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443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8分钟。
日语求职范文第1篇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4岁(1992年6月24日)
居住地:广州
电 话:124******(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1年8个月]
公 司:XX公司
行 业:机械制造、机电设备、重工业
职 位:人事专员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应用日语
学 校: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自我评价
热情随和有亲和力,自信勤奋上进稳重自学能力强,具有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良好协调沟通能力,适应力强,反应快、积极、灵活,爱创新!提高自己,适应工作的需要。已经有近四年工作经验的我,能够承担各种工作上的压力,有独立的思维方式,办事效率高,希望能够找到一份自己能让自己有所收获的工作,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双赢。
求职意向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机械制造、机电设备、重工业
目标地点:广州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人事专员
工作经验
2013/7—至今:XX公司[1年8个月]
所属行业: 机械制造、机电设备、重工业
人事部 人事专员
1. 人员招聘,简历筛选,联系面试,入岗培训计划制定,员工试用、转正、转岗、升职手续办理
2. 入岗、在职培训,主要是对新入社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及规章制度方面培训,外部培训机构联络与培训安排,培训有效性评估,年度培训计划做成与实施跟进。
3. 人事档案、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新签及续签跟进。
4. 考勤核查;薪资、年度奖金、平均工资等数据核算,工资报表、清单做成。
5. 社保月度缴费申报,增减员,劳动用工备案、公积金月度缴费申,增减员等事项办理。
6. HR部ISO审核对应,相关记录保存。
2012/6—2013/6:XX公司 [1年]
所属行业: 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
人事部 人事经理
1. 人员招聘,简历筛选,联系面试,入岗培训计划制定,员工试用、转正、转岗、升职手续办理。
2. 薪资核定,结合市场及公司内部情况核定薪资。
3. 入岗、在职培训,主要是对新入社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及规章制度方面培训及在岗职工为更加符合岗位要求的各类外部培训联络与安排,培训有效性评估
4. 绩效考核,结合绩效考核指标,核对部门绩效考核结果。
5. 人事档案、劳动合同管理,人员入社提交的各项资料整理归档、编号管理。
教育经历
2008/9—2012/6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应用日语本科
证书
2010/6 大学英语六级
2009/12 大学英语四级
日语求职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 面临问题 对策
随着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全面参与国际竞争。2004年7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新外贸法》,允许个人经营进出口贸易,这给中国的外贸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也大大增加了对语言类人才的需求量。在我国投资的外资企业当中,日资企业占了很大的份额,我国的日资企业已有几万家,尤其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塘地区,与日本存在贸易关系的公司更是不计其数。尤其从2008年以来,中日关系在经历了“破冰”、“融冰”、“迎春”、“暖春”之后,关系迅速发展,从以经贸为主扩展到文化产业、科学技术、教育、艺术、体育和旅游等各个领域。市场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因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日语人才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一、高职院校日语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1.专业定位及专业面向比较模糊。受传统日语教育的影响,我国各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教育普遍存在专业定位不明确、专业面向不清晰的问题,实用性与应用性未能凸显,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明显脱节,高职院校培养的日语专业人才不仅职业性不足,难以适应社会对日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而且教育性不强,难以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要求。
2.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部分高职院校基本上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人才培养水平上,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全新体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缺乏一套既能跟上国际潮流,又符合我国现状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这显然已落后时代的发展要求,满足不了未来日语人才所具备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的需要。
3.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没有突出职业性和行业性的特点。专业教学以单纯的日语语言作为内容,其他专业应用的内容不列入目标范围内,学生毕业后到工作岗位上出现了除日语语言外,对其他专业几乎不了解的现象,很长时间适应不了相关工作岗位的要求。
4.教材内容的编写及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已经难以适应发展迅速的日语教学需要。
5.“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办学理念未能得到体现。日语专业作为一种语言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一点在于:没有相应专业的工厂,不能供本专业学生直接实践。另外日语属于小语种,小语种区别于英语这个大语种的地方是:由于英语是大语种,在国内就可以进行训练和实践,没有必要去国外进行训练。日语作为小语种,仅仅在国内训练,由于缺乏语言基础,达不到大语种国内训练达到的效果。
6.在以往的日语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主,忽略了对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的培养,在学生中出现了“高分低能”、“哑巴日语”的现象。有很多学生虽然取得了国际日语能力测试二级水平证书,但是在面试和日常交流中往往语无伦次,尤其见到日本人时更是紧张得不知所措,甚至干脆溜之大吉,导致在就业的时候无法找到相对满意的工作或者从事一些和日语无关的工作。
二、提高高职院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
1.确立“宽口径、多方向、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学科定位,反映着培养人才的业务规格和就业方向,直接影响着招生、培养、就业和教育质量评估等方面。高职院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应遵循语言自身的规律,创造一个适合语言学习的环境,这就要求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宽口径人才”。“宽口径人才”指的是掌握两门以上语言的人才,为培养这种“宽口径人才”,除了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通过开设大学英语和英语听力得以体现之外,还需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如通过“日语晨读”、“日本礼仪文化知识竞赛”、“日文原版电影赏析”、“日本文化学习”“日语之夜”等名目繁多的课外活动为整个校园增添浓厚的日语氛围。“多方向、应用型”是指职业技术院校日语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日语语言应用能力,能够用日语作为工具,从事相关职业实践活动的技能型、应用型、实用型、复合型的高级外语人才。所以,其定位不是培养高级专业翻译、日语语言文学研究人才或外事外交领域人才,而是以应用日语从事业务活动专门用途(如商务、旅游等)的多方向日语人才。区别于普通高等日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决定了职业日语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和实际能力。
2.根据社会需求调整课程体系。
理论课教学应遵循周济所讲的“够用为主”的原则,大力加强实践应用环节课的课时量。课程体系一定要紧密接近社会、接近实际,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上下工夫。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也要把握好内容的质与量,注意教学内容在教学整体中的作用,力求内容新,切合需要。日语教学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陈旧和更新缓慢的问题,学校应给予人力财力支持并依靠基层教学单位抓紧逐步更新,以满足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办学效益的需要。同时考虑社会发展对日语人才培养要求的多样性,日语专业应具有不同的侧重面,从而产生灵活性,以适应大专业、多方向的专业设置改革的趋势。
日语求职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日语人才 高职商务日语专业 商务礼仪课程 必要性 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2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190-02
随着日本企业进军中国市场,日语继英语已成为第二大外语,对日语人才的迫切需求持续升温。需求是变大了,但是高职商务日语毕业的学生能够真正满足日企需求的并不多。究其原因有各种因素所在,但最重要的是反映在面试时由于不了解日本企业文化、日本商务礼仪而给企业留下不良印象。因此,在高职高专开展商务礼仪课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日企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日语人才?校方应怎样培养有竞争力的日语应用型人才呢?本文从日语人才市场的现状着手,分析日企对商务日语人才所具备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探究商务日语专业开设商务礼仪课的必要性。
一、商务日语专业课程的现状
近年来,日资企业对中国的投资急剧增加,日本成为亚洲地区对华投资额最大的国家之一,大面积向中国转移的除了制造业外,还有金融、物流、零售等现代服务业。在此背景下,日企人才需求不断高涨,我国许多高职院校也都相继开设了日语专业。当前的高职商务日语专业中的语言课程,从整体思路上看,既兼顾理论学习又重视培养实践能力,目的是培养出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但是在实际授课中明显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对于实际在校时间为两年半,零基础的高职商务日语的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扎实的日语知识,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确实难度大。所以在学好基础日语课程的基础上应增加适当的商务类课程,并且要选择成体系的商务课程来系统教授,在提高学生日语表达能力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人际交往与职业运用能力,也就是要提高商务礼仪的综合能力,进而在求职过程中更有竞争力。
二、日语人才市场需求及面临的问题
日企要求高校日语专业的学生大致要具备以下四方面能力:
第一,商务日语的能力。针对不同场合和不同对象、不同目的而分开使用的会话交际能力。特别要求能够有在公司内部和公司外部,对领导和部下所使用不同的敬语的能力。还有接听电话和发送邮件等“非对面型”的交际能力、并有书写文章和整理资料的理解能力。
第二,了解并理解日本商务文化及商务知识。包括日本企业特有的文化习惯、企业理念、团队协作能力。
第三,作为“社会人”在企业中工作的“社会人意识”以及“社会人行动”等能力。
第四,注重中国和日本两国存在的文化差异,能够理解日企“异文化”的立场、进行“异文化”交流。
第五,工作能力,不仅要有专业性(专业知识、专业用语、业务知识、专业技术)也要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待事物。接待客人的能力,实际翻译能力等都是作为交际能力必不可少的。但对作为商务礼仪的“汇报,联络,商谈”要求也是相当高的。
总而言之,理解日本的商务文化和商务知识,作为社会人对公司有忧患意识,2024情报,有集约能力,有规律意识,项目管理能力,也就是有“广泛的能力”才是真正有“工作能力”。换句话说“语言运用能力”+“社会语言能力”+“社会文化能力”为一体的“实质行动能力”。
目前高职高专的日语课程偏向于读、写、理解和国际日语能力考试的对策上,并没有充分地培养好学生们的实践性操作能力,还不具备真正对工作指示的理解能力。据日企透露,即使是日语能力较高的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语法,却不能进行真正的交流,对敬语恰到好处的使用感到迷惑,通过能力考试一级的职员也对日语的暧昧性难以理解。商务工作现场所必要的不仅仅是日语沟通能力,还需要和日语没有直接关系的复述能力,也就是说需要复合型人才。正是这样的社会需求和日资企业的人才要求,决定了高职高专院校重视商务礼仪课程是势在必行的。
三、商务礼仪课程的必要性
下面我们可以通过具体数据来看一下商务礼仪的重要性。
日本问卷调查公司(workium)从2005年到2009年对公司职员进行了四次2024商务礼仪的问卷调查。其结果如下:
第一回:2005年
1.对于“是否接受过商务礼仪的教育”的提问有68.9%的人回答“没有”。
商务礼仪是在工作中的最基本的礼仪,只有三成的人接受过培训,大部分都是在没有商务知识的情况下直接参与接待、接打电话等工作。
2.对于“认为商务礼仪重要吗”的疑问99.8%的回答“重要”。
3.对于在“说话的要领”“寒暄”“仪表”三个中认为哪一项最重要的提问的回答是“说话的要领”为75.1%居首,其次为“寒暄”70.5%,最后为“仪表”46.6%。
第二回:2006年
对于“对你的接听电话的能力有自信吗”的提问,“非常有”为1.2%,“多少有”为27.1%,“不怎么有”为59.3%,“一点都没有”为12.4%。接打电话,看似简单,可是作为商务活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九成以上的人群由于对方电话态度不好而导致对其企业印象也相对下降,或早或晚地离开那个企业或店铺。电话回应的态度的好坏,可以说左右着企业或店铺的命运。
第三回:2007年
在四人当中就有三人对不能够正确使用商务语言而感到困惑。为了在客户面前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商务语言需要更多的训练。对“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方式使你感到不快呢”的疑问,回答最多的是“熟不拘礼的说话态度”为47%,第二为“呶呶不休”为42.2%,最后是“拉长句尾”占35.1%。
第四回:2009年
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到80%以上的人对敬语的措辞上没有自信。表明“非常自信”仅为0.7%,“多少有点自信”为17.7%,“没有自信”为65.5%,“干脆没有”为16%。大部分成年人对敬语的使用感到不安。
对“你认为在商务活动中哪些是最重要的”的提问,进入前三名的依次是“措辞”85.6%,“打招呼”81.6%,“仪容”72.7%。根据年代来看时,哪个年代都举了“措辞”这一项。由于年代不同而显示出明显差别的项是“电话回应”“表情”“汇报、联络、商谈”,其中“电话回应”是随着年龄越高,所占比例也越多。“表情”是年龄越低,所占比例越高。2024“电话回应”按性别来看,女性为39.2%,男性为25.5%,男性和女性在意识上有差别。在这点可以窥视到相对来说女性从事秘书、接待等接电话频率较高职种较多,因此在此项比男性的意识较强。
从以上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职场人对商务礼仪及商务语言表达感到非常困惑。在以日语为母语的日本本国的商务活动当中也有这么多人对商务语言及商务礼仪难以把握,更何况对我们刚刚步入日语世界的作为外语来学习的高职商务日语学生来讲更是难上加难了。笔者认为在中国国内日企工作的职员们一定也面临着以上诸多问题,如果就职活动时有商务礼仪课并且得到重视了的话,那学生们肯定受益匪浅。
理光图像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管理部人事经理何苗表示,“新入职员的沟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报(汇报)、联(联络)、商(商谈)。商务礼仪也非常重要,职场礼仪会贯彻到整个职业生涯”。这句话也充分说明了在中国企业,特别是在日企工作时的商务礼仪的重要性。
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电子化、情报化、国际化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日本企业内部结构也发生巨大变化。在这种环境下对于企业来说“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无论科学技术怎样进步,国际化推广,社会结构发生任何变化,支撑着企业的还是“人”。在产品和产品之间的品质没有太大区别的现代社会,能够拉开与其他公司的距离的只有由“人”来提供的服务及其形象,因此在企业面试时,对求职者的内涵及外在的商务礼仪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笔者认为任何企业都想以最少的本钱和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利益。每个企业都希望新入的职员通过短期培训就能胜任公司内部的各种业务。为了高职高专的商务日语专业的学生们有更多的竞争力,为了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就要加大学校的商务礼仪课程的力度。
日本商务礼仪课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介绍日本企业的相关文化习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面试技巧,注重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企业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它既是提高学生日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日本企业环境和提前做好就业面试的准备过程。
任何人一进公司就是独立的社会人,应该有与学生不同的心态和表现;简历的制作和面试的准备是否充分是能否进入目标企业的关键;了解日资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流程,对企业需要什么养的人才会有更深入的理解,这对就业活动大有益处。商务礼仪课程介绍人际交往的重要作用及模式,并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要求。在商务礼仪方面,先向学生完整介绍商务礼仪的知识体系与学习方法,使其在此基础上系统掌握商务礼仪各个分支部分所包括的各种礼仪规范。具体还介绍服装仪表礼仪、商务会话礼仪、相关仪式礼仪、会务用餐礼仪、访问礼仪,打电话和发邮件时的注意点等,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全面掌握在人际交往活动中的一系列礼仪规范,为其踏入社会、发展自我、开拓事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结论
在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们在了解中国和日本的一般礼仪文化和商务礼仪知识的基础上,着重掌握中日两国各种具体而实用的商务礼仪规范和要求,以化理论为德性,化知识为品行,提高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礼仪素质,提升其职业素质、职业品行与职业形象,从而使学生能够胜任未来就业岗位的要求,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成功地开展,维护并增强其良好的职业素质,从而保持其可持续发展。只有掌握中日文化的差异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日企文化及日本商务礼仪。
不同的环境要求不同的语言表达,能够运用标准的商务用语是最基本的。为了成为合格的商务工作者不仅在言语表达上,还要在心理素质及仪表等非语言上下功夫。在给日语学习者授课过程中,只重视探究日语语言的话很难靠近日本企业所希望的人才标准。作为今后要在日企工作的日语学习者来说,懂得什么才是日企所希望的人才这一点是非常有利的。这也正是商务礼仪课的宗旨及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刘绮霞.论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商务日语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09,第22期
[2]卢学梅.从日语人才市场需求谈高校的日语教学改革[J].新余高专学报,2006.12
[3]朱思金.浅析交际教学法在“商务日语礼仪”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园地,2009.9
[4]朱小霞.浅析高职高专日语专业开设日本商务礼仪课程的必要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第5期.
[5]小野寺志津,李得奉,金久保紀子.ビジネス日本語教育のあり方―新入社員教育マニュアルから見えるもの[J].東京家政学院築波女子大学紀要第8集,2004:127-137.
日语求职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日语专业 建设
外语在外交领域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我国俄语排名第一,七十年代后盛行英语,日、德、法等语种称之为小语种。小语种人才很受欢迎。因此,小语种的专业建设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小语种专业应加强建设,因为专业建设是教学的重大举措,也是创建名牌高职的重要措施。近年来,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日语相关专业,如“商务日语”“应用日语”“旅游日语”等,就其实质来说大同小异。由于日语专业的职业特色不够浓厚,缺乏实践操作能力等,因此,应用日语专业建设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下面,笔者以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应用日语专业建设为例谈几点认识。
一、高职院校建设有特色的日语专业的必要性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充分考虑市场的需要,提出应用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打造基于日语能力的宽口径、多方向的应用人才”。可以说这一培养目标契合了对日经济技术交流不断扩大的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全面参与国际竞争。2004年7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新外贸法》,允许个人经营进出口贸易,这给中国的外贸带来了许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对语言类人才的需求量。在我国投资的外资企业当中,日资企业占了一个很大的份额,我国的日资企业已有几万家,尤其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塘地区,与日本存在贸易关系的公司更是不计其数。从2008年以来,中日关系在经历了“破冰”“融冰”“迎春”“暖春”之后,关系迅速发展,从经贸为主扩展到文化产业、科学技术、教育、艺术、体育和旅游等各个领域。2008年长沙至大阪国际直航航线开通并首航,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开通这条国际航线,是湖南省开拓国际旅游市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随着我省的张家界旅游品牌知名度的提高和我省与日本滋贺县的友好省县关系的建立,这条航线的开通势必会带动日本来湘旅游人数的增加。
由此可见,全国市场的需求和湖南经济发展人才的本土化都使应用日语专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应用日语专业发展正当其时。应用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正好契合了社会对应用型日语人才需求的广泛性以及应用日语人才素质的通识性和复合性,因而应用日语专业招生、就业形势良好,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旺盛的生命力。加强应用日语专业的建设势在必行。
二、高职院校搞好日语专业建设的途径
(一)建设有高职特色的日语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的日语师资,大都来源于本科院校的兼职教师,这极不利于高职院校的日语教学,造成了本科教材的翻版、教学模式的套用。高职院校要有自己的师资队伍,这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升。如果师资建设搞不好,学校的发展必然缺少动力,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那么,如何建设有特色的日语师资队伍,将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引进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36条规定:“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担任兼职教师。”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十分重视应用日语专业的专业带头人建设工作,本着“实力+才干”和“宁缺毋滥”的原则,招纳有才能、有能力的日语教师。几年前就聘请了陈爱平教授为应用日语专业的专业带头人,陈教授是湖南省高职院校唯一的“双师型”日语教授,教学和管理工作经验丰富,职业道德高尚,科研能力强。同时具有日语译审职称,曾在人民大会堂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翻译、在钓鱼台担任过同声传译。陈教授自从踏进湖外,一心扑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指导的学生获湖南省日语写作比赛一等奖,全国高职高专日语演讲比赛特等奖以及多个二、三等奖。她亲自传帮带,对青年教师的科研方向、说课内容等进行指导。2009年成功带领应用日语专业入围通过为省级精品专业重点建设项目。
陈教授有强烈的专业意识和清晰的专业建设思路,创立了“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三结合”野化训练方式。在她的领导下,应用日语专业呈现出勃勃生机和强大的发展后劲。
而且担任主干课程教学的兼职教师都具有不同层次的商贸、旅游和酒店管理、翻译和文秘方向的职业经历,这些来自一线企业的教师充实了教师队伍。
2.教师自身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知识传播和创新的重要方面军。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应用日语专业强化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宣传,严格考核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倡导“用爱和责任办好教育”,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朴实的话语,体现着高尚的师德。而且学校一直重视日语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不断充实师资力量,专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每隔一两年到企业一线挂职实践一定时间或到日本进修,培养了一批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强烈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教师的知识结构比较完善,专业功底深厚,能够承担日语专业多门课程的教学,能够满足日语专业教学要求。
(二)构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结构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应用日语专业为实现培养“打造基于日语能力的宽口径、多方向的应用人才”的目标,在课程体系及教学设计上采用了一种“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模块式结构”。整个课程分为三大部分:职业素质课程模块、专业知识课程模块、职业技能课程模块。
职业素质课程模块中包括:大学英语、英语听力、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等职业素质课程。
专业知识课程模块中包括:基础日语、日语听力、日语会话、日语泛读、日语写作、日本概况等专业知识课程。
职业技能课程模块中包括:酒店服务与管理、导游实务、秘书实务、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日语等职业技能课程。
应用日语专业是小语种专业,所有的职业技能都是建立在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基础上的,必须先掌握了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之后才能学习其他的职业技能。此外,职业教育的特点也要求应用日语专业不能拘泥于语言,语言只是一种工具,必须培养适应职业需要的多方向应用人才。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将应用日语专业可分为三个方向:翻译和文秘日语方向、旅游和酒店管理日语方向、商贸日语方向。学生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向,都必须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而这种职业技能必须在课程体系及教学设计上有所体现。应用日语专业课程模块的第三大部分就是职业技能课程模块,开设的一系列职业技能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职业技能之后,就能在就业时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三)营造多语言氛围的教学环境
学习语言都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没有日语学习的环境是我们学习日语的最大障碍。在日语学习中必须多渠道构建全面而优质的日语学习环境,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日语学习的环境体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是湖南省唯一一所外语类全日制高职院校,所开设的外语类专业十分丰富,有英语、日语、韩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等。同时也是“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的理事成员,学院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聘请了许多外籍专家,由他们连续5个学期担任应用日语专业的“日语会话”课程和其他语种课程全程的教学工作。他们为外语专业特有的“多语言氛围”和异域文化环境注入了特有的活力。这种多语言的氛围是国内其他高职院校很难拥有的。应用日语专业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打造基于日语能力的宽口径、多方向的应用人才”,其中要求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宽口径人才”,而“宽口径人才”指的是掌握两门以上语言的人才,为培养这种“宽口径人才”,应用日语专业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开设大学英语和英语听力,这种多语言的氛围更能为应用日语专业学生掌握除日语之外的其他语言提供一个优异的语言环境,从而更好地为培养“宽口径人才”创造条件。
(四)“三结合”的野化训练方式
在人才的训练方式上,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应用日语专业创造性地采用了一种“三结合”的野化训练方式,所谓的“野化训练”指的是一种不是将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训练的方式,而是将学生放到企业(包括国内和国外)和行业这个“社会大课堂”进行训练。“三结合”指的是:知识结构与以人为本相结合、校内模拟训练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国内实训与国外实训相结合。
知识结构与以人为本相结合,是指既讲究发展知识结构,又注重发挥个性特长、专业特长的实训。应用日语专业有三大方向:商贸日语方向、旅游和酒店管理日语方向、翻译和文秘日语方向。学生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后,可以根据个人的个性特征和兴趣选择其中的一种方向继续学习,获得相应专业的职业技能,再到相应的企业和行业中进行职业技能的实训。
校内模拟训练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就是说,既有校内实训,更重视社会实践。应用日语专业的校内实训分为语言技能和非语言技能的实训。语言技能的实训主要是在语言实训室,各种实训活动中实现的;非语言技能的实训,则主要是虚拟的实训系统中完成的,如虚拟公司、虚拟酒店、虚拟导游系统等,这种虚拟实训系统较好地克服了校内实训条件不足的问题。然而,应用日语专业决不满足校内实训,还重视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进行训练。为此,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每年会在一定时间让学生参加多种活动,深入企业,让学生在就业实践中得到锻炼。
国内实训与国外实训相结合,是应用日语专业在长期的实践摸索过程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训练方式,传统意义上的实训只局限于在国内找实训基地,而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应用日语专业除了在国内建立了实训基地之外,还与JTB株式会社分社基希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合作,在其日本公司建立了实训基地,采用每年派遣学生去日本进行为期一年的研修,体现了小语种专业和通用语种专业在实训方式上的不同。这种在国外建立实训基地培养人才的方式为高职日语专业的建设提供了一种新做法,突破了国界的限制,能真正将教学理论付诸于实践,凸显了教学实践性。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按照“职业岗位明确,层次定位准确,培养模式先进,专业特色鲜明,人才质量优良”的要求,通过专业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体改革;促进以培养“双师”结构教师队伍为重点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逐步探索出富有成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应用日语专业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省级精品专业。
三、结语
当前高职院校应用日语专业建设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日语应用能力为目标,在高职日语专业的建设中,要花大力气做好以上几方面的工作,才能够使应用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保证并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马亚琴,陈爱平.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日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9(32):84.
基金项目:
本文是2009年度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课题《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应用日语专业为例》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 09C1238)。
作者简介:
日语求职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职 商务日语专业 职业技能 问题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日经贸往来不断升温,日资企业在华直接投资持续增加,仅江苏无锡一地,就有日资企业一千多家。随着在华日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逐步扩大,日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变得炙手可热。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根据市场需求,纷纷开设商务日语专业。江苏70多所高职院校中,先后有26家开设了以日语为主干课程的相关专业,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学生的培养问题也成了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研究者从课程标准、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学习方法等多个角度作了有益的探索,研究成果对日语专业高职生的培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然而,据笔者调查,各相关高职院校对日语专业高职生的培养可谓良莠不齐,仍然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笔者在多年从事高职生日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和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对策。
一、日语基本功训练不过硬
日资企业要求日语专业应聘者具备扎实的日语基本功,拥有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其衡量的主要标准是看应聘者是否通过国际日本语能力测试2级或1级。据笔者调查结果,2006至2008三年之间,江苏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在校生通过该项测试一级者不足2%,通过二级者约10%,通过三级者为35%左右。这个结果与日资企业的要求之间差距很大,也成为制约日语专业高职生就业的瓶颈。笔者认为,除了报名难等客观因素外,学生自身的语言基本功不过硬是考级失败的主要原因。这对教师训练学生的日语基本功,使学生能掌握中高级的文字词汇量、语法、听力和阅读水平,达到考级的标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提高学生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语言教学相对枯燥,教师要针对高职生的特点,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在鼓励和引导学生背记单词和语法知识的基础上,采用互动式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结合教材特点、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方式训练。教师可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思考中理解字、词、句的意义及语法、语言的特点,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课堂内容消化、吸收为对语言的感悟。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用日语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从而逐步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来启发思维,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相互纠错,大胆寻找新见解。例如,在讲授“をかける”这样的情景课程时,可以先让学生思考打电话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应该运用的功能意念句,然后再通过情景对话来传授打电话时的习惯用语和基本礼节。这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探索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了解知识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为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奠定基础,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强化听力训练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因听不懂而失去了对日语学习的信心,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其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听”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的最基本形式,听懂日语是日语专业学生学好日语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采用措施,切实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教师可采取如下措施:借助录音机、电视机、VCD、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听、说环境,要求学生认真听,大胆模仿日本人地道的语言和语调。选一些优美的日文歌曲和通俗易懂的幽默故事,在课堂上抽出一定时间穿插播放,提高学生听的兴趣。充分利用每单元的听力练习并进行听写训练,听录音之前教师先用日语介绍环境,提出具体任务,让学生带着特定的目的去听,这样学生会专心致志地通过听,寻求所需要的信息,做完练习再放一遍录音,让学生重复其中某些段落,长期坚持,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感,听力也随之提高。每单元结束时,对学生进行听写训练,教师选择与课文难度相当的短文作为听写材料,用正常的语速读3遍。在训练过程中还要向学生传授一些2024听的技巧,并引导他们参与讨论,把听和说有机地结合起来。
3.充分发挥外教的作用
江苏开设商务日语专业的高职院校一般聘有日语外教一至两名。外教凭借自身的母语优势,在发音、听说、阅读以及日本文化等方面具有权威性,同时,外教对日语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外教的作用,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多与其接触、交流,有疑问向其请教,在生活上尽量与其接近,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学到地道的日语。此外,还要提醒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除了进行必要的课堂预习和复习以外,还要听日语广播,浏览日语网站,看日文报纸杂志,读原版日本文学作品,还需要通过日语角,寝室内用日语交流等方式加强同学之间的日语交流,尽可能地把自己融入日语世界之中。
二、复合型人才塑造不到位
高职商务日语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日语基本功,拥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还要能用日语处理日资企业的行政及外贸等工作,能较熟练地运用日语处理外贸往来单证、商务文书及日常翻译工作。因此,商务日语专业应定位于培养具有日语和商务两方面综合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大多高职院校在制订培养计划和开设课程时,还是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的,所以在开设日语专业课的同时,也增设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商务谈判、外贸制单、经济管理基础、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实用软件等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然而,取得的实效并不明显。一方面,商务日语专业的学生往往潜心于日语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国际贸易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不感兴趣,视这类课程为副课,学习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日语教师只能讲授日语专业方面的课程,非日语专业课程是由其他专业教师用中文讲授的。学生既要学好日语课程,又要学好国际贸易方面的课程,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负担。相对于本科生而言,高职生的学习能力偏弱,在校学习时间又短,在现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不少学生毕业时不仅日语功底不深,国际贸易专业也是一知半解。结果,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没有实现,反而适得其反。要解决这一难题,需在引导商务日语专业学生重视国际贸易等课程的基础上,采用“双师”型或“双语”教育,由日语教师用日语或非日语教师用日语讲授国际贸易等课程。因此,加强教师队伍自身的建设,塑造“双师”型或“双语”教师,是培养商务日语专业合格的复合型人才的根本出路。
三、应用能力培养环节薄弱
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有别于传统的日语专业,其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日语水平和与商务实际业务相结合的能力,然而,一些高职院校的日语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忽略了对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的培养,部分学生虽然取得了国际日语能力测试二级水平证书,但在面试和日常交流中往往语无伦次,尤其是见到日本人时更是不知所措,最终无法找到相对满意的工作。因此,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成了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可采取以下途径:(1)大力开展第一、二、三课堂的活动,将课堂、课外活动、实训基地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日语进行商务交际的能力。(2)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的商务日语方面的行家里手担任兼职教师,通过上辅导课或开讲座的形式,将职业生涯中最新、最前沿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与社会要求相衔接。(3)切实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政策,组织学生到日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其职业技能。
四、结论
对于相关高职院校来说,要解决商务日语专业高职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此,学校需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习的质量,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营造运用日语的氛围,千方百计地解决商务日语专业高职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学生培养成符合日资企业相关岗位要求的,能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进行业务操作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姚绚文.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课程整合及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0).
[2]潘静.高职院校商务日语教学改革路径[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3]黄涛.从就业压力看高职日语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8,(12).
上一篇:最新暑假大学生求职信
下一篇:教师通用求职自荐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