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090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4分钟。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方案范文第1篇
日照分析须由规划设计甲、乙级资质或建筑设计甲级资质的技术部门采用计算机正版分析软件,根据国家标准和各地方法规对有日照要求的拟建、在建、改建或已建的建筑模拟其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大寒日或冬至日)的日照情况,分析计算其相关的量化指标。通俗地讲,是建设单位为了确定拟建建筑对自身和对相邻居住区建筑可能产生的日照影响进行分析,编制《日照分析报告》。日照分析是为了保障居民享受到最低限度的“阳光”的科学工具。决定居住区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所处地理纬度及其气候特征,二是所处城市的规模大小。不同纬度的地区,对日照要求不同,高纬度地区需要更长的日照时间。以沈阳为例,沈阳属高纬度严寒气候地区,住宅主采光面居室的日照时数,在有效日照时间带不低于大寒日2小时。
二.日照分析报告在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问题探讨
当前,应用现有先进的计算机日照分析科学手段,对居住区日照进行分析成为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与建筑设计工作的必然趋势。无论是旧城改造,还是新区开发,享受“阳光”的多少备受广大居民关注,也是衡量居住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2.1日照分析为规划主管部门审批提供科学直观的数据,在政府出让地块前,通过日照分析预评估可合理控制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保证新项目对周边在居住小区建筑的影响降到最低。案例:沈阳南塔某居住小区项目,规划设计要点是不大于4.0的容积率,不大于35%建筑密度。毫无疑问,满足这样的规划设计要点,规划方案应是33层或以上的高层住宅。由于整个地块呈东西带状型,用地红线的东西向长约1000米,地块的东面最窄处为55米,无论怎样的规划设计方案都会对周边居住小区有影响。使得原有规划在满足建筑间距和日照间距退让的前提下,采用一字排开的规划布局。虽然规划方案形成满足规划设计要点和《沈阳市居住建筑间距和住宅日照管理规定》,但对于周边居住小区的影响考虑,它并不是最合理的方案,即使是按政府规定的标准进行日照挡光补偿,也得不到周边居住小区广大群众的认可。日照成为此项目的难点,被挡光的居民或是向部门、规划主管部门投诉,或是通过媒体上曝光,为自身“阳光权”展开拉锯战,形成群众、政府、规划局和房地产开发商等多方的博弈局面,因此,政府在出让土地前应作一个日照分析预评估,给出一个“日照满足”的合理控制容积率和建筑密度。
2.2在日照分析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通过反复的分析,不断论证,得出一个合理的“日照满足”的优选规划设计方案。规划主管部门核定地块的规划设计要点后,建设单位委托设计院按规划设计要点编制规划设计方案;而在规划方案设计阶段,对拟建的居住区有可能产生的日照影响,邀请专家,规划局和设计院等多方进行论证,选择最优最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形成满足日照要求,并作为规划主管部门审核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案例:沈阳南塔某居住小区项目受地块的限制,由于日照问题未能解决,项目处于停工状态,群众,政府,规划局和房地产开发商等多方经历2年多的漫长协商。经过反复分析和论证,政府同意降低容积率,把容积率调整为3.3。将原有规划设计方案中33层的高层住宅调整为5层、15层、20层、28层和32层的建筑组合,重新选型建筑单体,尽可能做小标准层面积,通过日照分析报告,给周边居住小区广大群众一个最优最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经过多方的沟通协调,日照挡光赔偿标准在《沈阳市居住建筑间距和住宅日照管理规定》基础上提高几个档次给挡光户的群众,并对有损光户的群众给予一定的一次性采暖补贴,由此,得到周边的居住小区的广大群众较高满意度,规划设计方案也得到群众、规划局和房地产开发商等多方的认可。
2.3相关部门的职责
2.3.1规划主管部门在制定相关规划设计要点,和审批规划设计方案时,日照分析作为规划主管部门提供科学直观的报告数据,优先判断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3.2群众、法院日照维权过程中,被挡光的群众往往会提出日照分析报告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但又缺乏相应的评判标准。大多数情况需要借助于第三方法院,通过实测来判定,唯一的判定方法是大寒日(冬至日)的有效日照时间,但这又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方法,且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严重影响了时效性。而科学的先进计算机日照分析可以高效、客观、公正得出结论,同时也平衡了群众、政府和开发商等多方利益。
2.3.3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开发商一直扮演着城市建设发展的推动引擎,在现有市场经济体制下,都希望利益最大化,缩短开发周期,大多数拿地半年开工,一年内销售。在这种条件下只有通过日照分析和论证得出最优的规划设计方案,而不是在没有论证前,凭丰富的经验来主观判断。进行日照分析论证,既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又保障了开发商利益的最大化。
三.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有利于日照的方法
通过前面的实例,在居住区规划布局中,改变单纯按日照间距和规划退让,选择南北向行列式(并列式)的规划布局,充分利用太阳的方位角变化,采取灵活多样的组合方式,既丰富了建筑空间,又提高了日照质量。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建筑单体选型上尽可能选择板式住宅,比较优的建筑体系型系数,减少建筑自身遮挡;(2)建筑单体上下或左右错开布置;(3)规划布局采用条式住宅与点式住宅相结合;(4)南偏东的最佳日照角度的规划布局布置建筑单体;(5)在同一栋建筑中将对其他建筑有遮挡部分,局部考虑经济性减少层数;(6)在同一居住区里规划几种不同层高的建筑,如南低北高规划布局,周边围合式规划布局,混合式规划布局等。
四.结语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方案范文第2篇
实施方案
xx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生活的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等10余个民族,各民族相互“大杂居、小聚居”的生活环境基本形成,各民族之间互学、互助,交流、交融,维护了良好、和谐的生活环境。为深化地区嵌入式居住环境,根据我局工作实际,制定以下方案。
一、主要目标
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促进各族人民相互嵌合,通过政府引导、群众主动、设施完善等途径,着力改善各民族居住环境,共建团结、和谐、包容、美丽的新时代居住生活环境。
二、具体方法和措施
结合住建行业特点,发挥在规划、设计、房地产业监管、城镇障性住房、农村安居富民等优势,促进各民族互助、互融、团结、互助。
(一)深入挖掘当地民族特色元素。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色、民族俗文化、特色饮食、生活方式等,通过规划、设计赋予生活社区、村庄鲜明的特色民族融合文化元素,满足各民族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牵头科室:规划局
配合科室:房产科、安居富民办
(二)配套完善生活服务设施。完善城乡居住小区、村公共服务设施(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娱乐、休闲)和各民族生产生活特需(婚丧嫁娶、割礼、乃孜)服务设施场所。
牵头科室:城建科
配合科室:规划局、房产科、安居富民办
(三)加快推进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结合年度棚户区改造任务完成情况,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分配安置房采取民汉搭配的方式,通过引导,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生活环境。
牵头科室:棚改办
配合科室:房产科、规划局
(四)积极推进老旧住宅区综合整治。改善老旧小区供排水、供热、供暖、供气、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满足各民族生产生活的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牵头科室:城建科
配合科室:房产科、规划局
(五)引导和鼓励开发建设特色住宅小区。引导和鼓励开发商开发建设居住环境良好、配套设施完善的居住小区,按嵌入式居住要求进行销售,有效引导小区内各民族居民形成嵌入式居住形态。
牵头科室:房产科
配合科室:规划局、城建科、建管科、审图办、质监站
(六)适当控制保障性住房分配比例。按照嵌入式居住要求,分配已建成的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各民族基本住房条件,做到应保尽保。
牵头科室:保障办
配合科室:规划局、房产科
三、保障措施
(一)规划引领。指导各县市在编制生活区各项规划时应合理配置和布局嵌入式居住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在确定居住区规划条件时,要明确满足各民族婚丧嫁娶、牛羊宰杀、公共厕所等生活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内容,并明确配建规模和控制要求。
(二)重视设计。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各民族居住习惯和实际需求,在色彩造型、户型结构等方面考虑满足各族群众不同特性需求。特别时在普通住宅小区开发设计阶段,要严格把关,调动开发企业的积极性,开发建设符合各族群众生活习惯的高标准住宅小区。
(三)强制条款。未达到嵌入式居住要求的施工图审查不予通过;未按规划完成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不予规划竣工认可,不予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备案,不予办理房屋登记,对擅自变更嵌入是居住规划条件和设计方案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查处。
(四)强化考核。各县市在实施安居富民工程和危房改造时,将落实嵌入式居住纳入检查考核要求;在打造整村推进及新划宅基地时要严格落实嵌入式居住要求。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住宅小区;10 kV配网规划;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35-0094-01住宅小区的配网规划方案,采用科学的理论指导电网规划。不仅能够满足电力运行与投资的经济性,供电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可靠性,还能保证自身小区与市政建设中长期规划的平衡性与适应性。因此,在进行住宅小区10 kV配网规划时,应该正确的认识10 kV配网规划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满足住宅小区建设需求的同时,体现规划的超前性与科学性。
1 住宅小区10 kV配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中的问题
住宅小区10 kV配网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歧义,工询方案的制定流程存在问题;项目立项、排序、评估体制不完善;没有形成10 kV配网的主推接线方式,也没有考虑变电层的运行问题;没有定期进行规划,也没有制定统一的10 kV负荷预测与配网规划方案。
1.2 网架方面的问题
住宅小区10 kV配网建设网架方面的问题包括:停电户相对集中,计划停电占总停电户数比例较大;分段装接容量过大、用户数量过多,架空线联络不足,灵活性不高;K型站分布不合理,转供条件不好;小容量用过过多等。
2 住宅小区10 kV配网规划的步骤
2.1 了解小区配网总体规划的主要原则与目标
住宅小区配网规划应该适应于当地的电网发展,并且小区配网的定位应该有远景饱和的规划。此外,小区配网的发展计划,应该与城市发展计划一样具备良好的供电性能,例如在保证供电稳定、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实现资金与运行的平衡。
2.2 数据调查
住宅小区配网的发展计划存在不确定性,通过建立建筑的详细用地与供电密度控制计划,有助于分析不确定因素对住宅小区供电的影响,因此应该手机配网规划区的详细说明书,例如建筑的负荷指标、详细的土质、地图等。
2.3 小区、区分与规划
根据小区的用地发展标准与配套规划,将住宅小区分为不同类型的小区,对不同的小区进行负荷预测,然后选择变电站的位置,并根据不同小区的负荷密度进行定容,完成对整个小区10 kV配网规划。
3 住宅小区10 kV配电网的解决方案
3.1 优化选择网络接线模式
在进行住宅小区配电网规划的时候,应该重视接线模式的研究,根据住宅小区的具体状况,不论是经济状况还是周边环境,然后选择最优的网络接线模式。进行接线模式选择时,应该遵循安全、可靠、运行稳定、运费较低、基建投资较少、方式灵活、有利于配电网自动化、有发展空间的等原则,其中最终要的就是考虑网络接线模式的投资经济性与安全可靠性方面的平衡,这直接关系到小区所有住户包括开发商的直接利益。
3.2 明确小区10 kV配电网规划的作用
住宅小区中的10 kV配电网规划方案不仅只满足供电投资的经济性、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电力供需的平衡性这几方面的原因,当地的通信部门、城市美化部门、市政规划部门等都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了解配电网规划对整个城市的美化建设中的作用,将其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来进行规划和管理。
3.3 优化开关站的选择
住宅小区电网规划在进行开关站的选择时,必须重视下面几点原则:接线遵循简化原则;留有发展余地;方便减少敷设并减少配电网电缆长度,节约投资成本;操作简单、便于管理与维护;尽可能靠近符合中心。通过上述几个原则建造的开关站,不仅能够解决开关站配电网络接线不灵活、线路出现走廊不足、高压配电站变电站出现开关紧张等方面的问题。
3.4 优化选择变电站的地址
住宅小区10 kV配电变电站的选址应该遵循《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原则》与当地的电网规划章程,同时还应该根据自己住宅小区的特点进行,例如负荷密度高的住宅小区,器配网规划应该选择容量超过800 kVA的配电变电站,而负荷密度不是很大的小区,则应该选择小容量配电变压器优势更大。在10 kV配电变电站选址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包括:变电站的选址应该考虑上一级电源的状况与住宅小区周边的环境状况,尽可能保证去与上一级电源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与统一;变电站选址在不破换周边环境的前提下,是应该尽可能靠近负荷中心,并且当通过相关市政规划部门的同意后才能进行配电网规划;通常变电站的负荷预测存在不确定性的问题,这就要求10 kV配网规划应该尽可能适应不同的负荷增长,这样变电站的容量选择与选址才能满足负荷不确定性变化的需求。此外,住宅小区中负荷密度不高的地方,小容量多布点的中压变压器也成为发展的趋势,其具有的优势包括:便于统一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配网规划能够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小容量变压器的低压线路可靠性高、变压器电压水平好,并且发生故障后其影响的范围相对较小,造成的损失也相对较小;小容量变压器能够有效的缩短低压线路的长度,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线路中不必要的电能损耗,较大容量变压器运行更经济。
3.5 确定住宅小区的负荷指标
住宅小区一方面应该根据用户的需求以及小区的实际状况,另一方面应该根据相关的总体电力负荷指标的标准,确定小区的负荷指标。住宅小区根据用途可以分为居住及商业用地,这两者的负荷指标的选择不仅相同。首先是居住用地的负荷指标,配网规划人员应该先进行居住用地负荷分布的预测,注意选取最大负荷同时系数与负荷指标的同时,还应该根据小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与发展状况,通过分析所有住宅用户的电气用电状况,例如空调、电扇、照明、电视、电脑等用电,在根据居民的住宅面积,最终确定小区居民的用电负荷密度;其次是工业用电的负荷指标,工业用电的负荷指标与居住用电的评定方法与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应该根据实际状况,综合考虑工业的盈利状况与发展状况,准确的预测和分析用电负荷,进而确定其负荷密度,然后根据相关的标注去顶其负荷指标。此外,住宅小区的10 kV配网规划中可以利用高低两种方案来预测,低方案指的是对负荷密度估计较低的方案,高方案指的是对负荷密度估计较低的方案,应用这种负荷指标确定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区负荷预测的精度。
4 结 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住宅小区10 kV配网规划时,应该重视规划方案的灵活性,如果负荷密度发生变化,变电站的规划方案也应该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在配网规划的过程中,所有的环节都应该由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专家、规划管理人员等进行反复的推敲与论证,采用有效的解决方案,尽可能避免规划中出现的众多问题,确保住宅小区供电的可靠性、稳定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杨仕锋.浅谈小区10 kV配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J].科技论坛,2012,(15):39.
[2] 李开红.10 kV配网优化与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0):157-158.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绿化;美化;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加以及城市化的推进,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的居住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其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人们早已不再满足于居住的适宜性和室内的装修质量,而是更多的关注于生活周边环境的绿色化。因此,在此背景下,对当前我国城市居民居住环境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进行探讨是极其有必要的,无论是满足居民的心理还是生理需求,它都能充分发挥其绿色、自然以及景观欣赏性的作用。
1 设计理念
居住区景观可采用简洁、自然、现代的景观设计理念,突出绿色、生态、人文气息,采用回归自然的造园手法突出居住区的园林景观主题,将园林景观纳入居住区整体环境中,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形成点、线、面相结合,自成系统的绿化景观格局。在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建设绿树成荫、独具风情的生态居住区。
2 规划原则
2.1 保证其交通性和适宜性。在进行居住区绿色美观设计规划时,必须结合实际,从实际出发。例如整个公园所在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位置等等。在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居住区交通的通达性和安全性,要利用绿色美观的景观设计来辅助交通,多采用具有引导性的植被和色彩进行绿色景观设计。居住区绿色景观设计不能只关注图片或者想象中的效果,要从实际使用出发,结合当地的人文景观和人文历史文化,从根本上使建筑、人文以及自然融为一体。
2.2 保证其经济性和实用性。居住区绿色景观设计除了考虑绿色景观本身的质量、美观外,还需要考虑其设计方案的经济成本。资金经济是开展城市居住区绿色景观建设的基础所在,若是无法保证设计方案的经济性,那将导致绿色景观建设资金链的断裂。居住区绿色景观设计方案的不同将直接导致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建材数量、设备质量、植被需求等的不同,这些不同将出现巨大的差价。所以,在进行居住区绿色景观设计时必须保证能够在有限的资金下,发挥最大的作用。通过城市居住区绿色景观设计方案这一根源来控制资金成本,从而保证公园设计能够发挥出资金供给的最大效益。
2.3 保证其景观美感和绿色化。居住区绿色景观规划最重要的就是对其美观性的把握,其美观可以选择现代化、传统化、特色化等,在进行具体设计时只有将城市的人文精神、居住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以及城市的经济特色三者相融合才能保证绿色景观设计真正体现出其城市的特有魅力和绿色美。生态化是保证居住区绿色景观美观的重点所在,要根据居住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作为景观设计的基础所在,因地制宜、因景制宜。此外,人文精神的把握也是城市公园设计的关键因素。
3 设计内容
3.1 功能分区。居住小区从居民的使用上可分成广场区、休闲区、老年活动区、青年活动区、儿童活动区、休息区以及生态防护林区和风景林区,明确各功能区的具体布局。在重要区域确定景观节点,进行分区和组景。安排重要建筑、雕塑、园林小品于开敞空间绿地等,形成连贯的景观,并有各自的特色。
3.2 规划布局。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关系到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因此,必须重视这部分的设计工作。要根据不同居住区不同的功能区来进行设计规划,例如休闲区、购物区、交通要道等等,要根据居民意见和设计需求来合理分布这些功能区域。而此时的居住区景观设计主要功能就是引导作用,根据各区域的功能划分来选择不同的植被和景观,这样能够帮助居民在居住区内准确寻找到所需的功能区域位置。
3.3 道路系统规划。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前提是保证其系统的实用性、科学性以及通畅性,只有在保证交通系统的基本功能后,才能将道路规划设计的绿化景观考虑入设计方案中。在设计使要注意根据交通系统道路不同的等级来设计其绿化景观。当前广泛使用的道路绿色景观设计就是在道路周边种植树木和草坪,使用多样性的道路铺设材料并适当增加道路旁的人行道和步行路。
3.4 景观系统规划
(1)景观系统结构。景观系统规划与用地布局密切配合。在规划中,利用景观规划的自然水系和环形道路相互交织,合理安排景观,展示自然美景。场地内设计的水系及植被,应充分加以利用。水景轴线可以串连沿景观带的各个居住组团,将水系和绿化伸入组团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绿色景观系统。(2)空间规划。三级空间规划,从开敞空间D半开敞空间D封闭空间营造,达到景观的完美统一。开敞空间给人开敞的视觉感受,形成充满层次感的公共空间。半开敞空间是指各组团景观通过绿地、树木进行联系。在绿带内结合不同树种之间隙及养护作业道,设计健康步道,局部设计小广场,以供业主晨练及散步之用。封闭空间园区为减少噪音的影响,在边缘处营造生态防护林,阻隔干扰,形成封闭式空间。
3.5 绿化生态系统规划
(1)水系统。水系统在居住区的设计能够增加区域的灵动感,而且,该系统还能够与绿地系统形成动静结合的美感。水系统无疑是以水为主体的,通过水的流动来加强整个区域的交流和提高相互影响力。通过各种水系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以及对水的管道流动处理,从而创造出各种充满美感的流线型景观。 (2)绿地系统。绿地系统则为“点D线D面”结构,以地块周边的树林为“面”,道路两侧的绿化带为“线”,以部分节点为“点”,共同构筑社区的绿色框架。结合郁郁葱葱的树林布置相应的居住、休闲及服务设施。人们可以在这里休憩、锻炼、赏景,享受生活之趣,体验自然之美。 (3)种植设计。植被的选取与种植是与绿色规划设计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植被的种类选用和设计可以说直接影响到景观的欣赏效果,所以选择植被这一环节务必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要以尊重自然为基本原则,将景观内各物种生存条件考虑入内。使绿色景观充分发挥它减少污染、使人们赏心悦目的功能,美化的外在形象,协调居住区各部分环境,发挥其美学价值。观赏价值重要,使用价值同样不能忽略,兼顾欣赏和使用价值是最好的,这样才能保证植被自身的协调性。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重视的提高,现代城市居住区中的生态绿化率也越来越高。作为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绿化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保证居民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努力做好城市居住区绿化美化规划设计势在必行。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分期建设、组团花园、景观渗透、邻里中心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项目解读
本项目位于山水资源非常丰富的浦江县中心城区北端的文景路以北、仙华路以东区块,总占地面积为194345平方米。
用地现状为一片农田,整个地块地势平坦。附近有浦江县重点中学、小学。在基地西侧有浦江县重要的文化设施之一山明美术院。
基地离浦江老城区中心距离仅五公里左右,交通便利。地块西侧的仙华路可直通仙华山风景区,地块南侧的文景路已建成通车,地块的北侧和东侧有规划道路。
基地外部自然环境非常优越。城市生态视廊“塔山、东山、仙华山”之间的视廊通过地块东侧,在地块内可远眺仙华山。东侧有大面积的水塘、植被茂密的丘陵。
但是,用地形状不规则,西侧沿仙华路界面被厂房、山明美术院等建筑物断开,在西侧厂房和山明美术院之间形成一块狭长的建筑用地。
因此本次规划设计重点应利用好基地东侧优美的自然环境,针对基地环境的缺点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提高小区景观品质。
二、项目定位
本项目开发定位为:浦江高品质公寓式安置小区。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创建浦江安置房典范,让安置户争先入住。
三、方案比较
针对分期建设、幼儿园的位置、交通组织,结合周边环境,我们进行了多方案比较,形成了“一轴一心多组团”的最终方案。
本方案的主要特色有:
1)分期建设
2)4个组团中心花园
3)人车分流、步行园区
4)外部景观渗透、保留城市生态视廊
5)邻里中心
四、规划设计
本次规划设计我们确定了以下四点规划设计理念:
1) 以“人”为本
2)“环境”先行
3)均好性
4)分期实施
1.规划结构
总体设计强调“一轴一心多组团”,创造独具特色、闹中取静的高品质小区。
一轴 ——结合地形在整个小区中间布置了主轴。
一心 ——由环通小区的机动车道围合而成的中心组团和绿地成为小区的一心。
多组团 ——本方案在住宅布局中遵循组团布局概念,各组团都留有相当开阔的公共交往空间。
2.功能分区
住宅区块:住宅区块呈向内围合布局,各楼进出口都位于组团内部底层。
公共服务设施:幼儿园居中,影响居民安静的生活。幼儿园在小区次入口,容易造成小区车行入口处的交通拥堵。经过多方案比较,最后确定幼儿园放在小区西面的狭长用地内,地理位置适中,便于整个小区的使用,同时利于对外经营。经过日照分析,幼儿园满足日照要求。
在小区中心绿地的北面布置小区的主会所,既方便使用,又是小区中心绿地的良好对景。在地块的西、南两边设置了沿街二层商铺,聚集城市商业街人气。
邻里中心:在本方案中我们提出了邻里中心的概念,因为考虑到安置房小区的大部分居民在拆迁前都居住在同一村庄或同一街道,邻里关系非常密切,邻里交往需要延续,尤其是中老年居民对邻里交往的心理需求十分强烈。因此,在每个组团中心绿地两侧设置架空层,布置健身、棋牌等活动空间,将原本全都集中在一个会所里的功能分散,为邻里交往提供更加便利的空间。
3.空间形态
本方案空间形态呈现西高东低的空间形态,强调中心绿化和组团绿化的景观效果。东面部分建筑为11层,西面建筑为18层。满足任务书中“东面不宜建高层”的要求,为城市生态廊道让路。
4.道路规划
小区共设四个出入口,小区的主入口设在南侧的文景路上,在西边的仙华路上和东边的规划路上设有小区的次入口。幼儿园旁的出入口为专门的人行次入口,这个次入口让小区与幼儿园、山明美术院紧密联系起来。
人车分流是我们的规划目标。地下车库出入口设在车行道两侧,机动车不进入组团,住户地下停车后可以直接由地下室电梯楼梯直达各户内,从而营造一个宁静、安全的居住环境。
小区居民可通过步行系统到达每户,同时设有滞留空间,集通行、漫步、观景、休息为一体,为小区居民打造出一个舒适的步行园区。
5.景观设计
四大组团中心花园:小区的四个组团分别规划了大面积的中心花园,花园中的硬质铺装、休闲亭廊、坐凳、健身场地等元素,以及多层次植被造景,营造出花园丰富的视觉体验和多样的实用功能,为居民提供一个多功能的中心社交场所。
景观渗透:中心组团东侧布置三幢点式住宅,且住宅底部架空,水塘及周边密林的优美景色完全渗透到基地内。并设圆形广场和亲水平台直接伸入水塘,小区东侧设计了游步道和河岸小广场,向组团庭院蔓延,形成连续不断的沿河步行系统。
架空花园:拓展社区绿化的立体层次概念,小区中多处建筑单体底层架空,在架空层中设计花园,使人与自然的对话体现在建筑与绿化的水融中,形成“园中有楼,楼中有园”的特色景观。
周边街景:南面沿街住宅界面过长,为避免单调,南边住宅有韵律的前后错位。位于文景路和仙华路路口的18层住宅后退红线较多,减少建筑对路口的压迫感,同时在路口布置了小型街头广场,具有美化城市景观和市民休憩的功能。
五、建筑单体设计
本工程以18层和11层住宅为主,配置幼儿园、会所、邻里中心等。
1.住宅设计
户型设计遵循“实用和舒适相结合”的设计原则,共分为70~140平方米八类户型,各类平面布局灵活、舒适实用,与总图上不同区位的景观及地形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做到客厅、厨房、卫生间的“三明”,达到采光通风良好的健康住宅标准。
针对安置户可能不止安置一套的情况,设计中考虑户型之间的灵活组合,设计一大一小、可分可合的“两代居”户型。户型紧凑实用,70方、80方户型做到两房二厅,90方做到三房二厅。一梯三户、一梯四户的组合布置方式,减少公摊面积,提高了套内得房率。
建筑造型简洁典雅大气,在满足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下,外观设计上尽量减少纯粹的装饰性构件及采用标新立异的造型设计,避免无谓的增加造价。
六、分期建设
本方案每个组团都有较完整的系统,可方便的按组团进行分期建设。一期为西南组团和幼儿园,二期为东南组团,三期为中心组团,四期为北面组团。
结语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从思想和技术层面,努力实践“设计改变生活”。针对安置工程的设计特点,本方案做到了规划结构清晰,为居民提供多功能的具有强烈社区归属感的中心社交场所,与周边景观相互渗透和呼应,人车分流,分期建设,住宅设计有针对性,通过邻里中心进一步扩展交往空间。
个人简介:
姓名:李锦霞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保俶路238号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一篇:居委阳光计生行动指导方案
下一篇: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推荐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