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7536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1分钟。
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实施方案范文第1篇
1播州区红色资源案例基本情况
遵义市于2010年3月正式启动了对革命遗址普查工作,播州区(原遵义县)革命遗址普查办对全区31个镇(乡)进行了革命遗址普查,全区共有革命遗址94处,其中全国革命遗址79处,贵州省革命遗址10处,其他革命遗址5处。94处中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个,未定保护级别的87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个,未定级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92个。损坏3个②。
2运用红色资源案例创新干部培训模式基本做法
(一)以规划为引领,打造红色文化精神高地
1.科学编制规划苟坝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
2013年6月起,播州区按照“红色苟坝?醉美田园?最浓乡愁”的发展定位,邀请重庆浩鉴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承担编制了《苟坝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区总体规划》《苟坝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区建设性发展规划》。
2.融入红色文化元素,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带
2014年7月,邀请浙江大学专家团队因地制宜,结合区情及文化特色,规划打造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为一体的“三区三带”首批升级示范带工程,丰富“最美田园”的内涵。“三区”即“乡忆之城郊绿苑:龙坑镇梳池―八里―民主片区;乡忆之红色转折:枫香镇土坝―花茂―苟坝片区;乡忆之新春花韵:三岔镇罗衙―红光村―柏香台片区”。“三带”即城郊观光、红色文化、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带。全境域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最美田园。
(二)唱响红色经典,做强产业示范,创建干部教育实践基地
(1)经典“1935?苟坝记忆”
(1)基本情况。现保存完好的革命历史遗迹:苟坝会议会址(新房子)、、旧居(长五间)等。修建和完善了苟坝会议陈列馆(于2014年10月26日正式开馆)、9500O的纪念广场、小道、红军食堂等,全方位展现“1935?苟坝记忆”。
红色苟坝已成为醉美遵义红色经典一复合型红色旅游精品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培训基地,已被中央组织部定为党的教育培训基地、省委组织部党务干部培训基地、市委党校培训协作单位,区委组织部干部培训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2)教学意义。苟坝会议――精神永驻。
苟坝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完善,其红色意义在于中共中央最终采纳了同志的正确主张,成立了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指挥军事行动的三人领导小组,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同志在党和军队的领导地位。
教学特色。敢于担当、坚持真理的红色经典与绿水青山、最美田园的生态文化、灿烂悠远、神秘多姿的民族民间文化共同组成了创新区的文化特色。
2.把产业示范带建成党员干部向生产实践学习的生动课堂
(1)基本情况。一是梳池-八里-民主片区城郊观光带。二是土坝-花茂-苟坝片区红色文化带。三是罗衙-台湾村-柏香台片区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带。
(2)教学意义。一是让大家进一步开阔视野,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学习借鉴别人的优势和经验,进而找准自己的定位。二是看新、看实、看成效,看项目,听介绍,用一个个成功发展的鲜活实例,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认知、不断激发着干部们的思维。三是激励思考,把学习到的先进经验,转变为助推本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跨域发展的动力引擎。
教学特色。“三区三带”实现了农旅文融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点、线、面结合,把景点扩成景区,把景区串成线路,把线路做成品牌。
3 挖掘红色资源案例进行干部教育的启示
(一)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
播州区现有94处文化资源之中,有2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仍受重要保护,其中苟坝会议会址已得到开发建设利用,但大量的红色文化资源还保持低水平状态,旧貌未换新颜。建议:
挖掘历史遗址进行规划建设,培育特色和亮点
茶山关红军抢渡乌江战斗遗址长征文化是一道靓丽的红色风景,战斗遗址已修缮完好,周边有大量的荒地和历史文化可利用,具备扩大基础设施建议的条件。建议:加大投入,规划进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山地特色村寨,并力争成为干部教育重要基地。刀靶水阻击战在210国道线上,与乌江镇老君关村相联。建议: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抓住历史情结,规划建成一个综合型的“刀靶烈士陵园”。同时,还可充分利用“醉美乌江,百里画廊”发展的带动效应作用,使“刀靶烈士陵园”成为红色文化对外宣传和党员干部受教育的主要阵地和载体,使之成为遵义红色链条上重要的一环。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红色文化资源的知名度
播州区打造了醉美遵义红色经典“1935?苟坝记忆”,发挥了红色遵义红色苟坝的特色和闪光点。但红色革命遗址中还存在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的问题。要充分利用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媒体以及各种培训加大宣传,特别是要利用现代最强大的宣传媒介互联网进行推介,提高红色革命遗址的知名度。
(二)苟坝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区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1.编制人员亟需到位。2015年7月,经市编委会批复,设立了中共遵义苟坝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工作委员会,明确了工作职责,核定行政编制8名,9月核定事业编制数9人,但人员未落实到位,抽调干部流动性大,建议:保证核定编制数,及时安排人员到岗到位,明确其主要职责,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为提高干部培训效果提供智力支撑。
2.管理机制亟需健全。苟坝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工作委员会机构已确定为副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但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满足不了高标准建设苟坝红色文化教育培训基地的需要。建议:根据机构设置,配备高素质管理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健全干部管理机制,适应新形势下大规模干部培训的需要。
3.有软件无硬件,基础设施滞后。由于基地又是景区,其承载力还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建议:第一,进一步完善核心区基础设施,提升食宿管理能力。第二,实行功能分区打造,适应全景域旅游发展需要。
4 “三区四带”示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1.红色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够。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地域文化特别是红色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够,文化特色不明显。建议: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内涵,结合各地的特色,展示文化特色。
2.农业基础设施需要加强。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加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多元化格局还没有建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现有水利设施的作用,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困境。
3.财政投入机制不明确。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投入机制不完善。建议:充分利用国家扶贫开发资金的政策,明确区、镇(村)级项目建设投入资金。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对地方发展的支持力度牵引作用,提高“田园城市,乡愁播州”建设覆盖面。
4.示范园区融资渠道不畅。部分农业示范园区政府前期投入,并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但带动作用不够明显。建议:激活社会资本或农民个人财产资金,增加农业园区建设的资金渠道。
总之,干部培训要结合播州区特色文化挖掘新潜力,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开辟新途径,结合发展方式寻求新突破,以培训促发展获得新成效,在培训形式上迈出新步伐,积极适应新的发展定位,适应改变新常态,走出培训新路子,让党员干部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发展举措,奋力推进四化建设,打造“田园城市,乡愁播州”,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
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实施方案范文第2篇
今年来,县委教育工委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落实县委党建理念,紧紧围绕教育工作“1231”工作思路,树牢“抓党建就是抓教育、抓党建就是抓发展”的思想,高举“燃烧吧,红烛”党建引领旗帜,助推教育工作多维延伸。
一、主要工作做法及取得的成绩
(一)抓实抓细“三个突出”,发挥机关党建政治引领作用
1.突出抓好队伍建设。坚持将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定期召开党组会议,及时传达、学习上级会议及文件精神。制定学习计划,加强学习,带动全体党员爱学习、勤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2.突出规范组织生活。严格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落实相关制度,切实增加组织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教育系统各支部积极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为共产党员过集体“政治生日”活动,共同庆祝建党98华诞。七一期间,局党组深入一线开展党内走访慰问贫困党员和老党员活动,共计走访慰问33人次。全年共开展3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和19次党组中心组学习。
3.突出打造党建阵地。2024年共投入10万余元,按照“八有”标准,设计建设广场、大厅、党员活动室的党建文化,营造庄严氛围,让党建元素感染每位干部职工。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感召力,增加党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积极开展“三进”活动,凝心聚力抓好学校党建工作
2024年6月,县教育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xx教育党建进入一个新时期。原隶属于县直机关工委和各乡(镇)管理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和民办学校的党组织和党员,整体划归县委教育工委归口管理。教育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为实现好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启动以来县委教育工委先后多次专题研究主题教育工作,以“燃烧吧,红烛!”党建品牌为主线,积极开展主题教育“三进”行动,打造“三红”工程,确保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1.进支部、打造“红色堡垒”工程。做到“四结合、四统一、两融合”,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问题”四个环节相互结合,将主题教育与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扶贫、支部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相统一,实现主题教育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建设过硬党组织。在打造“红色堡垒”中,坚持教书育人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对标对表找差距、奋进有为抓落实,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打赢教育保障战役,县委教育工委积极抓实县委部署的脱贫攻坚问题短板专项整治行动。下派10个工作组,利用国庆假期,足迹遍及全县9个乡镇,138个行政村,逐一对照“有义务教育保障”核验指标,及时指导、及时纠正、及时反馈。27个党支部700多名在职党员与广大教师放弃国庆休息时间,走进1649户贫困户家里,深入开展“ 六个一”走访活动,温暖了人心,传递了扶贫温度。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县中小学26个党(总)支部纷纷开展好学习教育活动,积极赴xx红军湘江战役纪念园、红军纪念园参加革命传统现场体验教育活动,上党课30余节。
2.进队伍、实施“红烛先锋”工程。以党员教师为主体,发挥教师甘当“红烛”的敬业精神,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引导**教育人以“红烛精神”举起奋进的旗帜,书写教育奋进之笔,开展了“红烛杯”百名教师三笔字现场书写大赛、首届“红烛杯”课堂教学大比武和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以及“立德树人、正风铸魂”师德师风演讲比赛、xx县推普脱贫普通话培训以及推普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普通话培训等活动,推进主题教育在教育系统多维延伸。
3.进校园、实施“红心向党”工程。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红色资源,积极打造xx红军小学和中国工农红军广西湘江战役红军小学,以红色文化为根,培养大爱精神的传播者和实践者,让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旗帜在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中传递,通过“大手牵小手”方式传承红色基因。为庆祝中华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少先队建队70周年,我县中小学开展了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迎国庆、祝福祖国的活动:走进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参观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陈列馆和酒海井红军纪念园;举办2024年“红领巾心向党,争做时代好队员”少先队鼓号队展示大赛等。其中代表我县参加桂林市少先队鼓号队风采大赛的县民族小学和县直二小分别获得特等奖和二等奖,展示了我县少年儿童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习总书记在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0周年上关于“要团结带领少先队不忘初心使命,始终听党的话、跟党走,让红领巾更加鲜艳”的重要讲话精神。
(三)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党建宣传工作强起来
1.创新宣传模式。自觉落实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的要求。在已有微信公众号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首先对微信公众号进行文化定位,开设“红色堡垒”“红烛先锋”“红心向党”“教育聊吧”“崇文重教”等栏目,传播教育正能量。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积极运营微信公众号,激发家长对微信公众号的关注,推动家长对教育的了解和关心。也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推动新兴媒体的持续发展。同时,不断加大对外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教育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目前从微信公众号的后台统计数据,已有近20000名的家长和教师关注微信公众号。
2.加强外宣工作。充分向官方媒体投稿,大力宣传**教育,鼓励学校积极向区、市级报刊媒体投稿,提高新闻宣传整体水平,2024年共计有50余篇新闻信息被官方媒体采用。有力地宣传推介了xx教育和xx教育党建。
(四)做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严肃党内监督问责力度
1. 做到“三个注重”,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一是注重学习教育,提高政治站位。局党组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章党规,进一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通过召开中小学校长和各股室负责人会、业务培训会、专题大讨论活动等形式,分层传达学习中央、自治区、市、县纪委全会精神,引导全县广大教师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新部署新要求。二是注重廉洁从教,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严格落实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度。三是注重警示教育,锲而不舍推进作风建设。截止10月底,共组织教育系统中小学校长和各股室负责人召开警示教育会议2次,全县各校共收看警示教育片152场,2092名教职工接受教育,转发典型案例的通报16期,开展信访大接访活动6次,发放宣传资料6000多份,在教育微信群里展播廉洁公益广告(视频)10次,开设“以案说纪说法”专栏3期。
2. 找准“三个重点”,持续整治“四风”顽疾。一是重点关口提前预防。紧盯春节、清明、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利用**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教育微信群、固定宣传栏等载体,及时转载推送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通报、扶贫领域典型案例剖析等内容,通过下发通知等方式,打好节日“预防针”。二是持续加大明察暗访力度。驻局纪检监察组重点对节日期间干部纪律、公车用车管理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操办婚庆事宜等问题进行严肃查处。三是持续开展专项治理。驻局纪检监察组坚持监督执纪常态化管理,紧盯教育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对项目实施、资金运行情况进行全程监督,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和资金安全使用。
3.严肃查处违规违纪案件,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局党组把问责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坚持“一案双查”,以信访、督查发现的问题线索为着力点,做到“有腐必惩,有案必查”,切实解决教育系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截止目前,共收到信访36件,其中办结36件,给予提醒谈话40人次,党内严重警告1人,警告2人,政务警告1人,降低岗位等级1人,开除公职及司法处理1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党建工作。合力不强。教育工委刚组建,学校党组织站位不高,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非常有限,具体表现在:少数支部阵地建设无党员活动室、组织制度没有上墙,“三会一课”制度执行不到位,党建元素缺乏。党建工作尚未形成上下一盘棋的教育党建格局。业务不精。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建业务不精,存在重业务轻党建思想。在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方面缺乏过硬的党务知识。经费不足。为促进学校党组织基本功能的恢复和“回归”,强化学校党组织的政治引领,经费的保障必不可少。因教育工委5月份成立,根据《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全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x组通字〔2017〕96号)“落实党建工作经费,设党总支部的一般每年不低于2万元,设党支部的一般每年不低于1万元;落实党员活动经费,一般按教职工党员年人均不低于200元、学生党员年人均不低于100元的标准核定,这两项经费纳入学校年度财政预算安排,由同级财政安排和学校党组织统一管理使用”的要求,但目前因县财政困难,无法落实。党建经费只能在公用经费中挤占一小部分。
(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1.各校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总体要求、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方面还需继续强化不放松。
2. 执纪监督问责力度还需高压,对教师队伍工作作风建设仍需加强。
(三)意识形态工作
1.教育党工委深入下属党组织指导、调研意识形态工作力度不够,分析研判有待较强。
2.县教育局党组及下属党支部意识形态领域方面出现新情况与新问题的预防措施不多。
三、2024年工作打算
(一)党建工作
1.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拟制度《关于加强xx县中小学党的建设工作实施意见》《xx县中小学党支部组织生活标准化建设规范》《xx县中小学开展基础党组织党员活动室规范化建设的工作方案》,经教育党工委审定通过后下发,全力规范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建设标准化的党建阵地,健全完善中小学党建工作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党组织建设水平,抓好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同是通过加大对党组织书记培训力度,提升党组织书记的整体素质和党务水平;
2.继续完善《xx县中小学党建工作年终考评细则》,严格执行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规范组织生活开展,提高组织生活质量;通过加大宣传引导,及时总结党建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打造一批教育党建示范点,培育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同时开展典型宣传、经验推广,形成推进教育党建的浓厚氛围。
(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1.继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讲话,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全过程、各方面。
2.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进“两个责任”落实。加大追责问责力度,严格落实“一案双查”,倒逼“两个责任”落到实处,继续推动责任和压力向基层学校传导。
3.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保持高压态势严惩腐败。继续监督各学校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情况,坚持重要节点集中整治和日常时间常态抓相结合,聚焦“关键少数”,紧盯“四风”问题的六类新表现形式,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持续整治“四风”。
4.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抓实资金项目使用管理中违纪和贪腐问题,监督执纪“宽松软”的问题。扎实开展教育民生资金专项整治,做到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
(三)意识形态工作
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实施方案范文第3篇
一、
指导思想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学员为中心,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引领,发掘中草药文化资源,深化启蒙精神内涵研究,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普及,讲好朱家楼子故事,推动传统旅游与民俗旅游、生态旅游、研学旅游等相结合,不断创新旅游发展模式,丰富研学旅游产品体系,提高研学旅游服务质量,实现研学旅游特色化、差异化、品牌化发展。
二、
精心组织实施
各部门按照《管理方案》责任分工与组织实施相关要求,结合朱家楼子情况,制定中医药文化研学旅游工作实施办法,开发中医药研学线路、产品,开展研学主题活动,培育中医药研学活动相关的旅游大项目,定期做好汇总,建立长效机制。
三、
基本原则
(一)突出中医药药理知识文化,强化教育功能。坚持把研学旅游与传统教育等相结合,充分展现朱家楼子特色文化内涵,把朱家楼子研学旅游打造成为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
(二)突出统筹规划,推进融合发展。强化“旅游+”理念,推动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研学旅行、传统文化旅游等相融合,提升朱家楼子研学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突出改革创新,统筹区域联动。充分整合全市研学旅游资源,建立研学旅游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市场互动、客源互送的多赢发展格局。
(四)突出以学员中心,强化政策惠民。不断创新中医药文化研学旅游产品体系,丰富产品业态,制定惠民政策措施,突出中医药研学旅游的公益性,让人民群众在中医药研学旅游中享有更多的获得感。
四、主要内容
(一)打造新时代山水朱家楼子赛华佗中医药文化旅游目的地。深挖启蒙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充分整合宜昌市乃至湖北省研学旅游文化和资源,打造具有宜昌特色的红色文化研学目的地体系。
(二)完善中医药文化研学旅游产品体系。坚持市场导向,针对不同客源群体,整合旅游资源,突出产品特色,打造中医药文化研学旅游产品。进一步细分中医药教育客源市场,针对中小学生、社会青年、企业员工、民兵预备役等社会公民群体,重点推出能满足中小学生自然体验教育、青少年传统教育实践、社会青年企业员工拓展教育的研学旅游产品体系。推出具有朱家楼子特色的系列研学游中医药旅游精品线路。
(三)构建中医药活动体系。结合重要节假日,借助研学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中医药研学系列活动。策划举办中医药教育进景区、研学夏(冬)令营、启蒙精神中医药研学主题展览、启蒙精神主题药学征文等研学旅游系列活动。
五、主要措施
(一)
加强营销推广。配合全省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围绕打造“赛华佗”中医药旅游线路,策划提升中医药文化研学旅游产品体系,丰富产品内容。制定中医药文化研学旅游团队奖励政策,协调对接旅行社、中医药旅游景区和在线网络销售商,把中医药旅游景区与其他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做好中医药旅游线路产品的设计与落地工作。充分利用中央、省、市等多级宣传平台,形成系列中医药文化研学旅游精品栏目。
(二)建立体制机制。健全中医药旅游发展体制机制,支持涉旅部门强化中医药旅游融合发展职能。促进中医药旅游与乡村旅游、温泉旅游、森林旅游、冰雪旅游、垂钓等新业态融合发展,丰富中医药研学旅游内容,增强中医药研学旅游吸引力。完善各市联合推进机制,探索推动中医药研学工作发展的有效思路和方法,加强部门会商,推动区域协作,形成常态化资源整合机制,推动中医药研学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强政策联合。积极探索其他研学基地合作机制,出台具体政策措施,共同开发中医药研学品牌,打造中医药红色研学产品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市场互动、客源互流的多赢发展格局。
(四)完善品牌体系。以中医药旅游为统领,以“赛华佗”中医药旅游产品体系为支撑,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中医药研学品牌体系,编制中医药研学导游词。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丰富提升旅游景区产品内涵,开发中医药研学线路,打造出符合“赛华佗”品牌的红色研学产品体系。深入研究启蒙精神,培育启蒙性教育品牌。依托基地,打造享誉省内外、彰显中医药文化永恒魅力的研学旅游圣地、教育培训基地和文化创意高地。
(五)推动融合发展。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紧紧抓住全域旅游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契机,以中医药旅游景区和党性教育基地为依托,充分发挥中医药景区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中医药研学游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中国传统文化游、历史古迹游、爱国主义教育游等有机结合,争取将更多的旅游景区发展成能开展中医药研学活动的教学点,推动中医药研学实现跨界融合发展。
(六)发挥市场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开发中医药研学旅游,积极开发中医药研学的产品和体系,充分发挥旅游企业和旅游酒店的优势,为中医药研学的开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坚实保障。
六、组织实施
(一)
准备阶段
2024年5月—6月,印发《中医药文化研学旅游实施方案》,各部门制定具体中医药研学线路、产品,编制研学课程,全面启动中医药研学旅游试点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
2024年7月—11月,基地选择1-2所学校开展试点工作。组织开展红色研学主题活动,做好中医药研学旅游的资料汇总和经验总结,为进一步全面推广中医药研学旅游工作做科学指导。
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实施方案范文第4篇
1.1 红色档案的内涵。“红色档案”,特指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的机关、组织和个人在各种对敌斗争和政治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实物及其他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红色档案,无论是精神价值层面还是物质载体层面,其内容所体现的本质都有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共同内涵。
1.2 红色档案的社会价值
1.2.1 红色档案资源传承和代表优秀中华文化。红色档案是中国革命发展奋斗历史的真实写照,不仅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而且代表了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值得每一位中国人传承和弘扬的优秀中华文化。
1.2.2 红色档案资源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红色档案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传家宝,集中反映和体现出中国人民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提炼和升华,是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对全社会传递和凝聚着正能量。
1.2.3 红色档案资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红色档案是红色文化的有效载体,展现出革命先辈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优良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时刻鼓舞着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不断推进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1.2.4 红色档案资源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红色档案信息资源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不断赋予新的内容。丰富发展红色档案内涵,就是要继承、弘扬革命传统文化,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2.5 红色档案资源是高校厚重的思想教育资源。红色档案资源集精神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历史资源于一体,构成一部完整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生动历史教材,具有政治育人的重要意义。
2 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及途径
2.1 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三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和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
2.2 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首先,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其开设的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丰富多彩的二课活动和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塑造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奖惩制度督促和激励大学生积极进取,实现自我教育。
其次,社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我们既要尊重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又要甄别优选社会现实中的正向价值观,不断向大学生传递社会正能量。
最后,家庭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在。父母的言谈举止,对世界、人生的态度及价值观念都直接影响大学生“三观”的形成与发展。父母应以严谨的言行和良好的素养向大学生传递做人品德,为他们行为习惯的养成打好基础。
高校对大学生既有思想政治理论传授,又有日常的管理和行为的监督,但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相对单一,教育效果欠佳,只有拓宽思路,利用社会力量优化整合各种育人资源,多方并举,才能使大学生群体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红色档案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和生动教材。
3 红色档案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有效结合方式
3.1 档案管理部门应主动整合和开发红色档案资源。首先,要由各地档案管理部门牵头,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对现有的红色档案资源进行整合,丰富馆藏红色档案资源的物化成果,建立富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其次,要通过媒体、网络、报刊等广泛宣传,加大对各种红色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力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后,高校和档案管理部门要互通信息,相互配合,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开发利用红色档案的教育价值,拓宽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渠道。
3.1.1 举办红色档案进校园展览。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在地方档案馆举办各种红色档案展览,使档案展览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另一方面,可在高校这个高素质人群集中的环境中,举办红色档案史料展,充分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传播相关知识、开阔大学生视野的功能。
3.1.2 与宣传部门和媒体联合传递红色文化。红色档案管理部门要注重与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合作,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围绕党和国家重大纪念活动及公众关心重点、热点问题挖掘红色档案信息资源,通过典型材料的搜集,编辑刊物、拍摄专题文献片等,以全新的视角向社会展示真实的历史往事,让红色档案成为主流宣传的亮点,实现红色文化的传递和发展。
3.1.3 建设红色档案的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快速及时的优势建设红色档案网络平台,并与高校链接,将红色档案按专题分门别类地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革命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融入其中,以红色革命道路、红色革命文化、红色革命精神为主线,从时间、事件、人物等视角赋予新的内涵,使之成为全社会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堂。
3.2 高校应构建以红色文化统领的大学生日常管理、课堂传授、校园文化、实践感悟“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3.2.1 日常管理要体现红色引领。大学生的日常管理有其特殊的环境和个体需求。要 “以生为本”,变堵为疏,使大学生主动接纳教育并实现自我管理目标,必须用红色教育引领管理,通过“”、支部活动、理论社团、政治学习等载体,把红色档案文化贯穿其中,强化对党员、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如何自觉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发挥传播红色文化“种子”的模范带动作用,实现红色文化引领管理的目标。
3.2.2 课堂教学应突出红色主线。一是避免简单说教。要将红色教育与教学、科研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二是要丰富教学手段。可以利用影视、图片、实物、红色书籍等教辅手段,帮助大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3.2.3 校园文化要营造红色氛围。大学校园文化因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润物无声的匡正作用。高校应将红色教育内容寓于校园文化建设中,构建立体的文化感染模式,通过文化的影响力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教育。
一要营造物化的红色文化氛围。即重视对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等硬件的美化工作。在校园中树立全国或本地革命历史人物的雕塑、展览历史遗物或传颂他们的诗词警句,让学生身临其境,接受红色教育。
二要开展红色主题文化活动。可利用国庆等重大节日举办“红色档案”资源展;邀请研究红色档案专家以“伟人成长之路”、“名人与教育”、“名人与成才”为主题举办专题报告和学术讲座;组织学生参与红色教育研讨,开展红色文化知识竞赛、演讲赛、阅读红色经典著作、传唱红歌等活动;利用校园广播、报纸、宣传栏开辟红色档案专栏,介绍历史上的今天或当地革命英雄人物等,让学生普遍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从而提升其思想政治素养与道德品质。
三要建立红色网站。高校宣传部门要紧跟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思想教育网站,利用红色微博、红色微信、红色博客、红色QQ群等新媒体传递教育内容,抢占网络阵地,突出红色文化,丰富网站内容、增强可读性、缩短更新周期,举办网上活动,发挥网络论坛的互动性,增强红色网站的趣味性、娱乐性,增强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使红色文化有效地渗透进大学生的头脑。
3.2.4 实践感悟侧重红色基地。发掘红色档案资源,构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践行红色精神是实践育人的基础。当代大学生生活阅历浅,高校要认真落实思想政治实践课,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性、情景式、体验式等新颖教育活动,制定实践教育的考核评价办法,使大学生体验和感悟红色教育的魅力。可利用假期精心组织大学生到纪念地现场授课、参观红色景点,把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作为研究课题或知识竞赛主题,深入老区和革命烈士纪念馆及党史办查找资料、调研考察,听老红军现身讲解革命故事等,让大学生在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实现接受爱国教育、提升思想境界、增强教育实效的目标。
3.3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形成协调联系机制,构建政府、高校、基地、教育四方互通的红色教育架构。
3.3.1 构建政府、高校、基地三方联动机制。开展红色教育只有依靠制度,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才能提高教育的效果。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针对当前高校红色教育自发无序的状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指导办法;高校要主动与各级政府、红色基地和社会有关部门建立联系机制,争取各级政府对红色教育的政策导向、财政保障和社会动员等;红色教育基地要主动扩大红色教育覆盖面,对大学生参观调研给予价格优惠,提供免费信息查询,以支持高校开展红色教育,促进红色教育的良性发展。另外,高校也要与文化部门、社科研究部门、学术团体、新闻单位等建立畅通交流渠道,参与对红色资源开发研究,并将其成果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同推动大学生红色教育的发展提升。
3.3.2 构建全方位的红色教育架构。一是教育内容系统化。要根据红色档案资源的独特优势,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归纳、提炼,按照目标明确、主题鲜明、层次清晰、内容丰富、事件关联等原则,编辑系列红色教育读本,以系统的红色教育内容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是教育产品丰富化。档案管理和文化主管部门要根据社会需求,将内容丰富的红色档案研制成文字类、图片类、音像类、实物类等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产品,使照片档案、实物档案、声像档案互为补充。同时,可以建立数字化红色档案资料库,供社会和高校充实红色教育网站使用。
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实施方案范文第5篇
根据《XX县党史学习教育“百村振兴大家干”活动工作方案》文件要求,决定在我镇开展“推乡村振兴 建秀美乡村”主题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目标
坚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确保不发生大面积返贫的底线,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在“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指标达标的前提下,推动辖区内高速、国道、省道等交通沿线村庄风貌改造。着力打造“产业兴旺红旗村、生态宜居红旗村、乡风文明红旗村、治理有效红旗村、生活富裕红旗村”等五类乡村振兴红旗村,营造学先进、比先进、争先进的生活局面和浓厚氛围,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力。
二、活动对象
全镇10个行政村、6个社区。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主题活动顺利开展,决定成立XX镇开展“推乡村振兴 建秀美乡村”主体活动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xxx 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
副 组 长:xxx 镇党委委员、人民政府副镇长
成 员:xxx 镇团委书记
xxx 镇党政办主任
xxx 镇党建办负责人
xxx 镇综治中心副主任
xxx镇城建办主任
xxx 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xxx 镇水产畜牧兽医站站长
xxx 镇社保所负责人
xxx镇民政助理
xxx 镇扶贫助理
xxx 镇财务室报账员
xxx 镇财政所所长
xxx 镇卫生院院长
xxx XX派出所所长
xxx 东关派出所所长
xxx XX司法所所长
xxx 镇财政所所长
xxx XX镇第一初级中学校长
xxx XX镇第三初级中学校长
xxx XX镇民族中学校长
xxx XX镇实验小学校长
xxx XX镇中心校校长
各社区党委、村党(总)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xxx同志担任,副主任由xxx同志担任,成员由原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成员组成,主要负责日常综合协调、上传下达、材料收集、督促推进等各项工作。
四、活动内容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住房保障。严格执行落实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实施工作,脱贫户所有家庭成员住房稳固、安全保障达标(通过鉴定,AB牌标注或住房安全鉴定表证明为A或B),且明确要求危房不住人。
2.教育保障。持续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困难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除重度残疾、严重心理或精神疾病等特殊情形以外全部接受义务教育;继续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对需要专人护理、不能到普通学校就读或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但基本具备接受教育能力,且愿意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义务教育阶段6—16周岁的各类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开展送教上门工作,每月送教不少于2次,每次3课时,确保一个都不能漏;落实教育资助政策,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已脱贫户子女获得相应的补助,实现“应助尽助”。
3.医疗保障。做好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参保缴费工作,确保应参保的已脱贫人口参保率达100%,应参保居民参保率达98%以上。脱贫人口已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并按医疗救助规定的相应类别给予救助后,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和门诊特殊慢性病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未达到本地差异化政策要求的,可由医疗救助进行兜底保障(含自费部分)。完善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系统直接结算服务,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持续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对符合办理慢性病卡条件的建档立卡户,实现“应办尽办”。对常住符合签约条件的已脱贫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对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贫困患者4类重点对象,年内提供4次随访服务;患脑血管病、冠心病、慢阻肺、重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6类慢性病的脱贫人口每年提供至少1次的随访服务,同时做好其他慢性病人员的随访服务。此外,开展基本医疗保障防贫预警监测工作,核查监测数据中疑似风险户的身份属性及享受的医疗保障待遇是否落实到位,并将监测结果报送镇脱贫攻坚战指挥部。
4.饮水安全保障。按照乡村振兴梯次推进的总体部署和城乡融合发展要求,以推进城乡规模化以及小型项目规范化改造为主,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改造升级。继续压紧压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全面落实村屯饮水工程的日常管护工作。实时监测饮水安全动态,发现问题立即采取工程措施、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处理、消除隐患,确保饮水安全。
5.产业发展扶持。一是全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品牌。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培育工程,依托粤桂扶贫优势,积极开展“圳品认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推动特色优势农产品市场化、品牌化。二是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在现有已成功打造的区、市、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基础上,优先完成2024年度上级下发的打造目标任务,并着力在已建成的示范区巩固提升方面加强指导,积极融入县级规划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拓展农业增值增效深度和功能价值开发广度。三是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善用产业链思维谋划推动现代特色产业发展,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旅游、文化、康养等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生产、经营、消费无缝链接,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推进产城融合、循环农业、智慧农业等建设,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是提升肉类农产品供给保障。加快推广构建现代养殖体系,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积极发展牛羊和家禽养殖等产业,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是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把农业规模经营户培育成有活力的家庭农场。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加大对运行规范的农民合作社扶持力度。提高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补贴力度,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投入品、技术、装备导入小农户。吸引各方面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参与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建设。
6.稳定就业扶持。一是持续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掌握劳动力底数。摸清各行政村脱贫劳动力对象底数,准确掌握脱贫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就业意向或就业信息等,形成“已脱贫劳动力动态管理台账”。二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通过技能培训就业一批。创新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学习和“家门口”培训的方式,针对易地搬迁已脱贫户,积极引导参与上级组织的各类在安置点集中举办的培训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三是加大力度收集用工信息并及时发布,转移就业一批。积极与周边企业、各行业等有用工需求的单位沟通联系,将相关就业信息及时在村级信息平台进行发布,引导有就业意向的劳动力咨询就业,实现增收。同时,积极组织辖区内劳动力特别是建档立卡户富余劳动力参加上级组织的“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东西部劳务协作、就业扶贫日活动、村民合作社招聘会等各类招聘活动,解决一批脱贫劳动力就业问题。四是加快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充分吸纳劳动力就业一批。全力推进就业扶贫车间建设,落实就业创业扶贫行动。为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积极深入企业宣传“扶贫车间”扶持政策,了解企业建设难点,鼓励企业建设低投入、高产出的劳动密集型就业扶贫车间。五是全面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实现脱贫劳动力兜底一批。加强对乡村公益性岗位的管理,稳定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在公益性岗位上就业,确保脱贫户家庭收入。六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全面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和各类就业创业补贴扶持创业一批。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服务意识,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做到应贷尽贷;对返乡创业劳动者,积极宣传借贷政策,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进一步带动就业。
7.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继续贯彻落实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社区服务、产业扶持、就业帮扶、文化服务、拆旧复垦、组织建设、平安建设等政策措施,保障搬迁群众利益,重点围绕后续扶持配套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开发、就业培训等内容建设“十四五”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确保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持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爱国感恩教育,在各安置点因地制宜建设教育场所(设施),包括展示馆、感恩长廊、感恩亭、感恩墙等,确保做到各安置点都建有爱国感恩教育平台。加强安置点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安置点公共服务,做好公共服务事项政策衔接,结合各安置点实际建设便民服务窗口。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不动产登记收尾工作。
8.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原有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持续深化优化收入结构和产业结构,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能人领办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等试点工作,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做大做强做优,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持续创建“党群致富共同体”载体,推动产业富民,按照“前端抓好技术支撑,中间抓好生产组织,后端抓好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围绕产业链布局、龙头企业带动和重大项目谋划精准施策,加强引导与扶持,促进“小、散”产业逐步向园区化、规模化发展,形成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做好产业发展谋划,兼顾长期和短期共同发展。建章立制,完善流程化办事机制,制定出台村级集体经济规范管理工作方案,从财务和制度建设上进行规范明确。
9.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确保扶贫项目持续发挥效益。谋划建立2024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库,确保入库项目符合规定要求、助推巩固脱贫成果,确保扶贫资金50%以上用于扶贫产业开发,加大就业扶贫项目开发力度,同时兼顾产业路,农田水利,村屯道路硬化及护栏,饮水安全提升工程等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加快推进2024年度扶贫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工作。
10.综合保障性扶贫政策落实。持续做好低保政策与扶贫政策的有效衔接,按照中央、自治区在现行标准下及时提高农村低保保障线标准,合理扩大低保惠及面,确保脱贫人口低保应纳尽纳,提高脱贫质量。重点推进因残、因病、因老的脱贫户和享受特困供养人员的低保兜底保障工作。抓好残疾人帮扶,及时认定办理残疾人证和做好两项补贴发放工作。同时巩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动员符合参保条件的未参保人员进行参保登记,协助到龄未领取待遇人员办理领取待遇手续。此外,对脱贫监测户、边缘易致贫户、收入骤减支出骤增户等脱贫攻坚特殊困难群体实行叠加帮扶。
(二)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引导各村持续打造五旗村
1.打造“产业兴旺红旗村”。围绕“一村一品”或“一村多业”,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创建自有品牌和区域性公共品牌,开展“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推动产业发展特色化、产业经营组织化、品牌品质标准化、产业服务体系化。
2.打造“生态宜居红旗村”。认真落实绿色生态环境提升要求,切实做到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备、乡村风貌良好、生态保护有效、生态经济显著的标准要求。
3.打造“乡风文明红旗村”。围绕乡村文明组织规范化、阵地规划化、载体特色化、活动常态化的标准要求,广泛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营造全员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良好氛围。
4.打造“治理有效红旗村”。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为抓手,围绕“维稳信访防控有力、社会治理推进有力、邪教活动防范有力”的标准要求,杜绝集体闹访、越级上访、群体性事件发生,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乡村治理工作成效明显,打击邪教活动工作有力。
5.打造“生活富裕红旗村”。围绕“村民实际收入较高、社会保障政策到位、村民生活比较殷实、集体经济稳步提高、村民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创建标准,发挥村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高度重视村民全面发展,持续改善村民生活条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应读尽读,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应享尽享;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强,监管机制健全,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无重大事件发生,村(社区)干部、村(居)民小组干部无违纪违法行为。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要结合工作实际,压实责任,落实好人力、物力、财力,高效有序开展活动。
(二)注重活动实效。全镇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统筹力量、明确责任、上下联动、形成合力,确保活动落实落细。要积极探索创新,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活动。
(三)严格督查考评。要加大综合督查力度,镇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将及时组建督查组对各村(社区)开展活动情况进行督查,对于不按要求开展活动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下一篇:打造核心竞争力方案{整理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