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满分学习心得体会{集合5篇}

知识星球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677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8分钟。

满分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中考;选项;最优原则;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5-0090-01

2015年江苏省江阴市初中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项目根据速度耐力、灵巧、力量等素质要求设置,分为选考类1(10分)、选考类2(10分)、选考类3(10分),共三类10项,满分30分。选考类1项目为50米跑(男生7′3、女生8′4满分)、1000米(男4′100满分)、800米(女3′50满分)、50米游泳(男1′30、女1′40满分),由考生任选一项。选考类2项目为掷实心球(男生9.00米、女生6.00米满分)、引体向上(男生5个满分)、1分钟仰卧起坐(女生44次满分),由考生任选一项。选考类3项目为30秒钟跳绳(86个满分)、立定跳远(男2.40米、女1.90米满分)、篮球运球(男12′8、女14′8满分),由考生任选一项。中考总分30分,计入考生升学考试总分。初中课堂教学在严格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三年学年计划,努力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为迎接体育中考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初三阶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订更明确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一、初三体育中考学生选项方法

首先,选考类1的选项。50米跑、1000米(男)/800米(女)跑、50米游泳,前期选项时都练习800/1000米,提高学生体能,后期正式填报选项时,采用“最优原则”,即:先耐久跑能满分的或很接近满分的同学选报800/1000米;再少数游泳能满分的同学,耐久跑未满分的选游泳;最后,少数耐久跑、50米、50米游泳都不能满分的学生,选三项中能取得最高分的一项报考。

其次,选考类2的选项。掷实心球、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前期男女生2项都进行练习,练习后掷实心球能满分或接近满分的同学选掷实心球;引体向上能满分或接近满分的同学选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能满分或接近满分的同学选仰卧起坐;2项都不能满分的同学2项都要练习,报名选项时,选报2项中能取得分值较高的一项。

最后,选考类3的选项。30秒钟跳绳、立定跳远、篮球运球,前期学生都练习30秒钟跳绳,练习后,选考时先立定跳远能满分的学生选立定跳远,再在2项中能取得分值高的选一项。

二、选项后的分层教学

选项报名完成以后,中考考前的课堂教学尤为重要。如何让满分学生或接近满分的学生(学优生)达到满分并且稳定在满分水平,让未满分的学生(中等生)或差距较大的学生(学困生)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达到满分或接近满分水平,提出了分层教学,分为:“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

练习跳绳项目时,学优生进行30秒钟跳绳,主要练习稳定、减少失误,达到熟练自如程度。中等生,学困生从练习协调性开始,多练习双手各拿一根绳摇绳空跳的协调性练习,再进行速度上的练习,10秒跳30个、15秒跳45个、20秒跳60个。并且学优生与学困生一一结对,相互观察交流体会,学优生起到“传帮带”作用,根据学困生情况可布置适当家庭作业,家长督促,坚持不懈定能取得理想成绩。练习投掷实心球时,学优生与学困生一一结对练习,相互观察交流领会。学优生注重稳定的练习,中等生、学困生注重下肢蹬地迅速、挥臂迅速、出手速度、角度等动作协调的练习,再进行力量练习,如推举小杠铃、哑铃,快速俯卧撑等的练习,适当给学困生布置力量性练习的家庭作业。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练习也如此。练习长跑,往往学困生会怕苦怕累,没有信心,这时要鼓励他们,订目标,采取让学优生陪跑、跑走交替,定时跑,定距跑等方法,根据情况布置适当的家庭作业,家长督促,坚持练习。

科学的选项要结合最优原则,利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充分发挥学生骨干作用,教师、家长有效的配合督促,形成合力,从而有效地大面积提高选考项目成绩,这些方法是切实有效的。事实证明经过初三学生的努力,在5月份的中考体育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各项目满分比率:(1)选考50米7人中,满分4人,满分率为57.14%;(2)选考1000米/800米430人中,满分413人,满分率为96.05%;(3)选考50米游泳47人,满分46人,满分率为97.87%;(4)选考实心球326人,满分282人,满分率86.50%;(5)选考引体向上81人满分76人,满分率93.83%;(6)选考仰卧起坐78人,满分76人,满分率97.44%;(7)选考跳绳435人,满分393人,满分率90.34%;(8)选考立定跳远49人,满分46人,满分率93.88%;(9)选考篮球运球1人,满分1人,满分率100%。我校2015年初三共有485名学生参加体育中考,满分人数394人,满分率81.26%,均分29.63,满分率与均分位列直属初中第一。

三、结束语

初中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要求每位体育教师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研究体育中考的选项与分层教学,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参考文献:

满分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供了一个对于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研究视角。分析认为,大学体育教育能否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个体需要所产生的动力的影响,因此大学体育教育应该以学生的体育需求为出发点,制定相应的体育教育目标,不断改进和调整体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用科学的体育观引导学生的体育需要,使得学生形成正确、适宜的体育学习动机,并引导学生自觉地、长期地维持这种良好的体育锻炼与学习行为,进而达到终身锻炼目标的实现。

马斯洛认为人的学习不是外加的,而是自发的。学生本身就有一种自发的成长潜力,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授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教授学习方法使学生自主学习。然而人的动机的产生和需要是紧密联系的,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有一定的需要所驱使的。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也是十分复杂的。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并按其重要程度和发生的先后顺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是生理的需要,这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人的最基本、最低级的需要。第二层是安全的需要,当一个人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就希望安全需要的满足,包括人身安全、劳动安全、职业安全、心理安全和希望避免不公正的待遇等,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表现出焦虑和恐慌。第三层是社交需要,人作为社会的动物,有一种要求归属于一定集团或群体的情感,希望成为其中一员并得到相互关心和照顾。第四层是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既是指自尊又有被他人尊重的含义。自尊表现为人们希望自己能够面对不同的情境,有实力胜任工作,能独立自主,并充满信心。受人尊重是指在社会交往中,所有个体都希望他人能够尊重自己的人格,希望社会或他人能够公正的认可和高度评价自己的才能与劳动成果,希望在社会团体中确立自己的位置。如果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人们就会体验到自己的社会价值,进一步增强信心,更加奋发向上。第五层是成就的需要,成就需要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成就需要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每个人都有满足自己发展与成长的愿望,做他最适合的工作,发挥它最大的潜能,成就它所能达到的任何事物,并从中获得满足。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清晰地将人类的众多需求予以结构化,揭示了不同层次的需要对动机的激发和影响,强调了优势需要在动机形成中的重要性,指出人的内在需要是激励的主要诱因,揭示了需要―激励―行为的关系。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但这些需要在一个人身上不是并列的,而是有主次的,在不同的条件下,必定会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成为推动行为的优势动机。和其他学科一样,大学体育教学也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优势动机,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需要层次理论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课堂教学是高校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途径,也是大学体育教学的重点和主要实施环节,大学体育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实现必须通过每一次课堂教学来完成。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终身锻炼习惯的形成。和其他学科比较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相对固定,新知识、新技术的更新速度较慢。所以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通过钻研教学方法、手段,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才能提高或稳定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实现。

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从学生的个体需求动机出发,采用区别对待原则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充分调动每堂课学生的积极性。尤其二、三年级学生,经过了一到两年的学习后,已经熟悉掌握了大学教育的特点,参与学习的动机更加具体化,而现行的体育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灵活性、创造性和延续性,这就造成了本来应该由社会需求和成就需求占多数高层次需求构成的学习内驱力,在长期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被低层次的需求所取代,而这种低层次需求对于学生来说基本不用通过努力就可以满足,这就使学生慢慢失去了体育学习兴趣。要改变这种不良状况,教师应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在保持教学内容不变的前提下结合二、三年级学生特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多变的教学手段,如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欣赏体育比赛、体育赛事研讨以及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等,既满足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增强体质的低层次需求,又要满足学生的尊重需求、社会需求、成就需求等高层次的需求。只有这样体育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需要层次理论在制定体育教学目标中的应用

满分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马斯洛;需求理论;留级学生;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017-02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类个体的需求引起动机,动机引起行为,行为最终又必然会指向相应的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人类社会上的个体行为都是在需求的牵引下产生的,是一种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进行的有意识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个体的需求是促使行为产生的内在精神动力。因此,我国高校针对留级生管理这一特殊学生管理问题,应该以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为指导,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通过具体分析和了解留级学生的思想动态,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最终调动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积极性,提升管理实效。

一、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内涵和基本观点

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和人格理论专家,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就是在人才管理界应用较为广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在研究中指出,支撑人类个体成长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在实质上促使行为产生的动机是由具有多种性质的内在需求引起的,并且各种相关需求之间具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和层次之分,每一个层次的需求在社会上得到满足,就会对个体人格的成长和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从马斯洛需求理论看,人类个体的生命价值与内在精神需求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社会上获取了一种需求之后,会立刻产生对下一层次的需求,并希望这一需求也能在社会生活中得到顺利满足。马斯洛在研究中指出,人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生理需求具体指人们在生存繁衍过程中产生的最原始的需求,借以维持人自身的生存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一旦生存需要无法得到顺利满足,人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安全需求主要指人类要求在社会生活中保障自身的人身安全,摆脱一切能对人身安全产生威胁的因素。安全需求比基本的生理需求高一级,当人类个体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安全需求,可以说安全需求是处于社会生活中人类个体必然会产生的一种需求。归属需求则包含两个方面的需求,即对归属需求和对爱的需求。对归属的需求具体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的人类个体渴望加入集体生活,进而对集体产生归属的生物本能,并希望能够真正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受到集体成员之间的相互照顾;而对于归属需求中爱的需求来说,社会生活中的人类个体都希望得到其他成员的关心和爱护,希望能够在集体中享受到亲情、友情和爱情。因此,这种情感上的需求表现得更为具体,能够与人类个体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惯及个人性格产生密不可分的联系。

尊重需求则表现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获得社会集体中其他成员的尊重,进而得到社会的肯定。尊重需求具体可以划分为内外部需求两种主要形式。内部需求表现在人的自信、能力以及独立自主的生存方面;外部需求则表现在社会地位、威望以及获得他人尊重等。马斯洛在研究中指出,人类个体尊重需求的满足对其人格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不仅能够让人在生活中充满自信,还能促使人真正感悟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自我实现需求在这五项需求中处于最高等级,人类个体要想在社会生活中使这种需求获得满足,就应该积极完成与自身各项综合素质、能力相符合的社会工作,充分挖掘自身潜力,进而实现自身理想。马斯洛指出,人在生存和发展中必须要忠实于人类的生存本性,做适合于自己的工作,进而在工作中获得自我实现的乐趣。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中的这五项需求观点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并且每项需求之间存在相应的联系。生存需求是人类生存发展最本质的追求,在能获得生理需求满足的基础上,人类必然产生相应的安全需求;而如果生理和安全需求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同时得到满足,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爱与归属方面的需求;在获得相应的社会归属感,并体会到其他成员的爱护之后,人类个体在精神层面还会随之产生一种自尊需求,不仅希望自身能够有信心,有能力,也希望在社会中得到外界的肯定和尊重,一旦自尊需求得不到相应的满足,人就会在生活中产生自卑感,对人格成长造成不良影响。人类个体的自我实现需求建立在上述四种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希望能够在社会中承担与自身能力和素质相符合的责任。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在教育实践和学生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高校教育管理者在留级生管理中要想提升管理的科学性,就应该主动了解这一群体学生的各项需求,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实现各类需求,最终促使学生在个人发展中朝着自我实现的方向而不断努力、进步。

二、高校留级学生群体出现的原因及其心理特征

(一)无法与大学生活相适应

中学阶段严格的学生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偏低,在进入大学生活后,大学学生管理相较于中学阶段来说过于松散,不仅不会对学生课堂学习进行严格考勤,一般也不会为学生安排大量的作业,学生在“自由”的校园生活中会产生迷茫感,在没有明确人生规划和发展目标的情况下,最终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法跟上大学学习的节奏,出现留级问题,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90%以上的留级生都产生于大二之前,说明大学生活前两年中学生的留级现象更为明显,而这主要是学生无法适应大学生活所导致的。

(二)对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缺乏正确认识

新生在正式开始大学生活之前,学校都会为其发放相应的学生管理手册。手册对各高校的留级、补考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不会引导学生对手册内容进行学习,导致学生对学生管理工作相对忽视,没有正确认识到考试对学籍管理产生的影响,对补考问题也不够重视,甚至一部分学生在接受留级处分通知后,才了解到这方面的相关规定。

(三)教师影响

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普遍存在轻教学的教育风气,迫于社会压力,一大部分教师将自身工作精力放置在科学研究上,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学生成绩下降后也没能及时与学生沟通,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关心和学习的成就感,必然会逐渐产生负面思想,对学习效率效果造成影响,最终导致留级问题的出现。对于高校的大部分留级学生而言,在学习中途被迫离开原班级,进入到完全陌生的班级学习时,不得不面对来自社会和家庭等各个方面的精神压力,对学生心理成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高等教育时期学生的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自身抗压能力相对较弱,在留级的挫折面前极易出现心理障碍。同时,由于留级学生对一部分课程享有免修的权利,所以空闲时间相对较多,在与集体生活脱离的情况下,极易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最终造成二次留级甚至被迫退学的不良后果。可见,留级事件必然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严重影响,不利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和管理,所以教师在学生管理中应该适当引入马斯洛需求理论,通过分析学生需求,满足学生需求来引导学生发展,增强留级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

三、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实施留级学生管理

首先,以学生需求为依据,合理安排留级学生宿舍和宿舍管理中心、学生工作处等部门,参照学生意见将留级学生安排到学习风气相对良好的新班级以及舍友关系相对融洽的宿舍中,做好其他宿舍成员心理工作,保证留级学生能够在宿舍中得到关心和尊重。以高质量的班级环境和宿舍环境为学生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的满足提供相应的保障,也也满足一部分爱和归属的需求。

其次,课程设置突出人性化特点,允许留级学生先修完部分课程,也就是说允许其在原班级完成一部分课程的学习,从而减轻学生压力,并让其在原班级和新班级的过渡性学习中,产生对新班级的归属感,满足学生的归属需求。

再次,根据留级生自身发展状况,为每一位留级学生设置一名针对性负责教师,要求教师能够从关心爱护的角度和留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以及心理情况等,并认真做好书面记录,对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进行阶段性汇总。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看,学生在心理上存在一种与教师接触和交流的欲望,而留级学生的这一欲望则更加强烈,所以设置专门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能够满足学生的自我尊重需求。

最后,实施榜样激励教学。向学生讲述各地高校留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考上研究生,或实现自我发展的案例。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还可以邀请这些走向成功的学生对高校留级学生开展讲座,引导学生走出自卑心理,正确看待留级这一教育现象,进而获得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动力,最终在成长建设中树立远大人生目标,为其未来社会生活中的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奠定基础。

四、结语

留级学生是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组成部分,具有心理层面的复杂性,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所以,高校应该将马斯洛需求理论应用于留级学生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逐步提升学生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钟源,李志海.马斯洛需求理论在高校留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6):171-172.

满分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实效化;满足需要;人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0-0016-04

任何真理都是以一定条件为前提的。再好的心理学理论和技术,都是在一定条件和前提下的好理论、好技g,一旦换成了另一种条件和前提,就可能成为低效的、无效的甚至有害的理论和技术。在我国,在有的学校、机构、家庭、教师那里,心理学及其技术成了立竿见影解决问题的法宝;在有的学校、机构、家庭、教师那里,心理学及其技术则没有这种效果,成为“不实事求是”“生搬硬套”的话柄。有人搞不懂,也不服气:凭什么他们学习应用心理学就是“实事求是”,我们学习应用心理学就是“生搬硬套”?

实事求是的应用心理学工作者能够做到“管窥一斑”时心中有“全豹”;“事”是客观现实,“是”是其中的规律。当有的人孤立地“管窥一斑”而不知道有“全豹”的时候,就看不到事物的整体及其与各方向的联系、关系,就犯了形而上学的方法论错误,这时候是不可能真正理解“一斑”的真相与意义的,也不容易有效地解决“一斑”的问题。有的教育者让孩子“满足需要”,结果孩子健康成长、成人成才了;有的教育者让孩子“满足需要”,却惯坏了孩子。原来在满足孩子需要的时候,还要考虑孩子在满足需要时大脑反映了什么样的心理内容。在这里,“一斑”可以理解为孩子成长中的心理问题或教育目标、方法等,例如满足孩子的需要;“全豹”是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看到、想到的其他相关因素及其关系等。在使孩子满足某种需要的时候,看到了孩子以此种方式和前提满足需要,他的大脑反映到了什么样的心理内容,未来如何沉淀为人格品质?

根据美国科学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的观点,心理学目前尚处在未达成世界观共识的发展阶段,至多只能算作“前科学”或“前范式科学”[1],因此学习和应用心理学时绝不能无视或回避世界观、方法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起码素养,才可能避免工作过程中的无效、低效甚至对青少年儿童造成危害的消极后果。早在三十多年以前,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吉林大学车文博教授就曾提醒心理学工作者,他说:“目前西方心理学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材料,其成果是不容忽视的。但因受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束缚,在基本理论上并不完全先进,甚至陷于混乱。[2]”

本文只是枚举几个最常见的在教育、心理辅导过程中碰到的典型小案例,对教育者或心理教师解决问题思维中的某些问题做些粗浅、简单的分析,以抛砖引玉,引起同仁们重视和进一步的思考。

一、低级需要满足了孩子就会爱学习和创造吗?

――决定孩子爱不爱学习和创造的是大脑反映了什么

美国的人本主义教育改革运动思潮的核心理论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说。该理论认为:当儿童青少年的低级需要都满足以后,高级需要会变成主导需要――即当孩子们的吃喝玩乐都满足以后,就会变得爱学习和创造,孩子们不爱学习和创造是由于低级需要没有满足所致。这番话乍一听起来觉得似乎不仅有道理,还很“独特”、很“深刻”。可是,当越来越多的人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家庭教育实践的时候才发现,在大量的充分满足低级需要的教育过程中,孩子们的爱学习和创造的需要往往并没有成为主导需要,而是形成了大量的“被惯坏”孩子的消极人格特征。

“惯儿如杀儿”是我国自古便有的家教格言,也是妇孺皆知的简单道理;而简单照搬充分满足需要教育理念明显不符合传统文化中所反对的“惯孩子”的教育思想特征。如何选择、取舍呢?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乍一看起来也确实有道理:当孩子们低级需要没满足的时候,例如在饥饿、口渴、身处险境、不被尊重等时候,他们怎么会有心情专心学习和创造呢?于是,一批批明显地带有被惯坏特征的孩子出现:到中学或大学以后,他们普遍不快乐、抑郁、不求上进;放纵任性,害怕困难;恨怨父母,反对老师,反传统,等。

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解释和解决呢?

当孩子吃、喝、安全、尊重等需要都得到满足以后他们才会爱学习和创造的说法,阐述的是“没有A不可能有B;有了A却未必一定有B”的必要条件关系,绝不是“没有A不可能有B;有A则一定有B”的充分必要条件。例如呼吸是孩子学习和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不呼吸一定不能进行学习和创造活动;但是,有了自由呼吸他们可能热爱学习和创造,但并不一定会热爱学习和创造。孩子爱学习和创造的充分条件是让孩子大脑反映到能够使他们热爱学习和创造的心理内容。例如,大连开发区第十中学学生寿立博是最不爱学习英语的,当常正群副校长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在他大脑中建立起“一到学习英语情境中就快乐、就涌现学好英语的憧憬”的心理内容时,他立即变得热爱英语学习了,并且在两个多月后的高考中总成绩提升了93分[3]。常校长的在学生大脑中建立起爱学习的S-E-R内容的干预与寿立博热爱英语学习之间的关系,是“没有A不一定没有B;有了A一定有B”的充分条件关系。

大脑中有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科学世界观、心理观的教师,是不会一味地只依靠“满足低级需求”教育而忽略大脑反映了什么样内容的教育的。科学世界观心理观是教师和家长们的教育智慧工具,其功能就像远行的航船上有了指南针而不会迷失方向一样。

二、“早期需要得不到满足长大会患神经症”吗?

――把“满足需要”换成“积极情绪”,问题变简单

“早期需要得不到满足长大易患神经症”这个命题,吓住了许多父母和老师,在促成“惯孩子”教育方面起了不小的推波助澜作用,因为人们说不清哪一次、什么样的、何种程度的需要不满足会导致怎样的神经症?如果引进国外理论者不是全盘照搬,而是能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话,事情并不难解决。

个案实例1:大连某高校一名大学生,男,患焦虑症、强迫症多年。在他四岁时被父母将其送到乡下奶奶家(距离市内40公里)照管。某日凌晨,母亲试图趁孩子熟睡时悄悄起床,开车赶回市里上班时,孩子意外惊醒,朦胧中发现母亲要离去便产生了极度的焦虑、惊恐。孩子强烈的分离焦虑情绪与母亲即将离去的场面之间反复多次结合后,形成严重的条件反射性焦虑情绪。以后每次与母亲分离时,孩子都产生强烈的焦虑、惊恐情绪。这样的高度分离焦虑情绪每周都要重演至少一次,持m数月。当孩子上中学以后被医院诊断为患焦虑症、强迫症,长期服药和看心理咨询师。上大学后,在辽宁师范大学用消除焦虑情绪反射的方法治愈,无复发。

个案实例2:沈阳某校一名高中生,女,校级“学生干部标兵”。性格阳光、快乐、自信,是班主任助理。据当年参加教育实验人员和母亲反映:这孩子在两岁前的时候,父母对其从严管教是一丝不苟的。在日常生活中,每次行为规范母亲都会及时有效地管教,每次管教中都必包含孩子的某种需要没得到满足的因素,同时也必包含使该生学会为人做事的种种规则、技能、成功经历和自信性格等成分。她从小到长大成年,一直心理健康且充分自信。在她四岁那年,有一次母亲带她到邻居家去给奶奶裁剪衣服,到了人家即将要吃晚饭的时候,她饿了,跷起脚看桌子上一盘刚炒好的黄瓜炒鸡蛋。母亲让她“到门口穿鞋”准备回家,她没有理睬母亲的话。母亲就换了一种严厉的声音重复了一遍刚说过的话,她赶紧跑到门口穿鞋。母亲对女儿到门口穿鞋的行为表示欣赏并夸奖了她。她也趁母亲高兴的机会建议母亲回家给她也做一大盘黄瓜炒鸡蛋,母亲高兴地答应了。回家后,母亲向家庭其他成员们再次表扬了她刚才的“乖孩子”表现,并表示要立即为女儿炒满满的一大盘黄瓜炒鸡蛋……她在全家人的夸奖中十分开心。到了吃饭的时候,她把黄瓜炒鸡蛋拉到自己跟前想大吃一通,被母亲禁止了。母亲把菜盘推向桌子中间,说:“好吃的东西要大家一起吃。”并让她用筷子先给爷爷和奶奶各夹一块鸡蛋,然后再自己吃……这件事从始到终,她的需要一次又一次地没有得到满足,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产生消极情绪,因为她的大脑中早产生了种种正能量的知识、观念、规则。这样教育出的孩子会患神经症吗?当然不会,反而其长大后比别人更健康、更自信,因为她懂得许多应对困境与挫折情境的积极知识、规则、技巧和态度等,会成为被人们喜爱的人。她的成长快乐是人类社会中真实环境中的快乐,因此她的自信与幸福是建立在适应社会的人格与智慧基础上的。

上述个案1中男生的“需要没得到满足”应该用强制性母子分离所致的创伤性焦虑情绪来表述;个案2中的女生的成长恰恰是因为多次的早期“需要未得到满足”取得的积极成果――她在母亲的全面教育训练中习得了人类社会的各种规则、观念、行为、技能、智慧与性格,成为优秀的孩子。因此,对“早期需要得不到满足容易导致长大后患神经症”的说法,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表述,避免误导广大教育者。

科学心理学把情绪情感定义为“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的态度体验”,例如当饥饿的人得到食物而满足时会产生快乐的情绪情感体验,当婴幼儿与母亲失散时会产生焦虑或恐惧的情绪情感体验等。需要与情绪情感关系十分密切,但还是有区别的。作为科学心理学的认知行为疗法一般认为:情绪是导致包括神经症在内的绝大多数心理障碍形成与治愈的核心因素。如果在此问题上采用科学心理学的表述,把“早期需要得不到满足长大易患神经症”这句话翻译为:经常体验到过高焦虑情绪的儿童长大后容易患神经症,事情就简单多了。因为人们知道了是焦虑情绪导致儿童长大后患神经症的,就会把握孩子受了怎样的焦虑情绪困扰,焦虑到怎样强度,焦虑多长时间,焦虑多少次才可能与患神经症挂钩。于是就再也没有人会担心一个婴幼儿要买一只青蛙玩具的需要没得到满足(会产生轻度和短暂焦虑情绪)长大后也会患神经症的问题了。这样一来,父母和教师们就可以放心地管教孩子,大胆地培养孩子遵守规矩、学会谦让、接纳批评、学会负责、学会自我调控等行为及其人格品质了。

三、不快乐、抑郁、无志最初是怎样形成的?

――过度满足需要增强了孩子长大后对痛苦的敏感性

关于青少年不快乐、抑郁、没理想等问题形成根源有多种说法,莫衷一是。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大连元认知干预技术研究所两个机构近年来每年平均接待中学生、大学生心理咨询治疗达7000多人次,通过与来访求助的青少年及其家长们的交谈与调查了解到:大多数以“不快乐”“抑郁(或抑郁症)”“没有理想”为主要咨询和干预目标的青少年们,普遍存在一个共同的长期成长背景因素:自婴幼儿时期以来的成长中,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期地、无微不至地、过度地“满足需要”。

例如,有一位中学校长带着他的女儿(重点高中学生)前来解决“不快乐”和“没理想”问题。女儿无奈地说:她的妈妈为了周日的一顿晚餐吃什么“至少向她征求意见20次”(父亲插话解释:“至少前面有19次以上征询意见时,女儿没有表态”);一个星期至少要问10次“你未来的理想是什么”(父亲插话解释:“***妈想知道女儿对未来‘连一点想法都没有’的问题是否解决了);“‘今天怎么样?过得快乐不’这句话,每天放学后姥姥问完了,妈妈还得问”(父亲插话解释:“因为孩子天天说自己不快乐”)……

父亲介绍说:孩子三个月大的时候,每天、每次睡觉必须将她横抱在姥姥的怀里,头枕着姥姥的右胳膊才肯睡;一旦换成枕左胳膊就不睡,哭个不停;偶尔换成爸爸、妈妈就会不停地哭。从小到大所有的事,姥姥都坚持“让宝宝自己做主,都要充分尊重宝宝的意见和满足宝宝的需要,无微不至”。

父H和咨询人员达成的一致意见是:其一,孩子自早期以来的长期充分享受姥姥和母亲无微不至的满足和关怀的环境,使其失去了学会和形成解决困难、应对挫折等能力与性格的机会。长大后上了中学,身边的人都是“很难对付”的和姥姥、母亲态度相反的人,因此经常被“伤害”“暗算”,活得特别累。例如,本来亲密的同桌下课时却跑去和另一名同学开心地聊天,使她被“伤害”后忧愁了好多天,可同桌却没有丝毫道歉的意思;有一道题她会,另一名学生回答得很不好,老师却卖力地表扬那名学生,使她“抑郁”了好一阵,再不想搭理老师……其二,上中学以后,对所有的吃、穿、玩和亲人关心等再没有感觉过快乐。其三,姥姥和妈妈天天千叮咛、万嘱咐,生怕孩子惹上麻烦或“不测”,没让她参与真正有困难、有竞争、有风险的任何活动,于是她也就没有机会去奋斗和取得胜利,也没有机会体验或形成奋斗的激情和胜利的激情。于是每天没有快乐,家长老师说的那些“梦想”让她感到累和烦,不可能成为她的梦想。姥姥经常说只要孩子“平安、健康、快乐就行”,眼下孩子开始探讨“人为什么要活着”的问题了,平安似乎保不准了。

这位高中生的校长父亲情不自禁地讲述了他童年的一些经历,试图解开女儿不快乐、没梦想之谜:在他读小学时期,村上所有的母亲都把自家的鸡蛋积攒起来卖钱买油买盐过日子。过生日的那天早晨,家中的其他孩子都上学先走了,他最后一个走,刚要出家门时妈妈偷偷地告诉他说:今天过生日,晚上会煮一个鸡蛋给他,让他放学早些回家。为此事他足足兴奋了一天!需要被长期充分满足的女儿为什么不这样?他原来很不喜欢为菜地锄草,在过生日这天放学后兴冲冲地一冲进院子,就看见妈妈正为菜地锄草。他赶紧跑过去帮妈妈除草。妈妈和一位邻居夸奖了他,以后他一锄草就高兴,变得爱干农活了。他读初中时,家里经济宽裕了一点,在他又过生日那一天,妈妈给全家每个人都煮一个鸡蛋。可是爸爸和妈妈都没有吃,把鸡蛋分给了他和读初中的大妹妹。后来才知道,是爸爸妈妈听说城里的孩子读中学都补营养,就故意找借口把鸡蛋给了两个读中学的孩子。他一激动就产生一个梦想――长大以后要多赚钱,买许多鸡蛋煮了让爸爸、妈妈、妹妹每人“痛快地吃一顿”……这位父亲回忆说:那时候的他,煮一个鸡蛋、妈妈表扬一句、老师给个笑脸、作文上批一句话……都能快乐上两三天。

从这位早期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的父亲,到了青春期阶段反倒经验因一些小事而引起强烈的快乐情绪,并且因此产生种种渴望、期盼、梦想、努力的动力……最终沉淀为他的积极、向上、进取的人格。而他之所以能够对小事做出高水平的积极情绪反应,主要源自他从小经历过的一次次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渴望、期盼,积极思维在长时记忆中的长久沉淀。

山东省东营市有一位中学校长,在参加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面试答辩时,请教从上级请来的心理学专家:“心理学里面许多观点与我们在学校里看到的正好相反,是我们学校错了,还是心理学错了?”长期工作在教育实践第一线的校长和教师们存在这样的质疑和担心,并不是极个别现象。如果我们学习和应用了科学的心理学或科学地学习和应用了心理学,都不会发现此种现象。后者是指有些心理学派的理论和技术没有解决世界观、方法论的科学化问题,但是学习者解决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化问题,就应该“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不会让校长、教师和家长们有这样的质疑和担心了。

教育过程中的满足需要和不满足需要是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失去一方,他方就不存在。一味地满足需要而没有严格管教,一味地严格管教而没有满足需要的教育,都将可能铸成孩子人格、心理上的某种缺陷。

四、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实效化的实现与发展

人类真正有历史意义的教育改革或教育方法创新,要么基于心理科学的突破与创新;要么带来心理科学的突破与创新。未来教育改革和教育方法创新工作任重而道远,广大校长、教师和家长们必须在深入学习和应用心理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理想与奋斗目标。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向发达国家学习心理科学理论与技术是必经之途,一旦心理学的学习和应用误入歧途、迷途难返时,浪费财力、物力、人力是小事,误人子弟和误民族、祖国前途是大事!应用心理学工作者就像一辆肩负探索使命而远行的车子一样,必备指南和导航系统,在心理科学的学习、应用与研究道路上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心理观,并且做到“真懂真信”。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是这样说的:“人们必须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才能更好地观察和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种现象,揭示蕴含在其中的规律。”[4]这一点对于尚未解决世界观共识的,尚处于“前范式”阶段的心理学科来说尤为重要。

中小学心理教师世界观、心理观的科学化是实效化的前提,没有世界观心理观的科学化,就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化。在2014年11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与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团队联合举办的“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年会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2014)年会”就是一次世界观、心理观科学化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化的活动。来自辽宁、天津、湖北、河北等地的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应用研究实验学校的16位代表的发言,用自己的实践共同证明了大会主题思想:只有“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化”,才能“推动教育改革深层化”。当然,这些代表们应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实效化解决学生心理健康、学习潜能、人格发展等实际问题的过程,其实也都是在成功地解决了世界观心理观科学化问题之后取得的。也就是说,没有世界观心理观的科学化就没有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实效化及其成果!他们的经验与方法成果全部发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年的第21、22期上。这是我国近年发生的一件值得肯定与纪念的自觉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实效化的战略性举措,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只有科学化才能实现实效化的一个强有力证明。

目前,我国有许多一线校长把有实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自己的办学思想体系和教育思想体系,他们对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实效化作为一个突破点并寄予很大的希望,因此也就有了一些校长们迫不及待地到处寻找和探讨科学化、实效化心理学的现象。我们应该借学习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的东风,通过各种相关活动使校长们、教师们和家长们知道,我国在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实效化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和作为的空间。如果大家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基本实现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科学化、实效化的话,我国教育改革中的老大难问题或许都将从根本上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车文博.意识与无意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3]常正群.一名偏科学生高效学习状态塑造的元认知技术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219(4):24-25,29.

满分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中发[2004]20号)精神,根据《中共丹江口市教育委员会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丹江口市经贸科技学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属教育系统第二批参学范围。目前,学校党总支下设2个支部,即教师支部和行政后勤支部,共有党员35名,其中在职教师党员32名,离退休教师党员3名。丹江口市经贸科技学校是省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肩负着我市职业教育的重任。职业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教育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丹江口市经贸科技学校党总支按照市委、教育局党委先教办的具体部署,依照《实施方案》,将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创建人民满意学校结合起来,逐步推进,层层落实 ,已完成整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对照先进性教育活动考核表,逐项自查,逐条打分,自查得分为98.5分。现将我校党员先进性教育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动员阶段(满分20分,自查实得分20分)

(一)动员准备

1、制定实施方案。依照《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和《中共丹江口市教育委员会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中共丹江口市经贸科技学校党总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方案》,此方案于9月5日上报教育局先进办并获准实施。

2、成立了“保先”工作领导小组。为加强领导,扎实开展好先进性教育活动,学校党总支及时成立了以教育局副局长、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汪敬清为组长的保先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督查组和后勤组。

3、召开动员大会。经过充分准备,9月9日下午,学校党总支在行政楼三楼召开了全校党员大会。动员大会邀请了市委督查组领导和教育局领导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动员会上新老党员代表作了表态发言。会后,向每一位党员分发了学习资料和读书笔记。

(二)学习培训

1、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学校党总支将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创建人民满意学校结合起来,逐步推进,层层落实,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个人自学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等方式,每个党员学习时间都在40学时以上,学习笔记都在15000字以上。

2、撰写心得体会。结合学习和工作,每位党员都及时撰写了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学习体会要求工整书写,不能打印。

3、办起了高规格的学习专栏。学校在校园文化长廊最醒目位置开办起了“先进性学习专栏”,将30名党员的照片、个人简介和学习心得体会张贴于宣传橱窗内,并配有刊头、前言和理论文章。

(三)主题讨论

学校分教师支部和行政后勤支部,分别开展了先进性标准大讨论活动。行政后勤支部围绕“新时期教师党员先进性标准”进行了讨论;教师支部围绕“五个先”的标准进行了讨论。

(四)阶段总结

学校先进办及时总结第一阶段先进性教育工作,按要求及时上报了活动资料,并加强了宣传力度,在“丹江口党建网”上发表了《老党员的保先情》,在《丹江教育》上发表《丹江口市经贸科技学校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八坚持”》,完成了宣传任务,并及时做好了阶段总结。

二、分析评议阶段。(满分35分,自查实得分34.5分)

(一)征求意见

1、广泛征求外部意见。学校向社会各界人士发放问卷调查表20份,收回10份,收回率50%;向学生家长发放问卷调查表50份,收回31份,回收率62%。

2、广泛征求内部意见。学校分别召开了教师代表座谈会和学生代表座谈会,向教师发放问卷调查表20份,收回15份,回收率75%;向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40份,收回27份,回收率68%。

3、梳理意见。经过认真梳理,归纳形成了对学校工作意见和建议四个方面共计22条。

(二)交心谈心。按照“交心谈心”的要求,认真开展了交心谈心活动。校党总支书记汪敬清分别与校级领导逐一进行了谈心,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相互间进行了交心谈心活动,班子成员与教师党员、教师党员之间也分别开展了谈心活动。通过谈心,提高了认识,找准了问题。

(三)积极撰写党性分析材料。为写出高质量的党性分析材料,学校先进办将党性分析材料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写法用书面形式,分发给每位党员,严格按要求撰写,党员的分析材料不论是格式还是内容,都符合要求,查摆问题准确,原因分析透彻,整改措施可行。

(四)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学校分2个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找出党员个人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五)通报评议情况。结合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对每位党员进行了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在全体党员会上进行通报。

(六)进行阶段总结。学校先进办及时将第二阶段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将相关材料报呈教育局先进办,我校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市电视台进行了宣传,缺少1次宣传扣0.5分。

三、整改提高阶段(满分45分,自查实得分44分)

(一)制定整改方案。结合自查和民主评议工作,学校制定了较完备的整改方案。方案对归纳的22个问题逐一落实责任人和整改措施,边整、边改、边提高;党员制定有个人整改方案。

(二)整改见成效。本着边整、边改的原则,学校对查找出的问题,立即成立专班,落实责任人和整改措施,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学生食堂实行教师、领导陪餐制,延长工作时间,增多花色品种,改善了服务态度等,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三)公布整改情况。通过全体党员会议,将学校领导班子集体整改方案和党员个人的整改方案进行了公布。

(四)进行阶段总结。

1、呈报阶段总结材料。及时按要求向教育局报呈了第三阶段的材料和阶段总结、整改方案和整改情况。

2、宣传任务。先进办向有关媒体投送了宣传稿件,但未被采用,扣1分。

3、及时进行了阶段总结。召开了全体党员大会,将第三阶段情况进行了总结和表彰。

(五)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对整个先进性活动的总结,建立起先进性专门教育活动档案资料,建立起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如学校已实行校领导带班值日制度,校园安全24小时巡查制度,党员联系人制度等。

(六)群众满意度高。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分发党员民意测评表,测评表分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级进行测评,测评结果表明党员的群众满意率均达90%以上。

总之,丹江口市经贸科技学校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按照市委、教育局党委的部署,将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学校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中心,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切实做到了“两不误,两促进”。今后,我们将以先进性教育为长期目标,不断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将丹江口市经贸科技学校办成真正让“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舒心”的人民满意的学校。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