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881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36分钟。
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1篇
适应地方经济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模
1.校企共建模式下的培养方案制定
湖北省襄阳城市建设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高峰期,需要大量建筑学人才。从2012年起,建筑学专业紧紧围绕校企共建这一核心方法,逐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制定委员会除了专业相关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还邀请了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带头人、地方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和知名建筑类企业负责人等共同商定确定适合当下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2.培养理念与目标
适应国家创新型建设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启迪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走精致化教育路线,致力于培养 “研究型“和“实践型”兼顾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学人才;在我院建筑学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双证通融”培养基础上,通过多学科融合教学培养,强化设计和工程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通过校企联合共同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项目的操作能力。毕业后可选择继续深入学习,可在建筑工程及相关领域内从事建筑设计、组织管理、建筑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3.培养规模
坚持精致化培养路线,严格控制学生数量和质量,每年招生专业学生在120人左右。
地方特色鲜明的课程方案
1.设置四类课程体系
原五年制课程计划包括设计、技术、表现、实践、外语、相关知识等,校企联合培养课程建设重点拟定在四类课程:设计课、理论课、实践课和讨论课。设计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设计能力。理论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为适应经济发展的“研究型”人才的转型打下基础。增加建筑执业资格、建筑职业知识、国际理论发展前沿、开放设计等课程,这些课程由校内教师和襄阳设计一院和二院总工共同负责。
2.改革设计基础训练
一年级的专业训练主要集中在三大构成和美术基础系列训练,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空间认知能力和初步的绘图技巧,但设计观念不成熟、设计手法单一、设计表达较为稚嫩。因此,在一年级基础上加入了建构训练,使学生在设计表达和设计观念上更深入。为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认识设计的一些本质规律,习得一定的构造表达方式,二年级设计基础作业缩减为两个,设计任务书选定学生能实际调研的本地地形环境,由设计老师和构造老师共同指导。
3.引入地域特色课程
建筑的地域性是建筑的本质属性之一,包含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是我们在国际化大背景下中国建筑的生存方式之一。学生们在学习的地方对当地的特征有着深刻的体会和直观的认识,引入地域性是我校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目标之一。已经开设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有襄阳古建筑调查、襄阳传统民居规划设计。
提升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创新训练
1.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快速途径,能激发学生快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国内和国际化的建筑设计竞赛,我校每年9-12月份会举行以主题建构大赛,统一材料,统一时间和主题,学生以小组形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1的模型制作,最后从设计理念、结构构造、经济性、空间体验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期间进行作业评展,邀请企业高管、设计院总工对参展作业进行共同评图。
2.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学生取消班级限制,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采取双向选择导师的方式,导师1-2名,可跨专业跨院系,由校内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在导师指导下,每组选择创新研究课题或者创业项目,填写申请书。项目按照系、院、校、省、国家等一层层进行评比筛选。创新训练项目按照研究生课题培养的方式,进行开题、中期检查、结题与奖项评选。自2013年开展该项目以来,建筑学额专业每年都有至少一个项目通过省级审批进入国家级研究范畴。
3.职业化训练平台搭建
我国现在正在经历高速建造时期,这也决定了建筑设计项目的快速性,从概念设计到方案设计再到施工图设计,建筑师的任务几乎停留在图纸阶段,现场技术和管理监督介入能力较弱。主要是因为在教育阶段对建构技术设计实践和建筑师业务管理等相关课程的训练缺乏。我校的建筑学专业通过实践课程设置、企业化实践训练、执业资格认知等方式为学生搭建职业化训练平台。如设置模型制作、建构文化研究、构造节点设计等课程。由企业项目负责人指导,通过企业实际项目的实践跟踪了解和熟悉施工现场;开设职业认知理论课、注册建筑师考试讨论课、邀请企业负责人讲解管理业务讲座等。
湖北文理学院建筑学专业依托和地方企业的通力合作,致力于在本科阶段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兼备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建筑人才。道路虽然漫长,但一开始就进入十分努力状态,相信会为国家创新型建设输出更多的人才。
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应用型;工程能力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167-02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人才的需求逐年加大。为适应社会需求,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必须以满足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目标,提炼、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问题和实践教学方法,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本文就目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近几年的专业建设探索实践,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模式进行探索和总结。
一、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建设时间较短,在人才培养中还不能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对接,人才培养中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专业教师团队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专业建设时间不长,导致本专业长期教学积累有限,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比例不高,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没有校外专家和行业专家指导,不能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与市场需求对接。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不能满足企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是新兴专业,专业建设时间不长,人才培养方案由团队教师制订,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不能反映市场的最新动向,培养的专业人才不能得 到行业和企业认可。
(三)课程设置中理论课比重较大,实验实训类实践环节比例不高
应用型本科大学的人才培养应着重于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比重不恰当,受实践场地影响,实验实训类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比较低。
(四)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缺乏,不能产教融合,影响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和提高
专业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有限,大多实践课程安排在校内或是演示教学,学生不能根据具体工程项目需求独立完成工程设计,缺乏工程应用能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方法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应加大实践学时比例,校企共建实习单位,提高人才工程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就业市场竞争力。
(一)抓好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团队素质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把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作为做好实践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鼓励本专业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参加注册消防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和江苏省建(构)筑特种行业执业资格等行业资格认证考试,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进行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引进与本专业相关专业教授、博士和高层次人才,提高教师团队整体素质。
强化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鼓励本专业教师到南京普天天纪楼宇智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电子有限公司和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实验室参与企业科技攻关,进一步提高教师工程应用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
聘请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通过培训、学术讲座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同时,邀请“建筑智能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专家进行专业发展及专业实践教育等方面的指导,校企共同建设实验教师队伍,开展实验、实践教学。
形成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基础,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及职称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校企结合,高学位比例高,爱岗敬业,能满足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学的高素质实验教师队伍。
(二)以行业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用人单位和行业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到专业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就业指导体系中来。行业专家与企业技术负责人,校企共同确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能力要求;由企业联合学校组建专业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企共同实施人才培养。
专业突出工程应用,整合知识能力体系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注重行业特色,构建由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专业拓展课程和工程实践五大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培养专业理论基础和工程应用能力,如下图所示。
(三)基于理论课程学习,加大实践教学课程培养比重,结合工程项目提高学生创新应用能力
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结合实践课程强化学生创新应用能力训练,开展以工程应用能力为根本的实践教学,结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实践类环节在总学时中的占比,并形成鲜明的工程技术特色。通过课内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工程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暑期社会实践、社会活动、科研创新及各类竞赛,将实际工程融入课程设计、工程实习中。
通过上述环节,学生已具备工程实践经验和技能,在毕业时,基本能够胜任岗位需要。
(四)广泛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产教融合,实行学历教育与工程能力培养相结合
加强与行业主管机构、相关企业产学合作,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能力本位制的培养模式。联合相关企业,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广泛建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并共同建设了智能消防系统、智能安全防范系统、楼宇电梯监控系统、暖通空调实训系统、信息化智能小区实训系统、系统集成实训系统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所特有的实验实训平台,这些实验实训平台为学生提高工程应用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针对具体工程项目联合攻关,让学生参与到项目设计施工中来,以应用能力为核心指导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
学生毕业时即拥有从事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和光缆认证测试工程师(CFTT)证书,以及安防维保、消防维保等执业资格证书。
三、结论
通过近几年对该专业教学体系的探索和改革,使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得到了完善,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逐渐得到增强。从就业后收入水平来看,本专业人才就业薪水平均高于省内非211高校的平均月收入。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提高社会竞争力,与企业对接的有效途径。
[ 参 考 文 献 ]
[1] 王世斌,郄海霞,余建星,等.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
[2] 靳宏,陈虹,莫岳平.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研究与实践[J].扬州大学学报,2012(12).
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3篇
基本框架。基于建筑节能企业施工现场管理关键工作岗位的要求,构建“2+1”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服务湖南建筑节能行业,对接国家建筑节能标准,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工学紧密结合”的专业特色。“2+1”培养模式中第一~二学年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本能力培养阶段。第三学年是节能领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技能培养阶段,主要分为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地热能应用和太阳能应用三个方向。
人才定位及优势。“2+1”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企业的这种现状而提出的,这种培养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具备一般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相应岗位能力的基础上掌握一个或多个节能领域的专业知识,在建筑节能推广的前期,“2+1”培养模式具有“进可攻,退可守”,适用于行业转型期人才的培养。
企业节能工作人员短期培训模式
企业节能工作人员短期培训模式是通过举办短期节能知识讲座,为建筑节能企业工作人员进行知识巩固与深化或者对初次从事建筑节能设计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通过这种短期培训模式,使受训者具备完成相应节能任务的能力甚至成为节能方面的专业人才。
(1)基本框架。随着建筑节能标准的推广和政府政策的扶持,节能相应工作任务会逐渐增多,但是企业已有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足以很好的完成相应工作,短期培训模式的提出解决了这一问题,实现了企业对已有人才的培养与深造需求,为企业带来持久的效益。短期培训模式中企业人力资源部与培训团队共定培训内容,使学员培训后具备相应职业岗位能力,并通过企业反馈,不断改过培训内容与方法,为建筑节能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提供最有效的学习机会。
(2)短期培训模式的优点。建筑节能企业通过组织员工参加短期培训,为员工提供了继续教育机会的同时完善了企业知识结构,为企业提升资质创造条件。优点可以归纳如下:目的明确:企业可以根据年度计划制定合适的培训方案,以实际项目任务为驱动,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应用性强:短期培训模式由于时间的限制,不可能系统地传授节能专业知识,只能以操作性强,应用性强的内容为主。
可行性强: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服务行业,目前由于建筑节能行业人才的需求比较特殊,在专业节能岗位推广之前,短期培训模式是一种理想的过渡模式。
全日制建筑方向培养模式
为培养建筑节能专业性更强的人才,高校可设置全日制建筑施工技术(节能方向)专业,由专业教学委员会通过调研设置合理的教学进程及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相应的岗位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建筑施工技术和建筑节能等方面工作。
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五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总体建设思路
1.采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3.5+1+0.5”的人才培养模式、开放办学的形式。既,三年半在校完成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的理论学习;一年到建筑业企业、设计单位等相应的专业岗位上得以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半年时间学生在教师、工程师的指导下,将理论联系实际,以真实工作任务为目标,完成一项工程应用技术成果。
2.根据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和企业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确定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资格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
3.围绕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开发课程,形成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构建适应本科层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就业规格的课程体系。
4.创建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采用以工学结合、案例教学和顶岗实习为主的教学方法。 “3.5+1+0.5”人才培养模式中的“3.5”个学年采用常规的理论教学、工学结合、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主要完成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知识、专项能力的学习与训练任务;“1”个学年采用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0.5”个学年采用“真题真作”的教学模式。各门课程以典型工作任务构建教学情景和教学任务,
5.在新课程体系的框架下,强调“重视理论、但须服务应用性”来构建课程体系,理论知识要系统、完整, 但不失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突出课程的工程性和实用性。
6.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充分利用社会和企业的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强与企业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合作,强化“做中学”的教育思想。
二、建设过程说明
为了准确把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掌握建筑从业人员的现状,了解建筑行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高职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和岗位职责, 必须深入调研,获取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对照全国多所知名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成功经验;参阅建设部高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及教育标准;经过学院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多次商讨;与行业、企业技术及管理方面专家人事座谈、审议;借鉴多院相关专业、特色专业的成功经验,制定本科层次、高职特色的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 五年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3.5+1+0.5”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建筑行业职业岗位标准为依据,紧密结合企业对毕业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具体要求,根据就业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解, 对应专项能力,划分若干个即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课程或训练项目,致力于培养学生文化知识水准一定达到本科层次,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图识读能力、材料管理能力、技术交底能力、抄测定位能力、施工技术、组织管理能力、造价管理能力、质量和安全管理能力、合同与招投标能力等各项职业能力。围绕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开发课程,尤其是实践课程,建成突出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全新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由7门公共基础课程、7门专业基础课程、11门专业课程、13个综合训练项目、9门选修课程等组成。该课程体系突出了高职教育本科层次的实用性、应用性的特色,使教学内容与企业的职业岗位标准紧密融合, 达到了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目标。
三、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3.5+1+0.5”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2+l”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拓展创立的。“2+l”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实施了多年的教育人才培养基本模式, 十多年来的实施、调整和完善, 取得了显著成果。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开放式办学的职业教育教学形式是值得传承和借鉴的。
专业课程体系上,基本知识解决专业学习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有关识图、绘图、计算机应用、房屋建筑结构计算模型的建立、基本计算应用等技能;解决建筑工程施工及组织的主要应用技术; 专业管理知识解决工程管理所需的基础性知识, 建立基本的管理能力。
七个学期的课程教学, 掌握专业基本知识, 初步具有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专业管理能力以及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利用一年在企业的一线进行综合实践和顶岗实习, 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综合运用已经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专项能力, 感受真实的工作氛围,体验真实的企业文化, 通过锻练各项能力进一步升华, 最终全面形成职业行动能力, 培养出成品型人才。再用半年时间,独立完成一项实际应用技术成果,用以检验学生真实应用能力。
在建构课程内容、规划课程教学组织等方面划分出理论课程系统和实践课程系统。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通过项目、任务等教学载体, 将“两个系统“的课程教学内容深度融合,使理论与实践紧密衔接。 31门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内容构成了理论课程系统,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本专业的主要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相关知识, 满足职业岗位需求和可持续发展需求。实践课程系统包括31门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内容、实践周(11周)教学内容以及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通过实践课程系统的教学, 进一步深化理解并巩固所学的知识, 并使部分知识能够真正转化为能力, 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育规律。
理论系统与实践系统的教学在载体上深度融合;学校与社会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就业与发展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有机综合;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相互结合。以上的“四个结合”是该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的重彩。
学校与社会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以学校为基本的教育平台, 安排生产性实践、毕业实践等环节均大量的利用了企业的人力资源( 聘请教师)、建设工程项目( 学习载体) 、工程环境( 学习环境)、企业文化(职业环境)等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模式
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和案例教学模式, 并引入引导文法、小组学习法、 演讲法、头脑风暴法、张贴板法等完成教学。
在专业基础技能课程教学过程中, 设计若干个任务,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安排学生识图、CAD 绘制节点图, 逐渐深入学习用 CAD 绘制较复杂的墙身大样、屋顶及屋顶节点详图、楼梯详图等。
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5篇
必然带来了培养手段的迥异。而培养手段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培养目标的实现效果。对于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来说,实现其培养目标必定要走“学院派”的常规培养路线。与其他高等教育的学科相同,培养手段通常是让培养对象从档案学的历史来源、基础学理入手,加之情报学、图书馆学、文书学等临近专业、学科和公共课程的研修后,使其档案学知识由浅入深地逐渐提高,最终达到具有一定档案文献、史料编研的能力,以此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和一定的学习年限,培养出档案行业中的“建筑工程师”。对于档案专业的“在职教育”来说,实现其目标必定要走“职业派”的特殊路线。为了使“非档案学”专业的档案人员快速达到从业水平,对各单位的基础业务工作给予一定的支持,故培养手段往往侧重于实际工作的方式、方法,其课程设置也较为务实且针对性强。比如,“文书档案管理”、“科技档案管理”、“会计与声像档案管理”等。而宏观、学理性的课程,如“文书学”、“档案发展史”等则分量较轻,以此培养出档案行业中的“建筑工人”。
二、培养师资不同为了使培养手段更好地发挥作用
培养师资的选择就成为要仔细斟酌的一个问题。这就好比说,培养“建筑工程师”的人,其本身一定也是“建筑工程师”;而培养“建筑工人”的人,其本身也一定是“建筑工人”。而只有这样,才能在人才培养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培养师资必定是具有较高的学理知识和文献、史料编研能力的档案行业的教育家、学者、教授、讲师等诸如此类的“学院派”人物。因为他们掌握着丰富的学术资源,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档案学动向,参与并编写相关的学术著作,具有很高的史料编研造诣。同理,档案专业的“在职教育”培养师资必定是具有丰富的档案管理实操经验,多年从事档案行业的监督指导人员,以及相关行政业务人员。因为他们常年接触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熟悉档案整编的实操流程,对于部分机构特殊的档案管理状况具有丰富的处置经验。总之,由于培训目标和培训手段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培训模式在师资来源选取上要有所差异。相同性质的师资培养相同性质的学员体现出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和“在职教育”培养师资侧重的不同。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反映出两种培养模式的本质差别。
三、培养周期不同
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和“在职教育”可以说是“道”与“术”的关系。所谓的“道”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全面,偏向于档案实际工作中的研究与编研;所谓的“术”更侧重于实践,知识结构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偏向于档案实际工作中的“收集、管理、借阅利用”。由于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与“在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训手段、培训师资的侧重不同,故在通常情况下,前者的培养周期要远高于后者。就前者而言,培训周期一般为几年(无论是本科阶段或是研究生阶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被培养者的知识体系建构,以及学科敏感性的养成;而对于后者来说,由于培训目标、手段较为有针对性,主要关注于档案日常工作中一些常见问题,故其培训周期可以精华至一周或十余天。
四、结语
上一篇:建筑业拖欠工程款安排方案
下一篇:建立长效机制导医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