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质量控制策划方案(整合3篇)

时光书签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2672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1分钟。

质量控制策划方案范文第1篇

这里的质量是一个广义上的全过程“质量”,包括项目地段选择质量、可行性研究质量、项目前期策划质量、设计质量、工程实施质量、物业管理质量等。由于项目地段选择质量往往回旋空间小,物业管理质量直接参与难度大;因此目前房地产开发质量管理集中在可行性研究、项目前期策划、设计质量、工程实施质量及售后质量上。

下面就如何提高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产品质量提出个人的想法。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生命周期为:前期可行性研究――产品策划――设计――实施――交付等五大阶段。作好这五大阶段的工作,使每一阶段都能提交符合市场需要、客户满意的产品,对房地产开发项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关系到成败的根本。

1 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房地产开发公司常常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施工阶段,难逃施工企业本质。对前期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策划阶段、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作为建设方,是以项目开发而成立的团队,施工管理的思维应该改变。当开发项目进行到施工阶段时,产品策划、市场定位、目标客户群、项目的设施配套均已确定,规划设计方案、技术方案和设计图纸都已经审查通过,假如这些大量的前期质量不是最优的,那将会很难保证工程项目的整体投资效益。包括反映绿色生态的产品性能质量,反映规划、设计水平的功能质量,反映工程构造、施工工艺的工程质量;反映物业管理、人文环境的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1 项目市场定位不够准确

投资决策仓促盲目,市场定位工作流于形式,工作一般仅限于房型的选择、租售价格的预测等部分内容,同时,房地产咨询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市场定位工作处于低水平状态,没有针对性。不能根据特定的对象进行科学的调查、资料2024和分析,仅根据经验作分析、判断,对于一些关键的数据进行处理用来满足分析的需要,导致开发出来的房地产项目偏离了市场定位。

1.2 规划、设计阶段优化深度不够

良好的设计方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设计师提出的设计方案如果平淡无奇,在房地产市场日趋饱和及空间需求特征不断变化情况下,很难获得市场的认可。规划、设计工作管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项目实施的成败,现行的规划及设计方面管理,遵循了一般房地产企业所采用的作业流程,由于各种综合原因,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我们的参与和管理缺乏足够的深度和精度,对设计有效优化不足。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户型单一、户型偏大影响销售或片面追求小户型造成公摊加大、成本偏高;设计文件供应迟缓、变更多等。

1.3 质量问题普遍存在

房屋在建筑材料、设备的使用上或施工操作规程上达不到法定质量标准。包括:屋面漏雨;烟道、排气孔道、风道不通;室内地坪空鼓、开裂、起砂、面砖松动,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漏水等。甚至有个别项目还出现“楼倒倒”、 “楼歪歪”、 “楼薄薄”的工程质量事件,给房地产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给房地产开发公司敲了一记响亮的警钟。

1.4 设计监理缺失

由于对设计单位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一时又无法跟上,造成在在项目的施工中发现大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施工中发现的设计问题很多,有些工程从开工到竣工都发生了设计变更,变更图纸比原设计图纸还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合理的设计招标程序,忽视设计对项目投资控制的重要性,设计监理缺失,文档资料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等。

2 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管理

房地产开发前期工作,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开发的产品策划等;前期工作的质量是整个房地产项目的关键。房地产项目的地段选择、规模、规划方案的内容、户型构成、潜在目标客户分析、客户购买的心理分析、配套设施水平分析、开发项目的技术含量分析、风险分析、财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是否深入全面,各项数据是否符合实际,直接决定着拟开发项目的前途和命运。加强前期的质量管理,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2.1 加强对市场策划的质量管理

市场策划的目的是针对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市场进行调研与预测,确定项目的市场位置,找出项目现有的潜在的目标客户,分析目标客户的需求方向,从而对项目进行总体定位,最终为项目的后续策划打下良好基础。市场策划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复杂,影响市场策划结果的因素也非常多。由于收到预算的限制和时间人力的约束,特别是资料的缺乏,使任何一个策划结果都不是无懈可击的。但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好坏又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市场策划的质量管理。在这个阶段进行质量管理的思路有:一是加强对平时房地产市场状况的跟踪调查和分析,建立数据库;二是注重对市场研究人员素质的培养和管理;三是采用多种调研方法共同进行,并参考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四是对策划调研类的外包公司进行招标或评审,对其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督考核,对结果进行综合验收,对其能力和水平进行事后评价。

2.2 加强对投资策划的质量管理

投资策划的质量对未来项目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可以影响到投资决策、资金筹措、规划设计方案、开发工期安排、项目成本控制、销售回款节奏等方方面面。因此必须要提高和重视房地产投资策划的质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选择优秀的顾问公司和专业人员从事该项工作,并对过程进行周密的安排和把控;加强各方面的人员配备和保证各专业的紧密及时沟通;保证基础资料的全面和可靠;对方案进行多轮调整和优化,并提出多种可行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价;建立工作成果质量评审制度,通过内审和外审层层把关来共同提高成果质量;加强合同管理,在合同签订前把工作计划和内容要求予以明确,在工作过程中和结束后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来付款;是通过项目开发过程中和完成后的项目评估来检验前期的工作质量,奖优罚劣并指导改进以后的工作。

3 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质量管理

根据设计管理的控制流程,从以下两阶段完成设计质量的有效管理:

3.1 规划设计阶段质量管理

规划设计的依据:经过精心优化的前期可行性研究报告、市场调研、开发项目的产品策划定位等前期工作;并根据这些前期工作积累编制的详尽的规划设计任务书;而咨询公司应该参与到规划方案的设计;开发商在寻找规划规划方案设计单位时也要对规划方案设计的单位业绩进行综合考察,因为规划方案设计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根据一些工程方案设计的经验教训,建议开发商根据楼盘的策划定位,选择三家具有相应实力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在都有意向作该项目的几家方案设计单位作设计前,请作本项目咨询公司相关人员对方案设计单位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产品市场定位的介绍讲解,设计人员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方案设计。这就叫作承上启下,在方案设计过程中,作为业主尽量不要对方案设计人员指手划脚,不要随意干涉,让设计师尽情发挥。在几家都拿出不同方案后,由建设方组织相关专家讨论会,评选出最优的上启下,在方案设计过程中,作为业主尽量不要对方案设计人员指手划脚,不要随意干涉,让设计师尽情发挥。在几家都拿出不同方案后,由建设方组织相关专家讨论会,评选出最优的初步规划方案。建设方再与作出最优方案的初步设计单位签订合同,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化,作出报批方案。

3.2 施工图设计阶段质量管理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是防止功能性质量缺陷的关键,先天不足必将带来后患无穷。因此,要择优选好设计方案,对住宅的套型、结构体系、内部功能、空间利用、节能节地等要创新创优设计。

要在保证结构可靠的前提下,达到两个要求:一要合理空间,要在确定的套房面积内,合理安排居住、使用、卫生等面积,让人使用方便,居住舒适; 二要做到建筑造型和风格的艺术感,对墙体立面形状、屋盖形式的处理要灵活得当,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开发的房产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观瞻价值。注意各专业之间的交叉协调,以及人性化的设计;关注建筑设备及家居产品的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相关设计细节。

4 房地产开发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是开发项目形成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开发项目的工程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可能像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更不能实行“包换”或“退款”,因此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4.1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4.1.1 要制定适当的质量目标。因为质量目标常与项目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处于相同优先级。因此,质量目标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目标过低,会对项目带来伤害,失去市场竞争力;过高会造成投入成本加大,综合开发绩效降低。适当增加项目的一致成本,减少非一致成本;适当增加预防成本,大力降低事故成本。

4.1.2 强调施工现场的技术质量管理。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的现场管理制度,包括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现场会议制度、施工过程控制制度、现场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统计报表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编制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并严格组织实施,完善强化岗位责任,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严格检验标准,对原材料和工程中的配套设备进行检验,确立施工中控制质量的具体措施。

4.1.3 加强工程质量监理。房地产开发企业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工程监理进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委托项目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状况进行监控;监督检查在工序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人员、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工艺或操作是否处于良好状态,是否符合保证质量的要求;做好设计变更的控制工作;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检查验收工作;做好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处理,当出现不合格产品时,应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并跟踪检查,直到合格为止;当施工现场出现质量异常情况,又未采取有效措施、隐蔽作业未经检验而擅自封闭、未经同意擅自修改设计图纸、使用不合格原材料或构配件时,应下达停工指令,纠正后下达复工指令;要对工程材料、混凝土试块、受力钢筋等实行取样送检制度;对从事计量作业的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进行审核,对其计量作业结果进行评价和确认。

4.2 现场有效质量管理关键环节

4.2.1 工程样板先行。样板先行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在房地产公司的实践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工程样板是工程质量的演练,是对施工队伍的实物交底的基地,有利于及时发现施工图存在的问题,避免大规模的返工签证

4.2.2 技术方案先行。技术方案是保障专业分项工程合法施工的有效技术资料,更是指导正确施工的基础资料。技术方案先行作为工程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必须在施工现场不折不扣地执行。通过审批后的方案,可以大大提升专项技术的可操作性,使施工、技术与经济指标达到最佳组合状态,为项目工程的最大效益服务

4.2.3 施工关键工序控制。甲方的现场管理不可能也不要求控制施工过程的每一个过程每一道工序,找出施工过程中对建筑产品质量或功能影响最大,施工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工序作为重点控制的对象,对有效控制质量通病,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效率都具举足轻重的作用。

5 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质量管理

竣工验收是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后期工作,是全面考核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竣工验收前,房产开发企业应及时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全面检测,为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奠定基础。及时组织由参建各方参加的单位工程分户验收工作,不能走形式、走过场。对工程质量有疑虑的地方,现场进行查验,发现问题,尽早处理,消灭质量缺陷。客观、公正地评定工程质量等级,使工程质量等级评定能够准确反映工程建设的内在质量。严格按照验收规程进行工程验收,发现质量问题,责令2024单位限期处理。

6 房地产开发项目售后质量管理

房屋交付后,其质量管理并没有划上句号,至少还有两方面的管理工作要做。一是要做好售后服务。有销售部门牵头,组织售后服务和维修整改小组,彻底持续跟踪售后维保工作。二是要做好征求意见和调查回访工作。要组织人员,广泛征求住户的意见和要求,并及时地进行处理。要深入调查研究开发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尚需改进的方面,并对调查后的材料进行全面整理分析,及时反馈到2024部门,以进一步提高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阳波.中国房地产项目阶段划分探讨[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03.

质量控制策划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9-0149-0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工作,以实现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它包含了项目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准备阶段、保修阶段的整个全过程。近年来,随着建筑事业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到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费用控制、进度控制及质量控制三个方面,笔者结合自身在项目管理方面的经验提出以下若干观点。

1 成本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管理是在保证项目管理总体目标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措施将建设成本控制在计划的目标范围内。它是项目管理的关键性指标,对于业主而言意味着项目投资的规模,对于施工方而言则是施工成本的控制。为实现最大程度的成本控制,取得理想的效果,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组织措施。首先,成本控制不应仅仅是某个部门的任务,而应该与整个项目实施的相关人员和流程都有密切的关系。建设工程项目应采取项目经理责任制,即通过分工、协作、任务分配等措施,来将施工管理的各个任务关联到各个相关的人员,并进而落实到每一个施工阶段及施工环节,从人员组织上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其次,进行成本控制的关键问题,在于对施工成本的控制,以及对工作流程的优化。通过优化各种生产要素配置,采取动态跟踪管理,做好施工规划,有效利用资源,节约成本;加强施工调配管理,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避免因计划不周或计划混乱造成施工成本增加。从施工流程组织方面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降低施工成本。第三,组织措施是其他措施的前提和保障。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是确保施工流程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严格的组织措施保障,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本控制效果。

{2}技术措施。为实现项目的费用目标,我们不仅需要从技术层面对项目施工方案进行分析,还需结合其经济效果确定最佳施工方案;具体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代用、改变配合比等方法,在满足各种要求的前提下,选取经济性价比较高的合适材料,根据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及施工设备使用方案,结合施工进度要求,适当减少材料库存,选择合适的运输路线以降低运输成本等。总之,项目施工技术方案的确定,应避免单从技术角度考虑而忽视经济效果论证的做法。

{3}经济措施。成本控制的经济措施主要体现在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风险评估及其他成本相关的各项管理等方面。首先,项目管理人员应根据施工计划编制具体的资金利用规划,确定并分解各项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其次,应分析施工成本目标管理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并制定防范对策;第三,贯穿项目成本管理始终也是最为常见的经济措施即是资金使用的记录、整理、核算、变更及分析等。

{4}合同措施。运用合同措施控制施工成本,我们应该洞察合同风险,对合同当中涉及施工成本的部分保持高度敏感。考察分析不同的合同模式,选用适合于工程特点的结构模式;仔细研读合同条款中影响成本控制及风险管理的相关因素,并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其采取必要的对策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合同执行阶段,我们还必须密切关注整个合同的履行情况,以应对索赔需求或被索赔的情况。

2 进度控制

所谓的进度控制,顾名思义即是采取各种管理措施以实现工程的进度目标。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状况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进度控制也应该随着项目的进展进行适时的调整。只重视进度的编制计划而不关注针对施工所需必要的调整,进度无法得到控制,进度目标也无法如期实现。

2.1 组织措施

实现工程项目进度目标的关键在于项目管理是否有科学、清晰、流畅的组织体系。显而易见,体系混乱、结构模糊的项目管理是不可能完成项目既定目标的。作为项目管理人员,我们必须协同合作,建立健全项目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分工职责及项目管理流程,设立专责负责项目的进度控制工作。

进度控制工作的任务和职能应在项目管理的任务分工表和职能分工表中明确,并落实到具体部门及相关人员。另外,还需编制项目进度控制工作流程:如计划审批程序等,计划并组织2024进度控制的各种会议以开展及时的协调工作等。

2.2 技术措施

项目的进度除了受到项目管理体系的影响之外,还与项目的设计及施工技术密切相关。不同的设计理念、设计技术路线、设计方案有着各自的关注点及侧重点,项目是否选择了符合工程进度目标的技术措施会对工程进度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项目在决策技术方案时侧重考虑工程质量而未结合施工进度目标,将必然导致工期的延后,如此,施工方在工期压力之下极有可能因赶工期反而造成施工粗糙最终影响工程质量,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我们在设计工作前期,评审和选用设计方案时就应在施工技术和工程进度之间作分析和比较;在决策时,不仅应分析施工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还须考虑其对进度的影响。

2.3 经济措施

通常情况下,项目建设工程都是比较繁杂的,要如期实现进度目标,还必须关注项目投资计划、建设资金需求计划及其他等。畅通的经济条件是确保实现进度目标的保证,我们必须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与进度计划相适应的预算计划,包括资金、人力、物力等。另外,我们还需要提前考虑可能存在的根据施工进度或施工状况确实可能需要发生的需求变动或施工计划变动,并制定有效的对策,如增加阶段性预算、调整施工计划等等。

2.4 管理措施

首先,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系统是项目进度控制的依据。这一体系是一个动态编制和调整计划的过程,会随着项目进展而逐步建立并完善。为使各参与方快速准确地获取进度信息,我们可以建立互联网信息处理平台以辅助进度控制,便于计划的及时调整或编制,实现进度控制的科学化。其次,工程计划的编制必须符合不同阶段施工的实际特点,切实考虑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利用网络工程计算明确施工关键点及关键阶段,并利用非关键工作期时间,合理安排工期,实现进度控制科学化。第三,工程项目的承发包模式直接关系着项目管理方组织与协调的内容及方式。为了实现进度目标,我们需要与施工单位、采购方选择合理的合作模式,在规避商业风险,考虑经济合理的同时,也应综合分析其对项目进度的影响,避免过多合同,容易引起管理混乱,也会影响工程进度。第四,为保证进度目标的实现,我们在制定进度控制措施的同时还需关注可能影响工程进度的各种风险,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进度失控的风险。

3 质量控制

质量是工程项目的使命和灵魂,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即是通过各种项目策划、项目定位及目标决策等等以实现投资人的建设意图。质量控制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控制目标之一,贯穿于从工程勘察设计、招标采购、施工安装、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需要建立和运行有效的、系统的工程项目质量管控体系,明确各参与方的质量责任,分解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点,并采取有效地管控措施,将风险消灭于发生之前,在各种监督下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

质量控制需要以实现既定目标为关键,在具体施工条件基础上,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优化资源配置,严格施工工序,保证有效监督,对质量形成之前、之中、之后进行系统的控制。

3.1 事前控制

为了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我们需要在正式施工前通过编制质量计划,明确质量目标,分析施工方案及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对质量因素主动管理,规避风险,积极引导项目施工实现总体质量目标。

事前控制不仅仅要求项目管理方在管理方面要具备主动控制、提前预防的理念,在组织体系、管理流程、技术方案、预算方案等等方面都要进行充分考量,整合资源、创新技术、科学管理,分析质量风险因素,明确质量关键点,针对质量薄弱点,提前制定有效对策,保证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3.2 事中质量控制

事中质量控制主要是施工方的自我控制,施工人员在施工质量的形成过程中,对质量的各种影响因素实行动态把控,发挥技术能力完成符合预定目标的作业任务。同时,事中质量控制还包括他人对施工方的监控,包括监理机构或政府机构等方面对施工过程或施工质量组织进行的检测检验等等。

事中质量控制首先是建立在周密的施工计划基础之上的,以既定的质量目标为依据,针对事前控制时确定的质量关键点、薄弱点等进行重点管理,严格控制质量风险点;其次,还要确保施工工序科学,施工质量合格,如此才能有效有序实现工程的质量目标。

3.3 事后质量控制

事后质量控制即对已完成的工程项目质量进行把关,评价并审核施工结果,发现施工质量缺陷,提出纠正偏差等改进措施,对不合格工序或产品进行整改处理,避免其流入下道工序或进入市场引起质量问题。事后控制的关键在于对每一阶段性的质量进行审核把关,保证施工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对质量的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部分,我们需要将其贯穿施工的整个实施阶段,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控制措施相结合,在一轮轮滚动循环中不断提高施工质量,实现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持续改进。

4 结 语

工程施工是将工程设计意图形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项目使用价值最终形成的重要阶段。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管理是在预定的投资规模内,以实现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及施工合同等所共同决定的预期使用功能及质量标准为总目标,对整个项目的投资价值、经济效益及项目最终使用价值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要明确施工管理总体目标,加强施工管理能力,对成本、进度及质量综合把握,贯彻全面、全过程的管理思想,运用动态控制原理,把控施工总体进程,实现三大目标的合理控制,创造最优化的项目价值。

参考文献:

[1] 昝廷全.产业经济系统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质量控制策划方案范文第3篇

(一)建立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的机制 审计项目风险的大小不仅对事务所的利益造成直接影响,更是对审计项目的审计质量控制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审计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是每个事务所承接业务的关健。不论是执业理念还是资源管理的支持系统中,在具体的审计业务执行过程中,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始终贯穿交叉其中,通过不断了解、判断、改进的循环过程。注册会计师在承接业务初期应该对被审计对象背景环境充分了解,识别被审计对象重大错报风险并评估错报风险的程度。这个了解过程并不是只在业务初期进行,在业务执行过程中也应该不断地持续地跟进,根据新2024到的信息对被审计对象及其环境有新的认识和了解,不断更新,客观地了解客户的内外部环境和准确地识别评估其可能存在的所有重大错报风险,从而采取有效的审计程序和措施,控制审计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因此,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业务执行制度的每个环节包括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审计计划、业务指导监督与复核、咨询意见分歧、业务工作底稿等也应该充分体现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的特点。

(二)建立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机制 审计质量控制应该从源头抓起,即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开始控制。具体业务的接受是会计师事务所一项审计业务的开始,客户关系的保持是审计服务的连续性。承接什么样的业务,服务什么样的客户直接影响着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倘若服务的客户自身的诚信或职业道德出现问题,虚报会计信息,承接这样的客户将存在着很严重的审计风险。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新业务或者继续保持原有业务的时候,应重点考察被审计客户的内部控制制度及运行状况,被审计客户管理层的诚信、职业道德、独立性,对出具正确真实的财务报告的重视程度,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等信息;还应该考虑会计师事务所自身承接业务的专业胜任能力、时间、人力资源信息和技术资源等,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谨慎决策是否承接该业务。承接业务和保持业务应形成制度化,会计师事务所应设立专兼职的风险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设计业务承接表,建立客户台帐或档案,利用好业务承接保持表和项目管理表,区别对待首次承接项目和非首次承接项目的管理,利用电脑软件和网络技术反映项目动态变化,以便实时掌控客户情况。

会计师事务所还应该设计项目管理表对承接的业务实行实时控制,内容应包括项目号、防伪标识、完成进度、人员在岗情况及工时考核等具体内容,贯穿项目的整个流程。会计师事务所能通过项目管理表知晓项目的进度情况,所耗人工,对人员在岗情况也有了解为人员在项目间的调配提供信息,让事务所的管理层能从总体上把握事务所的整体项目运行情况和风险控制情况。

(三)建立审计计划机制 审计计划是保证一项审计业务顺利有序完成的根本保证。审计工作前制定科学合理详尽的审计计划能帮助审计人员思路清晰地有重点针对性地审查账目,取得必要的审计证据并据此得出正确的审计结论,完成审计目标。编制审计计划应该有该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完成,包括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编制完成后应申报上级业务负责人审核批准才能予以执行。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和方向以及审计资源,并指导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具体审计计划比总体审计策略更加详尽,包括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项目组成员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范围和时间等。具体审计计划包含风险评估程序、进一步审计程序和其他审计程序。审计计划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以及初步评价其内部控制,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可利用性和拟依赖程度。初步判断审计风险并确定重要性水平,用来确定审计过程中所需要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和拟实施的审计程序。在以风险为导向的现代审计中,风险评估程序是不可少的。同时,审计人员应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实施符合性测试,只有当内部控制可信赖度高时,可以适当减少实质性测试,当内部控制不可信赖时,则应该加大实质性测试程序。对于进一步审计程序,各事务所应根据具体的业务性质和内容对其进行设计和裁剪。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或者京华注册会计师协会提供参考的审计工作底稿是根据制造行业的审计工作设计的,有些地方对于其他行业会用不到或者不适用,因此在审计计划阶段应对审计程序的裁剪设计有所考虑,不要直接套用仅供参考的审计工作底稿模板。审计程序要能体现和达到审计师的审计目的。同时,审计计划还应该对审计人员分工和审计日程安排等有详尽的安排。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和预期计划的情况不一样,审计人员必须对审计计划作出合理的修改或者补充。审计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当是个连续、动态的过程,根据审计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持续不断的更新和修改计划,计划的修改和完善应该是贯穿于整个审计工作过程中。

(四)建立业务指导、监督与复核机制 项目风险与质量控制是个连续动态的过程,应该在审计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对其进行指导和监督,项目风险及质量管理控制应贯穿于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应按其职责要求对各级次项目组成员的业务工作给予充分的指导、监督和复核,以合理保证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按照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和业务准则的规定执行业务,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

项目负责人应当根据项目组成员的学识、经验、能力进行合理分工,通过适当的团队工作和培训,使项目组成员清楚了解所分派工作的目标,指导其完成所分派的工作。项目负责人应充分利用好审计计划,明确项目组成员各自的责任。如,各成员在该项业务中承担的具体审计任务,拟实现的具体审计目标,拟实施的具体审计程序及拟获取的审计证据等。从而对审计成员做出针对性的指导和监督。

项目负责人应当监督业务的执行,主要监督工作包括:追踪业务进程,了解业务的进展情况;考虑项目组各成员的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以及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执行工作,是否理解工作指令,是否按照计划的方案执行工作;解决在执行业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考虑其重要程度并适当修改原计划的方案;识别在执行业务过程中需要咨询的事项,或者需要由经验较丰富的项目组成员考虑的事项。

在完成业务指导和监督的同时,复核是整个审计过程中的关键,会计师事务所应制定项目组内部复核制度,可考虑执行三级或五级复核。一级复核工作应在外勤工作结束前完成;二级复核工作应尽可能地在外勤工作结束前完成;三至五级复核工作应在出具审计报告前完成。会计师事务所可根据具体情况减少或增加复核级次,对于规模较小的审计项目,签字注册会计师和现场负责人可以为同一人。各级复核人员应履行各自的复核职责,复核责任不能互相减轻、替代或免除。会计师事务所对设立有分支机构的,除执行一级至三级复核外,应对高风险项目、重大项目、和分支机构及项目负责人认为有必要进行复核的项目,会计师事务所应根据各事务所制定的质量控制制度和历史财务信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的2024规定进行四至五级的复核。

(五)建立咨询、意见分歧机制 项目组人员在业务执行中遇到疑难问题或者争议事项,如重大的技术、职业道德及其他事项等,应当考虑以适当方式和渠道进行咨询,避免随意处理或回避。项目组内部应形成良好的咨询、研讨氛围,业务人员遇到疑难问题时,应及时向项目组其他成员或项目负责人咨询。如果疑难问题或争议事项在项目组内部无法得到解决,项目负责人可将问题以及所有相关的事实以书面形式提交技术与质控部(主管人员)。技术与质控部(主管人员)应及时回答项目组提交的问题,并以书面形式反馈咨询意见。对于技术与质控部无法解决的疑难事项,可由技术与质控部向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或外部其他具备适当知识、资历和经验的专业人士咨询。被咨询人员不能替代项目负责人的职责,各级负责人应切实履行其职责。项目组应当完整、详细地记录寻求咨询的事项及咨询的结果(包括作出的决策、决策依据以及决策的执行情况),咨询记录应当经被咨询者认可见图1。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以处理和解决项目组内部、项目组与被咨询者之间以及项目负责人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之间的意见分歧。形成的结论应当得以记录和执行。项目负责人应当编制意见分歧解决表,记录意见分歧的解决方式、解决过程以及结论。在意见分歧得到解决之前,项目负责人不能出具业务报告。

(六)建立业务工作底稿归档机制 事务所应建立业务工作底稿的归档工作,业务档案应按单项业务整理、保存。如果针对客户的同一财务信息执行不同的委托业务,出具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报告,应当将其视为不同的业务,分别将业务工作底稿归整为业务档案。业务档案中应保存有效的审计工作底稿。已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的草稿或财务报表的草稿、对不全面或初步思考的记录、存在印刷错误或其他错误而作废的文本以及重复的文件记录等不应保存在业务档案中。

保存在业务档案中的资料文件必须为经过适当签字批准后的文件,具体包括:业务承接(保持)评价表、业务约定书、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业务咨询情况表、意见分歧解决表、审计报告、审计小结、项目复核核对表、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核对表、项目发文控制表等。业务档案中还应包括分析表、核对表、询证函回函、管理层声明书、2024重大事项的往来信件(包括电子邮件),对被审计单位文件记录的摘要或复印件、项目组内部或项目组与被审计单位举行的会议记录、项目组成员独立性声明书、与其他人士(如其他注册会计师、律师、专家等)的沟通文件、试算平衡表、调整分录2024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