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警示教育心得范文精选{整合5篇}

悠然见南山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156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7分钟。

警示教育心得范文第1篇

通过参加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在**市监狱警示教育活动的心得体会:

一、提高理论素养。

努力学习,重视学习,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知识水平,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邓小平讲过:“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会容易庸俗化。如果说变质,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放松了学习,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思想落后于形势,就会丧失先进性,就难以抵档各种利欲的诱惑。在押服刑人员忏悔发言再次教育了我,他们过去曾是党员领导干部,据说在押服刑人员整个监狱1000多人中,有大批的局长、院长、总经理、还有市长等案件警示我:不注意学习,不提高修养,势必思想境界低下,就会辩不清是非,就会陷入个人“欲望”的泥潭。只有加强学习,达到理论上的成熟,才有政治上的坚定,也才有行动上的自觉。

二、筑牢拒腐防变。

党章对党的干部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厉。同志要求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在清正廉洁上,党员干部要自觉做到“慎独、慎欲、慎微、慎初”,不管在什么环境,何种条件下,都能够守得住物质上的清贫,抗得住酒色利实禄的诱惑,顶得住庸俗关系的腐蚀。要时刻警示自己,只能为人民谋利益,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不能为个人谋私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见钱眼开,见利忘义;“声色犬马,无不玩物丧志”,要在生活上洁身自好,严导操行。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逾越制度这条“红线”,不碰纪检这条“警戒线”,不触法律这条“高压线”。

三、自觉接受监督。

必须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能否牢固树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对于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至关重要。通过监狱警示教育活动,充分说明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的重要性。在党内监督机制中,接受监督人是主体,接受监督人有了接受监督的意识,并自觉接受监督,监督机制就会充满活力。反之,机制就难以正常运行,权力就必然失去监督,失去监督的权力就必然产生腐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不断强化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把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权力始终置于党纪法规的监督和约束之下,把自己始终置于党组织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监督之中。

警示教育心得范文第2篇

一、以思想教育为基础,强化自我监督。同志曾经指出:“加强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对干部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增强他们接受监督的自觉性,是干部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做好监督工作的基础。增强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一是要开展科学理论的灌输教育,打牢自我监督的思想基础;二是开展正面典型的宣传教育,强化自律的榜样作用;三是开展反面案件的警示教育。当前要以孙文苏案件为反面教材的警示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自重、自省、自警、自律的自觉性。

二、以政治素质为重点,强化上级监督。上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应认真履行对下级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的职责。重点监督下级是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是否勤政敬业,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是否为政清廉、严格自律。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一把手定期谈心制度、谈话诫勉制度、函询回复制度,使上级对下级监督经常化、制度化。建立健全惩戒制度,对那些工作不积极、群众意见大的干部,要及时发出诫勉通知,限期改正。对没有改正,甚至出现新问题的,要进行组织处理。

三、以民主集中制为主要内容,强化班子内部监督。加强领导干部监督,最重要的是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要坚决克服班子成员间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的现象,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讲真理不讲面子,讲党性不讲私情,讲原则不讲关系,从关心爱护的角度出发进行监督,特别是围绕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正确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四、以拓宽渠道为途径,强化群众监督。依靠群众加强时领导干部的监督是做好干部监督工作的重要保证。应积极拓宽渠道,建立健全群众对干部管理监督的参与机制,为广大干部群众监督领导干部创造条件。如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创造条件实行党务公开,定期开展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活动;加强信访举报工作,认真接待来信来访,坚持领导接待日活动,强化信访督办和跟踪制度等等。这些措施可以扩大民主,强化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警示教育心得范文第3篇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人是社会的产物,中国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后,西方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慢慢地被中国尤其是年轻人接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经济逐渐深入和完善,由此产生的巨大的贫富差距,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效率与公平发展的不平衡等等带来的社会问题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日益增多,再加上网络的普及,信息的便捷快速的传播,现代的大学生在思想上更加复杂。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

现代大学生虽然和社会接触比较密切,但是毕竟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学校的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不言而喻。整个学校的学习氛围,文化内涵,教师,学生素质,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方式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刚刚降临人世的如一张白纸的孩子最先受到教育影响的地方,它的作用不可忽视。而现代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受到大人的宠爱,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到大学后,依然如此,人际关系上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这些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什么事都由家长代劳,因而自理能力较差,心理相对比较脆弱,产生问题后容易走极端。另外随着社会贫富的加大,家庭背景,生活条件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这种不同的家庭环境带来的思想上的特点很难在短时期内得到改变。

二、大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新途径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水平,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现代的大学生思维独立,个性张扬,他们能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知识,而且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在某些方面,他们的知识甚至超过了教师和父母。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下,在“以人为本”思想的熏陶下,他们对于教师,父母等长辈的教导不再言听计从,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因此,那种传统的说教式的,命令式的教育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很强的逆反心理。他们对教育的接受与否很大程度上往往取决于对教师的认可程度。因而,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时候,不能简单粗暴,不能因为他们是学生或者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就不顾他们的感受采用强制或命令的手段,否则会适得其反。在教育的方式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从内心里真正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在事情的处理上,要以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宗旨,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处事公允,公正。其次,教育管理者必须不断地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用自己的知识,能力、人格魅力征服学生。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深深地影响着学生,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处理事情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二)转变教育理念,给予学生更多的宽容和理解

每个人都有年轻的时候,都有犯错的时候,更何况,现代的大学生面临的是更加复杂的社会。在这里,各种新潮的东西如走马灯似的来来去去,各种思想观念在这里激烈碰撞,而大学生正在形成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刻,他们还没有自己明确的判断是非的能力,热情冲动,很容易受外界思想的影响,因而当他们做错事情的时候,教师要对他们予以更多的宽容和理解,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听听他们的心声。

(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学生行为

对现代的大学生,既要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同时,还应该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以规范他们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明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做错了事情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受到惩罚。所以,高校必须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生活学习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方面的学习,让他们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行为是违纪的,如果违纪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把这些规章制度作为学生判断是非的标准。制度的建设既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让他们有章可循,也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养成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使他们走上社会后能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四)开展心理辅导课程

西方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很早,而且很受重视,对心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咨询心理医生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在我国,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在社会上既不受重视,又存在偏见。如果某人去咨询心理医生或者被别人说成心理上有问题,这就很严重了,周围的人就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对他指指点点,敬而远之,其实,这可能只是像感冒发烧那样普通的病而已。于此相对的是,我们对于一些心理上的问题,比如焦虑、易怒等,又不太重视,认为只是心情不好,无关紧要,这样任其发展下去,终有一天,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会超过人心理承受的极限,从而引发一些极端行为,给自身和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危害。这也是为什么会经常出现被周围人看作平常行为很正常的人突然做出极端的不合常理事情的原因所在。

三、小结

警示教育心得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经类高职;教育模式;改革

1财经类高职教育教学现状

财经类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中比较特别的类型。它不同于工科类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不好把握职业教育和普通专业教育的界线。工科类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界线是比较好把握的,操作岗位和研究、设计岗位的界线本身比较清晰。财经类职业工作岗位基本上是三大类:行政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岗、教学岗和研究岗。这些岗位的工作性质是相同的。岗位内分类最多的是企业会计财务管理,有出纳、记账、核算、总账、科长、处长、总会计师等众多岗位,但它们基本上只是职责不同而不是技能不同,岗位的转换主要是根据工作的需要,基本不受学历的限制。研究生、大学生、专科生、中专生都可以做会计,当科长、处长,当财务总监。另一方面讲,说职业教育强调动手能力强,而大学本科会计专业毕业生不会记账也不行,没有强的动手能力也不成。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大学的会计专业教育也把动手能力强作为教学的重点,正在改变动手能力弱的被动局面。而这就给财经类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大家都在强调动手能力强,你的立足点到底在哪里?这是关系到财经类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和生存之路的大问题。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思考,我们感到在教育教学的教育一方不好给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进行严格的定位和区分,而在受教育的一方则大有文章可做。在受教育一方,本科生和高职生有较大的区别:本科生基本文化素质明显高于高职生,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能力高于高职生,自律能力高于高职生,其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潜力也必然强于高职生。由此来看,对高职生的教育定位应该是:“避开弱势,开发优势,补充不足,技能为本”。“避开弱势”即避开从中小学就形成的难以改变的书本知识学习能力差、自律能力差的实际状况;“开发优势”即吸取应试教育的教训,离开书本搞教学,寻找此类学生的认知特点、认知规律,开发新的教育教学规律;“补充不足”即补充基本文化素质的不足,使学生的人文素质达到一般社会公民的基本要求;“技能为本”即把技能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而本科教育可能把技能教育作为基础之一。在对待“动手能力强”这一点上,本科和高职教育的区别可能就是部分和全部的区别。

人的认知途径基本有两个:一是通过实践和体验直接获得,二是通过学习书本知识间接获得。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就个人来讲,有些知识是间接获得为主,如自然科学、哲学,在相当的高度以后,才能以直接获得为主;有些知识必须以实践和体验为主获得,如生活经验、感情知识;有些知识是实践体验和书面知识学习相结合获得的,如各种工作的操作知识。这些知识的积累量不是很大,这些知识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也不很强。这种直接和间接相结合的知识获得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先讲授后实践,先实践后讲授,边实践边讲授,大实践小讲授,小实践大讲授等。就实践来讲可以是认知印象式、动手操作式、研究改进式。就理论传授来讲可以是个别原理式、理论框架式、理论体系式等。这样一来实践和理论可以有很多种组合,在教学体系的设计上就会有多种模式。

选择哪种模式要作理性的判断和设计。决定因素是学生的特点和由学生状况及社会发展需求决定的培养目标。实现学生特点和目标定位的最佳组合,是最理想的培养模式。也就是说能够体现教育效果,有最好成绩的教育模式就是好模式。财经类职业教育是直接和间接获得知识并重、先后顺序并不十分重要的教育活动。教育模式的选择可以有多种组合。

另外,在职业教育中管理育人是很重要的教育职能和教育环节。把课堂教学和管理育人结合起来,两条腿走路,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基本区别之一,也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亮点。管理育人体现在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学生自组织管理、学校整个管理组织对学生的影响,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活动提升学校民主管理和管理实践。而这方面的文章还没有破题,基本是一片空白。

2财经类高职教育教学的改进

按照以上轮廓性职业教育模式,观察审视财经类职业教育的现状,可以看到有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

2.1教育模式方面

认知模式单一、僵化,不适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在高职教育阶段,仍然延续中小学教育模式,沿用学科教育体制,搞“满堂灌、添鸭式”教学,搞“概念、理论、意义、作用”教学。“满堂灌”是延续这些学生中小学的失败,没能避开他们学习书本知识能力欠缺的实际,进一步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效果必然好不了;高职“概念化”的理论教学又是简化了的学科教育,体系弄不透,内容支离破碎,特别是无法形成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不能用学过的知识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知识和生活两张皮,成为典型的学而无用。在学生考核方面仍然用试卷考试来作评判标准,能力和素质教育很难贯彻落实下去。

本文分析认为,这种教育模式的确定,除了对教育模式多样化的认识不足外,主要是对高职教育的能力素质培养目标研究得不够,没有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所谓能力是素质的综合。就高职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用专业的头脑理解和判断专业问题,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总要求。这涉及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培养,专业理论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所讲的“理论够用的范畴”。这些东西内化到学生的思想中,成为他们自身的有机组成部分,就是素质。素质是人的能力的基本层面。

技能是能力的一部分,它是对某种工作操作能力和技巧的综合,实际是能力的特殊表现形式,是某方面能力的具体化。技能包括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而且两者要协调。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提出把财经高职类教育模式确立为“实训—理论—实践—实训”模式。第一个“实训”,是让同学们认知所学专业职业岗位的具体分类,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对今后工作岗位有感性的直观的认识。“理论”教学是在对工作岗位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工作内容进行对应的理论讲解,是对工作内容的理论化。“实践”是在模拟或实际工作岗位实习,对岗位有更直接的了解,对理论加深体会。第二个“实训”是在学校进行案例教学,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对理论的整体认识。这样就避开了学生的认知弱点,遵循了“认识—实践—认识”的一般规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会计专业的学生对理论的熟练程度远低于对做会计凭证的熟练程度,理论知识一问三不知的学生,做简单的分录基本还是会的。

2.2理论教育方面

理论教育改革严重滞后,而且有被忽略的现象。对要不要理论教育,要什么样的理论教育,如何进行理论教育等基本问题的认识很不清晰。强调动手能力,忽视理论学习,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犯我们常犯的错误。淡化理论教育的结果是敷衍理论教育,不深入研究理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大家普遍认为,大学生是学历较高,具有科学素养的专门人才。在大学生里虽然有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区别,但在大的概念上一般是不加区别的。这里实际上就隐含了大学生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如果以60分为标准的话,大专生应该是60分以上,大学本科生是70分以上。那么我们对高职生理论教育的学术标准就是大学理论教育的60分。这个标准应该包括基本的理论概念、基本理论框架、基本理论原理。而且要满足培养学生能力的三方面要求:使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的能力、理解财税制度的能力、掌握学科规律的能力。具有进一步学习的能力是终身学习的需要。学生掌握了基本理论应该有自学能力了,可以拓展新的知识,一生都可以延续下去。任何一项财税制度都是理论和实践的产物,理解它们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人的一生可能有若干次职业变动,掌握一门学科,应该对学科有规律性认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习一门新学科应该容易得多。这三点要求对高职生非常重要,因为对大多数高职生来说,高职教育是他们的终极学历教育。

忽视理论教育的表现是一些好的专科学校在打破本科教育挤压的同时,并没有去积极探索高职教育的理论,一味强调动手能力,把理论教学的优势也丢了。高职理论教育目前最缺的是如何界定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及其教学方法,提高理论教学的时效性:短时间高效率,学得进去用得活络。没有理论知识的职业教育肯定会有很大的师徒教育的色彩,培养的是“匠人”“艺人”,缺乏科学内涵,包括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而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无处不在,离开科学寸步难行。高职理论教学必须有所突破,不是知难而退而要知难而进。

高职理论教育,应基本可以满足职业需要,要符合高职生特点。现在实际教学中理论教学概念化、教条化、死记硬背的问题相当突出。教学不是以学懂弄通、活学活用为标准,而是以记住会考为标准。老师脱离鲜活的生活,讲授僵化的概念,割断了理论与生活的联系。不能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专业要求、职业教育要求出发,对每门课程进行有取舍的有机组合,而是千篇一律地讲授所谓的完整的学术体系;在考试中仍然强调学科性,面面俱到,侧重于概念、目的、意义之类的记忆内容,缺乏对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

2.3实践教学方面

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居于何种地位,如何进行的问题须深入研究。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办学单位在强调动手能力、忽略理论教学改革的同时,理论教学仍然是教学的主体,形成意识和行为的矛盾。强化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必须在时间和教学内容上有保证。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要从根本上确立起来。

实践教学的模式也要同过去大中专学校的实习有区别,有改革有突破。现在的尴尬是到社会单位实践的渠道不如计划经济时期,实践的方式没有大的改变,产学研结合缺乏各主体利益一致的互动机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利益机制的推动,一事无成。学校加大实训室建设投入是目前唯一可操作的事,但办学成本太大,且模拟实训的效果欠佳。

2.4教育意识方面

管理育人还没有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教育意识。职业人的社会性是整个社会中最强的,虽然每个人都有特定的社会性。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职业人才,这种人才的定位首先是职业,其次是人才。成熟、典型的职业有很强的他律性和自律性。职业人要服从行业各个层次的规范化要求,要严格要求自己适应社会、行业对自己的要求。因此对技能型人才来说,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具有社会、行业适应能力同样是必须的。只有在这个高度上认识职业教育中管理育人的地位,才能把管理育人纳入到教育教学计划中去,在实践中真正地体现出来。

在这个层面上,应该有3个基本点:社会组织的实践及教育;社会行为及实践教育;个人行为的自律教育及实践。在管理教育中要认真地进行学校和学生组织建设,让学生对社会组织有完整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各种学生组织的建设一定规范化运作,不可随意,不能可有可无。学生在组织中的活动也必须是认真负责的,不可马虎。要营造让学生自己做主人的组织活动环境,培养他们的行为能力和行为约束力,进行自律性教育。在提倡创新型社会的今天也要把鼓励创新、实践创新作为教育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有保证措施。

2.5教育目标方面

学校作为教育组织,它的目的性、目标性不是十分的清楚,使教育过程中资源整合、配置的方向性必然产生一定程度的模糊。特别是对师资和管理力量的整合协调,由于方向不太明了,效率和效果比较差也是意料之中。比如根据职业教育的要求对老师也有几种分类,每类如何定位,要求有怎样的素质,提高素质的方向等;学生管理体制怎样建立,有什么样结构的管理队伍,队伍素质提高的方向在哪;学校的学生本位如何体现,在学校的民主管理中学生的作用是什么,怎样发挥;学校和社会相关组织的联系如何梳理,建立怎样的关系才能实现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的共享,等等。

2.6管理体制方面

警示教育心得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革新已经成为了许多教育学者的研究内容,也是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所以在当前这一背景下,加快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进行深度融合,从而使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得到创新和改革已经成为了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信息化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环境过程中进行信息传递,而信息传递的方式主要是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充分的教学资源,并且结合一定的媒体资源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教师的引领下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力,主动建构知识信息,提升学生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课堂中,学生是接收教学内容的主要成员,教师则负责引领学生进行信息接收,并且要为学生创设相关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在这一环境中最大限度的获取知识并解决实际的应用问题。

二、信息化环境中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特征

1.突破传统空间和时间限制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信息资源不断的积累,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学资源可以在信息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所以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教师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用于教学手段中,而学生则可以利用共享信息进行新知识的获取,而且这一过程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需要固定在学校范围内,也不需要占用课内学习的时间,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也可以开展同步的自主学习,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展现出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新生活力。

2.多途径整合教学手段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形式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口头表述和文字教材,在当前的信息化环境下,多种媒体协同应用,使得教学手段百花齐放,教师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将音频视频文字等多方面的媒体资源进行整合衔接,让学生在新形式的教学环境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并将这一经验与传统的理论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再结合一定的虚拟学习和实践训练,就能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这些教学手段的整合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习积极性,从而增强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

3.丰富教学资源共享

现代信息技术将课堂教学的环境变得更加丰富,课堂信息来源更加广泛,这种信息技术的介入不仅提升了知识的质量,也提升了获取知识的效率,多种资源形式的呈现可以带动学生的感官,使得学生的学习环境成为一个立体化的空间,多种教学资源进行不同形式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更多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教学资源的共享也可以将优质的教学资源进行不同区域的分享,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

4.促进师生协作发展

一直以来教学都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信息化的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变革,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活动的设计,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掌控,而学生则需要借助多种信息资源进行知识的丰富和积累。这就需要学生依托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对信息进行选择与分析,借助教师的引领进行学习。信息化的环境会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也让师生之间更容易形成互动,两者协作发展,减少师生之间的障碍,促进师生在协作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能够收获更多的知识。

三、陕西省大荔县职教中心信息化环境的职业教育现状

当前陕西省大荔县职教中心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已经初步进行职业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但是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的内涵理解不充分的情况,他们认为信息化教学只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并不能为职业教育带来较大的改变。实际上,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只是信息化教学的其中一个特征,从本质上来说,信息化教学就是将信息技术和教学理念进行深层次的融合,产生新的教学方法手段,尤其是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通过翻转课堂和微课程等多方面信息技术都可以为信息化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这类的课堂可以让学生享受到个性化教育,通过自身发展需求来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自主进行学习提升。由此看来当前陕西省大荔县职教中心的教师还没有准确的理解信息化教学的本质,所以在职业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四、大荔县职教中心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1.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当前大荔县职教中心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通过一定的教育理论进行支撑,从人本主义理论来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潜能,教育就是通过对学生的培养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而发掘自己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所以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引领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不能将思维局限在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传统模式中,应该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国家对教育的信息化建设需求,对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并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中融入人们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在理论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

2.优化信息化教学模式

从大荔县职教中心现有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来看,当前的职业教育模式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和信息反馈,产生对客观事物认知与问题解决方案,教师需要把握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主旨,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自觉建构知识和技能,明确学生的未来发展职业规划,制定相应的职业规划目标,教师要对学生的发展目标进行阶段性启发,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在达成阶段性目标后也要对目标达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将贯穿始终,不仅会记录下学生的发展目标,也会把发展过程中的学习内容进行统计,使学生能够在达成目标后进行更好的自我评价。

3.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融合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进行设计的目的就是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为了呈现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深究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影响的各类型要素,并进行科学的设计,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操作方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中的各项要素,而且不仅要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也需要对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筛选,对于信息化教学资源也要进行课程类型和教学内容的考量,结合学生基础和教学目标进行恰当的选择,以实现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进行有效融合为基础,构建信息化环境的职业教学新模式。在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整合创新,一方面要建立起切实的信息化教学推进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开展相应的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模式改革理论和实践研究,对于较为成功的教学模式进行肯定并推广,使更多的职业学生受益,除此之外也要积极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对现有教学结构、方法、程序等多方面要素进行规划,形成符合教学目标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4.构建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信息化平台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信息化平台是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实现信息化的必要条件。从技术层面来看,信息化平台建设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信息技术环境,无论是视频还是音频都会以其特有的性能影响教学活动的进行,各种信息化模式也会被自身的传输特点进行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开展的制约,所以需要在技术层面将信息化教学环境进行科学化搭建,使信息化教学的实施变得更加顺畅。

结束语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当前信息化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开展的依托力量,这一模式是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结合,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变革,而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准确把握信息化环境下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征,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合理化应用,并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创新发展,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为我国职业化人才的输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建.高职教育改革中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2431(19):134-135.

[2]燕艳,李潘坡.基于课堂教学模式重构的“互联网+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框架探究[J].教育与职业,2024(04):92-97.

[3]张新祥.信息化背景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困境与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7(35):33-37.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