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396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6分钟。
一、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和迫切需要
习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论述,深刻阐述了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大意义。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当前,我县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的攻坚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保持良好的生产安全环境,实现安全与发展有机统一尤为重要,这就迫切需要用中国梦和省委、市委、县委的战略部署把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始终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着力落实企业主体和政府安全监管责任,贯彻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激发全局干部职工切实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推动安全与发展有机统一紧密联系起来,为“争当率先崛起排头兵、打造宜泸两地后花园”提供强大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习提出的中国梦的丰富内涵,紧密联系我局实际,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用中国梦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而努力奋斗。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要达到以下目标要求:
一是思想进一步统一。引导全局党员和干部群众把思想统一到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伟大中国梦上来,统一到团结一致、砥砺奋进的思想认识上来;统一到县委“转型增效”的工作主题和“四化并举、全域奋进、转型增效、实干为民”的工作基调上来;统一到“争当率先崛起排头兵、打造宜泸两地后花园”的奋斗目标上来。
二是力量进一步凝聚。引导党员干部和职工深刻认识伟大中国梦的本质和内涵,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激励以强大的精神支柱、扎实过硬的素质、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担负起历史责任,自觉做中国梦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引导党员干部要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上来,用到为民谋利、办实事上来,使全局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成建设美丽繁荣和谐的强大正能量。
三是作风进一步转变。引导全局党员干部牢记宗旨、服务人民。发扬奋勇争先、敢为善成的作风,发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作风,发扬联系群众、亲民为民的作风,充分展示为民务实清廉的安监人形象,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民风,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扎根群众、扎根企业,扎实开展好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杜绝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形成团结和谐、奋发有为的良好风气。
四是工作进一步推进。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切实把全局党员干部的精气神提振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超常付出推动工作,以干不好工作就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的敬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的战略部署,结合自身实际,迅速行动起来,讲实干、重实绩、求实效,推动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着力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着力提升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和支撑保障水平,着力推动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努力形成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整体形象更加美丽的生动局面。
三、主体教育活动的内容
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深入学习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理解中国梦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本质要求和实现路径,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实现中国梦为牵引,紧紧围绕县委“转型增效”的工作主题和“四化并举、全域奋进、转型增效、实干为民”的工作基调,实现“争当率先崛起排头兵、打造宜泸两地后花园”的奋斗目标,坚持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紧密团结,齐心协力,奋力谱写中国梦的篇章。
重点开展三个专题教育:
(一)开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教育。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省第十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县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即将召开的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深深刻领会省委、市委、县委主要领导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发展不平衡、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的基本县情,充分认识当前我县面临的多重机遇和拥有的多重优势,充分认识科学发展是本质要求和根本路径、加快发展是当务之急和民心所向,充分认识县委确立“四化并举、全域奋进、转型增效、实干为民”工作基调和“争当率先崛起排头兵、打造宜泸两地后花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抓发展人人作贡献的意识,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紧起来、急起来、干起来,奋力推进跨越发展。
(二)开展“团结和谐、维护稳定”教育。深入开展形势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和谐稳定对建设美丽繁荣和谐()的极端重要性,引导干部职工多做有益于发展的事,多说团结鼓劲的话,不信谣、不传谣、不盲从,更加自觉地坚守追求、顾全大局,营造团结和谐的思想基础和良好舆论氛围。凝聚“我为作贡献、发展我光荣”的强大合力。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关系,努力构建和谐的生产安全环境。
(三)开展“抗震救灾精神和感恩奋进”教育。广泛开展学习“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的重大成就,学习抗击“4·20”芦山强烈地震、“4·25”地震取得的重大胜利成果,广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省委、市委对抗震救灾工作的正确领导、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关怀,引导全县人民充分认识我们党的伟大光荣正确,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感谢组织培养、感谢群众信任、感谢同事支持的“三感谢”主题教育,重点宣讲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和群众工作法,让干部明白权从何来、权如何用,让广大职工明白职从何来、职如何尽;要在广大群众中开展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社会的“三感恩”主题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时代信念,把感恩奉献精神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方法步骤
根据县委安排,这次主题教育活动从2013年5月中旬开始,集中两个月左右时间开展,到7月中旬基本结束。我局将结合工作实际,分学习讨论、广泛交流、总结提高三个阶段开展主体教育活动,通过创新活动方式,争取主题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一)学习讨论,提高认识(5月中旬—6月上旬)。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动员大会,主要领导要结合本单位党员干部和职工思想实际亲自作动员,围绕“四个教育”专题,通过采取领导讲座、集中辅导、实地参观、中心组学习、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抓好学习,通过开好党组织委员会、党员大会、干部职工大会“三个会议”实现党员、干部、职工全覆盖。要围绕中国梦教育,以支部(股室)为基础,分层次、分专题开展集中讨论和小组讨论。开展讨论要拟定讨论题目,结合工作和思想实际,针对薄弱环节和模糊认识解疑释惑、纠偏正形,逐级形成讨论成果,调研成果要在本支部、本单位、本系统进行交流;党员干部要围绕主题教育活动做好“创优环境、转变作风从我做起”公开承诺践诺;普通职工要围绕主题讲认识、谈体会。
(二)广泛交流,深化理解(6月中旬—6月底)。要围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主题,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交流讨论和主题实践活动,解决突出问题。要深入开展“争当率先崛起排头兵、打造宜泸两地后花园,我做什么、怎么做”大讨论活动,进一步统一党员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深刻剖析根源,理清工作思路,明确措施建议。进一步深化对中国梦和中国梦()篇的理解。要注意发现身边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通过亲身讲、大家议、比着学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典型引路的正效应。
(三)建章立制,总结提高(7月上中旬)。认真总结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效做法和办法措施,加强对创新理念和创新机制的探索,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活动成果,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使全局党员干部既形成内化于心的精神成果,把“争当率先崛起排头兵、打造宜泸两地后花园”作为外化于行的自觉行动,建立抓教育、强队伍的责任制,抓工作、促发展的制度成果,通过制度约束规范党员干部言行,转化为自觉行动,引导党员干部和职工立足本职、干事创业。
五、加强组织领导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是搞好安监队伍建设,推动安全监管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要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结合工作实际,精心谋划、精心组织、精心指导,切实把主题教育活动抓紧、抓细、抓出成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局机关成立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文件另行下发),在县委指导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陈艳、易贞华同志负责各项具体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按各自工作分工,分级分项抓好落实,确保主体教育活动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二)创新方式,增强效果。全局党员干部要着眼于提高主体教育活动的成效,从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的实际出发,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在教育活动方式方法上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活动方式,丰富学习内容,增强学习效果。
(三)统筹兼顾,有机衔接。当前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专项整治行动一个接一个,各分管领导和股室负责人要把安全监管工作与主体教育活动有机衔接起来。统筹安排好学习实践活动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的工作,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和安全监管工作取得双丰收。
(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向导和利用各种方法途径宣传“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继续弘扬“和谐奋进、志在超越”的精神,努力建设美丽繁荣和谐。
上一篇:安监局开展消防安全整治方案
下一篇:安监局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