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5682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3分钟。
父母育儿心得范文第1篇
1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实表征
“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离开家乡外出工作,而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或父母一方)生活在一起的儿童。”[1]从人的成长过程来看,儿童时期是从父母那里学习社会中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社会群体共同认可的行为模式。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无疑不能经历这个过程,这些行为模式的学习场所从家庭教育转向学校教育,从向父母学习演化为向老师学习,这样的转变对于父母与老师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却是情感和环境方面的重大变化。据相关部门的调查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1.1性格方面。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不能感受到本应拥有的疼爱和呵护,使得儿童变得内向孤僻;其二,情绪情感方面。成长环境的变化使得留守儿童无法融入新的环境,他们试图避免与他人交流,变得孤独、冷漠,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看待自己与他人,不能体谅他人的情感,容易产生消极的态度与思想;其三,人际交往方面。父母的远离给留守儿童带来的是精神上的打击,他们开始对其他人产生不信任感,对他人抱有排斥的心理,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2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探析
2.1隔代监护,儿童的教养问题令人堪忧:隔代父母是留守儿童的主要监护人,父母由于外出打工,隔代教养代替了亲子教养。其一,从教养的环境来看,儿童的教养环境发生了骤然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儿童成长环境的变化。如有些儿童总是与父母说一些学校中发生的事情,在他们心里,这些话只能说给父母听。由此,很多儿童渐渐的变得沉默寡言;其二,从教养的方式来看,隔代父母在教育文化方面的水平较低,在面对儿童出现一些行为问题时,往往采用置之不理的态度,或者是棍棒相加的行为,导致儿童在放任与专制的两极之间徘徊;其三,从教养的关系来看,儿童与父母的关系是一种依存关系,儿童可以在跟父母接触中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但儿童与隔代父母只是种依附关系,儿童不会完全的信任隔代父母,甚至会产生排斥、厌烦的心理。
2.2寄养教育,儿童的抗压能力越来越差:留守儿童的最主要特点就是父母外出在外,儿童的监护人因父母的外出发生变更,原有的双亲教育模式演化为单亲教育模式或者寄养教育模式[2]。在单亲教育中,由于儿童只能获得一方父母的疼爱与教育,容易造成儿童的性格偏差,有些儿童由于长期缺少父爱,变的男性化或女性化,心理上存在着自卑的倾向,感觉自己不如其他的儿童;在寄养教育中,儿童由于进入新的家庭环境,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有些儿童长时间无法适应寄养的家庭环境,变得不爱说话,行为孤僻。由于教养环境的骤变,儿童变得越来越孤独。在孤独初期,儿童表现为言语较少,喜欢单独行动,但随着这种孤独的逐步加深,儿童逐渐表现出情绪不稳定、遇事退缩、焦虑不安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进一步加深儿童的孤独感,导致儿童自暴自弃,形成自杀倾向。
3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引导策略
3.1加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干预:目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亟待解决,我们不能再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泰然处之,要从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首先,政府方面。政府要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保证留守儿童获得基本的生活需求;其次,学校方面。学校的工作人员要以公平、公正的态度来看待留守儿童,建立完善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机制,帮助留守儿童及时的解决各种问题;最后,家庭方面。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港湾,父母要定期回家陪伴儿童,了解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倾听儿童的心里话,为儿童的学习与生活提出一些建议。综上所述,政府、学校与家庭要建立起“三位一体”的干预模式,促进留守儿童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2促进留守儿童不良情绪排解: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会使留守儿童产生消极的情绪,这些情绪的不断积压会让留守儿童变得暴躁、焦虑,不利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因此,社会与学校要积极的为留守儿童提供方法与途径,帮助留守儿童排解不良情绪。其一,社会方面。社会的关怀能够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当我们用亲人的身份去关心、呵护留守儿童时,会让留守儿童从心理上转变原有的消极情绪,这种用爱心感化留守儿童的方法已经成为众多社会人士关心留守儿童的基本方式;其二,学校方面。当留守儿童持有不良情绪时,他们在学校中会表现出异常行为,可能会出现不合群的现象,也可能出现其他的问题行为,如课堂中大吵大闹。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异常行为要采取温和的教育态度,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主动地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了解儿童的内在想法和内心世界,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3.3构架留守儿童亲子沟通机制:父母的缺失是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儿童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都是由于缺少父母的长期陪伴造成的。由此可见,父母是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的突破口。因此,搭建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沟通桥梁可以从根本上缓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亲子沟通机制的构架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努力和支持,只有大家携起手来,一起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他们才能在蓝天下健康的成长。
4结论
父母育儿心得范文第2篇
一、引言
留守儿童(the left-behind children),是其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将其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多数与自己的父亲、母亲中的一人,或与其上一辈亲属,或者父母亲的其他亲属、朋友一起生活。
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过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超过2200万。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之后,与留守儿童离多聚少,平均每个留守儿童每隔4-5月才能与父母见一次面,造成了父母与留守儿童沟通甚少,远远达不到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这种状况极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由于亲情的缺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一些隐患,绝大部分表现出行为孤僻、自卑懦弱、情感冷漠、内心封闭、缺乏爱心和沟通交流的主动性,甚至有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冲动易怒、脾气暴躁,时常会将一些无端的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超过四成以上留守儿童感到孤单,逾三成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他们相对同等条件下普通孩子的主要表现如下:
1、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与父母分离,严重缺失父母的关爱,尽管有些是由祖父母或亲朋监护,但他们毕竟无法代替父母的角色,一遇到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沟通交流,性格变得内向。
2、自卑心理。儿童大多具有攀比的心理,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留守儿童夫人父母不在身边,就如同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与那些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些甚至会自暴自弃,丧失自信心,学习不求上进。
3、孤独无靠心理。父母外出使留守儿童感到空落,时常会感到孤独,进而产生躁动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4、怨恨父母的心理。有些孩子无法理解父母,认为父母将自己遗弃给他人,无法得到应有的父爱、母爱,由此产生怨恨心理,有的孩子逐渐疏远父母,与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对父母产生怨恨心理。
二、留守儿童心理及教育存在的问题
据有关数据统计,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类型结构,见表1,可知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 隔代监护。
即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留守儿童的方式较多。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相对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
1、因血缘、亲缘关系,监护人多会用溺爱的方式进行管教。较多地给予物质和生活上的满足,以及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给予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
2、监护者与留守儿童年龄差距大,思想观念不同,对待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有明显的“代沟”,互相难以沟通。据调查,隔代照料的祖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见表2,因此他们往往以他们自己的成长经历来教育要求留守儿童,思想观念过于保守,教育方法简单。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做事不拘一格,寻求刺激和创新,他们的教育方法和观念很难被孙辈接受。此外,老人年龄大,健康状况欠佳,精力不足,再加上有的老人同时监护几个留守儿童,有些力不从心,难以承担监护教育的责任。
(二)上代监护。
即由父母的同辈人,如伯、叔、姑、舅、姨等亲属或他人监护。由于监护对象并非自己的孩子,监护人在监管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因此,上代监护也多属于放任型和物质型的管教方式,极易造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萌生寄人篱下的感觉,进而形成孤僻、胆小、内向的性格。
留守儿童的心理及教育状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学习状况一般。由于在留守期间这些孩子多数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监护人文化水平较低,没有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重养轻教,导致孩子在学习上无法得到有效的引导和督促,多数留守儿童的学习自觉性较低,纪律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相对较差。
2、情感世界和心理封闭。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无法享受到父母的关爱,遇到困难时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情感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差错时也得不到父母及时的引导和纠正,久而久之便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例如自暴自弃,感情脆弱,悲观消极,缺乏自信,焦虑自闭等等。
3、道德行为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监护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分辨不清事物是非与好坏,不能客观正确的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负面情绪的影响,极易养成一些不端行为。例如:说谎,说脏话,叛逆,盗窃等。
4、外出父母的一些负面观念的影响。那些下苦力挣钱而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多的打工父母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于是对留守的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读不好就去打工赚钱”的观念在留守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而一些没有挣到钱的打工父母,则认为是自己命运不好,怨天尤人,对留守在家中的子女的不闻不问。使留守儿童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幼小的心灵从此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正常学习。
5、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亲情饥渴”现象。 亲情的抚慰与关爱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部分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对自身的变化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倾诉的渠道,有亲人的安慰。但由于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多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很难维系亲情,沟通思想或倾听烦恼,很难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爱。有的父母与孩子多年无法见面,以致孩子遗忘了父母的容貌,更谈不上亲情。
6、监护人缺乏保护意识导致留守儿童受到意外伤害。 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还是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对于突发事件缺乏应变能力和自救能力,没有父母的监护,容易更受到不法分子的利用和侵害。加上不少留守儿童上学路途较远,经常早出晚归上学,他们的人身安全令人担忧。
表1 留守儿童家庭类型结构
表2 隔代照料的祖父母受教育程度 %
三、建议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留守儿童群体也在不断扩大,这一特殊群体的身心发展和教育问题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留守儿童也有他们的喜怒哀乐,有他们的优点和缺陷,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全面认识。,留守作为一种特殊经历,的确对留守儿童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我们希望社会、学校和家庭尽可能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让他们真正从心理上获得大家庭的温暖。
1、加强学校的教育与引导。学校应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教师,特别是心理咨询教师应该在感情上关爱他们,心理上疏导他们,学习上引导他们,生活上照顾他们,与他们多谈心,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并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生活、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的烦恼和困难。学校要在课外开展多种形式,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和兴趣小组,并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其中,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鼓励他们主动与同学沟通交流,注重培养他们乐观开朗、乐群合群的情绪情感,使留守儿童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得到关心,感到温暖。
2、教育监管部门应将心理咨询室引进农村中小学,为留守儿童建立心理档案,定期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并在课内外教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学校、监护人、父母之间也应加强沟通与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了解和掌握孩子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各种烦恼,并作好心理疏导工作,使留守儿童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3、加强对监护人的培训。在留守儿童较多的地区,当地政府或村委会可以举办留守儿童监护人培训班,向留守儿童监护人讲授新的教育观念 科学的育儿方法和知识,用形象生动的事例告诉他们应如何教育孩子。也可做些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知识讲座,提高监护人的教育能力和水平,使他们真正肩负起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职责。
4、完善托管中心机制。一些留守儿童聚集的省区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及成长教育问题,设立了留守儿童托管中心,但实际上,托管中心这一市场化运作的机制仍然存在许多弊端。托管中心中的工作人员培训、食宿条件、教育环境等软硬件建设应该实事求是,真正为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着想。
父母育儿心得范文第3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发展;亲子关系
一、关于留守儿童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留守儿童监护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父母在外务工后,讲子女留给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监护,现在的儿童大多都是这种监护方式。二是寄养型监护。父母外出务工后,将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或者邻居来看管。三是以大带小,自我监护的型。父母外出务工后,孩子以大带小或者独立生活。
而据生态系统发展观,儿童的心理与行为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起点,儿童不但在其中进行着社会化,而且,还以家庭为基地,与外面环境相互作用,在这些相互作用中,儿童得到了发展。但在留守儿童这一问题中,以上的这些的监护类型,只是给留守儿童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照料,而在精神上,心灵和环境上缺少得当的照顾和安慰。从而使得大多数的留守儿童心理不能健康顺利地发展和成熟。
二、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现状
首先是人际关系敏感,由于亲情的缺乏,大量的留守儿童与父母处在一种天各一方的极不人道的亲子关系模式,由于缺少来自父母亲的亲情呵护与家庭教育和监管,这种缺失导致大多数的留守儿童存在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差等问题。据调查结果统计显示:16.7%的留守儿童对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显的不合群,不愿一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孤独自闭;46.6%的表示别人教务去才去,显得内向,不积极。
其次留守儿童表现出来的悲痛,延误,焦虑,忧郁等情绪,大多数的留守儿童年幼时就离开了父母,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不开朗。很多留守儿童表示非常想念父母,一旦谈及父母就表现的非常焦虑,悲恸不已,泣不成声;有的儿童则是长期跟着祖辈的人生活,导致他们已经对父母失去了以往的那种浓厚的亲切感,有的甚至讨厌父母,怨恨父母;有的儿童甚至患有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具体表现在,做事畏缩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表情木然等不良的心理状态。
再次是留守儿童存在一定程度的孤僻,偏激,不团结,搞破坏,易产生敌对,等不良的心理问题,从而导致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严重的有的参与盗窃,抢劫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最后则是大多数留守儿童价值观的扭曲。在外打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自己子女的身边,对自己子女的思想程度可想而知,而他们最关心的则是留在家里的孩子能否吃的好,穿的好,因而一些父母由于不能给予自己的儿女全面照顾而心生内疚,于是采取“物质+金钱+放任教育”的方式进行补偿,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的溺爱。结果就是一些留守儿童的零用钱的数量不断增加,使用的自由度不断扩大,逐渐养成了奢侈浪费,摆阔气,互相攀比等陋习,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价值观。与此同时,社会上“拜金”思想逐渐抬头,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指导,缺少正确的辨别意识,产生了厌学情绪,把人生的发展目标定位在打工挣钱,认为进去是万能的,热衷于吃喝玩乐,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机会。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
首先是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麦肯侬在有关早期儿童经验对人格影响的一个总结:“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情感建立的时间较短,而之后又缺乏频繁的练习,从而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还有,就是外出务工的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低,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把子女的学业定位太低,只限于九年义务教育,而部分留守儿童甚至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完成。
其次是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儿童的管教,由于父母不在身体,大多数的留守儿童则是有一定的监护人来进行照顾,这些监护人其中可能有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亲戚邻居或者自己的哥哥姐姐。祖辈对留守儿童的抚养,通常都是用他们老一辈的思想来进行照顾和教育,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去教育现代的儿童是行不通的;而由邻居,亲戚或者哥哥姐姐来进行抚养的儿童,他们通常不管,不敢管,没办法管,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采取通融政策,只要不犯大错误就可以,这种方法的采用直接导致留守儿童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最后导致不良问题。
四 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出的建议
首先建立完善的家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留守儿童”比平常人缺少的最多的是父母的关爱和呵护,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大多数处于小学阶段,一般都是未满14岁的少年儿童,这个阶段,正事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二关键期,亲子关系的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子女的第一教师,也是长期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相反则阻碍发展。我认为,为了留守儿童能够正常健康的发展,建议首先建立一个完善的家庭,父母要常与子女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培养良好的感情。
其次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监护人,提高监护人本身的素质。我认为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要具备一下的素质:
1.能够发现儿童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教育与知道;
2.要经常与儿童沟通,打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
3.端正儿童的三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
4.能够正确的对待儿童的教育,掌握正确的方法,而不是不敢管,管不了,最后放任不管;
5.祖辈的监护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其学习给予帮助,可以为孩子请老师,使其获得个别化教育。
最后,是希望父母双方可以留下一人照顾子女,或者双亲外出务工把子女带在身边,虽然这种做法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权衡利弊之下,也不失为有效的解决办法,至少父母在身边,儿童会有一种安全感,归属感,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
四、结语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学生的作用不可或缺。可现实环境和生活压力让家长们做出了无奈的选择:为扭转家庭的经济困局,只有外出闯一闯,眼前的利益与孩子们长远的发展产生了冲突,出现了家庭教育的真空。背井离乡的家长们该怎样正确传达你们的关爱,让孩子在家里健健康康地成长的确需要深思,这一问题更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师保国,申继亮.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智力和内部动机与创造性的关系.心理发展教育,2007年出版
[2]陶沙.乐观、悲观倾向与抑郁的关系及压力、性别的调节作用.心理学报,2006年出版.
[3]俞大维,李旭.儿童抑郁量表(CDI)在中国儿童中的初步运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出版。
父母育儿心得范文第4篇
?
一、父母对于早期教育的认识
?
幼儿身心、智力的发展是有自然规律,有阶段性的,父母要做的就是尊重自然规律。当前许多父母对于早期教育存在着很多的盲区,没有意识要送孩子参加早教训练,就连早期教育教学真正的主体都不知道是父母还是孩子。因此很多父母根本不知道幼儿的发展存在着阶段性和个体差异性,造成了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真正的教育。
?
在进行早教活动中,笔者曾组织“丢手绢”的游戏,这时孩子们都会因为个体差异出现不同的肢体反应,有的幼儿会很愉快的跟着老师互动,有的会悄悄的在旁边看着老师做完后再学着丢一下,还有孩子当老师走上前互动的时候再动一动,有的孩子直接站在旁边一动也不动。这时家长看到自己孩子不动的时候就生气啦,直接骂他?“你看人家小朋友都在跟着老师做,你不乖,你不听话,不喜欢你了,不要你了。”一连串的批评就来了,甚至不顾幼儿的反应,强制的拉着幼儿跟着老师做,根本就没有真正关心幼儿的心里健康,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
?
笔者感叹这些家长真正了解自己幼儿的行为特点吗?知道自己孩子的心灵构建吗?我们要想弄明白孩子的心灵是如何构建的,就必须了解敏感期及其发生的顺序。
?
我们在进行正确的引导幼儿的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在尊重幼儿的兴趣,天赋差别的基础上尽力引导幼儿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按自己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强加于幼儿。幼儿的心理对于大人们来说深奥且难解,父母困惑时因为父母们都是根据儿童外在的表现判断的,而不是根据内心。我们要努力认知幼儿行为的背后,弄清楚的原因和动机。父母要做一个合格的研究者,必须增强对孩子的责任心,采取一种全新的态度去研究,而不是有麻木思想的统治者和专制的法官。
?
二、父母在幼儿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
父母不仅仅幼儿的第一任老师,还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伙伴、榜样和引导者。当今社会太多不好的因素存在,稍有差池很多幼儿将成为折翼的天使,因此作为父母应该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方向。童年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时期,道德上的缺失或精神上的疾病都会给人带来致命的影响,其危害可以超过忍饥挨饿,父母应该谨慎小心地找出影响孩子心灵健康的原因,并融入他们的世界。在父母数不清的要求下,还有数不清的错误,父母不能在对幼儿所犯的错误进行毫不留情的批评,父母一定要扮演一个温柔的角色,必须每时每刻注意和孩子相处之道,因为孩子的感情——特别是对外界对他们的影响,比我们想象得要细腻敏感得多。
?
就像爱默生所说的那样:“童年时永恒的救世主,它会经常出现在堕落者的身边,努力将他带向天堂。”
?
三、父母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
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既是父母的权利也是父母的义务,我们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五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也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这些法律都是告诉家长应尽的义务和幼儿应享受的权利。
?
在当今如此发达的社会还是有很多父亲错误的认为自己的重要性是养家糊口,母亲的重要性是相夫教子,父母这个词就是父亲和母亲的共同体,所以缺一不可。其实幼儿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一个完整并和睦的家庭,孩子的性格和心理都会发展均衡,我们应该向犹太人学习,在犹太人家庭中,没有男女之分,育儿是夫妻共同的责任,他们非常重视家庭的教育,他们在坚信母亲是“家庭的灵魂”的同时也准备了一把椅子给父亲,找到父亲在孩子教育中的位置。
?
“右手罚,左手抱”,也是我们常说的“严父慈母”或者“严母慈父”也充分体现了父母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性。当幼儿犯了错误时我们应该及时纠正并帮助孩子,那么当父母其中一个对幼儿进行严厉批评以后,另一位应该伸出慈爱的手,用温情的话语缓解气氛,心平气和的向孩子说明为什么要惩罚他,并教育孩子今后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在孩子受到惩罚后,及时开导孩子,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
四、父母参与到幼儿教育的作用
?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在呼吁“亲子活动”,就是让父母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因为对于孩子的教育不是简单的学校或者家庭但方面能完成的。幼儿园的《教育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些说明幼儿教育离不开家庭与社区的教育资源。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也深刻的感受到家园合作对幼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例如:“六一儿童节”我们幼儿园开展的“亲子对对碰”主题活动,“小脚踩大脚”、“两人三足”、“袋鼠妈妈”等等亲子活动都是围绕着家长和幼儿合作完成的游戏来设计的,这样能够启发孩子的智慧,又能够引导和发展他们新的能力。亲子活动不是上课,是让幼儿和家长双方平等参与,家长不能居高临下对孩子指手画脚,而应当是活动的平等参与者。
?
同时亲子活动具有多样性,只要我们有亲子沟通交流的意识,随时随地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而不应将亲子活动局限于某些特殊的活动,否则将会影响到亲子活动的多样性,进而影响到亲子间沟通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影响到孩子的多样性发展。
?
父母只不过是孩子的监护人,而不是创造者。父母必须给于孩子全身心的保护和关心,用心去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需求和心理渴望,让幼儿健康成长。
父母育儿心得范文第5篇
【关键词】隔代抚养 社会化 策略
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有很多,如家庭的抚养、学校的教育、社区的影响、同伴交往的发展等。幼儿的活动时间几乎全部在家庭中,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家庭教养方式是抚养人在教育幼儿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抚养人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由于工作需要或迫于生活压力及离婚率的升高等各种因素,年轻父母无暇照顾子女,便将其交由(外)祖父母抚养,而(外)祖父母由于对(外)子女的喜爱,又赋闲在家,也欣然承担起这项责任。隔代抚养的家庭教养模式越来越成为我国普遍的社会现象。根据已有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大多数城市中,家庭祖辈参与或直接带养和教育孩子的比率极其之高,例如,在北京,大约有70%的祖辈参与教育、抚养孩子;在上海,近一半以上的小孩都是交由祖辈进行教育、抚养;在广州,祖辈参与带养的比率达到52%以上。此外,完全由祖辈进行抚养的孩子约为28%左右。①
虽然隔代抚养解决了幼儿的监护问题,但由于祖辈观念陈旧、教育方法简单等方面的问题,难免会导致幼儿出现各种不适应的症状。可以说,隔代抚养的教养模式导致了幼儿家庭的教育功能弱化,是一种不稳定的抚养和教育方式。这种方式使得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得不到父母的呵护和关爱,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认识和价值上的偏差,以及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等问题。②
概念界定
隔代抚养。伍新春(2009)在第一届“家庭教育高峰论坛”的分论坛上提出,目前幼儿家庭抚养形式可分为父母抚养、隔代抚养与共同抚养三类。父母抚养指子女的教养以父母为主、(外)祖父母偶尔辅助照顾的抚养方式;共同抚养指子女的教养责任由父母、(外)祖父母共同承担;而隔代抚养指子女的教养责任大部分由(外)祖父母承担,父母与孩子接触较少(如周末或偶尔回家照看),甚至是完全不顾的情形。
幼儿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获得情感、性格、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等,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的过程。幼儿社会化是幼儿在与他人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学习社会技能和社会角色知识,获得社会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并形成幼儿心理特征的过程。
家庭教养是影响幼儿社会化的最基本动因,是幼儿社会化的基础。在隔代抚养的家庭中,对幼儿教养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外)祖父母的教育动机和教育内容,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外)父母的抚养方式,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幼儿的社会化。隔代抚养家庭中,由于(外)祖父母的某些原因,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容易在行为习性、健康依恋情感的建立和同伴交往等方面产生问题。
隔代抚养产生的原因
隔代教养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大致有两类情况。
父母角色丧失。即父母已经去世,或父(或母)虽在世但不承担抚养责任,需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抚养者。比如父母离异,父亲或母亲一方为了重组家庭,将孩子交由爷爷奶奶抚养,或父母接受刑罚不能再尽抚养义务等情况。
父母角色缺位。即父母均在世,但为了给家庭创造更好的经济基础或其他因素而将子女交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抚养。隔代教养者大多属于此类情况,尤其在在农村较为常见。随着社会的变迁,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民为了增加收入,纷纷进入城市打工赚钱,由于条件限制,又不能将子女带在身边,便不得不交由父母抚养,由(外)祖父母承担起抚育教养的重大责任。另外,城市当中父母外出工作、祖辈为儿女奉献的传统观念、“隔代亲”等因素也是产生隔代抚养的原因。
由于不同原因产生的隔代抚养,对幼儿社会化的发展也有不同的影响。比如,父母角色丧失和父母角色缺位对家庭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祖辈在抚养幼儿中产生的问题也会有所差异。本文对隔代抚养问题的探讨主要指父母角色缺位导致的幼儿社会化问题。
隔代抚养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隔代抚养对幼儿行为习性的影响。邓长明和陈光虎(2003)的实证研究证明,隔代抚养儿童行为问题出现的概率要大于父母抚养的儿童。汪萍等人(2009)对隔代抚养和父母抚养的1~3岁幼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隔代抚养的幼儿和在社会适应、智力等发展区域均落后于父母抚养,这证明隔代抚养方式对幼儿心理行为发展有不良的影响。幼儿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比较差,很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因而行为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外)祖父母在照顾(外)孙子女时有许多优点,比如耐心、细心等,但缺点也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
其一,祖辈由于年龄、观念和知识的限制,对孙辈的教养往往只停留在“养”的层面,“教”的内容却很少。(外)祖父母的抚养一般只停留在照顾孙子女的衣食起居方面,而对孩子合理情绪的培养、良好习性的养成却关注较少。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吃饱喝足”即可的养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幼儿的发展需要。对于幼儿来讲,他们正处于模仿、学习的关键期,但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比较差,很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外)祖父母缺乏正确导向的抚养方式致使幼儿自我生活能力发展不充分,在按时吃饭、睡觉等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中存在着问题。
其二,中国传统社会中一直存在着“隔代亲”现象,(外)祖父母对子孙有时会过份宠爱,他们往往更容易满足孩子的要求,认为无论如何不能委屈孩子,自己只要能做到的就要替孩子做,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孩子容易变得任性,不知道忍让。另外,由于祖辈对子孙的溺爱,做事情常常喜欢“包办”,(外)孙子女对世界试探性的尝试行为常被制止,比如幼儿在刚开始学习吃饭、穿衣、与他人交往时通常是具有一定困难的,(外)祖父母觉得这是自己轻而易举的事,常会替(外)孙子女做这些事而让幼儿失去尝试的机会,这样让幼儿在以后发展中容易出现做事半途而废,没有长性。同时,有些祖辈由于思想观念的影响,对幼儿的教育方式往往比较“专制”,要求幼儿完全服从自己,凡事由自己决定,不能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出发,培养幼儿认知、判断和选择的能力,这样的教养会让孩子变得无主见,出现遇到左右为难的事情犹豫不决、遇到困难退缩等问题。以上因素都会影响幼儿生活技能、处理事情技能的获得。王玲凤(2007)的研究已经证明,隔代抚养幼儿与父母抚养幼儿相比,易表现出更多的情绪问题、行为障碍、性格缺陷、人际交往缺陷,且适应性较差。
隔代抚养对幼儿依恋情感的影响。在幼儿的各种情感形成中,依恋情感是最先得到发展的。幼儿依恋一般指幼儿和他的照顾者(通常为父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感情上联结的纽带。依据依恋情感的品质,常将其分为安全依恋、焦虑―抵抗的非安全依恋和焦虑―回避非安全依恋,安全依恋为这三类中最具适应性的依恋风格。具体形成哪种依恋风格常常与抚养人的抚养风格有关系。
首先,在隔代抚养模式下,幼儿最先面临的问题是依恋对象的转移,在此过程中,父母退居第二位,(外)祖父母取代父母的角色,这种角色的转移增加了孙辈成长的压力。孙辈在适应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容易对祖辈、父辈角色界定不清,产生角色冲突,并在幼儿心中会造成一定的情感混乱。另外,(外)祖父母容易依据自己的经验安排(外)孙子女的生活,关注子孙也常常会从自我出发,对孩子的某些需要常常忽视或不敏感,会使得儿童相信对需要的传达不会影响到抚养人,导致儿童缺乏对世界的探索行为减少,在陌生环境中显得无安全感,形成焦虑―抵抗或回避的非安全依恋风格。
其次,老年人由于精力所限,不喜欢吵闹,在抚养幼儿中常希望他们能安静,只要孩子不哭闹,随便他们做什么,甚至对孩子长时间看电视也不予管教,这不仅不利于幼儿语言、智力的发展,而且对于幼儿正常情感的形成极为不利。加之老年人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弱,观念不能随时代更新,知识水平有限,通常对于幼儿心理发展不了解,一方面溺爱孩子,另一方面为了树立权威感,在孩子哭闹时易采取恐吓或惩罚的方式。这些因素均会给幼儿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幼儿可能会把人类交往被体验为是无规律的,无法形成连贯的交际模式,造成“紊乱依恋”。
隔代抚养对幼儿社会往的影响。(外)祖父母代表着一代人观念文化,在与(外)孙子女交往中传递着有关的社会性知识,影响着幼儿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随着幼儿的成长,其与外界接触的渴求增多,隔代抚养的家庭中,祖辈是与幼儿接触最多的人。在幼认知发展的敏感期阶段,他们不仅需要通过与家庭成员的交往获得家庭归属感,还需要与社会他人交往获取社会角色、社会规范等方面的知识。幼儿在社会往中可以了解社会的规范及其对个体的约束,可以尝试扮演多种角色。然而,祖辈的抚养方式相对谨慎,出于安全考虑,他们倾向于幼儿在家中玩耍,尽量减少其外出活动。这样,儿童接触社会、他人和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较少。这不利于其学习与他人合作、协商;不能很好地通过同伴的行为对其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强化,来增加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控制或减少侵犯,对于幼儿的社会技能和策略的学习也是有害的。
隔代抚养的应对策略
父(母)子(女)的互动能够促进孩子性别角色的发展、社会适应性、学业成就、健康情感的建立等,而幼儿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父母亲角色的长期缺位应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在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下,隔代抚养作为我国一种特殊的现象,仍将持续存在一段时间。若要确保隔代抚养家庭的幼儿健康成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祖辈自身观念、知识更新―隔代抚养问题解决之根本。隔代抚养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祖辈的观念相对陈旧、知识缺乏,与时代有脱节。良好的抚养观念会使孩子表现积极的性格、心理和行为特征,如独立、合群、听话、自信、能干、有主见、有礼貌等。(外)祖父母应该认识到,在自身接手抚养(外)孙子女的时候,自己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辅助角色转为主导角色,自身的观念、行为,对幼儿的管理方式都将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深刻、深远的影响。作为儿童的主要教养人,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孙子女“吃饱穿暖”,还应提供必要的教育。孙辈因为年龄太小,心智尚不成熟,在和祖辈的互动中虽处于主要地位,但却不是主动地位,祖辈应多主动与孙辈沟通,多鼓励幼儿自我表达,耐心观察幼儿的同伴互动情况,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互动环境与积极的引导等等。幼儿在与人交往中,社会性逐步得到发展。祖辈不是(外)孙子女的者,应该放手让孩子学习做事,在他们做得不好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当他们做得好时给予表扬,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帮助,这些都会有效地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另外,祖辈应通过各种途径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学习,比如幼儿在不同时间段处于不同的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相关时间对幼儿进行着重教育等。在幼儿无哭闹、不听从长辈指示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研究表明,在隔代抚养的家庭中,如果在(外)祖父母能够给予幼儿足够的尊重、理解、安全感和自信心,对幼儿提出的问题耐心、清楚的解释,幼儿安全型的情感依恋便不亚于一般幼儿。③
家庭结构完善―隔代抚养问题解决之基础。在一部分家庭,隔代抚养属于无耐之举,比如在农村,父母外出打工,无能力将子女带在身边,不得不将其留在家中由爷爷奶奶照看,但也有一部分家庭是观念所致,比如中国传统认为儿孙绕膝乃人间天伦之乐,“隔代抚养”是家族繁衍的大事,“隔代亲”、“隔代抚养”的问题更加突出,许多(外)祖父母从孙辈出生那天起几乎包下了养育的所有事情。
从现实状况来看,无论哪种形势下形成的隔代抚养模式都会引发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孙辈的健康发展为代价的。已有研究指出,隔代抚养的家庭属于结构不完整的家庭,不完整的家庭结构容易引发儿童产生心理问题,导致偏差行为。因此,无论是父辈还是祖辈,都应树立后代教育第一位的思想。传统的中国父母努力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为后代创造财富,希望后代能够生活幸福,而子女的健康成长是幸福生活的起步。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对孩子的抚养都应尽量采取以父母为主的抚养方式,保证幼儿既有父母爱,又有(外)祖父母疼,共同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
社会扶助―隔代抚养问题解决之保障。在我国,隔代抚养已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个普遍问题。但是,在不同的隔代抚养幼儿的家庭中,孙辈成长的社会环境、家庭的经济条件、祖辈的抚养方式和思想观念、父母对于家庭的支持力度等都有所不同,有些状况家庭可以通过努力改变或改善,但有些方面却需要政府给予支持。
从大的方面来讲,政府相关部门在政策立法与执行上,有妥善的配套法规,避免执行上的不切实际,造成资源上的浪费与效率不显,使得真正需要帮助家庭得到救助。在具体措施的实施上,政府有必要对不同原因导致的隔代抚养家庭进行摸底、分类,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比如一些父母对于抛家弃子外出工作也深感无奈,为了家庭,他们无其他方法可寻。对于这样的家庭,政府应多提供一些就近就业的机会,让父母能够在工作之余有机会多回家照顾孩子。
从小的方面讲,村委会或社区可以组织老年人参加针对孙辈健康成长问题的讨论会,互相沟通、借鉴经验。一般家庭的祖辈文化程度不高,无法通过网络、媒体等现代手段获得育儿知识及寻求帮助,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为其提供帮助。这就需要藉由村委会或社区组织专门人员深入与隔代抚养家庭建立关系,提供一帮一的扶助。另外,村委会或社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提供幼儿娱乐活动的场所,鼓励幼儿共同活动,促进其通过同伴交往学习社会规范。
(作者单位:铁道警察学院科研处)
【注释】
①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②周念丽,徐芳芳:“父母育儿缺失对农村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学前教育研究》,2012年第11期。
上一篇:物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推荐5篇}
下一篇:爱的教育读书心得{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