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911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7分钟。
展会布展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绿色生态布局; 公共建筑群体; 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ject site selection, function layout and system design,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large public buildings on the bases of thoughts on the competition project of Guangzhou Baiyu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re . It holds that planning strategies and design techniques applied to large public buildings should include the following aspects: agreeing with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area; protecting、continuing and molding the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facilitating the convenience and efficiency of system organization and operation.
Keywords:green ecological layout; public buildings; Baiyu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re
中图分类号:TU985.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7-0120-03
1引言
公共建筑是人们集中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近来的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呈综合化、系统化、群体化发展,它在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和空间环境处理等方面具有自身特殊要求,在方案构思和整体布局中绿色生态思维的介入显得尤为重要。广州的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包含有2500座、1000座、500座等各种规模的会议中心主体,涵盖行政会议、新闻、商务信息、影视娱乐等多功能要求,并辅以商务办公、展览、餐饮配套服务设施和星级酒店、休闲旅游度假设施等不同功能部分构成,是一个综合性的公共建筑群体集合,其建设选址、功能组合以及竞赛过程中各方案针对具体生态布局所折射出的规划策略和设计处理手法,对于公共建筑群体的绿色生态布局这一课题具有积极的探讨意义。
2地域发展的契合和促进
2.1 大型公共建筑与地域发展的作用关系
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各种集中性社会活动的场所。大型公共建筑的实际运营和良好效用的发挥,往往需要周边地域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对公共建筑各种社会活动的发生提供支撑并相互促进,所以公共建筑在选址和整体布局方面必须综合考虑该城市地段的整体发展定位需求及其环境设施影响,这些都是大型公共建筑功能布局的潜在制约因素。反过来,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与运营也会给周边地块或建筑带来相关社会活动的发生,其产生的外部效应对于该周边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产生聚集和削减作用。积极的外部效应刺激该城市地段的社会及经济等活动,带动该地块的开发和更新。因此,大型公共建筑的布局也需要从整体地域的综合效应进行考虑。同时,由于近来的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呈综合化、群体化发展,它的占地已突破传统规划的单个街坊地块划分,所以建筑群体内部不同功能构成也需要考虑用地不同方位上的外部作用与联系。
2.2 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选址布局的意义与作用
就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来看,其用地选址于白云新城白云大道西侧的原东方乐园地块及其北侧规划地块①。东隔白云大道与白云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对望,西与规划的白云新城核心区中心绿地接壤。在功能定位上,白云新城将成为“云山西麓的宜居新城,主城区北部商业文化服务中心”。在2005年针对白云新城开发建设的城市设计论坛上,不少专家学者也进一步强调其在广州地域中文化中心的地位。所以,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选址于白云新城符合城市地段的整体发展定位,其一方面可利用基地西、南向地铁2、14号线,与广州火车站、白云国际机场取得便捷联系,以充分利用城市的重要交通设施,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利用周边环境设施和贸易批发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建成和运营,将发展该地段主导的会议产业,有利于刺激周边大学、度假山庄等公共服务设施及相关社会经济活动的发生。就更大的城市地域范围而言,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也将带动会议组织机构、旅行社、展览、餐饮、宾馆、交通、航空、翻译、印刷、媒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不仅吸收餐饮、宾馆和展览等服务业较多的劳动力,还需要高智力人才的翻译、媒体等新兴行业,对缓解就业压力、创造就业机会、完善就业结构都能提供帮助。同时,国际会议对各种服务都要求较高水准,这也可以直接刺激从业人员提升专业技能,达到产业升级的目的。所以,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选址布局将有利于形成一个集商贸、文化、办公为一体的动力强劲的综合功能配套区,起到优化城市结构的催化作用,从而带动白云新城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推动广州市“东进西联、南拓北优”城市发展战略中“北优”格局的优化。
3地域环境文化的保护与延续
由于大型公共建筑往往是城市的标志名片,展现城市独特的性格魅力,所以在规划建设中十分注重环境的塑造。就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用地选址来看,其位于白云大道西侧的原东方乐园及其北侧规划地块,东隔白云大道与白云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对望,西与规划的白云新城核心区中心绿地接壤,南隔东方明珠花苑与造型优美的广州新体育馆为邻,具有十分优美的内外部自然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所以,在方案构思中保护与延续地域环境文化是绿色生态布局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3.1 建筑群体布局与地域绿地系统的契合关系
从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11个竞赛方案来看,其建筑群体布局方式大致可以归结为3种,竖向布局、组团式布局和横向分割式布局,各布局方式和城市绿地及开放空间系统产生相应的契合关系。
竖向布局如方案4、方案6、方案7,建筑功能区由纵向廊道或屋顶串联成南北向的统一体量,东西方向上留出大片绿地和开放空间,以拉进白云山和白云新城中央公园在空间意向上的绿意相通。
组团式布局如方案2、方案8,各个建筑体之间围绕主体建筑展开布局,有着构图关系方面的自在形态组织逻辑,基地内的绿地空间较为散落,仅在门户空间及建筑基底的图底空间与城市绿地系统有所呼应。
方案1、方案3、方案11可以看作是横向分割式布局,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方案1,其建筑采用分离的体块,保持开放的姿态,建筑单体呈条状东西向伸展,建筑体量和绿地景观廊道南北平行布置,将基地分割成条带交错的肌理。
由基地周边绿地系统分析,白云山公园和白云新城中央公园呈南北向在基地两侧纵向展开,并且建筑基地的用地形态呈南北向长方形,所以东西向的绿色生态连接显得十分重要。综合上述三种布局,横向分割式布局对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的东西向联系显得较为有力,有助于形成自然与城市编织交融的纵横整体性网络,将建筑群体结合到一个位于未来城市中心和白云山公园之间的、具有开放的视觉和生态联系的整体系统之中。
3.2与周边环境要素的空间协调关系
保护与延续地域环境文化,一个需要着重处理的方面是与处理与周边环境要素的空间协调关系,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各参赛方案都以其独特的思考对白云山、体育馆等进行了环境分析和形态布局方面的研究,在这一点上做出了探讨。由于基地位处白云山和白云新城中央公园之间,在空间关系上,竞赛方案大都采取了建筑群体的空间退让处理。一方面是将建筑群体的高度区布局趋近于建筑基地中央位置,另一方面,是在相邻绿地公园的空间界面上远远退后布局,以取得空间关系上对白云山及白云新城中央公园的尊从。此外,是寻求建筑群体在体量形态上与周边环境要素的呼应与延续。如方案7,建筑整体的形象取自于“白云”,会议中心建筑呈弧线在型体上和体育馆建筑群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反“S”形有机体,并以明确的轴线奠定同基地东侧的鸣泉居、白云山的空间关系。再如方案3,建筑和中心绿地环境呈“山丘”形态布局,延续白云山自东向西的脉络,方案利用不同高度的屋顶折板构建绵延起伏的建筑形态,暗喻“山”的意象,力求形成与用地环境紧密结合的空间协调关系。
3.3对基地原有环境的处理与利用
基地原有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要素与历史事件相关,在其基础上建构的空间意象会成为传达某种场所意义的手段之一,延续历史记忆。在规划布局中,常用的是采用分类分区的手法,针对划定的生态敏感区、绝对控制区、文化保护区等特定区域,采取不同的设计策略。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基地中绿树成荫,仅竞赛组织者测量提请参赛设计师注意采取措施的大树就有近4000棵,各参赛方案针对基地原有水塘、树木植被的生态区域,采取了相应的设计策略和处理手法。部分方案以保留利用原有绿化为出发点,将建筑组合成不同的院落,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绿化景观。方案2在布局上采用了组团围合的方式,将基地内绿化分划不同的组团,建筑围绕绿化进行布局,形成“七星伴月”的布局形态。方案8运用平台高架的处理手法,设置云盘式的平台抬高建筑基地,留出地面层以保留绿化。方案7通过建筑避让的方式,建筑布局偏向西侧,围合保留中心的树林和水体,并通过造景的手法将保留的自然要素融入新的环境设计中。方案3在避让中心林地进行布局的同时,将部分树木覆盖于建筑体量之中,形成独特的室内庭院。
值得一提的,在会议中心基地中存在有不少原东方乐园的建筑和构筑物,有着浓郁的历史气息,如能在布局的景观系统中加以整合利用,将形成颇富文化氛围的外部观赏环境。笔者认为,这也是公共建筑群体环境塑造中生态价值观的具体实现途径之一。
4系统组织的便捷与高效
绿色生态布局中不仅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塑造,还包括了系统组织的便捷与高效。这里的系统组织是指车流、物流、人流等内外交通流和能量流的组织,在规划布局中促使各物质流快速、便利、通畅的运转,达到整体系统的便捷和高效,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4.1交通流的高效组织
公共建筑群体具有大量的车流、物流、人流等内外交通流,有时具有快速到达、进入、离开以及疏散的要求。合理布局交通出入口、组织流线将影响到公共建筑群体日常使用的效率,以及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空间布局中,首先是针对临近地铁、毗邻高速路出入口、周边发达的公交系统、与大型交通枢纽设施联系便捷等外部条件,进行与区域交通的联系组织,体现在出入口选择及交通组织方面。其次,是分别确定合理的车流、人流和物流线路的系统组织。同时建立各功能区的联系组织方式。
竞赛各方案均对以上方面做出了相应的内容。在主要出入口设置方面,大部分方案选择在机场东路,并在白云大道等其他道路上设置了次要出入口。这样使场地西侧的城市广场成为会议中心开敞空间的一部分,有利于交通疏散组织;同时使得场地的主要交通流线与城市的地铁线有机联系,有利于缓解白云大道的交通压力。
与周边地块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与东侧白云山风景区、大金钟水库、鸣泉居等配套功能的联系。各方案在车行交通的联系上基本沿用了白云大道的下穿通道。步行联系方面,各方案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方案1、2、3、6、10设置了隧道或天桥;方案11则是利用大广场连接。
在会议中心的内部功能布局方面,可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集中式布局可有效地减少功能体间交通流线的距离,整合交通面积和设施。但分散布局的方案也可运用不同的方式加强各部分的联系,如方案8,运用平台将各个分散部分联成整体。方案3、4、5、7、10,运用建筑内的交通廊将不同的建筑功能联系起来,再利用整体屋顶覆盖等方式将建筑形式予以统一。分散与集中的布局形式各有优劣,分散布局使得各功能部分的交通流线增大,但集中布局也会带来诸如流线混杂、各功能区互相干扰以及高能耗等问题,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4.2能量流的组织
系统组织也包括了能量流的组织,由于大型公共建筑对于电、气、水等基础能量具有较高的负荷,且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在会议期间具有时效的优先性,所以在规划布局时应充分单项考虑能量流组织,避免对周围地段的建筑运营和市民生活带来过多的消极影响。此外,在节能方面,除了太阳能板、建筑智能系统调节等众多的生态建筑技术的利用,在先期谋划中能够发挥较大效用的是建筑群体布局中对自然通风的利用。
自然通风是建筑实现节能、生态、舒适、健康等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筑楼群的布局方式影响了建筑单体前后表面的压力分布,对建筑单体内部的通风、降温、除湿具有重要影响,也关系到建筑群体间风环境的速度场、压力场的分布,进而影响人在室外活动区域的舒适度。根据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节能中心的研究,在广州地区,行列式(包括并列式、斜列式、错列式)的布局和自由式的楼群布局方式有利于获得较好的风速场,而集中式和周边围合式则对形成良好的通风环境较为不利。就本次竞赛的基地环境而言,除了考虑城市主导风向的影响,还要在布局中注意适宜的建筑间距,基地与东面白云山、西面白云新城在用地上的起伏关系以及整体空间的错落变化,从而给予风速和流向以引导。在这方面,方案1的平面布局较为突出,它较好地结合了地形气候的特点,地面上建筑体并列布置,形成了能够联系基地、白云山以及白云新城通透视线的布局形态,有利于建筑的节能。
5结语
“绿色”和“生态”作为设计理念,是时下规划师、建筑师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积极探索的主题之一。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是一个综合性的公共建筑群体集合,总结其建设选址、功能组合以及竞赛过程中各方案针对生态布局所折射出的规划策略和设计处理手法,对于公共建筑群体的绿色生态布局这一课题具有以下几点积极的探讨意义――大型公共建筑的布局需要立足于整体地域的综合效应进行考虑,对地域的发展起到契合和促进作用;建筑群体布局应与地域生态系统相契合形成整体,与周边环境要素空间协调,保护、延续地域环境文化;对公共建筑群体的车流、物流、人流等内外交通流和能量流应当进行系统组织,充分结合自然条件,一方面使之便捷、集约,另一方面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效用得以高效发挥。
参考文献:
[1]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建筑设计方案国际邀请竞赛技术文件[R],2005.
[2]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建筑设计方案国际邀请竞赛方案[R].2006.
[3] 杨明.微观城市设计层面中的生态布局与设计策略――以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城市地段为例[C].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
展会布展方案范文第2篇
福建省建设厅
(2007年3月)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展示国内外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产业成果,建立技术成果和技术需求沟通交流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带动福建省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建筑节能意识,以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领建设事业,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建设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决定共同举办“海峡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作为第五届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的专题馆。
一、博览会时间、地点
地点:福州金山展览城
二、博览会展示内容
博览会展示以实物与展板形式为主,辅以光盘、声像。博览会突出体现南方和亚热带地方特色(包括台湾、东南亚),突出科技成果转化与项目对接,突出建筑节能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的集成,突出新型墙体材料、绿色建材和节能、节水、节电、节材、环保,突出自主创新、拥有自主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设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成就展、优秀新技术与新产品等进行展示。具体包括:
(一)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成就展:绿色建筑、节能建筑、智能建筑总体设计方案、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实例、规划设计与施工技术、科研成果等;
(二)国内外有关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建筑智能化新技术和新产品等;
(三)绿色建筑、建筑节能与建筑智能化技术集成示范模型屋;
(四)台港澳东南亚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展区。
三、工作机构
建设部汪光焘部长任第五届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组委会名誉主任,仇保兴副部长任组委会主任,建设部科技司赖明司长、福建省建设厅林坚飞厅长等任组委会副主任。
(一)在第五届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组委会下设“海峡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博览会”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仇保兴建设部副部长
苏增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副组长:赖明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司长
张志南福建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
林坚飞福建省建设厅厅长
庄稼汉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成员:武涌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
林锡能福建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陈青文福建省财政厅副厅长
胡渡南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
曹建平福建省信息产业厅副厅长
翁玉耀福建省建设厅副厅长
倪江波建设部科学技术司综合推广处处长
林文斌福建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项目成果推进处处长
刘珠雄福建省建设厅科学技术处处长
黄幼林福建省经贸委环境资源综合利用处副处长
(二)省建设厅成立“海峡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博览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任:林坚飞
副主任:王家祥、洪捷序、翁玉耀(常务)、李尧、王知瑞、周武进、邹学栋。
成员:连伙英、黄诗福、吴共湖、巫汉平、吴祖汜、李卫平、陈增丰、郑立信、周志坚、王海、刘珠雄、陈鲁生、温晓勇、吴建迅、张天任、王胜熙、王明炫、洪榕、翁建新。
办公室下设综合部、招展部、布展与项目对接部、专家部和宣传部。
1.综合部
负责人:刘珠雄,成员:卢文英、卢达洲、陈永南。
主要职责:负责文件核稿、发送、文档管理、会议安排、内外协调、联络、督促各部门按计划开展工作和信息传递;组织协调模型屋技术综合集成、方案设计和实施。
2.招展部
负责人:陈元豹,成员:陈嘉华、王云新、肖珍。
主要职责:负责制订部门工作计划和所需文件的起草,依靠省建设厅,创新招展方式,主动招展,充分发挥省厅机关、专业组和地市三方作用,调动积极性,落实地市机构人员等筹备情况,适时通报招展信息,按要求汇总各种参展项目。
3.布展与项目对接部
负责人:苏友全,成员:王胜熙、翁建新、金怡。
主要职责:负责制订部门工作计划和所需文件的起草,围绕6·18主题,组织协调地(市)开展项目对接工作,指导解决项目对接中存在的问题,办好对接会,统计和汇总项目对接成果,并促进项目落地生成;协调指导展馆方案设计和布展施工工作,体现特色和亮点。
4.专家部
负责人:赵士怀,成员:房贞政、王韶国、刘珠雄、梁章旋。
主要职责:负责制订部门工作计划,成立各专业组专家组;确定模型屋技术集成方案和设计方案;提出技术评审要求,指导各专业组制订具体的技术评审标准;配合对接部做好入选参展产品和签约项目的技术评审;协助布展部做好展馆功能分区,参与审定布展设计方案。
5.宣传部
负责人:吴肩宇,成员:林少辉、施雅平。
主要职责:负责制订部门工作计划和所需文件的起草,制作DVD宣传片和节能知识宣传资料,编辑《福建建设信息》博览会专刊,协助在福建建设信息网上开辟专刊及委托有关单位制作印制博览会会刊,广泛宣传,扩大影响。
(三)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成立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领导机构。
四、工作目标
坚持“好字”当头,注重项目质量,努力实现又好又多的项目对接。
(一)推出先进、适用、具有南方特色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项目成果320项,技术需求50项,成功对接项目100项。
(二)与台湾建筑师公会联合举办第三届两岸土木建筑学术交流会,举办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相关技术会、对接会若干场。
(三)组织全省设计、施工、科研、高校、监理、质量监督、房地产开发和生产企业参观展览。
(四)全方位宣传,营造人人支持、参与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浓厚社会环境,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五、项目招展实施方案
(一)招展渠道和任务安排
由招展部负责制定与协调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10个专业组和相关中介机构开展招展工作,招展任务分解如下:
1.10个专业组:负责专业组国内外技术和产品招展,要求完成320个标准展位数的招展任务,具体如下:
专业组名称
负责人
招展内容
招展数
建筑与科研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梁章旋
绿色建筑、节能建筑、智能建筑总体设计方案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实例、规划设计、施工技术、科研成果等。
10个
建筑节水
福建省水工业技术情报网程宏伟
建筑与市政给排水管材管件、节水器具及设备、中水利用技术、景观用水循环利用技术、雨水收集利用技术、节水管理技术等。
40个
建筑电气
福建省建筑电气技术情报网陈汉民
建筑电器、节能灯具、节能光源、LED照明、节电控制技术等。
50个
建筑智能化
福建省建筑业协会建筑智能化分会缪希仁
安防、综合布线、楼宇自控、停车场设备与管理系统等。
20个
建筑空调
福建省暖通技术情报网陈仕泉
新型通风系统、空调制冷节能技术、空调和建筑设备节能改造技术,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立体绿化技术等。
50个
建筑门窗和钢结构
福建省建筑业协会金属结构分会黄夏东
建筑门窗和钢结构:节能门窗幕墙、遮阳系统、相关配件、节能检测技术和钢结构等。
40个
新型墙体材料
福建省新材办余天寅
新型墙体材料:节能砌块、生产机械、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屋面隔热系统、保温隔热材料等。
40个
建筑涂料
福建省建筑涂料技术情报网沈南生
环保、隔热涂料及配套产品、水泥生产新技术等。
20个
建筑防水材料
福建省建筑防水材料技术情报网黄文巧
防水材料、高强、高性能砼等。
20个
新农村建设技术与产品
福建省建设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翁建新
新农村建设技术与产品。
30个
2.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项目(包括本地单位)的招展,要求完成220个展位的招展任务,具体分配如下:
单位
招展项目数
单位
招展项目数
福州市建设局
50
南平市建设局
10
厦门市建设局
50
漳州市建设局
20
泉州市建设局
50
龙岩市建设局
10
莆田市建设局
10
宁德市建设局
10
三明市建设局
10
总计
220
3.做好台湾地区、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地区的组展工作,要求完成100-110个标准展位的招展任务,其湾地区80个、港澳和东南亚地区20~30个。
(二)招展工作计划
序号
工作计划
工作任务
1
2006年12月
①建立工作机构:省厅和各设区市建设局建立工作机构。
②起草招展项目通知
2
2007年1月
①建设信息网、建设部网站和省发改委6·18网站招展信息。②由组委会办公室、10个专业组和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寄发项目参展报名通知。1月底反馈初步情况。③组委会组织人员到各地市进行摸底调研,收集各地相关产品和技术情况。
3
2007年2月
①召开博览会筹备工作座谈会。②各设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10个专业组陆续收集参展项目申报情况。③组织台港澳地区招展
4
2007年3月
①专家部提出入选参展项目和签约项目的技术评审要求,制定评审标准,各专业组制定具体的技术评审标准;②10个专业组制定项目初评标准,并上报组委会。③制作博览会招展书并进行前期联络。④各专业组组织项目初评、筛选,并将筛选合格的项目上报组委会。⑤确定广告机构并由其提出广告安排计划。
5
2007年4月
①根据布展与项目对接部提出的展区平面布置方案,组织专家委员会对初选参展项目进行技术评审,确定参展项目。②4月底印发参展通知及展位通知书。4月份召开参展商协调会议,确定参展商展位、收取押金、广告费用及落实广告方式、具体布展的方案、布展时间等。
6
2007年5月
①押金收取和广告安排:5月20日前,根据展位押金收取情况确定展位布展,根据企业的反馈进行展馆广告安排;同时,做好公布推广项目证书的前期准备。②广告落实:5月30日前落实展馆广告。与广告公司商定具体项目费用、时间等。
7
2007年6月
6月12日~15日布展、18-20日安排参观展览。
六、项目对接实施方案
(一)技术需求与项目成果对接任务
由布展与项目对接部、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负责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项目技术需求和项目成果对接工作,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在地市项目成果的对接,任务分解如下:
单位
成功对接项目数
单位
成功对接项目数
福州市
17
三明市
8
厦门市
17
南平市
7
泉州市
16
龙岩市
8
漳州市
12
宁德市
7
莆田市
8
总计
100
(二)技术需求与项目成果对接工作计划
序号
工作计划
工作任务
1
2007年1月
发动地(市)开展会前项目成果对接:下发技术需求征集和成果对接工作通知,要求各设区市建设主管部门开展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技术需求征集和成果对接工作。
2
2007年2月
①部署项目成果对接任务:召开“海峡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博览会”筹备工作座谈会,部署对接任务,全面发动全省建设行业做好博览会项目成果对接工作,并提出相关要求。②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单位征集技术需求和寻找项目对接成果。
3
2007年3月
①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技术需求征集,并结合项目征集开展项目对接工作,收集、跟踪、服务有可能对接的项目。
②组委会布展与项目对接部跟踪了解各地征集技术需求和寻找项目对接成果情况,并督促落实。③3月底前,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汇总上报各地技术需求征集项目。
4
2007年4月
①4月5日前组委会布展与项目对接部汇总统计各地技术需求征集情况。②4月10日之前,组委会布展与项目对接部会同专家部、综合部完成技术需求征集项目的筛选、评审工作。③将省建设厅征集的参展项目(含新技术、新产品和技术需求等)下发各设区市,促进各地开展项目对接。
5
2007年5月
①2007年5月15日之前,组委会布展与项目对接部按类别汇总各地上报对接项目,并会同专家部、综合部筛选重点对接签约项目,并对签约项目进行技术评审。②2007年5月31日之前,拟定对接会组织方式、会议议程,并报省建设厅领导审定。
6
2007年6月
“6·18”期间召开专场项目对接会,进行项目对接。
(三)对接主要活动
在“6·18”期间举办专场项目对接会。
2.地点:福州金山会展中心(届时向“6·18”组委会办公室申请安排会议室)。
3.参加对象:①参展企业代表;②科研机构代表;③要求各设区市组团参加对接会,并参观展馆(每个设区市建设主管部门组织施工、房地产、设计、图审、监理等单位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参会)。
4.活动内容:①通报“海博会”有关情况以及成功对接项目情况;②省建设厅向入展技术和产品企业颁发推广证书(按地区领起);③举行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从各地会前上报成功对接项目中,筛选一批技术先进适用、投资额较大的重点项目在对接会上进行现场签约;④入展重点企业介绍新技术、新产品;⑤发放企业和省建设厅编制的有关宣传资料。
七、展馆布展实施方案
由项目布展与项目对接部负责展馆布展工作,招展部、专家部、综合部协助。负责展馆方案设计招标、展馆方案设计、布展施工、项目展览等工作。为了更加有效地搞好展馆设计和布展施工工作,拟委托省建设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协助实施有关展务工作。
(一)布展工作计划
序号
工作计划
工作任务
1
2007年1月
①布展部制定布展工作计划;②综合部会同布展部寻找中介策划机构,协助实施有关展务工作;③综合部委托有关单位起草模型屋方案。
2
2007年2月
①2月30日之前,确定策划机构;②2月15日之前综合部会同专家部组织各个专业组和示范工程单位提出模型屋集成技术项目。
3
2007年3月
①3月15日之前,布展部拟定展馆布展设计方案招标书及招标公告,3月31日之前,明确展馆需求与功能分区,展位安排,并招标公告。②3月20日之前专家部组织模型屋集成技术项目方案论证,3月31日之前确定模型屋集成技术项目和建造方案。
4
2007年4月
①布展部制定展馆设计评审办法、测定工程项目预算费用;②布展部会同专家部成立布展方案评审小组;③4月25日之前,召开布展方案评审会议,研究确定展馆设计方案。④布展部起草展馆施工单位公开招标书。4月30日之前发出施工单位招标书。
5
2007年5月
①5月15日之前收回施工单位招标书。②5月25日之前,组织施工方案评审,确定布展施工单位。③5月31日之前,做好布展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6
2007年6月
6月10至17日,全力组织布展,全面完成布展任务。
(二)主要工作
1.组织制定展馆优化设计方案工作。
(1)明确展馆需求与功能分区:与专家部密切配合,根据征集项目的特点,围绕绿色与节能主题,初步筛选确定参展项目和参展内容,并进行展馆功能分区定位,为展馆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2)协调确定展馆设计方案
①协助“6·18”组委会办公室制定展馆设计方案招标书,并送审。标书内容包括:a、展会名称;b、招标方;c、评审时间;d、评审地点;e、招标内容和要求;f、工程项目费用(含设计和布展)。
②协助成立设计方案评审小组。评审小组由领导、“6·18”组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省建设厅“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专家和监察部门人员组成。具体名单另拟定后报批。
③测定工程项目预算费用:组织评审小组成员共同测算、议定工程项目总费用,为编制标书明确工程项目费用提供依据。
④征集设计、施工单位。制订招标公告,明确设计、施工一体化办法,招标公告,征集展馆设计、施工单位。
2.督促中标的展馆设计制作单位,按博览会组委会要求,结合参展商提供的信息,在预留模型屋布展空间的情况下,细化并落实设计方案,并报组委会领导审核。
3.组织做好展务工作
(1)编制参展商情况汇总表。根据汇总的参展商名单召开参展商协调会议,确定展位号,编制参展商情况汇总表,并与招展部密切配合,使招展、布展与展务服务工作相互衔接。
(2)统计、发放参展商及工作人员证件。根据6·18展览会证件发放办法,事先收集汇总相关各参展商和组委会具体参会人员数量、姓名以及相关信息,报送6·18组委会证件组,统一制作有关证件,按规定发放。并要求领取车辆通行证。
(3)指导和帮助参展商做好展品通关、运输及储存工作。所有境外展商的展品通关,按6·18展览会展品通关程序办理;向有需求的参展商推荐大会组委会指定的运输商;与展馆或6·18会务部商洽展商展品在展馆中的指定储存方位、储存要求,提供给各有需求的参展单位。
(4)校对、确认与制作参展商中英文楣板文字。
(5)落实博览会参展商报到时间、地点,编制报到表格,做好参展商的报到工作。
4.协调展馆布展施工
(1)参展商凭展位通知书及缴款凭证复印件,领取布展证和参展证。督促参展商按时按要求进场布展。布展时间为6月12日至17日,每天上午8时至下午5时(6月17日中午12∶00之前布展结束)。
(2)向布展单位下达布展任务,包括展示企业数量、展位或展板数量、模型或设备等。
(3)协调布展单位与参展企业之间出现的问题。
(4)督促布展进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布展工作任务。
(5)做好撤展服务。严格按照6·18组委会关于撤展的规定,指导、帮助、控制好企业的撤展。
(6)博览会展期,在现场设置服务机构,随时服务参展商。
八、模型屋设计、制作、布展方案
由专家部和综合部负责,招展部、布展部、各专业组、示范工程单位和有关单位协助,主要负责模型屋集成技术项目的征集、筛选、模型屋方案设计、制作、布展等工作。为了更加有效地搞好模型屋的制作工作,委托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协助制作。工作计划安排:
序号
工作计划
工作任务
1
2007年1月
综合部委托福州市规划设计院起草模型屋设计方案,建筑与科研组、专家部配合。
2
2007年2月
2月15日之前,综合部会同专家部组织各个专业组和示范工程单位提出模型屋集成技术项目。
3
2007年3月
①3月15日之前,招展部会同各专业组征集模型屋集成技术项目;②3月20日之前专家部组织模型屋集成技术项目方案论证,3月31日之前确定模型屋集成技术项目。
4
2007年4月
①提出模型屋建造方案,专家部组织评审,确定模型屋建造方②测定模型屋设计、制作预算费用;③组织报送模型屋技术集成项目的建造材料和产品;④综合部协助房地产开发公司制作模型屋;⑤专家部指导模型屋制作。
5
2007年5月
模型屋项目集成建造。
6
2007年6月
①6月10至17日,组织布展,全面完成布展任务。
②6月18-20日模型屋现场展示相关工作。
九、宣传工作方案
(一)宣传工作内容
1.2月下旬请省政府新闻办出面邀请各新闻媒体召开博览会新闻会,各新闻媒体刊发博览会招展信息;
2.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经济频道从2月份开始到4月底在晚间节目滚屏每周两次播出博览会招展信息或制作广告短片在晚间节目中播出;
3.从2月份开始到6月份在新华网和福建东南网开辟博览会专页,宣传博览会招展信息和其他有关动态;
4.各阶段博览会重要阶段性工作进展或开展前由省厅召开新闻通气会,向主要媒体记者新闻;
5.6月份,委托有关单位,编辑印制博览会会刊,内容包括领导寄语、题词,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知识,参展单位展示等;
6.6·18期间宣传均纳入“6·18”办新闻中心统一安排;
7.博览会结束后向主要媒体博览会成效新闻;
8.福建电视台经济频道“财富论坛”节目在博览会前夕录制播出有关博览会的领导、专家访谈。
(二)配套宣传
1.由省建设厅主办的《福建建设信息》根据需要不定期印发“博览会专刊”送有关领导、部门单位和博览会组委会各成员、专业组参阅;
2.与省发改委6·18组委会联系,在组委会内刊《6·18博览》刊发博览会动态信息,2月份刊发该刊记者采访博览会专稿;
3.在博览会前,制作有关建筑节能知识手册,并在博览会期间免费赠送;
4.由省建设厅新闻办录制整个博览会筹备及展览情况,会后制作本次博览会DVD,赠送有关单位。
十、工作制度
(一)会议制度:综合部根据各个部推进工作情况,适时召开各个部的联席会,总结通报阶段性成果,分析薄弱环节,部署下一阶段工作,确保博览会筹备各项工作按质按时完成。
展会布展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馆;中小型科技馆;工程建设
一、写好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是对科技馆建设项目的轮廓设想,主要是从建设的必要性来衡量,初步分析和说明建设的可能性。
二、征集科技馆布展方案。依靠社会力量,建立地方特色的科技馆,争取当地科研单位、企业集团的支持。广泛地向社会征集科技馆展览、展品的方案,通过组织对方案的评选,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馆布展最佳方案,通过从优秀方案中提炼出符合当地文化、科学的理念。根据征集的优秀方案,编制科技馆初步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的理念、规模、特色等。
三、展区、展品工作是新馆建设中两项主要工作,展品是科技馆的灵魂,展区、展品工作是科技馆整个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展区、展品工作包括展区规划设计、展品开发、研制、布展设计、施工等工作,决定着科技馆的定位,展区划分、展品选择、布展施工,是否具有特色等一系例问题,直按影响到开馆后展品是否能吸引观众,布展是否协调,是否美化和突出展品等。
按照设计任务书进行初步设计,在初步设计初稿的完成情况下,广泛听取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相关专家和青少年的意见,修改整合设计方案,结合当地科技、文化、历史等情况,使初步设计具地方特色、实施性强的方案。最后报相关部门审批,确定展览大纲。
四、2002年前,国内新建和已建的科技馆,在展区的规划、展品的开发研制、布展设计施工,采用的都是委托设计、委托制作、联合开发,定向选择设计、施工队伍等。因为当时科技馆建设人员和队伍比较少,技术手段相对落后。随着近十年的发展,我国已进入了比较成熟的科技馆建设阶段。
1. 招投标制度一直在建设工程、设备采购等项目中广泛采用,近年来正逐步成为科技馆建设中主要的方式。目前,科技馆建设一般采用三种方式:1. 公开招标:对于工程量大且技术成熟的项目采用公开招标。2. 邀请招标:对于工程量不大,国内只有几家具备制作技术的项目采用邀请招标方式。3. 议标:对于项目科技含量高,技术上需要研究、开发的项目采用议标方式。
2. 根据展览大纲,编写布展招标文件、展品招标文件。展品发标应按展示功能、展品性能、科技含量等,制定各个分包。对于成熟的基础科学的展品,应统一技术要求,尽最大程度地用相同规格的器件,以便做到各投标单位的价格可比性,同时减轻以后运行中的维修费用。通过多种渠道,向科技馆界、展品设计制作厂家、科研所、大专院校,企业集团等广泛发标。借助招投标公司平台进行发标、招标、开标、评标。
3. 布展、展品的评标评委应以科技馆界、装饰界、美术界专家为主。通过此方式以获得最好的性价比展品。
4. 按照分包、采取逐一展品开标方式,所有能制作的单位均可参与投标。评标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把握展品的形式、材料、展示方式及关键技术,低价格不是中标的唯一标准。
(2)对新研发的展品,应单独招标,确定是否符合科学原理和科技馆展品标准,考察风险度,确定是否具有可实施性。
(3)在评标过程中,应以有过相同制作业绩的单位优选,因为他们对此展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作的展品会更完善、安全、可管理性更强,价格也会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布展投标单位的技术人员应到达评标现场,随时澄清有关技术上的问题。
5. 签定展品合同前,建设单位、展品制作单位和布展单位必须对展品的外观形式、颜色、选用材料进行最终确定,以保证展品与展区规划协调一致,避免重复装饰浪费资金。
6. 展区、展品细化工作伴随着科技馆招标工作的结束而开始。展区划分、展品设计应成立专门的部门来负责具体工作,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展区规划、展品工作是在展览大纲的指导下完成,展览大纲是政府对科技馆建设资金的认定,按照批准的展览大纲和提供的资金,对已签定的布展合同和展品合同进行相应的细化。开展规划、设计、施工和展品的研制,布展和展品工作要有机地结合,相互协调。
布展应侧重对安全性、知识性和艺术进行最终的审核。展品侧重对科学性、安全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艺术性进行最终审核。对于不符合项应修改细化方案,一至符合为止。
五、布展、展品施工管理和试运行
1. 布展施工要和展品的研发、制作同时进行,这样布展和展品才能更好地有机结合,避免重复施工造成浪费(如:布展尺寸与展品尺寸不相符),避免展品的特殊要求布展无法满足(如:布展的环境使计算机系统无法散热)等。
2. 展品在安装、调试阶段,科技馆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应该共同参与,这样,在保证安装质量的同时,科技馆技术人员对一些隐蔽工程,和容易出故障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同时,由于参与,可以在安装、调试中发现一些对今后维修有用的技能。
展会布展方案范文第4篇
1.1建筑设计对城市规划的意义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其中,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城市的发展的一面镜子,建筑设计的合理规划,不仅为人们的休憩、娱乐、工作等提供了方便,而且有利于城市城市各方面的协调,从而保证城市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1.2建筑设计能够使城市规划更加的合理
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的延续和细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大,需要对城市的建筑进行合理的布局与规划,其中包括建筑、交通、绿化等各个方面。城市建筑设计的合理规划能够促进城市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并且实现城市的生态环境、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因此,要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管理。这其中很重要的是要做好建筑设计的规划,建筑设计要符合城市发展的需求。根据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针对建筑的不同功能不同的地区要做出不同的建筑规划方案,实现完善城市功能、体系城市风貌的目标。良好的建筑设计方案能够促进城市规划更加的合理,使城市的发展质量与水平更上一个台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通过对城市利用空间的考察,了解城市各个部分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其中的经济联系、政治联系等,建设相应的建筑群,从而使城市的建设布局更加的合理化。二是能够使城市规划方案更加的科学化、人性化,在进行设计方案的审核时,不仅要考虑城市目前的发展需要,而且从城市长远发展的方向来进行建筑设计,并且还要考虑其设计理念是否符合城市规划所要达到的目标。同时,要注重把握其城市规化建设的度,不能搞“面子工程”,这样不仅浪费资源,更背离了城市发展的方向。
1.3建筑设计对城市规划具有经济调控作用
城市建筑设计对城市规划具有调控的功能,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对城市的交通设施、基础设施进行调控,在审核城市建筑设计方案时,注重对城市设施分布以及布局进行调控,以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同时也能够使城市建筑布局也更加的趋向合理。二是对城市的经济进行调控,城市发展水平,主要是从其经济实力的强弱来体现的。因此对于城市的经济开发区、商业区、研发区进行空间上的调控,以促使城市的经济发展更加的和谐与稳定,从而保障城市的经济安全。
1.4建筑设计能够促使城市规划工作稳步
进行城市的规划工作包括各个方面,有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等等。正因为城市规划的复杂性,所以要对城市进行合理的建筑设计,以保证城市各个行业的经济协调有序发展。如果没有合理化的城市设计,就会造成城市各项工作不能稳定运行,短期内会出现各种社会问题,长期则影响社会稳定。
2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对策
2.1建筑设计在城市空间布局中的应用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各项设施与布局也更加的合理化。现代城市的发展布局与城市形态主要由经济水平来决定。在高度发达的城市,根据不同的生活工作需要,其建筑布局分工也更加的明确,如:住宅区、行政办公区、娱乐区、旅游区、工业区等等,这样的分布容易形成群聚效应,各个区内的基础设施能够相互利用,并节约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成本,使城市的各项工作能够有条不絮的进行。
2.2建筑设计在城市基础建设方面的运用
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分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因此在城市的规划过程中,要注重其各方面的联系。从而使城市的土地资源、空间资源得到合理的运用。它主要表现在城市的建设方面,城市的规划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要根据时展需求来进行微调整,使城市的建设能够跟得上城市发展的速度。因此在进行城市的基础设施设计时,要对城市的发展速度进行分析,根据其发展速度与规模,设计出未来发展的蓝图,并针对发展的需要,去指导城市的建筑设计。不能用宏观城市规划的理论,去指导瞬息万变的城市建筑设计方案。
2.3建筑设计方案在在城市产业规划发展中的运用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每个城市产业发展方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建筑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因此,每个城市都有其相适应的建筑设计风格,如: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城市,多以工厂为主体,于是形成了工业性城市的建筑风格;以旅游为主体的城市,多是自然风景、文化古迹,因而形成了旅游城。针对城市产业的不同,要设计出不同的建筑设计方案,工业城主要是对其电、水、厂房的规划建设;旅游城要在美化环境、保护文化古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地开发。所以,建筑设计方案在城市规划中要根据其产业的不同,使用不同的建筑设计方案,这样才能保证城市规划的合理性,促进城市的各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4建筑设计在整个城市科学化发展中的运用
目前,我国城市因发展速度快,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问题,而建筑设计为城市科学化的发展提供依据,因此要对城市建设进行科学化的建筑设计规划。城市建筑设计在整个城市科学规划发展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城市的建筑设计与景观区、经济区、工业区相协调,与城市的整体形象与周围的风景、古迹相适应,这样的科学规划方案,不仅能够保持城市原有的活力、特色,并且还能形成城市的独特的建筑风格。
3结语
展会布展方案范文第5篇
一、档案展览中建构“释展人”培育机制的必要性
(一)“让档案活起来”办展思路的提出,对释展人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首都博物馆历史文化展览时,提出“让文物活起来”的办展理念。将这一办展理念引申到档案展览领域中来便是“让档案活起来”的办展思路。这一办展思路,要求档案展览以讲好档案故事的形式,吸引更多观众的参观。而如何才能把档案故事讲好,一方面需要策展人对档案展览主题和内容的有准确把握,特别是对档案展览素材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它要求布展人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增强档案展览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提高趣味性和娱乐性,让观众真正融入和参与到档案展览构建的情景中去。其中,如何更好地满足策展人、布展人与社会公众三方需求,就需要释展人深刻领会“让档案活起来”的办展思路,进而以观众的观赏趣味为出发点,进行档案展览的选题策划、内容组织、形式设计等。具体而言,它要求释展人在参与档案展览策展过程中的文本和素材收集与组织的基础上,对档案展览内容和文化内涵作出精准的阐释和表达,以便充分理解档案展览设计团队和社会公众之间的需求。同时,释展人还需要对布展的展厅空间设计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一定了解,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增强档案展览的互动性和感染力,使社会公众充分参与其中。
(二)新媒体、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释展人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今社会,每个人面对的是新媒体、新技术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文化越来越多元化,使得人们的选择也呈现出多样性和无序性的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档案展览主要以纸质档案文件为载体,难免会让人产生乏味枯燥之感。为了能够使档案生动起来,档案展览应该逐渐地融入新媒体、新技术的展示手段。由于策展人是展览策划、大纲撰写、素材收集、脚本制作的参与者,他们熟知每份档案展品背后的故事,对档案展览的整体性有较好的把握。因此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上,策展人成为最好的阐释者。同时,档案展览要引起观众的注意力就必须要以“个性”取胜,只有这样,以观众为中心的档案展览才更具特色。而上述要求,一定程度上也对释展人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三)释展人能够搭建策展与布展之间的桥梁
按照常规的档案展览流程,展览公司的专业设计人员往往在后期介入。即使中标的公司,对展览形式的设计也是较为抽象的理念表达和空间展线布局。所以,在正式介入档案展览的具体实施阶段,策展方与布展方都需要必要的沟通者,能够将档案展览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阐释出来,甚至有必要把档案的特性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通过通俗的语言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释展人兼具的人文修养、艺术情趣、表达和沟通的能力,使得他们能够在档案展览由平面的大纲脚本到立体空间的实现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释展人不仅要准确表达档案展览的理念,而且能够敏锐捕捉观众的兴趣点,向不同层次的观众诠释档案展览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从而在策展、布展和观众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二、如何在档案展览中构建释展人的培育机制
在档案展览理念和技术手段越来越开放的今天,释展人在实现展览由大纲脚本到多维立体空间的转变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释展人的培育亦应当引起档案界的高度重视。
(一)建立初步的制度引导和人才培育体系
第一,需要各级主管部门的正确引导,结合档案展览部门的工作特点,进行长远规划,继而建立更为专业合理的培育体系。尽可能在提升档案展览品质的同时,使档案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第二,每个展览设立项目小组,实行展览项目责任制,确定项目负责人。在这个以展览项目小组命名的团队内,项目负责人可以承担展览“释展人”职责。第三,展览是一门融合了空间设计学、历史学、传播学、观众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展示艺术,需要展览筹备人员具备多学科知识交互应用的能力。因此,?展人机制的培育,需要建立相应的定期培训和交流学习制度,多方促进筹展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知识储备,为释展人的培养提供多元化的业务交流学习平台。
(二)明确档案展览释展人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1.由于档案展览的特殊性,释展人应当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精准把握档案展览的选题和内容导向,对涉及意识形态的相关信息要有正确的取舍和判断。相比文博系统举办的展览,档案展览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的性质更强,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在档案展览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释展人首先要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正确把握当下政府工作的重点和社会主流文化意识形态所倡导的价值观。并以此为准则,保证档案展览主题和内容不偏离政治导向,进而更好地发挥档案展览为中心工作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了解和熟知馆藏是档案展览释展人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由于人文地理的差异,每个档案馆的馆藏都有着独特的结构和特点,馆藏的内容和载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种差异性为释展人选题取材提供了指向性更为明确的地域文化特征。在此文化特征指引下进行选题策划,能够确保展览的档案特色。也就是说,释展人既要熟知馆藏结构和内容,又要对某一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研究,这样档案展览才能办得有声有色。
3.释展人应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从档案展览脚本到形式设计的转换,需要较强的思维跳跃能力,即从有逻辑关系的文字向多维空间组合的转变。实际上,这种能力的产生与初期的工作思路是紧密联系的,而这就需要释展人在档案展览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培养这种能力,例如为什么选取这件档案展品,档案展品陈列在什么位置,如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收到的效果如何等都是对释展人执行能力的考验。
4.释展人需要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一个合格释展人最基本的先决条件。释展人既要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又要掌握沟通的艺术与技巧。在此基础上,展览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才能够得到准确地诠释和表达。
三、在档案展览中培育释展人机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比博物馆展览,档案展览对释展人的依赖程度更高。博物馆展览陈列的是识别度较高的实物展品,立体感强,内容相对独立,没有较强的文本逻辑关系。在空间展示上可以借助气氛的烘托、意境的营造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档案展览则不同,档案背后的故事、展品之间的关联与线索,重点档案如何排列组合,展览主题和内容的高度提炼等,这些都依赖于释展人的理解、诠释和表达。
(一)不宜过于干涉展览设计理念的实施
虽然释展人是某个展览的行家,通晓整个展览的流程和内容,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保持设计团队的??立性。一方面,释展人要把握好展览内容表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展览由文本到立体空间转化的过程中,起到沟通和阐释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设计团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反而会对设计师的理念形成干扰,束缚好的创意,无法正常发挥设计团队最好的设计水平。
(二)释展人的培育需要相关制度的引导
释展人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有意识的自我学习到能力的提升和拓展,是一个长期积累和磨炼的过程。释展人的培养主要以个体的自觉培育意识为主,但仍需要制度的保障和引导。一是释展人在大纲策划、素材收集、脚本制作、讲解词撰写等工作环节中,既要熟练掌握每个环节的工作重点和操作流程,思考各个环节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有开放的眼界,把先进的技术理念和理论成果兼收并蓄,有的放矢地应用到展览的操作实践中。二是在工作实践中,各级主管部门应将释展人与展览的绩效评估结合在一起,建立释展人激励机制。对于在展览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释展人,可以优先承担重要展览项目的负责人或责任人,必要时还可以适当引入荣誉和薪酬激励机制。
上一篇:展览工作方案{甄选5篇}
下一篇:展厅设计方案{推荐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