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集合5篇}

文化底蕴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123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5分钟。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1、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应试教育)不是对立的。按考证两个概念都不正确。应试教育应该说是传统教育的范畴,素质教育应是素养教育,都应归于教育这个概念的外延内。“素质教育”由于长期应用就约定俗成了。

2、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正所谓“见多识广,经多见广”。

3、关于什么是课程?既然课程是有课程纲要、课程标准、教材和其他材料组成的,有教师和学生及教学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那么除了教师的备课,讲义,教学案外,学生的所作所为也是课程的组成部分,学生的作业,就是学生做的,也就是了!

4、有关“教学目标”的设计,课改十年来,我第二次听阚主任如此透彻的解读,就是一个“实”字,实际、实用!不是生搬硬套,生拉硬扯。隐性的目标就是隐性的,是整合在教学过程中的。

5、启发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关系,我认为我们仍处于“形态”阶段,我们应借鉴先进学校的经验“临帖、磨帖、入帖”,然后根据我们的探索“破帖”,成为我们“个人”的、“个性”的成功模式。

6、扬长教育与补短教育的关系。对二者的关系我们也进行过一系列探索,如“促弱推边”包保制、分层评价等,但我们还没有把这项工作做好,没有做好的原因是这项工作实在是太麻烦,没有形成确保制度落实的机制。

7、讲考试与多元评价的关系时,阚主任讲“升学率的高低就代表推进素质教育的高低”,这对我们讲,就是思想认识再解放。推进素质教育,从来没有人讲就是不要质量!分数是衡量差异的标志,该精确的要精确,该模糊的必须模糊!

第二,管理上的启示:

启示1.思路清晰、明确。纵观

xx县教育局徐庆功局长所做的报告,一是指出了课改的原因,二是说出了课改改什么,三是怎么改,四是课改的策略性。既指出了什么是课改,为什么课改,又指出了课改改什么和怎么做的秩序性做法。同时又把实践中的保障机制总结出策略性的认识观点,来自学习与实践的,令人信服。我们学校的做法是抓住课改的核心——改变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以省规划课题“三步一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为平台改变教的方式的。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研究”为平台,改变学的方式,实践三年来,对比新湖乡中学的实践探索,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一是简单化,在没有解决好“改观念”,就进入了改模式、方法、评价了。或者说,还没有完全改变观念的时候就进入了正题,有的老师还没有思想准备,有点“隔靴挠痒”的嫌疑,没有思想的行动是不成功的。二是系统性差,我们的校本培训做得不够好,体现在培训的计划和程序性操作层面,培训的内容不系统是我们的“致命伤”。

启示2.策略中肯,实践性强。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不缺智慧,最重要的是胆识和坚持,敢不敢“干”,能不能坚持干,这应该是各行各业都提倡的!比对我校几年的实践,我觉得我们缺的正是这两点。我们重视了师德建设,重视了积极践行,重视了家校沟通,重视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建设,但总觉得“火候”未到。

第三,方法上的借鉴:

“三人行必有我师”。同样的事情,不同人去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我们校近几年也进行了“学案导学”实验,还进行了一年的“双案”教学实验,为什么我们没有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差在哪里了?

一差在环节处理的方法上。我们的“预习探究”环节在课上,新湖乡中学的在课下(当课下作业处理),效益不一样。

二差在模式不成型,人人必须过成型的课,我们没有做到。

三差在机制运作上。新湖乡中学比我校的机制好,他们有校级值日视导教学走课组,校本视导教学验评组,他们的校本教研培训落实到位,他们实行了“三包”责任制,我们没有。我们还停留在外部,领导与被领导的传统机制上。

通过以上分析,是不是我们就一无是处呢?当然不是,学习就是找差距,没有谦虚的态度,是学不来的,照猫画虎也做不到。立足实际,要找我们的优势,“扬长补短”,借鉴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我们正处于:营造了好的德育环境,在教科

研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的教学质量是稳步提高的。因此,我校我校提出了“高效能管理”和“高质量教学”的“双高”品牌学校2012年建设规划。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教学教研信息平台资源使用与管理工作。建章立制,组建学校信息教研组,充分发挥省、市、区教学信息资源作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科学利用,服务教学,使之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之一。

二、研究制定关于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评价管理办法,为推进学校高效课堂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三、改革单元测试评价方式,分层评价学生学业水平,抓好过程管理。为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做有益的尝试探索。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依据团体动力学原理,依托特定的心理学理论,通过一系列专门设计的活动或课程,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有效适应社会和发展健全人格的一种辅导形式。它被公认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服务于所有学生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正确定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之一。

我校参加了贵阳市教科所承担的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贵阳实验区子课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的研究。作为实验校,学校以课题为载体,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研究为重点,开始了为期四年的探索与实践。

一、得其法

对于多数实验教师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非常陌生的。理论缺乏是课题研究起步阶段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做到有始有终,理论学习是起步的关键。为此,学校邀请专家进校园引领课题研究。如邀请了贵阳实验区课题负责人雷颖善老师对我校实验教师进行开题培训;选派数十名骨干教师听取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专家申继亮教授的“心理教育与教师素质”专题讲座;利用暑假组织实验教师在教科所听取中央教科所心理学博士张彩云的“如何评价一节心理活动课”“心理活动课的特点、操作、评价”等讲座。暑假,我校又组织部,分实验教师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培训,听取了华东师大特聘资深心理咨询师陈默教授及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范亦铮老师的主题报告“走过春夏秋冬――教师职业生涯心理”,培训结束后老师们还与专家进行了深度交流。

在一线专家深入浅出地讲解、交流、沟通中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在互动、专题讨论和参观考察中,实验教师初步了解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与学校班团队会的区别,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活动环节有了初步的认知,树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方式――强调“活动”,重视“体验”效果的新理念。不少实验教师在培训活动结束后,当即表示很想回学校一试身手,上一节这种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我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和课题研究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为有效探索活动课模式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力学笃行

实验教师集体学习吴增强老师的《初中生心理辅导指南》,拟定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评价要点的二级评价体系,并由学校的两名专业二级心理咨询师冯建波、张家静老师率先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研讨课。教师通过观课一议课后,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了全新的感悟,实验教师开始上“翻版课”“教研课”“展示课”。

学校将全体实验教师分组,分为四人或五人一组,首先上“一课多上多研”翻版课。第一轮结束后问题很多,尤其是教师容易把心理活动课上成德育活动课、心理健康课,不清楚德育课、心理健康课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区别;还有教师生搬硬套别人的课,设定的主题不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等等。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们又组织实验教师研讨,反思自己上的课,讨论下一步如何改进,由此开展了第二轮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践。

由于时间冲突,我们根据教学地点把实验教师分成中北和瑞北两个校区,按校区分小组上课,互相听课、评课。改进后的活动课要求主题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困难或困惑,教师采用问卷调查、活动观察等方法发现学生的需求,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分析、选择适合学生的活动主题,从而找到最适合本年级、本班实际的活动目标和贴近学生生活、立意新、有吸引力的活动主题。第二轮“一课一人上,多人研”研究课由此拉开序幕。通过“学习一研究一实践一反思一总结”螺旋上升的循环研究过程,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方案得到逐步修改和完善。教师们通过集体探讨得出了如下一些心得体会: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否成功,活动方案的设计是关键,在方案设计和活动实施中要倡导体验式学习,倡导活动化、生活化,倡导学生学习与分享。第二轮实践结束后,教师感言收获颇丰,提高很大。我们的教师做到了力学笃行,这些研究实践对他们的蜕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三省吾身

参加实验区的抽签,接受“评好课”检查。“评好课”活动的开展,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学校课题研究情况,反思学校的研究过程。活动以现场抽签的方式进行,目的在于促进所有实验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研究中不做旁观者、教练员,积极做探索者、研究者,整体推进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尽管以点带面的抽查不能代表学校课题研究的全貌,但我们对专家的意见仍然进行了认真的反思。针对部分教师出现的问题,学校通过教师座谈,广泛征求意见,重新修订了管理方案,加强了对活动主题的选择、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的组织实施、学生参与程度、积极性、效果等方面的学术指导和督促检查,促使教师在“一课多上多研”中获得成长和发展。

多次反省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问题,针对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是我们破茧而出必不可少的一步。

四、完美蜕变

为对全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研究情况、形成性评价体系及“一课多上多研”情况进行总结,我校组织全校实验教师举行了课题研究现场报告会,要求每一位教师制作课件,回顾和陈述自己的研究历程,重点讲述课题研究过程中自己的思考、做法、感悟及团队给予自己的帮助,为教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让研究团队在“学习、实践、交流、反思”中不断成长。事实证明教师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从最初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茫然、青涩发展到了现在的深人理解、运用自如。其间采用的“一人一课多上多研”“多人同课异构”均是值得推广的实践研究方法;配合课题研究开展的“与书为伴,与书对话,与书同行”评比活动则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师理论素养;“翻版课”“教研课”“展示课”“评好课”等途径和手段使课题的研究更加注重实效性、研究性、本土性,使每一位实验教师的教育观念、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得到提升。我们付出并快乐地收获着!我们在得其法,力学笃行,三省吾身之后完美地蜕变了!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课题;研究;校本教研

小课题研究是指研究者在已有的成功经验或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中,选择研究范围比较微观、研究内容比较具体、研究切口比较小、研究周期比较短,容易操作并且有兴趣、有能力完成研究任务的课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课题研究方式。让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可以加强教师的参与意识,解除他们的畏难情绪,使每位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校本教研活动中来。

一、真抓实干,组组开展小课题研究,人人参与小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的背景分析(存在的问题)。直视我们农村少年儿童,长期以来受“重智轻德”思潮的影响,“分数至上”是所有农村家庭的普遍观念,加之农村“留守”儿童较多,学生在家缺乏正确的引导,农村许多家长自身具备的低文化素养对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致使许多农村小学生具有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

我们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统计结果表明为:有30%的独生子女。他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养成对成人过分依赖的心理。有45%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孩子在成长的初始阶段,在家缺乏正确的引导,养成很多不良习惯。有70%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礼貌、守纪、卫生、安全、学习、劳动、生活等方面的不良习惯。

课题研究的意义(课题的确立)。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天真、活泼、好动、好强,各方面行为习惯的形成都处在萌芽时期。正确的引导,良好的教育是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上述问题孩子,他们在成长的初始阶段,就时时刻刻与不良行为习惯相伴,这些行为虽然在其严重性和稳定性上还没达到违法的程度,但是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就会不断恶化,成为品德不良甚至违法犯罪的前奏,将来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我们提出《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这一实验课题。

2.拟定课题实施方案、计划,填写课题研究申报表。在教师选定好课题主题后,再由教科室牵头进行课题方案、计划怎样写的培训,然后每位教师拟定课题实施方案、计划,填写课题申报表,研究者所有材料经课题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

3.结合实践,实施研究。又以我校校级母课题《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这一实验课题为例:针对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问题,课题确定后就确立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预设研究效果(意义)。确定课题研究的策略、方法。在对课题实施研究时,力争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学科、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

总的策略如下:①坚持正面教育。②严格约束,规范训练。③反复抓、抓反复,常抓不懈。④注重反思。

具体方法如下: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记载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的阶段性信息反馈,反映学生的成长史。每隔一段时间就对学生测查评价一次,形成对比依据,体现研究成果。成立“一帮一”互助小组。互助小组又分学习、行为习惯两方面,由帮助者负责记录互助过程和效果情况。创办“我的心声”小报。让学生通过写、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便于同学和同学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加深了解,增进感情,拉近彼此间心与心的距离,建立团结、和谐、健康校园。抓实主题班会活动。主题班会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形式,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规范自我行为,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班级凝聚力等方面的作用较大。因此,主题班会的举办要有计划、有目的,做到活动有声有色、有实效。定期召开家长会。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常了解学生在家有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以便及时寻找合适的补救措施,与家长取得一致意见,形成教育合力。要求教师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注意收集各类过程材料,材料要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充足性。如:依据性资料,计划性资料,非计划性资料,专题性资料,过程性资料,实效性资料,总结性资料,影像性资料等。

4.反思得失,总结提升。仍以我校母课题《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为例:根据课题研究前的调查资料显示,不少学生在行为习惯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一些问题,全校多数教师对学校母课题或子课题进行了研究。综合课题领导小组、各教研组、教科室、研究者的阶段性总结和反思。

(1)在课题研究中得出经验。要教好书,首先就要育好人。要了解孩子首先就要和家长沟通。师生心灵对话,是打开学生心灵天窗的有效途径。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要有记录和比较,形成对比性文字依据。对问题学生要以正面引导和榜样感化为主。常抓不懈,具备持续性。

(2)在课题研究中解决了一些过去存在的突出问题。学生不完成家庭作业的现象由多变少了。学生逃学的现象没有了。打架斗殴的现象由经常变为偶然。

集体集合时由拖沓混乱变得有头有序。迟到的现象由多变得很少了。校园清洁卫生保持良好。

(3)在课题研究中发现一些突出问题。部分学生容易“旧病复发”,持久性不强。部分学生总是顽固不化。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学生是老师的事。部分教师没有系统的研究思路和策略。

二、求真务实,小课题研究结硕果,校本教研上新台阶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今天,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正式开题了。

我代表总课题组向大会作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是在党中央作出构建社主义和谐社会决定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我们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充分认识。

1、党中央《决定》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说明党中央已经把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也应该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党中央《决定》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2、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课题研究提出了任务。XX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同时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强调集体备课,统一做好安排。要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线,通过教研活动,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难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带课题培训与合作研究等方式,推广优秀科研成果。”这些都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以教育部的《纲要》为依据的。虽然近几年贯彻《纲要》取得了进展,但发展不平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真正得到落实。目前,我国的社会面临一个高速发展的机遇,教育同样也面临着急速发展的变革,而学校又是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所处的这样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行动研究以保证学生的五育和谐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进。

3、素质教育呼唤师生的心理健康。学生和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师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学校办学的质量,并对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深远影响;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成长和健康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因此,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对个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对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亟需行动研究。目前中国社会各界已经意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对此开展了许多工作。但是我们的现实中,状况仍然不容乐观,主要突出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行动结合上不够,理论研究对实践行动的指导作用还没有充分的发挥。因此,为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就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行动相结合,而行动研究就是最好的方法。行动研究是在人们行动的社会实践领域中产生的,它一方面指的是人们为达到提高社会生活质量,改变自身境遇的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渐进活动;另一方面又试图确认这些活动的标准,提供行动的处方,使渐进的活动系统化。行动研究关注的不是学科中的“纯理论研究者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教师、学生、校长等日常遇到和亟需解决的实践问题。它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一方面教师、学生可以从研究专家那里获得必需的研究技能;另一方面研究专家又可以从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获得第一手信息,使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更好、更快地应用于教育实践。所以说,行动研究将对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到深远的意义。本研究旨在将研究与行动结合起来,以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突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光停留在表面文件上和理论研究中,而在于将研究与学校、家庭、社会的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势在必行。

二、课题研究的概念与理论

概念的界定

1、心理健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指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种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体弱而已”。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心理健康被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立足于把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形容词义,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环境)关系和谐。二是动词义,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

2、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从个体心理实际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教师、学生个体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教育和辅导,进而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校主体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它包括积极心理的教育和消极心理的预防两种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全体教师、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其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教师、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理论假设

本课题的研究假设是:通过作为行动者的教师、学生等人的行动研究,使其

积极地行动起来,在行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或者他者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地进行干预,通过各种心理调适的方法,通过各种渠道,比如心理知识的普及,比如学科中心理知识的渗透,比如心理课程的开设,比如个性化教学等等,最终能够个性化地解决现存的问题并防止心理不健康因素发生作用,最终使得每个参与者既作为研究者存在,又作为行动者存在,以达到个体的心理健康,使个体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道德心态健康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课题的界定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个体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核心内容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而本研究的突出特点是行动研究,旨在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让学校中的主体参与到研究中来,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个体、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让学生、教师、家长都参与进来,通过教材建设、学科渗透,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关注个性化的教育。

本课题旨在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法是在社会情境中(包括教育情境),自我反省、探究的一种形式。参与者包括教师、学生、校长等人,其目的在于促发社会的或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及正义性、帮助研究者了解实践工作和相关情境,使实践工作能够付诸实施而有成效。它的基本内涵是:由与问题有关的所有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和实践,对问题情境进行全程干预,并在此实践活动中找到有关理论依据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的显著特征是:为行动研究(research for action),在行动中研究(research in action),由行动者研究(research by actor)。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心理健康是涉及到学校中以人为主体的研究,教师和学生都是行动的主体和参与者,因此他们同时也都是研究者。而且就心理健康研究本身而言,纯理论的研究有其统率指导和上位引领的作用,但是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实践行动,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现要从实践行动中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也要在实践行动中进行。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课题的总目标

本课题的总目标是,通过各学校的积极参与,使得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教师宽容、慈爱,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教师和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课题的具体目标

本课题的具体目标是:呼吁学校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全部参与行动和研究,呼吁社会、学校和家庭全部关注和参与,呼吁家长、教师、校长和学生加入和参与,使教师和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优秀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有职业倦殆、心理重负的教师和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研究——学生、教师、家长三位和谐一体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途径方法。

通过宣传海报、心理课堂、心理讲座、心理咨询等形式,使得家长、学生、教师、校长等获得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把心理健康的知识以最广泛的渠道和途径普及到最广泛的人群。

2、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研究——教学、教材、学科渗透三位和谐一体的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目标内容。

通过对心理健康教材的研发与建设,通过在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知识的渗透,通过心理课堂的开设,使得心理健康课程的研究更加深入,找到一条全员参与心理健康行动研究的广阔的途径。

3、心理健康实践活动研究——学校、社会、家庭三位和谐一体的心理健康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衷心的感谢图们市教科研所给我这个课题研究的机会,让我潜心在教学实践中摸索中考历史复习的策略问题。从小课题立项起,已经有将近四个月的时间,从课题刚立项起,我就不断的在教学实践中去摸索去反思今,并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有了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所以在这里,我只能结合平时教学中观察到的老师们的做法,谈谈我对下一步历史复习的所思所想,由于学识实在浅陋,肯定存在不妥之处,还请在座的老师们批评指正!

一、精心准备

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下,我便积极策划,精心准备。具体做了两件事.

1、收集大量的关于历史中考复习的相关论文资料,一次来加以研究和吸收消化,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来作出相应的学习和借鉴。

2、分析我所带的这届孩子的学习状况,包括他们基础考试成绩的排名,全班的历来历史考试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的大体情况的了解,尤其是后进生的情况,掌握了这些后 并作出详细的对策和今后的复习计划。

二、扎实研究

小课题立项已经三个多月的时间,从课题刚立项起,我就不断的在教学实践中去摸索去反思今,尤其是加大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并对整个课题研究实施做了周密细致的部署,在研究环节上我从以下方面入手:

1、对教材的编排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如何理解教材的内容和编排意图;探索每一内容索要渗透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2、对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在校外学习的过程中和网上的教学案例的收集加以研究探讨并且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思路。

3、在研究过程中,逐步积累和形成一些典型的案例和经验,以指导教学实践,对专家的课或者通过视频,对名师课例进行学习、感悟和反思。

4、教研教学活动中,我们学校多次进行教研课题展示可活动,我们请来了 很多兄弟学校的教科研主任和教师和科研所专家来进行观摩教学并作研讨和交流,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经验。我先后做过初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单元复习课和《三次科技革命》专题复习课并受到了专家老教师的肯定和指导

5、建立校外教师QQ群,学习研讨优秀教师的课例,交流教学心得。通过QQ群聊,我把平时的教学花絮、心得体会,反思困惑等及时地相互传达和交流。并且把每一次的课题研究点滴发帖在群里面供大家研讨,交流。建立QQ群网络平台,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便于课题研究的开展。

三、初出成果

从课题立项以来也就将近四个月的时间,但我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和部署,也取得了一点点的成就

1、在课题实验与探究的过程中,首先我渐渐的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好习惯。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有所提升。

2、课题试验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维得到了拓展,个性得到了发扬。通过各种形式的教研课,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学会了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会了学习中交流与合作。

3、在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课题经验交流中荣获一等奖。

四、凸显问题

在课题研究中虽取得一些成果,但也有很多的困惑

1、课题研究成员就我一个人,我们学校就我一个历史老师,不利于交流与探讨。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