对现代化各类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多借鉴社会其他领域的各方面信息,丰富自己的档案管理经验,使医院档案管理更加现代化、规范化。
(4)积极调研、献计献策、合作共享。
医院档案工作者要深入临床一线进行调研,了解各科室医疗工作对档案信息要求,有目的地从档案材料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开展编研工作,编制多种检索工具,为临床、科研、领导决策提供主动服务。同时,了解和研究档案利用的各种反馈信息,加强管理,提高档案利用率。打破院与院之间的界限,加强与各级医院的信息联系,互通档案信息,以满足医疗、教学、科研需要,逐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5)加强病案的规范化建设。
档案管理必须强调制度化,病案是医院档案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病案书写的教育,提高对病案严肃性的认识,使医务人员从思想上以予以重视,严格要求,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落实病案书写规章制度,加强病案书写规范化的培训,要实行专人负责。当前在病历书写中存在代上级医师签名的现象,反映了各级医师对病案书写的严肃性缺乏应有的认识,要强化管理抓落实。实行监督制度,对病历实行抽查,有奖有罚,要使职工明确病历既反映了一个人的敬业精神和态度,也反映了医疗质量的好坏。病历质量低下,很可能由此引起医患纠纷。
(6)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
档案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必须层层严格把关,责任到人。医院应将此内容纳入科室管理责任书之中,将档案管理与科室工作实绩考核奖惩挂钩,明确科室对档案工作的领导管理、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步入新的台阶。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医疗单位面临着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我国正在进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对医院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医院档案管理必须不断地从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人才和管理手段等方面紧跟时代的步伐。这也要求我们医院档案工作者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以满足社会进步和医院发展对档案管理的不断提高的要求,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医院档案事业作出贡献,总之,我们要把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当成是一个专门的学问,调动全员意识来共同配合,以达到新医改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 楼颖;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医院建设服务[N];中国档案报;2000年 .
[2] 洪新;档案需综合管理[N];健康报;2002年 .
[3] 哈君泓 徐萌;病历档案在医疗服务中的作用[N];中国档案报;2003年 .
[4] 周秦;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几点思考[N];闽东日报;2010年 .
[5] 闫保满;浅谈如何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N];邯郸日报;2010年 .
新医改方案范文第3篇
档案简单层面上的理解即为历史记录。包括个人档案、团体组织档案、国家档案等。每种不同形式的档案有其相应的价值,就医院档案而言,它不仅记录着医院发展变革过程,还有宝贵的病患资料、用药方法,这些历史资源是用多少资金都换不来的。然而现如今医院档案管理却存在很多问题,使医院档案不仅没有发挥到档案的借鉴启示作用,还造成了档案资源浪费。医疗改革形式下医院档案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当今的很多医院更注重经济效益而轻视档案管理方面,有些医院甚至忽视了档案管理问题,认为今时不同往日,现如今科技发展进步,医疗仪器、新生代药品都相继问世,陈旧的医院档案不过是过时的药方,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不管医院引进多么先进的医疗设备都需要结合医生丰富的经验,而这医院档案就是不可多得的经验来源。由于医院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重要性,甚至本末倒置,造成医院档案混乱,珍贵资源变成废纸一堆。
1.2档案存放混乱、管制不完善
医院档案内容丰富,数量巨大,档案需要管理人员定期整理,以方便查阅取用。由于以往的档案资料大多是纸质版,档案保存时对存放环境有一定要求,以免档案受损。但有些人不能明确医院档案的重要性,在档案保存方面漫不经心,久而久之致使档案受损。轻微受损的档案尚能通过一些方法修复,但是一旦档案受损严重,珍贵资源将毁于一旦。用房紧张的问题也时常会造成医院一再缩减档案管理室的面积,大多数的医院档案管理室比较狭小,空间往往不够用,使用起来不方便,有些档案室阴暗潮湿,文件档案至于其中时间长会有所损坏。此外,管理水平的低下也制约了档案管理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医院现代化的发展。
1.3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由于有些医院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在选取管理人员时也不加以重视,造成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的现象。忽视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是当今医疗卫生事业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大部分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在档案整理整合、分类归档等方面能力欠缺,造成档案混乱、查询不便,致使档案不能尽数发挥功用。由于档案管理方面有所欠缺,使得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发挥相应的作用。
2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
2.1提高对医院档案的重视
人们对档案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管理档案时的工作态度。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观念,无论多强硬的手段都很难实现档案规范化管理。提高人们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强化管理意识是改善档案管理不可或缺的内容。工作人员对医院档案重视程度提高,工作中自然就会明确自己的责任,从而能更好地完成管理工作。医院要把档案管理提到日程上来,不可只顾眼前利益,只忙碌于看病治病,档案管理是后勤工作中一重要环节。医院加强监管力度,工作人员才能更认真负责;院方可以通过例会讲解、开展座谈会等方法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明白医院档案的重要性;在医生看病治病的同时遇到棘手问题也可鼓励医务人员积极找寻档案,查找此方面疾病的历史记录,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制定出最优方案。当医院所有人员看到医院档案发挥的巨大作用,自然而然会加大对档案的重视程度。
2.2制定完备的档案管理方针
档案管理是医疗改革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其医院管理方面的方针制定和各种疑难杂症的病历报告都是医院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制备完善的档案管理方针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各个医院成立时间有差异,发展途径也不尽相同,医院档案管理方针制定不能以一代百,制备完善的档案管理需要医院领导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方针。加大对医院档案重视程度方法上文已提及,在此就不赘述。除思想上的重视外,还要加大档案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以改善现今的档案保存问题。以往的档案大多是纸质版,有些医院成立时间悠久,很多文件由于保存方法问题已经造成损失,这就需要院方尽量投入人力物力修缮档案。医院档案在保存方面有一定要求,纸质文件保存环境不可阴暗潮湿,图像影像类档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保存地点。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医院档案都以纸质版、电子版两种方式保存,并且有相应的程序可是让工作人员上网直接浏览档案,大大降低了寻找档案的时间。医院在电子档案方面投入相应资金,请专业人士制作完善的系统,系统包含医院档案内容并且操作步骤尽量简单,以提高医院档案利用率,从而更好地完善医院建设。
2.3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档案工作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匮乏和素质的高低不齐会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不能顺利的进行。如果在档案信息整合方面出现问题,会导致信息混乱,查询时出现问题。对信息的整合、处理、分类等都是一个档案管理人员应具有的专业素质。随着电子档案的推行,对管理人员要求程度也逐渐提高。管理人员除了具备以上几点传统能力,还需有一定的电脑知识。医院最好聘请专业人士进行档案程序设计,并在程序运行时监控程序是否出现异常,及时排除风险。其余管理人员也要有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保证电子档案保存完整、运行无误。
3结语
新医改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医改;医院档案;管理弊端;改进方式
所谓医院档案,即医院下发的一系列文件,包括医院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资料以及多元化的活动信息,对于促进企业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在新课改方针推广执行环境下,对于医院档案管理要求变得愈加严格,因此有必要针对这部分管理体制和模式持续予以优化改造。具体来讲,就是在挣脱以往医疗档案管理弊端束缚效应基础上,大幅度提升医院档案管理质量,为日后新医改方针执行进程推动和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愈加丰富可靠的指导性依据。
1 现阶段我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遗留的弊端及相关影响
1.1 档案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如今我国各类区域的医院,单纯地关注医疗设施和实效,对于医疗信息明显未能给予合理程度的重视,致使既有的医院管理体制存在诸多缺陷,如若长期放置不管,将会对档案管理机构内部安定和谐秩序与整体运营发展前景,造成深度威胁。
首先,档案管理机构内部和谐秩序的影响。原本各类医院之中既有的档案管理体制就不够完善,加上医院领导对这部分工作内容重视程度不足,使得档案管理人员无法及时深刻认知个人职务,涉及信息遗漏或是偏差状况接连衍生。透过原则角度观察,为了加快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进程,相关机构有必要在特定时期内进行自身诸多信息资料和档案规划梳理。但是,正是因为在档案管理事务上意识未能明确,加上相关工作人员职责意识严重模糊,使得档案提交过程中滋生出推诿和拖延等各类消极状况,如此一来,只会令档案管理事务交接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持续骤降。
其次,医院整体经营发展前景的影响。持续一定时间之后,一旦说医院需要使用以往资料,可偏偏因为既有的档案信息存在严重遗漏和偏差问题,便无法真切地反映出医院内外的工作风貌,对于日后合理化发展,明显是极为不利的。
1.2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着实不高
档案管理一直都是医院经营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工序单元,尤其是内部工作人员的业务实力和素质则更加不容小觑,一旦疏忽,就会持续降低医院档案管理实效,并造成资料丢失等严峻问题。这类现象在一些乡镇或是县级医院表现的尤为显著,主要是因为这部分档案管理工作通常交由外部应聘人员或是护士承担,而他们管理意识和能力都不尽完善,经常会引发档案登记秩序紊乱等消极状况,如数据记录错乱等技术、规则性问题。
2 新医改方针推广背景下医院进行档案管理方式科学化改革的建议
2.1 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
和其余机构相比,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时刻保留技术、严谨、专业等特性,对于医院市场竞争地位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前景,有着十分重要的引领效应,所以要透过根本层面上强化对这部分管理事务的重视态度,同时透过档案管理体制和人员两类层面上同步予以处理。
第一,档案管理体制方面。即要求有关机构及时制定严格的规范体制,在确保融入当地信息的基础上,借助完善的规范细则和认证标准,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全方位收集、整合、存储、编辑,进一步贯彻医院内部资料库的真实有效、条理化的构建目标,并且为不同人员查阅对应资料提供便利性服务条件。
第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方面。须知档案管理事务中经常涉猎较多复杂类信息,为了确保这类职务能够高效率、高质量交接,就必须预先招聘或是培养一些保留高度责任意识、基础性医学常识的人员,这方面要求未能达标的人员则绝不允许进入任职。
2.2 构建完善化的档案管理体制
确保医院既有档案管理体制的完善状态,有助于持续强化医疗工作的可操作和针对性基础上,为广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设置清晰妥善的发展指标;再就是令这部分档案管理权责变得愈加统一协调,进一步为日后医院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长此以往,不单单可以杜绝医院档案信息收集、文件记录中的诸多误差迹象,还能够为以后信息检索和应用,提供妥善的支持辅助条件,包括人力资源成本数量的减少,以及档案信息的管理和社会资源的共享。需要额外加以强调的是,在针对医院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化构建期间,必须要将医院的具体经营发展状况考虑进去,唯独如此,才可以确保这类规范体制达到合理和可行性控制效果的基础上,贯彻落实权责明确划分、激励惩罚有度等目标。
2.3 强化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业务实力和业道德素质的培训实效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着深刻的影响功效,因此这部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便有必要引起领导重视。毕竟和其余机构相比,医院档案管理职务长期彰显出强烈的严谨、专业和技术特性,尤其是在较大范围且繁琐的信息归纳整理过程中,还需要工作人员医疗基础知识、缜密思维、高度责任心等优质化素养作为支持。而在面对以往医院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管理意识不强等缺陷过程中,可以考虑借助多元化培训途径加以处理,如定期针对内部既有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改造,或是直接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档案管理专家莅临指导,长此以往,令各类区域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锻炼出可靠的业务技能并获取完善的档案管理知识。
2.4 贯彻落实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改革目标
新医改方针主张提供足够安全、便利、快捷的基础性医疗卫生服务,借此逐步强化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特性、加快基础性医疗服务机制构建进程,并且保证至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信息化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体系中的贯穿融入,则是医院迎合时展潮流的必要途径,更是响应国家政府对医院诸多规范要求的直接表现。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当前已然在单位民众生活和行业领域之中全方位渗透,特别是在社会经济持续改革发展背景下,医院在档案信息需求方面明显变得愈加紧迫;加上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时刻彰显出低成本投入和高效率运行等功能特性,所以说尽快在不同医院之中创建专业化的档案信息共享平台,明显是十分必要的。透过如今我国不同区域医院经营状况观察,医疗工作人员在针对各类罕见疾病加以确认和治疗过程中,都必须要全方位地查阅各类档案信息并且开展深入性体检,两类工序流程都将消耗患者较多的时间、增加患者医疗费用,严重情况下将直接令患者病情延误。因此,需要预先构建起一类高效率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确保推动医院一切医疗活动的布置交接进程前提下,利用信息共享和综合开发应用等途径,进行诸多患者医疗成本节约,并保证各类患者能够尽早恢复健康状态。
3 结语
综上所述,须知医院的任务改革工作,都需要凭借群众基础性需求作为指导依据,之后在新医改方针推广执行背景下贯彻与时俱进目标。尤其是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模式改进方面,需要透过体制、思想、创新等层面予以协调化处理,即在确保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态度基础上,强化对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实效,并快速搭建起一类科学、高效率地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长此以往,势必能够令我国医院得到长效发展,并且为广大人民生命健康提供合理的服务保障。
参考文献
[1]成艳.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改进措施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3,20(19):124-135.
新医改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院;岗前培训
【中图分类号】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89-01
在新医改方案下,在科技和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培养智能型、应用型、创造型的医学人才势在必行。医院的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岗前培训及时传递着医院精神、医院文化、医院行为和医院价值理念,同时对培养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礼仪、医患沟通技巧、医疗安全及防范等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对新职工进行岗前培训,已成为我院的一项重要的培训,也是保证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社会而言,培训后的新职工的素质、技能、道德风貌等更加符合医院工作人员的标准,因而能保障医疗的安全性、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医疗技术的创新和不断向前发展;对新职工而言,培训可以使他们对医院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让他们从心理、责任心、态度、形象等各方面做好进入工作角色的准备,还可以增进他们对医院的感情与忠诚度,增强了他们对医院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管理模式、医院文化的认同;对医院而言,通过培训他们可以吸收一批有活力有能力有素质的新生力量,打造青年精英团队,共同开创医院医疗卫生事业的美好未来。我院的岗前培训工作每年进行两次,将这些新职工集中培训。培训内容紧促合理,首先第一节课我们就由科教科科长解析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及十三项核心制度,也就是“国法的”的解读。第二节课有人事科科长讲解“家规”----医院规章制度。还有由医院院长讲述医院发展史、党委书记强化医德医风教育等等。这些实用性强的培训内容让这些新职工更加了解医疗行业、了解医院、了解自我的价值、人生定位、病人需求……有利于他们从思想上、道德品质上等多方面做好工作角色的准备,增进他们对医院的感情,增强他们对医院管理、服务理念、管理模式、医院文化的认同。
新职工中不仅有刚刚迈出学校门槛的医学毕业生,也有引进的专家、骨干医务人员,对医院而言这些新职工犹如一股新鲜的血液给医院带来新的希望和无线的活力。如何将这些新生力量以最快的速度融入我院快速发展的洪流,必须做好新职工岗前培训。做好岗前培训一定要做好以下工作:
1 制定新职工岗前培训方案
详尽的培训方案是保障岗前培训有序进行的基础。根据不同的对象、学历、专业等内容进行培训,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并对培训内容、时间、授课老师做出详细的计划。培训开始前向新职工解读《新职工岗前培训方案》,使其对培训的目的、要求和课程有所了解,以便更好地接受岗前培训。
2 培训内容准确全面
岗前培训是让新职工熟悉并尽快适应医院的工作,同时以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为患者服务。因此培训内容尽可能的要求准确和全面,同时每一项培训内容都必须具有针对性。
2.1首先将为大家进行“国法”----《医疗相关法律法规解读》,让大家必须做到依法行医,尊重患者的合法权利,保障患者利益,确保医疗安全。
2.2进行“家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培训》。
2.3进行《医院发展史讲座》,讲述医院文化、组织沿革、医院现状。重视人才成长,鼓励新职工要爱学习、善于学习,加强个人素质修养,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奋发进取。做好角色的转换,努力适应医院这个大家庭,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为患者提高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
2.4进行《医德医风专题讲座》,书记根据医院实际,结合当前的医疗环境,讲述了新时期医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学习了《医院职业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医德”是医院职业道德的核心,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德才兼备优秀人才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每一个医务人员特别是新职工要树立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2.5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新职工上岗后要高度重视医疗安全也要重视生产安全,在医疗活动中,规范用水用电,强化消防安全措施,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
2.6进行《院感及公卫知识培训》,没有医务人员可以绝缘于医院感染之外------医师、护士、医技人员、后勤等。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其贯穿于医院每一位职工的工作,只有医院每个部门、每位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所以新职工《院感及公卫知识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以上列举的是新职工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还包括“检验相关知识”、“医保相关知识”、“爱婴知识”等等,整个培训安排科学合理。
3 笔者新职工岗前培训的体会
3.1促进新职工角色转化。使其快速完成从学生转变为医务工作者的角色,以慎独的工作态度,为每一位患者做好服务。
3.2选择良好的师资力量,保证培训效果。
3.3帮助其树立积极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医疗专业不同于一般的行业,必须养成终身学习得习惯,不断提升自己,以过硬的本领为病人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
3.2做好培训效果评估及考核评价,促进培训方案的进一步完善。
3.3通过培训,提高同事之间的凝聚力,提升集体荣誉感,增强责任心。
上一篇:新员工培养方案及计划{甄选5篇}
下一篇:新区教育园区规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