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140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6分钟。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实践,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是贯穿经济社会领域的一项综合改革。“十二五”时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也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巩固扩大我市3年来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实现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既定目标,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政发〔〕23号)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发〔〕6号)编制本规划。本规划主要明确我市—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阶段目标、改革重点和主要任务,是我市未来4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一、规划背景
自年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在全国开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决策部署,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健全制度,加大投入,落实责任,统筹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和初步成效,实现了阶段性目标。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基本医保)框架初步形成,截至年底,全市共有55.64万城乡居民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其中城镇职工和居民参保17.6万人、新农合参合38.04万人;政府补助水平明显提高,医药费用报销结算更加便捷,保障范围和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建立,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省规划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药品价格大幅下降,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核心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同步推进,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新机制逐步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年以来,完成中央下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7个,累计投资1334万元,建筑规模2.8万平方米,基层卫生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帮扶成效显著,中医药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开始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实施,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显著提高。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有序推进,便民惠民措施全面推行。3年来,我市各级对医药卫生工作的认识和执行力明显提高,实践经验和做法不断丰富,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3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向正确、路径清晰、措施有力,尤其是在基层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公平性、可及性、便利性得到改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初步缓解,有效推动了民生保障和改善,推进了医药卫生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改革取得的成绩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与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医疗服务水平不高、以药补医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特别是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体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集中暴露,改革的难度明显加大。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加以解决。今后4年,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工作部署,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制度优势,抓住基层综合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不断凝聚和扩大社会共识,把改革不断推向深入,为基本建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目标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发〔〕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我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发〔〕16号)、发〔〕31号和发〔〕6号文件精神,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基本原则,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以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为宗旨,以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为核心,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推进,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以及监管体制等领域综合改革,着力在全民基本医保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完善和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取得重点突破,增强全民基本医保的基础性作用,强化医疗服务的公益性,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和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提高医药卫生体制的运行效率,加快形成人民群众“病有所医”的制度保障,不断提高全体人民健康水平,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主要任务目标。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通过支付制度等改革,明显提高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继续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有效运转,增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不断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社会力量办医取得积极进展;切实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改善基层人才不足状况,进一步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药品安全水平,逐步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理顺医药价格体系;进一步提高医药卫生信息化水平,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加强对医药卫生的监管;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提高。
到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更加公平可及,服务水平和效率明显提高;卫生总费用增长得到合理控制,群众负担明显减轻,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7岁以上,婴儿死亡率控制在7‰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6/10万以下。
三、加快推进全民医保制度建设
充分发挥全民基本医保的基础性作用,重点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在继续扩大医保保障范围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医保管理服务水平。通过支付制度改革,增强医保对医疗费用增长的约束作用。逐步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从制度上解决重特大疾病患者医疗费用保障问题。
(一)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7%以上,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工作。
(二)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到年,达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个人缴费水平相应提高,探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筹资机制。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均达到75%左右。通过调整补偿方案、诊疗项目和药品目录,扩大保障范围,明显缩小与实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提高最高支付限额,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24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上和18万元以上。城镇居民医保覆盖所有统筹地区,支付比例提高到50%以上;新农合门诊统筹覆盖所有统筹地区,门诊特殊病种支付比例提高到50%以上;积极探索通过个人账户调整等方式稳步推进职工医保门诊统筹。
(三)完善基本医保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统筹城乡的基本医保管理体制,探索整合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制度管理职能和经办资源,探索建立城乡统筹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管理方法,有效避免重复参保(参合)。按照管办分开原则,完善基本医保管理和经办运行机制,进一步落实医保经办机构的法人自主权。制定出台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城乡基本医疗保障经办服务指导意见,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四)提高基本医保管理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和医疗救助即时结算,使患者看病只需支付自负部分费用,其余费用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年实现省内新农合即时结算。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年全面实现统筹区域内和省内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做好基本医保和医疗救助结算衔接。完善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年基本实现职工医保制度内跨区域转移接续,推进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间衔接。
(五)加强基本医保基金收支管理。职工医保基金结余过多的要把结余降到合理水平。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基金要坚持当年收支平衡的原则,结余过多的可结合实际重点用于提高高额医疗费用支付水平。增强基本医保基金共济和抗风险能力,全面实现市级统筹。
(六)改革医保支付制度。结合疾病临床路径实施,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增强医保对医疗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建立医保对统筹区域内医疗费用增长的制约机制,制定医保基金支出总体控制目标并分解到定点医疗机构,与付费标准挂钩,将医疗机构次均(病种)医疗费用增长控制和个人负担定额控制情况列入医保分级评价体系。医保支付政策进一步向基层倾斜,加快形成分级诊疗制度。将符合资质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康复医疗机构、村卫生室和零售药店纳入医保定点范围,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医疗保险执业医师信用档案制度。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的监管,加大对骗保欺诈行为的处罚力度。
(七)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加大救助资金投入,筑牢医疗保障底线。资助低保家庭成员、五保户、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低保边缘家庭等困难群体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提高封顶线。对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负医疗费用救助比例提高到70%以上。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加大对重特大疾病的救助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发展慈善医疗救助。鼓励工会等社会团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互助活动。
(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发展基本医保之外的健康保险产品,积极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长期护理保险、特殊大病保险等险种,满足多样化的健康需求。鼓励企业、个人参加商业健康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落实相关优惠政策。
(九)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公益慈善的协同互补作用,切实解决重特大疾病患者的因病致贫问题。在提高基本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和高额医疗费用支付比例的基础上,搞好基本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政策衔接,建立新农合大病多重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利用基本医保基金购买商业大病保险或建立补充保险等方式,有效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研究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通过政府出资、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资,解决无费用负担能力和无主病人的应急医疗救助保障。加强与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加大对低收入大病患者的救助力度。
四、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
持续扩大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药品供应和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综合改革,继续加强基层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发展。
(一)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管理、补偿机制、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措施,巩固基层改革成效。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要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项补助以及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足额落实到位;落实一般诊疗费及医保支付政策,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健全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服务质量和效率的考核,考核结果与确定财政预算、负责人聘用、奖惩挂钩。在平稳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施绩效工资的有效形式,可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二)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巩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成果,落实基本药物全部配备使用和医保支付政策。有序推进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在省统一规划设置的村卫生室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将其他符合条件(达到省规划村卫生室要求)的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同步落实对乡村医生的各项补助和支持政策。将符合区域卫生规划,且已承担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公立医院、国有企业等单位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同步落实政府购买服务等相关支持政策;对其他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结合实际,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将其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继续推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工作,不断提高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比例。
(三)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认真执行省基本药物网上集中采购政策,规范开展采购工作。完善基本药物生产、流通、使用等全过程的信息系统,发展现代物流和电子交易,明显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监管能力。
(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支持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达到95%以上。原则上按每个街道办事处或5—10万居民规划设置1所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步建立起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下联动的协同机制;按照填平补齐原则,改造未达标的乡镇卫生院,确保每个乡镇有1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对服务尚未覆盖所有行政村以及未达标的村卫生室进行补充规划建设,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完善乡村医生的补偿、养老政策。探索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
(五)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把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作为强基层的关键举措,出台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政策,通过规范化培养、转岗培训、执业医师聘和设置特岗等方式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到年,力争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34名全科医生,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有2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开展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逐步建立全科医生与居民契约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取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等方式,开展巡回医疗,推动服务重心下沉,服务内容向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转变。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制度。明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量占门急诊总量的比例。
(六)促进人才向基层流动。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医务人员到基层服务。建立城乡之间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和合作制度,探索县域人才统筹调配和柔性流动机制,促进人才资源向基层流动。鼓励开展全科医生市镇联动试点项目,促进市镇人才联动。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充实基层人才队伍。严格落实城市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农村服务累计1年以上的政策。对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医务人员,落实津补贴政策或给予必要补助。
五、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进一步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和便民惠民导向,按照“四个分开”的要求,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管理、收入分配、药品供应、价格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探索多种形式的改革实现途径,逐步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一)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坚持公立医院面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明确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目的和应履行的职责,扭转公立医院逐利行为,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质。进一步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公共卫生服务、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投入政策,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含国有企业所办医院)数量和布局,严格控制建设标准、规模和设备配备。禁止公立医院举债建设。
(二)推进补偿机制改革。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3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财政补助两个渠道。政府投资购置的公立医院大型设备按扣除折旧后的成本制定检查价格,贷款或集资购买的大型设备原则上由政府回购,回购有困难的限期降低检查价格。由于上述改革减少的合理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补偿。提高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收费标准,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医疗技术服务收费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各级财政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切实加大投入。
(三)健全医疗费用增长约束控制机制。医保经办机构和卫生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开大处方、重复检查、滥用药品等行为的监管。改进医保支付方式,采取总额预付、按人头、按病种付费等复合支付方式,引导医疗机构采取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费用控制等措施,主动控制成本。逐步实现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公立医院通过谈判方式确定服务范围、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严格落实基本医保药品目录使用率及自费药品控制率等指标考核。降低参保人员报销范围外医疗费用所占比例。
卫生部门制定包括次均费用和总费用增长率、住院床日以及药占比等指标的医疗控费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公立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并作为绩效考核、医院评审的重要指标,及时查处为追求经济利益的不合理用药、用材和检查及重复检查等行为。加强对费用增长速度较快疾病诊疗行为的重点监控,控制公立医院提供非基本医疗服务。借鉴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模式,开展药品带量采购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
(四)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公开。强化卫生行政部门规划、准入、监管等全行业管理职能。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新设立的公立医院不再明确行政级别。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内设机构和编制员额,并根据服务功能定位和事业发展需要,实行动态调整,加强公共卫生职能科室建设。
(五)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管委会等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理事会与院长职责,构建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发展规划、重大投资、财务预决算、重大业务、章程拟定和修改等权力由政府办医机构或理事会行使。建立院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推进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养老等社会保障服务社会化。建立以公益性质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作为确定财政预算、院长聘用、奖惩的重要依据。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机制,提高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提高医务人员待遇,院长及医院管理层薪酬由政府办医机构或授权理事会确定。严禁把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院的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完善公立医院财务核算制度,严格控制非业务支出,加强费用核算和成本控制。
(六)提升医院管理服务水平。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规范医疗行为。推广应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推广中医中药,实施临床药师制度,规范抗菌药物等药品的临床使用。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核心,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行便民惠民措施,大力推广优质护理,加强节假日门急诊服务管理,开展“先诊疗、后结算”和志愿者服务。积极推进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推行预约挂号、诊疗制度,改善就医环境,明显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发展面向农村基层及边远地区的远程诊疗系统。
六、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继续推进药品生产流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药卫生监管等领域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增强各项改革的协同性,发挥政策叠加效应。
(一)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年达到40元以上,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实施国民健康行动计划,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主要媒体要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科学就医和安全合理用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60%以上。到年,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70%以上,到年达到80%以上。
按照国家和省总体部署,继续实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重点做好艾滋病和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以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饮用水卫生、职业卫生、精神卫生、慢性病防控、重大地方病防控、卫生应急、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和待孕妇女增补叶酸等对居民健康有重要影响的公共卫生服务。
完善重大疾病防控、计划生育、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卫生监督、农村应急救治、精神疾病防治、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等能力建设。提高疾病监测、预防、控制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流动人口以及农村留守儿童、老人的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创新“健康行动”活动形式,建立工作长效机制。严格开展绩效考核和效果评估,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效益。建立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分工协作机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全额安排。
(二)推动卫生资源布局结构调整。按照重新修订的全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和医疗卫生机构设置标准,科学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新增医疗卫生资源优先考虑社会资本。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省卫生厅“十二五”卫生规划及总体目标要求,原则上不再扩大规模。积极开展医疗机构检验室内及室间质控,实现检查结果互认。重点办好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优化医疗机构布局结构,加强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公共卫生和中医等薄弱环节能力建设,提高儿科、妇产、精神卫生、传染病、老年护理、康复等领域的医疗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加强市中医院基础设施和内涵建设。以基层为重点加强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到年,力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7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加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能力建设,逐步建立起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网络。加强中药资源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
(三)促进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根据省卫生厅十二五规划及总体目标,制定出台符合我市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政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以及境外投资者举办医疗机构。进一步改善执业环境,落实价格、医保定点、土地、重点学科建设、职称评定等方面政策,对各类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给予优先支持,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的大型医疗集团发展。积极发展医疗服务业,鼓励康复医疗机构发展,扩大和丰富全社会医疗资源。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0%左右。
(四)加强卫生人才培养使用。深化医学教育改革,调整医学教育结构,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加大全科医学、公共卫生等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组织实施高层次卫生人才培养等项目,培养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深入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在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面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扩大继续医学教育覆盖面,将基层卫生人员全部纳入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继续加强基层在岗人员培训,重点实施具有全科医学特点、促进基本药物使用等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培训项目。鼓励通过定向培养、学历提升、岗位培训等方式加强乡村医生能力建设,促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执业)医师过渡。实施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推进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具备行医资格的人员申请多个地点执业,完善执业医师注册、备案、考核、评价、监管政策,建立医师管理档案。建立健全医疗执业保险和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健全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鼓励开展医疗责任保险和医疗意外保险。
(五)推进药品生产流通领域改革。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贯彻执行省相关政策。加强药品价格信息采集、分析和披露,开展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监督检查。
健全完善医药产业发展政策,规范生产流通秩序,推动医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药品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提高农村和边远地区药品配送能力,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收购兼并和联合重组。提高零售药店发展水平,到“十二五”末,所有零售药店法定代表人或主要管理者必须具备执业药师资格,所有零售药店和医院药房营业时有执业药师指导合理用药。
(六)提升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保证药品研究质量,加强注册管理。大力推进新版药品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强化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监管,规范经营行为。重视基本药物安全,开展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加强基层药品监管;完善药品抽验工作机制,对基本药物和高风险品种实施全品种覆盖抽验,到年底,药品评价性抽验合格率达到98%以上;探索建立药品电子监管系统与药品供应保障系统互联互通。全面实现基本药物电子监管。
(七)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年,按照省统一部署,完成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项目建设,逐步建立涵盖基本药物供应使用、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新农合管理、绩效考核等功能的基层医疗卫生综合信息系统,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到年,基层医疗卫生综合信息系统基本覆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加快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信息管理标准化建设,逐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药品器械、医疗服务、医保信息等数据标准统一。探索建立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3项制度统一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加快建立具有基金管理、费用结算与控制、医疗行为管理与监督等复合功能的医保信息系统,实现与定点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对接。积极推广“居民健康卡一卡通”,方便参保、参合人员就医。利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逐步实现全市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品监管和综合管理等应用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促进信息技术与管理、诊疗规范和日常监管有效融合。
(八)强化医药卫生监管。积极推动制定基本医保、基本药物制度、全科医生制度、公立医院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相适应、比较完整的卫生制度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医疗机构评价体系。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严肃查处药品标采购、医保报销等关键环节和医疗服务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信息公开、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鼓励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和个人对医疗机构进行独立评价和监督。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自律。
七、建立强有力的实施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责任制和问责制,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确保规划顺利实施。要围绕规划细化年度目标,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把规划的重点任务落到实处。建立规划实施动态监测、定期通报制度,开展规划实施评估。要调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积极性,发挥医务人员改革主力军作用,维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要加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队伍建设,提高推进改革的领导力和执行力,确保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规划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大政府投入。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转变投入机制,完善补偿办法,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卫生投入政策,切实保障规划实施所需资金。在安排年度卫生投入预算时,要切实落实“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提高”的要求。财政部门在向政府汇报预决算草案时要就卫生投入情况进行专门说明。“十二五”期间政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投入力度和强度要高于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投入。基本医保政府补助标准和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相应提高。加强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防止各种违法违规使用资金的行为。
(三)实行分类指导。医改各成员单位要在市里确定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原则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不断完善政策,积累改革经验。要加强对本系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注重改革措施的综合性和可持续性,推进改革持续取得实效。
(四)加强宣传培训。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宣传解读,及时解答和回应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宣传典型经验,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关爱患者的风气,营造改革的良好氛围。深入开展医改培训,不断提高各级干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水平,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上一篇:市政医卫机制革新方案
下一篇:市政助农取款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