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93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8分钟。
为进一步加快培育新农民、创建文化活动的步伐,更好地促进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并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乡加快建设体育新村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努力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培育新农民契机,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二、总体目标
首先在大营村建设1个以上的文化新村示范点。在示范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在全乡全面推广。
三、主要内容和标准
1、文化新村的基本标准为“六要一有”:
组织要健全。建立相应的机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做好辅导、培训和日常管理工作,有专人负责管理,并要建立一支不少于20人、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群众广泛参与的活动队伍,做到管理有制度、活动有记录。
参与要广泛。根据人人参与文体活动的要求,按照不同性别与年龄段,参与率达60%以上。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形成一定的规模,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
活动要经常。节假日、农闲季节活动不断,常年坚持。具有一定的质量和示范性,并开展跨区交流活动(每月文体活动不少于4次,村一级全年普及性文体活动培训不少于3期,每期20人,每年演出或表演不少于4次)。
特色要鲜明。彰显传统艺术底蕴,选定本村最具特色的项目,二胡、舞龙等,开展有特色文化活动。
设施要齐备。有适宜开展活动的场地和设施,有可供村民、居民活动的场地和设备。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室内和露天不限)配有电视机、VCD、书架(藏书1000册、报刊10种以上)、可供开展文体活动的乒乓球、羽毛球、棋牌等器材。
经费要落实。建立健全文体活动经费保障制度,采用政府扶持、社会赞助、村民自助等多元投入机制。每年有一定的经费用于文化特色村的文化建设,包括必要的设施建设投入和开展经常性活动的经费开支。
产业有优势。选择一个较有影响的特色文化项目,并积极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打造成文化产业,成为村级经济新的增长点,有50个以上的从艺或从业人员,特色文化的产品营业额应占全村经济总量的30%以上。
2、文化活动室达到“五个两”的基本标准。即室内活动有“两室”(便民读书室、活动室)、室外活动有“两场”(戏场、球场)、文化宣传有“两栏”(宣传栏、阅报栏)、开展“两种活动”(集体文化活动、个体休闲活动)、培养“两支队伍”(文化管理人员、业余团队)。
3、大力推进文化中心户的创建活动。按照“五个好、五个一”的基本标准即:思想素质好、组织活动好、邻里关系好、热情服务好、技术特长好和一块文化示范户标牌、一个场所、一百册以上的图书、一套现代教学设备、一套娱乐设备的要求推进全村和全乡文化中心户的建设工作。
四、工作步骤
(一)制定方案阶段(年2月)。认真调查研究,确定创建村庄,研究制定创建工作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年4—11月)。根据方案的工作内容和标准组织实施,11月进行初步验收。
(三)总结提高阶段(年12月)。对各示范点开展的工作情况进行认真总结,查找差距,充实提高,同时在全乡进行推广。
五、主要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成立由乡党委书记同志担任组长,同志担任副组长,乡办公室、农技站、财政所、果技站、林业工作站、广电站、国土资源所、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水利站、水保站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设科技新村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广电站),由乡广电站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充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加强交流和沟通,为创建活动提供有效服务。
(二)提高思想认识。各村要高度重视,要将文化新村示范带创建活动与文明生态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为文明生态村建设注入活力。要大力营造促进农村文化发展氛围,引导农民学文化、用文化,依靠科技文化增收致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要将创建科技新村与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培育特色产业,培养科技致富典型,以产业带动,以典型引导,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争取资金保障。通过向上争取一点、乡财政拨一点、多方筹措一点的办法,设立科技新村专项经费,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活动场的建设、购置文化书籍等。
(四)建立各项制度。一是建立工作制度。使文化活动能正常有序的开展。二是建立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确保专项资金合理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加强舆论宣传。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对文化新村的宣传力度,要及时宣传我乡在开展文化新村工作时所涌现的好典型、好做法,好经验,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社会氛围促使这项工作深入地开展。
上一篇:建设文明交通一条街方案
下一篇:建设开发公司转制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