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大学生安全教育方案{整理5篇}

知识的海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376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6分钟。

大学生安全教育方案范文第1篇

暑假来临,小学生安全事故尤其是溺水事故进入易发期。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暑期学生安全教育大家访工作方案。

一、成立暑期学生安全教育大家访工作领导小组

为切实做好暑期学校安全工作,加强学生安全大家访活动的领导,成立领导组如下:

组 长:叶晓岚

副组长:叶 剑 柳飞霞

组 员:各班主任及科任老师

我校根据实际充分利用微信群、钉钉等途径对预防溺水预防交通事故、预防食品卫生事故、预防新冠病毒、预防传染病、防火、防盗、防人身伤害、预防毒品等内容进行宣传教育,从而提高学生防险、避险意识和能力。

二、组织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并及时消除隐患

我校在放假前对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阅览室等功能场室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安全大检查,不留死角,确保假期校园安全。

大学生安全教育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教育管理

近年来社会上公共安全事故频发,与高校相关的民事案件、刑事案件、事故等也出现了增加的趋势,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为了应对安全新形势,2004年4月,教育部下发通知: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基于当前形势的需要与国家相关部门的号召,部分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开始意识到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2004年,北京林业大学在全国首开先河,把安全逃生课列为必修课并纳入学分制。2006年,北京市教委召开“北京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2008年,上海市颁布了全国首个《大学生安全教育大纲》。然而,对于全国大多数高校而言,大学生安全教育依然仅仅处于宣传阶段,远未达到有计划、有目标、规范化教育的层次。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概念

安全,通常是指平安、稳定,与危险相对,是不受威胁、不出事故、没有危险的一种状态。安全教育,是针对遇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故的应急、应变能力,避免生命财产受到侵害的安全防范能力,遇到人身伤害时的自我保护、防卫能力,以及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状态和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安全教育最初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尤其是高危行业。随着校园不安全因素的激增,教育领域也开始重视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指高等教育部门以国家法律、法规策等为依据,以促进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与心理健康、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教育目标,以安全责任、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为主要教育内容,通过新生入学教育、课程教育等为教育途径,使大学生全面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实施依法治校依法治国的需要

从以往高校发生各类安全事件来看,大学生一方面容易成为伤害案件中的被侵主体——受害者,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伤害案件中的施害主体——施害者。在实施大学生安全教育中,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同时,更需要培养大学生安全责任观,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会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要实现依法治校、依法治国,必须从大学生安全教育入手。

(二)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需要。

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离不开校园主体,校园主体会对平安校园的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大学生是高校主体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强弱、逃生自救技能的高低以及安全责任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校园治安秩序的好坏,关系着校园和谐稳定与否。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必然要求。

(三)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开放办学模式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办学理念的不断转变,大学校园从封闭式逐步转化为开放式,校园与社会融合进一步得到加深。尤其是后勤服务社会化使得高校中人员结构变的更为复杂,潜藏着许多不安全因素,被盗、被伤害等案件有随时发生的可能,给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就必须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

(四)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如今校园安全事件频发的大环境,缺乏安全责任,缺少安全知识,无安全防范意识,不具备逃生自救技能,已不符合“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大学生安全教育强调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其实就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教育,与现代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一致的。而且,当前大学生从小受到家庭的宠爱,普遍形成了较强的唯我独尊意识与较弱的社会协调能力,较强的参与意识与较弱的承受挫折能力,较强的自我意识与较弱的自我保护能力的反差。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适应环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重与轻”现状

(一)重管理,轻教育。

随着校园安全事故的频发,“安全重于泰山”管理理念已深入人心,高校党政领导和学校有关部门,认识到大学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思想上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安全工作制度,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在管理上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地加强人防、物防、技防方面的投入,使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然而,安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薄弱环节,往往被人们忽视。目前在高校中并没有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也没有规范的安全教育课程,学生不了解安全的重要性,缺乏相关的安全知识。

(二)重形式,轻内容。

当前校园安全事件频发,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必须引起重视并得到强化,然而实际情况不容乐观,仍旧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有研究表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上级安排了,就组织抓一抓,上级不强调,就搁置一边;二是上级进行检查时,就集中力量应付,检查过后,就万事大吉;三是发生重大案件和灾害事故时就急抓,事情过后就放松不管。这现象在很多校园普遍存在,使得大学生安全教育留驻于表面、留驻于形式。

(三)重事后,轻预防。

在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须未雨绸缪,切实做好预防工作。只有做好校园安全预案管理,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但是,当前高校安全教育却并非如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保卫处处长王有洪曾指出,完整的应急管理体制应包括“事前预防、事中处理、事后总结”三个阶段,但传统的观念,使我们更注重“惩治”而忽视“防范”,注重“事后处理”、忽视“预案管理”是我国高校的应急管理机制的普遍现象。

(四)重行为,轻心理。

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过程中,教育者往往关注的是大学生的行为是否遵纪守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异常状态常常忽视。发生在高校的类“马加爵事件”,却往往是心理疾患引起的。有研究指出,我国高校大多数都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往往不够重视,并且常把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来解决,结果曲解了学生。这样不仅不能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反而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会导致他们逆反心理的产生。

四、大学生安全教育需要“四重视”

(一)要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制度健全。

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化的工程,要确保其效果,就必须做到健全制度,落实责任。首先,要完善安全领导组织机制。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成与败,关键在于党政领导重视与否。高校党政一把手作为校园安全构建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其次,要建立健全安全工作机制。成立高校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形成党委领导、部门具体负责的齐抓共管工作机制,落实责任人的相关责任,把安全责任落实到部门及个人。再次,要建立安全教育监督机制。实行规范化管理,使安全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让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来关心安全问题。

(二)要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建设。

在《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中,明确了高校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然而,在现行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中,高校普遍侧重的是安全管理工作,对安全教育工作做的很少,如有也仅仅是停留在说教层面,如利用广播、橱窗、展板、讲座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没有达到“进课堂、进教材、进学分”的层次。如今,新的形势要求高校必须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将安全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课时,通过规范化、系统化地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构建“安全知识教育+逃生技能演练+安全文化营造”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模式,使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提高安全素质。

(三)重视高校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工作。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左传》有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编制安全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机制、体制和制度,对于提高高校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全面履行教育管理职能,构建平安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制定应急预案能为突发校园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提供依据;加强应急预案管理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应急预案能使高校日常安全培训和演习工作更具针对性。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强调各部门的共同参与,应急预案的和宣传有利于全体师生员工了解可能面临的重大风险及其相应的应急措施。加强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是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补充。

大学生安全教育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大学生安全教育 存在问题 拓展路径

从马加爵案到药家鑫案,从清华朱令被投毒案、复旦研究生投毒案到南航金城学院学生斗殴致死案,被称作“象牙塔”的大学校园频发安全事件乃至命案,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应当深思当前的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这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学校及社会的安全稳定。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要拓宽思路,改变传统灌输式的宣传教育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开放互动,注重安全教育实效性。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部分高校停留于传统的课堂说教和板报宣传方式,大学生的兴趣不浓,关注度不高。

传统的课堂说教虽然有利于教师组织安全教育教学,有利于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把握教学内容,但与专业教育相比,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不高深,更多是属于常识教育,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是教学的“主宰”,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和消化、吸收的机会,这种单一的传统安全教育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展的需要,传统的安全教育宣传主要采取公益宣传的手段,如板报、通知等,缺少吸引力,学生往往视而不见,甚至有抵触心理。传统的安全教育教学和宣传方式已经很难取得积极的效果。

2.安全教育课程内容教条化、枯燥乏味,缺乏与时俱进的话题和相对系统化的配套教材,不能体现当下的时代特征,难以引起学生对安全的关注和兴趣,无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不少高校安全教育基本是对格式化的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安全知识的宣讲,安全教育手册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上过于书面化、专业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关系不紧密,大部分教材内容专业性太强,理论介绍过于丰富,采用的案例年代久远,学生闻所未闻,这些都充满个性,追求新潮的“90后”大学生们普遍把安全教育课当做事不关己的课程或当做“唠叨”而充耳不闻。

3.安全教育课程不重视,体系不完善。

与社会、家庭等教育相比,学校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系统性和组织性,在基础教育方面表现更加明显,安全教育也应该这样。然而,事实却不尽如人意。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我国安全教育是零散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将安全教育的责任推卸了,完全由社会、家庭来承担。许多高校的“安全教育”其实仅仅局限于“管理”,并不包括“教育”。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性还存在制度不健全的现象。安全教育应该严格按照教育计划和规定,多学科、多方面、有针对性地实施,但我国高校能做到这一点的寥寥无几。

目前安全教育基本上被片面地理解为法制宣传和治安、交通、消防等安全防范知识宣传教育,许多高校虽然建立了相关的安全教育制度,但社会形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教育、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等并未被纳入该教育范畴,导致它们自成体系、互不联系,这种状况亟待改变和完善。

二、有效拓展安全教育的路径

1.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

以大学生为主体,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原则,编写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安全教育教材,内容紧密贴近学生的实际安全问题,尽量采用身边案例、知名案例,多关心“90后”大学生现阶段多发问题案例。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点评、问题分析、小组讨论、专题讲座等方法,强调师生互动,通过课间聊天、问卷调查等多种渠道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力求使教学内容时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在讲授或讨论环节及时回答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全面系统地进行安全课程教育。这样的教学内容设计必然激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各种安全教育教学环节中,对提高分析和解决身边的安全问题的能力将有很大的帮助。

如:安全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纳入高校整个教学计划(表一),有针对性地明确大学生安全教育知识侧重点,注重时效性、实效性。

学生走进大学校园,尽管生理日渐成熟,但心理及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还比较肤浅。进入大学后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独立做事的机会,多年积累的安全“隐患”可能出现一个总爆发。在入学第一时间做好安全教育让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培养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对学校的稳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入学独立生活一年后,大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婚恋及经济等方面会出现新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方面的宣传和培训,对在校大学生顺利地完成下一阶段的学习生活有极大的帮助。而在毕业、实习阶段,面临升学或者就业问题,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培训骗局、就业骗局、传销等一系列安全问题接踵而至,甚至导致大学生误入歧途。针对具体问题开展就业过程的安全教育,让大学生顺利迈出校园,圆满完成学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大力拓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第二课堂,在趣味拓展中接受教育。

在实施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过程中,与课堂教学相比,第二课堂更具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和实践性,这种特点更好地满足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使第一课堂的教育效果得到拓展和延伸,补充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和促其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高校要因势利导,在物质条件和活动资金上给予第二课堂必要的支持,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1)建立大学生安全协会,积极吸纳学生参与,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我服务,通过协会组织学生讨论安全方面的话题,鼓励学生提出安防方面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引导大学生把安全教育与社团组织的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举办诸如法律讲座、安全知识竞赛、安全防范研讨会、安全技能实战演练、模拟法庭、安全主题演讲、安全文艺演出等活动,增强安全教学第二课堂效果,使学生的安全意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建立大学生治保管理队伍,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用有偿服务的形式,设置勤工俭学岗位,招聘家庭贫困、在学生中口碑好、品德高、组织能力强的大学生,协助保卫处对学校复杂场所、五管要害部位、家属区进行治安巡逻,负责调解学生中的一般性纠纷,每周定期或者及时向保卫处反馈、搜集治安信息,及时掌握校园热点问题,以便及时掌握情况,及时清除各种隐患,清除一切干扰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安全隐患。还可协助学校进行法律宣传、执法监督的工作等。

(3)组织消防趣味运动会等趣味性竞赛活动,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操作能力,以赛代练,以赛促防,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在娱乐中快乐地参与安全教育活动,锻炼学生的处理能力,推动高校大学生安全工作普及化、规范化。

3.大学生安全教育要重视开放互动,请进来走出去。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邀请辖区内交警队警官结合本地交通事故案例,深入浅出地解释各种交通专业术语,提醒学生出行时要遵守交通法规,维护自身安全;邀请辖区派出所民警通过梳理所在辖区高校各类典型案件,分析案件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对策;邀请辖区所在公安消防人员教授灭火器和消火栓的正确使用方法,组织大学生踏入红门,参观特种装备和警营内务,观摩消防演示与模拟快速出警,面对面、零距离当“消防员”,提高学生的消防知识水平和自防自救能力;邀请辖区所在基层法院的法官对大学生犯罪审判案例进行专题讲座,组织学生旁听有关高校犯罪的刑事庭审,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地了解自己所处环境的安全问题,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4.大学生安全教育要重视平台构筑、网络建设。

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由于各自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经济条件、学习能力的差异,家庭、思想、性格等原因,出现的安全问题各种各样。因此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构筑安全教育平台,开展个性化的安全咨询服务活动。

根据“90后”大学生的特点,要搭建网络安全教育平台,充分发挥网络的不受时空限制、隐秘性、安全性强的特点,开展网上安全教育和咨询活动,增强教育效果。通过手机飞信群、QQ群、西祠论坛、人人网、开心网、微信、微博、贴吧创办网络安全关注,将校园治安动态、警情提示、校园热点、敏感问题等编辑成短而精的信息实时发送,联合学生会、大学生社团组织提供素材,制作本校校园安全教育情景剧,网络寓教于乐的“安全”微视频,定期、不定期地播放有关安全方面的视频,通过直观的感受,让广大学生在思想上筑成一道能抵御外来不良势力侵蚀的“防火墙”。

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高校基础教育部分,重要性毋庸置疑。安全教育区别于专业教育,没有先例可循,没有成熟教学模式可资借鉴,没有系统而清晰的教学规范,这些都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因此更需要创新理念、创新体制,探索出一条适合高校安全教育的路径,使在校大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地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赵斌.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其改进策略.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10,9,86,VOL4(3).

[2]姜宁,何景洋,刘莉.试论高校安全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经济与文化,2010(11):121.

大学生安全教育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校安全教育 重要性 主要内容 建议

近年来,高校内发生的治安案件、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偷盗、诈骗案件频发,甚至出现入室持刀抢劫这类恶性案件,令人触目惊心,给当前高校的安全教育敲响了警钟。因此,加强对学生公共安全方面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安全方面的知识和应对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的措施和办法,是关系到大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的一件大事。

一、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一)高校安全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当前我国国家形势依旧复杂多变,在校大学生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国内外敌对势力通过各种渠道潜入大学校园,妄图利用大学生政治敏锐性差的弱点,以举办讲座、设立基金会等形式诱惑学生加入他们的队伍,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意识渗透,传播西方的政治和经济价值观。因此,帮助大学生全面理解国家安全的含义,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就迫切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国家安全知识,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二)高校安全教育是当前校园治安形势的需要。

开放型校园的发展,使得校园与社会相互影响,校园治安形势严峻。高校后勤化改革后,大量的外来务工、社会闲杂人员涌入校园,给学校的治安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些高校位于城乡结合部位,地域广,周边人员复杂,给整个校园的安全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因而,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三)高校安全教育是提高学生安全防范、自我保护能力的需要。

当前大学生安全防范和法律意识意识相对薄弱,思想单纯,缺乏对社会复杂性的认识,一些学生在受到不法侵害时没有及时报警或向学校保卫部门求助。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让他们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可以提高广大学生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能力,起到预防犯罪、减少发案的作用。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针对当前的严峻形势,各高校领导,特别是主管学生安全工作的教育工作者都日益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并依据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国家安全教育。

一是抓好《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守法意识。二是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强化责任意识。三是抓好保密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敌情观念和保密意识,使每个大学生在对外交往中能自觉遵守各项保密制度和规定,自觉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

(二)消防安全教育。

当前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普遍比较淡薄,缺乏必要的消防常识和自救逃生技能。针对这些情况,一是要组织大学生学习好国家和学校的名项消防法规知识提高依法治火的观念;二是要大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增强灭火技能和火灾发生时逃生、自救、互救本领。学校可采用开设消防知识讲座,举办消防员培训,图片展览,演示各种灭火器材的使用,常见火灾的扑救方法,不同情况下的逃生自救方法,进行模拟消防训练等多种方式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三)交通安全教育。

一是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交通法制观念。二是积极开展交通安全周或交通安全月活动,从而使广大学生牢固树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交通方针。三是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心理训练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对交通突况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遇到紧急情况可以作出迅速处理,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防盗防骗教育。

近期高校学生宿舍盗窃案发率上升,要减少宿舍盗窃案件的发生,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治安防范意识。二要运用典型案例开展防盗窃教育。三要建立治安情况通报制度。通过校园网定期“防骗警示”、“温馨提示”、“案情通报”或上传防盗防骗视频资料等形式,及时向学生通报各类案件的原因、特点和规律,告诉学生一些防盗防骗的知识。四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规定,在宿舍内不得存放大额现金,贵重物品不得随意摆放,不擅自留宿外客。同时,宿管人员要严格制订来访人员登记制度,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要提高警惕,随时进行询问,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五)网络安全教育。

当今网络技术迅速发展,高校师生几乎人人涉足网络,虽然他们有驾驭网络的技能,但对维护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条例却知之甚少,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相对淡薄。针对上述情况,要重点抓好网络安全教育,一是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法制观念。二是积极开展“构建安全和谐网络环境”等宣传教育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三是积极开展网上正面宣传教育活动,用科学的理论占领网络阵地,教育学生自觉抵制网上的有害信息,防止校园网络遭到非法侵入。

三、抓好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建议

一是加强高校安全教育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在校师生员工的行为;落实领导责任制,成立以校长为首,宣传部、保卫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大学生安全教育领导小组,各学院“一把手”负责本学院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各项具体工作。二是在师生中树立“安全稳定工作压倒一切”的共识,让大家认识到安全是高校稳定和谐发展的前提,提高自防自救自卫能力。三是点面结合抓好安全教育。抓好重点人物、重点场所和重点时期的安全教育,特别是加强新生入学时和节假日期间安全教育。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课。采取课堂授课与实践演练的形式,推广安全知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网上各种安全案例,上传生动的视频资料,供学生阅读观看。定期开展安全知识普及月活动,辅之图片展板,集中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

总之,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校园的安全稳定直接关乎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谐,我们要深入研究高校安全教育问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才能真正构建平安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叶长才.大学生安全教育刻不容缓[J].教育探索,2007,24:220-222.

大学生安全教育方案范文第5篇

第一,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了,虽然各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国家的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各种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受此影响,社会治安形势也日益严峻。从外部讲,西方反华势力从没有停止过对我国青年学生的渗透,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利用中外之间的各种国际纠纷、利用宗教极端组织拉拢扶持“三股势力”对大学生进行渗透和演变,甚至恐吓,妄图使广大青年学生混淆黑白,上街游行或者采取其它手段反对政府,给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设置阻力。一些青年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很容易受蛊惑和被恐吓而做出反国家反人民、危害学校师生的事情,造成局部混乱。所以在当前形势下,对广大学生进行反颠覆、反渗透教育成了一件十分迫切的事情。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居民基尼系数的增长,由收入差距加大引发的社会矛盾也到了高发期,一些社会矛盾以学生为载体也逐渐渗透进了校园,于是校园盗窃案件频发,侵财侵人身案件比例增加,由各种生存压力造成学生的各种心理疾病高发,各种敏感性政治事件时有发生,随着校园安保部门执法权的丧失,校园传统的各项规章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大量的实践表明,要想避免以上各种现象的发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大学生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切实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从而筑起心灵的防火墙,抵御各种因素的侵蚀,减少发案。所以当前的社会形势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第二,现代大学生生活方式的需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已经大大颠覆了传统的大学生生活方式,一方面活动范围进一步加大,触角已远远超出了四角的天空,上课之余走上社会,广泛参与各种活动,但由于涉世之初,经验不足,上当受骗事件高发。另一方面,由于参与活动较多,生活中容易出问题的环节进一步增多,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或误入歧途给自己和他人造成损失。所以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应是一个经常性的持久性的工作,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另一方面社会不法分子由于生活中自身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是想着从正道上解决,而是挖空心思向安全防范薄弱群体(大学生)伸手,且随着社会新生事物更新速度的加快,犯罪的手段也日新月异,如果把安全教育工作看成一朝一夕的事情,其效果必然不佳,所以当今大学生的现代生活方式也需要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

第三,现代安全防范效能的需要。传统的安保工作中,防范工作的内容基本限制在人防、物防、技防三方面,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校园生活科技化内容的增加,安全防范的内容进一步丰富,一些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内容也应充实其中,而社会生活压力在逐年增大,高压力之下出现的心理疾病成了近年来高校大学生比较突出的问题,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防范也成了一个迫切应该解决的问题,所以安全防范内容里面加上心理防范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了。要增强心理防范能力,提高整体安全防范意识,对大学生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就成了不二选择。

第四,校园发案季节性特点的需要。现代校园发案除了社会共同性特点之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季节性发案显著、时段性发案明显。为减少发案,我们只有针对不同的季节,不同时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而安全教育又是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有效途径,所以在不同的季节,不同时段,针对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安全教育内容至关重要,只有有的放失,才能有效减少发案。

第五,校园专项治理的需要。在整个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随着社会形势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变革,阶段性的工作重心是不一样的。为高质量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我们只有针对当前形势,结合学校实际,及时制定各种专项治理措施,才能见到成效。而在专项治理行动中,专项安全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如果这项工作不到位,不但得不到广大学生的理解,还会诱发各种矛盾纠纷,出现各种问题,影响校园安全稳定。所以校园安全专项治理也需要扎实的安全教育。

第六,高校综合实力提升的需要。当今的大学,在长足进步的同时,学校之间的竞争也逐步强化,在笔者看来,学校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一种综合实力的竞争,在竞争中任何一项不达标,就会被淘汰,其中也包括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竞争。过去高校当政者不重视学校保卫工作,认为安保工作只是看门,甚至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工作。随着学校综合实力的增强,学校安保工作的先进与否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如若选择了你的学校上学,安全工作不到位,没有安全感,是人们所不能接受的。所以大学生安全教育逐渐会成为高校安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成为高校管理规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2 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没有统一的培训内容。截至目前全国高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教材,虽然全国高校保卫学会也组织编写过一些教材,但片面性大,地方意识明显,不适用全国高校。内容涉及地域性不广,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有的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基本照搬公安专业教材的内容,针对性不强,远离学生生活,学生不愿意听讲,效果不好。

第二,没有统一的组织协调机构。安全教育工作在各个学校各不相同,政府教育主管教育部门也没有统一的要求,虽然近几年各个学校都认识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但在学校整个教育工作中,各校还没有明确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来负责这项工作。假如此项工作由学校安全稳定部门来管理,校园的安全教育课程设置甚至教室安排就不协调;如由学校教务部门负责,难免出现只重视安全理论培训而忽视安全防范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实用性就会打折。多年的实践证明,只有将日常安全防范知识和校园近期发案结合起来培训,效果才会更好。所以统一的协调组织在安全教育工作中很重要,但目前还欠缺,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求。在学校教育中,需不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截至目前国家并没有作硬性的规定,有的学校到现在也没有安排这项工作,有的学校虽然安排了,但在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过程中,需要培训什么内容?在什么时间搞?由什么人员担任这项工作?每学期安排多少次课为宜?要不要把这门课纳入考试科目等问题,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要求。如果仅仅把它作为一次简单的安全教育或培训,效果可想而知,恐怕形式要大于实际效果了。

第四,没有监督检查机制。在教育培训的基础上,目前还没有一个监督检查此项工作的机制,大部分的学校只是请公安警察或安保工作人员进行一次简单的培训教育,培训的内容涉及社会性的较多,真正校园的内容较少,针对性不强,有一个过程就行,具体效果如何或者针对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培训的内容一样不一样就无暇顾及了。就是不搞这项工作,也没有什么部门或单位去监督检查,学校的任何工作都不受影响,只是学生会受到损失。

第五,没有评价体系。在对待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好多学校只是进行了简单的一次或几次培训就万事大吉,具体效果如何无人顾及,管理的粗放性特点明显,只追求形式不重视结果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评价体系的缺失成了此项工作管理的短板。正是因为没有评价的标准,此项工作的质量根本保证不了,这也是近年来安全教育搞了,校园发案率没有明显下降的原因之一。

第六,没有量化依据。从以上列举的不足当中,有一个绕不开的结症,那就是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还没有作为一门学科被确定,也就不可能存在一套专业的理论。在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由于安全教育的内容没有办法用统一的系统理论指导下的量化指标来规范,于是出现了,培训内容不一样,培训时间不一致,完成目标不统一的现状。只有及早把这方面的理论体系规范完善,把量化标准明确,此项工作才能走上正规化的道路。

3 加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措施与对策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新时期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工作虽然必要,但此项工作存在的不足更令人担忧。因此,高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力度。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发挥保卫学会的作用。保卫学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全国相关专家学者,经过大力调研,制定出适用于全国的安全教育教材。同时考虑到我国疆域辽阔,各省份有自己的特点,还要把适合当地情况的知识点加上,形成照顾重点、兼顾一般的规范性教材。同时积极向科研部门申请专项课题,大力开展专业科研活动,把优秀的成果及时转化,使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切合实际,顺应时代,服务师生。

第二,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联合社团组织和各高校一起努力尽快完成学校安保专业学科定位,架构起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监督检查机制框架,制定授课的标准和形式,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同时出台硬性规定,把此项工作没有完成到位的学校,坚决予以追究,使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逐步达到正规化、标准化建设的要求。

第三,发挥各高校的作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高校要选拔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基层安保部门精干人才,在教育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的集中统一培训下,严格考核,严密认证,全员达标,持证上岗。把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日常学科管理范畴,落实好教学场所,把安全防范知识和校园不同时期的发案情况结合起来,使培训的内容更有针对性,同时把安全教育课程和其它课程一样归入大学生在校学习的一部分,学期末要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课程考核,以此提升大学生的重视程度,以期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四,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要选好模范,选好典型,发挥榜样的作用,充分利用舆论宣传的力量,把传统的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利用文字视频材料,依托校园网,开辟专栏,运用典型案例进行教育,警钟长鸣。积极创办《高校治安》等相应的刊物,积极引导师生重视学校安全,自觉增长安全防范意识。

第五,发挥讲师团的作用。教育主管部门要在架构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定期不定期组织讲师团,针对国际热点问题和社会安全稳定不同时期的热点问题,制定专项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对全国或全省各高校大学生有针对性进行专项教育培训,使广大大学生认清形势,用正能量反击反华势力分化演变的图谋,提高日常安全防范意识,降低校园发案,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