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9852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80分钟。
艺术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教育;运用策略
艺术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其精神内涵的沉淀和发展十分重要。融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教育,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契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以及心理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艺术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1.有利于塑造大学生良好的品格
大学教育除了专业教育外,还要配合良好的人文教育,才能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行为等不偏离艺术教育的初衷,而且形成每个人特有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都会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因此,有了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支撑,学生的思想品质、人格魅力、艺术鉴赏能力、审美情趣、专业技能和理论常识等都将得到升华与夯实。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理念和价值观
在艺术教育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艺术内容进行鉴赏、审视,来获得更高的欣赏能力。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标准不断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理念不断得到升华。同时,艺术教育中渗透较高的价值理念,使得学生的品德更为积极向上,道德观逐渐形成,人的情怀不断赋予正能量,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体系。3.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力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可以丰富大学生各方面的生活,包括情感、学习、交流、合作等,以追求更美的同时,使得心理积极向上,心理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坚持不懈的精神得到培养,从而意志力得到锻炼。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艺术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到艺术教育的课程内容之中
高校艺术教育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渗透进去,在德育、美育的同时,加强心理教育,使学生素质在各方面有所提升。另外,在艺术教育中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实践渗透进去,利用实践环境使学生体会和感悟艺术价值体系,逐渐形成独立的价值观,促进学校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到校园文化之中
艺术教育离不开校园文化氛围的烘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样离不开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离不开艺术的参与,在音乐、舞蹈、画展、戏剧表演、文艺会演、读书节等活动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作为活动宗旨,使学生在校园活动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此外,还要注意网络信息化、社会主流人文对学生艺术素养及价值观的影响,教师要积极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远离误区,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3.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到教职工工作之中
素质教育改革后,教师变为服务主体,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进行艺术教育时,教师的艺术素质尤为重要。因此,高校对艺术教师进行考核与把关,只有教师的价值观符合社会发展,才能在艺术教育中传播正能量。教师艺术素质在教职工作中需要不断锻炼和培养,通过艺术活动、艺术竞赛、艺术培训和多校艺术横向交流等,才能组建高素质的艺教队伍。同时,要对教师进行价值观、道德观、师德师风进行考核,将评、审、聘、奖惩进行结合,调动教师艺术教育的积极性,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艺术教学中,实现艺教质量的提升。
4.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到艺术教育实践之中
高校艺术教育实践形式较多,学生在社会艺术氛围中不但能感悟艺术的魅力,还能够体会社会艺术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才能生存和发展,从而理解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的发扬艺术。此外,通过艺术活动的策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艺术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会演、音乐剧、小品、话剧、音乐、画展等艺术活动,从中感悟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产生共鸣,树立正确的艺术价值观。
5.借助网络资源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
网络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体乐中运用,使高校教育资源实现共享、即时与随时性共存,给学生提供了更自由的学习平台。高校要利用好网络环境的便利,对艺术教育资源、艺术在校园的传播途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线的校园艺术门户网站,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价值观、艺术观进行培养和实践。在网站内,价值观反复熏陶,艺术内容更生动和丰富,且随时随洒进行艺术鉴赏,更受学生欢迎。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
1.文化主旋律和艺术多样化的关系
艺术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内涵,是文化发展的主旋律,而艺术的发展就呈多样化特点是必然的。同时,校园艺术环境的优化,需要各种各样的受欢迎的艺术作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与主导,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高校艺术资源和艺术表现风格的保护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不可忽略的内容。而且,在推动价值观渗透进艺术教肖时,也要以艺术创新到艺术变革来提升l校园艺术价值,使艺术发展实现科学化、人性化和可持续化。
3.借鉴与反渗透的关系
艺术无国界,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均可作为借鉴的教育案例。但毕竟国情不同,要以价值观为根基,防范负面文化的渗透和价值观渗透,将价值观与艺术教育有机融合,提升艺术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姜海霞.依托艺术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学周刊,2016
艺术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开启人的基本品质或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弘扬人的真、善、美本性为基本内容,以促进人的积极、主动发展,形成健全人格,实现人的潜在价值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公民素质,不仅是教育领域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艺术具有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三大社会功能。它们和艺术的真、善、美的品质是契合一致的—真作用于认识,善作用于教育,美作用于审美。艺术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开展艺术教育,是大学生实现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的重要时期,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加强德、智、体育的同时,加强艺术教育,能够使学生性情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四有”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艺术的教育、认识功能都是在审美的基础上进行和实现的,审美是艺术的主要功能。无论艺术创作还是艺术欣赏,都是作为创作者或欣赏者的“人”,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到艺术形象中去,带有强烈的审美情趣,使自己的感情得到升华。因为美的认识和教育作用,主要是通过感情的引导来灌输审美情操和陶冶性情的。人们在艺术中可以获得全身心的审美教育,这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的教育具有解放思想的品质”(黑格尔)。美育不仅可以陶冶性情,而且影响着人的世界观,增强自觉性,求得自我解放。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和说理教育相比,具有恳切真挚的情慷,所以能摈弃强制性,牵动人的心灵,启发良知,从而起到积极主动的教育作用。
二、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取向
文学艺术不仅承传人类积累的知识,也不断丰富和优化人们的精神世界,包括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艺术教育曾为我国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做出过巨大贡献,以崇高的精神风貌对人民群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造就了人民崭新的精神境界,也促进了几代社会主义新人的健康成长。当代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是建设祖国未来的有生力量,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水平和新颖的知识结构,思维活跃,因而在当代大学生的培养教育过程中,更应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艺术教育在道德素质中的价值取向
艺术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也就是说艺术具有一定的教化的功利性,通过艺术教育,可以使人们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或坚定某种信念,对道德修养方面表现出很强的辅佐性。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美术可以辅冀道德。美术的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的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物质文明日益蔓衍,人情因亦日趋于肤浅,今以此优美而崇大之,则高洁之情独存,邪秽之念不作,不作惩劝,而国乃安”,深刻阐明了艺术作用于道德的教育功能以及审美活动对人的精神气质的深邃影响。蔡元培大力提倡“以美育代替宗教”,也是因为作为美育的主要载体艺术具有辅佐道德进步的教育功能。卡巴列夫斯基认为:“美育的根本意义和最终目的在于对人进行思想和道德的教育,而艺术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有力、最出色的工具,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永远不会有那么一本教科书,它能如真正的、伟大的艺术那样,对人的灵魂、内心和意识产生那么巨大的作用。”以艺术教育为主要载体的美育具有艺术形象的直观性,对陶冶人的心灵,培养人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特殊的作用,就是说,以美育为目标的德育活动,更加注重形式的灵活性、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充实性,活动的艺术性,使大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品质教育,以审美的心理自觉接受思想品德之美,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审美观,进而形成科学进步的人生观、道德观。讲授艺术渊源,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讲解中、外艺术史,使学生了解和比较中、外艺术的发展历程,熟知中华民族创造的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还可以通过讲解艺术价值,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艺术作为表现生活、传达思想的形式,博大精深,在祖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传统艺术越来越多地受到包括外国人在内的人们的尊崇,表现出巨大的艺术生命力。通过学习学生就会接受一些艺术知识和美学观点,耳濡目染,心追手摹,逐渐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认识生活、表现生活。
2.艺术教育在智能素质中的价值取向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基础,科学与艺术的双重超越,是人全面发展趋向的最高目标。科学作用于物质文明,艺术作用于精神文明,二者是一种互动关系,科学的发展能促进艺术的发展(包括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艺术中包含着科学的普遍性规律,并使科学充满人文精神,钱学森先生将之归结为“科艺相通”。马克思主义审美哲学认为,人对世界的掌握方式有三种,即:艺术的、精神的、实践的,最后统一为精神的,从而掌握真以实现善,认识必然以实现自由。艺术能够通过反映和掌握科学所难以达到的那些方面的生活,来把握丰富多变的感性世界,它善于发现世界上神妙莫测的过程和日常生活中平凡中的“美”,艺术使人的感觉更加灵敏,感情更加丰富,艺术是人的心灵与自然界之间的文明的棱镜。美育与人的认识能力紧密相连,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智力不可能离开感觉体验的灵敏性,不可能离开对周围事物直至对自身怀有的美学激情,人的感觉和知觉越灵敏,他的自身周围获取的见闻就越多样,他对事件的评价就越深刻,他的内心世界就越丰富和光明磊落。②自由自觉创造的艺术美的普遍形态,是人类认识世界创造自身的实践性劳动。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永远是创造关系,无论创作还是欣赏,人在审美领域的创造是充分发挥肉体和精神力量—理性知解力、美的感悟力、想象力等。因此,艺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一个人对艺术的感知,不可能长期滞留在体察和满足的个人认识兴趣,必然会积极地作用于创造、发展自身的能力,学会对其他事物、活动的创造态度,即艺术能激发他亲手创造美好事物的愿望,并培养这种能力,即创新能力。美能够启迪人的智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敏锐的观察力,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特征,掌握客观规律。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学生受到自然美、现实美、人格美、文化美、艺术美的熏陶,受到艺术形象的感染和艺术技能的训练,智育得到迅速发展。
3.艺术教育在身心素质中的价值取向
人格教育是发展个体良好人格特征的教育,其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动机水平,形成一个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和控制的机制或系统。艺术教育是个性的美学需要,它会开发智力,激发求知欲望。艺术教育中,学生通过实践亲身感知美的现象,逐渐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使每个人的能力得以表现和发展,使集体的精神生活更丰富多彩、集体更加团结。通过欣赏各个门类的艺术作品,可以使学生得到或奋发或愉悦或舒畅等不同的艺术享受,唤起内在的美学鉴赏力,表达个性的美学意识、美学需要和美学志向,发展个性内在的精神世界。艺术教育犹如人直接感知、体会周围世界的和谐性,可通过培养美学情感,丰富人的内心的精神世界,从而陶冶情操,培养高雅的情趣和气质。引导学生学习艺术家高尚的人格和美德,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塑造美好心灵。艺术教育的积极作用还在于锻炼学生谛听和观察艺术乃至周围生活的能力和本领,教育他们了解自身和他人的精神世界。在艺术领域积极从事活动的习惯,会培养学生以美学的态度对待任何种类的劳动。在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艺术比赛、艺术服务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优良品质。同时,艺术教育也体现了体育精神,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本身就是调动自身的积极因素,进行与自然、社会的对话与交流,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体育本身就是力量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的人的力量、技巧以及形体等,也正是艺术所要表达的内容。比如艺术体操本身就是舞蹈、造型艺术与体育运动的完美结合,在体育运动中直接体现出艺术美。在艺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欣赏不同美的同时,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巨大潜能,把对社会、对人民的贡献作为人生的追求和乐趣,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优秀人才。
三、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的途径
1.课堂艺术教育与课外艺术教育相结合
艺术课程教学是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是搞好艺术教育的前提。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考虑到艺术门类的齐全性,而对常见的艺术门类如绘画、书法、声乐等,要有所侧重。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提高,也可以以学习小组、艺术研讨、艺术观摩等方式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延展和深化课堂教育内容。
2.知识传授与艺术训练相结合
艺术知识的传授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方面,但艺术训练也不容忽视,如音乐中的发声方法的训练,绘画的表现形式、表现方法训练,艺术欣赏与审美等。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的体验与实践,才能更深地体会和理解艺术的内在精神。
3.显性艺术教育与隐性艺术教育相结合
除了课堂教育、课外教育等显性艺术教育途径外,学生所讲的周边环境也能传递艺术教育信息,对人的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即“环境育人”,如在校园内设置人文景点、教室内悬挂名人字画的美化、文化化活动等都是很好的隐性教育方法。
艺术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所谓全面素质并非单指个体心理生理的先天特征,而应包含后天培养练所得的文化因素。素质包含了个体与群体先天素质和后天素养之所得,应包括:(1)身体素质:指体质、体能、体魄以及身体力量运动的诸多特征;(2)心理素质:指认识、意志、情感、机能品质及特征;(3)知识经验(科学、文化、专业);(4)价值观念;(5)实践操作;(6)人际交往。可见素质教育涉及和指向的是个体和群体全面素质的培养、提高和发展。实现这样的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和执行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毫无疑问,艺术教育在实现和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
把包括绘画艺术在内的艺术教育标举到今天的高度,绝非空穴来风。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许多教育家、社会学家们认为,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艺术素养这三个文化疆域知识的融合贯通是新世纪全面型文化素质的基本内涵。人们曾以挑剔的眼光审视艺术教育这“匹”“马”是否能够同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教育并驾齐驱,现在终于认定这绝非一匹“驽马”。
1.何谓“绘画艺术教育”
绘画艺术教育这个概念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模糊不清,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绘画艺术教育方兴未艾,但大部分陷入各种误区。考察古今中国绘画艺术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用一种现代的眼光和开放的视野对此进行探究。
我国古代绘画艺术教育的观念和实践大体上是注重教化、审美、实用三大价值取向。最最记载于《左传》的伦理教化的绘画艺术教育;记于《考工记》中的实用绘画技能艺术及魏晋南北朝的审美艺术等都是很有思想的,值得我们学习。如那时人们注重整体素养的提高,古人论画不盯技法,而将画品视为人品――道德境界、文化修养、生活阅历的综合反映。因此,绘画艺术教育决不仅限于技能而是要全面学习。明代董其昌曾指出:学画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邱壑内营,成立甄鄂,随手写生,皆为山水传神矣。”自古倡传师古人,师造化,师心源。
近代以来的绘画艺术教育是指1840年以来160年的绘画艺术教育。前100年突出特点是片面强调实用意义,到解放后,特别是近20年来,从开放的视野出发,提出全面分析绘画艺术教育,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美术教育,绘画艺术的概念似乎不言自明。其实不然,以往人们对其理解往往各执一端,或者强调绘画本身,或者着眼于教育功能,认为就是通过绘画达到通过德育智育的目标,这些看法是比较片面的。绘画艺术教育是一个“绘画”、“艺术”、“教育”多元整合的结构元素。重视“绘画性”即绘画操作和创作,使绘画艺术教育过程成为一种活生生的操作、创造性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教育性”至力于发掘和发挥绘画艺术教育的多种教育功能和效应,实现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所具有的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艺术性”使整个绘画艺术教育始终沐浴在审美的洗礼之中,在艺术美的熏陶、感发中潜移默化。如果用一句话来界定绘画艺术教育的含义,表述为:“它是以绘画为媒介和载体,施受双方共同参与操作,并通过艺术的体验和领悟从而达到人的全面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活动。”它具有动作上的简易性、自由性,效应上的非强迫性和融洽统一性的长处。
2.绘画艺术教育的性质、特点
从总体上讲,学校的绘画艺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这一性质决定了学校绘画艺术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将绘画艺术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向他们普及美术文化,而不是注目于少数美术尖子。全体性是保证绘画艺术教育不背离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是普及性和基础性的。在保证全体学生具备基本的美术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再谋求包括绘画艺术教育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人人都是艺术家,”“没有单纯的画家,只有把绘画作为自己多种活动中的一项活动的人们。”这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理想描述。其实在人类早期社会,艺术与生活就是溶为一体的,从人的天性讲,包括绘画在内的艺术属于全体人民,它被体现为全民的一种素质。由于社会分工,虽然涌现出个别艺术家,但广大群众却成了“艺盲”,以广大民众的无艺术换取个别的高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艺之哀。艺术教育的关键是要把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绘画艺术知识技能有机的结合,要游于艺,但又不专于艺,使绘画知识技能成构建人的基本素质的积极因素。著名艺术教育家罗思非德指出:“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于何处。”
艺术并非高不可攀,它也具有自我实现的性质,因为绘画艺术本身展示的正是人的丰富性。用绘画作为自我表现的方式有促于消除学生表现欲上的压抑感,让学生更积极地表现自我,在绘画活动中即使表达的方式不成熟,表达的意图模糊也仍然可以从中发现学生总把别人难以介入的自由价值作为目标,这种没有压抑的自我表现若得到呵护而稳定的发展,就催进自我实现的萌芽发展。
绘画艺术教育鼓励个体差异。在学校教育中,似乎只有绘画艺术教育竟评鼓励学生个人特质充分自由发展,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统一要求。学习过程是激动自己心灵,张扬个性的过程。作为素质教育,它是一种情趣的过程,绘画教育目的不在于受教育者能否为家,甚至不在于其作品的结果如何,而是让学生专注过程,体会从中的乐趣。沛西.能讲过一句很有启发的话,他说:“解决教育上极大多数实际问题的钥匙在于了解游戏。”这正是绘画艺术教育不同于一般科学理性教育以及影视,文学等其它门类艺术教育特性所在。
3.绘画艺术教育对发展全面素质教育的功能价值
3.1 绘画艺术教育的文化建设价值。
作为素质教育的绘画艺术教育,虽然不以培养专业画家为目的,但是培养和造就无数懂得绘画,有能力用绘画语言表述其情思意趣的美术文化建设者,拓展了绘画空间,促进以绘画为中心的美术文化建设。因为绘画所有的价值功能都是靠创造绘画作品和从事绘画活动来实现,而不论它是原创.摹仿.精品还是平凡之作都是不同层次,不同程度性质的绘画艺术教育成果。形式多样的绘画作品为大多数群众提供精神粮食,同时也为自己拓宽了发展的空间。
3.2 绘画艺术教育能促进审美教育功能发展。
审美教育是人类社会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塑造一钟感性情感,按中国传统美学说法,也就是陶冶性情。”通过性情的陶冶,最终达到精神境界的提升和生命感受的丰富与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绘画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它能够有效改变人的视觉态度.培养人的视象感受力,从而培养出审美视知觉。在生活中大多数人是用实际的生活目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他们总难超越实用的目的,所以视象感受能力弱,而功利主义分辨力强。一般的人,包括那些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人形象直观力.联想力几乎丧失,造成艺术趣味底下.审美能力缺乏。由此若要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趣味,首先要改变人的视觉态度,培养人的感受能力,提高他们对形式美感的把握,同时以直接方式陶冶人的生命情感,树立一种超越的自由态度,和谐有趣的行为方式。绘画艺术在这方面作用无疑是其他艺术教育门类所不可替代的,受教育者得到了一种高雅的生活趣味,充实闲暇的活动,以高品位的情感取代低级庸俗的行为,从而全面提高了人生活的审美素养。
3.3 绘画艺术教育能促进人的健康心理发展。
心理教育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日益受到关注,这是因为在社会高快发展中,快节奏的生活,超负荷的学习.工作,让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各种心理障碍。有人把依赖.脆弱.焦虑.孤独和固执称为当代青少年五大不良心理,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心理.治疗和纠正不良心理,使人的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各种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各种潜力得到和谐发展和有效开发的心理教育,就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绘画是作画者心理现实的展示,所以,它有着丰富深刻的心理内容,绘画中蕴涵的心理内容和绘画过程本身所具有的心理效应在心理教育方面有独特的价值。
在学生学习中,作为普通绘画艺术教育虽不以创作为教育目的,但必要的.经常性绘画作业.习作仍是教育内容之一。从心理教育角度来看,绘画作业完成的整个过程,正好是一种心理磨练的过程,这是绘画作业本身的特性所决定,它恰好对学生心理素质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首先绘画过程是高度自主.不带任何强制性,是高度个性化,不设任何统一的条框,受教育者完全可以自由发挥.主宰,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认识自我,久而久之养成自知.自尊.自信.自强以及独创.革新等良好的自我心理,使盲从.依赖.自卑等心理得到矫正。其次绘画要专心安静,具有严谨的条理性,对浮躁.焦虑.粗心等不良心理的消除,纠正具有很好效果。完成作业的成就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强自信心理。各种课外活动开展(画展.校园画刊.手工角)都可增强学生之间交流协调合作机会,对克服和矫正孤独.封闭.自卑心理都有很大助益。
3.4 绘画艺术教育促进道德教育的发展。
鲁迅在谈到美术的德育功能时指出:“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之人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鲁迅这段话道出了绘画教育能辅翼道德教育,促进道德内化,催化道德形为走向自由。如欣赏罗中立的《父亲》,画面在大屏幕上巨幅画像冲击视觉时,学生目簦口呆,来自农村的学生若有所思。课后,不少学生改了铺张浪费的毛病,说画上的“父亲”就是自己那在农村劳作.节衣缩食供自己上学的父亲。可见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有时真能发挥预想不到的道德教育作用。
3.5 绘画艺术教育促进智育教育。
作为素质教育的普通绘画艺术教育,主要不是灌输绘画知识和技法练习,而是培养视象感知和视觉思维的能力,进而培养艺术情趣.陶冶情操。这就不同于一般的智力教育总是舍弃感性而形成一种普遍的理性思维模式,认知逻辑结构在教育过程和方式上,一般的智力教育总是以某种符号.文字表达概念.定理.公式等严密的理性知识灌输给受教育者,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和强制性,而绘画艺术教育正如前所说,是具有形象直观性,情意自由性,两者性质不同但又具有和目的的互补性。绘画教育能提高认知的强度和统摄性。如罗思非德所言:“在我们的教育制度中感觉的开拓和成长都被忽略,如果没有艺术教育的话,儿童几乎不会注意到感觉的意义和性质。”在整个教育中绘画教育在训练人的视知觉形象兴趣,增强视觉捕捉信息的灵敏度,提高对事物基本图形的识别力,提高视觉图象的记忆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无疑将直接促进智力发展。
3.6 绘画艺术教育促进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
绘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技术性,它对操作系统的训练,能使受教育者获得最佳的技术操作程序和技术发展意识。在人生的孩提时代,绘画活动当是他们接触并实施最早的操作活动之一。从小学到工作,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非艺术专业的学生简直就没有多少技术操作性的训练,所以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绘画艺术教育活动,使学生通过对绘画的学习与训练,获得一种技术意识就可能为他们将来从事技术性的工作提供一般的模式,使他们能够迅速的进入技术过程,实现心眼手等的快速协调。
如果说在过去,人们是“将就的”生活着,那么现代和将来则是“讲究的”生活。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求生活的主人具有创造生活美的能力,品位生活美的情怀。普通绘画艺术通过以上证明正是培养这种能力.陶冶这种情怀,因此绘画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审美教育,还是能提高全面素质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2] 罗思非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
艺术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一、艺术与伦理道德的结构因素
(一)艺术与伦理中的认识因素
人类通过劳动实践,创造了产品的造型,并运用多种符号创造了艺术形象,这不仅是个体行为,也是群体行为,凝聚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等的关系,于是也就有了时代性、民族性很强的伦理规范。所谓道德认识,是人的道德行为的理智方面的根据,是动机、目的和出发点,决定了道德品质的性质。而道德行为则是道德认识的具体实践,外部特征及所产生的效果,是外在直接表现,可把握的,是关于某种知识及行为对社会、对人类有利或无利这样一种价值意识。社会道德规范是以“应……”或“勿……”的形式表述的道德认识,即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做,等等。比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仁义礼智信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以及相沿成习的伦理规范。人们在社会生活历程中可以逐渐理解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范,一般情况下,这些认识又是可以通过逻辑推理来加以说明的,越是对它们的意义、价值认识得深入,就越能提高个体道德行为的自觉性。
艺术审美认识与伦理的道德认识有着截然不同的形式。艺术的审美判断也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且是先有判断然后才有美感。但这种判断不是逻辑的,它来自于对形式的直观把握。这种直观并不限于感知觉领域,不限于指出审美对象“是什么”,更主要地在于这个形象“表现了什么”,是比认知更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即对艺术的审美理解。比如,凝望着画中一棵迎风傲雪的青松,你会凭添一股豪情,那来自松树的形状气质,同时来自你对它所富含的一切信息感知、想象、情感融入后的领悟和体味。因此,艺术审美理解不同于道德认识,不像道德认识那样受外在社会条件的直接制约,也不包含现实利害关系。审美主体可以超越日常社会生活的功利观念并借助想象力给予主观的、自由的解释。这种理解通常被称为审美理解的自由性或非功利性。所谓“主观的、任意的”并非无根据的任意外加,它是在对象唤起的一定的情感定向上发生的,同时受审美主体既往的生活经验和当时的心境所制约。有时,还必须在潜意识中去寻找根据。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审美理解的多义性或不确定性。
(二)艺术与伦理道德中的情感因素
道德情感是指在个体道德行为中所体验到的情感,主要是以责任感和义务感为标志。但在实际行为过程中,个体所体验的不限于此,还会体验到各种各样的情感。一般而言,道德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只有当主体与行为对象存在某种责任关系时,责任感才是道德行为的初始动力。如父母对子女,成员对集体,公职人员对国家和公民都负有一定的法律上的或伦理上的责任。这种关系会在一定的情境下使个体产生或强或弱的责任感,从而发生一定的道德行为。但有时也未必有什么社会关系,如助残扶贫,则是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程度,在情感上的一些表现,某些道德行为结束之后,会有胜利的或失败的情绪体验。一种胜利的满足感,同时又得到了社会舆论(家庭、教师、集体、社会公众)的鼓励时,情感将成为有利于行为习惯化的动力,并能促进个体内在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巩固。一个人随时随地都能表现出符合一定时代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时,他内心的义务感、责任感,对他人或全社会的关心将是一种持久而稳定的情感,我们称之为道德情操,它将成为个体人格的组成要素,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境界。
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在于,它不是由行为对象的物质利害、道德价值直接引起的,而是由观照对象的外在形式引起的。审美情感不像道德情感那样与明确的个人或社会功利直接联系着,也不像道德情感那样直接引起行为反应。也就是说,它不与个人利害相关,不直接转化为行为动机,而是在于求得超越与不朽,即在感性形式中求得道德的永恒,以及一种自由感受。艺术之所以是引起审美情感的最佳对象,就在于它可以引导审美主体远远超出个体的狭隘的生活经验而获得极为广泛丰富的情感体验。身在山林的人可以通过绘画观赏到大海的波涛,身在闹市的人则可以在田园交响曲中体味到田园生活的情趣,而身在和平安定环境中的人可以通过电影、电视看到并体验到为保卫和平而在前线舍身战斗的战争生活。特别在那些具有深厚历史社会内容的小说、戏剧、电影和电视作品中,一个人可以在自己的心中重现各种各样性格与命运的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我们借助于艺术所特有的审美魅力可以同艺术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体味他们的欢乐、烦恼、痛苦、忧伤、愤怒……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中,可以使自己的内心情感生活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充实,并升华到一种新的境界高度来审视自己以及周围的一切。这种获得不限于某种满足感,而是愈来愈高的,以情感倾向的形式所表现出的审美判断能力。
(三)艺术与伦理道德中的意志因素
作为社会成员,需要不断抵制各种诱惑,而去自觉服从道德行为规范,这就需要自控意志。人的意志力是这样一种心理因素,它表现在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克服困难和阻力,控制个体行为,抵制对立因素,从而始终如一地服务于某种任务以保证行为达到目的。道德问题的核心就在于人能否克制某种自私的欲念而作出有利于他人,有利于集体,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向前发展的行为抉择。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和意志力的强弱,可以成为衡量内在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能力的标志。如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赵蒙生是在一种强大的外部压力下,不得不压下逃避战斗的意愿走上战场的,但经过一次出生入死的血与火的考验之后,在英雄们的壮烈形象面前他照见了自己过去的卑微、渺小。古人说:知耻近乎勇。在高尚与卑微、伟大与渺小之间,他选择了前者,永不离开部队。所以,意志力乃是道德品质获得稳定发展、道德行为得以成为习惯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人在审美过程中,觉察不到意志这一心理因素的作用。不论现实生活中的美还是艺术美,都具有一种对人的情感发生作用的形式,吸引审美者自觉自愿地进入美的欣赏之中。
如果审美对象必须依靠意志力驱使人们去接近它,那么,不是因为这个审美对象并不美,就是因为主体完全没有审美需要或能力。这时,审美对象同人的审美关系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就审美心理结构的特点来说,似乎不需要意志力作为必要的心理要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审美是自由的,是无利害或功利性的。这正是审美的本质特点。但并非可以绝对地说审美与意志毫不相干。从审美过程的前期来说,总有些生活中的功利欲念存在于心中,妨碍采取一种审美态度和产生审美注意进入审美过程,如果想获得审美享受就得努力去排除这种欲念。作为审美的效果,审美过程中的情感可能转化为某种审美期望、审美需要,激起对美的执著追求和创造,这都不能说不含有特定意志因素。审美不包括意志的强迫,却含有意志的自由,因此,道德行为转为自由意志、自由选择,正可借助于审美。艺术的审美心理结构和伦理道德心理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呈现为相互渗透状态。一般地说,审美心理结构是以情感为核心并由多种心理功能参与构成的内在文化心理结构;伦理道德心理结构则是以意志为核心,同时包括其他心理功能参与构成的内在文化心理结构。相对于整体心理结构而言,均属于子结构体系。
二、艺术教育与伦理道德教育的区别
艺术与伦理道德的诸多不同,导致这两种教育之间有着很多区别。
(一)教育行为的自由性与强制性
艺术教育总是借助一定的艺术媒介诉诸受教者的感官、情感和心灵,使受教者在感官上充盈愉悦、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在心灵上得到陶冶。这种审美愉快之所以能够普遍发生,是因为艺术教育所凭借的艺术媒介可以激发受教者的审美态度,满足其审美需要,换句话说,可以摆脱日常功利欲念,从而获得自由感受。因而艺术教育无论就施教者看,还是就受教者看,都具有自由性,就是说以自由的方式进行艺术教育。对受教者来说,并不需要特殊的强迫和努力而是在轻松自如状态中获得艺术享受的。因而,乐于为人所接受。比如,一场精彩的交响演出,对于爱好者来说,自然是热烈期盼,盛装前往,屏息静听,或为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所鼓舞,或为莫扎特的《安魂曲》而哀怨,或为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而动情,这一切投入均表明了接受者的一个明确态度———喜欢,而这是自由的,没有什么人强迫,喜欢或不喜欢尽可以自由选择听与不听。由此可见,艺术及艺术欣赏与艺术接受以其特有的自由性特点,使艺术教育的行为自然而然地是自由的方式,任何试图强迫行为都是徒劳的。
与艺术教育相比,伦理道德教育的接受方式不可避免地带有外在强加性。道德观念、道德准则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它表现为已经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规范性要求。各种道德规范和比较稳定的道德舆论要求社会成员予以遵守,这些都具有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性质,而法律的强制约束实质上又是道德规范得以维护的后盾。然而,这些并非总是与个体内在的需要以及青少年通过家庭邻里、社会集团所受的影响具有天然的一致性。相反,只有节制、压抑那些不符合社会制度要求的欲念才能实现道德教育的任务。比如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高科技异常发达的时代,构建21世纪中国的和谐社会,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就要求个人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义务,无形中对个体施加了一定的社会道德影响。这种道德影响,总是带有外在的强加性及规范性。因为社会本身在发展过程中也会不断完善,社会无法满足每个个体的需求与欲望和利益,而若使人们明确现状并以平衡心态调控自己的行为,就必须通过道德教育环节,以调节个人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利益相接近,并确保后者的逐步实现。
(二)教育方式的动情性与说理性
以情动人,是艺术教育的基本方式,就是说,艺术教育的施教者利用一定艺术媒介以唤起受教者的审美情感,达到塑造、净化情感的目的,让人的心灵追求高尚。无论从艺术教育的过程,还是从艺术教育的效应来看,动情是贯彻始终的。电影《巴黎圣母院》作为艺术教育的媒介,令人们所接受的首先不是那些对神权的批判,对封建王权的指责,而是故事及人物的悲剧命运和对美与丑的深刻阐释。视觉诉诸的是情感,引发的也是相应的情感判断:为艾丝米拉达的美动情,为卡西莫多的真而动情,为福娄罗神父、菲比斯及甘果瓦的丑和恶劣而动情,报之以审美的喜怒哀乐,审美的鉴赏力和对巨大的悲剧美的震撼享受就在这一观摩过程中培养起来,这是艺术教育活动所给予的。
艺术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不是理性说教的深刻程度,而是情感感染的强烈程度。它只能通过激动、唤起情感的深度、强度和指向性来加以衡量,只能以艺术媒介在多大程度和什么方向上调动起人的丰富的情感体验,以主体在多大程度上和在什么方向上对艺术媒介作出情感的反应为依据。比如,1999年春节晚会上一曲《常回家看看》,几乎感动了全国的男女老少,朴素易唱的曲调,平白直抒的歌词,就像一位年迈的母亲在絮絮叨叨地想念、期盼着忙碌的儿女一样,厚重的情感感染着人们,歌曲在人群中传唱,而且男女老幼皆会唱,普及率如此之高,是近些年来流行歌曲不多见的。这种积淀着深厚理性的情感,不是对生活无限制的渲泄,而是由理性所规范并在想象中诱发出来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渗入了艺术的目的性。艺术教育所要培养和调动的正是这种审美情感———一种超越于生物性的升华了的高级情感。所以,艺术教育以情动人,以审美情感启迪人的心灵,并净化、塑造人的崇高情感。道德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把社会道德转化为受教者内在的道德品质,并表现出相应的道德行为。实现或完成道德教育任务,从总体说,不外乎通过理论教育和生活实践这两种基本形式。就理论教育而言,不像一般的理论研究,不能是抽象的说教,否则就达不到道德教育的目的。所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道德教育与艺术教育行之有效的一种情感渗透方式。在现代人类安全需求之外,更多的是需要情感人文关怀。因而,道德教育中也有着强烈的情感因素。一方面使受教者形成与道德认识、道德理想需求一致的道德情感;一方面使受教者改变与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理想相抵触的情感。但是应该指出,培养道德情感与艺术情感教育是不同的,其中,包含着强烈的道德功利的情感,并且在道德教育中,情感教育从属于道德理性教育。
(三)形式的观照性与实践的功利性
艺术教育对艺术媒介的形式的观照,区别于道德教育的实践功利,它需要借助艺术媒介来引导受教者形成某种审美态度。电影《红高粱》在观众们看来,是张艺谋理想与美的符号化,蕴涵在他思想里的情感与观念通过光、色彩、人物造型、故事结构表现出来,打动和感染观众。而制片人则不同,他关心的是如何将这一艺术产品推向市场,获取它的经济价值。因而,艺术教育中的受教者,即审美者关心的不是艺术物质实体,而是它在感知觉中的整体映象。这就引导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保持物理空间上以及心理上的“距离”,引导审美主体打消物质上的功利目的,排除概念认识和逻辑思考,从而形成一种审美态度,即超越日常生活和科学生活的态度。
需要强调的是,在艺术教育中,形式观照的“非功利性”和“心理距离”作为艺术教育的心理机制来加以强调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合乎艺术教育规律的。艺术形式观照,可以用审美形式诱发想象,发展审美想象创造力,从内心深处引起人的深刻的审美情感。然而,艺术审美感受是一种心灵演绎的骚动,情感上的共鸣和感性中的领悟,它只能在形式的观照和想象运动中产生。只有艺术审美想象达到一定深度才会激发起深沉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与想象的交融,是物我之境,移情与同构的心理现象。这就像人们常说的“观山则情满于山,临海则意溢于海”。艺术教育只有借助形式的观照,牵动想象,才能进入审美的境界,陶冶心灵。和艺术审美教育相比,伦理道德教育所要求的道德品质只有见之于受教者的行为并产生具体的效果才有意义,道德教育当然不是道德空谈而必须服务于社会的功利,见诸实践。为达其目的,就必须使受教者树立正确的行为动机,并充分理解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什么,它对社会与个体有什么意义,对这些理解得愈充分深刻,道德行为愈带有自觉性。否则,就有可能在相同的行为中潜藏着不同的行为动机,有可能产生非常危险的后果,即表里不一,或称伪善。
道德教育不可能完全保证内在道德品质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习惯化。其一,有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其二,就主体的心理结构来说也有多层次和多种因素发生作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各种因素不一定总是能够按道德心理结构的静态模式的要求自发地进入一种稳定的和谐的状态,即知、情、意、行四者之间和谐与平衡是不可能经常自发地达到,还会出现“言行不一”等多种不平衡状态,因此,才需要专门的道德教育,让受教者在实践中去体验、观察,及时给以更有针对性的教育。道德行为也是人的意志自由选择能力的培养,而人的意志力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和不断强化。由此可见,道德教育必须是实践性的,人在社会实践中去不断接受行为规范,完善自我。
三、艺术教育与伦理教育的联系
(一)艺术教育与伦理道德教育的相互渗透
个体的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心理过程始终贯穿着这样那样的情感体验,而以情感判断力的形成为其结果。在一个道德行为的过程中也同样发生着这样那样的情感体验,而行为结果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又作为一种反馈信息对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发生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其中,情感的介入正是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一个很重要的互渗内容。正是情感活动在艺术与伦理结构之间作为一种信息通道把二者联系起来。艺术教育正是借引发起的情感活动作为联接伦理结构的渠道、中介,从而使审美情感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动力。任何一种道德行为总是以道德认识为基础。但是,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有时会构成“他律”与“自律”的矛盾(社会要求转化为内在需要的矛盾),对道德主体行为者而言,解决这些矛盾可以借助艺术教育中所获得的审美情感为中介来发挥其催化与调解作用。因为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尽管有其形态上的区别,但都属于人的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均以生活中的情感经验为基础,又都是生活情感的升华,是一种融合着理性,发生于个体又与社会相通的情感。所以,在艺术教育的影响下,可以使受教者脱离单纯的个体生理欲望和占有欲的控制而进入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借用的话说就是变成“脱离低级趣味的人”。特别是在艺术审美中,在施教者的引导下,受教者将会经历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不到的情感体验。而那些以现实社会生活为题材,具有强烈的政治、伦理倾向的艺术作品,可以产生直接的、巨大的情感的冲击力渗入伦理心理结构,使人充满道德激情。例如,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至今仍在鼓舞着人们中华民族奋然前行。但是,艺术教育对道德教育的作用并不以艺术本身是否包含明显的伦理观念为条件。只要是代表人类社会共同价值取向的艺术,都可以熏陶浸润人的心灵,使人的精神需求由低向高发展,内心世界日益丰富、趋于高尚,更加社会化,更加善于体验他人之所感,理解他人之所想,从而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互助。同时,艺术教育也有待于道德教育、伦理情感的支持。越是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就越容易同艺术产生情感共鸣。所以,一个有崇高的理想与道德修养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一定艺术修养和人文精神的人。
(二)艺术教育中的道德评判
就内容而言,艺术虽然不能等同于道德,而艺术中的道德内容却是可以通过教育得到清晰的评判的。比如,爱国主义在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中就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永恒的表现主题。但爱国主义的含义又有着不同的时代本质特征和民族特色及丰富多彩的形式。在杭州西湖边的岳飞墓前,有一幅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将一忠一奸的平实明白道德伦理评判组织在短短十四个字的诗的艺术中。这种形式的教育是更生动的道德教育,因为艺术品中所涉猎的重要深刻内容,是将艺术教育引向更高层次的审美状态,促使受教者在对艺术品的创作与欣赏中,感受真与善,明辨是与非。
艺术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1 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1.1 能够弥补艺术教育缺乏
学习理工科的大学生,大多数从高中起,便开始偏向数理化等理科学科的学习,对文史类的课程大多数简单学习一下,难以做到深入学习,从而致使学生知识结构存在较大的缺陷。同时,理工科学生个人能力也大多数偏向于逻辑推理能力,对文学、艺术接触的机会不多,从而缺乏一定的发散性思维。然而,对于文学与艺术来说,其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必要的帮助,所以,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其也应该补充艺术课程的学习,进而使其艺术教育得到有效弥补。
1.2 能够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未来人类思想发展必将会把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将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结合起来,能够对学生人文精神与创新能力做到同时培养,所以,艺术教育的开展,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对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起到帮助作用,更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培训,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3 艺术素养是通识教育组成部分
通识教育的开展,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各个学科都有所认识,进而使得各个学科的知识得以融会贯通,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对通知教育都开始重视起来,然而,对于艺术素养教育来说,其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创新模式构成
对于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来说,其创新模式包含三部分,分别为接受中介、接受客体与接受主体。所谓的接受主体,即是大学生群体,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其在接受艺术素质教育时,并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存在主观能动性。在接受时,接受主体存在现实性、多样性与生动性等特征。艺术素养教育作为大学生的一类对象性活动,一般会收到接受客体的信息,而对于接受客体来说,其主要是与艺术素养教育相关联的一些客观信息,其会被归纳到艺术素养教育活动当中,被当做成教育过程作用对象来对待。接受客体会根据大学生自主意愿与接受能力来完成选择,但是接受主体与客体之间,会相互影响。接受客体对教育内容会起到决定性作用。从哲学的维度考虑,所谓的接受中介,便是事物间相互转化、联系的中间条件与环节。而在艺术素养教育开展时,接受中介会将接受客体与主体衔接起来,使其能够相互作用与影响,让教育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3 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创新模式的措施
3.1 课堂教育能够提高教育实效性
作为理工科大学生接受艺术素养教学的主要途径,课堂教育在开展时,通过艺术基础课、专业课与选修课等相关课程的开展,能够使艺术素养教育得到有效开展,并可以为其它艺术素养活动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保障,对教育实效性的提升,有着较大裨益。
3.2 团学活动促使知行合一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团学活动对大学生学习与生活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团学活动一般色彩较为鲜明、主题较为突出,在开展时,常常能够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因此,各类团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极大程度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使大学生做到行知合一。
3.3 校园文化能够创造教育环境
作为校园生活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对学生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校园文化的打造与发展,来创设一些艺术氛围,进而使理工科学生在艺术氛围包围下的校园文化中,完成艺术素养的培养,使校园文化与艺术素养教育起到配合效果。
3.4 借助网络基地丰富教育平台
网络作为当代社会主要的信息载体,已经逐步成为高等教育实践新的实践阵地,网络平台的出现,也为艺术素养教育开展的重要平台。借助网络途径来开展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目前已经成为很多高校开展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需要在艺术素养教育开展时,对网络利用程度做到进一步开发,借助网络教育的优势,来完成艺术素养教育的推广。
3.5 参与学生社团激发艺术灵感
高校中存在的各式各样社团,会吸引一大批学生主动参与,在这些社团中融入艺术素养教育,会使学生自觉参与到艺术创造当中,并在激发学生创作灵感的同时,让学生艺术修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为理工科学生专业课学习起到辅助效果。
3.6 唱读讲传来保持主流方向
作为四位一体的一整套流程,唱读讲传包含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与传箴言。在艺术素养教育中,通过励志歌曲的传唱,通过名篇名句的传颂,通过社会典型与模范的讲述,通过古往今来箴言的传承,来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同时还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社会观,是艺术素养教育的一大创新。
3.7 借助保障机制使教育顺利进行
一是完成管理机制的创建工作。完成艺术素养教育地位的确定工作,成立一支艺术素养教育专业的师资队伍,并完成教育管理体系的创建工作。同时,还需通过对国外艺术教育开展现状的借鉴,来做到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不断完善与丰富艺术素养教育理论体系,做好艺术素养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行与实践。二是,完成评价体系的构建工作,以评价促进建设,其中评价体系应当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校实施考核,另一方面是对大学生实施考核。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学校进行考核,都要使其有所关联,进而一并促使艺术素养教育在理工科大学生群体得到有效开展。
4 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创新模式的运行
不管是接受主体、客体还是中介,均会采取方案实施、信息反馈、方案调整与效果评价这四个环节来形成一个整体,进而得到统一的运行机制。对于整个运行机制来说,一共包含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为四个环节相互作用于影响,进而构成统一的运行机制;第二个层面为教育内容、教育活动与接受活动三方面在教师方式与心理认知的影响下,构成统一机制来运行;第三层面为艺术素养教育开展途径,包含上述提到的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等措施,借助循序渐进的过程,来达到机制运行第三阶段。这三个层面的实现,能够使艺术素养教育接受中介、客体与主体间做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能够从物理过程向心理过程实现转变。在心理接受过程的促进下,艺术素养教育中的接受主体,会表现一定的外化行为,进而会产生有效循环,完成统一运行机制的创设,保证艺术素养教育目标最终得以实现。这三个层面在实施时,相互作用与联系,并能够构成鲜明的层次、达到良好循环的效果,为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开展了新的模式。
上一篇:艺术活动心得体会{精选5篇}
下一篇:艺术审美心得{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