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战略人才培养方案{集合5篇}

琴韵悠扬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7221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9分钟。

战略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1篇

摘要:新时期,物流产业人才培养必须要有战略性。考虑当前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特点,提出多导师制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了其体系化发展思路;结合实践经验,归纳了我国战略性物流人才多导师制培养模式实施的若干保障机制。

关键词:战略性物流人才;多导师制;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 642.3 文献标识码:A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4年8月的权威预测,中国物流人才缺口为500万左右,其中高级物流人才缺口约为40万。教育部高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认为,2010年我国大专以上物流人才需求量为30―40万人。物流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与此同时,很多物流公司人员却在不断流失,有些物流公司也在裁减富余人员。一方面是大量人才需求缺口,另一方面却是人才流失和富余人员的裁减,供给与需求之间显然出现了错位,而根源显然是在供给,即物流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物流产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复合型转变,伴随着过渡时期的不确定性,企业对人才需求和高校对人才培养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错位。因此,首先,当前阶段,物流产业人才培养必须要有战略性;其次,在此背景下,还要求与之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保障机制。

1.战略性物流人才培养特点

目前,我国物流人才培养还主要是以宽口径、大众化教育为主。这不仅不能有效衔接供给与需求,而且也没有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潜力。经过近几十年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和高等教育组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教育资源日益丰富,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入多样化、创新化发展时代。

(1)单纯技能型人才向技能创新型人才转变。物流业涉及面广,业务知识综合性强,相对于单纯技能型人才,应用创新型人才具有更广泛的适应能力,更综合的专业知识,是当前企业广泛需求的新型复合性应用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是现代高等教育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而提出的,它是以培养学生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岗位适应性,具有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能力,具有良好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的总称[1]。

(2)学校单向培养向校企联合培养转变。学校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建立面向市场的双赢式教学模式,搭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平台。通过此平台,把学生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建立与产业、企业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岗位紧密结合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与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相衔接的课程体系;通过建立物流产业人才基地,基地实行公司化运作,校方与企业方形成利益共同体,以基地为中心,向外接受订单进行加工与生产,对内完成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与实训;通过联合培养,开办面向行业的特色专业,引入企业专业人才加入到教学团队进行教学,开设专业课程,提供真实实训场所,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满足企业需求。

(3)单一培养模式向复合培养模式转变。学校根据专业建设需要,与相关企业进行多层次、全方位合作,从战略角度开展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方向和职业能力规划等。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比如:实现“工学交替”的“滚动式”培养模式;实施“定单式”和“多导师制”培养模式;复合模式等。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

2.战略性物流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2.1 培养目标规划

按照我国高等教育物流本科普遍培养方案,以四年为一个周期。在大学起始阶段就规划各阶段培养目标,通过分阶段、分层次、有目的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的结合,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应变适应能力等。考虑企业需求的战略性物流人才培养目标规划可以分为以下层次:

(1)战略性科研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属于研究型人才,强调特定物流领域知识的精深化,比如:物流系统研究、物流工程项目规划及其实现技术和解决方案研究等;

(2)战略性管理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强调复合性,擅长工程实施与管理等,比如:企业物流部门经理或主管、物流项目经理或主管等;

(3)战略性技能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立足于具体专业技术岗位,在具体物流业务上具有熟练的技能和良好应用创新能力,比如:仓储、运输、包装、物流信息化应用等。

2.2 培养模式框架

我国高等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末步入数量和规模扩张上的黄金时期以来,很快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2]。针对现代企业发展状况及其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特点,构建高等院校战略性物流人才多导师制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整体框架,如下图1所示。

图1 战略性物流人才多导师制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框架

此模式框架的核心理念在于基于多导师制满足企业需求与学校在人才培养规划、教学方案设计及企业对学生能力需求的多方位、立体化互动培养,做到不同类型培养目标、学生、教学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资源配置与教学方案及其保障机制等的一条龙科学管理。关键是针对特定阶段培养方案双向选择指导老师,特别是校外导师,是整个培养模式框架的中枢和纽带。其中,培养目标规划、学生管理与教学课程体系是基础和前提,确定了不同类型学生培养要达到的指标;教学方案管理是针对基础和前提在条件许可情况下所制定的教学解决方案,即教学方案体系;与企业需求规划相对应的教学资源配置、保障机制和培养效果评估是在企业需求基础上保障人才培养达到特定效果的措施与机制等;跟踪、反馈与再教育是通过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展毕业人才效能的跟踪管理与相关再教育服务,保障毕业生快速成熟和人尽其才。这四个方面在整体上通过双向选择、参数化科学匹配等手段进行无缝对接,形成一个高效、完整和科学的战略性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2.3 体系建设

现代高等教育已经突破了传统单纯的课堂式教学模式而向多元化、立体式、社会化教学模式发展,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精英化与大众化等教学理念同时存在,并相互促进、相互补充[3]。因此,随着高等教育资源的巨大丰富和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特别是各类创新型人才的广泛需求,现代高等教育真正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在此背景下,各高等院校应立足于自身办学特色,从战略角度培养适合企业或社会需求的高层次特色人才。基于以上模式框架,战略性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

第一,战略性物流人才需求体系建设。比如:战略性科研创新型人才、战略性管理创新型人才和战略性技能创新型人才需求,并根据行业、企业特点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子层次,形成一个体系,方便对接;

第二,学生与课程体系建设。学生管理与课程设置是高等院校管理的基础工程,也是战略性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内容。按照科学、开放、公正和服务原则协调各方诉求,并结合人才需求体系进行评估、优化,设计若干对接参数;

第三,教学方案体系建设。核心是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资源,积极挖掘潜在资源,针对具体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进行针对性、个性化方案定制,每四年一个周期,并进行科学计算、预测、决策与控制;

第四,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教学资源体系是一个长期积累与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完成包括教学团队的打造、实验软件和实验仪器与实训装备购置、实习基地与校外合作伙伴选择等的逐步确定与完善。

3.保障机制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无论中央和地方各级教育部门,还是广大高等院校都应该立足于经济社会人才需求特点,面向长远,做好各层次战略性物流人才培养保障工作,不断充实和完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1)培养目标与方案联合规划。实践证明,高校与企业产学合作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校所具有的科研实力,而人才质量优劣最终要由社会和企业来鉴定。因此,企业与学校应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机制。企业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和教学计划制定,共享教学资源,根据企业需求共同研究制定多阶段、多层次培养目标和方案,系统设计物流专业核心课程等,及时向学校反馈人才需求信息,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快捷、通畅的人才培养信息流。

(2)校外培训基地与师资队伍建设。构建联合教育实施平台,建设产学研紧密型基地是开展战略性物流人才校企联合培养的基础,从而把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把实践教学作为理论与实际、知识与能力的结合点,驱动课程体系建设。另外,不同培养阶段针对培养目标配备不同指导老师,形成“校内+校外”联合多导师制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多层次、针对性管理需求。一般来说,较普遍的导师配置方式是校内与校外采取1:n方式,而校内全程指导可由一名指导老师负责,而校外根据岗位需求可轮换多名指导老师。同时,在培养过程中,通过校内老师、学生与校外老师的合作,校内老师可深入到企业一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毕业生职业通道规划。在看到此联合培养模式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应注意其不足,即毕业生职业去向的不确定性风险。因此,一方面,要切实做好人才培养目标战略规划;另一方面,要加强毕业生校企联合培养期间职业通道规划。从而,在培养方案制定之初就让学生对自己四年后的就业去向有较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后的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提高了培养效率。比如:对一名本科毕业生来说,较普遍的上升通道有管理通道和技术通道,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会有意识的加强岗位职业素养的认识与积累,相当于缩短了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时间。

4.结束语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物流人才培养着重基础知识教育,与实践脱节严重,实用性不强,对学生个性化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现代社会,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不断创新培养模式,精细化培养目标与方案,不断满足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战略性需求。实践表明,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实行导师制管理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具有教育性、技术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等综合效能,是实现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肖辉赞. 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208-209.

[2] 刘尧,刘岩.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 教育与现代化,2009,(1):62-68.

[3] 陈学云,冯春梅. 我国物流教育发展和创新的路径选择[J]. 物流技术,2011,30(3):154-156.

[4] 文斌,李岚,刘秀娟. 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本科导师制的实践与反思[J]. 教育与职业,2011,(35):36-38.

Discuss on an University-enterprise Joint Training Mode Practice about Multi-tutorial System of Strategic Logistics Talents in New Period

ZHANG Chanjun, LEI Yinsheng

(College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an 430023, China)

战略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才战略机制;方案;实施

一、人才战略机制的定义及特点

在我国古代,“战略”其有着深刻的含义和内容,这代表着战争和谋略,更表明在战争中其包涵了大智慧。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战略”开始演变为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迈向“人才的争夺”。人才战略有着鲜明的特点,其可以分为这样三点:统揽全局,有长远的谋划,在组织总战略或是区域中可以派生战略。人才战略在本质上是让区域内或者是组织内的人才资源得到重新的配置,这也包涵了体制与机制中的一些调整和改变。

二、人才战略机制的方案

对于当前的人才战略模式而言,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大多都是采用“小板凳”的模式,而这种模式是把国家安全作为中心,围绕国家安全又展开了战略方针、目标和实力这样三个方面。这也是从军事层面来进行人才战略机制的制定,而我们只需把“战略方针”改为“战略对策”,把“目标”改完“未来”,把“实力”改为“现实”,把“国家安全”改为“人才强国”,便形成了对国家在各个领域人才战略的制定。其机制的方案主要有这样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正确把握当前在人力资源方面的现实状况,对当前在人才的数量、质量、层次比以及人才均产值上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根据我国区域人才发展的不均衡性制定不同的战略目标,实施不同的方案。例如对西部地区实行人才资源的开发,培养西部大开发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并为人才的吸引营造更优越的环境。

第二个方面:对人才资源在类型上进行划分,由于人才战略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并且是立体交叉的整体战略,其把高等教育战略、技术人才开发战略、职业教育战略、人才市场战略等都包含在内,所以要对人才进行合理的划分,符合制定人才战略的原理即动态平衡,并在这种动态平衡中谋求区域或组织在发展战略目标与人才资源配置上的相对平衡。

三、核心人才培养方案

企业核心人才的培养关系着企业高效益的创造、运营效率的提升,有效的核心人才培养机制是一个循环过程,是成螺旋上升状态的,不能急功近利。所以,企业应该明确:人才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对于核心人才的把握,如果在培养中期却出现了不合适的情况,只能选择放弃。所以,在核心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形成:“确定需培养人才――培养实施――效果评估――确定需培养人才”这样一个循环机制,不断完善,多元培训,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核心人才。

当然,在企业培养有效的核心人才时,需注意如下:

1、岗位培训

岗位培训的目的是提升员工技能,把员工变成岗位上的专业人士,这是企业核心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培训使员工不断的改变工作态度、吸收新知识、新技能,提高绩效。

2、搭建员工学习平台

员工通过培训得来的东西毕竟是少的,不如通过员工自身的学习来增进技能、提高绩效,成长为企业的核心人才。在企业内部搭建员工学习平台,建立起学习型组织,在这一过程和结果中,培养与考核处企业的核心人才。企业的核心人才培养以人才的兴趣、特长、动机等为依托,还应把企业需求与之结合,进行多元化、多方式的培训。

四、人才战略的实施要点

1、人才战略机制发挥各个方面的职责,并将各个方面联系在一起

在人才战略机制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好领导者的引导、带头的关键作用,并树立广大的人民群众是主体的意识,让其与人事人才的工作者进行紧密的联系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实施主体在各方面都能够充分的调动和发挥积极性。

在一个组织中,作为领导者和决策者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用长远、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和实施人才战略,并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为本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不断融入新生力量,不断注入新的血液,这也是人才战略能够顺利开展和实施的关键。

2、把非公经济组织优秀人才纳入表彰奖励体系

在开展各类人才评优表彰活动时,应给予非经济组织人才与其队伍总量相适应的人选比例。对为企业作出重大贡献的非经济优秀人才,给予与企业同类人员同类奖项、同等待遇,一视同仁。

3、人才战略的实施步骤要做到把人才战略的长远目标和人才规划的近期目标更好的结合在一起

人才规划是人才战略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其更是将实际行动与人才战略如纽带一样连结在一起。由于当前人才竞争国际化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和复杂,对人才规划要进行适时地调整和修正,并保证其长期目标的实现。将人才战略更灵活的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坚持正确的战略方向,让组织的长远目标可以始终得到实现。

4、将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进行结合,来更好的完成人才战略的实施策略

在实施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的两点论为基础的重点论,对一般人才要实现其全面发展,并让其各项事业都能够满足其在发展上的需要,并不断进行人才资源上的开发和推进,让其带动整个队伍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并能够促进我国的科技、教育等方面迈向新的阶梯。

(1)注意从非公经济组织中培养选拔优秀人才。把非公经济组织优秀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作为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后备干部队伍的积极补充,建立后备人才库,进行动态管理和重点培养。做好非公经济组织党外代表性人士的政治安排,注重从私营企业出资人和职业经理人、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人员和管理技术人员、外商投资企业中方管理人员中物色党外后备人才和优秀年轻人才,及时发现,从早培养。

(2)引导非公经济组织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非公经济组织探索推行高层次人才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年薪制和职务津贴、岗位津贴制度,实行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试行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办法,形成拴心留人、激励创新的收入分配机制。非公经济组织中参加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的人才,可从成果转化所得收益中按比例提成。

五、完善非公经济组织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1)加强面向非公经济组织的人才公共服务。指导和督促非公经济组织依法与各类人才签订劳动合同,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行为,从源头上规范劳动关系。改进非公经济组织人才档案公共管理和服务,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全面做好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录入、保管、咨询和接转等工作,企业负责收集和保管人才在本企业工作形成的基本信息和能力业绩、教育培训、考核奖惩、社会保障等方面材料,及时移送补充进入人才档案。

(2)着力提升非公经济组织人才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对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社会保障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非公经济组织落实好国家各项社会保障政策,为聘用人才及时办理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等各项社会保险。完善人才在不同性质单位、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地区流动的社会保险衔接办法,及时做好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工作。

四、总结

把握好人才战略机制,转变观念和陈旧的思想,活跃思维空间,让人才得到更合理的竞争,并为人才提供更多的机遇。相信在人才战略机制下的各个领域必将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组织和区域中的配合上也一定会实现更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罗洪铁. 再论人才定义的实质问题[J]. 中国人才,2002(3):23~24.

战略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3篇

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企业战略管理的课程特点和定位,全面分析并探索了当前本科高校在企业战略管理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目标;优化课程内容体系,结合实情完善实践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注重过程型的考核方式等教学改革对策。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战略管理;行动导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4年)》要求我国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办学,以便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形成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1]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的教学上也应该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竞争力为目标,适应社会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而进行教学。

2应用型本科高校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定位

1996年国家教委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将企业战略管理定位为管理类各专业培养计划的十三门主干课程之一,目前国内高等院校中,工商管理类各专业普遍开设了本课程。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灵魂,企业的战略管理状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可见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型课程。企业战略管理在课程性质上主要研究和解决企业长远性、全局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创新性,更多强调一种理念和思维模式;在培养目标上主要侧重于掌握影响企业全局、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论,并锻炼学习者的战略思维能力和战略实践能力。[2]该课程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管理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目前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企业战略管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但目前大多数高校这门课程的教学往往脱离企业实践。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同行交流,发现本科阶段企业战略管理的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教学目标不明确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要培养面向社会需求具有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在企业战略管理的教学中,教学目标不应该只限于专业知识的获得,更应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和社会能力的习得。然而,许多本科高校“企业战略管理”的教学目标并不明确,只注重专业知识的获取,忽略了学生战略思维和管理认知能力的培养,也缺乏对理论应用和社会能力的整合。[3]

3.2教学内容和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相脱节

目前,我国大多数本科高校老师还是以教材内容和基础理论的讲授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忽视了教材内容与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的联系。选用的教材其内容体系基本是在借鉴国外企业战略管理教材体系的基础上撰写的,课程体系完善但理论知识多而且陈旧,内容涉及面广,但抽象深奥,无法与中国的实情和我国企业的问题结合起来。例如竞争分析的五力模型和不断融合的产业发展对企业战略的影响,这需要学生深入具体的企业和产业去进行分析,才能有更深的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理论和实践相互割裂,不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提升。

3.3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相对落后

目前,大多数本科高校在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上倾向于教师主导型的“理论知识讲解+案例实践分析”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流程是老师先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先理解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然后通过分析并讲解经典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种单向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被动接受,积极性不高,且对知识的体会和应用的效果也十分得差。另外,在考核的方式上也倾向于重结果而不重过程,考核无法反馈学生掌握企业战略管理的真实情况,亦无法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4应用型本科高校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教改探索

根据上述应用型本科企业战略管理的课程教学要求和定位以及当前课程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的改革探索。

4.1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目标

在一定程度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企业战略管理的课程特点是具有一定契合性的,都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应该确立综合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深入掌握企业战略的基本架构和相关的专业分析工具与知识,从战略层面上系统思考和谋划企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和路径。具体来说,综合培养目标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战略管理的基本原理、思路和方法,熟悉战略规划的流程和战略的选择工具;二是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使学生能有形成有效的战略思维能力和帮助企业分析并选择合适战略的应用实践能力;三是社会能力的习得,促使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企业,通过主动学习、体验参与、沟通探讨、合作与思考等方式习得企业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获得毕业后能迅速融入社会的工作能力和情感协调能力以及拥有未来工作所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

4.2优化课程内容体系,结合实情完善实践教学资源

根据应用型培养目标的教学需求,企业战略管理的课程体系设置上可以按照战略管理过程划分为理论综述、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四大模块;在课程内容上遵循“精简高效、结合实践、跟踪时事”的基本原则,精练讲解核心内容,重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教学资料不能仅限于以理论为核心的教材,更应该有一个围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案例资料库。因为企业的案例及其分析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更深入地体会到战略管理在实践中的运用。但是案例的选择恰当性会影响学生学习与体验的程度。教学内容与资源的构建可以围绕以下三个部分来做。第一部分是精简的四大模块战略管理知识体系和战略管理的基本方法与工具。第二部分内容是课堂中具有针对性和讨论性的德鲁克式的小案例。这部分的案例可以是当前最新的行业信息和当前知名企业的战略选择,也可以是本土企业所面对的战略问题与环境实情。[4]这部分的资料主要为课堂教学所用。第三部分内容是像哈佛商学院案例一样的具有较多信息的长案例。这部分的案例可以以国内和学校所在地区的一些典型企业为研究对象,总结这些企业的发展轨迹,提炼、汇编成时事性、吸引力较强的本土化案例。而这个部分的内容就是为课堂后的学习讨论所用,它能够较好地锻炼学生提炼信息、分析信息、提出对策的综合实践能力。

4.3创新教学方法,注重过程型的考核方式

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教师主导型的理论加案例的方式都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借鉴德国经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比较适合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行动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由教师通过布置任务、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地行动起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在行动中自主学习,提升能力。[5]其方法是多种多样,包括课堂对话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模拟法、项目教学法等。每堂课的教学中多种方法可以共同使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知识充分融合于学生的活动中。在考核方式上也应该注重能力培养的考核方式,改变以往教师考核为主的结果型考核方式,建立从学生知识的领会到学习运用的全过程,以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的全方位考核体系。这种考核可以让教师及时地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的问题,调整并激励自己主动学习。

5结论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的教学上要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竞争力为目标,适应社会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而进行教学。因此,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应从实践出发,建立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工作能力以及社会能力的综合型教学目标;围绕社会需求优化教学内容体系,结合本土企业实情,完善实践教学资源;借鉴德国经验,创新教学方法,形成注重过程和全方位的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小虎,杨祥.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育,2013(1):17-22.

[2]黄金鑫,陆奇岸.普通高校本科阶段《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职业教育,2015(2):265-266.

[3]罗玉明.应用型本科高校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1):123-124.

战略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4篇

战略管理是普通高校管理学类本科生必修课。该门课程对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要有较强的抽象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因此,课堂教学不能仅依靠教师讲授,还需要学生与教师的互动、通过对战略案例和战略问题的探讨,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将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所需人才素质综合要求的基础上,就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培养目标优化、教学方式和案例教学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有益于企业战略管理教学的改革进行有益的探讨。

2 普通高校本科阶段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特点

由于战略管理主要研究和解决的是企业长远性、全局性、动态性等企业可持续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理论和操作性,因此企业战略管理有别于市场影响、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偏重于职能领域的管理特点,这使得企业战略管理的教学有别于其他管理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较好的效果。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企业战略管理具有高层性和抽象性

有不少学者和学生都认为企业战略管理属于企业家或高管团队的职责,而非中层管理者或一般员工的指责,在中国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过多的讨论战略问题不助于企业绩效。这样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认为战略管理具有高层性,并不是说企业的其他员工和管理人员不能没有战略思维,只须执行;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需要中高层管理团队、一般员工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打造基于不同部门、不同管理团队之间有机结合提升企业的战略能力。战略管理的高层性指的是,企业高层或企业家在职能部门的基础上,基于整合价值和创造价值的视角制定企业的总战略,而不是全部的战略。中层管理者和一般员工要制定和执行相应的职能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同时也是一门抽象的课程,很多概念和理论都来自于国外,当然其中也有我国的战略思想。课程中的重要概念,如竞争优势、竞争战略、五力模型、竞争多态性、多元化、国际化等相关概念和理论,是相当抽象的。加上教科书中不少案例来自于国外,由于市场制度、发展阶段等方面存在差距,国外的企业案例虽然能较好的解释书本理论,但是由于中国市场制度以及中国企业现阶段发展的特征,这对于大学本科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缺乏对国内外企业的了解和实务经历,要求学生短时间内结合理论与企业实际来深入理解企业战略管理过程和相关理论,是较难的,也是抽象的。

2.2 企业战略管理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很强

企业战略管理围绕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这个核心,以企业内外部战略要素为起点,分别从企业的职能层、业务层、公司层三个层面进行企业的战略制定、战略实施以及战略变革。企业的三个层面和战略的三个过程,构成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知识体系,也是让学生更清晰的了解企业战略管理的框架体系。但这个分类需要之前对企业的职能管理理论有一定的理解和综合能力,才能更进一步理解这门课程知识的系统性。相对于传统教战略管理教科书的理论体系,现在比较盛行的教科书,如希尔、琼斯、周长辉编著的《战略管理》和希特、爱尔兰、霍斯基森编著的《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都逐步加入了战略领导力、组织结构与战略、公司治理、战略性创业等新知识,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强化了管理伦理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使得企业战略管理知识不断更新和完善,理论之间存在很强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如果学生对其中的理论理解不好,可能会对整体的战略管理理论的理解偏差。

2.3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都要求学生积极融入到团队讨论当中,并且根据任务要求做好相应的材料准备、小组讨论和发言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到自己能够充分发挥,同时也要注重团队合作和知识分享;学生在探讨战略管理案例过程中,学生将会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于其中,并不断提升自己和团队的自我学习、团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能力,这些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3 普通高校本科阶段企业战略管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同行交流,我们发现本科阶段企业战略管理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本科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人才。因此在企业战略管理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结合课程教学的内容和实际,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方案,将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结合起来。然而,不少学校并没有明确《企业战略管理》的教学目标,教学思路过于陈旧,忽视了国际经济一体化、产业集聚发展和网络经济不断兴起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实践需要的战略人才需要具备战略思维、较强管理认知能力的前提,忽视了学生战略思维和管理认知能力的培养,也缺乏对理论应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整合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水平。

3.2 教学内容和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相脱节

从目前不少普通高校本科企业战略管理的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设置时,过分强调教材内容和基础理论的讲授,忽视了教材内容与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的联系,例如竞争分析的五力模型和不断融合的产业发展对企业战略的影响,这都需要学生有直观的感觉才能有更深的理解;此外,真正走出学校、深入企业管理实践的课程教学很少,这一定程度上使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割裂,不利于提升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毕业后的工作能力提升。

3.3 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相对落后

普通高校受制于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观念和学校资源等条件,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教师主要还是采取单向、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方法,多媒体教学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师生互动性不够,缺乏对学生战略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团队讨论等新型教学方式的应用,使得学生更多的依赖记忆来学习,而非通过有效的讨论、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来推动自我能力的提升;同时现在对课程考核方式更多的以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这样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团队合作方式完成战略相关问题的讨论和研究,转向以个人为主体、以记忆为主要方式的课程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团队合作等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3.4 案例教学应用不够,切合中国实际的案例仍需开发

现有不少优秀教材的理论逻辑严谨,思路清晰,安排合理,但是不少教材里面的案例很多是来自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缺乏对我国企业的案例,特别是对本地区优秀企业和我国30多年来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研究。由于存在着文化和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不少教材案例仅能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仅仅停留在理解的程度,很难让学生根据他们对产业、企业发展的理解提出他们的创造性解决方案,使得学生将理论应用能力的教学效果受到较大影响。

4 提高《企业战略管理》教学质量的策略探讨和建议

结合本科阶段《企业战略管理》的课程特点、培养目标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教学质量。

4.1 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根据课程特点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要坚持要求学生掌握战略管理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将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战略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管理认知能力,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要选择合适的教材,我们建议选择理论导向型课程体系为主的教材,如迈克尔?A?希特等著 《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并配合实践导向型课程体系为主的教材,项保华著《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该门课程不能仅依靠一本教材,要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两本以及以上的教材。确定教学方式,理论讲授主要以三个层面、三个战略管理过程为基础框架进行战略理论的讲授,在基础上要充分引入企业案例,通过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发言,以期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论讲授、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方式。在考核方面,加强学生平时课堂讨论、小组作业和案例研究的考核比重,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应试教育向能力提升转变。

4.2 围绕课程重点,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和本土案例研究

战略管理案例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大量的案例演练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领会和掌握战略分析方法,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但要做好案例的选择和开发,适当选择国外经典案例是我们现在大多数教师的选择;在此基础上,我们要逐渐增加中国企业的案例,特别是30多年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优秀企业,也要引入在这个过程中失败的企业,让学生从国内外企业、成功失败两面来思考战略问题,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避免纯理论分析化的战略案例讨论,引导学生从创新、战略创业、社会创业等角度思考这些案例可能给予的商业启示。

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要加强本地化案例研究,选择本地区优秀企业进行深入的访谈和案例研究,形成国外经典案例、国内案例和本地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案例,使得学生既能够领略到国外企业战略管理的先进性,也学习到国内企业和身边企业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利用学校、学院和老师的社会关系,邀请企业家参与战略管理课程教学,特别是案例课程的讨论,通过学生与企业家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战略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5篇

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支柱。2010年9月1日,我国颁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到2024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力争达到15%左右。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我国创新和自主发展能力和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未来中国由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主导的产业结构发展与变化的趋势将一直持续,传统的农业经济将进一步向现代化、工程化、商品化方向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迅速崛起,产业结构长期严重失调的比例关系也将发生根本变化。积极应对我国经济产业机构改造升级,适应产业经济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截至2012年,我国新建(或新升格)本科院校已达325所,独立学院303所,在校本科生人数达全国本科在校生人数的一半以上,这些新建本科院校绝大部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些院校以依托地方、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优势获得诸多发展机遇,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有生力量。在培育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下,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更要积极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快人才模式改革适应新的产业需求,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矛盾

(一)产业发展动态性与人才培养陈旧僵化间的矛盾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永恒发展的,有自身的发展周期,会随着经济的变革而产生,随着政策环境的成熟而发展,也会随着科技的更迭而消亡。目前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萌芽状态,而在这一时期,其产业技术会随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资源环境的变化,这就对传统的僵化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许多应用型本科与现代新兴技术息息相关的一些教学内容较少,教学设置脱离实际,课程内容陈旧,更新缓慢,跟不上现代产业的发展与要求,难以满足现代产业对现代高技术人才的需求。

(二)产业发展综合性与人才培养割裂片面间的矛盾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体,对一国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建立在强大的学科交叉基础上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决定着经济命脉与国民生活水平以及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综合体现。如信息产业的发展融合了云计算、物联网、光电子器件、新型微电子等现代技术,目前许多应用型人才培养往往强调某一个方面的技术能力要求,忽视了一定的跨学科技术能力培养,以及具有动手能力及革新创新能力,持续自主学习能力,这些都是新兴产业对人才知识水平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目前割裂片面知识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必须做出改变以适应新兴产业的需要。

(三)产业发展协同性与人才培养教研失衡间的矛盾

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方面需要不断充分利用自己的己有科技存量以适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不断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机制已经成为战略新兴产业高速的助推器。而目前很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产学研用流于形式,相互分离无法形成合力,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并且存在师资情况、学校教学设备的供需失衡;教学、改革进程滞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过于形式主义等一系列不适应新兴产业岗位群对传统应用型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的综合要求。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复合型科技人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该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改革课程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不断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破解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间的藩篱,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人才培养单位要深入分析人才需求动态、把握人才需求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办学历史、学科优势、行业背景及区域环境,凸显自身优势与特色,科学制定符合自身定位、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中要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对适应战略新兴产业岗位群所需具备的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

(二)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以实现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主线,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重新设计、整合培养环节与课程结构。强化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有效的设置课程及实践环节;将知识、能力、素质与使之得以实现的知识点、课程、实践等具体培养环节相对应;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充分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体现时代性和前瞻性。

(三)加快课程体系改革

理清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适应当前及未来岗位群对学生的综合要求,以此为主线,加强课程间的连续性与有效衔接,注重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完整性;注重课程内涵建设,更新更新课程内容,不断吸收新兴产业中涌现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保持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前瞻性;集中优质的教学资源,建设好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让校外战略新兴产业单位参与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真正将社会需求对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要求充分反映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借鉴和引入校外优质教学资源,继续推进课程开放平台及优质教学资源网络的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加快数字校园建设,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开放平台等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成共享。

(四)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全面落实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根据多元化人才培养要求,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实践教学标准和实践成绩考核办法,合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深化实验实习教学改革,积极推进学校实验实习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工学结合、工学交替、项目教学等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干中学、学中干。拓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的合作,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做好各类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工作;进一步推进政产学研工作,加强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全方位、多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鼓励教师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探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五)推进教学课程的国际化

将“国际化”教育作为未来面向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借力国际化办学道路,打破现在的单一封闭的人才培养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培养能够适应企业“走出去”战略需要的国际化科技人力资源;学习借鉴先进国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对现有课程体系、内容进行优化改造,构建体现国际水准,能够促进学生全面、个性的发展,塑造学生融合本土和国际文化素养集成优势的课程体系,从而提升课程质量。

(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以教研室或专业为单位,实施制度化的教学研究活动,搭建教师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依托各级教学研究改革项目,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借助网络教学信息平台,教师通过教学场景、情景模拟、教学方案等设计,充分发挥其对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开辟与学生进行双向沟通的桥梁。以学生为中心作为培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科研活动服务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提升科研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最终形成教学与科学研究相互提升的良性循环机制。

(七)稳步推进教师能力提升计划

优秀的师资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打造既擅长科研、教学又富有产业创新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全面增强师资队伍的工程师实践意识和能力,着力建设高水平工程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支既擅长科研、教学又富有产业创新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大力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不断优化研究、实践和教学的专职和兼职教师的结构。在教师评价上,在现有教学科研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加大学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改革的权重,即将教师培养毕业生优秀程度、科技贡献程度及产业实践程度等绩效指标引入教师评价系统,以实现对学生培养绩效的综合客观评价。

(八)改革考试考核方法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