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精准教学心得体会{5篇}

心灵的港湾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5781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4分钟。

精准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应用数学;准精算师;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146-02

一、我国精算教育及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体系简介

一般认为,中国的正规精算教育是从南开大学引进北美精算教育制度而形成的南开大学与北美精算协会(Society of Actuaries,简称SOA)联合进行精算教育模式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末,在美籍华人、美国天普大学终身荣誉教授段开龄博士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南开大学与北美精算师协会于1987年11月,签订合作协议,在南开大学创立精算研究生教育项目,并于1988年秋季招收第一批精算研究生。在“南开―北美”联合进行精算教育之后,出现了不同方式培养精算人才的模式。1991年,湖南大学(原湖南财经学院)开始招收精算本科生。1993年,英国精算师协会(Institute of Actuaries,简称IOA)与中央财经大学合作引进了英国精算师教育与考试体系,成为中国继引进美国精算教育之后再次引进的国际精算教育体系。1998年西南财经大学引进日本精算教育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精算教育陆续在中国各地高校发展起来。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办的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试,委托中国精算师协会组织实施。自2000年首次举办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以来,至今已有十余年。2010年12月14日,中国精算师协会成为国际精算协会(IAA)正式会员单位,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获得了国际精算教育标准的认可。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于2011年春季开始实施新体系。新体系分为准精算师和精算师两个层级,其中准精算师部分由八门考试科目组成,每门考试均为3小时笔试。具体科目为:数学、金融数学、精算模型、经济学、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会计与财务和精算管理。申请准精算师资格应满足的条件:(1)具有本科(国家承认同等学历)以上学历;(2)通过以上全部八门科目的考试。目前我国没有设置专门的精算本科专业,大部分院校是在保险专业中开设精算学的相关课程,只有少数院校在保险学专业或数学专业或统计学专业中设置精算方向进行招生培养。本文试图探索在我国地方多科性普通高校应用数学专业开展以准精算师资格考试内容为核心,培养准精算师卓越人才的一种培养模式。

二、在应用数学专业开展准精算师卓越人才培养的可行性

2010年由中国精算师协会组编的《精算管理》一书中对精算师有如下描述:精算师是分析风险并量化其财务影响的专门职业人员。他们综合运用数学、统计学、经济学、金融学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在保险、金融及其他领域中,分析、评估不确定的现金流对未来财务状况的影响。精算师作为管理队伍的重要成员,他们擅长和专注于将专业分析技能、商业经营知识和对利益相关者的理解综合起来,帮助团体理解其决策将会带来的财务影响。这个定义充分地阐释了精算理论的内涵和精算师的职业定位。从专业学习的角度看,作为未来的精算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数学基本功,还要掌握经济、金融、保险和财务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作为数学专业的学生在经过必要的数学专业基础课学习后,打下了较好的数学理论基础,相比其他专业学生,在学习精算类课程上具有更大的优势。从就业需求的角度看,未来几年我国精算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精算人才,但我国精算教育的起步比较晚,为了适应精算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我国地方多科性普通高校应用数学专业开展精算方向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探索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三、准精算师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

明确精算本科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搞好准精算师卓越人才培养的关键。首先,我们要培养的是未来的精算师,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应当是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所以培养的学生必须系统地学习作为一个精算师所应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其次,要为学生未来从事精算师职业铺平道路,那就是在读书期间有计划地全部或部分通过中国准精算师资格考试。所以我们确定的培养目标是以中国准精算师资格考试内容为核心,教学要求高于准精算师资格考试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精算专业基础理论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基本功和金融保险基础理论,研究分析能力强,擅长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保险及社会保障、精算与数量分析工作的专门人才。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制定了一整套准精算师卓越人才试点班的教学文件,包括学生的遴选与退出机制、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编制、教学进度的安排等。

1.选择机制与管理模式。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或愿意从事精算职业,所以为了探索出在应用数学专业开展准精算师卓越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通过组建准精算师卓越人才试点班的形式进行。作为一种探索也不适宜将规模搞得过大,以20人左右的规模为宜。我们事先制定了试点班成员的选择机制,在大学一年级后,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中选拔有意愿、成绩优的学生设立准精算师卓越人才试点班,对教学试点班实行双轨制管理,即学籍仍隶属原招生班级,上课则单独编班。通过两届试点班的实施,证明这种管理模式基本可行。

2.培养方案。准精算师卓越人才的培养方案与普通应用数学专业的培养方案的显著区别在于将参加中国准精算师资格考试纳入到教学培养体系中,因此其专业课程的设置紧紧围绕中国准精算师的资格考试课程来设置,但又不同于单纯的职业培训,对其知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的要求又高于中国准精算师的资格考试的知识内容。

3.课程设置。根据培养方案,我们以中国准精算师的资格考试课程为基础,设置了精算学课程模块。中国准精算师的资格考试共有八门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不完全等同于相应本科的课程,因此我们根据每门考试课程所包含的内容,结合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将其拆分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随机过程》、《利息理论》、《投资组合理论》、《精算模型1》、《精算模型2》、《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会计与财务》、《寿险精算数学》、《寿险精算实务》、《非寿险精算数学》、《非寿险精算实务》和《精算管理》等课程,这样既适应学生参加中国准精算师资格考试的需要,又满足作为一个本科生应该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的要求。

4.师资队伍。准精算师卓越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一支既懂数学又懂精算的复合型教学团队来支撑。因此,建设一支具有既懂数学又懂精算的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教学团队,是实现准精算师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人力保障。我们通过实行课程“承包制”,来组建教学团队。在上述拆分的十五门课程中,《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会计与财务》分别交由学校经济学院和会计学院负责授课,其他十一门课程分别由数学系10位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承担,每门课程由两至三名教师负责“承包”授课,同时每位教师也要至少“承包”两门课程。

针对准精算师卓越人才试点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主要通过集体听课,进行研讨,同时与学生保持密切互动,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同时,聘请校内外专家讲学,选派教师出去进修学习,交流经验,开阔眼界,提高教学质量。

四、实践效果及经验

目前已经在我国一所普通地方多科性大学应用数学专业中开展了2010级和2011级两届准精算师卓越人才试点班,其中2010级共20人,2011级共10人。从试点班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情况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国准精算师的资格考试共有八门课程,截至2013年年底,2010级学生在进入试点班的两年半时间里已有2人通过了全部中国准精算师资格考试课程;3人通过了七门;1人通过了六门;4人通过了五门;1人通过了四门;1人通过了三门;6人通过了两门。2011级学生在一年半时间里已有1人通过了五门;2人通过了四门;3人通过了三门;1人通过了两门;2人通过了一门。预计两届学生中各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在毕业之前能够通过中国准精算师资格考试的全部课程,获得中国准精算师资格。通过准精算师卓越人才试点班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们认为:

1.学校的重视和支持对试点班的成功运行至关重要。应用数学专业自招生开始,学校就提出要以精算作为一个发展方向,为试点班精心组建了一支精干的教学队伍,并派出教师到国内精算教育开展较早的学校学习进修,为后续工作储备师资和经验。在试点班首期开班筹划中,学校十分重视在学生中的宣传工作,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报考率非常高,让试点班选到了优秀的学生。在试点班的教学运行中,学校给予了一些政策上的支持。这些措施为准精算师卓越人才试点班的成功举办提供了保障。

2.学生的选拔工作对试点班的学习效果影响显著。准精算师卓越人才试点班是在数学专业学生中通过学生自愿报名,学校组织笔试和面试,然后择优录取的。进入试点班学习本身就是对学生前期学习成绩的一个肯定,大部分学生认为能进入试点班本身就是一个荣誉,因此比较珍惜这一学习机会,自愿报名的学生不少,这样可以从中选拔一些感兴趣、有理想、有信心、有毅力、自觉性强、成绩好的学生加入。从试点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大部分学习刻苦、勤奋上进,只有个别学生难于跟上进度而退出。

3.教师的精心投入对试点班的教学效果十分关键。精算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师都是挑选出来的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在课程教学中认真负责。每门精算类课程的课后作业,都要求学生全部做完,教师要全部批改,并进行讲评。学生受到较严格的训练,为参加中国准精算师资格考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试点班的管理模式有待探索。目前对试点班采取的是在专业学习上单独编班,集中管理,实行开放式动态管理。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后,如果觉得自己不适合在试点班学习,可以申请退出,同时其他学生也还有机会申请加入试点班,给学生较大的选择余地,可以消除学生在选择上的一些担忧。而学籍的隶属关系仍属于自己原所在班级,公共课和集体活动仍在原所在班级进行,这样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但造成了多头管理,有时会导致混乱。学生的进入、退出制度也要跟选拔制度相配合,否则会造成试点班的不稳定。并且,学生的退出和二次申请加入最好在试点班开班后的第二个学期前完成,否则容易造成退出的学生在回到原来专业班级后,跟不上专业学习。

通过准精算师卓越人才试点班的教学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实践结果表明,在地方多科性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开展具备“准精算师”资格或基本素质的卓越人才的培养是可行的。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适当扩大规模,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精算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达布西拉图.关于地方高校保险精算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学研究,2011,34(5):61-67.

精准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村教育;精准扶贫

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

(一)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

何谓“农村教育”?学界尚无定论。当前,主要存在三种界定方式:(1)“地缘说”,认为农村教育即为农村地区的学校教育。如,李少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农村教育就是指县和县以下的教育,包括县、乡(镇)、村教育”[1]。(2)“对象说”,认为农村教育是针对农村人口开展的教育。如,陈敬朴指出:“一般把发生在农村,以农业人口为对象并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称之为农村教育。”[2](3)“面向说”,认为农村教育应以服务农村为宗旨。如,1991年农村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农村教育被定义为“由扫盲教育、基础教育、职业和技能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所组成的,为农村发展服务的综合化教育体系”[3]。笔者认为,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县域内的基础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以及当前服务于农村的职业教育、成人培训均属于农村教育的范畴。

(二)农村教育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小学净入学率99.9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4],教育发展的重心已从普及数量转变为提高质量。但是,不可否认,农村教育生态现状依然令人堪忧。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以城市为中心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全国农村中小学为对象的撤点并校,一场“城市包围农村”的“教育革命”拉开序幕,我国城乡之间的教育鸿沟有增无减,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严重,许多地区的农村教育走向萧条[5]。1.学生方面:家校距离远,孩子们不得不寄宿求学,导致乡土情结的淡化与亲子教育、人格教育的欠缺。而进城读书,又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很多农村学生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学生辍学率上升;校车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合并后的学校人满为患,教育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等。2.家长方面:教育观念滞后,一方面视教育为逃离农村的跳板;另一方面,高昂的教育成本、渺茫的升学希望、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读书无用论”在部分农村家长的心中升温,他们宁愿让孩子在家务农或随其外出务工,因此,在许多农村学校,存在普遍的“隐性辍学”①现象。3.教师方面:或被裁退,或被转岗,面临巨大的心理、社会压力,乡村教师的待遇亟待提高。“超编”和“缺编”问题并存,师资结构(年龄、学历、职称等)不合理,部分学校十几年未新进过教师,优秀教师的流失,严重影响重要学科的教学。4.学校方面:“巨无霸”学校的管理难度较大,生师比攀升,生均教育资源减少。此外,如何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如何有效地整合师资力量,如何开设与农村生活密切联系的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亦是农村学校面临的难题。

二、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战略意义

(一)维系国家稳定大局,推进民主政治进程

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一些传统村落逐渐衰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国家城镇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农村人口比重回升,农村并没有消亡。2014年,义务教育的城镇化率已从2009年的51.04%达到72.55%①,显著高于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伴随教育资源向城市的大量聚集,我国农村仍有超过6000万的留守儿童和3500万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城镇化率的快速攀升显然是畸形的,有违教育公平、机会公平的呼声,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农村教育精准扶贫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选择。“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他们无异于被剥夺了自己做出决策、选举和参与政治过程、行使国家管理权的能力。虽然我国的扫盲运动成效显著,但是还有超过5000万的文盲半文盲。②相对来说,在农村,特别是边远贫穷的农村地区,农民的教育程度普遍低下,如何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如何避免他们的子女成为“新文盲”,事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人民当家做力的落实。

(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教育与经济密不可分,双向影响。如图1所示,国家经济社会系统是农村教育的外部环境,为农村教育制定政策、供给资金和师资;农村经济社会系统是农村教育的内部环境,为农村教育提供生源、筹措经费。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说,“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鼓励,农民将把黄沙变成黄金”,而农村教育精准扶贫正是外部环境给予农民的投资机会和有效鼓励。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提出了农村人力资本理论,他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决定于知识的进步和把这些知识运用于生产比从前更好的物质资本形式”,而知识的进步和运用有赖于教育与培训。舒尔茨视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并指出初、中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远高于高等教育。按照舒尔茨的观点,许多农村地区之所以经济萎靡,是因为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而农村孩子的受教育年限、质量均不如城市孩子,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对农村学校的投资欠缺[6]。农村教育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势必会带动农村甚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三)保护文化的多样性,遏制离农、弃农倾向

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学校教育服务于主流文化,教育内容与乡土文化“圆凿方枘”,农村孩子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一方面,他们渴望通过教育实现“跳龙门”。另一方面,教育内容与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处事准则和风俗习惯格格不入,为了适应学校生活,他们不得不进行“再社会化”,从而加剧了“离农”“弃农”的倾向[7]。城乡一体化固然要实现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市场等要素的相互融合,但积厚流光的农村文化作为无可替代的国家软实力,绝不能成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牺牲品。在农村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要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充分发挥农村学校传承民间艺术的特殊功能,如编织、剪纸、幺妹舞、皮影戏、泥塑等,注意培养孩子们对家乡的深情,尽可能避免“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的悲剧,实现农村与城市、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美美与共”。

(四)促进社会畅通流动,消除贫穷代际传递

在大多数国家,农村都是比较贫困的地区,农民都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他们往往寄希望于教育摆脱贫穷、走出农村。依据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的精英理论,社会分层结构一直存在,但社会上层人员和下层人员的地位不能凝固不变,保持精英循环路线的畅通是实现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8]。非执政的精英人物上升为执政者,执政的庸才下降到非执政阶层,如果循环受阻,将危及统治基础。人人生而平等,在一个真正追求公正的社会,教育的确应该发挥促进下层人士向上流动的作用(如图2所示)。罗尔斯指出:“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高真正的同等的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9]农村教育精准扶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民和农村孩子在教育上先赋条件的不足,为他们成为“精英”开辟出路,让贫穷不再代际传递。当然,帕累托所谓的“精英”是广义的,泛指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里取得突出成绩的人。通过在农村开办多样化教育,不仅要使少数能升学的学生“榜上有名”,也要使大多数不能升学的孩子“脚下有路”。

三、农村教育精准扶贫体系的建构

扶贫始终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呕心沥血的伟大事业。1986年,我国进行第一次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政策调整,陆续确立了开发式扶贫、项目式扶贫、救济式扶贫等方式,诚然为扶贫攻坚做出巨大贡献,但问题积弊,如许多贫困户消极地“等、靠、要”政府救济金、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人情扶贫等,这显然不符合扶贫的初衷,严重影响扶贫的进度和成效[10],目前我国仍有5500多万贫困人口。③2013年,“精准扶贫”的思想顺势问世。精准扶贫既重视“输血”,加大对贫困人口的帮扶、支持力度,更强调“造血”,授之以渔,鼓舞他们的志气和信心,实现自力更生。中国的“穷根”在农村,教育落后是贫穷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教育精准扶贫是整个扶贫工程的“造血”系统。精准扶贫是相对粗放扶贫而言的,重在“精”和“准”。农村教育精准扶贫必须进行价值、对象、管理的精准定位。价值定位是通过观念引领行动。明确农村教育的价值选择是有效实施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策略的逻辑起点。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反映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而教育服务于社会和个人双重价值主体。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在价值定位上存在“离农”和“为农”的悖论,这源于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教育应秉持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的宗旨[11]。对象定位就是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是落实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策略的前提。为彻底“拔穷根”,必须积极探索识别扶贫对象的制度、方法,下定决心进行大规模的摸底调查和跟踪调查,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库,彻底搞清楚哪里穷?谁穷?为何穷?是否需要教育扶贫?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管理定位农村教育精准扶贫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涉及到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多个主体的责任划分,农户信息的及时更新,扶贫项目的设置,扶贫资金的投放、使用、监管及效率评估等。因此,必须明确事权、分工到位、精准管理。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是一个逐级递进的长期过程,农村教育精准扶贫,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构建全方位的扶贫体系。

(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精准改造

义务教育作为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21世纪初,义务教务的普及工作基本完成,但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差距仍较突出。义务教育的属性,决定其必须均衡发展。因此,政府在精准定位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和贫困原因的基础上,应加大教育经费的倾斜力度,有针对性地设置扶贫项目,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校车安全整顿计划等,改善薄弱的教学设施,配备优秀的教师资源[12]。同时,要帮助农村学校精心开办校本课程,注入更多农村元素,增强教育内容与农村文化的融合度。从而实现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和均衡发展。此外,在许多农村地区,高中办学面临瓶颈,必须谋定思变。初三是农村孩子求学生涯的一个转折,有能力升学的进入高中,剩下的学生该何去何从。“跳农门”“读书无用论”使得不少学生选择无奈辍学。事实上,中职的就业率稳居高位,2015年达96.3%。①在农村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要对高中教育进行“精准改造”,一方面,努力提高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另一方面,设法改变农民的陈旧观念,如设立“教育观念引导中心”、制定中职教育协作计划等,实现普高、职高双管齐下、并蒂开花。

(二)职业教育:打造特色、精准就业

农村教育存在“两头响声猛,中间受梗阻”的细腰鼓现象———现代职业教育的组织方式与农民获取非农生产技术的矛盾[13]。具体来说,国家积极呼吁重视职业教育,农村社会发展亟需职业教育,农民迫切希望通过非农技术摆脱贫穷,但实际上,去职业学校学习的农村孩子并不多。根据《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中,90%以上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53%为“农民与农民工”家庭背景,并且这两项比例呈上升趋势。报告显示,高职毕业生发展潜力逐步提升,月收入连续5年增长,以2012届学生为例,学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为2731元,3年后为5020元,增幅达83.8%,这说明职业教育具有“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显著功效。农村教育精准扶贫,必须打破这一怪圈。“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有关部门应积极协助职业学校[14],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于农村的水平。1.办出特色:依托当地区域环境和经济资源,设置特色鲜明、符合需要的专业,并配足设备和师资。2.保证生源:深入贫困家庭,引导高中毕业生、大龄青年正确认识高职教育,依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推荐就读专业。3.完善资助:在“奖、助、贷、勤、补、免”多位一体的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上,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并拓展扶助项目。4.技能培训:发挥职教的技术导向优势,挑选业务精良、实践能力强的技术骨干定期下村、下户,进行现场答疑、按需施教,培养新型知识化农民。5.立足就业: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指导,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

(三)高等教育:提供机会、精准招生

精准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创新教育必须以教师的教法创新为出发点,教法创新绝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新颖,而必须体现出实质上的先进性,包括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手段、评价方法等。

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呢?

一、建立新型的课堂结构,让学生在愉快中学

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都要善于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自由、宽松、安全的状态。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想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愉快的心理空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老师上课前要备课,同样地作为学生,上课前也要作相应的准备。学生课前准备的好与坏,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严格要求和具体的指导。

一般说来,课前准备包括思想准备、物质准备、知识准备等几方面,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同的课型课前准备不一样。如学习新课与复习课、新课与讨论课的课前准备就大不相同。相应的,教师就要根据不同课型给学生作具体的课前准备指导。学生课前准备的好与坏,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严格要求和具体的指导。为了使预习取得实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预习的具体要求。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中学

当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和引导,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欲望。创新不能只从结果上看,实际上,青少年学生创新精神的可贵不仅在于结果“新”,更在于“创”——获得“新”的过程。创新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独立探究精神,关键在于使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探究和独立发现。青少年学生知识和阅历都非常有限,教师要力求让学生树立独立探究的热情,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据此,在教学中应该去尝试:

发挥学生间的互补作用。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比如互相讨论。在讲授新知识时,首先拟定出讨论的问题,给出充足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想象,大胆的发表自己对新知识的见解和体会,参与到求知的过程中。再如相互质疑。在深化明理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教学的知识点,收集平时生活中同学之间的行为,互相提问,互相讨论,在讨论中自己得出正确的结果。

三、注重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操作中学

精准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人才;职业精神;培育体系;准职业环境教育

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一个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到“素质本位”的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人才培养的目标逐步发展定位为把工具主义和人文主义相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其内涵要求学生具备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须的基本技能(动手能力)、基本职业素质(关键能力)、适应岗位变化的应变能力和就业弹性、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其外延要求学生具备品质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审美素质和心理生理素质五个方面,更加趋向重视学生个性、品质、责任和精神的培养;同时,社会企业在录用高职毕业生时,也往往要求有知识、懂技术、有动手能力的人才,但更关注人才的思想品质、爱岗敬业精神和执行能力。社会的进步、产业的调整,对高职人才以人文主义综合素养为基本内涵的职业精神提出了新的挑战,对这一课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更显现出其不可或缺的价值。

一、高职人才职业精神的内涵与要素

职业精神是人们从事职业的根基,与人们从事的职业及其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是从业者所必须具备的内在素质;由一个人对职业的价值观、态度、职业理想、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等凝练而成的个体职业精神品质与职业生活相结合,形成具有导向性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影响从业者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品行,影响个人的精神风貌,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精神风尚。

古人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职业人才,要避免把人才培养为纯粹的“技术劳动者”,而是要强调把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合二为一进行教育,把人才培养为“技术人文主义者”。职业精神是高职人才的“软能力”,加强对高职人才“软能力”的培养,是企业、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职业精神具有特定的职业特征,不同职业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定要求和职业精神内容,但高职人才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作为独特的人才类型,在职业精神方面也有许多共性的特征,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核心要素。

第一,职业理想。是指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可以确定人生发展的目标,增强人生前进的动力,激励人生价值的实现,可以通过择业与求职、立业与创业、自学与求学实现职业理想;第二,职业兴趣。是指一个人探究某种职业或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特殊职业倾向,使人对某种职业给予优先的注意,具有向往的情感,影响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能促进智力开发、挖掘人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职业兴趣;第三,职业习惯。习惯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们的生活。良好的习惯是一种坚定不移的品质,变现为守时、专注、守信、注意细节;第四,职业道德。基本内涵包括,爱岗敬业:乐业、勤业、精业,诚实守信:诚信无欺、讲究质量、信守合同,办事公道:客观公正,照章办事,服务意识:热情周到、满足需要,奉献社会:把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摆在第一位。

二、构建高职人才职业精神培育体系

高职院校水平评估体系中对院校建设规划、专业规划、师资规划、实践性环节规划、校园文化建设规划都有明确的评估指标和考核要求,却没有将学生的职业精神培育作为重要指标。现阶段,作为高职教育两大主体的高职院校和学生都只重视职业能力,轻视或忽视职业精神,结果导致高职人才职业精神严重缺失。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职业理想模糊,对今后就业的专业对口性和成功就业没有自信,对实际职场缺乏体验性认知等等;各高职院校也只把职业精神培育停留在潜意识的理念层面,没有对之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更不用说把职业精神培育落实到实践操作和实施层面。

因而,构建高职人才职业精神培育体系,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企业、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根据高职人才的特点及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构建高职人才职业精神培育体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全方位、全过程系统设计,以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教师示范为表率,以实践教学为途径,引入企业化的管理理念,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辅之于学校专业渗透和职业生涯规划。

(一)教师职业精神示范表率

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精神,是教师工作的动力和源泉,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以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事业心为核心的最根本的教师职业精神主要体现为坚定的信仰之心、高度的责任之心、炽热的爱生之心、奋发的创新之心和锐意的进取之心,它是职业教育教师的思想素养、文化素养、教育素养、道德素养的综合体现。高职院校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进而垂范表率于学生,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符合社会、企业、学生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除了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之外,还有作为特殊身份的思想政治辅导员,他们肩负着师长、家人、领导、教练、监护人、咨询师、分配人、调解人、调查人、看护人、朋友等的各种责任,较多地、直接地接触到高职学生的方方面面,他们的职业精神及其示范与表率,其意义变得更为重要。高职院校辅导员要真正理解“为人师表”的教育精神内涵,要求自身首先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例如,首先要发自内心的与学生平等,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打心眼里接受并尊重你;其次是辅导员要具备一种乐观、坚定、向上的生活态度。管理学中常常将管理者的具体才能上升到性格、态度类的一些无法具体衡量的东西,辅导员乐观、坚定、向上的生活态度可以让其成功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时带出一批拥有相同生活态度和精神的学生,而这种精神若得到升华,就能让学生拥有无限冲破自己潜能的可能性。

(二)专业实践教学渗透体验

高职院校应把人才职业精神的培养纳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从课程体系架构、基础课程教学、专业课程教学、教学质量监控考核评价模式到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环节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渗透。让高职人才培养从入学初始就融入职业精神的养成,让学生在专业实践学习过程中,从对职业精神的2d认知,逐步成熟为3d的、具备全面、完整,包含敬业、责任、进取、合作、忠诚、创新、高效和服务品质的职业精神的职业人,顺利完成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三)校企共建,营造培育氛围

融入企业文化,校企共建校园文化培育载体。新时期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了校企之间的联系。依据高职院校的行业企业特色,在校企共建中,既要有整体规划,又要有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特色文化。通过校企联合、订单培育、工学交替等合作模式,引入企业化管理教育模式,在整体上引入吸纳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如团队协作精神、服务理念、管理理念、竞争意识、形象意识、激励创新意识、产品意识、民主平等意识等等,学校可在校徽、校标、校风校训、校报、校园网、管理规章制度、学生社团组建和主题活动中将企业文化的精髓进行内化,构建全新的校园职业精神培育新氛围,使职业精神养成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与行动。

三、职业精神培育实践个案——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准职业环境教育”模式

高职人才职业精神培育是完整的、系统的体系,需要提高认识,建立制度、创新突破,狠抓落实。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率先尝试突破职业精神培育的瓶颈,谱写了我国高职教育人才职业精神培育改革与创新的新篇章。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第一批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中唯一一所艺术类高职院校,2008年,学院领导选择将教学观念回归到办学逻辑的起点——培养出优秀的、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才。基于此逻辑起点,从观念上摒弃闭门办学,向社会打开大门,引进真正有社会影响的团队,为学校带来企业管理的培训机制,从学生非智力因素入手全方位打造符合社会、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准职业人,正式推出dctpes创新教学法,即以d: dream人生理想、c: career职业生涯规划、t: teamwork团队协作、p: personality性格与意志的塑造、e: experience职场经验分享、s: skill职场技能等六个阶段课程模块构成的“准职业环境教育”模式。

六个阶段课程模块环环相扣,层层递进。dream模块(人生理想定位),旨在帮助和引导学生理解设定人生理想的意义不在于个人是否成功,而在于对社会是否有价值,赋以学生们一种正确思考人生目标的方法,正确定位的人生理想可以为学生们自发性学习和热情的动力。career模块(职业生涯规划),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拥有了清晰人生目标之后结合职场环境付诸于实际行动,切切实实提高自身的求职竞争力。teamwork模块(职业化拓展训练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拓展训练是一种培训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培训方式,旨在激励人的斗志,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自信,创造性的发挥人的团队协作能力。personality模块(性格与意志的塑造),是为巩固和升华团队竞争优势的塑造,旨在帮助学生个体完善自我的修养和性格,关注学生的工作态度和意识、吃苦耐劳。experience模块(职场经验分享:职场精英进校园+班会+座谈会),安排职场精英进校园分享自身经历,通过扳回、座谈会形式,全方位的将学生从前四个阶段的倾听者、接受者、学习者的角色转化过度为提问者和总结者。skill模块(职场技能:商务技能+职场礼仪+沟通能力),让学生模仿职场工作的环境,学习和掌握职场必备的一些实用技能,通过对技能的领会帮助学生完成一种从外形到内在的转型。

“准职业环境教育”模式的提出,无疑为传统高职教育注入了一剂活源,开创了一种新的校企合作的模式,改变传统艺术教育与设计创意类企业所需人才素质之间的脱节,帮助高职生从入学起,便树立“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将专业知识与就业前景相结合,从心里和技能上,做好走向社会的准备;创造“准职业环境”,导入“准职业培训”,实现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转变与进步,在帮助学生获得职业技能的同时,获得适应职业环境的行为、思维、心智等自我管理及规划的能力,培养高职人才良好的职业精神,辅助学校提高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及初次就业起薪点。

精准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字:实习教学、技能竞赛、精、气、神

一、“精”标准阶段。

所谓“精”就是精确、精致、精准。它是一种标准,是我校特有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丰田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学生向技术工人转变、养成正确职业操手的途径。它包括三礼制度、安全卡片、周课题图、工艺卡等内容。在这个阶段中,教师担任主要角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种授课方式,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讲解、传授和指导下进行的,属于接受学习的一种形式。此时,教师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主导作用,教师的讲授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教学的目的上既明确又具体。在整个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把“精”这一标准贯彻始终。学生在操作时,从合理的站位,工量具的摆放到加工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在严格的标准下进行。在示范操作的环节上,教师必须把精准的工艺卡内容,精确的时间观念,精致的课题加工完整的演示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操作中的重点,并且在学生独立操作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让他们必须认真贯彻工艺卡上的每一个工步,每一个标准,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在“精”的标准下逐渐养成并且完成一个精致的课题。

二、“气”发展阶段。

所谓“气”就是一种气势,由已经养成的专业技能所反映出的一种自信。这个阶段的自信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在标准阶段的努力,自身的专业技能的逐渐提高,而形成的自信。二是老师所给予的肯定。这也是让学生建立自信的必备条件。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属于发现学习的一种学习形式。此阶段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和内在的学习动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发挥的空间,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创作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教学的氛围会非常活跃。会使学生在学习中随着技能的进一步提高而建立强烈的自信,同时会感觉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在面对学生的迷惑和所提出的问题时,一定要做到正确而及时的回答,让学生能够将已掌握的知识与新知识(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以教师的答疑或示范操作这些有意义的方式联系起来。应该特别注意的是答疑和示范操作应适可而止,应充分注重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因材施教”和“因需施教”。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是学生刻苦专研积极向上的助推剂。在学校三、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教师是与学生相处时间较长的人。孔子曾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建立教师的威信,给予学生更多的是爱心与鼓励,面对学生的失败,不能是讽刺和嘲笑。因为,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很多学生会发现自身的专业技能在第一阶段学习后已经固化而在这个阶段得不到提高,甚至觉得在倒退,进而丧失学习的兴趣。所以,在这个阶段建立学生的自信就显得尤为重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有这样的名言: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可见,在这个阶段的教学,教师给予学生思想的正确引导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神”成熟阶段。

所谓“神”就是高超的、娴熟的意识形态,自身所拥有的一种灵性和感觉。此时,学生所具有的这种神韵或这种意识,会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得到充分体现,在操作的过程中,轻松自然、取放工具规范有序,测量准确到位。这取决于“精”和“气”两个阶段的培养,也就是神于精、神于气,才能神于形。“神”往往会在学生参赛的过程中爆发,当他们遇到意外的事情,会处事不惊,游刃有余。成绩也往往会有神来之笔。神于精,即神源于精,当“精”达到一定境界之后自然就会离“神”更进一步;神于气,即神源于“气”,当“气”与“精”完美结合,二者合二为一之时,“神”也会有着它的表现,达到神于形的境界。“精”“气”“神”都能够很好地融于形而行于形,那么也就是将我们置身于无形。寄神于形,形神合一,形随神逸,看似无形,实则有形,但却蕴含更多的韵味在其中。当一名学生有了“精”与“气”的基础之后,便可以修炼自己的“神”,所谓“神”由心生,这个神就是我们所说的新思路、新灵感,从而得到新的创作。在“精”与“气”能够很好运用之后,神自然会应运而生。而这时,一位大赛选手才有能力去面对课题,才有能力去与对手竞争。

一个好的作品不是简单的按照要求做出来符合尺寸的零件,而是要我们将它的制作附上灵感,附上生气,让我们置身其中,让我们有了“精”与“气”的同时,寄神于形、神与形合为一体。没有什么技术能够代替对美好事物的感觉,将神与形统一之后,我们便与机床合为一体,我们的感觉(当然是来自“精”与“气”的基础)便成为了一种标尺,将寄形与神、形神合一都做到极致,第三个层面就是形随神逸,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三点,那么将是神来之笔,无论做哪一个工件都有一种驾轻就熟的感觉,无论遇到多难的课题都能迅速将其分解,无论多么没有思路的课题,都让我们找到很好的突破口。所以当我们有了这神来之笔之后,面对新事物、新挑战,我们不再担心,而是能够坦然面对。将“精”与“气”合二为一,朝着“神”迈出了一大步。寄神于形、形神兼备的作品将会让人赞不绝口。形随神逸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炼,是“精”“气”“神”的完美结合。到那时,比赛只是一种形式,而选手的操作技能将达到炉火纯青、对课题的分析制作游刃有余,选手的竞赛不是以胜出为目的,更是一种自身价值的体现、一种更高境界的追求、一种“精”“气”“神”完美的结合。

四、结束语

多年大赛的成功举办,多年训练选手的经验,多年选手优异成绩的取得,让我更加坚信“精”“气”“神”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更多的榜样形象,将“精”“气”“神”合理运用,教师给予选手更多的肯定,让选手在理论扎实、操作规范、娴熟的基础上,心理素质得到明显的提升,让潜能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学 辽宁大学出版社

2、高等教育心理学 辽宁大学出版社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