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662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分钟。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地名公共服务工作的开展,根据民政部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今年11月起全面启动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现提出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完成地名规范、地名标志、地名规划、数字地名等专项事务,构筑法制化、规范化、网络化的“*市地名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区划地名信息可视性、互动性,实现查询快捷、管理方便、图表联动、信息传输高速保密的地名公共服务,为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统一、齐全、准确、标准的地名信息,满足人民群众对地名公共服务的需求。
二、实施原则
1、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在服务项目、服务形式上要以方便人民群众使用为第一原则,发挥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最大效率。
2、统筹规划,分期实施。市区和各县(市)的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必须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按照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四个专项事务分期实施,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
3、明确重点,率先突破。立足全市地名工作现状,从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循序渐进,确保按时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
三、主要任务
1、两年内完成地名规范专项事务。以国家和省的地名法规、规章为依据,制定和完善市县两级管理规定及相关技术标准;理顺地名管理体制,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管理,对含有生僻字、异体字、自造字的地名,一地多名、一名多写、重名重音的地名以及俗字俗音等不规范地名加以纠正。
2、三年内完成地名标志专项事务。严格执行地名标牌设置的有关标准,保证标牌的质量。设置比较完善的城乡系列地名标志,基本实现全市城乡都有符合标准、便于公众使用的地名标志。
3、两年内完成地名规划专项事务。市区和各县(市)结合城市建设现状和发展规划,着眼城市长远发展和现实需要,依据国家地名管理法规和有关规范,编制地名命名更名规划。
4、四年内完成数字地名专项事务。建立市、县两级地名标准化数据库。借助电信、网络媒介,开展以开设地名网站、地名热线(问路电话),设置地名光盘(电子地图)、地名触摸屏等为主要内容的地名信息化服务,便于社会公众能够快速、便捷、及时地获得准确的地名信息。
四、实施步骤
1、组织准备阶段。从*年11月起至*年3月底,各级政府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落实工作经费和办公设施,制定实施方案,适时召开会议,统一部署,组织培训等。
2、整体推进阶段。从*年3月开始至2009年6月底,市区、县(市)全面组织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各项内容,突出重点,协调各方,形成合力,加强督查,抓好地名规范、地名标志、地名规划、数字地名等专项事务工作。
3、验收总结阶段。从2009年7月开始至2009年12月底,认真总结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情况和经验,制定长效机制。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事关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调整充实地名委员会领导班子,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的任务,落实工作职责,形成政府领导亲自抓,民政部门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县(市)地名规划方案编制完成后,由市民政局组织评审,市区的地名规划由省民政厅组织评审。地名规划方案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后,即成为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和地名命名的指导性文件。
2、注重协调,营造环境。财政、建设、规划、交通等相关地名委员会成员单位应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协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各新闻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为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3、健全制度,规范管理。着力抓好建章立制工作,适时制订地名查询、电话问路服务等工作规范,确保我市地名公共服务项目优质高效。
4、加大投入,配强队伍。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各级政府要将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同时,争取民间资本参与地名服务,多渠道筹集地名公共服务经费,建立财政投入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公益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政府服务与民间服务相结合的地名公共服务运行机制。要加强地名干部队伍建设,及时充实、配齐配强专业技术人员,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地名工作队伍的业务素质,为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提供组织保证。
上一篇:地基下沉整治方案{推荐5篇}
下一篇:地区高校高考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