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401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7分钟。
学校思政教师培训方案范文第1篇
专题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
?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24〕1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皖教〔2024〕23号)、《关于全面实施合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中国教师研修网依据专家团队精心设计的实施思路、全国范围内2.0项目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炼梳理,结合合肥市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际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提升合肥市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团队指导力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二、培训对象
合肥市中小学教师(凡持有教师资格证的在岗在编教职员工均须参加)。
三、整体设计思路
通过引领校先行分享整校推进方案和示范课例的方式,为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培训指导团队提供学校整校推进的思路与策略参考,将优秀成果辐射影响其他学校,促进全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全员推进。
在此基础上,合肥市中小学全员教师,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通过60学时的教师全员混合式研修(包括网络研修30学时和校本研修30学时),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覆盖校内外全场景,围绕信息技术如何与学校教学、德育、行政服务等各项工作融合创新的问题,紧密结合学校课堂教学、教科研活动、德育与学生发展、行政与后勤等方面的常态工作机制,以课例研究、优质案例资源库建设等为抓手开展研修活动,实现“一课多点”的课例开发,在完成能力提升工程2.0研修任务及合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级考核测评的同时,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水平和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团队指导力的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
四、实施方案及目标
本次提升工程2.0全员培训主要包括项目启动期、整校推进期、测评总结期三个阶段。通过“引领示范、骨干先行、全员研修、片区入校、考核认证”的整体实施策略,实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发展。
1.项目启动期(5-6月):中小学管理团队和培训指导者集中培训
在开展教师需求和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等调研基础上,以中小学校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为依据,以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学校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融合创新示范课例三大任务为抓手,确保学校管理团队和培训指导者理解能力提升工程2.0政策文件的目标任务,能够结合学校信息化实际情况和教师队伍的现状,着眼未来学校信息化创新发展,科学制订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合理确定本校校本研修主题及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学习信息化教育管理推进策略,提升信息化领导力。
(1)政策引领,聚焦方向
通过专家政策解读和平台演示,帮助学校管理者、培训指导者切实领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工作目标与具体任务,引领学校结合学校信息化实际情况和教师队伍的现状,着眼未来学校信息化创新发展,更好地落实指导学校实施信化教学校本研修和开展信息技术应用校本考核。
(2)案例赏析,模范参考
通过片区引领校分享整校推进方案和示范课例的方式,为参培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提供学校整校推进的思路与策略参考,为培训指导者提供校本研修计划制定与实施参照,在观摩研讨的交流活动中,初步规划本校整校推进方案和校本研修计划。
(3)方案制定,融合创新
在政策领会和案例评析的基础上,分校讨论,融合创新,制定本校整校推进方案和校本研修计划,指导教师开展“一课多点”融合创新课例研修,助力教师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
第一阶段学校管理者、培训指导者、骨干教师培训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集中讨论、校本研修等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进行为期1-1.5天的线下集中培训;其中学校管理者1天,培训指导者、骨干教师为期1.5天。
学校管理者、培训指导者、骨干教师集中培训课程安排(1天)
时间
课程模块
主题
课程形式
主讲人(拟)
第一天
8:30-8:40
开班仪式
领导致辞
/
项目组
8:40-9:40
政策解读
省提升工程2.0政策解读
专题讲座
市教科院信息中心田钰主任
9:40-9:50
平台演示
平台使用演示
/
项目组
9:50-10:00
问卷演示
【问卷演示】演示说明教师信息化调查问卷
/
项目组
10:00-11:00
整校推进实施路径
【引领校经验分享】学校整校推进的路径与策略
案例分析
引领校
14:30-15:30
“一课多点”课例展示
【引领校经验分享】学校示范课例分享
案例分析
引领校
15:30-17:00
整校推进方案制定
【分校交流】校级管理者与培训指导者讨论、制定本校整校推进方案
交流讨论
/
培训指导者集中培训课程安排(0.5天)
时间
课程模块
主题
课程形式
主讲人(拟)
第二天上午
8:30-11:30
校本研修计划制定
【分校交流】培训指导者与教师骨干讨论校本研修计划与“一课多点”融合创新课例开发
交流讨论
/
? ? ? ? ? ? 骨干教师集中培训课程安排(0.5天)
时间
课程模块
主题
课程形式
主讲人(拟)
第二天
上午
8:30-10:00
校本研修策略
“一课多点”校本研修策略
专题讲座
中国教师研修网徐守磊
10:00-11:30
案例展示点评
融合创新示范案例展示与点评
展示点评
/
2.整校推进期(6月-11月):教师全员网络研修+校本研修
各学校管理者和培训指导者组织全员教师学习中国教师研修网培训平台30学时网络课程,开展30学时校本研修,共60学时混合式培训。
(1)网络研修
中国教师研修网在平台上开发、提供专门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课程资源,包括:
①师德教育、课程思政、教改前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思政德育课程;
②信息化发展规划、前沿技术热点、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管理、互联网学习与创新、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合肥市能力点解读及应用软件等专题通识课程。
③覆盖30个微能力点的多学科、多学段的案例解析课。
(2)校本研修
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设置针对性培训任务:学科教研组积极开展教研组校本研修计划制定,在骨干教师带动下,教师全员掌握“一课多点”课例研修方法,形成可以涵盖多个微能力点的单节课或单元课课例,并鼓励教师参与市级优质课评比以及全国云研修课例分享活动。
考虑区县学校教师参训实际情况,分多种方式开展校本研修:
①整校独立开展校本研修。校级管理团队由校长领衔,教学主管校长、教导主任、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等构成,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带领管理团队,评估学校信息化教学现状,负责制定本校方案并组织实施,落实研修管理与辅导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教研组及一线教师按照计划开展任务驱动式研修。
②片区引领校协同开展校本研修。基于部分学校教师较少、信息化实施条件较弱等现实情况考虑,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将信息化条件较好的学校作为片区引领校,吸纳乡村教学点或参训人数较少的学校教师加入,由引领校协同管理和指导本片区的校本研修活动。
(3)专家团队指导(9月-11月)
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建立分学段、多元化的专家团队,遴选具有丰富培训经验的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和熟悉中小学教学的高校专家(以本地优秀专家为主),开展以片区为主的典型教学问题答疑、观摩指导示范课等指导活动,实时跟进培训过程,保障培训效果。
3.测评总结期:参加校本应用考核测评,总结提炼项目成果(11月-12月)
本次培训考核依据《合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细则》,在中国教师研修网平台完成不同角色(教师学员、学科教研组工作坊坊主、学校管理员)的60学时培训任务后,教师全员在合肥教育云平台提交至少20学分的能力点认证材料,参加校本应用考核测评。
学校管理团队和培训指导团队通过筛选整理优秀作业、研修活动案例(规划、方案、教学设计、课例视频等)等培训成果,建设积累一批信息化教育教学优质案例,促进本地优质案例资源的共建共享。
序号
成果名称
形式
1
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方案集
文档
2
学科校本教研活动方案集
文档+图片
3
优秀个人研修计划集
文档
4
学科教学示范案例集
文档+视频
5
“一课多点”学科教学示范案例集
文档+视频
6
专家指导视频库
视频
五、组织管理与保障
(一)组织管理与制度保障
合肥市教育局负责本次项目的统筹管理工作。中国教师研修网具体负责本项目的实施,制定严密的管理制度,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提供全过程的教学教务、后勤保障和质量检测等工作,确保实现项目质量、进度和项目目标,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二)疫情防控
根据《安徽省复工企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试行)》规定程序和要求,在培训期间,将按要求严格做好人员、物资、场地、监测等防控条件准备,细化各项防控措施,制度明确,责任到人。积极配合培训所在地卫生防疫部门,做好培训场所、设施设备和使用耗材等消毒工作和人员体温检测工作,做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
?
附件1:网络课程资源
附件2:三种角色考核细则
?
中国教师研修网
学校思政教师培训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西部地方高校;策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C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2―101―03
当前,西部地方高校在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服务中,既有严峻的挑战,又有良好的机遇。一方面,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心已由学历补偿教育转变学历提升和岗位培训,标志着学历达标任务基本完成,地方高校在中小学教师职后学历教育中的招生人数必然大幅度减少,服务功能的结构性调整在所难免。另一方面,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和功能受到高度关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已准确锁定专业化发展方向,更强调从教育教学过程实践出发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而地方高校面向所在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办学,体验和观照中小学教学实践更为直接与便捷,素有密切联系中小学教学实践的优良传统,当地不少中小学校本身就是地方高校师范类专业的教育实习基地,这就构成了地方高校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专业化发展服务的客观基础。地方高校适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新趋势、新特点、新要求,调整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服务的策略,建构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育体系,形成满足地方基础教育和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机制,是其强化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服务功能的可行选择。
一、主动适应。强化链接,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共同体建设
1.瞄准政府导向,实现同频思维。政府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需要,代表了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把握政府需要导向,是地方高校适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节奏和需求的前提。国家于199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将教师继续教育纳入法制化程序和法制化轨道,对大规模教师学历进修行动助力巨大,地方高校在这一社会行动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99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明确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在职培训学习已形成制度。进入新世纪后,中小学先后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同时展开了大规模教师培训工作。2010年国家又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国家培训计划”,启动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政府行为是自上而下的统一行动,国家每一教育改革战略实施,每一教师培训项目启动,各级地方政府必出台相应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地方高校只有与之同频思维,主动适应,方可获准承担中小学教师培训任务。一是根据教育改革或教师培训项目内涵、要求,有针对性地策划培训课题,编制培训菜单,列示支撑条件和实证材料,提交给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学校以供选择(相当于投标竞标),争取进入地方教师培训计划实施主体序列。二是与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共同论证、研究、制定项目策划方案,编制国家和省级培训计划项目申报材料,扩大当地中小学教师培训获得国家和省级项目支持的力度。
2.强化咨询服务,促进思维同一。建构共同体的实现,关键在于地方高校、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校等三维关系的合意度。强化咨询服务,可以使三维关系各方形成同向思维,达成共识,增强合意性。一是教师继续教育已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教育理论研究和实验不断深化,取得了许多重大研究成果,为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创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同时世界各国和我国各地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创新探索,创造了不少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对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组织效率和培训质量,推进教师全面专业化发展,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地方高校主动积极向地方政府教育专管部门及中小学校反馈教师继续教育研究的成果和先进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综合与探索,提出定向性的意见和建议,使之在策划、组织、管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有更多借鉴和参照,起到全面优化的作用。二是强化对中小学教学实践和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的调查与研究,弄清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学科教学和教师职后学习存在的问题,作出深入具体的客观描述,并进行综合研究,特别是派遣专家学者驻校近距离观照中小学教学的过程和细节,提出切合实际的专业化发展方案,为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及中小学校分类灵活制订教师培训计划、进行培训管理和评价提供第一手资料,强化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3,共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形成联合行动的长效机制。教师教育是永恒的事业,不能没有基地。基地是共同体的平台,机制是链接的保障。首先,教师培训基地建设要以地方高校为依托,与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中小学校、市县教师培训管理机构充分协商和论证,签订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作协议、培训基地共建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和责任,细化各自的工作内容,形成共同参与、共同管理。一体化运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机制,改变传统培训中“供求”双方工作分离的问题,从而焊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共同体的链条。其次,建章立制,规范基地建设和教师培训管理程序,制定包括领导机制(如“地方高校与地方教育局及中小学校联席会议制度等”)、培训组织(如“培训项目计划管理办法”、“培训项目申报管理办理办法”等)、培训教学管理(如“培训教学模块论证与审批办法”、“培训教师聘用办法”、“培训教材及讲义审查办法”等)、学员管理(如“学员纪律管理制度”、“学分管理办法”、“培训成绩考评办法”等)在内的制度,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增强教师继续教育共同体的运行效率。最后,制定培训教学督导与质量评价措施,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当地政府教育督导室和地方高校教学督导室的职责序列,强化培训教学质量监控力度,提高教师培训教学的效果。
二、理顺关系,调整机制,建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服务支撑系统
1.整合教学院系办学功能,强化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智能支持。现代教师职后教育是综合的多元的,?而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教学培训能力和资源调整能力又十分有限,很难适应教师职后教育专业化的需要,将教学院系纳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或者说是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纳人教学院系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完善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服务的智能体系,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一是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纳人教学院系目标考核和教师岗位目标考核系列,实行同工同酬,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工作,建立中小学教师培训师资遴选培养制度,制定培训教师岗位职责标准,通过定向资质管理来保持“培训者”角色的稳定性,使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向培训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是强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结合师范类专业教材教法研究,组建科研团队,下达科研任务,划拨科研经费,从当地中小学教学实际出发选题立项,实行目标管理,建立配套科研机制,为建构与优化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就科研方向的选择而言,地方高校应坚持地方性实践性的特色,以教育教学实践过程、细节和教学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实证研究为切入点,合理规划,真正实现科学研究与培训教学的有机融合与互动。
2.探索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建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联动机制。教师教育分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职前培养即师范教育,职后培训即继续教育。师范教育在校学生是教师职业的“后备部队”,教育教学实习是他们必需的职业训练课,实行“顶岗实习一置换培训”,发挥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交互作用溉可强化师范生教育教学实习的效果,又可有效解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工学矛盾的问题。一是要探索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按照教师职业专业化要求改革课程体系,调整教学计划。强化职业素质、教育教学实践技术和能力训练,使其通过学校教育缩小与职业教师在教育教学执行力方面的差距,基本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岗位能力要求。这是顶岗后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的前提。二是建立项岗实习师范生考核选拔制度,制定考核选拔标准,合格者顶岗,不合格者不顶岗。可将师范生教育实习分为两个阶段,时间上不作明确规定,以中小学校和被置换教师评价基本合格为准。第一阶段为适应期与考察期,实习生承担部分教育教学任务,在被置换教师指导下开展实习,锻炼教育教学的执行力,接受全面考验和考察。第二阶段为顶岗实习期,在经过中小学校和被置换教师联合进行严格综合考核评价,被批准接替被置换教师的工作,独立实施教育教学。这样做,接收顶岗实习的学校放心,被置换的教师参加集中培训学习也安心。三是统筹协调,合理安排置换培训的时机和时间,既要避开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段,也要把握好顶岗实习与置换培训的时间差,在不影响中小学校整体工作安排和保证实习生教育教学执行力扎实训练的前提下,适时组织中小学教师集中培训。四是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地方高校与接收实习学校共同协调,加强对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溢制和指导,形成顶岗实习后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机制。
3.加强培训后服务体系建设,延展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服务功能。限于人力物力财力,也受价值观念影响,一般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多数采取“项目终结式”体制,培训后服务停留在培训信息登录、学分转换、档案建立、证书颁发的形式性层面上。地方高校应当将培训后服务延伸到受训教师对培训内容进行内化、应用的层面上,因为这样才能够强化培训的效果,拓展培训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作用。一是建设中小学教师培训后服务网站,为培训受体提供互动对话平台,就培训内容在实践中应用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咨询,与专家教授进行研讨,促进培训成果向教育教学实践的有效转化,促进培训学习转化为教育教学执行力。二是建立师范教育教学案例资讯平台,由专家教授对案例进行分析评说,提出参照建议,指出应注意事项,给教师创造培训后自主学习的条件,使之把继续教育学习“继续”下去,保持学习的连贯性、连续性和发展性。三是建立培训受体教学实践诊断反思服务机制,由培训受体自己写出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报告,由专家学者评析并给出建设性“处方”。必要时专家学者可以选择个案深入学校直接观照培训的教育教学实施环节和细节,与培训受体共同进行现场“会诊”,并进行录像上传网站,供其他培训受体参照和借鉴。
三、回归教师职业本真,调整培训内容体系内部的比重与侧重,改善培训模式和方法
学校思政教师培训方案范文第3篇
以邓--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市教师培训方案的精神,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新一德”要求和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着眼于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建设更加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服务于课程改革的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使教师成为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和自主发展能力,为培养具有终身学习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打下基础。
二、总体目标
1、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依法办学,依法治教,推出一批敬业爱生的师德标兵。
2、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切入,促进全体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知识更新与拓展。
3、加强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4、建立健全有效合理的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青年骨干教师”。
三、具体目标与任务
1.全员培训
目标:通过培训,提高全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依法办学,依法治教,推出一批敬业爱生的师德标兵,杜绝违规的教育行为。促进全体教师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学手段的转变。
内容:政治思想与师德教育,教改新动态,新课程与教学策略。
方式:讲座、研讨会、考察等,并与自学相结合,侧重于实践活动(力求结合学校实际,为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服务)。
时间安排:每周一政治业务学习,3月17日、4月14日、5月12日专题培训。
职能部门:校长室、教导处、及各教研组。
2.学历教育
目标:鼓励教师参加本科进修,继续提升学历层次。
内容: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
方式:自我进修。
3.新教师岗位培训
对象 工作未满三年的新教师
目标 为使刚毕业到校的教师尽快适应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育教学业务,胜任岗位工作,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内容及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学校管理制度、班主任工作、教育常规、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艺术等。在学校安排下,青年教师要骨干教师为师,认真向师傅请教,主动请师傅指导班主任工作,听评课和检查教案。
活动形式:采取报告、讲座、观摩、讨论以及师徒结对等相结合的形式。
步骤及时间 上岗锻炼,全学年。
4.新课程培训
目标:进一步领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转载自文秘范文http://www.kt250.com,请保留此标记。)想、改革目标以及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帮助教师了解各学科课程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对教学的建议,使教师能以此为依据,在对教材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制定相应的教学及评价策略。
内容:各级新课程培训学习材料等。
活动形式:讲座、研讨观摩会等,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
5.教研活动
目标:通过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内容:1)每学期组织教师集体学习各科《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常规》及有关小班化教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文章等(不少于四次)。
2)继续加强校内、外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有计划,每次活动有主题,活动有记录考勤。
3)每学期组织全校性教学研讨活动。各学科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共同探讨教法与学法,不断丰富认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每学年请有关的专家、教研员等来校做专题讲座。
活动方式及时间安排:
1)每学期开学前,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内容(1)的学习。
2)定期与不定期地开展教研活动,方式:观摩、考察、研讨会。
3)每学年进行优秀论文、经验总结、优秀备课组评选。
4)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
四、组织机构
组 长:林 新荣
副组长:叶宗宝 郑蓓蕾
成 员:各教研组长。
承担的任务:
1)全面负责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总结工作。
2)负责校本培训方案的制定、实施和考核工作。
3)整理、留存有关继续教育的资料、考核成绩,建立培训档案等。
五、保障措施
1、设立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构建学校校本培训管理网络。建立由校长和资深教师组成的咨询小组,对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培训过程进行指导。
2、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每学期请有关的教育专家、教研员来校做专题讲座。以备课组为依托,开展切有实效的教研活动,推进学科教学建设和小班化建设;以各类培训班、研修班为依托,开展青年教师培训活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思政教师培训方案范文第4篇
一、培训目标
面向全体教师,突出骨干教师的培训,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重点,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经过2年左右的努力,努力建设一支数量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并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小学教师队伍。
二、培训的内容、方法与途径
(一)培训的内容
1、政治思想素质培训
教师的思想道德、精神风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等,都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政治素质,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以《道德与教师道德》一书为教材,结合重大节日和事件,对教师进行了以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道德修养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等方面内容为主的培训。
2、业务素质培训
a一般基本功培训。主要包括标准的普通话培训;规范漂亮的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培训;简笔画培训等。
b文化知识培训。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培训;应用写作等文学知识培训;音、体、美等知识及欣赏培训等。
c学科基本功培训。主要包括熟练的掌握教学大纲;熟练的掌握教材;认真学习和专研学科教学论和教材教法;高标准的说课、讲课、评课;学科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单元简析等。
d现代教育培训。
(二)培训的方法与途径
1、新任教师培训
为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适应教育教学需要而设置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所担任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分析以及班主任工作。
2、教师岗位培训
培训对象为1年以上教龄的全体教师。培训内容为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知识更新与扩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技能训练,知识更新与扩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研究。
培训主要形式有:菜单自选课程进修;自主式学习;
3、骨干教师培训
为确保继续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注重典型,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
4、提高学历培训
适应教育形式的发展,我们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吸收新的知识鼓励教师通过业余进修,获得多种学历。
5、加强校本培训
为创建学习型学校,我校开展了“五个一”学习工程。a一天学一段时事新闻;b一周学一次教育教学资料,一周交流一次;c一天记一个单词,一周学一句常用语;d一个月学一套健美操。e一周学一次围棋。
通过一学、二练、三展为策略,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一学,是全体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以继续教育工程为载体,做好新课程通识培训,有教师个人自学,集体交流,掌握新课必精神,精神观念。
二练,是苦练教学基本功。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三笔画、普通话、学科基本功已成为教师最基本的开门三件事。我校教师在业务上现已做到一达标、两规范、三会背。即:普通话达标;三笔字规范;简笔画规范;会背年段课程标准,会背每课教学要求,会背要求背诵的课文。
三展示,是我校于11月25日在溪湖区民族文化宫举行的家长开放日,教师通过基本功抽签答题,才艺特长表演,展示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及教学能力,得到了区教育局、师校领导的好评,得到了家长、社会的认可和赞扬。
三、培训的保障措施
1、政策法规与制度建设
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参加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全体中小学教师都要接受继续教育,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
实行继续教育工作“一把手”工程。规定校长是继续教育工作的第一人。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即不参加继续教育工作的教师,不得参加聘任、评职、考核、普级,从而在政策上保证了培训工作的书顺利开展。
2、坚持继续教育工作的例会制度版权所有
继续教育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对前一阶段培训工作进行认真的讨论分析,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学校思政教师培训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政教育;民办培训学校;中小学学生
一、前言
所谓民办培训学校,是指有明确的办学宗旨、培训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培训教材;有与培训规模相适应的固定场所和设备、设施,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机构。民办培训学校具有民办性、规范性、二重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等性质与特点。民办培训学校主要是帮助在学习上困难的学生来提高学习成绩。故本文采用成绩不足、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二、民办培训学校中小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发现民办培训学校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以下等问题。
1.思政教育教师力量薄弱,教师观念落后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师资状况是决定民办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高低的核心“软件”因素。一般而言,广义角度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包括从事教学、科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后勤工作的各级各类部门的所有教职员工。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同的教育者对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或方法,最后取得的成效是显然不同的。当前我国民办学校普遍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师资力量薄弱,管理团队缺乏后劲,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专职人员比例偏低;(2)教师年龄呈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状特征,中年教师比例低;(3)高学历教师比例偏低。
2.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不强,教学方法和形式不当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当前民办培训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仍旧是沿袭过去的灌输法,偏重理论性传授,缺乏实践性活动。传统思想政治教学重思想政治的单向灌输,学习背诵与记忆,仅能将学生训练成娴熟的考试机器,经此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学生,对于社会中多变的特性较易产生适应不良。因此,教师们应引导学生学习方法,加强社会实践,从实际生活中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其兴趣与思考能力。
3.学生态度不端正,轻视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生源质量偏低,学生学习成绩不优异与自卑心理并存。学生个性鲜明,主要表现在以下凡个方面:
其一,思维活跃。这些学生虽然学习基础不牢固,但是思维却比较活跃,对各种事务都有自己的看法。既有自我约束力不强的弱势,同时也有自主性较强的优势。其二,各有特长。班上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体育、技艺等方面有特长,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都较强。只要扬长补短,学生都能各有造诣。
由于上述原因和中小学学生自身的特点,往往轻视思政政治教育。
三、加强民办培训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改变教师观念,增强自身素养
要建设稳定的、高素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是协调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各种教育力量的枢纽,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良好的服务意识,广博的知识学问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真正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领航者,专业上的领路人,心理上的知心朋友。
(1)扩大教师队伍规模,提高专职教师的比例。进一步扩大教师队伍规模,增加专职教师比例、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目前我国持续保持扩招的趋势,民办学校也不例外。随着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张,学校目前师生比严重失衡,必须进一步扩大教师队伍规模。学校根据教育部门规定的师生比,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增加高质量的教师数量。
(2)改善教师年龄性别结构。年龄性别结构包括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民办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年龄结构是指民办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不同年龄段成员的构成比例。
2.改变观念,多与学生互动
首先,将师生间良好交流沟通纳入教师日常考核工作目标。从制度上,要求教师必须强化与学生沟通的理念。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授课方式灵活多样,课程设计学生参与环节,授课过程中落实学生参与课堂交流与互动。课后,以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来落实人文关怀的基本要求。主动关心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专业知识技能,定期到学生宿舍和学生社团与学生进行交谈,这样在课堂内积极主动与学生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
3.提高自身思政教育专业素养
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知识体系构成,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目前,“图钉式”的知识结构比较理想,即通才与专才的结合。一方面,知识能力结构与学历层次有密切关系,民办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应有多层次学历结构的人员组成,应该不仅包括大学专科、本科知识水平的人才,更应该引进硕士生、博士生等高学历人才,由这三个学历层次的人才组成一个多层次的队伍结构。另一方面,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在职或脱产进修提高,不断提高其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综合素质,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4.改善教学方法、内容和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根据中小学学生的知识接受水平和学生目前的思想心理特点,从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入手:
第一,更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诸如设置“情境教学”、“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等能够调动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以此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使学生自觉地、积极主动的掌握学科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比如“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情境”、“故事情境”、“利用社会热点创设情境”等进行教学。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可以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精选案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选择具有典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二是研究案例、设置问题。三是组织讨论、分析交流。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交流时,教师要对学生讨论的过程进行适时引导,突出讨论的重点。四是总结和评价。
第二,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单纯的讲授学生不易理解,容易感到枯燥,难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克服单纯讲授这个缺陷,它可以通过形、画、声把高中政治课本中的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理论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同时,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等感官上的吸引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从而自觉、主动、愉悦地接受新知,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又有助于改变学生固有的认为思想政治课枯燥乏味的不良印象,消除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课时潜意识中的抵触情绪。因此,民办培训学校也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结合学科内容,因地制宜地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把握“适度原则”,适时地借助幻灯、投影、音像、影视等多媒体和网络组织课堂教学,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智育和德育水平。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借助什么样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接受和理解思政教育理论知识,学会灵活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骆郁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戴艳军著.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案例分析[M].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金赤东. 民办培训学校价值观构建刍议――以安博教育长沙才修业培训学校为例[J]. 教师,2012,02:44-45.
[4]王琳. 他们的路是这样走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发展调查与启示[J]. 中国培训,2008,03:40-41.
[5]闫继侠. 初中学生心理特点浅析及沟通技巧[J]. 新课程学习(中),2013,10:88.
[6]王凤潮. 浅谈利用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培养英语听说能力[J]. 学周刊,2013,06:144.
[7]路璐,张利娜. 浅谈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 河北企业,2014,02:105.
[8]谭美婵. 中小学学生学习态度与教师教育态度的相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
上一篇: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方案{整合5篇}
下一篇:学校德育教育方案{集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