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945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38分钟。
大单元教学研讨方案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调度培训;研讨式教学;单元制
研讨式教学是一种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员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发挥学员的能动作用,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有利于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因此,在电力调度员单元制培训中,研讨式教学法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
一、调度单元制培训的特点
电力调度员单元制培训自2008年至今已开办了50余期,包括高级工和技师两个技能等级,每个等级分为电网调控、电网操作、电网异常处理和电网事故处理四个单元,每个单元5天为一期。
电力调度员专业的单元制培训起步较晚,主要针对现场调度值班人员进行培训,学员都来自于现场调度岗位,大都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并积累了大量的现场实例。因此,能否把学员丰富的现场经验运用到教学中来,关系到培训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培训中心的各位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思路,并且一致认为,研讨式教学法更适合于调度员单元制培训。
二、研讨式教学法与一般教学方法的区别
1.一般教学方法的缺陷
在调度员单元制培训中,若是一直采用讲授的方法进行授课,则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和其他专业不同的是,调度员的工作有很大的灵活性,既有调度规程的约束,又有自主发挥的余地。在符合调度规程的前提下,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对同一事件的处理方式也可能有很大不同,因此,对于调度培训中的相关案例,往往答案并不是唯一的。
其次,若在课程中一直采用教师讲、学生学的方式,即使结合现场,案例仍然十分有限,并有一定的局限性,必然会枯燥无味,不利于学员打开思路。
同时,在一般的授课方法中,忽略了学员的能动作用,使学员的丰富现场经验得不到发挥,也不利于教师从学员处获得现场第一手资料。
2.研讨式教学法与一般教学方法的比较
首先,在研讨式教学法中,可以对于一个案例,引导学员进行讨论,从分析到制订方案,都按照调度员实际处理问题的思路进行,这样不仅更加贴近实际,符合调度工作要求,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提起学员的兴趣。对于有争议的问题,更可以引导学员共同探讨,结合各地不同情况,选择最佳处理方案。
另外,参加培训的学员有很多是已经工作多年,有着非常丰富的现场经验,并积累了很多好的案例,因此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收集大量的现场实例,为以后的教学工作积累更多的资料。在授课的同时,教师与学员能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更重要的是,通过学员的相互讨论,可以进一步开拓思路,互相启发,从而找到更为优化的处理方案。单元制培训,可以作为一个让学员思维碰撞的契机,对于有丰富经验的现场人员来说,交流的作用往往会重于讲解。因此,让学员在讨论中共同进步,可以作为调度员单元制培训的宗旨。
需要注意的是,在研讨式教学中,虽然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学员的作用,但是教师的引导和总结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能够调动课堂气氛,使学员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其次,要能够把握案例中的关键点,在关键问题上充分分析,充分展开;再次,教师也要能够抓住课堂主线,把握全局,引导学员的整体思路,并对可能有争议的问题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研讨式教学即是形成一种“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更加活跃,对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在交流研讨中解决问题。
三、研讨式教学法的四步走
在“电网事故处理”单元的培训中,我们以“变压器事故处理”仿真实训课为例,在授课过程中实施研讨式教学的四步走。
1.提出问题,简单分析
对于调度员的工作来说,无论是电网的调控与操作,还是异常与事故处理,都是以具体的实例作为处理对象,有相关的规程作为依据,有既定的一般的处理思路。因此,我们一节课的首要步骤就是提出本课需要讨论的问题,并引导学员根据实际调度工作的一般流程,对该问题做初步的简单分析。
以“变压器事故处理”课程为例,我们在dts仿真系统中设置了“某220kv变电站#2主变永久性故障”,请学员按照现场规程以及调度工作的一般流程,查看保护信息,描述故障现象,提出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以及进行危险源点分析。这样的处理过程,与现场工作结合更加紧密,并且符合调度员平时的工作习惯及工作要求。同时,在课堂一开始,便可调动起学员的积极性,使学员尽快地进入角色,参与到讨论中来。
2.思考讨论,确立方案
这一步也是一节课的重点部分。对于调度工作来说,对于一个操作,或是一个事故的处理过程,解决的方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在符合调度规程规定的前提下,往往有不同的方案可供选择。同时,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如电网运行方式、重要用户情况、不同气候条件等,都可能有不同的应对方案。因此,在这一环节,学员根据自身经验,可提出不同的处理意见。
在讨论环节中,我们采取了分组讨论的方式,根据座位情况将学员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由组长组织进行交流、探讨,并做好记录,最后由各小组分别提出方案。由于在小组讨论的方式下,组员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利于交流,所以能够营造较为热烈的讨论气氛。最后各小组提出的方案可以互为补充、互为启发,个人有其他观点的也可一并提出,由此得到的方案更加多样化、全面化。
对于本课“某220kv变电站#2主变永久性故障”的案例来说,学员提出的方案大致可归结为两个方向。
方案a:通过110kv热备用线路a给失电母线及相应负荷恢复供电。
方案b:通过110kv热备用线路b给失电母线及相应负荷恢复供电。
在此,由学员针对两种方案进行讨论,学员结合现场实际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方案a采用的送电线路为220kv变电站送出,可靠性更高。方案b所采用线路为110kv变电站的线路,可靠性较差。
(2)方案a操作时涉及另一220kv厂站负荷的转移,操作步骤较方案b略为繁琐。
(3)方案a、b所采用的送电线路均为t接线,在有其他线路可以使用的情况下,尽量不采用t接线。但此例中无其他热备用线路,故只能采用a或b线路进行送电。
以上几点都是这一故障处理的关键点,多数情况下,学员都能够结合实际经验提出以上问题。对于学员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则可以由教师提出,引导学员思考。
根据以上观点,讨论结束可引导学员进行总结:对于本案例来说,方案a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但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方案b操作简单,能够更快地恢复供电,同时也符合调度规程规定,因此方案b也是可行的。对于调度员来说,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3.仿真操作,完善优化
在确定了操作方案之后,便可引导学员在dts仿真系统中进行操作,同时在操作中进一步优化操作步骤,完善操作方案。
在本例中,就有学员提出可否将事故所在厂站110kv正、副母线所带负荷进行调换。于是就此问题,请学员在dts仿真系统中进行试操作并进行讨论后,得到结论:在原方案的事故后运行方式中,有一条110kv线路是处于接近满载状态的,若采用新方案,可以避免线路满载的情况,但会使一台220kv主变处于满载状态。因此,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学员可以根据现场不同的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方案。
同时对于具体的操作顺序,在dts仿真操作中也可组织学员进行探讨,采取最优的方案,避免操作过程中过载和越限的情况出现。
4.教师点评,归纳总结
在引导学员讨论、操作,完成事故的分析与处理之后,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师的总结与点评。一方面,教师应通过归纳总结,梳理整节课的脉络,使学员对整个处理思路有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在点评中不但要总结本课所讲内容,更要针对课堂上学员在讨论中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指出需要注意的要点,对讨论分析过的问题进一步进行强调,以使学员加深印象。
在课后,教师也应对学员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特别是学员提出的新的思路与方法,可以总结分析之后,留作以后的教学资料,为将来的教学积累更多的经验。同时对于学员在交流过程中提及的现场案例,实际调度工作的习惯做法,也要注意收集和整理,以便日后教学工作之用。
四、研讨式教学法的应用
大单元教学研讨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校本教研;研训;共案
榆山街道学校之间存在三种差异:一是学生基础;二是师资分布;三是基础水平。内涵发展也成为必然。教育办公室围绕“发挥优势、形成特色、创造品牌、实现优质”的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思路,树立“融于县城、服务县城、推动城域一体化发展”的工作理念。引领各校以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小单元”校本教研为载体,打造教师优秀团队,提升了学校核心竞争力,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升。引领学校以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校为本,教师为主体,行动研究、应用研究为目的“小单元”校本教研。
一、“研训一体”校本教研
“研训一体”是指学习、工作、反思一体;自我、同伴、专家互动;理念与实践互融;教师与学生互惠,提升生命的研训一体的校本培训、教研。
【主题研训――引领研训方向】
提前规划,每年一个研训主题并逐步落实。
【打造“学习共同体”――引领培养方向】
【“学科论坛”――提升教学水平】
听课观摩、教学诊断、互动评课、行动研究、问题研讨、专题讲座等“学科论坛”,老师在互动中拓宽自己的视野,在对话中分享教学的快乐,在交流中丰富研究的思路。
【“课改实践”――转变教学行为】
课改交流会、课改案例、课改论文、课堂教学研讨等教学研讨会,以展示课程实施的进程,在前进中发展、完善。
【用好“三个活动”――搭建互助平台】
集体备课、集体研讨、远程研修等活动帮助教师准确把握
和理解课程标准,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
水平。
【自主研修――提升素质】
教师研修反思、读书习字“123工程”、历练提升等提升素质。
二、“一研一课一反思”校本教研
“一研一课一反思”是指小学高、中、低段,跨年级式校本教研,相邻近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共同研究一个课例,以“说、上、测、评、思”为载体,开展“一研一课一反思”的研修式校本教研活动。
“一研”是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进入一个“真实的课堂”,执教教师是课堂上的老师,教研组其他成员是课堂上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除了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还可以在自己有想法的时候按个“暂停键”。“暂停键”一按,课就停下来,教研组全体成员把想法讨论讨论,然后继续上课。
“一课”就是执教教师利用集体研修式备课形成的教案来上课,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观摩。
“一反思”就是教研组全体教师结合研究讨论时出现的情况进行反思、评论、交流。这一环节教师应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看课的得失,最后形成共案。
三、“1211”校本教研
“1”即一节说课:每星期一各教研组根据学科进度和本组情况确定一个课题和主讲教师,然后主讲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写出本课题简单的教学思路。
“2”是看课;即主讲教师在确定课题后利用周二、周三的业余时间在网络看两节同课题的优质课例,并再次修改自己的教案。
第二个“1”是出一节课。执教教师通过观看两节名师名家课例,重新制定出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然后在教研组内上一节观摩课,展示自己看课、研讨带来的成果。
最后一个“1”是研讨与反思。即听课后全组教师点评本节课的得失,执教教师汇总整个课堂过程,写出教学反思。
“小单元”校本教研充分调动和发挥了教师从事教育发展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明确了学校办学的精髓,唤醒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激情,每一所学校形成独特的教育个性,使每一所学校都有思想、有文化、有精神。发展了教师、服务了学生、提升了学校。通过探索、总结、交流、反思教学情况和问题教研进展情况,共同探讨解决制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瓶颈的方式方法。
“小单元”校本教研工作的观摩、互评、交流,架起沟通与交流的桥梁,逐步形成区域互动、校际联动、示范辐射、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使榆山教育逐渐步入特色化学校管理的轨道。
大单元教学研讨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学生主体;教学模式
一、高职院校案例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案例教学, 不仅可以阐释抽象的理论和知识的要点,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而且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学习自主性增强
院校学生思想活跃、知识面较宽的特点。在没有实施案例教学之前,益阳某高职院校的学生课堂参与度普遍不高,低头一族比比皆是,但在案例教学后,学生思维活跃, 竞相发言,讨论高潮迭起,参与口头讨论的学生按高职年级的不同比例分别在78%、88%以及60%左右,课中和课后书面参与讨论的学生达90%以上。
(二)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讨论空间
透过案例素材,有效利用音像动画和多媒体网络资源,现代教育手段使案例事实更为现实生动、 即时快捷、音像图文俱全,因而具有更广阔的讨论空间。学生内心深处的求知欲望就会被激发出来,产生自觉的学习行动,从而将教材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达到理论思维与实践探讨的有机统一。
(三)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真正体现
论案例,阐述和补充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和结论,在相互启迪的氛围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首先是平等的案例讨论参与者,深入的案例讨论使教有所悟,学有所思,能言善表,教学相长。
二、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研究现状
近10年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注重质量提高、重视内涵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视。
(一)“双证”互通的课程模式走向成熟
目前在益阳某职业院校已全面实行了“双证”互通的课程模式。其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
1.专业层面的“双证”互通课程模式
这种课程模式的特点是,将某专业的培养方向与某一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相统一,使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在满足学生普适性能力的基础上,完全按照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来确定。
以 “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将会计课程与国家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证等课程均溶入到教学计划中,要求学生在毕业获得大专学历的同时,通过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通过与该专业的学生及老师的访谈、分析学生的毕业设计,我们了解到,按照这样的课程模式教学,学生能很快适应实际工作,就业率非常高。
2.职业技能模块层面的“双证”互通课程模式
该课程模式的思路是,按照模块式课程体系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教学的规律,将相同、相近的能力进行归纳和组合;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原则将课程内容进行序化,形成课程模块。这些模块包括文化基础模块、专业技术基础模块和职业技能模块等。
3.单门课程层面的“双证”互通课程模式
调查发现,这种模式为许多专业所采用,即一门课程是专门为某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设计的。该课程包含了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应知、应会,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就是课程的目标。自2012年,益阳某职业院校即对以上课程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对“双证”互通的课程模式如何更加突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原则的研究与实践,学院正在进一步探索。
(二)实践导向的课程模式正在形成
从2005年开始,益阳某职业院校就致力于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融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在这一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模式。该模式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集理论教学、实验实习实训为一体,产学结合”为指导思想,按照职业实践活动的要求来设计课程并组织教学。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这一模式在学院全面推行并形成了自身特色。较为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1.单元教学模式。即将一门或一个教学模块的专业技术课程所需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安排完成,学生在这个单元时间里,完成课程的理论学习,并进行实训,最后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2.项目教学模式,它是将专业技能按类别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一门课程或若干门课程的组合),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该项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并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教学。
3.产品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以企业为平台,以企业产品为核心,将专业课程融入企业产品开发的制作过程,将企业工作现场作为专业教学课堂,在产品开发和实现的过程中完成专业教学。同时可将企业技术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学习教育、企业效益和学生能力的“三赢”。
参考文献:
[1]陈银华,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形式[J],内蒙古教育,2010(3).
大单元教学研讨方案范文第4篇
“网络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基本核心,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把握设计教学的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一个关键的设计策略就是围绕着知识诞生的原始情景中发生的问题来建设课程,而不是教给他们课本中现有的“专家”答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必须利用具有挑战性的、深层次的问题来揭示一个学科内涵的丰富和复杂性。
一、基本问题的特点
1.指向科学的核心
基本问题存在于各个研究领域,最具有历史重要性和最有争议的问题和论题中。如:好看的书就是好书吗?算术是一种发明还是发现?历史总是有偏见的吗?
2.在某一领域的发展历史在人们学习过程中自然重演
相同的问题作为一个研究生长点被问了一遍又一遍。尽管答案可能变得越来越复杂,问题的框架可能会有新的差异,但是最后我们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回到这些问题的探讨上来。
3.孕育了其他重要问题
在不断讨论和探究的过程中,新的问题不断发现,人们的认知不断升华,产生新的学科、新的问题、新的疑难。它们能够启发卓有成效的研究,而不是导致平庸的答案或半途而废。
基本问题尽管具有普遍意义或挑战性,但并非总能作为切入具体论题的成功通道。对学生来说,这些问题可能太宽泛、太抽象,甚至不着边际(如生物学规律有天命吗?)。因此需要比较问题来引导和指导特定单元的研究工作。
如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设计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时必须将二者紧密联系。单元问题是科学特定和主题特定的,因此更适合于框定具体知识和特定研究,并可能导致更为微妙的基本问题。这两类问题具体区别见表1。
二、单元问题的特征
1.为基本问题提供了学科特定及主题特定通道
单元问题框定一组具体的课程单元,设计这些问题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主题和学科的“透镜”来指向和揭示基本问题。例“哈克贝利是一个英雄吗?”是一个单元问题,可以用来引导某节文学课的探讨活动。“人类历史是一个进步的历史吗?”则是一个基本问题。
2.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
单元问题没有天然的正确答案。单元问题是开放性的,这意味着它们有多种研究和讨论的路线。它们能够揭示而不是掩盖科学的争论、疑难或前景。它们的目标在于引发讨论,以及提出新问题,而不是诱导学生得出教师预期的“那个”答案。
3.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而精心构造
凡是设计得好的单元问题都能起到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这些问题通常把逆向知觉、思维激发和争论作为吸引学生投入持续探究的手段。这些问题应该是充分开放的,能够适应各种兴趣和各种学习风格,使学生可以得出连教师也未能考虑到的独特答案和创造性方法。
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之间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没有泾渭分明的明确界限。对于探索和发现重要概念有引导作用等。鉴于教学的基本问题与单元问题的关系,最佳的课程设计应该是逆向方法的灵活运用。从学生的学习目标出发,而不是从教材出发,这种面向目标的教学设计称为逆向
设计。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要适应市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伴随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用人机制的改革,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就业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生源质量下降,学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教学难、管理难的问题越来越明显。面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目前的生源状况,怎样实现培养目标,如何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对我们每一位中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
如建筑装饰专业的建筑装饰材料教学中的基本问题与单元问题的课程设计,见表2。
表2
从以上教学设计的基本问题与单元问题对学生评估与评价,是根据这一课程设计分为三个阶段来完成的。
第一阶段按教材要求向学生提出基本问题,进行思考、理解、交流探讨。让学生带着思考中的基本问题,利用课余时间为下一课时基本问题的单元问题做准备工作。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方式选择不同领域去搜集素材,查找资料。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考理解、掌握知识的关键过程,属于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学生实践,以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为支持。学生分组发表各自根据基本问题搜集准备的单元问题,思考推理、探究讨论、共享成果。教师用心启发学生思考探究与理解能力,使学生各自得到进一步的补充、修改、完善。
第三阶段学生评估和评价。实际上就是对基本问题的单元问题总结,修改完成单元问题计划,达到教材要求的学习目标。把学生各自不同的见解、观点进行综合整理,教师的答案与学生的答案共享结合,对学生的思考理解进行客观的评估与评价,既要谈到自己认为有效的或喜欢的方面,也应提出改善建议,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应该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支架作用。
教学中始终贯彻了学生以学为主,以用为主,以互动为主。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个性特点得到了充分发挥,知识理解才能获得了展示。使学生知道天生我才必有用,有种幸福的成就感,激发了他们自学思考的乐趣,认识到明天掌握在自己手中,知识属于你我他。
爱因斯坦曾说过,“所谓教育,应在于学校的知识全部忘光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也许今天学生没有学到什么高深的知识,但他们学会了思考、理解、探究、共享,总有一天会收获成果的。
大单元教学研讨方案范文第5篇
我有幸参加了绥宁县乡村教师工作坊研修,为期两年的培训让我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特别是今年11月19-21日的第二次线下集中培训更让我收获不少,甚至还有点期待会有下一次的这种培训。
培训地点还是一如既往的选择在了美丽的绥宁二小,二小的黄校长给学员们致欢迎词,并对学员们寄于厚望。坊主苏老师《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的讲座和管理员戴老师《优化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明析小学英语课型模式》的讲座课让我对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有了初步了解。在线下培训前,苏老师就给我们每个小组布置了作业,以组为单位完成一个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说实在的看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是一脸蒙的状态,我不知道这要怎么做,组长把一个单元的整体思路设计出来后让我选择一个单项内容完成,我选了一个复习课的内容,但是我不知道我是要以什么方式来完成这个作业,思路图?导学案?教案?、、、、、、我无从下手。我做了一个导学案交给了组长,结果在苏老师跟随望城送教团来我们学校送教的时候跟她聊起这个话题的时候才明白我做的东西不符合要求,得改,但是说实在的跟苏老师聊的那么几句我还是不明白这个教学设计如何做才符合要求。我们小组的几个人在群里交流后,我们又稍加修改上交给工作坊的老师,自以为这样应该差不多能符合要求了,可谁知道参加线下研修听了苏老师的讲座和点评之后才知道我们的整体设计还是不符合要求,没有连贯性。在集体研讨过程中,我们小组的成员也在积极讨论、修改。成果展示环节更是让我见识了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各组学员各显神通,纷纷上台展示积体研讨成果。通过苏老师的点评,我们明白了我们的差距,虽然有进步但是还得继续努力。
在提出问题、讨论解决方案、问题是否解决环节,更是让我有种畅快淋漓的感觉,我们组员们各自把自己心中的困惑说出来,然后积极讨论,气氛很是热烈,大家心情也很是愉快。我甚至有一种时间过得太快的感觉,希望时间还可以再久点。这种面对面的讨论大家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用有所顾虑。
活动之后的游戏环节更是让我觉得轻松愉悦,大家在紧张而紧奏的学习之余来个游戏既能达到放松的目的又能增进学员们的感情,让大家有种归属感。
说实在的,以前我也参加过很多次的这样的线下培训。那时候的培训无非就是教大家如何进入学习网站,如何在网上进行培训操作,而由我们县里自己组织的这种国培的线下培训不仅内容丰富还形式多样。这样的线下培训与众不同,这几天的培训过得都很充实。在短短的几天培训时间里,让我感受到一个全新的教学舞台。期待以后的类似的培训,也感谢工作坊苏老师、管理员戴老师及辅导员陈老师的辛勤付出,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上一篇:大型企业健康管理方案{优选5篇}
下一篇:大力稳步推进创优活动企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