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1872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8分钟。
多层住宅设计方案范文第1篇
>> 浅谈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方案 亚泉湾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方案 探讨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方法 商品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研究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探讨 生态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实践与研究 现代住宅小区建筑设计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探讨 浅析住宅小区建筑设计 浅谈住宅小区建筑设计 探析住宅小区建筑设计 层次分析法在建筑设计方案经济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对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的小议 刍议某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 探讨现代生态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 论住宅小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 阐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理念 浅析现代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 关于生态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探讨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方案指标权重
三、专家、用户两级层次群决策方法的步骤
对于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价的精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就是专家的评价和用户的评价,虽然这两个方面的评价都存在一定主观性,对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评价结果的精度也就不高。在具体对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方案评价过程中应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进行评价,提出新的评价方法,使得多层次群决策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实用。
1、群决策问题所涉及到的集合
群决策方案集X={x1,x2,…,xn},决策者集合Y= {Y1,Y2},其中专家决策者Y1={y11,y12,…,y1s},潜在用户决策者Y2={y21,y22,…,y2t},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方案属性集也分为专家评价属性集U1={u11,u12,…u1m},用户评价属性集U2={u21,u22,…u2p}。
2、对专家专业水平差异的评价
多层住宅设计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
1 “以人为本”的建筑平面
户型单元是住宅楼组合中的基本单位,它的方案设计优化存整个住宅建筑设计方案优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因此,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首先要从研究住宅单元平面人手。钢结构住宅与其它传统结构住宅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设计成开问较大的房间,不用受主要结构构件的影响,充分满足适应性要求。从我国已建的钢结构住宅来看,由于开问尺寸较灵活,开发商可根据自己的经济和建筑要求,采用不同的开间形式。但目前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平面布局还比较单一,需要进一步优化。
钢结构住宅户型单元设计方案优化首先要优化设计步骤。在进行钢结构住宅户型单元设计之前,必须对户型单元的建筑内容进行综合详尽的剖析,即从不同角度并用多种方法去展示它的内容因素。对钢结构住宅居住功能进行剖析,一般是以人的居住需要为中心,沿着住户家庭成员的生理、心理、物质、精神等需求的线索,罗列出居住生活对建筑空间构成的要求因素。在对户型单元设计内容因素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剖析以后,着手进行户型单元设计构思。建筑师按传统方式、凭经验进行方按构思的同时,应运用电脑调配各种设计因素的组合关系,获得更科学的适宜工业化方案形式。其次要进行方案的排列和组合。任何住宅建筑设计都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在钢结构住宅户型单元方案的排列与组合中,首先应对制约因素进行分析。
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约束因素除应遵守国家建筑法规和技术规范外,还应注意以下方面:第一,柱网布置应满足规则性要求,宜以住宅单元或套型为单位实现模块化,以模块的平接、接和对称凹接、凸接等多种拼接适应总平面布置的变化。第二,柱网比大柱网好。柱网大,需要梁构件大,为满足强柱弱梁的抗震要求的柱截面也会增大,总用钢量也会随之增加,从而影响住宅建筑造价。第三,住宅平面应按模数规定布置。在钢结构住宅的设计中即要考虑到房屋功能方面的要求,又要考虑到钢结构的施工、加工方面的要求,住宅房间平面按模数规定设计,有利于钢结构计算,也有利于结构构件的模数化以及连接节点的标准化,最终有利于钢结构住宅的生产与施工[1]。
总之,钢结构住宅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满足住户的各种使用要求。应按套型设计,每套住宅的分户界限应明确,必须独门独户,每套住宅至少应包括卧室、起居室、厨房和卫生问等基本空间,要求将这些功能空间设计于户门之内,不得共用或合用。
2 常用钢结构住宅体系
钢结构体系形式有多种,但应用于住宅建筑的钢结构体系主要可分为轻钢龙骨体系、纯钢框架体系、钢支撑框架体系、钢框架一混凝土剪力墙体系、错列析架体系、钢框架一核心简体系等。不同的结构体系有不同的适用范围,虽然有些结构体系应用范嗣较广,但通常会受到经济等因素的限制。轻钢龙骨结构体系较适用于1~3层的低层住宅,不适用于强震区的高层住宅。纯钢框架体系一般适用于6层以下的多层住宅,不适用于强震区的高层住宅,并且用于高层住宅经济性相对较差。钢支撑框架体系比纯钢框架体系侧向刚度大,常用于多层及小高层住宅,应用较广;而且当房屋层数较高时,该体系要比纯钢框架体系经济。钢框架一混凝土剪力墙体系常用于小高层及高层住宅;而且从受力特点看出,带缝剪力墙体抗震性能较好,较适用于地震区。错列析架结构体系具有住宅布置灵活、楼板跨度小、结构自重轻和造价低的特点,是一种经济、实用、高效的新型结构体系,适用于多层及小高层住宅[2]。
为了体现钢结构住宅的优越性,减轻结构自重,外墙体一般采用轻质复合板,与梁柱的连接方式,主要采用外挂式,也可采用内嵌式。内墙材料一般可采用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等轻质填充材料,也可采用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板、纸面稻草板。
楼板体系作为房屋的水平构件,起着支撑竖向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作用。因此楼板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还要具有较好的隔音、防水和防火性能,同时宜尽量采用技术和构造措施减轻楼板自重,并提高施工速度。国外钢结构住宅普遍采用木版为楼层板,我国由于木材资源短缺,现阶段主要采用压型钢板一现浇混凝土组合楼板、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密排托架一现浇混凝土组合楼板、轻骨料或加气混凝土楼板。
钢结构建筑的屋顶依据屋面材料和屋面的结构布置,可以做成平屋顶或是坡屋顶。平屋顶即在钢楼板层的基础上只需将面层换做防水层材料或是彩色涂层牙型钢板,并按要求设置一定的排水坡度和排水天沟。坡屋顶的构造一般是在钢屋架上设置檩条,上铺彩色涂层压型
钢板或彩钢板夹芯板,采用彩钢夹芯板,色彩美观,还具有一定的保温隔热效果,施工简便,可以做到不渗水。
3 钢结构住宅的关键技术要求及保证措施
3.1防火
钢材本身是不燃烧的建筑材料。但是,钢材作为建筑材料在防火方面又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缺陷,它的机械性能,如屈服点、抗拉及弹性模量等均会因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钢结构通常在450~650~oC温度中就会失去承载能力,发生很大的形变,导致钢柱、钢梁弯曲,结果因大的形变而不能继续使用。因此,防火对于钢结构住宅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按照我国防火规范要求,一般建筑钢结构必须涂刷防火涂料或采取其他措施。由于住宅对防火的要求更高,因此主体钢结构就必须有更加可靠的防火措施:一般可用满足消防要求的防火涂料喷涂主体钢结构,冉在钢结构外包石膏板,也可用混凝土外包主钢结构。然而各种方法均有其天然缺陷:防火涂料耐久性远远低于建筑物本身,其后期维护非常重要。而且,传统防火涂料质量较差,这些将会增加工程造价:外包混凝土虽简单实用,但浇捣混凝土施工时间增加,使钢结构失去优势。另外,采用耐火耐候钢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思路,但尚属理论研究,无法大量应用于工程实践[3]。
3.2防锈
钢结构经过温度的不断变化及水汽、电解质的影响,生锈老化的可能性在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而由此导致强度、稳定性降低而最终坍塌的工程事例时有发生。长期以来,我国基本采用油漆(涂料) 防锈或石油沥青防锈,但这些防锈措施有效期不长,频繁的维修还需要大量维修费。目前国内行之有效的中长期表面防锈处理方法有:防锈油漆层;热浸锌;玻璃钢防锈层;热喷涂长效防锈;无机涂层。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些防腐措施对于钢结构住宅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经过不断的研究,发现更好的,更科学的防腐措施,保护钢结构,延长钢结构的适用年限。
参考文献
[1]胡孜华.浅谈我国钢结构住宅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建设教育,2007,8.
多层住宅设计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 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在做设计方案时,设计人员应该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最好居住条件为中心,使小区规划达到企业,使用者和社会的效益平衡。建设一个高品质社区有以下几个要素:优秀的生态环境,优美的区内景观,合理的功能布置,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有可持续发展性。下面结合实际工程,谈谈如何能达到以上这些要素。
1.住宅区空间布局应合理化、科学化
1.1应从"以人为本"出发,建筑与环境并重,现实与适当超前结合。一般应做到二三十年不落后,需要时可再改造、提高。住宅的套型和内部功能应从改革开放前经济水平较低时期主要解决"有房可住"的生存功能问题,向今后的实用型尤其是舒适型发展,发挥住宅及住区的发展功能、陶冶功能和享受功能。
1.2住区的功能区应布置得当,有丰富的层次,布局结构有特色。住区以居住为主体,但在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锻炼、交通出行、园林绿化......等功能区也要环绕居住中心,根据人的需要,合理布置。住宅楼的投影面积所占用地面积的比例(密度)应控制在30%以下;绿化用地一般应超过35%,并尽可能扩大,如有的优秀住区已达到50%以上。绿地分布应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便于居民就近使用的原则。
1.3住宅群体的布置,应提高院落功能,增大交往空间。合理的组团围合式--院落、群落式可以丰富建筑空间环境,优化组团园林设计,方便居民交往和休憩、锻炼。也可以设计立体交往空间,在相邻的住宅楼(尤其是高层)之间及楼顶设计几个交往层。
1.4住区的建筑设计与环境的组合应凸显我国文化内涵,表现丰富的、有个性有特色的主题。住区的个性、特色十分重要,即使是同一发展商开发的小区也应表现不同的特色,不应照搬、"克隆"。近年已有不少住区做好了个性、特色的文章,如有的以浓郁的文化氛围为主题,有的以山水园林为主题,有的以生态环保为主题,有的以健康--体育为主题......都取得成功。不但住区要表现特色,住区内住宅组团(群落、院落)也应尽可能有各具特色的住宅群体形态、标志,尤其是大型住区。如深圳一个名为"四季花城"的小区,就按不同季节花卉布置院落,并以花命名。即使是主题不突出的住区,在园林设计、建筑造型、社区服务等方面也应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各具特色、五彩缤纷的住区、住宅越多,必然是居住质量越高、居住环境越好,城市景观越美。
2.以某工程为例分析住宅区建筑设计
阳西县绿洲银湖花园位于阳西县宋康路东路路段北侧,东面为30米宽宋康路东路,已实施的一期工程用地面积17864.57m2,本次设计的二期工程用地面积6578.65m2,,三期工程用地面积7031.78m2。基地地形平缓。
一期工程包括1#~12#共87户联排式住宅;二期工程包括13#~15# 三栋18层高层住宅楼,16#~18#三栋 11层小高层住宅楼及一层半地下室;三期包括19#~22#四栋18层高层住宅楼及一层半地下室。13#~15#楼、19#~22#首层一半为架空层、入户大堂、消防控制中心,一半为商业服务网点,二层以上为住宅;首层以下一层为半地下停车库及设备用房。16#~18#楼首层为架空层、入户大堂、公共卫生间。
2.1总平面设计
(1)本期工程旨在通过规划打造一个具有前瞻性的、符合现代社会要求、并融合过去、现在、未来理念的精品住宅小区,主要产品为多层及高层住宅,项目定位为开放、典雅、非凡气度的高尚住宅小区。
(2)一期工程中总平面设计布置有联排住宅建筑,全部为南北布置,户户朝南;布局合理,互不干扰。二、三期布置小高层及高层住宅楼,自成一区,区内景观及通风俱佳,并通过广场和绿廊与一期形成有机地分隔。区内设环行的消防车道,住宅小区主出入口临南面宋康路东路,次入口分别位于北面的规划路,和小区东南面接宋康路东路。
2.2竖向设计
本工程场地内地形平缓,总体场地北高南低,西低东高。本工程各栋建筑物室内±0.00标高跟随小区道路的变化而变化,与建筑相邻的道路取得协调。已实施的一期中心用地联排住宅区地坪局部升高1.5米,营造更舒适的空间感,本方案设计把二期中心用地小高层及高层住宅区地坪相对一期入口整体升高1.1米,用意高层住宅与低层住宅门的区分,优化人车分流,同时在二期18#楼小高层住宅架空层下设置地下车库入口,把三期中心用地高层住宅区地坪相对一期入口整体升高1.3米,用意高层住宅与低层住宅门的区分,优化人车分流,同时在三期中心花园下设置地下车库出口,使得多层住宅与高层住宅形成不同的区域划分。
2.3平面设计
本工程包括一期工程包括1#~12#共87户联排式住宅;二期工程包括13#~15# 三栋18层高层住宅楼,16#~18#三栋 11层小高层住宅楼及一层半地下室;三期包括19#~22#四栋18层高层住宅楼及一层半地下室。
半地下室1层,分设置在二期与三期首层下面,主要功能为车库及设备用房,机动车停车位有201个。
地下室1层,设置在一期12#楼负一层,主要功能为车库,机动车停车位有126个。
二、三期高层住宅建筑基本南北朝向布置,朝向均为南北向对流;户型为一梯两户、13#-15#楼为十八层高层住宅,设有两部电梯,一个防烟楼梯间和一个合用前室,户型的建筑面积约120M2,两厅三房两卫户型,实用率达84%;16#-18#楼为十一层小高层住宅,设有一部电梯,一个自然通风的防烟楼梯,户型的建筑面积约115 M2,两厅三房两卫户型,实用率达90%之高;19#-22#楼为十八层高层住宅,设有两部电梯,一个防烟楼梯间和一个合用前室,户型的建筑面积为120M2-155 M2,大部份户型建筑面积约为123 M2,两厅三房两卫户型,实用率达85%,仅22#楼-1编号户型建筑面积为155 M2,实用率达86%。综合所有户型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2.4立面造型
在造型构思上,我们力求充分体现出该区域作为中心的龙头特征,用现代手法将该区域宜商宜住的特点充分表现出来,突出其新颖、简洁、超前性的形象特征。裙楼部分运用现代建筑技术和材料,通过玻璃和构架的对比,造型简洁流畅,营造出现代商业街的特色。住宅塔楼部分运用简洁明快的线条、大面积的落地玻璃凸窗,与周围的城市景观形成互动,外墙采用白色的面砖,使整个立面清新雅致、通透轻巧,在简约中充满韵味,将整个工程以统一、完整的形象呈现出来,具有强烈的新时代特色。
2.5剖面设计
本工程场地内地形平缓,总体场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本工程各栋建筑物室内±0.00标高跟随小区道路的变化而变化,与建筑相邻的道路取得协调。
地下室层高3.7m;
一期半地下室层高3.9m;二期半地下室层高3.6m;三期半地下室层高3.7m;
地上部分
13#-15#住宅首层高:3.7m, 商业层高:分别为5.9m、6.05m、6.2m、6.4m
二至十八层层高:3m
16#-18#首层高:5.2m, 二至十一层层高:3m
19#-22#住宅首层高:3.4m, 商业层高为:6.2m,二至十八层层高:3m
2.6无障碍设计
建筑首层出入口都设有无障碍坡道。建筑内部的通道、平台、营业区内部垂直交通设计都符合无障碍建筑规范要求。
2.7道路设计
本方案设计小区道路6米宽,贯穿三块用地,高层部分的消防车道为4米宽,地下室设置两个出入口,一个设置在二期用地18#楼底层,一个设置在三期用地。
2.8景观设计
已实施的一期联排住宅家家南面入户,南北双花园,每户有不少于5.7米的花园用地。二、三期小高层及高层住宅家家南北对流,小高层及高层住宅设有大面积集中绿化,形成以园林植被和园建组成的中心花园。
一期中央抬起得用地与周边用地用水系与其他用地隔开,凸显其中心位置。二、三期用地总体抬高与一期用地隔开,人车明显分流,人车流线均明确清晰。
在小区主入口(西南侧)设有入口绿化广场,形成小区点式景观节点。二、三期小高层及高层之间所形成的组团中心花园也形成小区两大景观园林节点。
小区全部建筑组成住宅组团,组团内庭园提供公共交往空间,住宅组团用建筑围墙围合成一个全封闭的组团空间,增加了住户的领域感和归属感,营造一个和睦、安全、舒适的优良社区。
综合以上各点,使本小区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点、线、面结合的绿化系统创造一个“与自然对话,与健康同行”的高品质生活社区。
3.结语
如何才能设计一个高品位的住宅小区,需要设计人员具有创新的设计理念。一个好的设计方案首先要注重当地的人文环境结合当地的人文特色规划设计具有特色的小区,需要设计师的共同努力,以科技进步为核心,从而全面提高住宅建设质量,改善住宅使用功能和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多层住宅设计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字:高层住宅;结构选型;优化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selection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structure based on how to for high-rise residence of the key factors are optimized selection of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and the necessity of optimization is discussed.
Key word: high-rise residential; The structural type; Optimization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在顺应人们急剧增长的住房需求下,高层住宅的结构形式从简单的层数和高度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到对平面形状和空间体型的复杂化要求。这不仅要求建筑满足功能多样,建筑风格提高,还要满足城市发展的景观需求。高层住宅在延续最初的结构形式和框架设计的基础上,还应对建筑中的相关因素进行优化设计,使得住宅不仅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外,还能在设计水平上有进一步的提升。
2 控制高层住宅结构选型的关键因素
2.1 高层住宅结构中新型材料的选型
高层建筑结构材料的发展从最初选用铸铁和钢材作为框架主体材料,演变到使用混凝土材料作为主体框架承重材料,最终结合发展成为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并在巴黎的弗兰克林公寓大楼中得到首次应用。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混凝土钢结构形式并没有得到较快的发展,只是在高层建筑中零散的使用,在看到钢结构的众多优点的同时,因其造价较高和由于建筑物高度增加结构所受内力变换等原因,对性价比高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所以加快对优质建筑材料的研究、开发和选型也成了建筑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2.2 高层住宅中结构体系的选型
2.2.1 高层住宅结构合理选型的重要性
高层建筑的发展不仅节约及充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还能节省市政开销,增加城市吸纳能力,缓解群众住房紧张心理。所以在高层住宅带来种种利好效益的同时,因其规模、高度和复杂性的增加,也显示出合理进行结构选型的重要性。在进行合理选型时不仅要考虑工程造价和投资能力等商业因素,还应考虑施工条件、技术能力以及材料和能源供应等技术问题,使得建筑在不仅满足功能和工期需求外,也能做到经济、合理。
2.2.2 高层住宅的常见结构形式
1)在一般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主要采用框架、剪力墙、筒体及框架-剪力墙、框架-筒体、筒中筒等结构体系
2)复杂高层建筑结构一般指带转换层的结构体系,悬挑、带加强层或连体结构体系,平面不规则结构体系也属于复杂高层建筑,在进行结构选型时要进行单独设计。
3)近些年还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高层建筑体系,如巨型框架、脊骨和束筒体等结构形式。
2.2.3 如何进行高层住宅的结构选型
在进行高层住宅的结构选型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应进行明确合理的简图计算和地震传递路线分析。其次,在设计时应设立多道抗震防线,避免出现因部分结构或构件失效导致整体抗震能力下降或丧失的现象。最后,要确保刚度和承载力的均匀分布,避免产生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等现象,保证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抗变形和承载能力。下面列举出几种结构体系:
1)框架体系。纯框架结构宜用于20层以下的高层住宅建筑,该结构的优点是制作安装简单,整体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 但也存在侧向刚度较小的缺点。
2) 钢框架―支撑结构其特点是能够双重抗侧力,在遇到地震时支撑系统能够避免破坏且内力能够重新分布到框架,这就是所谓的双重抗震防线。该结构的抗震原理为水平力由框架和支撑系统共同承担。在设计时可根据水平力作用的情况及建筑物的高度来调整支撑数量、形式及刚度。
3)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其抗震性能取决于混凝土核心筒。设计时要考虑核心筒的高宽比小于10,因为高宽比大的结构容易超过设计规范中要求的水平位移的极限值。该结构在我国7度地区有广泛的应用,在8度地区的应用较少。
4) 筒体结构因其内外筒均可形成较强抗弯刚度,也能达到钢框架―支撑结构的双重抗震效果,能够较好的承受水平力,所以该结构是高层住宅结构中较好的受力结构。
5)巨型体系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出现的新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它是由常规结构构件组成的次结构与巨型梁和巨型柱组成的主结构共同作用不同于常规梁柱概念的新型结构体系。
2.3 高层住宅结构中建筑基础的选型
关于高层住宅结构中建筑基础的选型是高层建筑下部结构选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基作为承受来自高层巨大载荷在受体,其结构形式的选择不仅关系到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同时也是影响工期和造价的重要因素。
高层基础的选型设计应该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首先,在地震区进行高层住宅的建设时应选择抗震有利地段,如果条件不允许应在进行建设时采取可靠措施,避免地震时导致过量下沉或地基失稳。其次,在进行基础的选型时应进行测算保证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满足承桩要求,差异沉降量和总体沉降量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高层住宅的基础设计选型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
1)对建筑用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准确合理的勘察,根据所提供的地质资料进行分析和判断,掌握地质条件的复杂和多变性,地质条件是影响高层住宅基础选型的重要因素。因为建筑用地的地质条件还具有隐蔽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灵活修改设计。
2)因不同的上部结构对基础形式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在进行基础选型还应充分考虑不同上层结构对基础的要求,对于因地基不均匀沉降敏感度不同的上部结构,应选择加固或刚度较大的地基形式以保证基础选型的合理性。
3)因地震对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影响较大,所以抗震性能也是影响基础选型的重要因素,在地震敏感区域,应考虑基础可能出现变形、沉降不均或倾覆等现象保证基础选型的安全性。
4)高层住宅的基础选型还应充分考虑构造要求和使用要求,如满足埋深、人防和地下车库等各种建筑具体要求。
5)在根据建筑的层数、高度及结构特点、载荷大小选择最佳基础形式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造价和施工条件等经济因素。
高层住宅基础形式通常有以下几种:首先是适合土质较好、层数不多的柱下独立基础。当地基为岩石时,可采用地锚将基础锚固在岩石上,锚入长度≥40d。其次是适合于土质一般、层数不多的交叉梁基础。再次是刚度较弱,适合层数不多土质较弱或层数较多土质较好的片筏基础,该结构在基岩埋置很深,地下水位较高但地表有一定承载力和一定厚度的情况下,表现出较桩基工期短和节省资金的优点。
3 关于如何优化高层住宅结构选型的设计
3.1 对于高层住宅结构选择优化的必要性
通过对高层建筑设计方案选择、机构体系及地基基础的优化设计,是减低工程造价成本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段,还能使技术和方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缓解技术控制资本对立的现象。同时通过优化设计可以使建筑不仅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还能在适用、经济、美观及安全等多方面得到提高,对于工程成本的降低和建筑质量的提高也是衡量设计和优化人员专业水平及能力的重要标准,所以在进行高层住宅设计时进行合理优化对技术和经济都具有较高的必要性,应该得到设计人员的重视。
3.2 对高层住宅结构设计方案的优化
结构设计方案的选择和优化是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方面。在进行总体结构方案的构思时,不仅要体现整体概念,还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构件在整体中的最佳受力状态。整体结构不仅满足刚度和承载力的要求,还能做到受理和传力途径简单、明确。达到安全和可靠的高度统一的同时,处理好构建与整体结构之间的关系,尽可能保证结构选择的合理性,避免或降低因载荷分布不均或地震等外力造成结构扭转的现象。
3.3 对高层住宅结构体系选型的优化
对高层住宅的结构优化,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选择抗震、抗风性能好且经济实惠的结构体系,重视结构的可靠稳定性,选择适用的材料及进行必要的加固都是合理优化的目的。在保证结构安全性的同时,考虑到结构的耐久性及长期的维修费用成本也是设计者在优化时要考虑的因素。其次要重视结构选型与平、立面的规则性,这不仅使设计更加合理还能减少为抵抗不必要应力的材料用量.
3.4 对高层住宅建筑基础选型的优化
对高层住宅基础方案进行优化首先要确保图纸勘察资料真实可靠,地基和桩基的承载力及图的参数至关重要,详尽准确的地质资料是确保基础设计可靠稳定,工程造价经济合理,工期和施工满足要求的重要保证。
基础方案的优化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不仅要求设计合理满足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还应做到计算准确,构造合理,有度有量。要在充分吸收已建工程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全方面的考虑空间利用、埋深和沉降缝等因素,尽可能做到合理选择和优化。
4 高层住宅的优缺点
4.1 高层住宅相对于其他住宅的优点
高层住宅相对于普通多层住宅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层住宅能明显的节约建筑用地,建筑密度是显示这方面优势的重要数据,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容积率条件下,高层与多层的建筑密度之比为5:3,与此同时还增加了消费群体的购买意愿,有利于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实现。
4.2 高层住宅相对于其他住宅的缺点
在分析了高层住宅相对于其他住宅的优点后,因所有事物都具有利弊的两面性,高层住宅也不可避免的具有相应的缺点:首先,由于高层建筑的投资和成本较高,钢材及混凝土的用量较多,在容积率提高的同时并没有给降低房价让出很大的利益空间,在价格方面与多层相比没有明显优势。其次,由于高层住宅的设计难度较大,尤其是塔楼的设计在朝向和通风方面很难做到每户都合理。最后,是人们所熟知的高层建筑高公摊和高物业费的问题,因高层建筑中的配套设施较多层中的高级,在维修和维护这方面的成本较高,给购房之后的房主造成一定的经济困扰。
5 结语
在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城市建设等多方面因素的推进下,我国高层住宅的建设呈现出发展的必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设计人员在熟悉掌握高层建筑的选型基础上,充分考虑建筑的成本、稳定性、功能性及耐久性的基本要求并进行合理优化的前提下,还应在满足和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在努力提高自身设计素质,对高层住宅的结构及美观进行合理优化,使我国的高层住宅在可预见的未来得到可持续发展,并达到更高的水平。
参考资料:
[1]贺杨,张永胜.高层建筑结构优化[J]. 山西建筑,2012,(5):34-35.
[2]张感平.高层住宅结构设计[J]. 江西建材,2011,(4):100-101.
多层住宅设计方案范文第5篇
1目前城市住宅改造的特点
1.1改造日益增多,已由过去的个别的零星改造,发展为成批改造,面广量大.例如中南工业大学1994年改造住宅两栋,60套;1995年改造住宅7栋,近300套;1996年计划改造6栋,近300套.每户增加面积少则十几平方米,多则近30平方米。
1.2改造类型日益增多。由一室一厅改为两室一厅或两室两厅;由两室一厅改为三室一厅或三室两厅等。
1.3由于被列入抗震设防的城市越来越多,对于住宅的改造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4住宅改造的设计难度日益增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住宅改造方案的确定,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的修改及征求住户的意见,作大量的说服工作,住户才能统一认识,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改造方案.城市住宅的改造是一项重大的技术措施,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引起广大设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搞得不好,轻者造成房屋开裂、倾斜、漏雨、渗水等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重者造成房屋倒塌,后患无穷。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住宅改造必须具备旧住宅完整的施工图,包括建筑、结构、水、电等以及施工过程的变更,这是一切旧住宅改造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完整的施工图,仅凭当年施工人员或现场管理人员的记忆是切不可行的。只有详细阅读了旧住宅的施工图后,才能确定哪些东西可以拆除,哪些东西不能拆除,在此基础上来制定合理的改造方案。
2改造方案的确定应考虑几个问题
2.1避免片面的强调增加建筑面积,造成房屋间距过小,不能满足正常的日照、防火、抗震、卫生等间距,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2.2尽可能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但一般旧住宅的改造很难满足,这时需要有所取舍,或者满足客厅放弃卧室;或者满足卧室放弃客厅或饭厅。有时利用间接采光也能收到比较良好的效果,例如中南工业大学已经改造好的住宅中有将近300套的客厅是通过间接采光的,除底层光线稍差一些外,其它各层的光线都比较好。
2.3住宅中的改造部分,立面及外装修尽可能与旧楼协调.如旧楼屋顶为挑檐,新建部分最好也做成挑檐;旧楼屋面为女儿墙,新建部分也宜做成女儿墙。避免改造痕迹外露.
3住宅改造施工图设计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3.1基础的沉降问题。对于无地质资料的,一定要作补充勘测一般来说,要改造的住宅已使用了几年或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它的地基沉降已基本趋于稳定;而新扩建部分的地基将会产生一定的沉降,这样,新、旧部分地基会产生不均匀沉降。这种不均匀沉降无法完全消除,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以减少其基础沉降,缩小新、旧部分的沉降差。如选用新型的轻质材料,减轻墙体自重;加大基础底面积;加强地圈梁;采用桩基础等。
3.2房屋高宽比过大的问题。目前的住宅改造相当一部分是由两室一厅改为三室一厅或三室两厅,其中,大部分改造住宅都有一间外凸的卧室或客厅,如果新增的这间卧室或客厅与旧楼不成一个整体,那它的高宽比就大大超过了允许值.为了控制高宽比在允许范围之内,我们在设计中可以把新增房间与旧楼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使新旧楼构成一个整体。
3.3抗震设防问题。近些年来,由于列入抗震设防的城市日益增加,以前六层或六层以下的砖混住宅,大多是隔层设置圈梁,且构造柱设置比现行规范设计要少.在住宅改造设计中,构造柱设置宜稍多于现行设计规范要求,在新旧墙交接处必须设置构造柱。新建部分圈梁宜层层设置,且与旧楼圈梁处在同一标高,新旧圈梁拉通,纵筋焊接。旧楼圈梁隔层设置时,新建部分圈梁在旧楼无圈梁层锚入旧楼的构造柱内。
3.4保持旧楼结构构件原受力状况的间题。7。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建成了相当一批的大板房住宅,这种住宅的改造其支承体系的改变最为常见,必须引起注意.在砖混结构中阳台挑梁切不可支承在新建部分的砖墙上,使之由悬挑变为简支,而发生挑梁断裂事故,设计中旧楼阳台挑梁必须与新楼脱开,保持其原有受力状况。
3.5新、旧屋面交接处的防水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总结以前所设计的几百套改造住宅屋面交接处的防水处理,按普通屋面的纵横分格缝处的防水做法一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本无渗漏现象。
上一篇:夜景电费补贴暂行方案
下一篇:多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