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267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1分钟。
工商管理硕士生培养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管理;改革;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131-02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急剧扩大,如何确保研究生扩招后的培养质量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个系统工程,它包括生源质量、课程教学、导师队伍、教学管理、科研条件等诸多因素,但其中课程教学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石,它对研究生知识结构的拓宽、批判思维的形成、科研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已成为当前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校是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高校,自1960年开始培养研究生,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培养单位。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具有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会计硕士、审计硕士和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等专业学位授予权,学科领域覆盖面较宽,研究生培养类别较齐全。近年来,我校为保障大规模扩招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面向生产实际,优化课程体系,深化实践教学,强化过程管理,提高培养质量。将教学改革、集中开题、集中预答辩、论文盲审和集中评审与论文答辩有机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保证和提高了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和培养质量,满足了国家需求,得到了社会认可。
一、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培养方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依据,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和社会发展对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充分体现我校的学科优势和培养特点,我校每隔三年修订一次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年,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我校提出了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要求各学科在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方面,按照宽口径、厚基础、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领域和专业面,着力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原则,凡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必须按照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仅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可按照二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也可以按照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分为学术性和应用型(专业学位),对学术型研究生要加强科研能力和学术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与方法创新;对应用型研究生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方法与技术创新。每个一级学科下设3-5门核心专业学位课,进行重点建设。新修订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23个一级学科培养方案和11个二级学科培养方案,覆盖了全校9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会计硕士、审计硕士四个专业学位类别和17个工程领域。各学科(领域)培养目标定位明确,课程设置科学合理,体现了学科特色、前沿性、综合性。充分反映国家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求,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组织编写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为了更好地执行培养方案的规定和要求,保证硕士研究生的授课质量,使每门课程在培养专门人才的教学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培养方案修订完成后,我们组织全校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重新编写和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包括:课程的性质、目标;课程教学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考核方式;学时分配;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等。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学大纲,研究生院组织专家对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审定。审定原则包括:学科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能否体现本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的要求;课程内容是否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本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能否达到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要求;每门课程的学时数和学时分配是否合理;是否围绕课程结构和教学计划的整体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能否做到分量适当、深广适宜、表述准确,反映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特点。通过组织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与审定工作,我校研究生课程教学资料齐全、规范,课程教学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三、加强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我校研究生课程教学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对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进行了具体分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负责组织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教学、成绩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和监督机制的确立。学院设有专职的研究生秘书来负责教学计划和各项培养工作的具体实施,日常管理工作由主管院长负责,重要的问题由院长办公会议研究确定,重大问题报研究生院及主管校长批准。学校按照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教研办(2000)1号】等文件的要求,制定了《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的规定》、《研究生课程考核及成绩管理的规定》等相关管理文件,对任课教师的聘任与职责、课程开设要求、教学管理、监督机制、课程考核方式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用以规范教学过程,保证教学质量。
1.任课教师的聘任与职责。我校研究生课程的任课教师要求各学院从具有丰富教学、科研经验的教授、副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中聘任,因特殊情况需要聘任不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承担课程任务的需所在学科提交书面申请经所在学院主管院长、研究生院主管院长审批后方可安排课程教学任务。
任课教师的职责:①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开课前准备好教学日历、教案、教材、参考书等教学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②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保证对教学工作的投入,注重教书育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研究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③任课教师应认真听取研究生所在院、系及研究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④任课教师应积极编写适用于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教材、专著和电子课件。
2.课程教学管理。①任课教师应按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教学和考核。②任课教师不得随意中途停课,如确有特殊原因,需经所在院主管领导批准、研究院培养办公室同意并备案。但一门课程累计停课次数不得超过3次,累计停课时间不得超过2周。耽误的课时,任课教师自行安排时间补上,总上课时数不得因停课减少。任课教师未经允许不得自行变更上课的时间与地点。若因特殊情况需要更改上课时间、地点,必须在开课前至少三天(提前不超过两周)提出申请,经所在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备案。对未经批准擅自调课、停课、他人代课等情况,将按教学事故处理,并在网上通报批评。③为了保证授课质量,每位任课教师在一个学期内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包括博士生课程和硕士生课程)不超过三门,博士生和硕士生合班上课的按一门课程计算工作量。
3.监督机制。为了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采取以下措施对研究生课程教学情况进行监测、检查和意见反馈。①实行经常性的研究生课程督导制度。由研究生院聘请有丰富教学、科研经验的教师组成研究生教育质评组,深入到研究生课堂,全面了解课程教学情况,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并进行评价。②实行定期的课程教学情况检查制度。包括每学期开学第一周的全面教学检查、学期中的开课情况抽查,定期召开教师和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反馈座谈会,对研究生课程教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③定期组织学生问卷调查和网上评教。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网上评教,对任课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评价、打分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研究生院将质评组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生的网上评教结果汇总后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布,并将研究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相应的任课教师。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夯实研究生专业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
1.组织开展研究生学位课程建设。为加强我校研究生教学建设,进一步规范研究生教学,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改革与创新,全面提升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与水平,学校制定了研究生课程建设实施办法。从2008年起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与培养模式研究。五年来,共有105门学位课得到研究生学位课程建设项目的资助。通过这些重点课程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课程建设氛围,带动了研究生课程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在打造高水平教学队伍、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效。
2.加大投入,支持开展全日制工程硕士综合实验课程建设。为了积极发展我校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我校制定了《工程硕士实验课程建设实施办法》,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开展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验课程建设工作。2013年首批批准立项,资助十门综合实验课程建设、十个工程领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计划经过几年的建设,在全校所有工程硕士领域建立起综合实验平台,与校外实践基地相配合,解决好全日制工程硕士校内外实习、实践问题。
3.注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为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学术型、应用型人才并重的模式转变,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研究生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我校每年立项支持开展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设立校级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研究生创新教育研究项目,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以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工商管理硕士生培养方案范文第2篇
举办工程硕士研究生班协议书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举办工程硕士研究生班协议书
___(以下简称甲方)与___(单位,以下简称乙方)经协商决定,___年由甲方为乙方举办工程硕士研究生班。双方达成协议如下:
一、该班属___工程领域,按照当年该工程领域的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由___大学___院(系、所)负责组织教学并进行管理。
二、乙方负责选拔符合下列条件者为本班学员,学员资格由甲方审核批准。
1.属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
2.获得学士学位后具有3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或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经历虽未满3年,但具有4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且具有4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者;
3.工作业绩突出。
三、该班学员按如下方式进行培养
1.符合报考条件的学员需报名参加当年由国家举行的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甲方从成绩合格者中择优选拔录取。被录取者采取单位委托培养的方式,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需另签订工程硕士研究生委托培养协议书)。录取工作结束后,甲方按照教学计划安排教师授课。
2.若录取的工程硕士生不满___名,则在未录取的考生中,由本人申请,经甲乙双方研究视其成绩较好与表现突出等,准予参加本工程硕士研究生班的课程学习,同意其参加___年国家举行的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成绩合格,择优录取为工程硕士生。
3.___年仍未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可以继续进行课程学习,修完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由甲方颁发的《___证书》和研究生课程进修成绩单。
4.仅参加部分课程的学习且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由甲方颁发的《___证书》和研究生课程进修成绩单。
四、教学安排
按乙方的要求,该工程硕士生班应为非脱产(脱产、半脱产)学习。授课地点经双方协定,安排在乙方(甲方)进行,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两年,累计授课时间不少于___学时(培养方案另附)。甲方负责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包括教学安排、教师选派、教材选择、授课和考试等)。
五、论文工作
按照培养要求,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者,一般在完成必修课程学分一半后,可申请论文选题。在职工程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半(从文献阅读选题报告到提交学位论文、申请答辩的时间)。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中期汇报、论文答辩等)原则上安排在甲方进行,在职工程硕士生在校时间累计不得少于半年。学位论文工作按甲方《___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办法》中的有关条款执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全部培养过程最长不得超过5年。若因特殊情况需要延期,需本人申请,导师同意,经本班承办院(系、所)领导批准,报研究生院审批后,可以适当延长。
工程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应有两名指导教师。依据论文课题方向,由甲方选派一名校内指导教师,并聘请乙方一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联合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工程硕士生的论文工作。
六、获得学位
在职工程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应符合该工程领域的培养方案要求,修完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满足学分要求,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由___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七、管理
1.按照___大学在职工程硕士生的学籍管理有关条款,由本班承办院(系、所)负责办理研究生证、ic卡等;
2.在职工程硕士生应遵守___大学有关研究生的管理规定,按时注册;
3.为保证培养质量,学员学习期间的思想教育工作由乙方指派管理人员负责。甲方本班承办、院(系、所)指派一名教师负责有关课程教学方面的协调工作。
八、培养费用
课程学习阶段,每位学员需交纳培养费___元人民币(不含教材费用)。按上课学员总人数计算,由乙方一次(分两次)向甲方付清。(乙方具体交付培养费办法为:第一次于开班前交付总费用的一半,第二次于课程教学过半,再交付剩余的全部费用。)中途辍学不退学费。
论文工作阶段,每位工程硕士生需向甲方交纳论文指导费___元人民币,按录取工程硕士生总人数计算。在开题报告前一次付清。未完成论文者,不退指导费用。
九、费用分担
甲方负责支付办班的业务费和教学、管理酬金;
乙方负责支付在乙方授课的教室安排和任课教师食宿;
(甲方、乙方)负责支付甲方任课教师及管理人员赴乙方从事教学和教务工作的差旅费(或乙方承担差旅费的单程费用)。
十、本协议一式四份,双方各持两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未尽事宜,依据国家政策,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___
乙方(盖章):___
代表(签字):___
代表(签字):___
___年____月____日
___年____月____日
合同编号:__________
工商管理硕士生培养方案范文第3篇
乙方(受托方):_________
丙方(委培生):_________
_________(乙方)根据 _________(甲方)的委托,为甲方培养研究生_________名。经三方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一、委托培养研究生姓名、专业
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
院(部,所):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
学制:三年
类别:_________(博士或硕士)
备注:_________
二、委托培养研究生的培养、管理
1.委托培养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在校学习期间,按照乙方培养方案及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培养和管理,按培养计划的规定,完成课程和必修环节的学习,成绩及德体合格,并完成毕业(学位)论文通过答辩,由乙方颁发毕业证书并按乙方授予学位的有关规定授予相应学位。
2.委托培养研究生是国家计划外招收的研究生,学习期间不转户口,档案,人事关系,只转临时组织(党团)关系。甲方负责发放委培生的工资,书籍费,医疗费,各种补贴等费用。
3.丙方应遵守各方的各种规章制度,因各种原因作退学、取消学籍、开除学籍等学籍处理时,由乙方做出决定,并将丙方的人事档案及在校期间的学籍档案退回甲方。丙方休学,延期或提前毕业、报考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必须征得甲方同意,方能办理有关手续。
三、委托培养研究生经费
按照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中有关规定及我校关于招收委托培养研究生收费标准,甲方应向乙方交纳委托培养费。委托培养费标准为博士研究生_________/年,非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_________/年,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_________/年,法律硕士(jm)_________/年,根据以上标准,甲方付给乙方研究生培养费每生每年_________元,共_________人,三年共计_________元。甲方应于当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前将三年培养费一次付乙方,逾期不交按丙方自动放弃录取资格处理。开户行:_________;单位:_________;帐号:_________。用途请务必注明:本人姓名,报考专业及院(部,所),“博(硕)士研究生培养经费”字样。
丙方因故中途辍学,当学年在校时间不满一学期的,培养经费按半年计算,超过一学期的按一年计算。如丙方因故延期毕业,丙方对甲方向乙方交付委托培养费的义务承担连带责任。
四、其它事宜
1.甲乙丙三方应认真执行本协议书的有关条款,违约造成的后果由违约一方负责。本协议书未尽事宜,必须由三方协商另行做出书面补充协议,否则无效。
2.甲方根据本单位人事管理的有关规定,可与丙方另外签订协议。
3.本协议书经三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有效期至丙方毕业时止。如丙方因各种原因未能入学,该协议自动废止。
4.本协议书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盖章):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
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
丙方(签字):_________
工商管理硕士生培养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物流;硕士;培养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5-0164-02
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可以分为普通硕士研究生和专业硕士研究生,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而专业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由于国内物流管理方向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硕士研究生,所以本文论述的研究生是指普通硕士研究生。
1 我国物流教育历程
1.1 物流教育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物流”课程初次引入高校课堂,之后我国不少院校陆续开始设置物流类专业。2001年教育部批准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目录外专业开始恢复招生,在这之前全国开展物流教学的大学仅有15所。2002年全国正式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物流工程专业或者x相关专业方向的大学约60所。2003年全国已有120所高校开展了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2004年已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方面的课程。到2008年年底,我国开设物流类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308所。
1.2 物流管理专业硕士专业设置
目前国内物流类硕士研究生专业主要是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方向,少数学校也开有物流经济方向。现在的物流专业一般设置在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机械学院(或系)下面,也有的单独成立物流学院(系)。各个院校通常考虑学校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特色设置物流专业,发挥自身优势。在开设有物流学院的学校,如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结合本校理工类特色,其物流专业大多数都设置在工学学科门类下,授予工学学位;而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工商大学等,结合本校财经类特色,其物流专业大多数都设置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授予管理学学位;还有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的学校,如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在物流专业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到海运、港口的特色,其物流专业设置比较全面,涉及经济学、工学、管理学多门学科,合格的毕业生可授予经济学学位、工学学位、管理学学位。我国物流专业的背景多种多样,有从交通运输、机械工程等工科基础上发展的物流工程专业(目前仅54所),也有从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的物流管理专业(高达254所)。
1.3 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培养方案是培养单位进行研究生培养的主要依据,一般包括: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年限、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学位论文工作、培养方式与方法及各培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其他内容(如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学术活动等)。培养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考核、核查。针对教育部规定以及我国高等院校具体情况,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培养目标:政治思想上要求硕士研究生要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在专业知识方面培养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系统规划理论等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物流管理专业领域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2)学习年限: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3年,实行弹性学制,可以提前或者推迟毕业。
(3)学位论文工作:大多数高校要求论文选题密切结合本学科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4)培养方式方法:硕士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可以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2 问卷调查内容与反馈信息
2009年11月,我们对北京某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做了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共发出98份,收回89份有效问卷,被调查人员涉及研一(28人),研二(34人),研三(36人)。调查的内容涉及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专业教材、教学实践等方面的问题。由于篇幅限制,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在此不予显示,关于统计分析的结果将在下文中分别说明。
2.1 关于学生来源问卷调查
调查问题与统计结果:①你的本科专业是什么?本科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仅为14%,管理类相关专业的学生占47%,理工类学生占24%,其他专业的学生占15%;②研究生之前对物流管理的了解程度:很了解的仅占3%,一般的占40%,不是很了解的占36%,不了解的占21%;③选择物流管理专业的原因:认为是学校的热门专业有前途占57%,想要更深入了解的占20%,别人的建议占10%,随便选的占13%。
总体来说,我们国家的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起步较晚。从对北京某高校的学生的来源分析,本科就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所占比重很小,大多数同学是从管理类相关专业转过来的,同时还有少量理工类学生,所以很多同学在研究生之前对物流知识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并且很多同学选择物流专业也是因为是学校的热门专业,再加上近年来社会上对物流炒得比较热的缘故。
2.2 关于培养效果的问卷调查
调查问题与统计结果:①你认为该校毕业生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如何?认为一般的占54%,很好的占6%,好的占16%,很差的占24%;②你对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否满意?表示一般的占48%,不满意的占33%,满意的占16%,非常满意的占3%;③你觉得国内研究生教育的模式如何?是否需要改进?表示一般、需要改进的占58%,不好、应该完全的占18%,很好、不需要改进的占7%,好、可适当改进的占17%;④你是否认为在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有继续深造的必要?不需要的占52%,没有影响的占20%,非常需要的占17%。
总体来看,学生对现阶段的教育模式基本持肯定态度,但也有33%的学生表示不满,说明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在问到北京某高校毕业生的竞争力时,54%的同学表示一般,24%的同学表示很差。从此结果来看,该校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的教育模式急需改善。另外,针对该校的具体情况,仅有17%的同学认为有继续深造的必要,可见毕业以后参加工作的同学占绝大多数。
3 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概况
结合《物流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问卷调查》结果,我们拟从课程设置、专业教材、师资力量、教学实践四个方面讨论一般院校物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情况。
3.1 课程设置
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种,其中学位课包括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非学位课包括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各个学校的公共学位课基本相同,为第一外国语、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非学位课里面的必修环节基本类似,是学术交流、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实践教育等。财经类院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包括:供应链物流、供应链管理、战略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与物流等;理工类院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主要包括:运输系统分析、运输管理与政策、交通运输与规划、物流工程、物流技术等。调查问卷显示:研究生基本肯定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但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56%的学生表示学习该课程对于以后的工作用处不大或者是完全没有用处,44%的学生表示课程的学习对于以后从事物流行业有极大的帮助。
3.2 专业教材
物流管理是从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两百多所院校在近十年成功申办物流管理专业后,急需大量的教材,造成教材的出版时间短、任务重,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另外,各院校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的不同也使得教材难以普遍适用。现在充斥市场的物流专业教材和辅助教材内容多相似,引用的参考文献多雷同,缺少具有真知灼见的专业教材。目前,硕士研究生所使用的物流类教材与本科生无明显区别,专门针对硕士研究生所编写的物流类教材很少。从问卷的调查结果看:仅有7%的学生认为现在的教材很好,表示一般的占49%,表示没用的占30%。说明现阶段的教材质量还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3.3 师资力量
现阶段我国的物流教师大部分是从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机械工程、交通运输等相关专业转行而来。从而造成物流管理专业所开设的通用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财务与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师资充足,而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供应链物流、物流园区规划、运输与配送、仓储与终端管理、物流分析、战略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运营规划与控制等的使用与开发等需要专业师资担纲的课程教师稀少。问卷结果显示:有59%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质量一般,认为不好的占28%,说明现在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学方式和结果都不甚满意。
3.4 教学实践
现阶段的物流教育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播,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亦是如此。我国一些院校中对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要求,一般都是参加“三教(助学、助研、助教)”。从调查问卷中也可以说明这一点:52%的学生表示自己在社会实践方面需要加强,而另有28%的学生表示自己动手能力需要加强,在问到现阶段北京某高校物流学院安排的实践活动能否满足需求时,表示完全不能的学生占37%,另外有27%的学生表示少了点。
4 思考与建议
根据对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现状研究,以及结合对某校问卷调查数据资料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在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许多问题与课题需要解决、研究,但首先需要解决下述几个问题:
第一,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要与最新的物流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科学研究是硕士研究生阶段教育的
重要内容,与教学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者在教学与实践过程中要与最新科研成果相结合,在课题研究中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第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是按照学校特色,这种课程体系设置势必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过窄,严重影响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因此目前国内各院校不仅要突出特色,还要加强基础课程的配置,在“宽口径、厚基础”上下工夫,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学生。
第三,提高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师资水平。物流师资水平决定教学水平,特别是我国不少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师稀少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在校教师接受专业培训和聘用国内外物流专家和企业资深物流经理为客座教授等办法来实现。
第四,组织物流管理专业教材编写。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配备适用的教材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物流领域的专家学者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优秀教材,同时也可引进国外优秀的教材作为参考。另外,需要增加专门针对硕士研究生教材的编写量,提高物流教育层次性。
第五,注重实践与案例教学。物流是一门新学科,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除了参加“三教(助学、助研、助教)”实践外,还可以利用校内外资源让学生增加对物流设备设施、物流业务流程的感性认识。一些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开展案例教学,通过视频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速物流知识的传播和更新。
参考文献:
工商管理硕士生培养方案范文第5篇
1.1P(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定位,制订培养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金融学、法学、商学等学科居全国领先地位,与这些优势学科相结合,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是学校工程硕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我们设立了5个研究方向,其中金融信息工程方向是软件工程学科与金融学科的结合,企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是软件工程学科与工商管理学科的结合,计算机取整与司法鉴定是软件工程学科与法学的结合,大数据与云计算方向、基础软件方向都是我校计算机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这5个研究方向与学校的优势学科紧密结合,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学生可根据兴趣自行选择研究方向,根据研究方向选修相应的课程。中国人民大学在工程硕士的招生、培养模式方案设置、学生实践落实、质量体系控制的过程中都与人文社科学科紧密结合,目标明确,过程严谨。
1.2D(执行)——实施培养方案,严格培养过程,完善质量保障
工程硕士培养要经过3个重要环节:课程学习、企业实习和学位论文。在每一个环节中又有若干环节,为保证培养质量,我们严格规范每个环节[2]。图2是一套完整的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1.2.1课程环节
在课程环节,除严格执行培养方案外,每门课程都有教学大纲。授课期间要进行教学评估,学生给每位授课老师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打分,也可给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评估结果和学生给出的意见将会反馈给老师,让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提高。每个年级的硕士班设立一名班主任,协调课程安排,了解学生动态,组织课余活动。
1.2.2实习环节
面向行业进行专业实践是培养模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落实实习基地和实习制度是保障实习环节有效完成的关键。我们选取与软件工程学科相关的高新技术型企业、金融信息化企业等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在实习基地聘请企业导师,具体指导学生的实践环节。在实习过程中,制订实习管理办法,明确实习的时间、形式、要求,通过《企业实习手册》对实习环节进行过程控制。
1.2.3论文环节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研究生掌握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全面体现,也是衡量培养质量和授予学位的重要标志。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与工学硕士的学位论文侧重点不同,它更加重视解决工程实践的问题,因此论文的形式和评价标准也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将工程硕士论文划分为系统研制报告、IT管理类论文、工程设计类论文以及学术研究类论文4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对论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为保证论文的最终质量,我们在论文阶段设置了开题报告、、预答辩、论文评阅、论文答辩5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要求规范及实施办法,任何一个环节不通过,都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这就保证了能够进入答辩的论文基本质量。具体实施如下:(1)开题报告环节。学院组织不少于3人的开题报告评审组,对学生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基于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我们制订了开题报告评价标准。相关文件包括《开题报告模版》《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评价标准》。(2)环节。为了有效惩戒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我们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专门审查,采取软件检测的方法,务求论文重复率不超过10%。相关文件包括《信息学院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审查工作办法》。(3)预答辩环节。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进入答辩环节论文的又一轮筛选。相关文件包括《信息学院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工作实施办法》《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评价标准》。(4)论文评阅环节。由两名专家对论文进行评阅,其中至少一名校外企业评阅专家针对论文的应用性给予评审和评价。(5)论文答辩环节。严格执行学校关于学位论文答辩环节的规定,保证通过的论文质量。
1.3C(检查)——培养质量检验
培养质量的高低可以从论文质量、教师学生的反馈、就业情况3个方面来检验。
1.3.1论文质量
论文写作过程5个环节的把关保证了通过答辩的论文已经过至少3次专家评判、1次。在某个环节被淘汰的论文,需要重新修改后才可以再次进入答辩。
1.3.2学生和教师的反馈
我们定期举行授课教师、学术导师、企业导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通过座谈会的形式,收集学生和老师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习安排、论文等环节的意见和建议,听取学生和老师的评价意见,听取导师反映的培养和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下一步改进方案作准备。
1.3.3就业情况
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面向企业、面向实践,因此学生的就业情况最能反映我们的培养质量。企业在选拔人才时有它所关注的指标,企业的人才需求是否与我们的培养目标一致,从就业率及就业情况就能反映出来。2012年人民大学第一届全日制工程硕士毕业生和2013年第二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为100%,毕业去向为金融机构、国家机关、大型国有企业(非金融类)、外资企业和国内其他知名企业,有的学生甚至同时拿到几家单位的录用通知。以2010级为例,50名学生的毕业去向数据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近一半的学生被金融机构录用,这与我们最初设定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我们秉承与人文社科优势学科相结合的理念,将金融与软件工程结合起来,学生在课程学习、企业实习等环节都接受了相应的培养和训练,这样的毕业生一定是用人单位所欢迎的。
1.4A(处置)——总结、反思及改进
PDCA理论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对于既往的总结与反思,提出改进措施。通过检验和反思,我们对培养方案进行更精细化的调整,对开题、评阅、答辩的各个环节以及管理流程进行改进,使之更适应工程硕士的培养。
2结语
上一篇:工商系统人大定向视察活动实施方案
下一篇:工商管理民主生活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