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图书馆建设方案{优选5篇}

琴棋书画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4822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0分钟。

图书馆建设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Lib2.0;广西高校图书馆;图书馆服务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许多用户正在扮演信息提供和制造者的角色,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上传所见所想,相对以往的只是简单从网页上获取和利用信息而言,他们开始主动地提供自己的信息资源,在Internet进行互动。Internet的浩瀚信息资源,无门槛,随时随地可以获取,而强大的一站式“傻瓜”搜索引擎的出现使得现在图书馆的作用正在边缘化,图书馆的使用率降低,这严重威胁到图书馆的存在价值。为了应对此种状况,许多图书馆学学者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Lib2.0。

1 Lib2.0的定义

目前Lib2.0没有一个明确、权威的定义。?Lib2.0的定义来源于Web2.0,大部分图书馆学者都认同一个公式——“Web2.0+图书馆=Lib2.0”[1]。这个公式说明Lib2.0是把Web2.0的理念和技术在图书馆行业中应用。它不仅是一些技术的组合,而且是新的“思考方式”或“运营方式”。由此可见Lib2.0包含2个范畴:一种是技术,它广泛把Web2.0中使用的多种技术移植到图书馆当中;一种是理念,Lib2.0反映出来的是一种新的服务理念,它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全方位的服务可满足用户的最大限度的个性化需求,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的互动性得到全面提高。

2 Lib2.0相关技术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情况

2.1Blog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

Blog称为博客。它是可以实现将图片、音频、动画、视频完全整合的个人信息发布系统。是一种非常好的社区化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具有技术门槛低,成本低,操作简单,形式表现非常灵活,开放互动,展示个性等特点[2]。Blog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能作为新闻发布页为用户提供图书馆最新新闻,以自主方式呈现其知识结晶,研究成果,而且能够满足馆员与用户,馆员与馆员之间的互动,甚至可以实现虚拟参考咨询平台。如上海大学图书馆利用Blog建设的学科服务门户平台日志版块(lib.shu.edu.cn/xuekemenhu/html/blog.html.),为师生提供到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学术交流平台,重庆大学的“读者博客”(lib.cqu.edu.cn/open/adblog/index.htm.)办得也是很有水准。

2.2RSS?——?个性化的图书馆信息服务

RSS?——?信息聚合技术,是一种基于XML标准,在互联网上被广泛采用的内容包装和投递协议。RSS通过收集和组织定制的新闻,按照用户希望的格式、地点、时间,直接传送到用户的计算机上。这种技术使人们不仅能连接到某一网页,也可以订阅这一网页。对图书馆来说,RSS技术提供了一个实时、高效、安全、低成本的信息发布渠道;对读者来说,RSS技术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阅读体验,图书馆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如清华大学图书馆,上海大学图书馆等都利用RSS技术来发布新书通报,最新图书馆消息,以及视频资料信息。厦门大学图书馆利用RSS技术来推送新书通报,最新消息,数据库信息资料,校园讲座信息等。通过推送这些聚合的为用户量身定做的信息服务,满足了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2.3Tag(标签技术)在OPAC中的应用

Tag是一种使用用户自由选择关键词对网站进行协作分类的方式,这些关键词一般称为标签。通过用户添加标签,增强了知识管理的效果,以最松散的方式给用户提供了细致、高效率的分类方式,通过这种方式组织的知识灵活性强,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标签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是非常有前景的,目前许多图书馆的文献集成管理系统都支持对其馆藏书目添加标签,如厦门大学图书馆的馆藏书刊检索页面(210.34.4.28/opac/search.php.)就有热门标签排行,而且读者可以在输出的OPAC中添加标签,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的馆藏书刊检索平台(202.114.89.11/interlib/websearch/tags.)有一个标签管理页面,里面有标签云/标签列表等,输出的OPAC也支持读者添加标签,而其意义主要是能使读者能够更方便地管理自己利用过的信息资源,同时可以使用户能够“互通有无”,通过标签查看彼此标引收藏的信息资源。

2.4Wiki——互动的兴起

Wiki(共笔)是一种供多人编写、上传和发布内容的一种网络服务。一个图书馆可通过为用户提供维客空间来实现拓展知识空间的目标,也可以为图书馆馆员构建一个内部交流的平台。比较有名的要属早在2005年10月OCLC发布的维基版联合目录OpenWorldcat(OWC)。它将联合目录的参与者由成员馆的编目员扩大到了整个用户,用户可以为书目数据库中的书目增加目次、注释与评论,国内也有不少图书馆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比如重庆大学图书馆的OPAC利用Wiki让用户添加评论、注释,可以为图书评级,而且它的OPAC还能显示用户查询同类图书流通次数的TOP10,给读者提供参考;厦门大学图书馆也早在2004年就为其图书馆馆员建立一个内部工作交流Wiki,后来发展为读者和馆员,馆员与馆员之间的交流平台,效果也相当不错。

2.5即时通讯(insantmessage)——参考咨询的新体验

传统的参考咨询方式主要包括facetoface(面对面咨询)、网上留言板、e-mail等,这些咨询方式存在着时间,空间,交流方式的限制。相比之下即时通讯有操作简单、界面友好直观、实时互动、节省用户时间、成本低等特点,所以使用即时通讯开展参考咨询工作,其效果将是那些传统咨询无法比拟的。目前国外开发了许多即时通讯的实时参考咨询软件:liveAssistance、livehelper、Virtualreferencedesk等[3],但是这些软件成本比较高,国内许多图书馆已经开始使用免费的、独立的即时通讯系统用于参考咨询如:QQ,yahooMessager,MSNmessenger,googletalk等,其实使用即时通讯的咨询手段还有不少:如基于Web的IM咨询,基于多协议的网络IM咨询,会议咨询等多种方式。这些多样化的聊天软件满足了用户多方面的需求,丰富了用户体验,把参考咨询服务推送到每位用户的身边。

3 广西高校图书馆Lib2.0的简单建设方案

目前要把所有Lib2.0的技术应用的某一图书馆是比较困难的,虽然很多技术都可以用开源软件嫁接过来,但牵涉到的资金数额,人力资源,技术支持都是比较庞大的。就目前国内情况来看,敢于推行Lib2.0和比较好的实现Lib2.0的图书馆并不多,而且当中大多是资金比较雄厚和技术水平比较高的地区的省公共图书馆和名校图书馆,其中高校图书馆的Lib2.0建设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笔者通过对所在图书馆的了解和其他兄弟院校图书馆情况的探查发现,Lib2.0在广西高校图书馆的应用非常少。现在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已完成了由传统的手工图书馆向网络环境图书馆的转变,馆藏条件也得到的相应的提高,服务方式和手段也逐渐变得人性化。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图书馆的管理手段和服务水平还只是“量的改变”,没有得到“质的飞跃”,并没有达到“以用户为中心”的高度。大体也只是计算机编目,计算机检索,计算机借还,能提供各类专业数据库资源,提供简单的文献传递等,只能说是达到了“Lib1.0”[4]水平。虽然就目前广西读者的信息素养和信息需求来看,“Lib1.0”似乎可以满足他们的要求,但是我想这种局面很快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读者的自我参与意识,以及其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可能让图书馆淹没在浩瀚的网络信息资源和功能强大的网络搜索引擎,及丰富多彩的网站平台中。所以适时地向Lib2.0转变是大势所趋。

3.1方案一:迈出第一步

对于资金短缺和技术人员缺乏的中小图书馆来讲,利用开源软件来建设博客和维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谓开源就是开放代码、开放内容,这便需要发挥我们的“拿来主义”,将这些免费资源、技术稍做修整为我所用。比如可以为一些学术性比较强的馆员开设个人博客,为各系的教师开设博客(已经有学科馆员的学校如广西大学,可以为其学科馆员开设博客),这样便可以为师生建立一个学科交流服务平台,师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布自己研究成果,讨论学术难题,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而图书馆则可以对这些博客进行分类管理,提供检索,根据点击率多少、学术水平高低或者热门程度来设立一个排行,学校则可以对这些TOP(N)设定一个奖金额度,维持学术的积极性和持续性。同时我们也可以搞一个维基,其作用可以用来作为馆员的内部工作交流日志,规章制度发布,通知发布,或者可以往大的方面考虑,作为一个虚拟参考咨询平台也是可行的。再则利用QQ、MSN、Skype、IS(语音聊天工具)、歪歪(语音聊天工具)等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的即时通讯工具来搞个在线咨询服务。这些都是技术要求比较低而且是非常实用的手段,也是Lib2.0的简单尝试。但是迈出这第一步就意味着一个新的跨越,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因此这也需要图书馆领导拿出勇气来“仔细品味”Lib2.0,敢于决策,敢于人先。

3.2方案二:走向深入

如果觉得方案一中的几个环节比较容易实现,或者说已经实现了这些环节的话,那么就可以向?Lib2.0的复杂应用迈进。

3.2.1升级文献集成管理系统,这个可以和购买的系统开发商合作。比如可以转换OPAC的输出模式,使输出界面可视化提高;为用户提供添加标签,评论,注释的功能;甚至可以提供立体化的藏书位置示意图,优化OPAC检索结果;可支持多种个性化排序模式,并对这些功能进行管理,统计分析,跟踪。增加用户的参与感,与用户形成良性互动。

3.2.2升级图书馆网站,增加RSS功能。如推送新书通报、最新图书馆消息、最新讲座资讯、最新试用数据库信息等;其次也可以为用户开辟个性化网络空间——“我的图书馆”“我的书房”等,同时也可以支持用户上传照片、视频;再则可以开发一个BBS(在线论坛)版块,师生可以在这里交流学习,生活中碰到问题,也可以畅所欲言。

3.2.3优化数据资源。优化数据资源要做到两点,第一是能提供具有本校特色的数据库资源。这些可能包括收藏的古籍资源数据库、毕业论文数据库,师生发表过的论文,使用过的研究资料,学习笔记等数据库,学校讲座视频精品课程,重点课程的论文数据库,研究课题(项目)论文数据库等。第二是能对这些特色数据库资源和购买的数据库资源的建立关联,开发能对这些数据库的进行检索的一站式搜索引擎。这里做得比较好的要属厦门大学图书馆的?X-Search搜索引擎,这样可以极大地方便用户对这些资源的利用,节省用户检索时间,提高检索效率。如果这个技术环节目前比较难实现的话,可以先在图书馆网站上嵌入一个某些专用或者通用搜索引擎,如Googlescholar,Webofknowledge[5]等。

3.2.4为用户提供跟踪服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实地跟踪服务”,服务从用户到馆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看过电影《时间机器》的朋友可能还对主人公到未来图书馆查找资料的那一幕记忆犹新,主人公从一踏入图书馆后便有一个虚拟的智能化电脑3D人物出现,跟随主人公为其提供服务,主人公只要通过的与3D人物进行简单对话无需任何操作便能获得所需的资料。虽然这只是电影里虚构的,目前要实现非常困难,但是这个服务方式和方向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像目前许多国外图书馆的自动还书机、自动借书机、图书馆导航机,可视化阅读工具的应用,这些也可以算“实地跟踪服务”的初级阶段;另一个是“异地跟踪服务”,主要包括用户能通过多种远程操作途径对馆藏资源的进行利用,图书馆和用户能通过多种手段进行远程互动。这个环节要依赖无线网络建设,卫星的利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目前主要表现——“手机图书馆”,是可以通过和通信公司合作来实现,比如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查询书目,短信预约图书,而图书馆则可以用短信来提示图书到期时间等。以上都是Lib2.0的比较高层次的应用,要做到这些并不是易事,没有大刀阔斧的决心和的排除万难魄力是不行的。

3.3方案三:走向共享共建

这里讲的是对Lib2.0建设的一个大的构想。以广西南宁地区高校为例,目前南宁市已实现了联合采购数据库资源,而且在几年前广西大学也准备立项搞一个广西高校网络图书馆网(210.36.19.203/),不过不知是因为经费没到位,还是技术没有攻关,目前只能在其主页上见到一个简单的子页面链接,其主体功能并没有得到具体实现。其实在此基础上可以由教育厅和广西大学(或者自治区图书馆)联合推出一个地区性联合图书馆门户网站,以这个联合图书馆门户作为平台建设Lib2.0,由政府和各成员馆按照一定比例投入资金或者技术人员共建这个平台。大家不难看出这个平台的几大优点:极大地节约了各图书馆反复购买相同数据库资源的资金,集中了最优技术资源,整合了各图书馆特色资源,扩大了图书馆的信息用户和社会作用。就目前来讲要实现这个平台没有什么技术难题,最大的是瓶颈是各图书馆是否能自我突破,是否能够资源共享。我们可以把Lib2.0的大部分技术融入这个平台,其功能示意图如图1所示。

如果我们以这种资源共享,技术共享的方式去建设Lib2.0,那么我们将跨越一大步。虽然其具体的实现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我相信在图书馆同仁的努力下广西Lib2.0的建设会有新的突破。

4 结语

Lib2.0理论是成熟的,实践上也是可行的。任何一个图书馆最终都必然选择Lib2.0。广西各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水平不一,但不管如何,都是朝?Lib2.0这个大方向迈进。如果我们有战略的眼见,那么就应从现在开始迈向Lib2.0,走向深入建设?Lib2.0,走向共享建设Lib2.0。

参考文献

[1]王波.图书馆2.0之我见[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5):1.

[2]白玉.Web2.0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马新蕾.Lib2.0:变化中的图书馆服务[D].天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图书馆建设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数字资源共享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全面提升,数字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不仅可以提升重庆各独立学院图书馆对读者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成为了衡量全国各高校科研水平的高低,决定全国各高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因此,重庆各独立学院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已经从普通的电子期刊发展为自建数据库、网络数据库、各电子数据书商提供的电子数字资源,全国各高校也深化数字化资源建设,并持续增加数字资源类型和数字资源数量,所以对各高校的数字资源进行升级和完善也就成了十分重要的任务。我希望找出各高校在数字资源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与之相应的对策,促进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发展和改进。

1.数字资源的定义

数字资源以前即定义为用数字形式来存储、传阅、、修改的文献资料,在网络范围内流通,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多为具有商业价值或者已经被公开发行的电子刊物,电子图片,电子图书等信息资源。近阶段,随着社会商业化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数字资源的具有形式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具体来讲是,数字资源已经从传统的数据库平台向更广泛的平台传播,在社会上兴起的名人读书和名人讲座,阅读方便的电子报纸,保存良好的声像资料等等,这也表明数字资源随着时间的发展,不同的读者也会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答案,人们对数字资源的认识也会因为不同的视角而改变。

2.重庆独立学院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因各独立学院的客观条件及划拔经费问题,重庆各独立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购买类型和整合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也存在不少问题

2.1 数字资源购买数量多,重合率高

现重庆各独立学院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渠道比较单一,缺乏长期规划和设计,没有从市场角度和用户需求考虑,导致各独立学院在采购方面各自为政,都是从数据资源公司购买经过公开出版发行的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资源,而且购买的数据库多集中在几个使用量大、质量较高的数据库,中文数据库如中国学术期刊网 ( CNKI) 、万方资源数据库 、超星数字图书馆、维普、书声之家、万符考试系统等数字资源;另外,在信息化的网络数字资源和网络媒体资源方面的收集并没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由此导致各独立学院的数字资源毫无特色,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千馆一个面”的局面。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是:(1) 国内知名的数据库库之间缺乏相应的交流、沟通机制,又没有遵守标准的国际标准准则,更不要提统一的技术标准,也导致了各知名数据库的重复建设。(2)数据库商与各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地位不平等,导致各知名数据库商凭借数字资源量大,利用捆绑销售的策略,要求独立学院图书馆必须整体购买全方位数字资源,致使各独立学院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重复率高,没有形成各独立学院的专业特色,影响了读者对数字资源的有效使用。应从各独立学院的专业优势着手,突出各独立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特色和亮点,并提升各独立学院图书馆强自身的话语权,构建符合各独立学院图书馆的特色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强的服务能力。

2.2 自建数据库较少,标准不统一

目前,重庆各独立学院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上出现了数字资源高度重合,单一化的趋势,由此,各独立学院图书馆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突出各独立学院的专业优势,已经根据各独立学院的特色,开始建设各独立学院的特色数据库。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各独立学院图书馆在采购经费的申请预算有限,再加上每年更新电子期刊、电子论文数字资源需投入大量资金,导致在建设自有数据库的资金严重不足。(2)自有数据库建设需要依靠一支具有强大的专业人队伍来对自有数据库系统进行操作和改进,在这一方面,各独立学院图书馆缺乏具有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人才,更不用对数字资源的二次开发、提练、收集等相关方面素质的人才,这也在一定程序上提升了各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自有数据库的难度。

3.重庆独立学院数字资源建设的对策

3.1 数字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加强图书馆之间电子文献 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共建,才能逐步改 变大而全 、小而全 的 建设模式,通过紧密协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制定高校子文献资源建设的整体目标[1]。在合川地区,以成立了以涉外商贸学院、重庆移通学院、工商职业学院等高校为主体建立图书馆联盟;同时,以图书馆联盟为后盾,从而实现购买国内各大型数据商人数字资源时,提高谈判地位,合理地购买质量较高、综合优势较强、使用率高的数据库资源,减少各独立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重复率,实现各独立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差异化。其次,各独立学院的读者非本校图书馆时,必须通过外校图书馆认证,无法实现各图书馆共享数字资源,要是能够建立图书馆联盟各成员定时协调、联系的机制,做到各独立学院图书馆对资源的共享, 提升合川各独立学院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能力。最终实现合川全独立学院图书馆资源的全面共享。

3.2 提高采购经费、培养人才、建设特色数据库

数字资源整合涉及图书馆学、情报学、系统论 、信息论、运筹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 , 贯穿了整合信息加工、采集 、服务 、评估过程, 涉及网络、计算机等多项技术。因此,通过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鼓励馆员通过技能培训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引进外来人才等多方面措施,造就一批精通专业知识 、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 、拥有较强的信息服务能力及信息开发能力的高端人才。在此基础上,提高各独立学院图书馆的采购经费,购买高质量的外文数据库,建立各图书馆自有的特色数据库,实现对数字资源的二次开发,满足读者更高的要求。

3.3积极开展数字资源整合评价体系探索

积极开展数字资源整合评价体系探索目前 数字资源及其整合系统名目繁多、价格昂贵 , 要合理使用有限的经费, 要求图书馆在自建或购买整合系统时, 应制定一个数字资源整合 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和束后应该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规范, 使图 书馆和开发商都有据可依。实施效果的评价方法可以采用专家评审法、台阶法、标杆法、定性、定量等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从资源数、资源类型、检索速度、资源利用率、 用户数量、用户满意度、接口标准化程度等方面进行考虑。

重庆地区电子文献资源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我们也要看到电子文献资源分布具有不衡性、不合理性。只有各馆重电子文献资源建设,参与本地区电子文献资源共建、整合及共享活动才能使本地区电子文献资源更加丰富,更具特色,才能提升本地区电子文献资源的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图书馆建设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图书档案 数字化 原则 思路

随着信息被当作经济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新兴产业,信息源、信息技术等有关信息产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大数据、4G等纷至沓来,极大地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作为传统的信息服务机构,图书馆和档案馆已走到发展的十字路口,图书档案数字化已经时不我待,势在必行。探讨当下高校图书馆图书档案数字化建设原则与建设思路,已成为图书馆、档案馆业界迫切和重要研究课题。

1 高校图书馆图书档案数字化建设原则

数字化后的图书档案高效、简捷地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是当今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如今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档案资源共享、快速更新、便捷检索等管理理念,均都要求我们改变图书档案管理常规模式,利用现当代信息科学技术来加以实现。为此,在数字化过程中要坚持下面一些原则:

1.1 效益性原则

图书档案数字化的目标就是使图书馆所管理的文献信息在收藏、整理、存储、查阅和咨询等方面愈加便捷、全面、系统和高效。因此,在数字化工程建设中,一定要讲究效益性原则,要统筹兼顾,在建设理想中的图书档案数字化工程的同时,要把节约成本放到首位,把有限的资金合理运用,保障后续数字化建设有充裕的资金支持,最终建成高标准的图书档案数字化系统工程供广大师生使用,为学校的教育、科研等提供充裕智力支持。

1.2 一致性原则

毫不夸张地说,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工程是一项长期、庞大、系统、涉及面广的跨学科工程。由于常年的日积月累,已经形成了载体多样、形式各异、门类繁杂、数量巨大的图书馆信息资源,这些图书档案信息资源已涉及到了多学科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和部门,要想全部实现数字化,就必须使相关部门和对应专业技术人员一起联动起来,按照统一标准,方方面面保持一致进行全面数字化建设。包括上至国家图书馆、下至县、乡、村图书室的衔接与共享,以及与其他高校图书馆的数据一致性等。一致性是保证图书档案数字化后的信息资源服务顺畅的基础。所以,图书馆数字化要建立统一的领导管理机制,并制定出科学的长远规划和详尽的具体操作措施,统筹协调,规范建设。

1.3 安全性原则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不仅是一个新生事物,更是一个长远、持久的基础性工作,历史上没有可供借鉴的科学经验,只有靠大家的智慧摸索前行,在数字化过程中,如果稍不认真,大批量的数字信息资料就有可能泄密、丢失甚至毁损,将对数字化建设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为此,在实施数字化过程中,要把安全性放到第一位。首先要通盘考虑将被数字化的图书档案的保密性;其次要评估将被数字化的图书档案安全性。不仅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安全稳定性,还包括软件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其中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安全稳定性包括存储设施、服务器、网络服务终端、信息传输等的安全,软件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包括购买的软件、数据库和自行创建、开发的软件、数据库的长远兼容性及稳定性等;最后还要注重图书档案数字化后的管理系统的的整体安全性,包括管理中的网络环境、远程访问、自动备份等系统安全性。

2 高校图书馆图书档案数字化建设思路

信息化、数字化是现今全球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传统古老的图书档案借还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今图书档案管理要求,信息网格化、数字化在图书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中的具体运用,既实现了图书档案管理量的大幅提升,更实现了图书档案管理质的飞跃,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服务效能。因此,高校图书馆为了更充分发挥自身服务功能,就必须高屋建瓴的全面、多角度思考和建设图书档案数字化。

2.1 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档案数字化建设风险控制制度

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档案数字化建设要持续不断的大量资金注入做保障,在整个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因为国家政策、学校规章制度,还是图书馆图书档案数字化建设人员调整或资金预算等诸多因素,均将会出现一定的预期风险,这些预期风险主要有:

(1)系统专业人员或管理人员的突变,从而使软件系统的开发中止。

(2)资金链断裂或年度预算偏低以及超支从而使有关硬件设备购入延迟或搁置。

(3)机密图书档案资源数字化过程泄密。

(4)数字化过程可能发生的知识侵权、产权纠纷等。为此,必须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档案数字化建设风险控制制度。

2.2 加快转变图书馆服务理念,强化读者服务意识,增强责任感,提升服务水准,最大限度发挥图书馆图书档案利用价值

进行图书档案数字化建设后,将会从本质上彻底改变以往图书馆被动消极的服务状态,无论是高职院校内的广大师生,还是校外的社会人群均能通过数字网络实现一键操作,完成图书档案的各种用途的使用,方便、简捷、快速将是建成后的数字化图书馆的主要特点。与此同时,加快转变图书馆服务理念,强化读者服务意识,增强责任感,提升服务水准,在数字图书馆建成后,切实能够实现根据读者的需求实施读者定制服务,以及学科跟踪服务,还有能够深入推动学科馆员建设。

2.3 科学规划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档案数字化建设方向和目标,有条不紊推进数字化图书档案建设进程

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提供数字化图书档案信息为全校师生以及社会人员提供学习和实践服务。库存的大量图书档案怎样发挥其自身价值,一方面在于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更在于图书馆馆员如何开发和运用。图书馆应根据广大在校老师、学生及社会公众的需求,对图书档案数字化建设进行投入产出效能进行综合分析,科学规划,有的放矢地进行统筹部署。

(1)对那些经过鉴定、甄别的还具有重大保存价值的濒危图书档案加紧进行数字化工作。

(2)对那些需要永久和长期保存的图书档案及时数字化。

(3)对利用或咨询次数较多的图书档案加快数字化。

(4)对那些有地域特色或宝贵的图书档案及时数字化,确立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档案数字化建设方向和目标,有条不紊推进数字化图书档案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赵春兰.对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几点认识[J].黑龙江档案,2013.

[2]张捷.论数字档案馆与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优化整合模型构建[J].档案,2008.

作者简介

姚雪(1977-),女,河南省南阳市人。现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信息技术与数字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图书馆档案管理;问题措施

图书馆的档案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且细致的工作,它需要图书管理人员具备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总体上来看,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弥补传统图书管档案管理的不足。首先在信息的准确性上能够进行良好的体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高效的统计图书馆的藏书量、借书量,弥补传统纸质记载容易丢失的不足。再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快速的对图书馆管理事项进行搜索,弥补了传统记载回头翻阅时所花费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将信息技术有效的运用到图书馆的档案管理中可以更加高效的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质量和时间。但是在其不断的发展中必然会存在一些不完善的问题,所以本文从信息化时代图书馆档案管理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希望可以为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合理借鉴。

一、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一)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关系区分不清

随着信息化的时代到来,越来越多的工作都需要运用计算机进行。图书的档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发展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并不是指要取代传统纸质的档案管理建设。发展图书馆的档案管理数字化应该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使其更加快捷和方便。而现今却出现一味的向数字化靠拢而忽视纸质档案的现象,纸质档案在人类文明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是人们智慧的传承,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虽然电子档案存储的空间巨大并且简洁明了,但它仍然不能完全的取代纸质档案在历史发展中的意义。另外,数字化档案发展时间较短,还不是很完善,需要用长时间进行发展,所以并不能完全的取代纸质档案,而现在许多的图书管理人员却没有重视到这个问题,仅仅看重电子档案,没有看到纸质档案存在的意义和发展空间,导致完全的放弃了用纸质进行存档、建档[1]。

(二)图书馆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还不完善

目前,从我国图书馆档案建设的整体来看,大多数的图书馆已经实现了数字化、信息化的档案建设,并且一些电子档案建档和整理工作也已经完成,这样大大加强了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有序性,也使图书馆查询和经营更加的方便快捷,并且增加了远程查询的项目,都促使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以及档案管理的更加便捷和规范。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还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图书馆档案的管理和信息查询系统。这样就没有办法完成各个大型图书馆的联系和对接。再者还存在着一些图书馆的信息化设备比较落后的现象,这样会在存储年限上和相应的设备运行速度上进行制约,不利于图书管理工作的秩序运行。其次在来回的相互转存过程中,将不利于图书馆档案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与传统的纸质档案比较而言,电子档案还存在着一些需要不断解决的棘手问题。比如电子档案容易被人恶性修改和删除以及转存利用。特别是在连接网络的情况下更容易遭受一些别有用心的黑客运用木马病毒来盗走重要的档案资料和信息,给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安全挑战。

二、如何有效加强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

(一)更新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运行理念

新时期的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地进行多方面的学习,借鉴有益的管理成果,更新思想,解放观念以适应图书馆管理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所以有就必须加强图书管理员的自身建设,图书管理员可以通过图书馆中的有利资源进行学习,比如图书馆的相关书籍、网络书籍以及网络视频等来加强对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理论学习。还可以有效的借鉴社会上的专题讲座,来更新自己的档案管理理念。

(二)完善图书馆档案管理的配套设施

如果要真正的实现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就必须要有科学完备的数字化设施作为良好的支撑,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建设,做到软硬两手抓,以更好的促进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图书馆档案管理管理的硬件设施具体的有计算机设备、交换机、扫描仪、视频音频播放设备、服务器等。同时要加强对这些设备的跟踪采集,及时的进行更新淘汰或升级落后的设备。这是有效支撑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物质基础[2]。

(三)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国家整体图书馆建设,要想不断的向前发展就需要我们建立一个统一的图书馆运营体系,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图书馆发展不平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随着一些信息化技术的引进,使得一些图书馆在档案的整理和分类以及计算机存储量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强各个部门的联系,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保障各个部门的图书资源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并随着我国三网融合的趋势,要有效的利用好网络建设、电视建设以及手机建设的融合发展。以便更好的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

三、结语

在数字化、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图书馆的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还更加有利于图书借阅者的多元化需求。所以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应该大力引进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建立系统完整的档案工作,同样的图书管理工作者也要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解放思想,充分的的利用数字化设备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从而希望可以极大的促进国家图书馆的整体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图书馆建设方案范文第5篇

1 公共图书馆、综合档案馆微博开通与利用现状

1.1 国内公共图书馆微博开通与利用现状。以新浪微博为例,2016年3月5日包含“图书”检索词的机构认证微博账户1326个,剔除“微博图书旗舰店”等不属于公共图书馆的账户,共有账户186个。最早开通微博的是佛山市图书馆,开通时间为2010年6月8日。

在186个公共图书馆微博账户中,粉丝千人以上的有82个,账户建立始于2010年,2011年开博最多,达到46个,公共图书馆微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见图1。公共图书馆微博内容主要包括新闻信息、读者互动、参考咨询、微博转发,有一定的互动性。

1.2 国内综合档案馆微博开通与利用现状。2016年3月5日包含“档案”检索词的新浪微博账户341个,剔除“档案DC”等不属于综合档案馆的账户,共有账户224个。最早开通微博的是南海档案,开通时间为2011年3月16日。在224个微博账户中,粉丝千人以上的账户有39个,账户建立始于2011年,2013年开博数量最多,微博起步和发展相对比较迟缓,见图1。档案馆微博内容主要包括档案工作介绍、局馆动态、馆藏宣传、微博转发,内容比较枯燥,基本没有用户互动。

图1 拥有千人以上粉丝的公共图书馆与综合档案馆微博创建时间

可见,公共图书馆与综合档案馆都加强了微博建设和应用工作,微博账户数量不断增加,也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然而,公共图书馆与综合档案馆微博信息服务都存在转发多、原创少、规范性差的问题,二者之间也存在一定差距。

2 公共图书馆与综合档案馆微博信息服务对比

对比分析公共图书馆与综合档案馆微博信息服务的共性和差异,有利于二者互相借鉴,共同发展。以公共图书馆、综合档案馆新浪微博账户为样本,从粉丝与微博数量、名称、账户分布、内容建设四个方面分析其信息服务的共性和差异。

2.1 粉丝与微博数量。微博粉丝数量指关注该微博账户的人数,反映微博受关注的程度和影响力。微博数量指微博账户发布微博的数量,反映微博账户的活跃程度。2016年3月6日,粉丝数量前10位的公共图书馆微博账户的粉丝数量、微博数量多于粉丝数量前10位的综合档案馆微博账户的粉丝数量、微博数量,活跃度更强,见表1。

186个公共图书馆账户中粉丝数量超过万人的有16个,占总数的8.6%;224个综合档案馆账户中粉丝数量超过万人的有11个,占总数的4.8%。公共图书馆账户中粉丝数量超过千人的有85个,占总数的45.7%;综合档案馆账户中粉丝数量超过千人的有39个,占总数的17.4%,见图2。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账户群体影响力较大,很多账户在所在地区、学校乃至更大范围产生了影响力;综合档案馆账户建设水平差距较大,参差不齐,只有少数账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2.2 账户名称设置。分别以“图书”“图书馆”“档案”“档案馆”“档案局”为检索词在新浪微博中检索机构认证账户,发现用“图书”“图书馆”检索出的图书馆数量基本一致。2016年3月5日包含“图书”检索词的186个公共图书馆账户中184个都包含“图书馆”检索词。分别用“档案”“档案馆”为检索词在新浪微博中检索账户,检索出的数量相差很大。2016年3月5日包含“档案”?z索词的224个综合档案馆账户中包含“档案馆”或“档案局”检索词的只有40个。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综合档案馆微博账户的命名方式有地名+“档案”、地名+“档案馆”和地名+“档案局”、个性化命名等多种,用户根据自身经验和习惯检索可能查找不到所需的账号。如海口市档案局微博账户使用了个性化命名“海口微记录”,用户很难检索到[5]。

2.3 经济区域分布情况。国家统计局官网将全国分为四大经济区域: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拥有千人以上粉丝的公共图书馆账户多分布在东部地区,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明显偏少。并且东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账户粉丝数量相差很大,“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信使”“深圳图书馆”粉丝数量都超过了十万人,而其他地区图书馆微博账户少有粉丝上万的;各经济区域拥有千人以上粉丝的综合档案馆账户差异则相对较小,东部地区账户数量及粉丝数量不像公共图书馆那样明显多于其他地区,见图3。

2.4 微博发布内容分析。微博发布内容是微博信息服务的关键所在。公共图书馆与综合档案馆的微博发布内容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参考“微博风云”指标,对公共图书馆、综合档案馆“第一条微博发博时间”“发文量”“日均发文量”“互动率”“评论数”“转发数”“关注”“粉丝”进行统计,列举每个指标排名前十的微博账号,然后抽取出现频率前十位的公共图书馆、综合档案馆微博账号作为样本,见表2。

公共图书馆微博内容主要包括馆务信息、图书馆资源信息、读者互动、参考咨询服务、辅助用户培训等[6]。综合档案馆微博内容主要有馆务信息、档案资料征集、档案小知识、馆藏宣传、资讯发布、历史上的今天、毕业生档案管理等。公共图书馆与综合档案馆账户都能及时发布馆务信息,公共图书馆账户微博内容比综合档案馆微博内容丰富、充实,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多。公共图书馆账户基本都有自身资源介绍,以方便用户及时掌握馆藏信息,而综合档案馆账户很少有馆藏宣传。

3 公共图书馆与综合档案馆微博信息服务发展建议

探讨公共图书馆和综合档案馆微博在各方面存在共性和差异的原因,进而提出推进其信息服务科学化发展的具体建议。

3.1 公共?D书馆与综合档案馆存在的共同问题与建议。公共图书馆和综合档案馆微博信息服务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和一些名人、公众账号相比影响甚微,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下文总结其在微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

3.1.1 强化规范意识,促进微博建设有序发展。即便是活跃度较高的一些微博账户,发布的内容也比较单一,有些甚至脱离了公共图书馆、综合档案馆的功能定位。例如,陇南市图书馆微博的内容为陇南新闻,石景山档案微博的内容仅是简单转发“北京发布”。公共图书馆、综合档案馆账户普遍存在内容杂乱,原创性低的问题,建议其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增强规范意识,设置专门人员进行账户管理,制定发布内容、数量和时间、互动效果、资料保存等方面的规定和计划,建设具有完整流程规范的微博平台。

3.1.2 以人为本,微博内容紧扣用户需求。微博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即时沟通平台。公共图书馆可利用微博建立与读者的及时互动机制,激发用户兴趣,统计分析用户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并做出改进,从而实现开放共享、优化服务、联系读者的目标。综合档案馆微博不应拘泥于业务介绍、服务指南、馆内动态等档案馆网站上已有的内容,努力拓展新内容才是发展之道。例如馆藏介绍、专题展览、热点解答、名人风采、信息公开、信息指引、业内逸闻趣事等。还可以组织开展一些有特色的活动,如将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公开档案发布到微博上,设置一些问题或者投票,吸引公众积极参与讨论。发布档案的形式应尽可能多样化,如将文字内容与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方式紧密结合,使发布的档案信息尽可能生动形象。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综合档案馆应充分利用微博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努力将公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图书、档案工作的参与者。

3.2 公共图书馆与综合档案馆微博服务比较及启示。公共图书馆和综合档案馆都是知识收藏和传播的机构,服务对象和目的相近,信息服务原理相似,但由于档案馆藏的唯一性和图书馆藏的公开性,多年来公共图书馆公众服务意识更强,而综合档案馆更注重馆藏建设,公众服务意识相对薄弱,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经验对于综合档案馆更好地开展公众服务具有参考价值。当前公共图书馆微博信息服务整体影响更大,因此公共图书馆微博服务对于综合档案馆微博服务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3.2.1 提升意识,加大对微博的利用力度。与公共图书馆相比,综合档案馆开通微博账户少,发布内容少且单调,与用户互动少,影响力小。说明综合档案馆工作人员利用微博开展信息服务的意识较为淡薄,没有深刻认识到微博信息服务对于拓宽自身发展的意义。综合档案馆工作人员应提升微博意识,提升多渠道开展信息服务意识,加大对微博的利用力度。

3.2.2 规范微博命名,方便用户检索。综合档案馆微博名应标准规范。首先,避免使用缩写和个性化命名。如今微博账户迅速增加,综合档案馆微博账户也迅速增长,检索不规范的微博名如同大海捞针。其次,制定命名标准,统一采用地名+“档案”或地名+“档案馆”的命名方式,方便用户在寻找综合档案馆账户时选择检索词,避免多次检索。最后,在账户标签中添加“档案馆”词条,协助用户识别账户。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