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寿险企划方案{集合5篇}

蓝色幻想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237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0分钟。

寿险企划方案范文第1篇

保障要求:每名员工都为意外伤害10万元,重大疾病10万元。

投资收益要求:除上述二险保费支出外,3000元以外的款项作为投资,计划3至5年取回。

能否每名员工都有自己的账号?能否为我们设计一个综合性的保险保障方案:

广州某企业

答:事业单位的改制使得职工原有的"铁饭碗"被打破,劳动、用工、分配等制度的前后差异对员工肯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此时,单位通过投保商业保险可以补充员工在改制后的保障不足,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使单位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中得以留住人才。

根据贵单位的要求,我们设计了以下的方案:

主要保险利益说明:

1、意外残疾双倍给付,保障更显人性化

员工因意外身故其家庭将获得10万元的补偿,若员工遭遇到意外残疾则可领取最高达20万元的补偿;

2、重疾保障观察期短,涵盖面广

在方案中,采用了目前市场上涵盖面最广的中英团险重疾产品,保单生效30天后,如患30种重大疾病中的其中一种,即可获得10万元的保险金;

3、分红型年金零风险,高回报,下有保底,上不封顶

在员工得到基本保障后,投资收益方面采用了零风险高回报的分红型年金,既有固定的保底(2.5%)收入,更有上不封顶投资收益,充分保障改制后职工的收入水平。

4、员工帐号独立,企业省心省力

寿险企划方案范文第2篇

寿险企业的市场营销环境,是寿险企业外部与市场营销活动有关的因素与寿险企业内部影响市场营销的因素的总和。因为寿险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成败,不仅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还受内部因素的制约。寿险市场营销就是要把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取得动态平衡。

一、寿险营销的外部环境

(一)基础环境

1?经济环境

(1)经济发展水平。寿险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经济繁荣时,社会对寿险商品的消费水平相对提高,寿险市场需求增长,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寿险企业经营规模就会扩大,经济效益就会提高。反之,情况则相反。因此,经济发展水平对寿险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起决定性的作用。

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综合指标,寿险企业在进行经济发展水平分析时,应着重考察以下因素:a、社会购买力;b、消费者收入;c、消费者支出模式的变化。

(2)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前提,宏观经济政策则体现着宏观经济发展的方向,它们必然影响和制约着寿险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给寿险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另一方面,我国寿险企业也应当尽快改变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套运作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2?社会政治环境

主要包括那些能够强制和影响社会上各种组织和个人行为的政治体制、法律、政府机构、公众团体。寿险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微观主体,其营销活动必定要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1)政治体制。它制约和规范着各种组织的行为,不管是寿险业还是非寿险业。

(2)各种法令法规。尤其是《保险法》和相关经济法规,不仅规范寿险企业的行为,而且还将影响寿险企业内部险种结构的变化、新险种的开发以及发展速度等各方面。

(3)政府的政策。法令法规一般来说相对稳定,但政府的政策,特别是与寿险企业密切联系的税收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等是对许多重大政治、经济问题作出适时、适当的反映,因而对寿险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更为频繁。

(4)主管政府机构。包括对寿险企业某些业务活动进行管理的政府机构,如工商局、税务局、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

(5)公众。这里不是指一般的老百姓,而是指所有实际上或潜在地关注、影响着寿险企业达到其经营目标的能力的公众。主要包括:a、媒介公众,主要是报纸、杂志、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等影响广泛的大众媒介。b、公众团体。在西方常被称为“压力集团”(presuregroup),指为维持某些部分的社会成员利益而组织起来的会对立法、政策和社会舆论产生重大影响的各种社会团体。例如消费者协会。

3?人口环境

由于寿险市场是由那些具购买欲望且有购买能力的人所构成的,因此,人口的数量、分布、构成、教育程度以及这些因素的发展动向就构成了寿险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人口环境。人口环境对市场需求的影响是深刻的,也是整体性的和长远性的,因而影响寿险企业市场营销机会的形成和目标市场的选择。

(1)人口总量。

(2)年龄结构。

(3)人口的地理分布。

(4)家庭规模、家庭类型及其变动、家庭职能的变化。

(5)人口环境的变化动向。包括:a、人口出生率的变动。b、人口的流动性,即人口的迁移活动。

4?社会文化环境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形成,是一种重视人际关系、伦理道德的文化,对于我国寿险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此外,我国以及国内各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对寿险营销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般而言,文化教育的普及程度高低与人们接受寿险产品的难易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而就文化教育的深度而言,文化层次较高的人,一般接受新事物较快,容易转变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寿险意识较强,而对于文化层次较低的人来说,则很难转变其观念。

寿险企业进行市场营销考虑文化环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并采用不同的营销方式:

(1)民风习俗、礼仪交往的不同,影响着营销方式的选择;

(2)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民风习俗、礼仪;

(3)的不同,会导致文化倾向、禁忌的不同;

(4)不同的职业,不同的阅历,在购买倾向上有不同的态度。

5?科技环境

科学技术深刻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寿险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科技进步给寿险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带来的巨大影响表现在:

(1)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灾害事故可能造成的人身损毁的伤害程度不断扩大。(2)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使寿险企业控制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3)新技术的发展会使人们的消费习惯、行为方式等发生变化,同时会带来新的交易方式、销售手段。

(二)相关环境

1?消费者的风险和寿险意识

消费者包括已购买寿险商品的顾客(投保人)和尚未购买寿险商品的潜在的顾客。

如果寿险消费者具有明确而积极的风险和保险意识,不仅可以为寿险经营提供良好的心理气氛,而且还可促进保户积极配合寿险企业的工作,提高寿险经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消费者还可能根据自身风险特点和对寿险的需求,向寿险企业申请特殊种类寿险,或为寿险经营提出各种建议和意见,推动寿险业的发展。此外,消费者若具有较强的风险和保险意识,还能够监督寿险企业的经营活动,从而促使寿险公司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因此,寿险经营者应因势利导,提高消费者认识、估价、处理风险和妥善利用寿险手段管理风险的能力,进而为寿险经营创造一个良好的心态环境。

2?竞争对手的状况

寿险市场竞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同业竞争,即寿险企业之间在经营规模、险种、信息、服务质量和价格水平上展开的竞争;二是行业间的竞争,即寿险企业同其它行业相互渗透,乃至引起资金转移而产生的竞争。目前,我国寿险市场竞争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寿险企业中既有国有独资企业,又有股份制企业;既有中资企业,又有合资、外商独资寿险企业。寿险市场竞争状况日益激烈。这就要求寿险企业增强意识,敢于竞争,重视对寿险市场竞争状态的研究,掌握竞争对手的情况,据此确定经营对策,充分发挥自己打击竞争优势,出奇制胜。

3?寿险营销中间人

寿险营销中间人是指帮助寿险企业推销寿险商品给最终消费者以及其他服务的机构及人员,具体包括:保险人,保险经纪人,营销服务机构(如广告商、寿险咨询机构)及金融机构等。营销中间人为寿险企业推销产品,并提供咨询、广告等种种便利营销活动的服务。寿险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时,要综合考虑营销中间人的实力、服务及其它变化,并在营销环境分析时,深入考虑这些因素,与这些力量建立起密切有效的联系,提高营销活动的适应性。

二、寿险营销的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实际上是寿险企业的内部与营销活动有关系的因素。换言之,市场营销是企业各个方面工作的综合反映,是企业内部实力的综合体现。寿险公司内部各个部门、各种管理层次之间的分工是否合理、合作是否协调、目标是否一致、是否团结合作等直接影响着公司整体的工作效率,影响着营销决策和营销方案的实施。

(一)寿险经营目标

寿险经营目标,是指寿险企业在充分利用现有经营条件的基础上,经过努力所要达到的经营目的和标准。寿险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经济主体,其经营目标就是通过寿险服务,保障社会公众经济生活的安定,实现企业自身利润最大化。上述目标是寿险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和行为标准,是寿险企业经营决策的前提和企业经营的指南。

(二)寿险经营策略

寿险经营的内外环境纷繁复杂,尤其是外部经营环境变化频繁且难以预测和控制,如经济周期、科技进步、消费习惯、市场需求等各种因素的变化,都可能严重影响寿险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对此,寿险经营者应该事先作好充分的准备,针对经营环境的每一重大变化,制定出一个或多个应变方案和对策,确保寿险经营的稳定性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同时,根据变化了的形势,随时修正和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寿险经营活动的需要。

寿险经营策略的主要内容有:

1?市场开发策略;

2?促销策略;

3?盈利策略。

市场开发策略既包括原有市场的扩张,也包括新市场的开拓,具体来说有市场浸透策略、市场开拓策略、新产品开发策略以及混合策略等内容。寿险企业在选择市场开发策略时,应根据具体的经营战略、经营市场及其他因素来决定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同时采用多种策略。

促销就是向消费者介绍和宣传寿险商品和服务以促进和影响人们的购买行为和消费方式。具体包括广告、人员推销、销售促进、宣传和公共关系引导等五种促销方式。每种促销方式都有其长处和不足,寿险公司应将各种促销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不同的促销策略,以更好地推进寿险商品的销售。

盈利策略是指为实现寿险经营的利润目标所采取的行动方案。主要包括低成本策略、高收入策略和多角化经营策略。寿险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用降低业务费用、节约开支、开展新业务、扩大经营规模或是多方位经营等方式来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

(三)寿险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寿险企业的经营管理是指对寿险经营各个环节(即展业、承保、赔付、投资),保险与寿险信息等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活动。

寿险企划方案范文第3篇

当你面对这样两份人寿保单时,你会如何选择:

同样都为10万元的保额,20年的交费期,但不同的是:第一份保单每年交保费2600元,第二份保单每年只需交240元保费。但第一份保单属于储蓄型的,也就是说所交保费是可以返还的,而第二份保单是纯保障型的,所交保费没有返还。

在专业定义上,第一份保单叫做“终身寿险”,第二份保单叫做“定期寿险”。终身寿险所交保费虽然较多,但最终钱还会回到自己手中,定期寿险便宜、相对保障较高,但交出去的钱再也拿不回来了。

在目前国内大多数人的意识中,总感觉“不返还”的保险产品不划算,但终身寿险的保费又往往比较昂贵,于是在国内市场上,“终身寿险附加定期寿险”的产品组合长期存在。看起来这样“折中两面讨好”的产品既实现了人身保障功能又能满足返还需求,以至于它甚至成为了一种固定的保险规划设计模式。

在大多数中国人对于风险保障概念才刚刚建立的阶段,纯保障型、不返还保费的定期寿险类产品,的确没有具备强大储蓄功能的终身寿险容易被接受,不仅仅在中国,尤其是韩国,日本等亚洲地区的保险市场均有此种现象发生。

但到了保险需求越来越个性化的今天,这种“终身寿险附加定期寿险”的组合方式已显出疲态,很多 线从业人员和专家都认为:应该到了要打破这种固定模式的时候了。

重新关注定期寿险

案例1:刚刚工作不久的张宁宁,每月收入45 OO元,她准备买一份保险,但自己以前从未认真了解过任何保险种类和具体产品。和人沟通后,在一大堆令她眼花缭乱的保险产品组合中,她始终搞不清楚自己最应该选择哪一种。

《钱经》观点:当我们第一次接触保险的时候,尤其是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群,最好选择最简单,最容易理解而且保费尽量便宜的保单,定期寿险是应该首先被关注的。

教科书上定期寿险的定义为:在保险合同约定的期间内,如果被保险人死亡,则保险公司按照约定的保险金额给付保险金,若保险期限届满被保险人健在,则保险合同自然终止,并且不退回保险费。

通俗一点的说法,定期寿险是指被保险人只有在保单约定的期间内死亡,受益人才可获得保险金。定期寿险的保险期间短则1年,长则10年、20年,或者采取截止到某一年龄的方式,如到65岁或70岁。

虽然各个市场的情况不同,定期寿险仍是全球保险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之一。由于定期寿险严格限定了只有在保单规定的期间内提供死亡保障,期满时无生存给付。所以,相比其他种类的人寿保险来说,定期寿险更接近于财产和责任保险。

假使一幢价值10万元的建筑物,投保5年期的保险金额为10万元的财产保险。建筑物只有在5年的保险期内发生全损,保险公司才会赔偿全部保险金额。相同的,一个人投保了5年期间10万元保额的定期寿险,如果被保险人于5年保险期间内死亡,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10万元;若在保险期间之外死亡,保险公司则无任何给付。

因为定期寿险的结构相对简单,相比于其他保险种类也更容易进行产品间的价格比较,所以便于投保人了解定期寿险的价格信息。这导致定期寿险市场的价格竞争比储蓄型和投资型保险市场更为激烈。由于定期寿险通常没有现金价值和红利,所以保单的比较只是基于保费便可以了。

第一张保单应该选择定期寿险

案例2:今年刚刚2 8岁,自己创业已经半年的李强,忽然觉得有买保险的必要了。经朋友介绍,他与一位保险人经过几次沟通后,得到一份优先购买定期寿险的保险建议书。他很疑惑:自己已经不是刚刚毕业的年轻人了,怎么还要首选定期寿险?28岁创业者与25岁白领所需要的风险保障难道是一样的吗?

《钱经》观点:购买保险的人群千差万别,保险需求也各不相同,但每个消费者首先必须遵循的风险管理原则是相同的――“重大风险重点保障”,然后再选择保险产品。从这个角度观察,定期寿险可能是符合上述要求的唯一有效的选择。

定期寿险对于收入较低而保险需求(通常来自家庭责任)较高的人群,就显得十分必要。风险管理的 个基本原则是,重点保障可能对家庭造成巨大损失的风险。如果目前家庭收入有限,没有能力购买保费较高的终身寿险或其他分红、投资型保险,消费者就可以选择定期寿险,用以保证在遭遇损失时有足够的财务保障。

对于那些事业刚刚起步,收入暂时有限的人群来说,定期寿险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尤其在事业的初创阶段,大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发展事业,而购买定期寿险刚好不需占用太多资金――为自身的发展投资,尤其是在职业发展初期阶段,无疑具有很高的优先级。

不仅仅在个人,家庭的风险保障方面,定期寿险还能对初创企业的风险给予一定的保障作用。新兴企业因为尚处于成形阶段,因此经营风险往往很高,企业趋于成熟尚需时日。此时,如果那些对企业的成功起关键作用的个别员工一旦死亡,必将给企业带来沉重的打击,也就势必将造成企业巨大的投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定期寿险是一种十分有用而且力所能及的避险工具,它不仅能够提供相应的保障,而且保费低廉。

如果企业为这些员工投保了定期寿险,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损失。此外,很多私人企业的所有者往往将企业资产和个人资产合而为一,一旦企业发生运作障碍,将直接导致家庭生活水准的大幅下降。在这些情形下,为保证自己家庭现金流量的持续和稳定性,虽然类似终身寿险的储蓄型保单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但是在财力并不十分充裕的条件下,定期寿险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购买定期,将余钱进行投资

案例3:王辉,民间理财高手,精通金融投资,在股票、基金等方面上的投资回报收益颇丰。但对于保险的了解不是很多,只听周围朋友谈起过储蓄型分红保险,知道保险的回报远没有在基金等上面的高。但是,他也有担心,万一发生了人身意外事件,自己在投资领域赚的钱足够多吗?真得能救家庭的燃眉之急吗?

《钱经》观点:王先生在投资方面算是高手,因此,基本没有必要购买分红险或储蓄险来进行保险理财。而定期寿险具有保费低、保障程度高的特点,一来可以在王先生万一丧失劳动能力或者离开人世时。给自己的家庭及时送上一笔赔偿金;二来不会占用王先生大量的资金,基本不会对其投资活动造成重大影响。

目前市场上新出现了这样一种保险购买方式:即使个人有充足的财力购买储蓄型保单,他们也往往选择价格低廉的定期

寿险。原因是,这样在保障相同的情况下,投保人就可以节省出一笔资金,然后将这笔资金投资于其他金融工具,比如现在行情不错的股票、基金和投连险等。如果一份定期寿险的利益加上投资收益的总和,超过了一份储蓄型寿险保单的收益,那么这种选择就是非常明智的。

通过建立这样一个“购买定期,将余钱进行投资”(简称“买定投余”)的安排,定期寿险不但完成了自己“本分内”的保障责任,还能对家庭的资产进行一次合理的配置,让有限的资金分别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如果构想完善,运作合理,“买定投余”计划就十分值得一试。需要注意的是,这项计划的成功离不开扎实的运作,通常以一年为一个周期。比如,投资者如果想通过购买人寿保险以外的途径储蓄,但是又无法按计划定期提存一笔金额,“买定投余”计划必将以失败告终。

终身寿险的一些“尴尬”

终身寿险的本质特征是:无论被保险人何时死亡,保险公司都将支付死亡保险金。可以说,终身寿险名副其实地为个人提供了终身死亡保障。终身寿险根据生命表定价,而生命表假定所有的被保险人都在某一年龄死亡,保险公司一般采用100岁作为保单的终止年龄――即假定所有的被保险人都会在100岁之前死亡。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不过是保险公司在定价时的一个假设而已。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终身寿险,即终身寿险相当于一份100岁到期的定期寿险保单。终身寿险保单都拥有现金价值,也就是说,保单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退保或解除保险合同,都可以获得保单的现金价值。而且,每份终身寿险保单都附有一张现金价值表,此表显示不同时点保单所具有的退还现金价值。

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终身寿险都具备了更高的灵活性和价值。对于保险需求超讨10年,1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消费者,或是希望以购买人寿保险方式进行储蓄的消费者来说,终身寿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的保险需求不超过15年,那么,购买一份终身寿险保单就有些过于浪费了,因为昂贵的前期费用降低了保单的短期和中期价值。但对于需要终身寿险保单人来说,更多意味着是一种半强迫式的储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保证储蓄计划的最终实现。

对于事业刚刚起步的年轻人来讲,一份保障充分的终身寿险显得花费有点过多。若想既不降低保障程度又可以减少保费负担,消费者应首先遵循“重大风险重点保障”的风险管理原则,然后再选择保险产品。从这个角度观察,定期寿险可能是符合上述要求的唯一有效的选择。

结论

1、建议购买保险时,首先关注纯保障的定期寿险和重大疾病保险。

不要轻易相信某些人的忽悠,盲目购买储蓄型保险。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你今年的年终奖是1000元,领导说我先不给你,我分10年给,每年给你101元,这样你的总收入是1010元,大于1000元,你同意吗?你肯定会说:不行!道理很简单,因为货币有时间价值。目前人在宣传储蓄保险时,就是不懂或隐瞒了这一点,他们给客户的讲解就和上面的例子一模一样。

2、对于30岁以下的年轻人,建议只需拿出年收入1%左右的资金购买保险,而并非教科书上通常所说的10%。

仔细琢磨、计算一下自己的风险保障需求,并尽量折合成现金的数量,这项工作并非想像中那样困难。但出乎我们预料的是:我们自己的计算结果往往都会小于人替我们计算出来的结果。原因其实很简单,也无可厚非:实际上很多保险人并不愿意去接消费型定期寿险保单,所签到的保费比较少,相对的佣金收入也就更少了,而付出的劳动却比较大。

3、经济实力越强的人,保险期就可以越短些。

因为自身可以在10~20年积累足够的财富,去抵御生、老、病、死。因此建议选择:保障期险为20年的定朝寿险。

4、30岁之前,不妨考虑用购买终身寿险的钱,自己投资。

寿险企划方案范文第4篇

当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不用担心有一天会花完的时候,还是要追求更高的会报吗?恰恰相反。那么有钱人应该干什么?他的重点应该是保护资产与分配资产。因为他们继续冒巨大风险获得的依然是今生永远花不完的钱,是更多的数字符号。而收入跟风险成正比,有钱人创造更大的财富就等于说让他冒更大的风险,把他过去一生的努力和未来的风险混为一谈,去博取那些多余的数字,这绝对不是―个富人的理财观念。

富人的理财观念其核心会偏向如何完整和放大地传承这一辈子用不完的钱,如何保护过去所有的成果,用不完给谁,怎么给法,如果没有给好,会让家庭四分五裂。财富家族无论现在的富翁是20岁,还是30岁,还是50岁,他的钱随便怎么用都用不完。因此对于寿险顾问而言,当他面对的客户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时候,以及这个客户有1个亿、10个亿的资产是一样的,就是不要再考虑保障型保险。

资产管理

“保单是容易变现的理财工具

资产保全在理财规划上是区别于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概念。资产管理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对资产进行合理的搭配、调用,以达到资产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产生一定的收益。并且通过资产管理,还是能实现一些被规划人的生活目标、管理目标。但是资产保全已经上升到另一个层级,是指客户的财产规模已经非常庞大了,今生今世花不完了,那么如何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允许的范围内,以及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保证财富的稳定、不要缩水。因为在某些法律的环境下(比如遗产税法),财富传承的时候会损失很大一块,怎样合理地规避这种损失,以及下面几代人的财富分配,怎样避免家里后院起火的情况,这些会是这类客户更关心的。

实现这些功能可以利用的金融工具就是保险和信托。人寿保险在让人们透过金钱获得心灵的坦然与安全感,进而向家人传递一份深切爱的同时,又与资产保全紧密地结合在―起,并彰显出独特的魅力。

人寿保险是一种十分容易“变现”的理财工具,是稳妥的资金储备方式。很多人在经营自己的企业时,都会拿出一笔储备金存到银行,以备于特殊需要时可以追加到生意中周转。但是当债权债务问题而引发法律诉讼时,银行的这些钱就有可能被冻结。此时生意上的往来就可能会因为缺少周转的现金流而导致停顿甚至引发破产。

但是,如果储备的方式是购买人寿保险的保单,这个问题便不会那么可怕。因为人身保险合同是以人的生命为保险标的,依据《保险法》的规定,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单,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不得转让或者质押,换句话说就是人寿保险的保单具有不可执行性。所以当所有的财产都被冻结甚至拍卖时,人寿保险的保单不会被冻结和拍卖,而其保单贷款功能则又使其成为了最便捷的“变现”工具。

因此,企业经营者如果能每年拿出一部分储备金存入保险公司,购买终身寿险,就可以在债权债务纠纷引发的财产被冻结、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的问题时,拿人寿保险的保单去保险公司进行质押贷款,贷款的额度通常在保单现金价值的70%-80%(具体比例可参照所购买保险合同的条款)。

即便遭遇到企业破产,保险单的现金价值也不会被计入抵债资产。在这方面,美国安然公司的老板可以说是很好的例子,他和他的家人在企业破产后还能享受很高的生活品质,就是因为在公司破产前,他和他的太太已经用350万美元购买了人寿保险,在美国法律规定的框架下得以在破产之后还能拥有大量可支配资产。

人寿保险是很好的避税工具。纳税人利用合法的手段,在税收法规许可范围内,采用一定的形式、方法或手段,通过经营和财务活动的安排,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就是很好的资产保全。资产保全这个层面高过于资产管理,如果资产保全没有做好的话,资产管理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如果平台不对,一个有钱人把一笔钱给了一个最后他不愿意给的地方或人手上,额度越多他就越心烦,一点意义都没有。

资产保全工具

“遗嘱+现金

而做好资产保全就牵扯到两大部分,一个是信托,一个是税务,这当中牵涉到保险。以保险作为工具,以信托和税务安排作为平台,到了这样的层面以后,才是资产管理。此时的钱生钱已经超越了大众投资者所进入的股票基金等二级市场,而是进入到衍生品以及股权投资类的投资渠道。由此可见,当今中国年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钱人”考虑理财的顺序应该是:先做资产保全,再做资产管理。

保单就是遗嘱,保单就是现金。举个例子,一个有钱人的资产分配。比如说他有一个企业,有两个小孩,有一些相应的金融资产,如果这个人说:我留个遗嘱,我走了以后两个小孩各50%,这就埋下了一个非常大的隐患。这个安排本身是不错的,50%与50%的安排,但这种安排是一个现金分配,现金分配的结果是必须变卖资产,必须把这个企业给卖了,卖了以后才可以分。比如其中房子值1000万元,这个房子要分给两个小孩,只能卖了,不卖就没法分。如果一个小孩留房子,另一个小孩拿500万元,就会有分歧,拿钱的小孩会认为房子值1500万元。如果放到企业则更复杂。所以当一个有钱人要传承资产的时候,他完全不能以这种简单的方式,必须要先规划资产结构。

比如,这个人的两个小孩当中大儿子比较善于经营企业,所以把企业留给大儿子,那么企业现在经营评估是多少钱,比如值1个亿。另外还有其他金融资产,总共有5000万元。那么两个儿子各占50%,按照7500万元来算的话,大儿子继承企业,二儿子除了继承5000万元金融资产,另外的2500万元,可以设定二儿子在企业中持有25%的股份,然后这个股份将来值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这当中50D0万元的金融资产可以用信托或人寿保险的方式,指定二儿子为受益人,就变成了无争议资产。而大儿子继承的企业资产也要有一个额度用人寿保险单来安排,用保险公司理赔的现金来支付资产转移过程中的遗产税。这样的预先安排才能避免将来有可能发生的争议,这是资产结构安排。给谁,谁承接什么样的资产,用什么样的方式和路径继承……所以,一个有钱人的资产结构规划和财富分配规划,远远超过死了大豸对巴钱分一下的概念。

遗憾的是,很多有钱人都还没有合理安排,甚至连遗嘱都没有,而仅仅是停留在心目中的比例分配。如果财富分配的结果是家族成员都不高兴的话,那就失去了赚钱的所有意义,这个钱是没有意义的,变成祸害了,变成带来不幸福的源泉。所以在分配的时候,要考虑如何通过这个分配,使这个家族更团结,互相之间关系更融洽,这是境界。要紧的就是规划好资产结构,以及尽早

开始实施长期的资产保全规划,比如寿险保单既要尽早买,又不能―次买够。

在国外,很多国家都征收遗产税,而且额度很高。我国也已经开始讨论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遗产税暂行条例(草案)》,根据草案,遗产越多,税率就越高,最高可达50%。因此,一个有钱人此生拥有的个人财富,在他离开人世的时候会因为纳税问题而“贬值”,甚至成为家人的―种负担和痛苦。如果资产中非金融资产很多,并且继承人在接受遗产时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遗产税的话,这些资产就不能被继承而可能被先期拍卖。所以,在做好遗产规划的时候,及早做好保险规划对自己、对家人而言,都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很多国家关于遗产税收的法律都是明确规定人寿保险的理赔金是不纳入应征税额的,这当中人文关怀的基本原理是:对一个人的资产可以征税,但是对一个人生命的价值是不能征税的。中国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广的政策是以人为本,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我国开征遗产税的时候,保险理赔也应该是免税的。

保单的运用

“分阶段”购买法

人寿保险的保单是非常好的融资工具,前面介绍保单质押贷款功能时已经涉及到这个同题。同时,保单的金融杠杆功能也是无可替代的。在西方发达国家,越是有钱的人就越是不断地买保险,道理就在于越是有钱的人就越会利用金融工具。当一个人以自己的生命为标的为自己和家人创造财富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说他对金融工具的运用到达极致了呢?

举例说明:如果30岁男性买一张保额为1亿元的保单,选20年缴费期,一种方式是一次买,每年交297万元的保费。另一种方式是分成A、B、C、D四张保单,每隔5年买一张,每张保单保额2500万元。第二种方式虽然每张保单的保额相同,但由于被保险人投保时的年龄不同,所以每张单子的价格不同。第一张每年缴费74.25万元,第2张每年缴费s2万元,第三张每年缴费90.5万元,第四张每年缴费100万元。

这两种方式有哪些区别呢?我们可以分别假设他在交到第10年和第20年的时候发生身故。在10年的时候,第一种方式已交保费2970万元,获得理赔1亿元,倍数为3.4;第二种方式已交保费1152.5万元,获得理赔5000万元,倍数为4.3。在第20年的时候,第一种方式已交保费5940万元,获得理赔1亿元,倍数为1.68;第二种方式已交保费4120万元,获得理赔1亿元,倍数为2.43。

可见第二种方式的倍数要比第一种方式大很多,这就是有钱人的聪明之处。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一种思路,在做保险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先算出对保额的最低需求,而不能单纯追求倍数。

这样的做法还可以放大到第六年用A保单贷款交B保单的保费,第十―年时用B保单贷款交C保单的保费,第十六年再用C保单的贷款交D保单的保费,如此周转,就可以仅用两张保单的钱供四张保单的“按揭”,尽管多付了利息的钱,却实现了生命价值的最大化。换一个角度说,当一个有钱的人在投保时!巴保单分成几张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发挥保单的融资功能而让自己轻松付保费。不仅让自己的生命永远有价值,更让自己生命的价值永远有倍数。只有这样,存在保险公司的钱才可以流动起来,既保全了资产,又发挥了投资功能。

案例分析

有一个这样的家庭,三口之家,丈夫40岁时事业达到顶峰,年收入过千万元。之前家庭一般的保障类保险比较齐全,以他们目前的现状,还需要补充哪些保单?他们这样家庭的风险保障系统该做哪些调整?

寿险企划方案范文第5篇

在外企工作的宋先生今年30岁,月收入万元。夫人28岁,在一家民营企业上班,月收入4000多元,他们有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女儿。宋先生给自己设计的人生规划是,在60岁之后每月能领到上千元的退休金,维持自己较高的生活标准,同时可以跟太太一起去旅游度假,充分享受生人。

投保思路

信诚人寿的副总经理方志男给宋先生设计了一个能够实现晚年梦想的保险理财规划。“保险最重要的功能是人生保障。一般我们并不建议客户把所有的钱都放在保险上,这样并不是最好的理财方式。保险一般应该占家庭总收入的10%左右,同时搭配储蓄、基金、股票等其他投资产品。”

保险方案

根据宋先生的家庭状况,方志男建议他采用信诚人寿“福享未来”养老年金保险计划。该计划有四个特点。一是领取金额有保证,领取金额是当初缴纳金额的两倍以上(含预估红利分配)。当被保险人过80岁大寿时,还能收到信诚人寿带来的意外惊喜――每份6万元的贺寿金和红利分配,领取总金额在47万余元。二是条款本身自带保费豁免条款(B款产品),即如果被保险人在缴费期内不幸身故,信诚人寿将代为缴纳以后的各期保费,被保险人的家人仍可继续领取退休金和红利。三是保险条款自带意外身故保障。如果被保险人在缴费期内因车祸等意外不幸身故,家属可以继续享受养老金和红利外,被保险人还可获得多增加的每份12万元赔付。四是产品多样,可供被保险人家属多种选择。在被保险人身故后,其家属可选择一次性领取大额赔付的产品类型,也可选择未来20年逐步领取的产品类型。

这样只要现在每月存入680元左右,一直存20年,等到60岁以后每月能领回1008元,一直领到80岁。如果自己在80岁以前身故,受益人(孩子或其他直系亲属)仍能继续领取这些资金。

宋先生随后算了一笔账:从30岁到50岁,他一共存入16万元,60岁以后领回资金超过24万元。同时,在他80岁时可以一次性领取6万元贺寿金,这样总共得到30多万元的回报。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