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182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8分钟。
医养结合的方案范文第1篇
一、在“概论”课教学中运用医学案例的重要性
在“概论”课教学中运用医学案例,对于调动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和创新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改变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偏见,调动医学生学习“概论”课的热情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概论”课由于其思想教育性和理论性较强,加上医学生普遍的理工科背景和繁重的学习任务,导致很多医学生产生““概论”课离现实太远,学了没用”的观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利用医学生对专业相关知识特别关注的特性,善于运用医学案例,充分调动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进行“概论”课教学,对于实现医学生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啻为一剂“良药”。
(二)拓宽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教育领域,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
《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把医德与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综合素质培养”。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逐步确立,医学教育在培养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必须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概论”课教学中充分运用医学案例,通过对古今中外重要医学人物、重大医学发现、医学热点问题的介绍和讨论分析,对于拓宽医学生视野,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等职业素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学家罗杰斯认为,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富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人。医学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医学院校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在“概论”课中积极运用医学案例教学,在调动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赋予他们自主讨论、组织答案、相互点评的自主权,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科学探索精神,提高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概论”课医学案例选用的原则
医学案例的选择,必须结合“概论”课教学大纲,围绕“概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来进行,因此它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运用医学案例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概论”课的积极性和提高医学生学习“概论”课的效率。因此,选用医学案例必须与“概论”教材内容密切相关,与教学目标高度契合,最好是根据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可能给医学生带来的问题的角度去选用医学案例,以期达到释疑解惑的目标。比如,笔者选用了《医闹之患,谁之过》这一案例,从医患关系的角度让医学生来分析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二)典型性原则
医学案例的选用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反映某一现象的典型特征、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某种时代特征。选用的医学案例越典型,就越能揭示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在《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使用了《同仁堂的新生》这一案例进行教学,同仁堂作为中国医药界的一大名片,它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蜕变过程,可以让医学生充分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逻辑必然性。
(三)新颖性原则
“概论”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变化较快的课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概论”课医学案例的选用尽可能体现时代性,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要求。选用当前社会焦点的典型医学案例,更能调动医学生学习“概论”课的积极性,引导医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一章的教学,笔者就使用了《和平方舟》这一医学案例,在分析和讨论“医院船”这一新生事物的过程中,医学生们深刻理解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四)多样性原则
在多媒体教学的新时代,笔者认为医学案例选用应该注意多样化。医学案例形式可以采用图片、文字、声音形式,也可以大量使用视频形式,甚至可以多样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也更能引导医学生参与和思考。笔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节教学过程中使用了《中医存废百年之争》案例,将图片、文字和视频有机结合,很好地让医学生深刻理解了文化自信与自觉的重要性。
三、“概论”课医学案例使用要求
“概论”课医学案例的使用,必须遵循照新时代医学教育教学规律,体现医学知识与思想政治理论相结合、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相结合、形成性评定和终结性评定相结合的要求。
(一)医学知识与思想政治理论相结合
“概论”和“医学史”等医学基础课不能等同。“概论”教学中,医学案例运用中的医学知识必须服务于“概论”课教学目标,服务于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医学生政治思想觉悟的提高。“末不可以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在“概论”课教学中,如果一味注重案例中医学知识的学习而忽略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则会本末倒置、弄巧成拙。
(二)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相结合
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好的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水平出发开始教学,并且循序渐进地继续教下去”。教师运用医学案例进行“概论”课教学,教师的主导型作用主要体现在问题的设计上,设计的问题既要能体现医学生知识水平的现实,又要富有相应的理论深度,给予医学生充分讨论和思考的空间。“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概论”课医学案例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医学生对专业相关知识的热情,充分发挥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尽可能地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讨论、汇报和互相点评。总之,教师要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医学生走上前台发挥主角作用,教师则尽可能走向幕后发挥导演作用。
(三)形成性评定和终结性评定相结合
医养结合的方案范文第2篇
摘?要: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的城乡社区基层医务人才,笔者学校对专科临床医学专业进行了新一轮教学改革。科学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优化了教学内容,改革了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系统,取得了明显成效,结果表明新的教学改革方案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 :面向城乡社区?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
课?题:课题系河北省高等教育重点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2GJJG037。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国家要求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更多适应基层医疗的实用型医学人才。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的城乡社区基层医务人才,笔者学校自2013年以来对专科临床医学专业进行了新一轮教学改革。现将学校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报告如下。
一、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按照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岗位需要,新的培养目标应以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为重点,培养能在城乡社区提供医疗、保健、预防、康复综合卫生服务的实用型医务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实用特色,着重加强“三种意识”“三种能力”“三项技能”的培养。“三种意识”即专业思想意识、服务农村意识和综合卫生服务意识;“三种能力”即健康教育能力、预防保健能力和卫生管理能力;“三项技能”即基本诊疗技术、基本护理技术和常用仪器操作技术。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课程设置中,把城乡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社区康复、健康教育等作为教学的重点,同时兼顾国家助理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的要求,对课程进行了必要的增设和删减,重组后分为四个模块:即通识教育课程模块、职业基础课程模块、职业能力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通识教育课程模块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设置。职业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包括正常人体结构和功能、异常人体结构和功能、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等,对基础课程进行了整体优化。职业能力课程模块主要包括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急救医学、全科医学概论、皮肤性病学、五官科学、农村社区常见疾病防治与管理、中医学概论、预防医学、临床综合技能训练、常用护理技术、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增设了适合工作实际的急救医学、全科医学概论、皮肤性病学、五官科学、城乡社区常见疾病防治与管理等课程;增加中医学概论和预防医学学时,从而增强学生对老年病、慢性病的防治和预防保健等方面知识的深入学习。增设临床综合技能训练、常用护理技术等实践课程,以加强临床技能训练,开设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学等课程,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教学模块即顶岗实习。
二、优化教学内容
医学专科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以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为原则,筛选和优化教学内容。基础课理论教学充分体现以应用为目的,根据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岗位要求和专业课的需要,删除基础课程中与基层社区卫生工作无太大关系的内容,整合、重组课程;实验课减少不必要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强的实验,在实验内容上注重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专业课教学则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突出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实践能力,强调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防治,避免各课程为了强调自身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导致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增加临床实用操作实训课,如三大常规检查、心电图检查、快速末梢血糖测定、常见病的X线片拍摄等。
三、改革教学模式
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改变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实行1+2模式。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设计问题或病案,运用案例式、讨论式、演示法、模拟法等方法开展教学,实施早期接触临床,让学生在第一学年到医院见习。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区卫生实践,熟悉城乡社区卫生环境和城乡社区医生的工作程序。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医疗卫生调研、健康咨询宣教,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第二、三学年专业课教学以工作描述为基础,基于工作过程重组教学内容,以患者来院诊疗的临床场景或病案分析方式导入授课的内容,使学生在仿真医院场景中,模拟临床医疗工作岗位,以“准医生”的角色与患者沟通,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案分析,并作出初步诊断,制订治疗方案。临床课以附属医院为基地进行临床现场教学,实行工学交替,采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做”相结合的模式。利用学校丰富的实验、实训资源,加强各学科的基本技能、基本操作训练;引进了标准化病人技术,强化诊断学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操作练习。顶岗实习除在医院学习外,必须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习两周,了解城乡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学习城乡社区常见医疗问题的处理技巧,训练城乡社区卫生工作的各种能力,以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在城乡社区胜任工作。
四、改革教学评价系统
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为此制定出符合城乡社区临床医学专业的考核方案及考核评分标准。以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大纲、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大纲为导向,设计考核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理论考核内容加大了临床思维题和辨析题的比例,以突出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实践考核内容则加大了基本技能操作和实际应用方面的内容,删除以往验证性实验、实训的考核,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方式分知识考核和实践考核。知识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各占50%比例)来进行,形成性考核包括平时的学习态度、到课率、平时作业、实践技能操作等;终结性考核采用笔试进行。实践考核单列,并将实践技能的考核成绩纳入毕业考试总成绩。成绩不合格者补考或重修。
五、改革成效
新的教学改革方案在学校2013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开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教学管理部门对2013级740名学生实施了问卷调查。初步结果显示,学生对学过的职业基础课程和职业能力课程满意率为98%;在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学生满意率为100%;学生对实验、实训教学满意率为97%。经教学管理部门统计,学生各课程知识考核成绩及格率均达95%以上(以往各课程理论考核成绩及格率均在80%左右),实践技能考核合格率均达98%以上。通过对专业课教师、医院专家和基层医务工作者调查,认为新的教学改革方案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从经济和社会效益上看,由于医学教育的目标同卫生服务需求紧密结合,不仅促进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对基层卫生资源的利用。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不断探索,进一步修正和完善教学改革方案,为城乡社区培养更多实用型医务人才。
参考文献:
[1]卢东民,张 红,沈志坤.“校地共育”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
[2]赵锡荣,程卫兵.农村社区医学教学模式实践与探讨[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医养结合的方案范文第3篇
《意见》提出,到2017年,建成一批兼具医疗卫生、养老服务资质和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到2024年,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明显提升。
《意见》明确的五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通过建设医疗养老联合体等多种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
二是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养老机构可根据服务需求和自身能力,按相关规定申请开办医疗机构,提高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
三是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社区、居家养老结合,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
四是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在制定医疗卫生和养老相关规划时,要给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留出空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
五是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布局,提高综合医院为老年患者服务的能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全面落实老年医疗服务优待政策。
Good News好消息
两部门发文明确卫生职称评审工作方向
11月2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从健全评审体系、优化评审条件、完善评审标准等方面,完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工作,对论文、科研不作硬性规定,可作为评审的参考条件。
卫生计生执法机构和职责将整合
11月2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编办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卫生计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应整合卫生计生现有行政执法机构和职责,明确行政执法工作任务。
上海明年起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保
为适应社会保障体系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上海将于2016年1月1日实施《上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实现对象范围、筹资标准、待遇水平、经办服务“四个统一”,建立城乡居民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黑龙江公立医院实行全员聘用制
据悉,《黑龙江省公立医院岗位设置聘用管理实施意见》日前出台并实施。《意见》要求,全省公立医院实行全员聘用制度,同岗同薪、同工同酬,在编制总量或人员总量不能满足事业发展需要时,公立医院可自主公开招聘人员。
Bad News坏消息
四家住院医师规培基地被撤销资质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首次评估情况。根据评估结果,极少数存在严重问题的规培基地被亮出“红黄牌”。其中,对14家专业基地亮“黄牌”,要求限期整改;对4家专业基地亮“红牌”,撤销专业基地资质。
两省卫生计生委因药品招标涉嫌违规遭发改委调查
11月2日,国家发改委印发《通知》称,根据举报,对四川、浙江两省卫生计生委在药品集中采购中,涉嫌违反《反垄断法》、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进行了调查。
四川广元查处疫苗“系统性”腐败案
近日,四川省广元市纪委透露,在今年7至9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统筹联动,集中查处了疾控系统工作人员在疫苗销售中吃拿回扣贪腐窝案串案,涉及人员26人,涉案总金额510余万元。此外,疾控中心还违背规定,层层违规加价销售,严重侵害群众利益。
医养结合的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医临床思维 教学改革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Advances in TCM Clinical Practice Training
GENG Ying, DUAN An, YANG Dingfang
(Baosh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oshan, Yunnan 6780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alth care industry,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clinical medical work needs graduates to have better clinical medicine thinking to adapt to the actual work need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linical medicine recent thinking on culture teaching summarized, aimed at finding a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directions and measures.
Key words TCM clinical practice thinking;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research
中医学起源于石器时代沿用至今,是经过上千年实践检验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医疗保健卫生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是临床运用、推广中医诊疗技术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医学生进入临床后成长的速度和发展程度与个人临床思维能力有着极大的关系。中医内科、中医外科、针灸科等专业临床课程是中医学生由步入临床工作的桥梁课程,是高职高专学生的必修课程,在课程中研究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的方法和实训体系,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培育优秀的医学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①现就近年来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的教学研究进展述评如下:
1 中医临床思维
中医临床思维是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医生收集疾病信息、分析病因、病机及现阶段邪正之间的关系,判断疾病与证候性质,明确病名、证名,确立治则治法、处方用药、指导病人生活调养全过程的思维活动,②包括中医诊断思维、中医辨证思维、中医治疗思维三个方面。③中医临床思维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强调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注重“理-法-方-药”的思维过程,重视防治结合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侧重病、证、症的整体把握和遣方用药基本规则在病案个体中的具体应用。
2 专业临床课程中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的理论研究
文洪认为可以通过哲学原理来加强学生认识、理解、相信中医理论,有利于培养和巩固学生中医临床思维;④汪悦认为学生的专业思想是否稳固、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及课程先后顺序对临床思维的形成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应从认清中医思维本质、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同时需注重学校和教师的职能作用,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最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人才;⑤刘洪波认为高职高专在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实践技能中应注意“分清病、证、症的区别与联系;注重临床辨证思维的灵活运用与变通;注重思维能力训练;指导学生在临床辨证思维中如何抓主症;注重对学生中医四诊能力的训练;强调‘因人、因地、因时’三因制宜;强调‘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思想;指导学生临床组方”7个问题,同时应在实践学习中不断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并妥善加以应用;⑥彭奕华认为培养中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需要建设一支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教学中应积极开展小组授课、病案讨论和教学查房、床旁教学等活动;⑦金桂兰认为中医临床思维培养应牢牢把握中医诊疗特点,通过加强经典知识培训,采用案例分析和PBL教学法开展教学等方法,配合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于教学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能力,增强学生运用中医思维、中医手段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完成中医学生核心能力的构建;⑧董海艳认为中医临床教学中,除外案例教学法和PBL教学法的使用,各论教学中还应使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通过选择虚拟病人或虚拟医生身份,来陈述病情、寻求诊治方案,利用虚拟场景代替实际案例,提高中医临床思维能力;⑨罗氏认为在专业临床课教育中通过构建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积极开展PBL教学,可以取得良好的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的效果;⑩陈氏等通过对100名中医学生开展新型的临床带教方法,强调“病”“证”结合加强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发现此法能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形成初步的临床思维模式,本法对带教老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较高要求,需要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并在年度总结、专家督导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完善教学法体系; 张氏等认为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和实践技能的培训贯穿理论教学及临床实践全过程,其中,病例讨论是提高临床思维的重要方式,教学查房是培养临床动手能力的最好途径,开展专题讲座能扩展临床思维和动手能力; 刘氏认为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应强调“理、法、方、药”的培养和实践,其中关键环节在于“方”,即方证合拍,方随法出,因方遣药的能力。
3 专业临床课程中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的教学实践研究
目前有很多教育者积极开展教育改革研究,中医临床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已在多门学科开展,主要涉及中医眼科、 中医内科、 中医儿科、 针灸学 等临床学科。
其中,在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取得了较多的实践经验,多数研究强调“教学-培训-考核”整个过程,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成果。张氏在眼科教学中,强调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突出常见病和优势病种的示范作用,自编教材适应临床实际工作,推行PBL教学;易氏在中医儿科教学中积极开展病案讨论式教学,同时通过改革教学大纲、强调儿科特色,建立以病机为核心阐释病证、认识疾病的讲授思路,引导学生熟悉儿科常用辨证方法和辨证思路;刘氏改革中医内科临床实训教学,将实训教学与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核第一站、第二站内容相结合,开展四诊技能、病案书写能力等方面培训并进行考核;郭氏等倡导通过“学生面对面接触病人、采集病史、辨证分析,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讨论、拟定治疗方案、实施治疗、进行随访”这一过程培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 王茂泓等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开设中医临床思维讲座,使用临床思维分析病案,开展教学查房,发现通过以上多种方法综合实施教学后,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明显提高,专业思想进一步巩固,有较好的辨证能力且能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辨证模式,认为在病案分析中应选择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疾病的病位、病因、病机、病性及诊断和诊断依据,要注意分辨阴证还是阳证、把握病机的演变和目前的关键,拟定治疗方案; 赵吉平等通过加强病历书写训练培养医学生掌握不同疾病四诊要点、关键症状、体征、注意事项,培养学生针灸临床思维;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医教育者强调考核体系的使用,上海中医药大学眼科教研室设想将Mini-CEX(迷你临床演练评估)运用于中医眼科临床教学,统一考核内容和流程,综合评估临床接诊、体格检查、人文医学、临床判断、医疗指导、组织实施和效果、综合能力。
4 展望
综上所述,近年来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在理论、实践教学中开展了较多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也甚为丰富,主要集中在中医内科这一学科,其他学科临床思维培养的研究开展较少。现阶段专业临床课程教学中,培养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研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研究多为单学科独立开展,缺乏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理论研究较多而实践研究较少;研究人员少而分散;缺乏较多大课题的支持;在实践研究中对教师综合素养要求很高,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据此,今后的研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对照组研究,比较不同教学法在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中的不同效用;(2)多学者多学科合作,观察同一教学法在不同学科、区域对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作用;(3)加强教师素质培训;(4)积极开展不同学科临床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性研究。
注释
① 杨文卓,程黎明,杨长青,等.加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和考核是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4:412-414.
② 王永炎,张华敏,王燕平.中医临床思维模式和行为范式[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2.3:1-2.
③ 颜乾麟.关于中医临床思维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5:1-2.
④ 文洪,侯云铎.论哲学对中医临床思维培养的指导作用[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2:68-69.
⑤ 汪悦,金桂兰,朱震.浅析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的关键要素[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2:73-74.
⑥ 刘洪波,肖跃红,朱永强.中医高职高专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研究[J].光明中医,2013.4:843-844.
⑦ 彭奕华,许红雁.临床实习中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12:104-105,114.
⑧ 金桂兰,汪悦,孙丽霞,等.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现状与培养对策[J].教育论坛,2011.8:123-124.
⑨ 董海艳.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现代方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6:60-61.
⑩ 罗维民,詹江红.专业课教学中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5:83-84.
陈咸川.加强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训练的初步探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15-16.
张弛,段小英,舒环.中医专业学生中医临床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1-2.
刘朝圣.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中医临床思维培养的体会[J].中医药导报,2010.8:139-140.
张殷建.强化临床思维培养,进一步提高中医眼科教学质量[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2.5:387-389.
刘红英,李兆福,叶乾玥,等.《中医内科学》实训教学与临床思维能力培养[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5:7-8.
易红.中医儿科临床思维培养[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4:375-376.
赵吉平,陈晟,王燕平.基于病历书写训练的针灸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1:50-52.
医养结合的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院 内部人员档案 管理 现状 对策
医院人事档案是人事管理活动的一个专门档案范畴,是医院在人事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反映医院员工个人工作、学习等情况的真实记录,也是医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院管理部门客观、真实地考察了解和使用选拔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当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医院的整个管理体系中,管理层都根据工作特点和工作需要制定了适用于本单位的相关管理制度和各类科室、人员工作职责,而在人员档案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却比较少,对人员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要求、规程和档案内容的界定、管理范围以及档案管理人员的考评缺少一整套科学统一的管理制度、标准。由于各项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档案交接不及时,缺少有效的核对,特别是对部分外调人员的档案手续“不规范”,甚至出现档案中姓名、出生时间等基本资料前后不对应等现象,使有人事资料不能及时完整收集,材料不准确,给医院在人事审核、审批工作中带来不便。
(二)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
当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相对落后,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部分医院人事档案收集的材料和信息不合理,大多是一些经历性材料,通过这些档案材料很难真实客观地反映一个人的素质能力和综合表现,更不能为医院管理层选拔使用人才提供可靠的依据;而是目前多数医院在内部人员档案的收集上多是以纸质的文本材料形式,这种档案材料在整理、检索等方面极其繁重,导致档案的检索和利用速度受到制约难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信息的需求;三是虽然部分医院能投入人力、物力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但观念仍停留在“关门编研”、“重藏轻用”上,只注重对人事档案资料的收集、管理,却忽视了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将档案信息利用与医院人才培养、选拔、使用有机结合。
(三)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直接取决于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目前,大多数医院往往只注重医疗技术方面人员的培养,而对从事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则重视不够。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多是由人事管理部门人员兼管, 或由其它专业、科室转岗过来,档案专业出身的人员较少。这部分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又缺少相应的岗前培训,他们对医院档案的管理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维护保养,甚至连基本的分类整理收集工作都难以应付,就更谈不上有效管理利用了。
二、规范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宣传,提高对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人员档案管理是医院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事档案资料的合理使用将对医院的人才考核、选拔、使用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有效的参考。因此,医院领导要对内部人员档案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把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医院发展和管理的重要工作来抓,要下大力气宣传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医院各类人员,尤其是档案管理人员提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其具有良好的档案意识。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人员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完善健全的制度是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加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建立行之有效的档案管理体制,对医院人员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档案工作内容繁杂、专业性强、点多面广、保密要求高,因此,各医院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并依据《档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严谨、科学、合理的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维护保养、查阅、借调、利用、转出、转入等工作环节都要有详细的管理规定,使人员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规范操作、有序进行。
(三)加大培养力度,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到人事档案管理的水平和档案利用率,影响到医院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甚至影响医院的长远发展。因此,各个医院应当按规定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并把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纳入医院人才的宏观培养计划,通过专业培训、在职交流、考察进修等方式多措并举抓培养,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业务技能过硬的人事档案管理人才队伍,使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医院档案工作需要。另外,还要档案人员事业心责任感教育,只有具有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才会有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热情,才能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档案的利用率。
三、结束语
部人员档案资料是医院管理层对医院内部人事调整的信息依据,对医院的发展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当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弊端,但只要医院领导能高度重视,不断改革创新,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养、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将更好地为医院的建设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下一篇:医共体建设方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