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神经网络的心得体会{推荐5篇}

风中残烛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921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7分钟。

神经网络的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网络成瘾倾向;成瘾类型;人格特质;心理健康

一、前言

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但过度使用网络会对他们的人格产生消极作用,也会影响心理的适应和健康发展,国外学者将这类问题命名为“网络成瘾”(IntemetAddictionDisorder简称IAD)。在我国,由于网络成瘾而引发的心理障碍或社会适应障碍等案例正随着网络的普及逐渐增多,其中大学生所占比例较高。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对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进行抽测,发现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在被试中占到6.4%

有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行为与网络使用者的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有较大的相关。Petrie与Gunn(1998)认为,互联网使用行为与态度和外向型人格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压力存在正相关。Hills与Argyl则认为,互联网使用者中只有外向型人格类型与家庭使用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Kraut等人发现,互联网使用可能取代了现实中的部分社会活动,从而降低了使用者的社会参与度和心理健康水平,产生消极的社会心理效应。网络成瘾与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网络成瘾的内部原因,越来越引起国内研究者的关注。了解高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能帮助我们有效地预测其网络成瘾趋势,但以往的研究很少从不同类型的网络成瘾倾向去观测大学生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如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信息下载成瘾等不同类型的网络成瘾者,其人格特征可能不同。本研究以宁波某高校的大学生为被试,试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及成瘾者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作初步探讨,为教育工作者在制定网络成瘾干预措施中提供理论参考。

二、方法

1.样本抽样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宁波某高校的一、二、三年级的30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发放的问卷300份,回收280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64份,有效回收率88%,其中男生115人,女生149人。

2.研究工具

所有被试均接受以下5个问卷和量表的测查:

(1)自编网络使用情况问卷,包括被试的基本资料和使用网络状况。

(2)用我国台湾大学的陈淑惠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测量被试的网络成瘾倾向。全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8。

(3)用由杨文娇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类型量表测查被试的网络成瘾类型,全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74。

(4)用SCL一90症状自评量表测量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

(5)采用龚耀先教授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量表测量被试的人格类型。

3.数据收集与处理

2007年11月底至12月初,按照测量手册规定的程序以集体测试的方式一次完成施测,测查时间约45分钟。

用SPSS13.0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类型的性别比较

在264名被试学生中,男大学生网络使用者人数为115人,占总测试人数的43.6%,女大学生网络使用者人数为149人,占总测试人数的56.4%。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得分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经检验,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男性更容易网络成瘾。(见表1)

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在网络成瘾类型上的得分发现,在人际关系成瘾倾向和信息成瘾倾向方面女性表现得更容易成瘾,而在游戏成瘾倾向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见表2)。

结合上面的研究,总体来讲,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成瘾,但是在人际关系成瘾、信息成瘾方面女性成瘾的可能性要大于男性。

2.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类型的年级比较

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和不同网络成瘾类型的得分比较(见表3),发现二年级的得分显著高于一年级和高年级。

对各年级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进行方差分析(见表4),通过事后比较,发现二年级与一年级和三年级大学生之间在网络成瘾倾向上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

对各年级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进行方差分析,事后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一年级大学生和二年级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成瘾倾向上具有显著差异(P

3.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网络成瘾倾向、类型的关系

根据中文网络成瘾量表总分,选取前27%为高网络成瘾倾向者,选取后27%为低网络成瘾倾向者。对高分组和低分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在心理健康的10个指标中均存在显著差异(见表6)。

对网络成瘾倾向和心理健康的10项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也发现,高网络成瘾倾向与心理健康具有较强的相关,其中精神病性和网络成瘾的相关最高,同时发现,不同网络成瘾类型与心理健康水平同样存在显著相关(见表7)。

4.大学生人格特质和网络成瘾倾向、类型的关系

通过对大学生人格特质和网络成瘾倾向、类型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个体的精神质、神经质和掩饰性与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和精神质、神经质存在正相关,与掩饰性存在负相关。在对不同成瘾类型的相关研究上,发现与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存在着显著相关,其中精神质、神经质与游戏成瘾、信息成瘾存在正相关,而内外倾性和掩饰性与游戏成瘾、信息成瘾存在负相关;人际关系成瘾与精神质、神经质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掩饰性存在显著负相关(见表8)。

5.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水平等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回归分析

基于上述相关分析的结果,以网络成瘾倾向为效标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考察性别、年级、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水平对其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精神质、抑郁、年级、朴实性和人际关系作为网络成瘾倾向的预测变量,回归方程非常显著,F(1,262)=24.38,P

四、讨论

1.性别、年级等人口学特征对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具有显著作用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性别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而在不同网络成瘾类型的性别差异比较上发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

在人际关系成瘾倾向和信息成瘾倾向方面女性成瘾趋向均表现出显著高于男性。而在游戏成瘾方面,没有表现出差异。这一结果和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极其不一致。李秀敏等的研究表明不同网络成瘾类型中男生显著高于女生。本研究之所以得出如此不同的研究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首先,目前网络游戏发展迅速,种类繁多,足以满足不同游戏爱好者的需要,男生可能更喜欢玩一些大型网络互动游戏,而女生则可能更喜欢玩益智、棋牌类、体验类等小游戏。这可能导致了在本研究中,网络游戏成瘾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的原因。再次,在网络信息浏览成瘾方面,虽然传统想法认为女生网络上关注信息的内容相对男生要少,但近几年,随着网络购物的风靡,越来越多的女生放弃周末逛街购物的时间,转而把时间投向资源更加丰富的网络商家。这导致女性网络信息浏览成瘾倾向要显著高于男性。这一假设通过对高信息成瘾倾向女生的谈话中得到了证实。

同时发现二年级网络成瘾倾向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在网络人际关系成瘾和网络信息浏览成瘾方面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二年级学生明显高于一年级学生,但在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年级和三年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在游戏成瘾方面没有明显的年级差异。这可能是:大一阶段由于学生刚进人大学时,对环境不熟悉,很多人还在延续高中阶段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方式,一般不太会投入太多时间在网络等事物上;进入大二阶段,大学生随着逐渐适应大学生活,大学生交际需求、探索需求、求知需求逐渐加强很多人选择网络来了解和认知社会;选择了网络来寻求关怀和支持,利用网络交际来回避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或人际交往挫折;进入高年级,随着对网络的新鲜感会逐渐消失。上网时间迅速回落。但网络游戏则由于其种类的丰富性和不断地更新发展,使其保持了对不同人群的吸引力,也导致了在网络游戏成瘾方面没有发现显著的年级差异。

2.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水平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

本研究发现scL—90的10项因子均与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相关。这一结论和国内很多研究的结论一致,说明“网瘾综合征”已经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无论是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人际交往成瘾、网络信息浏览成瘾,他们和scL—9O的10项因子均存在显著相关。但不同类型的网络成瘾与scL—90中的相关系数是不一致的,这说明不同类型的网络成瘾可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同层面产生影响。

本研究还发现在神经质、精神质上得分高的被试比得分低的被试有更高的网络成瘾倾向,而掩饰性得分低的被试比得分高的被试有更高的网络成瘾倾向。在研究不同网络成瘾类型与人格特征的研究中发现:精神质、神经质得分高的被试网络游戏、信息浏览成瘾倾向高,而内外倾、掩饰性得分低的网络游戏、信息浏览成瘾倾向高。在神经质、精神质上得分高的被试比得分低的被试有更高的网络成瘾倾向,而掩饰性得分低的被试比得分高的被试有更高的网络成瘾倾向。

神经网络的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原则,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客观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数字化技术是支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包含人文精神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本文所说的网络是指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实现便捷通讯和资源共享为目的,发展人的本质的虚拟世界。它主要是指互联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认清网络本质和影响为前提,利用网络促使网民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虚拟实践活动。in原则是指人们在既定目标和特定条件下,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必须遵循的准则和标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原则,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客观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的原则。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网上和谐发展的可能性

????由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构成的互联网诱发的数字化及其运用已渗透到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教育等领域,涌现出数字经济、数字农业、数字军事、数字教育等。数字化是网络的一个主要特征。网络可以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是地地道道的多媒体。虽然目前仍存在如电视、广播等远距离教学的模拟教学手段,但这些都将迅速被数字化电视、广播等所取代。

????数字化技术是支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是由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传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检索浏览前端平台组成的用于人们教学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数字化将是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核心。离开了数字化,现代与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将成为无本之木。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网络教学或其他教学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当然,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不纯粹是数字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简单应用,它是建立在数字化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一整套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传输快速的通讯网络和效果良好、操作方便的前端平台是数字化教育技术发展的核心,而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确立,则是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的可靠保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网络技术使得其外延有了无限扩展的可能,如果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角度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高科技飞速发展与人文科学被冷落,正是我们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二律背反。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处理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第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多元化并由此带来人文精神的散乱化。客观事物形态多样化带来人们主观思维模式的多样化,这是现实世界网络信息多元化的必然结果。网络世界是一个广裹的虚拟世界,是一个无视国界、无视种族、无视地域、无视权威、无视等级的世界。网络文化新观念诱导着人们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地审视社会,审视周围一切环境,而行为方式也表现为千变万化。网络新观念的特点是:非线性的网络思维、信息传递的多感觉通道、时空无限放大或缩小、中心消解的边缘化、信息无终极的流动、将抽象变为现实的虚拟手段等。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多了一些散乱,少了一些凝聚,行为就缺少人文精神。

????第二,知识资本、数字化技术产业化显得红红火火,人文精神却变得异常冷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培养特定网民的品格和精神,唤醒他们的心灵良知来支撑自己的一切行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它的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功能加大加强,但人文精神欠缺所造成的社会不良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数字化技术竞争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越快,往往越是不能很有效地培育人的真善美,反而把人性中好的因素压抑了或是扼杀了。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充分发挥和利用数字化技术为人类造福的优势的前提下,必须注意抑制数字化技术发展给人们带来的负面效应,认真处理好信息技术发展与人文思想教育的矛盾,克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大于内容的劣势,积极培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努力创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模式,把人文精神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1.网络的双刃剑作用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数字化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是柄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网络信息污染等危害人类的不利因素。网络信息中的黄色信息和黑色信息对沉溺其中的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至于那些利用网络从事数字破坏、盗窃、诈骗和洗钱的行为,则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由此观之,数字化技术必须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在提高产品的数字化技术含量的同时必须与高度的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即现代社会所追求的人才,不仅仅具有高度的科学素质,而且还必须具备高度的人文素质,是一种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整合类型。

????2.网络人文精神所具有的独特时代意蕴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人文精神,是人文文化的核心。人文文化一般而言是在一定时代一个民族认识人、对待人的思想观念、文化艺术、伦理道德,以及关于人的学说,这使人文精神带有时代的印记、民族的特色。但在网络时代,人文精神具有了不同于以往时代的意蕴、普遍的价值。网络技术第一次使人文精神的传播获得了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为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的人文精神的交流,奠定了广泛的基础。网络的即时性和共享性,为人文科学的研究,为共享人类思想文化成果提供了普遍现实的条件。但是,我们站在网络时代,发掘网络人文精神的时代意蕴,并不否认网络给人文精神带来的消极影响。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在看到网络给人文精神弘扬造成消极影响的同时,要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弘扬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精神的境界。网络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科学人文精神的弘扬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广阔舞台。我们要在“网络世界”的新舞台上,清扫各种思想垃圾,清除各种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因素,以技术与知识的创新促进网络人文精神,以网络道德与网络法的建设保障网络人文精神,从一个境界走向一个更高的境界。izl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虚拟空间,没有人文精神支持的网络虚拟空间恐怕要变成虚无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要沉重地思考这些问题,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协调发展科学技术精神与人文精神方面迈出一步,哪怕是一小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显示出不可估量的价值。[3]

????我们要立足于数字化技术时代,倡导人文精神。如果只在网络上生活,人就会被工具化、数字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引导上网者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但如果只讲人文精神,就会忽视隐含在网络里的科学精神,忽视教育手段的进步。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把人文精神融人到网络里面去。f41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所谓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是把发展信息技术及其集中表现的数字化,作为加快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大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与其他国家相区别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的新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是实现数字化,其中的关键是要把数字化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一个经济目标,也是一个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包括人文精神及其指导下的各项制度。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以及生活更加殷实,无不包含着人文精神,即使是经济更加发展,科技更加进步等,也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所以关键是要把人文精神与数字化结合起来。!习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人文精神在数字化中的作用,在现代化中实现人文精神与数字化的结合,也就是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上要把时代性和传统性结合起来;在空间上要把引进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先进的东西与本土化结合起来;在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上要把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合起来。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统一的主要途径

????第一,对学生网民实现人文关怀。在现实物理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是直观的,它的有效性几乎全依赖于热情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关怀情结。到了陌生的网络虚拟空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否保持有效性的关键在于能否使受教育者在冷冰冰的网络空间感受到彼端传来的温暖和人文的关怀。在许多网络交流比较发达的高校中,流传一种网友现象,其重要程度超过了10年以前人们津津乐道的笔友。在网友圈中形成的相互关怀要比许多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关系还要凝重得多。许多网络爱好者认为纯粹的网友之间交流并没有特殊之处,其交往形式和程度几乎雷同物理空间的知己好友。不少网友认为在网络空间得到的关怀和帮助并不亚于在现实空间得到的一切,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差异。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他们认为在网友圈中更容易得到关怀和帮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敏锐地抓住这些细枝末节,构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i61

????网络生活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在网络时代到来的时候,遨游在“虚拟化”的网络空间中又生活在真实的物理空间的上网学生,既需要网络技术给他们带来物的福扯,同时也需要获得一种人文的关怀,让他们寻找到一个精神上的家园。在网络时代,对上网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方式多种多样,其内容主要着眼于提高上网学生的网络素质,使上网学生在思想、技术、道德、法制和心理上有承受、控制网络的能力,能适应虚拟社会并能安全地回到真实社会中来。要教育他们用一种非常健康的心态来进行网络活动,教育他们既能上网也能下网。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清醒地认识到自然的浩大和精妙,看到网络领域人类太多的空白和无知,要教育网民学会谦虚,学会自律。

????第二,构建具有人文精神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人文精神应作为检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否有效的准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目的就是运用信息多媒体传播人文知识,通过学习者的解读、领悟、思考,培养学习者的人文精神。比如电脑网络传播出来的精美画面、音乐、文字、语言、图表等都是代表着一定思想意识观念的物质载体,能使学习者的情感熏陶和体验锻炼得到有效升华,唤醒他们的善意心理良知,变为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

神经网络的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互联网;网络环境;人文精神;价值取向;路径

【中图分类号】 D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4-43-2

21世纪人类已步入信息时代,网络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对新生事物历来敏感,所以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尤为明显。由于网络具有不受空间和时间制约、交互性强、传输速度快、资源共享等特点,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和生活模式,

尤其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影响更为严重。如何借助网络,开展好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对如何开展好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展开论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一、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人文精神状态及成因

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的自我关怀和爱护,具体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追求的关心,对前人留下的各种精神文化的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包含三个元素,第一个是人性,就是对人的尊重,可以用一个概念来说明它,就是强调人的尊严,实际上也就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第二个元素是理性,可以说是对真理的追求,关于真理的思考,这就是广义的科学精神;第三个元素是超越性,就是对生命意义的追求,这就是广义的宗教精神。对于网络时代下大学生人文精神状态的分析,我们可以从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和论述。

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灵魂,在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亲眼目睹了祖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亲身感受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并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和实践加深了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信心。同时,各高校也在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这使得大多数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政治鉴别能力,不再容易被一些负面的思潮所蛊惑出现过激行为。但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思想政治问题,部分同学对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感到不解,比如经济发展地域性问题、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等等。对这些问题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随便发表负面言论,并给周围的同学带来负面情绪,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内心潜藏着浮躁和不安。

第二,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敢于竞争,懂得通过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但在价值取向上有过分追逐自身利益,过分重视自我价值的倾向。乐于奉献,帮助他人的价值取向趋于淡化,利己主义日益严重。

专业素质是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指大学生掌握的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并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能力。据我们调查当代大学生专业素质不容乐观,表现有如下几点:

第一,大多数大学生只重视本专业的学习,对专业以外相关知识知之甚少,不重视知识的广泛涉猎,学习具有局限性。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批判思想,不敢于挑战权威,对新问题的研究也不够深入,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不能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从来都是相互促进的,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实际就是知识迁移的过程,而实践到理论的过程又是知识的总结和升华,理论必须与实践联系起来才有价值,同时实践也需要理论作为支撑,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关系。现在很多大学生恰恰缺少的就是从理论学习到社会实践这个知识的迁移过程,导致专业素质不高,步入社会后难以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缺乏创新的思维能力。有些大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很想去创新,但又不知道如何去创新。在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方面仍然比较薄弱,需要加强思维能力的锻炼。

心理素质是在教育与周围环境的影响下经过大学生主体的实践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动力的综合体现。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归纳以下几点:

第一,自豪感与自卑感交织。刚刚通过高考步入大学,往往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有很强的优越感。然而进入大学之后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优秀,跟很多同学仍有差距,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和自卑心理。

第二,沟通能力差导致恐惧心理。不少大学生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相处,与同学、老师关系紧张,产生沟通危机,又孤立无援,不知道如何去改变这样的现状,产生心理恐惧。

第三,自傲心理。自傲心理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一种盲目自大的情绪,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往往不能尊重别人的人格,容易伤害他人的自尊心,从而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陷入难堪境地。

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沟通手段,网络的应用已深入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据我们调查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不能令人满意的人文精神与网络上的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有着直接关系。

第一,网上信息丰富,涉及面较广,但是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部分大学生血气方刚,价值观并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网上的不良信息与言论的蛊惑从而迷失方向。

第二,网络中虚拟与现实的矛盾给大学生身心健康带来危害。网络是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网络世界中人与人的交流不受空间、时间的制约,交流更加快捷和方便,同时通过网络交流比现实中的交流更加平等,人们可以不受社会地位、阶层的限制自由的交流,这些特点都使得人之间的交往范围更广,关系更加平等。但是,网络世界毕竟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在网络世界中可以任意扮演自己的角色,可以不受制约的发表任何言论,而不会让他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这种匿名性使得大学生缺少面对面的人际互动,再回到现实世界中难以适应现实世界人与人的交往方式,产生“网络疏离”的现象,导致人格的异常和心理障碍,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

通过以上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状态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现在这种状态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特别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强调通过网络来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路径

网络的出现给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带来新的空间,我们应该注意到网络在人文精神培养方面具有的优势,使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模式呈现新的架构。

第一,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把握文化主旋律。应该在网络上传播政治理论知识和新的理论成果,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正确的政治导向。对于重大的政治问题、敏感的意识形态问题、稳定大局问题要旗帜鲜明的发表正面评论,积极引导,对错误的思潮和观点展开批评。在网上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在让大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使他们了解国外先进文化,扩宽视野。我们应该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给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第二,加强大学生上网引导教育和德育工作。组织有关专家开设上网引导课程,让大学生知道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如何挖掘知识宝藏,并了解在互联网中到底能做什么。同时,还应该加强网络德育工作,建立民族传统文化网站和思想政治理论网站,传播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宣传政治理论研究成果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政治舆论氛围。

第三,建立人文精神培养的网络平台。据统计,高等学校计算机上网率已经超过90%,大学生不仅在网上学习,获取信息,而且在网上与他人交流沟通,寄托精神生活,网络无疑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的第一文化空间。以往的教育体系中,人文学科教师与网络技术部门一直处于分立并置的状态,现在应该改变观念,以建立人文精神培养的网络平台为契机,调动人文教师和网络技术部门形成合力共同建立网络人文精神培养的平台,使人文精神培养在网络形态下得到完整的实施。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领略世界各地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访问图书馆、美术馆的数据终端,如同身临其境。通过专业的软件模拟美术、书法、音乐等创作活动,并可以与网络上志同道合的人交流经验,使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都得到提升。

第四,重塑人文教师的角色意识。在现代传播环境下,仅仅立足于三尺讲台的人文教师已经远远跟不上信息时代的步伐了。我们虽然不能要求所有人文教师都精通网络技术,但必须认识到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已经不仅仅是看书、看电视、看光盘的一代,他们更习惯于徜徉在网络模拟出的世界中。一个合格的人文学科教师,至少应该理解这种新型的媒介变化给教育对象带来了我们从未接触过的认知方式。因此,转变角色意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人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教学软件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尝试用网络教学辅助课堂教学,在网上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改变传统的师生交流方式,采用面对面交流与网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很多时候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带有局限性,有些学生当跟老师面对面交流时很难吐露心声,很多心里话说不出来,但是通过网络与老师交流却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就要求人文教师应该重视通过网络与学生沟通的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好的帮助他们提高人文素养。

第五,广泛开展旨在提高大学生网络应用能力的活动。举办网络技术大赛,提高大学生网络应用能力,加深学生对网络的理解,从而将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引导新一代大学生走健康的网络之路,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

人类的发展已步入网络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文精神。高校应积极面对挑战,在大学生人文精神形成过程中起指导、启迪的作用,加强对学生上网的引导,增强学生对网络上存在的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克服由于上网引起的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使互联网能够真正起到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尹韵公.论网络文化[N].光明日报,2007,04(29).

[2] 鲍宏礼,鲁丽荣.论全球化时代网络文化的双重效应[J].学术论坛,2004,(1).

[3]易徽.网络虚拟社区的文化特色及其影响[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2,(1).

[4]于杰勇. 网络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集宁师专学报,2007,(02).

神经网络的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伦理;网络技术;网络文明;价值

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伦理道德变革的原动力,并把世界历史带放了一个大调整大转折时期。当人类实实在在地享受到网络技术带来的极大便利的同时,所引发的伦理问题也备受人们的关注。

一、现代网络技术的道德冲突

“面对迅速延伸的信息高速公路和铺天盖地的因特网,我们有一种被一网打尽的感觉,整个世界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无人不网。”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新的信息网络革命,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与伦理道德产生了一系列冲突。

1.网络空间的特殊性与现存道德环境的冲突

网络空间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人类生活环境,使原有道德经验与价值观念受到挑战。网络技术所带来的隐蔽性、无约束性、扩大性和虚拟性,易引发人格的分裂,导致交往出现的情感淡漠、伦理道德的信任危机、道德行为失衡等伦理道德问题。这是由于在使用网络时终日与媒体画面打交道,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往。使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功利化、经济化、冷漠化、商品化,并逐渐丧失最起码的道德良知与社会关切。马尔科维奇说:技术的文明进步创造各种方法来克服人与人之间地区的和时间的距离,也创造了强大的分离因素,其后果就是使人与人之间过分隔离,互不理解和偏执,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弱。特别是网络空间的虚拟和开放性所导致的道德信任危机,使现实世界丧失了真实感,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给道德的诚信原则以巨大的冲击。一旦网络个体回到现实生活中,就会对现实也保持着一种警惕,认为现实世界也是虚幻的、不真实的。网民如果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转变不及时的话,就会加剧现实社会人际关系交往上的信任危机。

由此可见,网络传播自身体现的技术理性、工具价值,在不时地动摇着人们原有的人文理性、目标价值,从而导致人们成为“科技拜物教”的信徒,在网络虚拟空间中不能自拔,逃避现实生活,漠视正常的情感关系和社会关系,对社会缺乏责任感和参与感。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奔驰着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润物细无声”般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既有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从而造成人们价值标准的紊乱和精神上的困惑。

2.网络交往与人的特殊道德习性和伦理心理机制的冲突

网络空间交往为不道德的入网者进行种种不.道德的行为开了绿灯,导致了网络道德意识弱化及道德行为的失衡。个人隐私权的侵犯,知识产权的纷争,网络黑客与网络偷窃等都是对其最好的说明。其原因是因为在网络空间里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创造自己喜欢的角色,塑造虚拟理想的自我,并在网上寻求自我表现,并且相互交往的对象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仿佛带上了人格面具。有一种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的心理放纵感,这就容易造成个人责任意识和道德观念下降,丧失理想信念,导致其精神萎靡,自由散漫,我行我素,价值观念扭曲,唯利是图,不利于人际关系的稳定。这时,网络就成为了一片似乎可以让人们为所欲为的自由的乐土。另一方面,网络交往具有平等性的心态,在网上交往主体的平等性得到了强化,交往行为的道德性则有所削弱,伦理道德对“网友”的约束性小,这既强化了“网友”交往关系的平等性,也使交往的关系具有了较大的易变性和复杂性。

3.网络社会道德的不确定性与传统伦理作用的冲突

在网络社会中没有形成统一的道德标准,网络个体所持有的观点不同易造成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带来人的认知倦怠、伦理判断力弱化。他们认为自己的行为只要符合自己的信仰即可,不考虑是否破坏传统道德的问题。个体在全球性的网络群体中显得微不足道,沧海一粟的渺小感觉让人们觉得自己的行为也就不受什么限制,具有更多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所受到的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也就更少一些,造成传统伦理道德防线极易崩溃,并失去其原有的作用。同时,这也助长了无政府主义风气,削弱了国家对精神领域的控制。传统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受到了来自于网络的道德相对主义。无政府主义的冲击和挑战。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对自由不加限制必将导致不自由。然而,在互联网上,由于没有统一的管制与约束机制,无政府主义便在网上逞尽随意攻击、谩骂政府、大搞人身攻击之能事。由于信息交流之间缺少监管和引导,只要某种思潮的流行一旦形成,必然带有一定的喷性,使得后来者不经意间被裹挟于其中。因此,在独立思考和创造力普遍缺失的今天,人们很容易把既有的一切当成必然。于是,人们头脑中的那块至关重要的精神领地便轻易地被占领,与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了很大的冲突。

进一步说,网络创造的全新广大空间,造成了多种观念相互激荡、多种思潮相互影响、多种文化相互融合,使主流伦理观念淹没于散沙个人祈求之中,导致人的道德选择的迷惘。使个体的行为与其后果的载体之间的距离超过了道德发挥作用的范围,由此导致了在网络空间中存在着传统伦理学不能直接回答的一系列道德新课题,加上新的网络伦理规则没有及时制定出来,对许多网络行为无法直接用对与错来回答。因此,在如何选择和选择什么道德时存在着一个道德约束的真空地带。

汤因比提出:“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人类正是在“知识就是力量”伟大口号鼓舞下从愚昧走向文明、走向现代的。但人类也正是在科学万能论的迷梦中悄悄执行了自己精神的“安乐死”。

二、扬弃网络技术负面道德效应的途径

“网络已成为了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或第一生存环境,但从上述的分析可知随着网络日益广泛的应用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同时也伴生着一系列的网络伦理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塑造一个安全的数字化环境。”笔者认为网络伦理的建设重点不是在具体的法律、规则的制定方面,而是应立足于网络行为主体的精神文明建设上来解决。通过开展人文教育、培育网络文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为人们的网络交往提供正确的导向,构建一个和谐的网络社会。

1.推进网络技术的发展,培育网络文明。树立履行网络信任责任的伦理道德观念

现代技术的发展对网络文明提出了新的道德要求,其中的关键点在于人,在于人对网络这个工具的使用。要求网络主体要文明用语、文明操作、文明创造,能够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应用来反思、改造、完善和发展自身,充分考虑网络安全问题,培育一个具有诚信、公正、平等的网络文明作风的和谐网络空间。网络文明要求在网上建立互相尊重的道德理念,抑制相反行为衍生,树立优化和安全的网络文明意识。一个重要的硬件是网络技术不断更新,可以利用设置保护内部信息的“防火墙”等技术,增强技术辨污、排污、清污的能力,控制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病毒等对社会发展有不良影响的精神垃圾。另一个重要的软件要素是:一个人的网上行为必须受到限制,要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网络文明意识水平,尊重他人权利和自由,包括尊重他人的隐私权、著作权、名誉权等等,积极履行维护网络信用的责任。在互联网上营造一个充满活力而又没有污染的文明网络环境,使网络真正成为人们学习、交流、休闲、娱乐的文明空间。

2.通过人文教育。树立网络主体人文精神意识,实现网络主体自律性

人们在网络世界中的现实的生命生存是通过自觉的技术活动才获得现实的完满性的,它需要生命意识对技术意识的渗透。这就要求通过人文教育树立网络主体的人文精神意识。把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教育提升到人的精神境界教育,并通过关怀个人发展、人类进步与命运的教育,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文化品格和思想境界,使其成为胸襟广阔、精神和谐、趣味高尚、人格健全的人,使人文精神贯穿于整个网络技术发展的始终.成为网络社会所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

马克思曾经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对个人的道德自觉要求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伦理发展必然趋势。人文精神包含的自律性要求每一个网络主体都要自觉地内化道德规范,关注人类的精神家园,注重人类的心灵塑造,要做到“慎独”与“慎微”。“慎独”就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自律的最好表现形式,教育我们不要在网上为所欲为,应该在有人和无人的情况下都表现出自己的高尚情操。“慎微”则强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自重自律,不在网上恶作剧,不乱放电子炸弹,网上聊天要文明用语,形成干净、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使技术的发展始终不丧失其最终和唯一的目的——以人为本。

3.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构筑有中国特色的网络伦理体系

神经网络的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文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

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6)06-0155-07

“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①近年来,我国网络文艺发展迅速,在丰富广大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使得网络生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抓好网络文艺建设,中共中央于2015年10月出台《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更是深刻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②加强网络文艺创作生产的正面引导力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不仅对于净化网络空间、让网络文艺更好造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面临的新课题。

一、网络文艺的本体阐释

与网络文艺作品的大量产生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理论界目前对网络文艺的认识和评价尚存在较大的分歧,甚至对其概念解析依然未达成明确的共识。因而,有必要分别从“网络”和“文艺”这两个范畴切入,从内涵、外延、特征等方面对网络文艺进行本体论上的阐释。

所谓“网络”,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物理电子脉冲技术,通过数字信号与电子脉冲之间的相互转换,来达到信息传递、接收和共享的虚拟平台。运用网络可以把任何一台与之开放关联的信息终端设备连接起来,实现点、线、面、体之间的信息和资源共享。随着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可以借助互联网轻松地阅读文字越来越难以分割。

“文艺”的概念在学术界尚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文艺是文学和艺术的统称;另一种观点认为,文艺就是指文学,其与艺术是一种并列关系。而在2011年我国学科体系划分改革中,原本从属于文学学科门类的艺术学被单列出来,成为第十三个学科门类,这结束了长达一百多年在学科体系划分中艺术从属于文学的历史。结合当前的大众语境来看,显然前一种观点更加合理和符合实际,即文艺包括文学和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曲艺、杂技、影视等各种艺术形式。

“网络文艺”作为一种新的文艺样式,其本质内涵是指经信息化处理后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和传播的各类文学和艺术形式的统称。从其外延来讲,它不仅涵盖了网络动漫、网络演出、网络剧、微电影、网络音乐、脱口秀、段子等各类网民创作的新型艺术形式,也包括文学和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曲艺、杂技、影视等传统文艺的网络化作品形态。与传统文艺相比,网络文艺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创作主体以大众网民为基础。网络文艺的创作主体中虽然存在一部分传统的文艺工作者,但主要来源仍是带有“草根性”的普通大众网民。他们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具有不同职业背景,群体数量庞杂。

第二,作品内容以“多而不优”为表现。相对传统文艺的正统性,网络文艺更倾向于娱乐化。其中虽然不乏优秀作品,但在消费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网络文艺的生产不免夹杂着一些低俗与庸俗的内容,导致其作品质量参差不齐。

第三,传播方式以数字化媒介为载体。网络文艺作品中的文字、图片、影像和数据等复杂的信息只有先转变为数字化模型,再转化为计算机二进制代码,才能完成作品在互联网的传播过程。这是网络文艺与传统文艺最为本质的区别。

第四,受众群体以青年一代为主体。相对于传统文艺的“老少皆宜”,网络文艺的受众群体主要集中在“80后”“90后”的青年一代。其中,仅网络文学的读者群体就高达2亿多人,并以年轻人居多。这使得网络文艺与青年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对其思想和行为产生着广泛影响,并表现为一种“粉丝”文化。

二、网络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辨析

论证网络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首先需要厘清文艺和意识形态的关系,这是个困难而又复杂的问题,我国学术界对此有两种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文艺与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这种观点主要是从意识形态的概念界定出发,并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原著的论述中挖掘文艺完全内含于意识形态的文本根据。这部分学者较为关注《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及恩格斯晚年著作中关于意识形态概念的论述,认为其中最有力的一段文本证明是:“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力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④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对文艺的概念、内容和形式等分别做了分析阐述。据此,这些学者认为,文艺虽然是一种远离经济基础的观念上层建筑,但依然受经济关系的支配,理应全部归结到意识形态的范畴里。

另一种观点则持相反意见,他们虽然也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出发,但又不完全拘泥于原著文本,而是从“意识形式”与“意识形态”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入手,认为马克思只强调了文艺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一种,只是包含着意识形态的因素,或者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意识形态的功能性。也即是说,意识形态性只是作为文艺的属性之一,而非全部。因此,两者在本质上不具有同一性,不能将文艺的本质完全归结为意识形态。

2.繁荣发展社会主义网络文艺的内在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在大众生活中得到了广泛普及,激发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迅猛增长,也为网络文艺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活跃,内容形式丰富,风格手法多样,发展成果显著。从1998年网络文学代表作《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发表至今,我国网络文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较大规模的产业。其中,仅网络文学一项在2013年的中国市场收入规模就达到46.3亿元。但网络文艺也还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和“有高原缺高峰”等方面的不足。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出精品力作的任务依然繁重。

而如何正确、健康地推动社会主义网络文艺大发展大繁荣,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厘清网络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使之不能偏离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从我国先秦之百家争鸣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从西方之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文艺作为创新风潮的精神动力和思想引擎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始终体现着每一个时代的精神,也必然与这个时代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文艺的发展只有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才能创作出真正符合人民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作品,才能积极推动社会和历史的向前发展。而在任何时期,文艺的创作倘若背离了其当下时代的主旋律和引领社会向前发展的主流价值观,都终将会被历史的车轮所湮没,遭到人民群众的抛弃。因此,网络文艺作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未来繁荣发展的强大生力军,它的发展只有站稳正确的历史立场、政治立场和道德立场,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来鼓舞与教育大众,才能真正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稳固推进网络文艺事业的健康和繁荣发展,这也是其自身能够得以持续发展的前提与保证。

3.把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思想的多元化极大地挑战着当前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网络成为当前意识形态斗争最激烈的地带之一。对此,《意见》在分析文艺工作当前面临的问题时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十分复杂,巩固思想文化阵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紧迫。”而网络文艺作为网络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一些作品常常打着文化传播的幌子,借文艺之名,行主义之实,使得网络文艺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夹杂着一些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相背离的内容。不仅如此,海量的网络文艺作品中还暗含了不少低俗、恶俗、媚俗的内容,消磨人们的意志,毒害青年人的思想,败坏社会公序良俗,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这使得网络生态恶化,与广大人民的利益相违背。然而,这些内容往往又带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无形之中对我们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和价值理念造成了冲击。总之,它们试图与处于主流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争夺话语权,不断地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地位。曾早有论断:“在社会主义国家里,马克思主义的地位不同了,但是就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有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存在,也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存在。”这段论述在当今信息时代条件下依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网络在提供便捷多样的文艺生产和传播渠道的同时,也给一些“非马”和“反马”的思想或观点提供了存在空间,这给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诸多的困难。例如,网络文艺作品的审核和清查实际上难以全面覆盖,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思路和管理水平还未能紧紧跟上网络时代的步伐,在网络意识形态的建设上有时还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因此,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多元网络文艺生态中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权,关系到我们国家和社会的长久稳定发展。

四、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网络文艺

引领作用的路径选择明确把握网络文艺意识形态属性的重要意义和基本依据,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在此基础上促进网络文艺的健康和繁荣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网络文艺的引领作用。

1.坚持以中国精神为引领,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网络文艺的价值引导作用

中共中央在《意见》中不仅提出要“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而且也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时代表达”。因此,推动网络文艺健康繁荣发展,必须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能够引领网络文艺的发展,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道路的高度凝练,涵盖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全方位价值准则。网络文艺自然内含于该价值体系之中,因而该价值体系对其具有全面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其二,它承载了当前全国人民实现复兴中国梦的共同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是维系整个国家与民族的精神纽带。网络文艺作为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载体,天然地担负着精神纽带的价值功能。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网络文艺才能充分反映时展的前进方向;只有以中国梦和中国精神为核心,网络文艺才能凝聚中国力量、践行中国价值。而如何凸显中国精神对网络文艺的引领地位,关键在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导向作用。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