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945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8分钟。
共建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4-25
一、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共性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脱离实际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时间不长,办学经验、管理水平、教学资源等方面与母体高校差距明显。多数独立学院在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时没有深入调查研究服务对象和自身层次定位,不顾实际,缺乏自主思考,盲目照搬母体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而举办独立学院的母体高校一般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研究型、教学科研型大学,以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为目标。独立学院作为教学型大 学,显然没有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的师资和能力。不切实际的培养目标必然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无法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及市场活力。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独立学院生源质量低于普通本科高校,更是低于其母体高校,因此独立学院设置课程体系应与其他高校有所区别。然而,大部分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不是直接照搬照抄母体高校的,就是随意嫁接其他高校的,不顾生源层次而趋同于其他高校课程设置,背离独立学院教育教学规律,必然造成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和人才培养的脱节,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发展后劲不足,致使学生理论知识不如普通本科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如高职高专生,在就业市场上高不成低不就。
3.教学资源匮乏
教学资源包括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等。独立学院由于知名度不高,很难吸引高水平师资,在办学初始主要依赖母体高校的师资,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积淀后,开始从社会各行业及其他高校招聘兼职教师,并组建自己的专任教师队伍。然而,由于兼职教师一般是优先完成本职工作后再去高校兼课,而独立学院又疏于对兼职教师的管理,兼职教师在独立学院兼任教学的质量很难保障。独立学院虽组建了自己的专任教师队伍,但因学校福利待遇不及公办学校,人员流动大且教师队伍年轻化,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水平不高,这必然限制教学质量的提升。此外,独立学院不同于公办学校,是民营运作的高校,在资金使用上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教学设施很难一步到位。
4.监督管理与反馈机制不完善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经验不足,教学管理还在不断摸索改进中,监督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反馈机制不够完善。具体表现为人才培养方案变动较为随意,尤其是新增专业在出现专业师资不足时草率调整课程设置,甚至因人设课,扰乱课程间的逻辑性和衔接性;且人才培养方案变动后不能及时反馈给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过程缺乏有效的监控,对执行结果缺乏及时的评估和考核,这必然影响人才培养方案既定效用的实现。
二、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科学确定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关键。《2024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应是适应社会市场需求,为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结合《2024全面推进广东省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和学院实际,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广东珠江三角洲,辐射全国乃至世界,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既可与国际教育接轨,又能立足本土实际的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基本原则
(1)基础性原则。坚持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坚持知识、能力协调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2)应用性原则。遵循教育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切实丰富实践教学学时和实践学习内容,注重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产学研用的结合;强化教学改革,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面要求和经济社会建设对人才的基本需求。
(3)协调性原则。优化知识体系,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合理确定必修与选修课程的学分比和学时比;注重整合学院优势、教学资源,建设相近学科的课程互通平台;突出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将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全面协调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
(4)特色化原则。各专业既要遵循规范化的专业课程设置要求,又要突出学院专业的自身特点,融合地方文化,结合各专业的行业调研结果和毕业生质量反馈,在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应突出以培养社会需求的特色人才为主线。
(5)协同性原则。加快校地(地方)、校企、校际和国际合作办学,把行业准入标准和要求、合作培养课程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积极引进,重点培育,有效利用优质办学资源,探索学院与行业、企业、政府合作共建、合作育人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
3.课程体系架构
该院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包括全院公共类课程和专业课程。
全院公共类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是按教育部2024规定设置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类课程、大学英语、体育、创业与就业指导等;公共选修课程主要体现专业知识的延拓性和相关专业知识的互补性,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特长来选修课程,以扩大专业知识面,组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其分为四种类型:通识课程(涵盖社会科学素养、自然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类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应用技能课程、“三创”(创意、创新、创业)素质课程。
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要求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类设置,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科及专业基础知识;专业选修课程又分为专业限选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专业限选课程旨在保证专业必修课以外的重要课程的开设,专业任选课程要求从专业特点、专业知识构成、专业特色形成等方面出发,明确列出若干门适合本专业(或方向)的任意性选修课程,以利于补充和完善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构架体系。
该院的课程体系架构如图所示。
4.制订过程
第一阶段为启动阶段,由学院教务部门起草拟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教务部工作人员通过学习国家教育部及省教育厅2024人才培养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文件精神,结合学院近几年的教学改革成果,形成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初稿,经分管教学副院长反复修改后,上报院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方形成定稿,揭开修订工作的序幕。
第二阶段为调研修订阶段。各专业组建修订工作小组,认真学习修订意见,“开天窗、接地气”地开展调研活动。“开天窗”即以国内外同类专业中办得出色的学校作为标杆,引进其先进的教学思想和优质经验,比较分析相似专业的课程设置,扬长避短;“接地气 ”即深入社会调研,了解国家、地区、珠江三角洲等各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修订小组深入用人单位调研人才培养满意度,开展毕业生座谈会、在校生座谈会,听取、吸纳用人单位及各类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借鉴国内外“标杆性”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使培养方案更具针对性。
第三阶段为答辩论证阶段,分三轮开展:第一轮为校内答辩,各系将修订初稿提交至教务部,教务部进行形式审查,组织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并邀请相关学科专业专家教授召开汇报答辩会议,由各系负责人汇报新方案的编制思路,专家反馈新方案的不足之处。第二轮为校外论证,各系根据意见修改并提交修改稿,由教务部统一邮寄给校外同行专家予以评审论证。第三轮为校内论证,各系根据校外同行专家的评审意见再次修改方案,教务部再次组织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对再次修改稿予以论证审议。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的人才培养方案方可公布执行。
修订工作历时近一年,通过多方参与,多类调研,多次论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使得培养目标更切实际,培养模式更为科学,培养方式更为多样,课程设置更趋合理。
三、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措施
1.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载体,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最终要通过课程来实现。优化课程体系应:①合理设置课程结构,积极探索实践学分制培养。将课程结构分为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个性化教育模块。探索公共基础课程改革,适当缩减公共基础课程所占比重;精简、优化、整合专业课程,避免内容的重叠;探索学分制培养,加强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引导,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②整合教学资源,共享优质课程,积极建设学科专业平台。③合理安排教学, 避免前紧后松、头轻脚重等现象。④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健全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2.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手段,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法的有力保障。学校应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开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学方法改革。摒弃“照本宣科”“照屏宣科”“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倡导PBL(Problem-Based Learning)、TBL(Team-Based Learning)、翻转课堂、四段式教学等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MOOC学习平台和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利用互联网开拓教学方法;组织教师开展录播课活动,为教师搭建研究、交流、改进教学方法的平台。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已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学校应积极构建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校企、校地、校际和国际的合作,打造协同育人平台;探索产学研用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产学研用合作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倡导分类培养,开展辅修、双专业、双学位等,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探索启动订单式培养,为企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方案的最终执行者是教师,培养应用型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加强学科建设,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校内开展学术讲座,为教师和知名专家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应用性培训、研修班、交流访学和去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等,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出台各种吸引人才的政策,加大力度引进极具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发挥人才的群聚效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为教师营造积极向上、宽松和谐、公平公正的教学氛围;提高福利待遇水平,留住人才,让教师教得有尊严,无后顾之忧,从而专心致力于培养人才。
5.健全监管评估机制
将培养方案执行到位是体现培养方案价值的重要途径,教学管理部门需加强对培养方案实施过程的监控,强化培养方案实施效果的评估。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对培养方案的执行过程进行密切监管,严格把关培养方案的落实,规范培养方案变更程序,建立奖惩机制提高培养方案执行效率;构建培养方案评估体系,从教师教学评价、在校生信息反馈、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等方面评估培养方案的质量和实施效果,以保障培养方案的制订和执行。
人才培养方案从制订到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输送人才的艰巨任务,需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独立学院应当结合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及办学条件,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发挥自身优势,制订出体现自身特色的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何晓媛,黄 珊,丁振源.以就业为导向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2(6).
共建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2篇
一、案例教学与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的关系
(一)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的基本特征
1.具备以五优五强 为标志的公共管理基本素质
公共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增进社会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管理,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关键在于人才建设,要努力培养一大批热爱农村管理、热心农村公共事业,有创新意识和服务精神的卓越农村人才。在农村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环境条件艰苦,个人待遇偏低,工作难度较大,需要有长期艰苦奋斗的顽强作风、不怕困难的思想准备、不计名利的精神境界,要牢固树立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三农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因此,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总的素质要求,就是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具备五种优秀品质和五种超强本领。
五优,即在意志、品德、知识、能力、责任等方面,具备信念坚、品德优、知识丰、本领硬、责任重五种优秀品质。 五强,即在服务 三农 实践中具有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带得动五种超强本领。 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应是在服务三农 过程中能够带领农民致富、带动农业做强、带动农村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五优五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2.具备判、守、写、说、做 五项基本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生命线。 公共管理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公共事务和公众服务为对象,以公共性、非营利性、公共资源效率等为基本价值标准的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作为三农 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促进农业增效、帮助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繁荣过程中,应在判、守、写、说、做 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即公共利益价值判断能力、公共程序公正性执守能力、公务文书撰写能力、公共政策表述能力、具体行政行为执行能力等五项基本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最早由在医学、工程技术学、法学等教学实践性强的学科发展起来,然后逐渐扩散到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被广泛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公共管理领域应广泛开展案例教学,这已成为国内外公共管理学界近年来的共识。 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模拟公共管理情境或重现公共管理现实场景的方式,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公共管理环境之中,有利于其加深对公共管理的理解,提高公共管理专业能力和培养公共管理素养。
1.激发学生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感
农村公共管理环境的艰苦性、三农 问题的复杂性、城乡差异的现实性等等,使得广大青年学生不愿到农村任职和工作,导致农村各类人才,包括公共管理类卓越人才缺失严重。 实际上,大学生对农村公共管理的认识是模糊的、抽象的或刻板化的。 通过大量的农村公共管理案例的运用,可以使大学生对其更加清晰化、具体化和丰富化,从而增进大学生对服务三农 的社会责任认知。在大量的案例分析中,可以通过对天下为公 等公共管理精神的渲染,诱发学生服务三农 的社会责任意识,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解决复杂疑难问题从而发现自我价值感,激发学生投身于农村公共管理的建功立业的豪情。
2.培养学生卓越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理论知识不扎实、社会经验不丰富和实践机会很稀少,是公共管理类大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瓶颈。 案例教学是当前快捷而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公共管理专业能力的途径。 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能够在鲜活具体的公共管理案例中活学活用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在细致入微、条陈缕析中,提升学生的公共利益价值判断能力;在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原理、规程等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公共程序公正性执守能力;在激烈的讨论和交锋中,提升学生的公共政策表达能力;在对具体公共管理问题的分析和处理中,培养学生的公务文书撰写能力和具体行政行为执行能力等基本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的实施及成效
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摈弃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独唱式 教学方式,消除学生学习上的怠倦感、乏味感和教师教学上的无力感。 这就需要积极探索以提高学生课堂抬头率,增强学生课堂参与率,提升教学效果为目标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案例教学法在多学科领域的成功实践经验表明,其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2]。 在农林类院校公共管理教学中,应鼓励教师围绕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需要采用多种类型的教学案例,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案例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将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问题呈现出来,活跃课堂气氛,强化教学互动,优化教学效果。
(一)建构三位一体的案例教学体系
课程建设、系列教材、案例库建设是案例教学非常重要的三个方面。 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案例教学体系。 湖南农业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加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课程群建设加强案例教学课程建设,是避免案例教学的偶然性、即兴化 和点缀化 的必然要求,是发挥案例教学在人才能力培育中的作用和功能的根本举措,是长期有效推进案例教学法的可靠依托。 湖南农业大学结合中国公共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创建了一批案例教学示范课程,如市政学、公共管理基础、 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 等课程。这些课程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并形成了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课程群。 目前这些课程多数已申请校院精品课程、网络课程、慕课等建设项目的立项。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课程群的形成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为案例教学在其他课程中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2.推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系列教材的建设
教材是承载教学内容、体现教学方法及开展教育教学的物质载体和基本工具。 公共管理案例教材建设是推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重要保证。 加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系列教材建设,既是案例教学法得以坚持和贯彻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湖南农业大学结合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组织教师编著导引与案例 系列教材。 依托学校优势和专业特点,湖南农业大学已编著并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了《 案例教学论》、《市政学导引与案例》、《公共事业管理学导引与案例》、《公共政策学导引与案例》、《湖南省公共管理硕士案例大赛优秀案例集》 等2024案例教学的著作和教材,即将出版的教材有《公共管理基础导引与案例》、《公共危机管理导引与案例》、《农村公共组织学导引与案例》、《县乡政府管理导引与案例》、《农村社会管理导引与案例》等。 这一系列教材的出版,初步建成了案例教学教材体系。
3.搭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支撑平台
案例教学的长期有效开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支撑体系。 结合大数据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建构的案例库及案例中心网站、网络案例平台,是进行案例教学的核心支撑平台;专门的案例教室和案例讨论室则为案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独立可靠的空间。 湖南农业大学建立了公共管理案例库和案例中心网站。 通过组织教师和学生利用社会调查的方式原创或搜集二手素材编写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案例,已建成了具有 300 余个教学案例的案例库。 其中,原创案例《猪漂黄浦江的痛与思》还入选了全国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库。 通过案例中心网站使用、结合信息化技术,不断更新和丰富案例教学内容,实现师生教学的有效互动。 湖南农业大学还建设了 1 个大型的案例教室和 2 个案例讨论室,为案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采用卓有成效的案例教学方法体系
1.案例编选标准化
案例教学不是举例教学,即不仅仅是在教学过程中列举或呈现某个公共管理的实例,而是每个教学案例应具备培养和训练学生 判、守、写、说、做等公共管理专业能力的功能。 这就要求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编选案例,以便有效施教、有效育才。 案例编选标准化是有效的案例教学方法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 总的来说,一个有效的教学案例应体现4 个 1+[3],如表1 所示。
2.互动方式多维化
良好的教学互动是开展案例教学的有效途径。 多样化的互动方式,是丰富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有效方式。 在案例教学实践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和实现教学目的的需要,灵活运用三种互动方式。
(1) 教师主导式。 这种案例教学模式是由教师主导案例教学过程,辅以多向师生互动讨论。教师课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教学目的的需要,编选合适的教学案例,准备教学场景和设计教学流程;在课堂上由教师讲授和展示案例材料,描述案例冲突和关键问题,提出多种可能的决策方案,采用设问的方式,征询学生意见,组织和引导学生对各种意见进行质疑、讨论和总结,达到醇化公共管理知识以及提高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的目的。 这种案例教学模式适用于课时有限的教学内容,宜采用小微案例。
(2) 学生表演式。 这种案例教学模式也可称之为角色扮演式。 通过模拟案例情境,由学生分组扮演案例涉及的利益相关方,进行各方利益表达和决策。 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仿真的形式再现案例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升处理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 学生表演式案例教学模式要求课前准备充分、学生参与度高、形式生动活泼,如果组织运用得当,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在这种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貌似沦为配角,但其作用仍非常关键,主要是做好课前准备,组织案例演示实施,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3) 分组辩论式。 这种案例教学模式首先是由教师对案例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其次是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各组在内部进行充分的观点表达和意见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各组统一的观点;再次,各组选派代表逐一表达观点,在此过程中穿插各组间相互提问、质疑、答辩。 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组织辩论,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总结、归纳出关键问题,引导案例讨论的方向,进而使同学们在相互交锋中逐步达成较为一致的认识,共同找寻所讨论的公共管理问题可能的解决之道。
3.教学流程合理化
整个案例教学过程是由诸多环节构成的复杂流程控制过程,而案例教学的有效开展和实施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流程控制。 成熟、稳定的案例教学流程主要包括课前案例教学准备、课中案例教学实施和课后案例教学追踪等三大关键环节。
(1)课前案例教学准备。 主要包括:一是课程案例教学计划与大纲的制定。 课程组事先通过深入而充分的讨论,确定某门课程在多大程度上采用案例教学、哪些环节和内容采用案例教学及案例教学课时数等。 二是教学案例的编选。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来确定原创教学案例、改写教学案例或引用成熟案例。 在当前公共管理案例匮乏的情况下,鼓励教师原创或改写案例。 当然,在经过多轮案例教学的积累或国内已有比较成熟而丰富的案例的情况下,案例编选环节可简化为教师只需根据编选标准为相关教学内容找到合适的教学案例。 三是案例教学设计。 主要是教师要事先吃透教学案例,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或状态,掌握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做好教学场景和基本条件的准备等。
(2)课中案例教学实施。 课堂教学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得以完成的关键所在。 在案例教学实施中,需要巧妙采用教学方式方法。 案例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 授课方法,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的教学理念,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注意教师主导作用,引导而不干预,介绍案情要含而不露,不亮观点,不作提示,同时要发挥案例教学组织者的作用,保证讨论不偏离主题和有序推进,避免学生讨论信马由缰、天马行空。 教师还要在课堂中及时进行总结和点评,结合相关公共管理理论和原理进行画龙点睛,对学生的新思路、新观点和新见解予以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3)课后案例教学追踪。 主要包括:一是检查作业和课外辅导。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课外作业完成的质量可以真正反映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理论和知识。 在案例教学中,课堂教学教师可能只是提示了相关案例问题,但是对于案例的深入研究和延伸思考都需要学生在课外完成。 对于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教师要及时检查和评价,帮助学生改善和提升其研究分析能力。 二是案例教学反馈。 案例教学要安排反馈环节和设置反馈渠道,教师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案例教学效果。 三是撰写教学后记。 案例教学结束后,授课教师、助教及课程组任课教师一起进行讨论和思考,撰写教学后记,以进一步改进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开展影响广泛的案例教学竞赛活动教学竞赛是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加强案例教学交流和推广案例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 为了在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积极推进和推广案例教学的应用,湖南农业大学在内部开展了课程间的教学竞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在此基础上,2015 年,在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支持下,由湖南农业大学承办、《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协办的湖南省首届高校公共管理(MPA)案例大赛在湖南农业大学隆重举行。 大赛共吸引了来自省内 9 所高校的 15 支参赛队百余名研究生参赛。 来自全国 MPA 教指委委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省外兄弟公共管理学院以及湖南省直机关的 22 位专家领导受邀担任大赛评委。 大赛展示了湖南省公共管理学科风采,搭建了公共管理案例交流分析平台,开创了湖南省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展示的新模式,极大促进了湖南省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高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此次大赛获得了国内高校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中国行政管理》杂志、《湖南日报》、MPA 教指委官网、红网、凤凰网、各大高校网站等媒体均进行了深度报道,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6]。 在 2015 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6 年湖南农业大学举办了第二届湖南省高校公共管理(MPA)案例大赛,再次获得了广泛关注。 湖南农业大学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也获得了广泛赞誉。
三、持续推进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案例教学的路径
(一)促进理念创新理念是行为的先导。 要推进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必须在理念上进行创新和革命。 首先是要充分重视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功能,要促成教师教学理念的变革,使教学方法由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授课为主转变为以教学互动的案例教学为主,将案例教学作为公共管理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二是将能力培养的理念渗透到案例教学的各个方面。 在案例的编选、案例教学的实施及案例教学总结与评价等环节,都要着眼于学生服务三农的精神及判、守、写、说、做等卓越专业能力的孵化,致力于 五优五强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的培养。 三是诱导学生学习理念的变革。 通过大量的案例教学,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促成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以案例分析为主的学习方式,增强其主动学习意识和自我培养、自我训练、自我发展的学习理念。
共建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专业体系课程改革校企合作双师型
[作者简介]左晓琴(1969-),女,江苏南京人,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部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广东广州510440)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029-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4年)》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坚持“行业为先导、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中心、就业为目标”的原则,进一步创新“校厂一体、产教结合”的办学机制和“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管理运行机制,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
一、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院建设特别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制订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就必须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
第一,从分析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入手,科学界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首先必须要根据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明确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岗位能力要求和岗位核心能力。这就必须有企业人员参加,以企业人员为主,在调研的基础上共同进行岗位能力分解,明确专业对应的岗位和岗位群以及基本岗位能力、岗位核心能力,从而科学界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
第二,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将企业的人才培养要求渗透到专业人才培养中,把高技术含量的企业生产任务转化成“工学交替”的“工”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同时,探索各专业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培养方案共同制订、课程资源共同开发、师资队伍共同培育、实践基地共同建设、教育教学共同管理、就业服务共同担当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第三,紧密与企业合作,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要共同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实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促进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互动,最终实现“共赢”。
第四,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融入国内外职业资格标准和技师职业资格标准,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行双证书制度。围绕“岗位、能力、课程体系、培养途径与方法、考核评价”五大要素,系统归纳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路径,规范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过程。按照“职业、系统、开放”的课程体系设计思路,校企共同开发对应职业岗位群的课程体系,并将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专业根据不同的培养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形成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发展的完整阶梯。
二、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构建特色专业体系
第一,探索多方合作建设专业的办学机制。建立由专业教师与政府、行业、企业人员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形成校企结合共同培育人才、参与教学过程管理、分享办学成果、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紧密型专业合作办学机制。在专业办学中,校企发挥各自在产业联系、经费投入、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鼓励政策,建立顶岗实习工伤保险制度,强化校企深度合作,促进专业建设。
第二,大力优化专业结构,建立特色明显的专业体系。要对接区域经济的发展,主动适应所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以“市场导向、校企结合、系统设计、体现特色”为原则进行专业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布局。在增设专业时,首先要调研、预测社会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并充分听取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适时开发职教特色鲜明、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长、短线专业。在“职业、市场、技术”的三维框架内及时调整专业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方向,形成能够体现学院办学特色的专业群。
第三,大力推进特色专业建设,建立专业发展的竞争机制。根据学院办学定位,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增强品牌意识,大力建设一批特色专业。在专业建设上,强化树品牌、创特色、求效益的意识,实现专业建设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不断提高;在财力、人力投入上,重点扶持特色专业。同时,建立竞争机制,引入重点专业检查评估、动态管理、滚动建设、末位淘汰的机制,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第四,加大专业改革力度,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各项教学“软件”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教学改革。以企业满意度、 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质量上的权重,构建企业参与、实践导向的人才质量评价机制。引入行业企业全程参与教学质量的管理与评价监控工作,完善教学质量管理监控组织构架,构建人才培养质量多元评价体系,形成有行业、企业、学校和学生参与的多元化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三、紧贴岗位需求,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第一,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根据岗位能力的确定和分解,明确核心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第二,开发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关键是打破以课堂教学、教师、理论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并将工学结合的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过程中。在每个专业的每一门课程中都要贯穿生产任务和工作过程,都要在课程设计上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按照“一教双证”的要求,以职业资格标准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大力推进“综合课程”“双证课程”“一体化课程”的开发,做到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的要求相结合、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相结合。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的思路,实施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集理论教学、实验、实训实习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第四,逐步确立以能力考核为重点的工学结合考核方式。取消传统的考试、考查两种考核方式,建立A(过程考核)、B(项目考核)、C(实践和作品考核)、D(结业测试)等新的工学结合考核方式,并且在考核中尽量由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或者以行业企业评价为主。
四、突出技能培养,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学校要遵循“整体规划、适度超前,分类管理、协调发展”的原则,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紧紧依托校企深度合作平台,多途径、多形式地建成一批融教学、培训、生产、技术创新转化和职业技能鉴定功能于一体的优质实训实习基地或校企合作中心,形成“校中厂”“厂中校”的格局。
第一,积极探索以学院为主导、校企合作共建、教师和企业人员融通、教学实训和生产过程结合、设备共享的运行机制,与行业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一方面,利用企业资源在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技术应用开发中心。这些实训基地可向社会和企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社会企业培训的桥梁、校企合作的载体、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另一方面,紧紧依托职教集团、校友会、行业企业等合作单位,建成既能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要求,又能提高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校外实训基地,提高校企合作水平和产学结合层次。
第二,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整体设计优化教学、实训、实习、就业等人才培养环节,抓好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要引导建立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的比例逐步加大。
第三,建构学生技能竞赛常态机制,实施高徒培养计划和卓越技师教育培养计划,把企业行业的标准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在获得高等级职业资格证书上,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五、校企共育共享,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校企互通、专兼结合、动态组合”的原则,通过培养、引进、聘用等途径,重点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充满活力、技能精湛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第一,建立校企人员互兼、互派、互聘的长效机制。依托校企合作单位等平台,以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讲授实践课程,专业教师下企业进行关键岗位实习和解决技术难题为主要途径,建立校、企双方领导层互兼、管理层互派、技术层互聘机制。
第二,多途径地加强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建立教师准入制度,要求新进专业教师必须具有2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探索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的机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和参加国内外的培训。支持和鼓励教师以企业兼职、挂职锻炼、参与新技术推广、项目研究、带队实习等形式参加工程实践活动。引进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发挥其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带头作用。
第三,以“教师工作室”为平台,落实教师联系企业的责任。建立若干个以骨干教师命名的教师工作室,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工作室建设并作为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的重要途径,实现技术研发、大赛培育和实践教学“三合一”。
第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合作平台找企业,通过行业规划找项目,通过项目找合作伙伴,通过岗位双聘、双岗双职、双向兼职等方式,与企业建设课程模块主导型教学团队和社会服务主导型教学团队。围绕各类创新平台,实施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建设国家级、省级、院级教学团队,组建技术研发创新团队。
第五,以完善机制为抓手,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以校企合作企业安排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到学院兼职任教为主,辅之设立兼职教师专项奖励基金和提高课时津贴等方式,吸引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企业兼职教师准入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校企合作共建师资培训点,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和经验优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4年)[EB/OL].省略/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07-29.
[2]教育部.2024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3]石耀.贯彻科学发展观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
共建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企共建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211-02
随着煤炭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企业对当代大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出更好的要求。而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也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教学方面,必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中共中央2024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要把“增加实践环节”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表明人才培养的方向要转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上来。黑龙江科技学院一直以“三大”即大工程、大实践和大德育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秉承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的本科学生为目标。采矿与安全工程专业一直是该校的特色专业,并成为煤炭行业主要输送高素质行业人才的摇篮。本文结合目前煤炭行业特点和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提出校企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充分利用从学校和企业两大优势资源和环境为切入点,运用学校理论教学和企业工程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学生“知其学,不知用”的教学缺失,以达到“学以致用”的全面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煤矿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一、研究背景
科技兴矿是煤矿行业发展的主旋律,而高素质的人才是科技兴矿的根本。随着煤炭行业的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煤炭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观念也在跟随着发生变化,当今企业不再单一看重高学历与文凭,而是从企业需求实际出发,对大学生的应用动手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眼高手低”的毕业生不再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当前煤炭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黑龙江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科主要培养专科、本科和硕士三个层次,各层次培养目标有所差异。专科人才培养着重培养安全操作技能方面,侧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本科人才培养主要是安全工程设计和事故致因分析和预防方面,侧重工程设计和分析方面的培养;硕士人才培养主要侧重于安全工程方面的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而我校本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工程能力培养,特别是学生大学四年的课堂教学只停留在理论学习阶段,而对日新月异的企业生产实际有所脱离,显然背离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此,对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在有限的时间的条件下,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和事故致因分析、预防水平,应该是当前我校该专业人才培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要解决该问题,也面临诸多困难。因此,当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特别是毕业设计只能虚拟现实,脱离工程背景,事故致因和预防分析也只能限于脱离实际的情况下进行。造成学生离校就业后“眼高手低”,用人单位甚至抱怨说高薪聘请的大学本科生还不如专科生的工程技术水平。
因此,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及人才培养的途径,已成为迫在眉睫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校企共建人才培养途径
针对上述问题,安全工程学院率先提出利用校企两大教育资源、协同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煤矿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广范利用高校和煤炭企业两大教育资源和环境,有效发挥高校理论教学优势和企业工程实践教学优势,协同办学、互利共赢。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实现校企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本文提出“两个保证条件”和“两个重要环节”。
1.两个保障条件分析。(1)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其人才培养方案是重要的指导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效果。因为,高校毕业生作为产品要到市场中参与竞争,并最终要到煤矿企业中去检验。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吸纳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适当时候也可将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根据实际情况,煤矿企业单位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可采用间接和直接两种方式。前者为高校到企业充分调研,然后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出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后者为邀请企业相关人员直接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2006年始,就采用上述两种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实践证明,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2)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直接实施者是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是决定着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根本。黑龙江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教师97%以上为硕士学历,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工程实践能力略差;煤炭企业人员由于多年的从业经验,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水平,而理论水平相对较弱。因此,在校企共建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可充分利用高校教师和现场工程师的各自优势,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为达到上述目标,可采用两种办法,其一可以高校教师为主,通过教师深入企业挂职进行工程实际锻炼,解决理论与工程对接的难题。其二为聘请企业现场工程人员到高校作为教师的一员,对高校学生进行授课。当然,为完成上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以校企互利共赢的平台为基础,即作为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汇报,企业可优先对高素质人才有选择权,并且高校对企业可提供全面有效的科技攻关技术服务,进而提高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2.两个重要环节分析。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实践教学是否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于安全工程学院专业实际,实习教学和毕业设计是较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1)实习教学。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要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具体包括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当然包括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高校教育教学不同于职业技术学校,为培养专门的技术型人才而把实践动手训练放在重中之重,而是强调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为基础,适当进行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以往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学时相对较少,达不到培养学生对从业环境和安全(下转第213页)(上接第211页)相关技术和问题的充分掌握和了解。
过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实习教学过程中,忽视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企业人员很少参与到学生实习教学指导中,学生实习全程为高校教师进行指导,造成学生对实习单位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工艺等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达不到实际技能提高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问题,安全学院提出:以教师到现场利用其专业特长为企业进行科技服务,而企业人员利用其优势为实习学生提供现场工程实践的服务。并且打破单一教师培养学生存在的弊端,明确企业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弥补以往实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2)毕业设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其毕业设计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作为工科学生的毕业设计必须以工程实际背景为基础,进行真题真做以达到训练目的。安全工程专业多年的毕业设计一直以模拟现场实际为基础进行设计,对工程实际背景进行理想化,导致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脱离现场实际,没有达到理论知识和现场实际进行对接的目的。导致毕业设计仅仅是一次无障碍演练,属于与实际无障碍对接的过程,缺失了学生对具体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提高。因此,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工程实际背景和毕业设计指导方式必须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为最终目标。基于此,毕业设计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其一为毕业设计题目选取;其二为毕业设计指导方式。选题关乎人才培养是否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的实现,即毕业设计题目要切合实际,注重通过设计达到融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于一体的目的,同时也要给学生留有一定发挥自主思维的空间,避免框架套用模式。毕业设计指导方式主要是指导教师的选配,指导教师要具有解决现场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由于高校教师多从事课堂教学,现场工程经验相对缺乏,因此,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选取可采用高校教师+现场工程师相结合的双师型指导。通过这种毕业设计指导方式,保证毕业设计真题真做,实现学生毕业后零距离就业。
三、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效果分析
从2006年至今,黑龙江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在进行国内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煤矿安全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型进行研究,并充分利用龙煤集团四大局的地域优势,吸纳企业人员参与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并邀请煤矿企业人员参与安全工程专业实习教学和毕业设计指导等教学环节。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弊端,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事故预防分析能力。企业反馈意见表明,该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四、结束语
安全工程专业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实现高校与企业两大优势资源的共同利用,为高校人才培养开创一条切实可行之路。该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实现学习与从业在时间、空间、能力和心理上的“零距离”。当然,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如该模式实施过程中如何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等需要在后续教育教学中加以解决。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09-5003)]
参考文献:
1.陈小虎.校企融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
2.光莉莉,黄正平.合作人才培养的难点和对策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6)
3.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4.蒋丹.论我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1)
5.马振山.构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研究[J].工会论坛,2008(6)
6.张国华,徐云青.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应用.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5)
共建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产教融合;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一、大数据实验班主要特点和实施方案
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培养适应和引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贯穿“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导向为要求、以持续改进为机制”的工程教育理念,采取“课程内容优化、实施案例式教学、项目式综合训练,企业顶岗实习,双向导师毕业设计”等方式达成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构建以企业需求为输入,以适应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为输出的实用性高级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面向企业及大数据技术领域需求,定制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以产业需求驱动,以工程实践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实施了课程共建、订单培养、校企互评、共建实验室、共建研发中心、共建实践基地、课程实训、项目实训、毕业和顶岗实习等主题模式。方案实施:(1)合作目标:双方本着“互利互惠、真诚合作、讲究实效、共谋发展”的原则,共同探索如何培养符合软件行业中大数据技术发展的人才,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式,为大数据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人才供应。双方可以立足自身的优势和基础,在学生培养,科学研究,项目孵化和开发、技术培训和学生就业等方面资源共享的同时进行广泛合作。(2)合作内容:在双方自愿友好合作的基础上,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开展实习实训。开展特色专业培养多样化模式,利用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和融合,共同加速工程教育改革的进程。依据学校课程需求考虑企业和大数据技术领域需求,调整和定制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如MOOC、CDIO等),构建课程体系,强化实用技术培养,通过功臣实践和案例教学,探索以工程实践为核心、以课程内容为基础,以企业需求为驱动的新教学模式。通过专业技术、职业规划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训,探索共建师资队伍的有效途径。利用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科研力量,结合企业的实战优势和项目管理经验,进行深入科研和项目实施的合作,实现双方资源互补,可以共建实验室,共建培养基地等。使得双方在技术创新和项目研发方面有新的发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