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平面设计策划(推荐5篇)

文化的魅力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440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8分钟。

平面设计策划范文第1篇

一、大赛宗旨

贯彻落实互联网ASEO云学院“开放教育,个性学习”的教学理念,本着“人人参与,人人成长,人人进步”的比赛宗旨,支持原创,用生活的实际素材完成自己的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鼓励同学们动手去做,动脑去想,积极创新,大胆想象。让大家参与到本次赛事中来,在经历中积攒经验,在努力中收获成功。

二、参赛对象

东区大专一年级全体师生

三、比赛时间

初赛:11月15日-11月20日

复赛:11月21日-11月23日

决赛:12月1日-12月7日(以通知为准)

四、主办单位:互联网ASEO云学院

五、承办单位:互联网ASEO云学院学生会

六、比赛形式

初赛:每位学生在给定的主题里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去创作,设计自己的海报,海报的核心要素(色彩搭配、版面设计、设计灵感等)要体现出来,附上相应的文字说明(文字数量不低于500字)。在每个班里的每个学习小组里产生一个优秀的作品晋级。

复赛:初赛晋级作品经过专业教师以及评审团按照复赛标准(演讲+作品展示)裁定复赛晋级作品。

决赛:复赛晋级作品经过专业教师以及评审团、大众评审按照决赛标准(演讲+作品展示+才艺展示)裁定决赛晋级作品、颁发奖杯及荣誉证书。

七、比赛题目

1、吸烟有害健康

2、节约资源(水、电、纸、爱护公共物品等)

3、尊重他人

4、自律的重要性(高效管理自我,抵制不良诱惑等)

5、请不要再做低头族

6、了解自己,认知社会(思想认知决定了你眼中世界的样子)

7、什么是真正的“大爱”(长远意义的爱,责任,阳光、自信等)

8、担当(勇于承担,敢于做事等)

9、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跑早操,吃早饭,早睡早起等)

10、思维模式的重要性(做事情的方法,思考力等)

11、欣赏他人,完善自己

12、团队意识(团结,合作)

13、学习一直在路上(谦虚的心态等)

14、执行力(做事情的效率,行动力)

15、感恩(身怀感恩,从身边小事做起)

八、比赛要求

1、符合主题、按给定题目任选一个,展开想象。

2、作品必须原创,自己搜集素材、拍照、发现身边的美。

3、作品体现健康、积极向上的内容,凡是作品体现暴力、消极等内容,视为亵渎比赛纪律,取消资格,公开通报,严肃处理。

?

平面设计策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化;建筑设计;策划

1 引言

人是兼具感性和理性的复杂体,所有建筑的诞生及使用都是由人类完成,其规划、设计、审美、消费以及感知各个过程都相互影响,建筑策划目前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它是衔接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它的出现使建筑设计更为合理化,减小了投资的风险,提高了设计环节的效率。

2 建筑策划的内容及其作用

2.1 建筑策划的内容

简单的讲,建筑策划的目的就是为建筑设计确立科学理性的设计依据,协调开发商与建筑师的意愿,使设计项目获得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在策划中被当作产品看待,而产品要适应市场,所以建筑策划本身来源于市场的需求,通过分析市场,整合资源,寻求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一般从市场调查入手,通过场地分析和对开发企业的调查,找出存在的矛盾,发现业主需求与社会需求、周围环境的矛盾点,并找到其中关键的矛盾点,做出解决矛盾的创意,这就是策划的要点。通常的情况是:给你一块地,你可以考虑建设不同功能的建筑,如写字楼、宾馆、商业楼或娱乐设施等,一般先要分析周边环境、市场条件,然后再选择最合适的建筑类型。建筑策划是为投资做决策,因此做什么样的建筑、什么内容、多大规模、什么时候做、工期多长等,都是建筑策划要考虑和决定的问题。策划中还需要考虑对情况变化的适应对策,以增加建筑设计的灵活性,比如给建筑的改建和功能置换留有余地等。建筑策划的内容包括:1) 对建设目标的明确;2) 对建设项目外部条件的把握,如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条件等;3) 对建设项目内部条件的把握,如使用者、住户、商家、物业管理者、功能要求等;4) 对建筑项目空间构想的表述,形成概念设计,把空间构想的东西提出来,进行空间评价,这一点是建筑策划区别于一般方案设计不同的地方。运用建筑策划的手段来对空间构想进行空间评价,通过对生活的预测以及实态调查的分析、归纳、总结和提炼对空间加以修正,然后反馈到这个环节中去,这是建筑策划中最主要的过程;5) 建筑项目实现手段的确定,包括建筑材料、结构方式、构造、设备等技术构想,这也是建筑策划方案的一部分。

2.2 建筑策划的对建筑设计的作用

在快速城市化的影响下,现代建筑在规模不断扩展及复杂程度不断加深的同时,其对城市环境、社会生活及经济的影响亦随之加剧,传统建设程序的弊端日益突现:诸如逻辑性和经济性较差,缺乏科学性,难以保证设计项目建成后能获得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这些问题往往导致设计出的产品内容与实际需要脱节。因此,人们开始重视设计前期的研究工作,即研究设计依据的问题,建筑策划应运而生。建筑策划是建筑设计前期工作的重要部分,其基本的框架主要由三部分构成:1) 搜集并明确设计的环境资源条件和各种制约条件;2) 明确设计的要求,提出目标定位;3) 建立设计准则及相应的工作程序。建筑策划的产生正是建筑设计日益走向理性和科学的重要表现之一。从建筑学的角度出发,建筑策划可以理解为根据总体规划的目标设定,在对建筑设计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为其提供科学、逻辑、优化的设计依据。建筑策划追寻建筑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逻辑性,它从新的角度来审视建筑学,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 建筑策划在设计中的必要性

建筑策划是介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向上渗透于宏观的总体规划立项环节,向下渗透到建筑设计环节,保证了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建筑策划对于建筑师和开发商来说,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一方面,建筑策划阶段的引入可以使开发商的投资目标更为明确,开发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保证了项目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建筑策划给建筑师带来了清晰的设计要求,从而避免了因设计的重大修改而耗费大量的精力。建筑策划针对不同的设计项目,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也有差异。比如,对于社区建筑策划,可能侧重社区主题的确立、户型规模的研究、土地的充分利用及空间价值的提升、建设成本的控制和建设资金的有效利用、技术经济指标等。对于商业建筑,可能会多做市场环境的分析与研究,策划内容出于外观和经济性的考虑,可能涉及建筑形体、空间形象、柱网的选择、空间的利用与分配、标准层的布置等,同时根据商业建筑的特点,还要考虑市场的适应与应变策划。由此可见,建筑设计要想高效顺利地进行,建筑策划必不可少。

4 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通常所说的建筑设计无疑应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实际上包括建筑设计的前期研究即建筑策划理论。广义的设计概念应有三个阶段:

1) 设计条件的设定分析阶段;

2) 建筑空间构想、设定阶段;

3)建筑空间的具象表述阶段。

但从建立建筑策划理论的观点出发,前两个阶段又属于建筑策划的范畴,而且建筑策划通过第二阶段与建筑设计相沟通。建筑策划的后期工作,如空间构想、组合方式的研究、空间要素的把握以及材料设备的确定等是与建筑设计的前期工作,如初步方案的设计总图、平立剖图、设备系统图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们共同为进一步完成实施设计做准备。建筑策划是建筑设计的先行者,建筑策划如果没到位,房地产发展商往往会遭遇这样的困境:投入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在多家设计单位中进行建筑设计招标,常常得不到理想的结果,即使是初步选择一家设计单位再做方案优化,多数也不尽人意。建筑师也往往有这样的怨言:发展商主意多变,图纸的修改没完没了。究其原因是在建筑设计之前缺乏系统的建筑策划。建筑策划的任务是为建筑设计提供科学的逻辑再加上形象的设计依据,它先于建筑设计,又是和建筑设计互动深化发展并衔接于营销策划。总结起来,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可以借用“骨骼”与“肌肉”来进行比喻,建筑策划建立的是骨骼框架,建筑设计则是以具体形象的建筑语言作为“肌肉”填充骨骼空间。

5 工程实例分析

某购物中心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本建筑物中心以商业为主,其地上四层均为小商品商铺,其中首层配套的肉菜市场采用超市的形式设计,地下一层平时为停车库,战时为六级人防地下室。总用地面积为187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7720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为18959平方米,主要为肉菜市场和小商品市场,地下总建筑面积为8761平方米,为地下停车场;建筑密度为35.0%;容积率为1.49;绿化率为33.6%。购物中心为4层,建筑地下1层,地上4层,地下1层为人防地下室,1~4层为商业。各层层高:地下1 层为5.6 m,底层为5 m,地上 2~4 层为5m,顶层、机房层为2.7m,室内外高差0.3m,建筑总高 23.3m(主体部分)。

6 总平面施工布置图

建筑南北布置,场地东面临现有多层建筑,南临大道,西为现有道路,北临新规划道路。购物中心的主入口设在南面,并设有宽敞的广场,东、西、北面均设有出入口。

图1 正门入口示意图

6.1竖向设计

设计中将场地适当提高,略高于城市道路,以使建筑有良好的视觉形象,并为污水、雨水及其它管道的布置提供便利条件。

6.2交通流线

场地四周有便捷明确的交通路线,并均按通行汽车考虑。南大门为主路,正对购物中心主出入口;东侧铺路与原有道路合并;西侧铺路与规划道路相连,东侧和西侧设有通往地下车库出入口。下面图2、3建筑东、西入口示意图。

图2 图3

6.3绿化与美化

室外将种植树木、花卉和草坪,绿化系数达33.6%,以保证小环境的文明整洁。此外,在南广场的东侧建有反映购物中心特征的雕塑一座,面向城市的道路,具有明显的标志性。

6.4 室外工程做法

道路为180mm厚C30混凝土路,广场地面铺设广场砖。室外绿化区以种植常绿的小灌木为主。

在建筑设计中不仅要处理好建筑内部各要素的关系,而且在处理好建筑与外部要素和环境的关系。建筑内部各要素包括建筑、结构、设备、建筑物理、建筑材料和建筑施工等,一个建筑设计只有符合满足上述要素的要求,才能满足一般的使用功能。在建筑策划中都要充分的体现出来。

由于工程案例中原有的肉菜市场又脏又乱,且功能布置不合理,设施不完善,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生活发展需要,给村民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制约经济发展。为认真贯彻市委常委会议2024“结合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全面整顿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农贸市场,逐步改造成环境整洁、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污水污物处理符合卫生要求的肉菜市场”的精神,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和城中村改造和配合近年来龙洞村的建设,改善经营环境,提高经营档次和营销水平,适应城市现代化和现代流通业的发展要求,结合原有肉菜市场的实际,拟对原有肉菜市场进行改建,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平面设计策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共政策;城市设计;政策分析

1公共政策简述

公共政策通常被认为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公共政策的本质就在于其公共性,政府通过对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考量,在减少主观差距和减少客观差距之间做出选择,进而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其最基本表现即:公共性、权威性和合法性。

2公共政策中的城市设计维度

2.1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通常不如法律法规严格精确,但比法律法规更具有可变性。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之一,根据范围和规模大小可分为:微观政策,即某一个体从某一行政管理机构那里寻求有利的裁定、许可等行为,例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具体事项;中观政策,即与特定政策领域相关的某些关系模式,例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类专项规划;宏观政策,即吸引广泛注意或争论的政策,参与者极其广泛,例如城市总体规划等。

2.2城市公共政策中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符合城市公共政策的基本要求。从城市的角度出发,无论城市发展目标、组成要素的发展政策还是2024城市规划编制的政策,所2024于城市发展的政策应当是一个完整体系。“城市规划与城市中的各项组成要素是紧密相关的”,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所有政策,“应当与城市政府的所有其他政策是相互匹配的,相互促进的”。

2.3具象的城市公共政策——城市设计

维度“城市设计是一个实际生活问题”,对城市空间形体进行规划,使城市具有合理的三维空间,它补充了传统规划对空间形态控制要求和建筑形体关系的缺乏。完整的城市设计过程是物质性过程和社会性过程两个维度的有机整合,涉及设计实施、运行保障体系和过程组织机制等内容。其中,城市设计中对2024城市体型、空间环境等提出的具体设计和控制导则,可归为公共政策的客体部分;为保障城市设计运行的总体策略、评价体系甚至公众参与则可归为公共政策的主体部分。

3城市设计中的公共政策分析实证案例A:

宁波市三江六岸拓展提升总体规划规划对宁波流域段和中心城区段分别进行了框架格局和要素管控分析,将奉化江、甬江、余姚江不同流域区段划分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为确保中心城区滨江绿地的公共性、完整性,保证滨江道路的通达性、连贯性,将滨江空间划分为五个区段、九个中心节点以及保护更新类、改造升级类、拓展培育类和转型发展类四大功能类型,对其发展策略和开发强度等进行引导;确定了18处核心管控区域,形成良好的滨江景观天际线,对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指标分别予以界定。该规划是介于宏观和中观的导控型城市设计,公共政策侧重点不在于具体导则,而是宏观设计原则,尽管控制全面且力度大,但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控制弹性。

实证案例B:

宁波南站区域综合规划与城市设计专项研究规划为实现南站地段“宁波高铁时代人文活力品质客厅”的功能定位,提出了绿脉延续、文化廊道打造、生态系统链接、步行休闲体验等设计策略。基于上述目标,对开放空间系统、步行系统、水岸景观系统做了分析梳理,并将其中5个组团11个重点区块作为设计亮点,以具体开发项目为切入点,空间设计引导为主线,辅以交通组织布局和建筑风格建议。该城市设计还针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部分经济技术指标进行校核,对南郊公园中心绿地的景观及地下空间进行了创新设计。该规划是介于中观和微观的方案型城市设计,公共政策以标准控制来体现,在力度上公共政策的控制态势强大,针对性强,但其控制弹性却相对较小。

城市设计所确立的基本公共政策包括:

规划实施政策(如容积率等技术经济指标),规划推进政策(如功能业态引导等),促进社会协调政策(如土地混合使用等),促进政府协同政策(如交通组织统筹等),完善决策过程政策(如公众参与)等。能否达成以下四方面的相对平衡,可视为公共政策在城市设计中的衡量标准。第一,“多数人”利益与“少数人”利益的平衡。在城市设计中,由于建筑退界、容积率等刚性指标,开发商(“少数人”)利益实际被削弱,政府运用公共政策保证市民(“多数人”)对公共空间享有权、视觉眺望权等诸多利益。案例A中,鄞奉-长丰区块要求“建筑高度不超过40米”,案例B中,B组团3号地块建议“西侧支路取消,形成滨河景观绿带”,开发商均受到了利益的严格控制。第二,主体利益与客体利益的平衡。城市设计中的开发和改造满足了主体利益,但在某些情况下会剥夺客体利益。这一点在案例B中犹为明显,由于火车南站地段为宁波中心城核心区域之一,开发建设势必损害原有土地和房屋产权人的利益,公共资源被更多占用和消耗,交通更为拥堵,原住民的迁移,区域原有的社会属性被破坏都很难复原。第三,政策稳定与政策创新的平衡。

过于稳定的政策会使城市流于平庸,但过分革新的政策容易存在风险。案例A前身是《宁波市三江六岸滨江发展管控与滨水空间建设指引》,最终完善成稿并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决议,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稳定城市公共政策。案例B是基于《宁波市火车南站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的动态更新调整,在尊重现有法定规划的基础上强化城市门户节点特色,是对原有政策的创新。第四,政策数量与政策质量的平衡。案例A中“方桥滞洪湿地斑块须保证集中3平方公里规模的生态涵养空间,严格限制城镇开发与建设活动;结合生态涵养与农田,可建设适度的旅游、游览、休闲等配套设施。”这样的条款在整个规划中数量众多,其内容多为原则性指引而非指标化限定,弹性与刚性兼顾。公共政策内容越细,单个政策的涵盖面就越窄,可供自由发挥的领域就越少,城市设计作为政策本身容易失去导向的宏观作用。

4结语

公共政策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寻求公共问题的解决,第一,减少主观差距,降低或转移公众的期望值,缓和公众的不满情绪;第二,减少客观差距,即公共政策着眼于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尽力解决公共问题。城市设计作为空间设计和政策制定的结合,不仅关注视觉审美,更注重环境品质提升、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等要求。各层次各阶段的城市设计应得到公共政策的全面保障,实现利益价值的相对均衡和绩效指标的实现,从而使公共政策在城市设计中真正发挥作用,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孙施文王富海,城市公共政策与城市规划政策概论[J].城市规划汇刊,2000,130(6):1-6

[2]庄宇,试析城市设计中的三个基本问题[J].城市规划汇刊,2000,(1):74-80

[3]冯健刘玉,中国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展望[J].城市规划,2008,32(4):33-40

[4][美]戴维?戈斯林玛丽亚?克里斯蒂娜?戈斯林,美国城市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210-216

平面设计策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平面设计策略型教学创新

现阶段,世界经济表现出了极强的网络化、集成化、市场化及信息化的发展倾向,受其影响,市场、人才、产品及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从上世纪的九十年代末开始,平面设计在我国逐渐兴起。在平面设计的发展初期,借助于广告企业很容易打开市场。然而,随着受众要求的逐步提高,企业对平面设计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优秀的平面设计者,不仅能够表达构思创意、能够设计版面,而且还应具备制定出符合市场需要的策略型创意的能力。平面设计今后发展的一个主要的方向就是策略型设计。

一、策略型设计

尽管,作为时尚象征的“策略型设计”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词汇,但其依然没有一个权威定义。我们必须明确的是策略型设计不仅仅局限于设计,它与深度营销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策略型设计”属于商业型的设计概念的范畴,这种设计理念更有利于设计师走向市场。策略型的设计理念不仅要求设计人员掌握印刷、绘图、色彩及操作软件等相关的知识,还要求设计人员应对策划、营销有一定的把握。

二、策略型设计和现代市场

在现代的商战中,策略型设计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厂家、商家开始认同它的易操作性、系统性及实效性等多方面的优点。策略型设计已逐渐发展成为营销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它和那些简单的策划及设计工作有着根本的区别。在设计之中融入产品营销的2024内容,不仅能够使产品的形象得以优化,而且能使企业产品更好的占据市场。

我们以“伊人”这一产品为例来简单的说明下策略型设计。“伊人”是一种女性卫生护理产品,通常情况下,这种产品比较的隐晦,主要采用药店及特供渠道等方式进行销售。在设计其包装时多以功能为主要的内容,有时会搭配使用图示或女性图片等内容,这不仅影响美观,而且造成了消费者不好意思购买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者决定把包装的主体形象选为一只蓝色蝴蝶,将包装的主题确定为“使女人更加健康、更加美丽”,通过蝴蝶寓意的美丽女人把产品的属性表现出来。如此一来,不仅打破了以往的尴尬局面,而且为企业谋得了更多的效益。

三、策略型设计和平面设计教学的创新

在策略型的设计理念逐渐得到认同的背景下,市场对设计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了,这就要求平面设计的教学工作应进行创新。除了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的设计技能之外,还应注重讲授营销、分析及策划等方面的知识。当前学校施行开放化的主要途径是和市场结合起来。现阶段,设计教育亟需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

通过对现阶段设计教学的情况的分析,笔者总结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第一,在教学中一味的灌输知识,没有注重启发学生,学生发现、处理、分析问题的水平较低;第二,没有架构起完善的教学知识框架,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将重点放在了色彩、图形及字体方面,学生对市场分析学、广告策划学及消费心理学等方面的了解不足。如此一来,在设计时学生常常会出现忽视消费者心理、不重视市场等问题,因此设计也就无法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第三,学生在设计实践中主要面对的是虚拟题目,与社会的结合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设计能力的提高。

针对上述几方面的问题,笔者总结了几点建议,如下:

(一)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是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的重点所在。

当前我们正处于策略型设计的时代,在这种大环境下,不仅要求设计者应掌握最基本的设计技能,还要求设计人员要具有一定的分析市场的能力。但在现阶段的平面设计的教学实践中,采用的依旧是比较保守的教学方法,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重点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总结及分析水平的提高。

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有意识的设置一些探索性的话题,引导学生从个人角度出发重新的评估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提问;应坚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设计的教学原则,在培养学生的设计技巧时注重概念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概念化、个性化方法。通过长期的探索性问题的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其毕业进入社会之后能够很快的融入社会,其设计的作品也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二)推动教学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重视加强市场营销教育。

市场营销的策划教育是当前策略型设计时代的平面设计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必须推动平面设计教学的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策划的意识。通过对现阶段平面设计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设计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时,很少有学校开设营销策划学、市场分析学、消费心理学等相关课程。

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平面设计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除了讲授平面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概念等课堂内容外;学校还应加强与校外的企业及广告公司的联系,可以邀请广告设计经验丰富的人来校教学或开办讲座;同时,学校还应定期组织学生到策划公司与广告公司进行交流、参观,以掌握成品制作与设计流程等内容。

(三)重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

在现阶段的平面设计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讲解理论知识―设计虚拟课题―讲解―完善方案的教学步骤。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也会要求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欣赏优秀的设计作品;与此同时,向学生介绍2024的实际应用问题。然而,很多学生但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团队合作意识较差的问题。而策略型设计属于团队作业,需要设计人员的共同努力。因此,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团对合作精神的培养。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平面设计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使用真实项目捆绑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加入校企协作教学、社会项目的投标等内容。尤其应注重引导学生参与社会项目的投标,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创作热情的激发,而且有利于学生设计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我们应从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推动平面设计教学创新工作的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策略型设计时代的平面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凯,实战利器---策略型设计[J].媒体与广告,2003,(2).

平面设计策划范文第5篇

为深入贯彻党的*大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2024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2号,以下简称中央《决定》),全面加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现讲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全面加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广大农民为农村进入低生育水平和全国低生育水平的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农村人口比例大、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传统婚育观念尚未根本转变、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一些农村计划生育家庭仍面临生产、生活和养老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的任务十分艰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仍然是"天下第一难事",重点和难点依然在农村。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等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讲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要牢牢把握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性地位和阶段性特征,坚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协调推进,坚持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把帮助解决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现实困难摆在首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新时期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将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完善利益导向政策,强化服务和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维护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积极推进新农村新家庭计划

新农村新家庭计划旨在依托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络,倡导和促进健康文明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保障农民享有基本的生殖健康服务,培育一大批"富裕文明、身心健康、优生优育、权益保障、民主和谐"的新家庭,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行计划生育,提高农民家庭生活水平是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的根本目标。要研究制定新农村新家庭的评估标准,把群众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要求。组织群众参与新农村新家庭计划,把群众实行计划生育和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利用人口学校、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人口文化大院等阵地,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络、信息、组织优势以及各相关部门的优势,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优先优惠的生产、生活以及生育等公共服务。

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农村文明健康水平是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的主要任务。各2024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面开展出生缺陷预防,重点推广一级预防措施,加强婚育咨询指导及孕前保健,推广使用预防出生缺陷的新产品新技术;积极实施二级预防措施,全面开展产前诊断工作,提高孕期出生缺陷发现率;努力推进三级预防措施,开展新生儿和婴幼儿系统保健,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实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计划,做好孕前管理和服务,引导群众知情选择避孕节育措施。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借鉴国际先进理念,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发挥项目地区的示范作用。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强化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和培养。

加强农村社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是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的重要内容。要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强农村人口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人口国情、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及生育政策的宣传教育。立足农村社区实际,倡导树立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等文明婚育观念,倡导女孩参与社区文化活动,鼓励男到女家落户,逐步改变重男轻女等封建传统意识和习俗,逐步消除性别歧视。

新农村新家庭计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新农村建设试点应有新家庭计划的内容,研究制定相关经济社会政策要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把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纳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之中,根据各地的人口形势以及工作基础,选择不同经济发展类型的村或乡镇开展试点。积极争取地方各级政府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并提供必要的保障。各相关部门要互相协调、积极配合,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将新家庭计划和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三、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

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是惠民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指导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手段。计划生育家庭为国家作出贡献,应当优先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困难家庭应当得到重点扶助。建立健全利益导向基本制度。

要切实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全面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和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制度。加快建立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探索建立长效节育措施奖励、节育手术保险等制度。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建立健全相关奖惩政策措施。对违法生育的,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是党员、干部的,依法依纪从严惩处。

做好惠民政策与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的衔接。要按照《土地管理法》的2024规定,以征地面积为主要依据计算和分配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并对独生子女户、双女户予以照顾。移民搬迁、危旧房改造等补助政策,要以家庭作为基本的补助单位,并适当提高对计划生育纯女户危旧房改造补助标准。享受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的群众,不影响其同时享受其他惠民政策待遇。按照国家规定所获得的计划生育奖励与扶助金,在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时一般不计入家庭收入。符合农村五保供养条件的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应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并按规定享受计划生育扶助。

制定和落实惠民政策要体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农村扶贫开发、宅基地划分、改水改厕、沼气应用、新技术推广等政策或项目,要对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给予优待和照顾。要将独生子女和双女父母优先纳入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雨露工程"培训之中。将计划生育纯女户作为各级各部门结对帮扶的重点对象,推广"幸福工程"等社会公益活动。

四、探索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计划生育家庭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要从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着手,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创新养老模式,逐步解除农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养老之忧。落实五保供养制度,解决好"三无"老人的保障问题。继续发挥土地养老的保障作用,巩固家庭养老保障的基本功能。

要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调动政府、集体和个人的积极性,多方筹集资金,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各地为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因地制宜地开展养老保障项目。探索开展农村养老保险的地区要优先考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

积极开展助老养老服务。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加快农村养老机构建设,不断满足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需求,优先和优惠为身边无子女的计划生育老人提供集中供养服务。对生活不能自理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老年父母,按规定提供适当补助。要大力弘扬中华孝道、子女赡养、邻里互助的风尚,开展爱老助老义工活动,倡导社会各界关爱农村老人。

五、不断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

流动人口的主体是农民工。各地要按照中央《决定》和《国务院2024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5号)的要求,坚持以流入地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按照统一管理、优质服务的要求,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的区域协作模式,创新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推动形成党政领导统筹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流入地和流出地互动互补的"一盘棋"格局,统筹解决好流动人口问题。

流出地要从源头上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流出地要做好外出人员的宣传、教育、培训,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配合流入地,及时提供、反馈流出人口相关信息。依法落实流出人口及其家庭应该享有的奖励优惠政策。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加强对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家庭的上门访视工作,帮助计划生育留守家庭及子女解决实际困难。

流入地要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将流动人口纳入当地人口总数,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纳入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全局,把相关部门配合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职责落实情况纳入目标管理责任范围,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经费。流动人口可以凭《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享有国家政策规定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基本项目免费服务,逐步做到与户籍人口享有同等的服务。完善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加强城市社区流动人口信息登记通报制度,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列入流动人口协管员工作职责。在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企业、集贸市场等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加强信息化建设和考核评估工作。利用政府及各部门信息网络和资源,完善流动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完善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开展跨省或省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与共享试点。建立科学合理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评估标准,研究建立目标管理双向考核机制。

六、进一步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关键靠农村基层组织,靠基础工作。要适应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综合改革的新形势,强基固本,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和人员稳定。要按照辖区常住人口规模和工作需要,科学设立行政管理、技术服务机构,合理配备工作人员,不得随意撤并和改变机构性质。加强县乡计划生育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改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设施和装备水平。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职业化建设,强化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县乡两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岗位特殊、任务艰巨,要按规定落实基层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社会保障待遇。

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农村社区基层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村级计划生育专干队伍,确保人员、任务和待遇"三落实"。村级计划生育专干一般要在35周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以女性为主,实行"县管、乡聘、村用",鼓励民主选举、民主评议村级计划生育专干。适当提高计划生育专干待遇,其报酬可参照村委会主要干部的标准。

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推进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职能转变,加强对村级计划生育工作的分类指导和支持力度。积极创造条件,维护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生殖健康权。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依法制定包括计划生育内容的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引导村级集体收益和资源分配有利于实行计划生育的个人和家庭。进一步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的作用,维护群众权益,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

积极推进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信息化。抓好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完善育龄妇女信息系统以及各相关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发挥信息引导和支持作用。建立健全出生医学证明、户籍管理、婚姻登记等公共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建立各级部门间人口信息共享机制和方式,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与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未建立上述信息管理系统的,应根据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各级部门间定期信息采集制度。

七、切实加强对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

各地各2024部门要深刻认识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把人口发展放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人口发展,做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落实。要充分发挥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建立和完善部门协调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协调制定相关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各相关部门在制定完善惠民政策时要充分考虑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对人口发展影响的评估,主动征求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意见。探索建立人口发展指标评估体系,改革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切实加强对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投入。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人口和计划生育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确保法律规定的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县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基本建设和队伍建设、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等经费的落实。强化对财政资金到位情况和资金使用绩效的考核,加强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坚决推进依法行政。积极创造依法行政的环境和条件,将稳定低生育水平、完成人口计划与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群众的守法意识。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及时了解群众诉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杜绝恶性案件和的发生。对出现重大违法侵权案件和恶性案件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