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技能培训方案{甄选5篇}

绿叶与红花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289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2分钟。

技能培训方案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加快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要求,将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工作和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有机结合,整体推进,建立统一的农民工、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青年技能培训扶持政策体系和资金保障机制,使我市广大农村青年实现由无技能到有技能、农村到非农、农民到市民、贫困到富裕小康“四大转变”,为我市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脱贫奔康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作出积极贡献。

总体目标:通过实施“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推动我市城乡统筹就业,使全市22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在转移就业前对15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其中8万农村青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到2010年,使我市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由目前的64%提高到72%。

二、具体工作要求

通过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农村青年参加短、中、长期技能培训,重点组织1—3个月职业技能培训,加快提高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能力,确保实现顺利转移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合格率不低于90%,推荐就业率不低于95%,其中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培训考证通过率(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单项职业技能证书)不低于80%,推荐就业率不低于95%。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年回流率不高于20%。

(一)摸清底数,建立生源信息库。年底前,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组织镇(街)、社区专兼职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按照《省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暂行规范》的要求,完成辖区内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入户调查工作,搜集汇总调查表并录入“省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统计软件”,建立详细的农村劳动力个人信息数据库,其中对农村青年要另行建立数据库,全面摸清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

(二)整合资源,建立培训基地。年底前,建立以市技工学校为平台,市及各县(市、区)劳动保障局就业训练中心为分支机构的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基地。整合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资源,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综合服务基地。市技工学校报省劳动保障厅验收同意后,加挂“省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综合服务基地”牌匾,市及各县(市、区)就业训练中心和符合条件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作为综合服务基地的分支机构或分教点,形成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网络。综合服务基地和分支机构要整合资源,增添教学实训设备和生活设施,以满足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青年技能培训的需要。

(三)加强管理,确保培训质量。建立农村青年职业技能培训教学和教材体系。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各分教点根据《省农村青年技能培训教学大纲》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开展农村青年短、中、长期职业技能教学。市综合服务基地以国家职业(工种)标准为依据,组织开发适合农村青年特点的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职业指导教材。各分教点要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的用工需求情况,合理设置农村青年技能培训专业,按规定完成培训课时,保证教学质量。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青年必须参加单项职业能力或初级、中级职业资格证书鉴定考核,取得相应证书后,再进入市场就业。要大力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各地根据本地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情况,建立企业岗位空缺报告机构,形成技能岗位信息收集的有效机制,并根据岗位要求情况,与用人单位签订培训输送农村青年劳动力的协议后组织技能培训。

(四)认真做好就业推荐和跟踪服务工作。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负责统筹组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的安置就业和跟踪服务工作。要落实责任、制定安置就业和跟踪服务的工作规程,明确各工作环节的责任人、基本工作要求和具体流程。要加强与培训机构的联系,及时提供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和工资价位信息,协助培训单位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确定培训专业。与此同时,要积极拓展就业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方式,抓住开展“省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劳务派遣工作,提高培训后的农村青年安置就业和跟踪服务的组织化程度,要确保经培训后的农村青年通过劳务派遣实现就业的比例不低于20%。

三、实施步骤

市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年9月至12月)。主要工作:一是制定方案和实施细则。二是做好培训对象的调查摸底、建立生源信息库。三是做好培训计划和资金的测算工作。四是10月份组织第一期培训班人数不少于300人。

第二阶段(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全面组织实施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每年向非农产业或城镇转移农村青年4.5万人,对其中的2.5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三年共培训农村青年劳动力7.5万人。

第三阶段(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每年向非农产业或城镇转移就业4.5万人,转移前参加技能培训的劳动力达到2.5万人以上。

四、具体政策保障措施

(一)加大财政投入,设立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专项经费。从年开始,市、县(市、区)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积极筹措资金,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专项资金,并列入年度预算。专项资金主要用途:一是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和“省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组织实施经费;二是农村劳动力(包括农村青年)减免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就业安置、跟踪服务等费用;三是企业吸纳农村贫困劳动力的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四是市、县(市、区)及镇(街)事务所远程见工系统建设补助、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维护;五是农村劳动力(包括农村青年)资源摸底调查和数据库建设;六是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基地建设补助等方面。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每年根据“城乡统筹就业和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提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年度经费预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由财政部门报同级政府审定,列入当年财政支出预算。

(二)实施财政补贴政策。一是纳入“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培训计划的农村青年实行“四包”:即免费技能培训、免费技能鉴定、免费推荐就业、免费跟踪服务。每年根据省下达给我市的农村青年技能培训任务,结合我市劳动力资源状况确定年度培训转移计划,制定年度预算。对家庭人均年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青年实行“五包”,即:免费技能培训、免费食宿、免费技能鉴定、免费推荐就业、免费跟踪服务。“五包”对象由镇(街)政府(办事处)及县(市、区)扶贫办确认,经费实行财政全额补贴,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部门会市财政部门制订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三)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扶持政策体系。为促进城乡统筹就业,从2006年开始,将现行城镇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逐步延伸到农村转移劳动力。将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贫困户劳动力全面纳入城镇就业援助制度,对吸纳农村贫困户劳动力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各类用人单位,参照城镇就业援助对象补贴标准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农村劳动力开展免费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由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专项经费参照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给予补贴。

(四)加快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各县(市、区)要全面推进就业服务体系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建设,加快完善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纳入财政核拨经费,按照城乡所有劳动者规模配备足够的人员编制和落实人员及业务经费。要按照“八统一”要求,进一步加强镇(街)劳动保障事务所的规范化建设,树立人才服务,真诚服务的理念,将公共就业服务向农村延伸,将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延伸到乡镇农村,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要理顺镇(街)劳动保障机构的管理关系。镇(街)劳动保障机构归口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管理,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由当地财政全额核拨。

为向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和权益保障,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就业稳定性,劳务输出较多的县(市、区)和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恢复设立驻外劳务办事处,在输入地较集中的珠三角地区设立劳务办事处,工作经费从培训转移就业组织实施经费中解决。

五、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将“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纳入当地“十一五”发展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统筹、规划、协调和组织实施,要充分发挥镇(街)劳动保障平台和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作用,做好培训生源的摸底调查和选送工作。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成立“农村青年技能培训”领导小组,负责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为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提供资金保障。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劳动保障部门牵头组织、镇(街)劳动保障事务所落实、有关部门配合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组织工作网络。

技能培训方案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队伍建设总目标,坚持以联带包创精细化管理机制和执法全程公开监管机制为总揽,按照“全警参训、立足岗位、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基本要求,扎实开展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形式、以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为主要内容的政法干警“执法技能专训”活动,全面提高政法干警的政治业务素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值,不断提升政法队伍的整体公信力,为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提供坚强的队伍保障和能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执法技能专训”活动,全县司法行政队伍要达到五个“进一步增强”:(1)政治素质进一步增强。(2)法治理念进一步增强。(3)岗位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4)廉洁自律的意识进一步增强。(5)执法公信力进一步增强。年度全省民调结果中公众对司法行政队伍的整体形象评价。

三、组织领导

成立局“执法技能专训”活动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谈先国任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建斌,党组成员、副局长任全新任副组长,政工股股长刘建华、执法监督室主任刘爱萍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局政工股,刘建华任办公室主任。

四、培训对象、内容及方式

1、培训对象:

全县司法行政系统所有在编在岗的干部职工。

2、主要培训内容:

(1)政治理论。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全国、全省、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2)法治理念。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干警头脑,持之以恒地开展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3)法律法规。学习司法行政常用和新修订、新颁布、新施行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学习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提高职业素养。

(4)岗位技能。根据各单位工作需要,开展岗位技能培训,重点提高一线干警把握运用法律政策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信息化实战应用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切实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5)管理制度。学习维护稳定十项机制、综合治理“一中心五网络”机制、执法全程公开监管机制、队伍联带包创精细化管理机制、机关政务“统定包保”机制以及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

(6)规范标准。学习执法职责、执法程序、执法标准、执法用语等规范。

(7)职业道德。开展以“恪守政法职业道德,提升执法公信力”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弘扬以忠诚、公正、清廉、文明为核心的政法职业道德准则。规范礼仪标准,注重政法形象。

(8)纪律作风。重温司法行政队伍管理制度、禁令等纪律规定。针对队伍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内部督察、专项检查和集中治理的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问题,坚决防止和纠正执法不公、不廉等问题。

3、主要方式和方法:

由县局统一组织培训,干警自学的方式进行。

五、方法步骤

整个活动分为宣传动员、集中实施和检查验收三个阶段。

(一)宣传动员阶段(月上旬至月中旬)

1、制定实施方案。月日召开专题党组会,研究司法行政执法技能专训活动,制定司法行政“执法技能专训”活动具体实施方案。

2、层层动员部署。月日召开全县司法行政系统“执法技能专训”活动。

(二)集中实施阶段(月中旬至月中旬)

1、开展政治理论培训。一是开展政治理论的学习。重点学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严格保证培训学习的时间。周三为干警自学日,周五为机关干警集中学习日。三是集中普训。于月中旬组织全局干警进行为期三天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

2、开展业务随岗练兵。一是开展优秀人民调解案卷评点,结合创人民满意司法所和调解矛盾纠纷攻坚活动,加强调解案卷规范化建设,开展优秀人民调解案卷的评比。二是开展优秀法律援助案卷评选活动。结合法律援助利民便民活动,加强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提高为受援对象服务满意度,开展法律援助案卷评比。

3、开展专题研讨。根据司法行政特点和工作实际,开展专题研讨活动:一是政治理论或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研讨,二是我当司法所长专题研讨,三是司法行政如何在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作用实战理论研讨。

4、开展演讲竞赛。根据司法行政工作实际,突出实战重点,开展司法行政业务知识演讲比赛。

(三)检查验收阶段(月下旬至月上旬)

1、建立档案。要建立完善政法干警“执法技能专训”档案,准确记载政法干警学习训练、跟班锻炼、考试考核等“专训”活动的出勤记录、考试成绩、考核等次、综合评定等信息。

2、人人过关。在平时考试考核的基础上,开展政治理论和法律、业务知识集中考试,分批分次组织不同岗位应知应会的技能考试考核,实行人人过关。

3、整章建制。根据“执法技能专训”活动开展情况,完善干警的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建立完善相关制度,使干警教育训练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4、总结表彰。对“执法技能专训”活动总结表彰。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把“执法技能专训”作为检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提升政法队伍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的高度,强化全员参与。实行单位“一把手”负责制,切实保证“执法技能专训”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督查,确保成效。落实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点制度,经常性开展“专训”督查。对照要求一项项考实、考准。不合格、不达标的,一律要回炉整改。

技能培训方案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为重点,以扩大就业、提高收入为目标,坚持“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协调配合”的原则,采取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培训转移与就地转移并重的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职业培训对促进全方位就业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基础作用。

(二)基本原则

1.政府推动,齐抓共管。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政府有关部门要立足自身职责,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引导和扶持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共同做好指导、服务、检查工作

2.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以我县具有培训资质的机构为主渠道,充分调动行业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3.按需施教,扩大就业。根据我县劳动力资源现状搞好劳动力市场分析调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纪检监察、财政、审计、工会等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培训质量和培训就业的效果。

二、培训内容及机构

(一)培训对象

符合国家规定的享受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条件的人员,身体健康,年龄在16周岁至50周岁之间,参加预备制培训学员年龄可放宽至15周岁,参加困难企业在岗培训的职工年龄可适当放宽。

(二)培训类型、时间、方式及要求

1.技能培训(含预备制培训):实行长短结合,开展时间一般为实际天数至12个月,其中,针对“两后生”的预备制培训,培训时间为6—12个月。订单和定向培训,培训时间结合用人单位和就业岗位需求合理确定。其他技能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15天,具体培训课时以国家职业标准职业工种需达到的规定课时为基础,在合理范围内核定,培训期间每天培训课时不超过8课时,时间超过一个月的长期培训,每月应适当安排学员至少休息2天。技能培训每班不应超过60人。

2.创业培训:创业培训分为GYB(产生你的企业想法)、SYB(创办你的企业)、IYB(改善你的企业)和EYB(扩大你的企业)四个阶段的培训,每班不得超过30人。其中,GYB培训时间为3天,培训学时24课时。SYB培训时间为10天,集中培训学时80课时。IYB和EYB培训时间为5天,集中培训学时40课时。SYB、IYB、EYB培训对培训合格学员的后续指导服务不少于6个月,半年内每周向学员提供不少于8小时的咨询指导服务。

3.企业职工在岗培训。由企业依托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对在岗职工进行技能提升培训,具体培训课时以国家职业标准职业工种需要达到的规定课时为基准,结合用人单位和就业岗位需求,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合理范围内核定。培训相关要求按上级有关要求执行。

(三)培训机构

凡3个月以下的短期培训,原则上主要由县内具备培训资质的县职业技术学校、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承担。3个月以上的就业培训,原则上统一集中到县培训基地进行培训。

三、实施方式

(一)生源的组织。由各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201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目标任务的通知》(从府办发〔2012〕32号)要求,结合本地劳动力资源情况积极组织劳动者参加培训,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向广大劳动者宣传、鼓励其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劳动者的意愿和培训专业,由户口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进行报名登记,核实其基本情况报县就业局审核同意后,由乡镇人民政府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统一组织到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培训对象的车费按有关规定给予补贴。

(二)申报开班计划。培训机构必须在开班前10天将开班计划报县就业局审核。审核内容:培训机构资质、办学条件、教师师资、培训教材、培训农民工、培训工种、培训目标、培训地点、培训时间、课时安排等。原则上开班每班不超过60人。

(三)加强监督检查。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后同意开班的,在开班期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培训机构的日常管理,要协调县纪检监察、财政、工会等部门组成专项监督检查组开展检查,及时记录培训机构培训和监管情况,并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发现问题的,要限期整改,如达不到整改要求的,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将取消该班计划,并通报批评。

(四)检查验收。采取检查项目档案、走访培训对象、抽样已转移的参训对象进行核实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五)考试与考核。参加技能培训的学员都要参加考试,考试合格者由培训单位颁发培训结业证书。对参加培训并有鉴定要求的学员,职业鉴定机构要积极提供技能水平评价服务,鉴定合格的要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并予以记载,并纳入数据库管理。

(六)网络监管。在培训期间,培训机构要及时将培训资料录入农民工技能就业培训网络管理系统,充分发挥网络的监管作用。

(七)资金拨付。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要及时将培训资料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经财政部门复核无误后,按规定及时划拨培训补贴资金给培训机构。

(八)经验交流和奖惩。各乡镇和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收集、分析和总结推广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规律,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做好各单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组织经验交流活动。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部门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对工作不力,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部门和个人将给予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领导责任。

技能培训方案范文第4篇

一、培训的目的、意义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县在东部地区务工的部分农民工已返乡,给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带来了严峻考验。同时,我县受震灾影响,灾后重建、中央扩大内需等一大批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全县建设任务异常繁重,建筑技工严重短缺。由于建筑技工从业文化要求低,农民工是建筑产业的主力军,我县建筑业从业农民工接受培训的比例较低,因此,开展全县建筑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建筑技工,将有效缓解我县技工短缺矛盾,推动我县农村劳动力顺利实现转移就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培训的组织实施

县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县城建局和县财政局共同成立全县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建筑业技能培训工作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监督下,由县劳动服务局会同相关乡镇组织实施。具体培训工作应根据各乡镇灾后重建任务、进度以及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实际情况,分期分批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县城建局负责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培训师资和实训场所的协调工作;县劳动服务局拟定全县培训计划,负责培训工作的日常管理及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县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负责对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对培训补贴申请进行审核;县财政局负责审定培训补贴资金,对经考核合格的农民工实施职业培训补贴。

建筑业农民工免费技能培训工作以乡、镇为单位。各乡镇负责培训人员的组织和管理,县劳动服务局负责培训的教学工作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

三、培训对象、任务和培训内容

(一)培训对象: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从业愿望,户籍在本县范围内的农村劳动者。

(二)培训任务:全县计划培训1000人。

培训课程、时间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并结合实训生产情况进行安排,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基础知识培训由县劳动就业训练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实际操作训练可依托当地施工现场进行,初级工培训时间不少于80学时,中级工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实际操作训练不少于总培训时间的60%。

(四)培训师资:聘请市汉中建筑设计院、县城建局、县建筑设计院、县建筑质量技术监督管理站、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关建筑施工企业高级技工担任培训教师。

五、技能培训与考核鉴定

(一)科学制订并严格执行培训计划。县劳动服务局要按照国家或行业统一的技术工人等级标准和鉴定规范的有关规定,科学制订培训计划,合理设置培训课程,确保培训的时间和质量。

(二)培训工作要按照灾后重建、建筑市场需要以及农民工的自身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

(三)坚持以操作技能培训为主。县劳动服务局具体负责职业技术考核的实施工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每个学员都能进行必要时间的实习实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确保参训人员学到一技之长。同时,要按照建筑业职业资格要求和国家标准,本着方便、快捷、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原则,依托本地施工现场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对经鉴定合格的,按规定核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技能培训方案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我市农村青年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并重的就业方针,坚持面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民增收为主线,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全面提升技能、加快转移就业、逐步脱贫奔康的目标,为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为构建和谐*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一个总揽”。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总揽,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持续推进,不断深化。

2、坚持“两个适应”。适应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的需要,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规模;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全面加强农村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为我市产业升级培养技能型劳动力。

3、坚持“三个结合”。一是培训与就业相结合。以培训为基础,以就业为目标,实行培训与就业一体化运作。二是整体推进与重点扶持相结合。在全面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中,重点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资金扶持农村贫困户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三是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与发展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体系相结合。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职业培训体系,完善技工学校和培训转移就业综合基地建设,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顺利实施。

4、坚持“四个创新”。一是创新培训方式,大力推行“订单式”培训,提高培训后就业率。二是创新运作方式,实行培训转移就业“基地化”运作,提高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创新服务方式,实现“一次登记,全程服务”的“一条龙”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四是创新工作方式,实行“品牌化”推广战略,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的积极性。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总体目标。

到20*年,全市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5000人以上,其中组织农村青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5000人。实现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00人以上,使我市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提高到72%。具体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年-20*年,三年组织转移就业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不少于1*00人,其中组织参加转移就业前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青年不少于3000人。

第二阶段从2008年-20*年,转移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4000人,组织2000人以上的农村青年参加转移就业前职业技能培训。

(二)任务要求。

1、确保培训转移就业效果。组织有就业愿望的农村青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开展2-3个月的中短期培训,加快提高我市农村青年转移就业能力。参加免费培训的农村青年考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单项职业能力证书)通过率不低于80%,培训后就业率不低于95%,转移就业后年回流率不高于*%。力求培训一人,转移就业一人。

2、建立培训转移就业服务体系。20*年底前,建成与省市互联并延伸到乡镇的远程招聘网,健全劳务派遣组织体系,形成较完善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服务网络。

(三)工作对象。

*市实施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的对象是指年龄在16周岁以上至35周岁以内的,具有劳动能力和转移就业愿望的本市户籍的农村劳动力。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工作机构,落实目标任务责任制。

1、成立*市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领导小组。为进一步加强“百万工程”领导工作,有效推动工作开展,成立由市主管领导担任组长,有关部门和各镇政府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劳动保障局,具体统筹、规划、协调和组织实施。市发展改革、教育、农业、建设、公安、财政、工商、团市委、妇联等有关部门要按职能分工,积极配合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2、建立*市实施“百万工程”目标责任制。结合《*市20*-2009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把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作纳入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安排的工作范畴。每年由市政府分解下达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作目标任务,并将“百万工程”纳入各镇政府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体系。各镇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把组织实施“百万工程”摆上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把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村,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镇还要结合实际制订农村青年技能培训方案,协同开展工作。

(二)设立城乡统筹就业专项资金。

从20*年起,财政每年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安排,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资金的投入,确保免费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转移就业工作及其他扶持政策落到实处。

(三)建立健全农村青年技能培训体系。

1、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机构。整合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资源,依托技工学校或就业训练中心,建立具备农村青年劳动力资源调查、人员选送、岗位收集、职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就业安置和跟踪服务等功能的农村青年培训转移就业综合服务基地,就业综合服务基地经省劳动保障厅审核同意后,统一加挂“*省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综合服务基地”牌匾。充分发挥技校、就业训练中心和各类社会培训机构的作用,引导其参与承担农村青年技能培训任务。

2、建立农村青年职业培训教学体系。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情况,合理设置技能培训专业,并按照省劳动保障厅组织编写的《*省农村青年职业技能培训教学大纲》,统一规范农村青年职业技能培训的教学内容和考核办法,落实培训课时,保证教学质量。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青年必须参加单项职业能力或初(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确保培训质量。

(四)建立健全城乡并重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公共就业服务。

1、全面调查摸底,建立并完善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20*年9月底前,各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要按照省、*市的统一要求,完成辖区内农村劳动力资源入户调查工作,并将调查结果录入“*省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统计软件”,建立详细的农村劳动力个人信息数据库,全面摸清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贫困家庭青年劳动力和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要准确掌握名单,分类造册。同时,结合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对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新成长劳动力的数量进行测算,科学制订本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计划。

2、建立企业岗位空缺登记制度。市镇劳动保障部门要建立企业岗位空缺登记制度,多渠道收集本地和劳务输入地劳动力市场岗位信息,大力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积极与用人单位商订培训输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协议,并按协议组织开展技能培训。

3、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登记备案制度,为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提供登记备案服务。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办理证、册由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负责。用人单位招用农村劳动力或农村青年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办理就业登记备案。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要建立农村劳动力回流登记统计和失业登记,设立工作台帐,实行就业动态管理。

4、落实劳动预备制,为农村青年提供劳动预备制培训服务。凡未能升上高一级学校的农村初、高中毕业青年,由市教育部门提供学生名单,报送劳动保障部门,由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力争农村新成长的劳动力普遍接受一次职业技能培训。

5、建立一站式服务运行机制,为农村青年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各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要建立起以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鉴定申报、档案管理、劳务派遣、劳动保障事务、社会保险接续为主要内容的“一站式”就业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

6、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为农村青年提供就业信息服务。进一步加大劳动力市场网络建设的投入,建立覆盖市、镇(街道办事处)的劳动力市场网络,配套适应工作需要的计算机办公设备和触摸屏。同时,加快建立远程可视招聘系统,20*年底前建立覆盖市、镇的远程可视招聘系统。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劳务派遣工作。20*年底前,农村富余劳动力经远程可视招聘实现就业占转移就业总人数的比例不低于30%,通过劳务派遣方式实现就业的比例不低于20%。

(五)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扩大“百万工程”社会影响面。

各镇政府、团组织要根据农村青年的特点,深入农村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推广,通过实施“农村青年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帮助农村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充分调动农村青年参与“百万工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作网络,特别是发挥镇、社区(村居)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百万工程”良好品牌形象,不断扩大“百万工程”的社会影响,营造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实施“百万工程”的良好氛围。

四、狠抓工作落实

(一)落实机构,制定工作计划。

根据《*市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实施方案》的统一部署,按照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的要求,各镇政府要迅速建立工作机构,制订工作计划,组织落实好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作。

(二)落实工作,明确目标责任制。

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从今年开始全面组织实施,各镇政府、有关部门要做好启动前的各项工作。一是各镇劳动保障事务所配合镇政府做好本地区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工作,建立详细的农村劳动力个人信息数据库。二是以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及就业训练中心为依托,建立农村青年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综合服务基地;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应以非农产业技能培训为主。三是依照*市下达的农村青年技能培训目标将任务分解到基层,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目标任务完成。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