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低碳校园建设方案(整理5篇)

梦里花落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4766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0分钟。

低碳校园建设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低碳经济;低碳校园;数字化

面临日益加剧的全球气候变暖压力,世界各国都提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来替代石化能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2009年9月22日,国家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明确表示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切实努力”,积极发展低碳经济。而“低碳校园”的建设是与中国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与当前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也有密切关系。

一、“低碳经济”与“低碳校园”的内涵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正在发展中的低碳经济进行了探索。目前被广泛引用的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其特点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低碳经济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和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综合性问题。

“低碳校园”从外延上来讲只是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的一个子课题,是在能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要求的前提下,按照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大力提倡和推广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理念,研发和运用先进的技术,并持续不断地改进,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努力打造一个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的集现代化、信息化、低碳化于一身的新型校园。

二、校园中的“非低碳”现象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方网站2008年教育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 263所,校均规模8 679人,共有教职工20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89万人,在校学生数:博士研究生23.6万人,预计毕业11.1万人;硕士研究生104.6万人,预计毕业32.7万人;普通本科、专科生2 021万人,预计毕业541.8万人。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中,有些“非低碳”的浪费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努力去避免和杜绝。

(一)学生与教师纸张耗用量分析

1.每年的毕业论文答辩环节全国研究生和本科生论文用纸从初稿、修改稿(包含多次修改)、评阅稿、答辩稿到最终定稿,每篇论文最少也要用到200多张A4纸。而每年全国的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总数在500万左右,这样算下来每年用在毕业论文的A4纸约在10亿张,约1 000吨。

2.按照学校教学部门的要求,每位教师上课要准备的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书、教学日历、点名册、教案、详细的说课教案等,多数还要一式三份,每学期每位教师每门课程准备这些教学文件需用的A4纸张约500张,全国每学期每门课程教学文件需要的A4纸需用量约9.5亿张,约900吨纸。

3.每学期考试用纸量更是惊人,按每名学生每学期平均考试科目6科计算,每科试卷用纸平均8开纸3张,每名学生每学期考试需用纸约20张(合40张A4纸),全国每学期大学生考试用纸(A4)约8亿张,约800吨。

以上三种情况用纸共计近30亿张,约2 800吨纸,而生产2 800吨纸需要耗费木材2 450吨,煤1 400吨,水105万吨,同时要释放3 640吨左右的二氧化碳(每吨标准煤燃烧要释放2.6吨二氧化碳)。

(二)北方高校冬季包烧取暖用煤量分析

以黑龙江省为例,全省共有高校近40所,平均每所高校每个冬季包烧期用煤都在1万吨以上,则全省高校一冬要烧掉40万吨煤,按包烧期6个月计算,每天要烧掉2 200多吨煤,每天要释放二氧化碳5 720吨。按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计算一吨标准煤可以发三千千瓦时(3 000度)的电,也就是说黑龙江的高校少烧一天的煤就可以节省下来660万度电,可以少排放二氧化碳5 720吨,而通常一公顷阔叶林一天才可以消耗1吨的二氧化碳。

(三)高价教材作废品处理

每年4至6月份是高校毕业生离校高峰期,而此时也正是废品收购商们的收入黄金期,根据在省内的几所高校调查发现,每名毕业生毕业离校时把教材和参考书当废品处理要在几十本至一百本左右,几十块钱至上百元一本的教材或工具书只能卖到几元至十几元,更可惜的是多数的教材和新书一样,没有写一个字,按每名学生每学期6科计算,四年下来的教材要50本左右,每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共计要按废品处理掉书目近3亿本。

(四)现代化的校园中水、电、粮食、用车等方面浪费现象严重

经对多所高校的食堂、宿舍、教室等场所及校内用车情况调查发现,多数院校存在着食堂大量倒掉剩饭剩菜的现象,40人左右的教室平均日光灯数是12支,白天不关灯和教室无人或只有几个人的时候灯全部点亮现象严重,宿舍无人时有长明灯现象。每支日光灯40W,平均每所高校按400间教室计算(不包括阶梯大教室和机房),全国则共有教室近90多万间,那全国高校教室的日光灯负荷约在43.2万千瓦左右,也就是说如果节约用电一小时,就会省下来43.2万度电。目前,高校教师成为拥有私家车主要群体,每所高校约有20%的教师拥有私家车,而每所高校都有通勤车十几辆,这就造成了通勤车空坐率加大,加大了能耗和排放的现象。

三、建设“低碳校园”的具体措施

(一)大力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无纸化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前提条件,针对高校校园中纸张浪费的现象,高校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的功能,通过建立集成校务、教务、学生、科研、后勤、考试、论文答辩等服务统一的校园网络平台,推行数字化校园,无纸化办公、无纸化考试的尝试与普及。各高校要在技术上、经验上、资源上共享合作,避免重复开发和建设,先在适合上机考试的科目开展无纸化考试试点,开发和应用无纸化考试系统,然后将成功的案例在全国进行普及推广。积极建立和推行毕业论文电子化存储和学生电子档案存储系统,制定和完善电子档案的管理信用机制。

建立高校相关学科精品课程资源库系统,将教师的讲义、课件、参考资料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完善电子教材、网络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并将资源放在统一的网络服务器上共享使用,既让全国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名校名师的授课资源,又避免了各高校课程资源重复建设的浪费现象;加大电子教学文件的使用范围和生效机制,降低纸质论文、纸质教学文件的应用量,如必须打印的要大力推行双面打印模式,从而降低日常运营管理成本,提高事务处理效率,真正实现校园的信息化。

(二)适度缩短北方高校冬季授课时间

国家教育主管理部门要充分考虑高校所在区域地理位置的特点,在保证完成授课计划的前提下灵活调整授课的时间,适度缩短冬季供暖期授课时间,通过延长寒假时间,缩短暑假时间的方式来节省冬季供暖期燃煤耗用量,从实质上做到节能减排。经计算,仅黑龙江的高校如果缩短10天冬季授课时间,就可以节省6 600万度电的标准煤燃放,少排放二氧化碳5.72万吨。

(三)推行二手教材使用制度

为了减少每年在毕业生教材书目上的浪费,可以在高校推行二手教材的使用制度,对于一些无变动或变动不大的课程,教务主管部门要制订灵活的教材使用政策,减少强制学生特别是新生必须购买新教材的行为,建立校园二手书统一回2024中处理制度,规范跳蚤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如可以通过搭建校园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使毕业生、老生与新生之间充分对接,把四年中的开课计划在网上公开,让新生入学前就了解所学课程,以便在二手购书网上购买教材。

(四)推进车改制度,创建校园低碳生活新模式

为了让更多师生树立低碳理念,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校报、橱窗、宣传板、海报、倡议书、调查问卷、讲座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宣传低碳意识,倡导低碳生活,让师生们感受到节能减排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懂得低碳经济对我们生存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让人人了解低碳,人人倡导低碳。在全校师生中倡导:不用一次性木筷,少浪费粮食;脏衣服用手洗,节省水电等行为。积极推进车改制度,鼓励教师少开私家车,多坐通勤车上下班,乘公交车出行;实施公务用车一车办多事合乘制度。这些倡导提高了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并使之落实到行动中,有利于形成全社会的绿色生活理念,从而也必将全面推动节能减排。全员参与、全民行动,将低碳行为渗透到生活的时时刻刻、点点滴滴,使全体师生尤其是大学生在全民低碳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

总之,高校作为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摇篮,在全人类为保护生存的家园而奋斗的今天具有庄严的使命、重大的责任,把“低碳校园”打造成低碳经济的教研机构、低碳排放的高校社区、低碳环保的花园环境和低碳行为的示范基地,充分利用校园的优势资源,发挥校园的教育职能,引导人们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对国家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志,等.低碳经济――中国用行动告诉哥本哈根[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2] 林宏,岳凌云.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情况研究及对浙江的建议[J].城市经济,2009(9):30-32.

[3] 陈文婕,颜克高.新兴低碳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0(2):201-203.

[4] 省略/gao_jiao_news_367/20100610/t20100610_ 48

4776.shtml.

[5] 省略/jxcomment/system/2010/01/07/01128

3201.shtml.

低碳校园建设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低碳;校园;交通;优化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位于沈阳市东南部的浑南新区,占地面积1500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新校区的建设基地位于沈阳城市规划大学城的范围之内,为一东西长1000m,南北宽660m的矩形用地。北临宽度达80m的浑南新区最重要的东西向城市主干道――浑南大道,在该方向布置着新校区的主要入口;西临一条南北向的城市道路,在这里布置有为学校科研、实验部分对外联系的次要入口[1]。

近来,校园内车辆逐渐增多,停车场车位紧张,道路交通压力倍增。为保证校园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和车辆停放秩序,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出台了一些规定,对校园交通和车辆停放提出了很多要求。这些要求包括学生生活区道路两侧禁止停放车辆、某些停车场停满时,道路两侧临时停车位的设置等。但这些措施的实施力度和影响层面并不是针对低碳校园建设,因此这些措施只是起到一些缓解停车紧张的作用,对校园低碳建设作用甚微。在当今低碳背景下,如何加强高校的低碳、宜居建设是一个热门话题。为此,笔者对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探讨校园低碳交通优化策略。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交通现状分析

校园交通系统是校园空间的骨架,它不仅承担了人流、车流的组织、疏通的责任,而且起到辅助划分功能分区的作用[3],交通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校园规划的优劣、师生的适用便捷度及校园低碳的建设。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规划设计经历了从2006年6月招标到今天的规划建设规模,现对校园交通建设做如下现状分析:

图1 基地周边对外交通条件

校园对外交通

校园规划设计有四个入口,主入口在浑南主干道上(位置适中,与景观水面、体育中心同轴),另外三个次入口设于新校区用地东西两侧的规划次级道路上,分别服务于实验区、学生生活区和运动休闲区。目前学校只在西侧长廊开口处设置一个次入口,多服务与实验区和产业化部门(如建筑院、规划院等),位置偏向西侧教学区,离学生生活区较远。现状用地东侧的一个次入口(靠近第一食堂)已建成,但并未开放使用,另一个次入口并没有投入建设。

校园路网

由于整个教学区是个大网格,交通室内化造成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内部道路体系,长廊是教学区到学生生活区的步行系统的主要元素,利用率较高,人流通行量大于地面交通,这对于倡导低碳背景下步行交通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室外交通方面,外环环路把整个教学区环起来,最后与学生生活区和运动休闲区相连,成为各功能之间的联系纽带。

校园停车空间

由于学校规模不大,加上室内交通的发达造成自行车使用并不普遍,也没有专门的自行车人停车区域。校园里有几个主要的机动车停车场,分布如图所示:

图2 车行道与主要停车区域布局示意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低碳交通优化策略

“无车校园”构想

停车场布局

学校将停车场分布在学校,另外在科技园、产业化部门(如建筑院、规划院等)、运动区附近设置停车场,这些停车场远离尽量校园主出入口和学生主要活动空间 (如图3所示)。

图3 “无车校园”构想

校园路网与校门布局

开放张施公路上的校门,校园根据校门所处位置进行区别管理。其中,浑南东路正门人流量最大、管理应最为严格。张施公路校门允许教职工、后勤车辆通行,这样既有效地利用了校园内的消极空间,还积极配合校园独特的路网体系,把不得不进入校园的后勤车、垃圾车对校园景观和学生活动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如图3所示,紫色路段为限制段,一般情况下只允许少量后勤车和垃圾车通行。大量的教职工车辆集中在红色路段,把车辆限制在校园,减少对校园景观和学生活动造成的影响。

校园分区管理

主体教学区承担着学校大部分的教学和行政功能,机动车管理比较严格,原则上禁止机动车驶入,停车场设置有限,学生、教师以及校外人员的停车需求主要通过校园停车场解决。产业科技区则机动车管理相对宽松,来解决教职工的通勤和停车问题,。

城市停车“P+B”模式构想

结合周边住区,提出适应本案的“P+B”(即“Park and Bike”)交通模式。如图4所示,在一定规模范围内,合理规划和控制地面停车场库布局,结合公交站点和有轨电车站点组织自行车停放点,实现自行车、步行与私家车和公共交通的换行,尽量减少校园内机动车的数量和出行距离,保证校园和周边住区内的绿地。

图4 城市停车“P+B”模式构想

师生和居民居民在选择停车场时最看重的是其方便程度,因此到停车场的步行距离是影响师生和周边居民选择的重要因素(如图5所示),那这个规模怎么确定呢?

图5 停车场选择因素调查分析图6 停车场到目的地可接受的步行距离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对停车场(库)的布局要求考虑使用方便,服务半径不宜超过150m。笔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从停车场到目的地,居民可承受的最远距离(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人们能接受的距离集中在200-500米,

其中,这个规模的半径建议300-500米,鼓励并引导师生及周边居民使用自行车,并逐步完善自行车租赁系统。

结束语

城市的交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校园环境的改善也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作为一名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笔者希望用自己的思考,为城市的交通、校园的低碳建设提供一点建议,以达到缓解人、自然生态环境与交通之间的矛盾冲突,提高校园的低碳性、生态性。

参考文献

[1] 陈伯超,徐丽云,王晓晶.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设计解读.建筑学报,2005(11).

[2] 闫铭,王伟.低碳校园建设研究――西南大学为个案的考察.理论观察,2010(6).

低碳校园建设方案范文第3篇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统筹安排节能宣传工作

学院节水节电工作领导小组以此次节能宣传周为契机,统筹安排好全院节能工作。一是对照检查创建节能示范单位的准备工作及省节水型高校复查准备工作;二是对高度重视学院能源资源计量工作,按要求做好数据统计工作;三是以创建绿色节能校园为目标,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广泛地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活动,宣传节能降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国家2024节能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提高我院广大师生节能意识,全面动员,齐心协力,为节能降碳营造浓厚的氛围;四是制定了我院开展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工作方案,整个活动由后勤保卫处负责组织协调,加强对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的监督、指导,确保活动有序进行,为宣传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后勤服务中心、水电维修部、大学生公寓自主管理委员会具体实施宣传活动,确保活动开展生动多彩。

二、大力宣传、强化意识,节能意识深入广大师生心中

我们以“美丽校园,我是行动者”为切入点,切实加大了节能宣传力度,使全院师生知晓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形成了节约能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观念。

1、统一安排,落实行动

6月11日,我院节水节电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题会议,对今年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的主题宣传活动进行了统一安排部署,确定6月13日—16日为活动周时间,要求后勤保卫处、后勤服务中心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确保活动取得效果。

2、广泛发动、全方位宣传

① 6月12日,学院将宣传周的宣传画发布到校园网上,并通过校园宣传电子屏流动播放节能宣传视频,进行节能低碳生活的公益知识宣传。

② 6月13日中午,在第一食堂北广场联合举办“美丽校园,我是行动者”节能低碳宣传活动。以签名、发放节能宣传资料等形式,向过往师生宣传气候变化的影响,讲解低碳环保知识小窍门,呼吁大家行动起来,一起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提倡健康低碳生活方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共同打造绿色节能校园。

③ 后勤服务中心物业管理部在行政楼、教学楼公共区域,公寓管理部在学生公寓各楼栋张贴节能温馨小贴示,提醒广大师生树立节能意识,共建绿色校园。

④ 学院也通过校园网、微信公共号发布推文,进行节能宣传。

三、取得的效果

1、在节能宣传周中,通过黑板报、宣传栏、校园网、微信、电子屏传统宣传形式和现代的信息方式相结合,进一步拓宽了宣传面,宣传效果深入广大师生中。

低碳校园建设方案范文第4篇

2017年节能宣传周活动时间为6月11日至17日,其中低碳日时间为6月13日。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节能有我,绿色共享”,低碳日活动主题为“工业低碳发展”。

二、总体要求

宣传落实《2024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等相关要求。以建设生态文明为主线,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普及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和知识,营造崇尚节约、合理消费与低碳环保的社会风尚,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微信、微博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降碳。加强与网络、通讯、城管等部门的衔接,妥善做好相关宣传材料的推送、及张贴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各具特色的节能低碳宣传活动。

三、主要内容

(一)宣传周启动仪式及相关活动

1.2017年xx市节能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6月11日(周日)上午9:00,在文城镇xx公园举行。以简洁方式,启动我市2017年节能宣传周活动。(责任单位:xx市科工信局、xx机关事务管理局,承办单位:xx靓菲招牌制作中心)

2.节能科普及节能技术产品宣传展示。6月11日,在xx公园,以宣传画板、摊位展示、现场演示、技术交流、互动体验等方式,宣传节能科普知识、节能降碳成就和典型案例,推广高效节能低碳技术和产品,展示推广新能源汽车,开展节能减碳咨询活动,发放《节能降碳宣传手册》等宣传材料。(责任单位:市科工信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协、市国土资源局、市住规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旅文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总工会、共青团xx市委、xx供电局、文城镇政府)

3.绿色出行、新能源汽车宣传推广活动。配合宣传周启动仪式,6月11日在xx公园,组织海马、小二租车等公司开展电动汽车绿色低碳出行宣传活动。(责任单位:市科工信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二)宣传行动

1.部门行动。宣传周期间,主办单位在办公楼醒目位置悬挂内容为“节能有我,绿色共享”等宣传条幅;利用电子显示屏播放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及口号;在电梯间、会议室、宣传公告栏等位置张贴宣传海报。(责任单位: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和局域网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科普知识、技术及产品宣传。在校园、社区、商业网点和长途客运站、码头等地方悬挂宣传条幅。编印节能降碳技术产品推广案例等资料,印制节能宣传周海报及宣传单,向社会发放。(责任单位:市科工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教育局、市商务局、市科协,文城镇政府)

2.媒体行动。宣传周期间,在《侨乡xx》等报刊等上刊发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2024内容、开设节约用电宣传专栏。(责任单位:市科工信局、市旅文委)

以“节能有我,绿色共享”为话题,在微博、微信上进行节能低碳的互动讨论。(责任单位:共青团xx市委)

(三)节能进机关活动

1.参加主题宣传活动。宣传周期间,市级公共机构组织参加xx市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要求市直机关结合实际认真组织本级和下属单位开展好节能宣传活动。各镇级公共机构要组织开展一批影响较大、氛围浓厚、参与率高的宣传活动,增强节能宣传效果。

2.营造活动氛围。宣传周期间,公共机构要通过悬挂主题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和宣传标语,制作宣传栏及利用电子显示屏,同时组织相关媒体宣传节能工作,营造浓厚的节能宣传氛围。

3.举行“低碳日”能源紧缺体验活动。6月13日全国低碳日当天,全市各公共机构将同时举行能源紧缺体验和绿色低碳出行活动。以停开四层以下办公楼电梯、关停办公区空调和关闭公共区域照明等方式开展能源紧缺体验;倡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等绿色出行方式践行节能减排;通过日常办公尽量采用自然光,办公室无人时及时关闭办公电脑、空调及照明开关,减少办公设备的待机能耗和一次性办公用品消耗等绿色低碳的办公模式支持节能工作。

4.开展节能政策法规宣讲。宣传周期间,各公共机构安排专门时间,学习贯彻《2024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24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等指导性文件,学习贯彻情况纳入节能工作考核内容。

5.宣传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制作示范单位创建宣传展板,大力宣传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事例,推广节约型机关、学校和医院的先进经验。

6. 开展节水型单位创建宣传活动。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节水新技术、新产品,加快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设备和器具,积极推进直饮水和电开水器改造项目。

7.开展废旧商品回收利用及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引导公共机构工作人员形成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的办公和生活方式,培养节能环保理念,提高公共机构工作人员的节能环保意识。

8.组织创建节约型校园、节约型医院宣传活动。教育系统、卫生系统要积极开展创建节约型校园、节约型医院宣传活动,倡导广大师生和医务工作者积极参与节能节水实践,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和节约型医院。(责任单位: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四)节能进校园活动

1.利用周一升旗时间,举行节能宣传仪式,向全体学生发出宣传倡议,通报活动安排。依托学校LED屏幕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宣传标语;通过校园广播站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相关信息;在宣传栏、校园内适当处悬挂节能宣传条幅、节能宣传海报,整体营造倡导节能低碳宣传氛围。

2.以宣传节能减排相关法规为主线,依托学校官方及各单位“双微”渠道,开展节约用水、用电、粮食宣传教育微活动。

3.开展绿色低碳体验活动。6月13日举行能源紧缺体验和绿色低碳出行,停开学校4层以下办公楼、教学楼及学生宿舍电梯、停关办公区空调等方式开展电力紧缺体验,倡导步行、自行车或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

4.学生会积极行动,开展校园节能活动周的各种宣传活动,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志愿者到食堂、教室等地,张贴节约用纸、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空调控制温度26度以上等节能宣传标语,开展以“四个一”(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为主要内容的主体实践活动。(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共青团xx市委)

(五)节能进企业活动

1.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国有企业创建活动。动员国有企业深入开展节能和资源节约宣传活动,加快实现能源结构清洁化、低碳化。加大国有企业节能减排低碳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力度,提高节能减排低碳专业技能。淘汰落后产能和高耗能、高污染工艺装备,带头履行节能减排低碳的社会责任。(责任单位:市国资委)

2.在企业职工中开展“我为节能减排献一计”活动,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和知识,推动广大职工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崇尚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普及应对气候变化知识,宣传低碳发展理念,提高职工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意识。(责任单位:市总工会)

3.开展全市燃煤锅炉淘汰督导工作。(责任单位:市科工信局、市质监局、市环保局)

(六)节能进社区活动

1.组织宣传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利用社区宣传栏或设立展板宣传居民阶梯电价、水价政策,推动居民合理用水用电、节约用水用电。

2.社区节能低碳宣传。宣传周期间,到社区派发节能宣传手册、传单、宣传品,现场咨询家庭节能节电及低碳2024知识。(责任单位:文城镇政府)

(七)节能进农村活动

1.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强新技术推广力度,积极运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节约型农业生产技术、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等;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农业节能减排新技术研究与开发。

2.推行节肥、节药、节水生产方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节水农业技术,实施保护性耕作,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科学施用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科学合理使用新技术,推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研发。通过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病虫害防治专业服务组织,实行统防统治,大力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提高综合防治水平。大力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利用率。

3.引导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农业生产产生的废弃物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蕴藏着能源资源,引导采用沼气发酵技术处理后,能产生高品质的清洁能源——沼气,以及优质的有机肥——沼渣沼液。(责任单位:市农业局)

(八)交通节能宣传活动

1.充分发挥公交、港口等公共场所及车船的宣传阵地作用,在出租车、公交车、客运站、码头LED 显示(宣传)屏及公共交通工具、客货运站场张贴宣传节能标语标识,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理念,积极引导社会公众绿色低碳出行。

2.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大力宣传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效,积极宣传交通节能低碳技术、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推广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应用。(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九)建筑节能宣传活动

1.广泛宣传装配式建筑应用知识,组织各建筑设计单位、图审机构学习《2024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琼府办〔2017〕8号)等。

2.组织绿色建筑(小区)知识宣传。宣传绿色建筑、绿色生态小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等政策、知识,提高公众对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认识。组织开展绿色建筑政策标准宣贯培训会,宣传培训《2024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意见》(琼建科〔2017〕x号)、《xx省海绵型建筑与小区设计导则》等内容。

3.组织学习《xx省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目录(2017修订版)》,提出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多元化方面引导政策,鼓励发展太阳能光伏应用。

4.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xx省商品住宅全装修管理办法(试行)》。(责任单位:市住规建局)

(十)绿色商业宣传活动

1.加大绿色商业宣传力度。在流通行业、商场、超市等的基础上,把宣传范围扩至居民小区各社区,加大绿色商场创建工作宣传力度,鼓励流通企业按照《绿色商场》标准促进绿色供应链建设,采购绿色商品,开展节能产品促销,在营业场所布置节能环保宣传标识标语,引导绿色消费行为。

2.增强绿色商业宣传手段。鼓励流通企业使用节能技术、产品、设备开展节能改造,组织节能技术产品设备供应商与流通企业对接,举办节能技术交流会、改造案例分享会等,促进流通企业发现节能机会,挖掘节能潜力。举办社区绿色兑换活动,采取散发宣传册、图版展示和技术人员现场专题讲座等方式,增强社区居民对再生资源回收的认识。(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十一)低碳专题活动

1.低碳知识宣传。以宣传展板、节能低碳产品展示等方式,宣传低碳知识及我市推进低碳发展工作进展情况。

2.组织宣传节能减碳适用技术。开展科技示范宣传,普及节能减碳实用技术,组织太阳能技术和产品体验周活动,提高公众节能减碳科技意识和能力。(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工信局、市科协)

(十二)资源节约宣传活动

1.宣传散装水泥政策法规。总结近年来我市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及建筑产业化成果,宣传专项基金征收规定调整情况等。(责任单位:市住规建局、市商务局)

2.限塑及空调温度控制专项检查。采取现场抽查等形式,对大中型购物商场、超市塑料袋有偿使用、超薄塑料袋使用及温度控制情况进行检查、宣传。(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科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文城镇政府)

3.“城市限粘 县城禁实”专项检查。采取资料核查、建筑现场抽查等形式,对“城市限粘 县城禁实”的完成情况和完成进度进行专项检查。(责任单位:市住规建局)

(十三)节能知识普及活动

1. 组织市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员培训班,开展节能法规及节能业务知识培训,推介节能技术。(责任单位:市科工信局)

2.组织开展节能“四个一”实践活动(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志愿者活动,引导青少年增强资源节约意识,强化青少年节能减排实践,从小培养节约意识。(责任单位:共青团xx市委)

3.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理念宣传教育。结合“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教育,进一步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科学素养。(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四、组织机构

2017年我市节能宣传周及低碳日活动由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节能办公室牵头(办公室设在市科工信局),市委宣传部、市科工信局、市发改委、市旅文委、市教育局、市国土环资局、市环保局、市住规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文体广电出版体育局、市机关事务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科协、xx供电局、文城镇政府等为主办单位。xx广播电视台、《侨乡xx》等新闻媒体和市政府网站负责宣传工作。

五、2024要求

低碳校园建设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上海市闵行区;低碳;路径;制度保障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245-02

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大,与此同时,对于资源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给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难题,迫切需要推进转型升级,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明确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低碳发展的核心任务,为各级政府经济的绿色、低碳、生态化转型,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闵行区作为上海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区和生态居住区,拥有各类经济技术和科技创业园区,还承接着上海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和人口迁移的重任。当前闵行处于快速城镇化期,人口大量导入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商业配套等方面供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民进城后,人均能耗提高三倍左右,生活燃料能源消耗增加,出行方式耗能增加,房屋结构和耗能模式随之改变。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区已成为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点工作。

低碳经济是牵涉到政府、企业、社区和公众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具有高度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低碳经济发展思路来保证低碳经济的有序推进。为科学有序推进发展低碳经济,本文根据中央、市、区当前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文件精神和重要部署,探索推动闵行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路径,尝试性提出健全的制度保障,努力形成一条比较清晰、符合实际的低碳经济发展思路。

一、闵行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推动资源节约利用

1.大力推进能源节约利用

重点抓好主要耗能行业和年耗能2 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工作,加快节能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和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完成燃煤电厂的脱硫改造。大力推广商业节能,推广高效节能的绿色照明灯具、节能型冷藏设备、节能型空调系统和自动控制扶梯等设施设备和相关技术。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鼓励大型公共建筑使用分布式供能系统和太阳能利用设施。

2.构筑静脉产业体系

完善全区餐厨有机垃圾生化处理系统、废弃食用油脂回收系统、感光材料废物回收系统等,支持区内现有静脉企业,提升餐厨垃圾回收处理的日处理量。适当引入几家适合闵行区固体废弃物特征的静脉产业企业,建设生活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引导区内产生固体废弃物的企业与区外的静脉产业企业和静脉产业园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分捡和综合利用体系,实现废旧物资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对有毒、有害以及医疗废弃物实行强制性回收制度,努力建成电子废物三级回收网络体系。

(二)推进低碳产业发展

1.开展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

在现有园区内引进生态工业和低碳经济理念,采用生命周期观点和生态设计方法,优化产品结构,构建和完善产品链,为园区寻找新的增长点,促进园区的持续发展。重点开展生态产业链设计、集中供热、开展绿色研发培训、建立园区生态公告制度等工作,积极开展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吴泾工业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加快建立低碳经济信息交流平台。

2.实施清洁生产

在主要工业园区和重点工业企业内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督促应当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2024清洁生产工艺改造,实现生产全过程的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组织开展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环境友好企业活动,引导、监督企业加快实施清洁生产。鼓励企业优先选择无毒、无害、易于降解、便于回收利用的设计和研发方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少的工艺和设备,并对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自行回收利用或者转让给有条件的其他单位和个人利用,对不能循环利用的废弃物必须进行妥善处理,实现工业废弃物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环境保护目标。

3.发展低碳服务业

推动服务业多元化发展,加快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的转型。加快建设南方商城、莘庄商务区、七宝生态商务区等重点区域,重点发展科技研发、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业,鼓励生产型企业相关服务社会化;培育壮大文化体育休闲等新兴服务业,不断增强现代化、低碳化新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积极推进房地产业低碳经济发展,大力开展建筑节能工作。

4.推广低碳农业

努力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以设施农业为基础、生态观光服务型农业为核心、花卉苗木种植为特色的闵行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主要框架。建设生产水平高、设施化程度高、专业化经营的现代化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发展一定规模的优质稻米产业和园艺花卉业;建设苗木花卉基地。

(三)推动低碳社会发展

1.行政事业单位有效推行各种节约措施

推行绿色照明,实行电子政务,减少纸质文件数量,提倡使用再生纸,倡导双面使用办公纸。推行绿色采购,优先采购节能、环保产品,积极推广和使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避免使用一次性制品,高度重视和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逐步扩大再生材料在政府机关的使用范围。加强机关节水、节电工作,节约办公资源和经费,节约使用公务用车,精简会议及活动,加强建筑节能,加强办公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

2.积极建设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

推广建设绿色住宅建筑,从源头减少住宅建筑建设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倡导绿色消费,在小区居委会和物业管理部门进行低碳经济宣传,开设社区二手货交换市场,引导社区居民将长期不使用及没有保存价值的东西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换,提高居民环境意识,倡导绿色消费;同时设立二手货捐赠点。提高节水意识,推动社区供水管网改造,推广节水器具,雨水利用和中水回用。完善小区垃圾分类2024配套设施,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将环境教育渗透进学校的课程计划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养成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全区进一步搞好绿色学校创建的普及工作,鼓励学校成立“环保教育委员会”,制定切实可行的 “绿色学校”创建计划,使尽量多的学校参加到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中来。

二、闵行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

(一)体制组织保障

尽快成立区级层面的“低碳城区建设协调委员会或小组”等与生态文明创建密切相关的办公室或联席会议,形成由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部门具体负责的工作模式,共同推进我区低碳经济建设。区人大2024工作委员会和区政协2024专门委员会对低碳经济建设推进情况实施监督指导。基层单位加强对所属区域低碳经济示范试点工作的推进。

(二)评价体系保障

建立健全“闵行区低碳和生态文明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包括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生态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并将其列入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适当提高所占权重。同时,依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建立和完善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特别要做好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方面的指标统计和监测工作,对基层单位的目标完成情况和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和奖惩。

(三)政策资金保障

积极申请“上海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经济试点、资源综合利用等工作。研究制定适合本区的鼓励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土地、价格等方面配套扶持政策,从政策引导上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建立闵行区低碳经济发展引导资金,对低碳经济建设的重点领域、产业和重点项目进行资金扶持;对涉及低碳经济项目的审批、建设等给予政策扶持;对区级以上低碳经济试点单位和企业在政府采购、设备购买、研发投入等方面予以优先和政策倾斜。

(四)加强社会参与

政府各部门应率先垂范,严格实施低碳经济规划,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鼓励低碳经济技术研发,搭建低碳经济信息平台,支持企业、社区等开展低碳经济相关活动。建立区域联动机制,充分整合区内高校、企业和公共社区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合力。高校要发挥人才、科技优势,推进低碳经济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技术服务;企业要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低碳经济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实施绿色采购、开展清洁生产、落实节能减排、提高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率;公共社区要发挥扎根基层的管理作用,引导居民从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入手,推广低碳经济理念和做法,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参与低碳经济的发展。

(五)加强源头控制

修改完善建设项目核准、备案办法以及项目评审制度,做好建设项目的低碳经济审核工作。建立区集约用地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依据土地开发进度、投入与产出水平等评价指标,综合研判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实行评价结果与年度用地计划指标挂钩。依照国家和地方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的政策和相关制度,评估项目的用能情况,严格执行节能标准和要求。在项目审批过程中,依据国家和上海市的强制淘汰和强制技术改造的工艺及产品目录、禁止生产和销售的一次性产品目录等,严格实施低碳经济、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准入制度。

参考文献:

[1] 闵行区统计信息网,http:///.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