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教育信息化培养心得体会(优选5篇)

琴声悠扬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671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7分钟。

教育信息化培养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 创新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应用,不论是在各行各业,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程。面对这样崭新的教学环境,高校应把握机遇,深入研究教育信息化,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

二、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发展现状

教育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运用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深化教育全面改革,使之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与教育信息化密切相关的是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指在教学中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引入智能设备、创新教学模式等,例如建设数字化校园、在线课堂、数字图书馆、虚拟大学、电子校务等。教育信息化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变革的过程,是一种基于创新教育的思想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过程。

教育信息化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打破了教育环境时空的限制,实现零距离教育,使教学直接有效地伸向社会各个角落,面向社会全体成员,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无法系统学习的人们接受高等教育,让更多的学习者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教育信息化将成为终身教育的首选形式。

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注目的成果,建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主要包括学校的校园网、CAI教室、数字化图书馆、OA办公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等应用软件系统的建设;二是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包括精品课资源,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教学案例、试题库、网络课程和电子文档的积累和建设;三是教育信息化的组织建设,主要包括教育信息化组织机构、技术队伍、教师队伍和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制度建设与完善;四是教育信息技术产业,目前已经有许多企业参与到校园网的系统集成、教学资源或教学软件开发和服务中来。

三、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其通常表现出开放、灵活、好奇的个性,具有执着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具有创新精神”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内涵。以下是创新型人才具有的基本特征:(1)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2)有很强学习能力与探索的能力;(3)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拥有广博而扎实的知识,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较高的专业水平;(4)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与他人合作或共处;(5)乐观自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承担艰苦的工作。

上述特征体现了创新型人才的三个主要方面,即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创新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等几个方面;创新意识是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和观念的动机,主要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新的兴趣等方面;创新人格主要表现在拥有强烈的成就动机、良好的合作精神、执著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等方面。真切理解创新型人才的含义,才能为如何推进教育信息化与创新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宽松的、开放式的、以发展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的教学体系提供充分条件。

四、深化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高校创新教育的意义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的能力、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改革、谋求发展的内在要求。教育信息化建设与高等创新教育深度融合,对我国的技术型应用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及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信息化为创新教育提供丰富的技术支持,并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要转变教育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对教育系统以信息的观点进行信息分析,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大学生是具有创新潜能的,只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就可以大幅度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教育信息化为我国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培养大量的信息人才,提高信息人才的综合素质,是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与创新教育的深度融合研究,会对创新教育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五、高校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贯穿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深化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新形势下,推进教育信息化,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是实现高校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如果对教育信息化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不到位,行动就迟缓、措施就无力,就难以实现所确定的目标。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要完善自主创新的环境,营造生动、活跃、民主的创新氛围。从根本的理念和体制上进行改革,使创新意识得到保护和鼓励,进而脱颖而出。同时,要对学校管理层及教师信息化素养进行培训,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讲、专家讲座、网络远程学习等方式,建立起具备现代教育理念、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了解教育信息化动态、能够有力推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管理和教学团队。否则,所谓的教育信息化,在失去最为重要的社会精神和心理层面支持的情况下,投入再多的技术和财力,也不大可能达到预期效果。

2)推进教育信息化制度规范建设,最大限度发挥信息技术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先决条件,也是促进新技术的有力手段。要加大创新改革力度,就要推进教育信息化制度规范建设。如果制度上不能未雨绸缪,就有可能出现工具凌驾于目的之上的问题,变为一种形式甚至变为少数人牟利的途径。因此,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优势以及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完善与之适应的教育制度,诸如办学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考评制度等,必须与时俱进,能够容纳、支持而不是歧视、排斥建立在信息技术之上的学习模式和办学方式。建立规范严格的信息化制度,尽可能地规避信息技术在与创新教育融合过程中出现的负面问题。努力减少或消除各种不必要的行政壁垒,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科研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潜能。

3)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采用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是落实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关键,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创新教育不是单纯地只注重最后学习成绩,它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探究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改革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采用情景交流、开放思维、实验探索、启发引导等新型教学模式。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积极运用MOOCs、微课、翻转课堂等先进教学手段,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多元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信息技术调节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让更多的学生有热情、有胆量、有机会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尝试自己的创新体验。为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使教学设施更具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把创新意识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手段,并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

4)培养创新型师资队伍,推进信息技术与师资队伍建设深度融合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既解决知识的数字化、存储和传播,又解决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跨越时间和跨地域的沟通与协作学习。推进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在在教学中应用好信息技术,教师就得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主动接触、应用各种新的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教学法及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融合实践,创新教学,提升教师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要有互联网思维,例如尝试“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制作高水平课件资源,熟练应用电子智能白板、虚拟现实系统等。只有当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工作中的思维习惯,才能够熟练地应用于课程设计及创新教育实施之中。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把握不再依赖于教学经验,而是借助于信息技术,将教学评价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比较全面地考察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性。有效地进行课程创新教学的实践,实现由知识培养到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

5)促进共享共建,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深入

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以知识资本赢得高校地位、赢得经济利益的信息时代,高校要树立开放共享的教学理念,进行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以网络形式其精心打造的教育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价值。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如果没有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化就成了无木之本,无水之源。在实现扩展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提供丰富生动的背景资料,创设多样的教学情景范围,以及大量的模拟实验等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提升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提高。为了使更多的专业和学生受益,共享资源库建设除了推动各个高校开发本校特色资源,建设校本资源库外,还应该继续扩大范围,鼓励跨区域跨校联合完成,互相促进,采用多元化的信息技术开发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最大效用,。

六、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助推剂。展望未来,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将信息技术与创新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坚持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的能力,实现我国教育跨越式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郭宇刚.教育信息化与创新人才培养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9)

[2]黄成,郑志群.高校教育信息化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12).

教育信息化培养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一、信息技术素养教育的内涵及价值追求

信息技术素养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与追求,其内涵体现为对信息技术意识、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技术伦理道德等的传输,促使学生真正做到“领进门”、“个性塑造”和“文化内化”。其价值追求主要体现为促进学生的文化体验和内化。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批判创新思维与能力。

(一)信息技术素养教育的内涵

信息技术素养教育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技术教育,国内2024信息技术素养教育内涵的理解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教授的“三层次说”。李艺认为信息技术素养教育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涵义,即“领进门”、“个性塑造”和“文化内化”。

第一个层面是将学生“领进门”,即将一个陌生的学习者领进信息技术素养教育的大门,告诉他注意事项和基本的游戏规则,消除其停留在门外的神秘感,其余的事情便由他自己去做。也就是说,信息技术素养教育首先教给学生的是一些普遍意义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准则,引导他们对信息技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以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意识和兴趣。

第二个层面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塑造”。在这个层面上,每一个学习者都沿着自己的特殊道路去翻查、探究工具软件的某些功能,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操作方式,塑造出不同于其他人的个性,以满足自己的应用需求。这个层面的信息技术素养教育主要是在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技能性训练和教育,注重学生学习习惯与方法的习得和学生自身个性特征的形成与塑造,以促使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探索、发现和创造信息。

第三个层面是促使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文化内化”。这一层面上的信息技术素养教育侧重于探究信息技术内在的文化特性,鼓励学生主动接触信息技术环境、积极使用信息技术工具,从而获得对信息环境中社会、伦理文化的一般性了解和认识,并且将这种信息活动内化为自身的一种自然而然的意识和需求。“文化内化”是“领进门”和“个性塑造”的本质升华,也是信息技术素养教育的最高价值追求。

(二)信息技术素养教育的价值追求

信息技术素养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就是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其价值追求主要体现为:促进学生的信息技术文化体验与内化;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批判创新思维与能力。

1.促进学生的文化体验与内化

如前所述,信息技术素养教育主要包括“领进门”、“个性塑造”和“文化内化”三个层面的涵义,“文化内化”是“领进门”和“个性塑造”的本质升华。文化内化主要是指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文化的理解、感受、体验和内化,并且能够在体验与内化的基础上将自己所习得的信息知识与技术通过实际行动外化为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行为。信息技术文化的具体内容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由于信息技术特征的突显而产生的2024信息技术本身文化的内容;二是借助于信息技术延伸、接触、扰动其余文化侧面的部分。在基础性和大众性信息技术已被学生所接受和掌握的前提下,信息技术素养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更深层面的素养培养与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教育的最高价值追求在于挖掘信息技术的内在文化属性,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文化有一个更深更全面的认识、了解和体验,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理解与解读将这种深层次的文化内化为自己的自然意识和需求,并且在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将其外化为自己的日常行为与行动。

2.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批判创新思维与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2024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看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批判创新思维与能力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点和根本宗旨,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国策。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社会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素养教育应当顺应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立足于现实的问题和需求,从根本上明确其价值目标,在帮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批判与创新思维能力,这正是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素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素养教育的“缺失”现象

自2000年《2024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素养教育的通知》颁布以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素养教育发生了一些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体现为三种“缺失”现象:教育目标中内在价值的“缺失”;教育内容中现实生活题材的“缺失”;教育实施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缺失”。

(一)教育目标中内在价值的“缺失”

价值并非只是人的产物,它具有自然性质,是客观存在的,因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主要有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两种形式。工具价值是指事物作为客体而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有用性,这是外在的价值。内在价值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属性,环境伦理学家丁奥尼尔对其作了三种归纳:一是内在价值等于“非工具价值”;二是内在价值是指对象自身具有的“内在属性”;三是内在价值是“客观价值”的同义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技术和信息工具,原本就具有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两种价值。前者是指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应用操作性的技术工具所体现出来的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与作用。后者是指信息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文化属性。信息技术即是一种文化,它包含了文化的三个要素(符号、行为、意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深远的文化功能。我们不需要刻意去赋予和诉求信息技术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而仅需将信息技术的这种内在属性与价值加以还原、外化与再现。在现实的中小学信息技术素养教育中,人们往往只意识到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的特点,所安排的课程内容、课程教学以及课程评价方法等都是为实现教育预设目标而设计的方法与手段,更多的只是在强调和追求信息技术外在的工具价值。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信息技术的内在文化属性与价值,根本上丢弃了学生“信息文化素养”的教育目标与价值追求。这种重工具价值而轻内在文化价值的教育理念与追求不仅会导致

信息技术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的根本断裂,还将造成信息技术素养教育目标的缺失及其核心价值理念的失衡。

(二)教育内容中现实生活题材的“缺失”

教育内容是教育目标达成的根本途径,也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主要载体与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有其自身的课程教学计划与特定的任务,与之相应的也有一定的课程设计,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是信息技术素养教育的具体体现,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其作了具体的规定,其中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与原则主要表现为:基于信息技术教育目标,适应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顺应社会发展需求,注重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基础性,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等。从以上的内容来看,中小学信息技术素养教育内容按理说应该是信息技术学科基础性知识内容与学生即社会现实生活内容的有机结合,其所体现出来的应当是基于新信息技术内在文化、网络虚拟文化与现实生活文化的和谐统一。然而,在具体的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过程当中,教师所教授给学生的往往都是些凭借信息技术或计算机网络技术所传达出来的虚拟生活与文化。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是一种虚拟的情境与世界,其所习得的知识与技能将很难应用于实际的学习与生活问题。如此一来,学生可能会逐渐与现实生活环境相脱节,慢慢产生出一种对现实生活及环境的疏远感、冷漠感和不信任感,甚至还会在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确立以及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养成上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素养教育在内容上应尽量回归至学生的生活世界,使学生真正从虚拟的网络文化与世界中重回到现实的生活世界,从而重新获得真实生活与文化的体验与享受。

(三)教育实施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缺失”

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主要是指学习者在总体学习目标的宏观调控下,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需求,积极主动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来完成学习活动。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自主批判创新思维与能力的高低,学生的批判创新思维性是其主体性的最高体现,其批判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平时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思考。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批判创新能力,既是学生个体未来发展的需求,也是时代赋予信息技术素养教育的一种责任。然而,在中小学信息技术素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还是以一种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日常的课程教学,忽视对学生进行积极和有效的引导和鼓励,漠视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从而阻碍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创新思维及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面对教师的传统的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学生要么是打瞌睡,要么是做其他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无关的事情,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完全失去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另外,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潜质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许多学生都会认为自己根本就学不好信息技术课程,缺乏学好这门功课的自信心,也害怕在其他同学面前表现自己。这种畏惧的心态使得学生不愿意也不敢主动去查阅相关资料与信息,久而久之,其自觉性、主体性、探索性、创新精神及创造能力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和阻碍。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素养教育的有效路径

面对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中小学信息技术素养教育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应更加注重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全面培养与提升,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强化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的有机统一

知识技能训练和信息文化(素养)培养是信息技术工具技能特征和内在文化特征的统一与再现,也是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素养教育的双重价值追求与使命。其中知识技能训练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方法和工具,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集中表现为一种外在的“工具价值”。信息文化(素养)培养主要是指信息技术素养教育要跨越信息技术单一的操作与应用目标追求,还原其内在的文化属性与人文价值,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核心价值理念与目标追求。基于此,中小学信息技术素养教育既可以从信息技术的工具价值追求视角出发,在实际操作与运用中发掘其“真”的技能特征与旨趣;也可从信息技术的内在文化属性角度出发,在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意蕴中寻求其“美”和“善”的现实生活本质,真正达成外在工具价值与内在文化价值的优美和谐统一,最终实现“真”与“美”的高度融合。

(二)推动虚拟文化与现实生活文化的和谐共生

“共生”概念最初是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de Bary)在1879年提出来的,他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种属的生物在一起生活。自20世纪中叶以来,共生概念在被广泛的应用中发生了一些转变,趋向于强调从竞争与冲突中产生新的、创造性的合作关系;强调竞争双方的相互理解和积极态度;强调共生系统中的任何一方单个都不可能达到的一种高水平关系。信息技术素养教育,作为一种以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教育,其教育活动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这种文化交流与互动恰恰又是“虚拟文化”与“现实生活文化”的和谐共生过程。信息技术所再现出来的“虚拟文化”(或“网络文化”)虽然是人们进入数字化时代全新的思维和实践方式,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无可计量的危害和威胁。如随着人们对于信息的无障碍选择以及个人虚拟活动空间的无限制增加,人们会逐渐形成一种自我封闭心理,从而产生对现实生活的淡漠感和疏远感,甚至还会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创造能力的养成上陷入误区。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素养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创设学生熟悉的真实生活情境,将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在一个个真实的生活问题中,以使学生在真实而充满趣味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中摆脱“网络虚拟文化世界”的枷锁,真正享受“现实生活文化世界”的巨大感染力,以实现“虚拟文化”与“现实生活文化”的和谐统一。

教育信息化培养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 初中 信息技术

人类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为此,国家教育部门已经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学必修课程。这是我国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具有信息素质和创新素质的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

我们要确保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探讨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

一、采用任务驱动方式,明确学习目标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任务”的创造性设计、构思非常重要。“任务”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学习心理情绪。特别是学习的情绪方面尤其重要。因此我们在设计“任务”时要很好的为学生营造恰如其分的以人为本的具有个性化的人文主义学习情趣和愉快的学习心理环境。在设计“任务”时应具体考虑怎样组织学生进行任务完成和小组协作的形式、怎样根据教材将所学的知识点设计成有层次的、个性化学习知识任务,并根据知识点来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锻炼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协作能力的多样性任务。任务的设计要紧紧联系他们的周围实际生活,联系他们的学习,要体现任务的实践性、趣味性、人文性。要预测学生对这些任务会出现怎样的心理反应,以便有效保障良好的学生学习环境和课堂学习环境。

为此在教学中应采用超前预测备课法,提前几周进行前瞻性备课,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发展进行相应的调整与补充。这样会使教学设计更加准确和有针对性,任务的设计和改动会更加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

二、采用发现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首创精神

“发现教学法”主张在生动自由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学习者自己去发现教材结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首先,教师要引出“发现点”。这个“发现点”既不能让学生对于其结果一目了然,又不能让学生望而却步,而是提出以后,让学生觉得有思考的余地。围绕“发现点”展开讨论,提出多种设想。在围绕“发现点”组织讨论过程,教师要抛砖引玉,启发学生从以往的知识、类似的软件使用经验等角度展开思维,防止出现离题千里,不着边际的局面。对于学生形成的每一种假设进行分析,去掉一些与本课程无关或难度较大的设想,留下一些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问题,让他们去“发现”。通过讨论,学生得到一些他们“发现”的内容,然后相互补充、综合。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把这些结论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从而完成一次“发现”。在教师营造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通过细心的观察,不断地思考,大胆地设想,勇敢的实践,得到了自己的“发现”,这种发现的喜悦比单纯教师知识的传授印象要深刻的多,对于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好处。

三、利用网络环境加强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1、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理想平台――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的这种难以想象的宽广,学习情境又是那么“无边界”,它将大宗大宗的信息置于学生的手指上,它不但非常适合学习型社会的“终身学习”和“开放学习”及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趋势,而且同时也为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这种网络环境极大拓展了的教育的时空界限,使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得以实现,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同时也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可以这么说,要是没有网络环境,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只能是一个梦。

2、网络环境下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构建

结合多年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我们把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素养培养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境并提出任务―自主探索或网上协作(学生活动为中心)―任务小结―作品评价―任务延伸”五个环节。为了适应日益变化的环境,人们不仅需要多种知识,更需要掌握探究知识的技能,并能把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实际运用。教学必须以“信息素养”作为新的立足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包括知道何时需要信息;确定解决特定问题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运用信息有效地解决问题。而这种全新的网络教学设计模式既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并且真正适应了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要求。信息素养不是学生对教师传授的被动接受,而是学生以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出来的。这里的知识与经验包括一些朴素的信息素养,学生从具体生活经验中发展起来的各种信息素养。在这一培养模式中,学生通过真实课题和情境的学习与反省,提高了对信息伦理道德的认知能力,并反映出良好的能力表现;对问题解决方案的主动研究、积极探索并得到解决,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知识,信息应用能力得到锻炼,同时知道什么问题可以用信息技术来解决,从而培养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态度。

四、开展基于网络资源的学科整合学习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里,由于其知识信息更新快,人们需要更快更方便地获得知识来适应社会发展。传统教育手段已无法解决这一困境,传统的学科教育往往强调线性思维,而忽视了发散思维,这样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计算机的工具性,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学科整合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笔者认为,中学阶段在加强学生基础教育的同时,应当加强各学科之间、信息技术与各学科之间的和谐渗透式教学,注重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此,在教学中应开展基于网络资源的学科整合学习模式的探索。

教育信息化培养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21世纪是科技高度发展、国际竞争非常激烈的时期。信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信息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生产力。《中共中央国务院2024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我们认为,在现阶段,我们的教育科研,更要为推进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做好服务工作。近几年来,我们就是这样做的。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说说我校的教育科研是如何为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服务的。

通过二级培训,为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质服务

大家都知道,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是离不开一批优秀教师的。优秀教师哪里来,单靠引进是不够的,更主要的是要做好在职培训。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呼唤,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些,大家都已经意识到了,我校领导教师也深深地知道,不掌握教育技术,不懂信息化,即使勤奋工作,也会落伍,也会跟不上教育的飞速发展。在推进学校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信息化进程中,我们教科室会同校长室、教技室经充分讨论研究,认为教育之本在于教师。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支素质好、观念新、能力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我们现在首先要狠抓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于是,我校在2006年制定了教师教育技术二级五年培训计划。具体做法是这样的:1.选派教技骨干教师参加市、省的教育技术培训;2.教技骨干教师回校对本校中青年教师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渗透进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让教师树立起现代教育思想。让大家明白,教育的信息化是追求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和教育质量的最优化的基础,是适应新世纪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我校组织了多期办公自动化、多媒体课件、网页制作等校本培训。以点带面,通过培训,我校45周岁以下的教师全部顺利通过了苏州市中级办公自动化;45周岁以下教师都能自行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网页。

在具体培训操作中,我们重点抓的是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熟悉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并能够根据信息时代教育发展要求和技术发展要求,实现知识、技能自我更新的新型的教育工作者。

立项信息技术课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教育信息化必须走科研先导之路。信息技术课题的研究是教育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使学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少走弯路,具有科学性,用最少的钱,办更多的事,我校早在2005年就申报立项了市级课题《农村普通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此课题分别从“机房构建,学科建设,兴趣培养,上网教学,培养能力”五个方面进行了科学研究。2007年申报立项了省级课题《网络环境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此课题分别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1.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活动。2.丰富学生的学习教育和养成教育。3.利用家校路路通,紧密开展家校联系。4.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动态开放教学过程。5.提升教师在网络环境教育中的主导能力。6.开展各种“文明上网”活动,抵制、纠正不良上网行为。

与此同时,我们以教技骨干教师带一般普通教师的形式分别立项了四个信息技术区级课题。他们分别是《网络与语文课的整合研究》、《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研究》、《画笔教学在低年级电脑教学中的实施研究》、《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研究》,并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专题研讨活动。

在这几年中,我校教师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的信息技术方面的主要论文有:《网络教室的初期建设和软硬兼施》、《试谈网络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作用》、《网络之手教学的几大利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几个误区》、《使电教媒体不再成为摆设》、《小学计算和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创设经济型网络学习环境》等。

通过信息技术课题的研究,我们认识到:现代化教育技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使学校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的途径,是创出特色的手段,是培养教师的捷径。只有不断推进教育的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才有后劲,学校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但是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量力而行。要在巩固中求发展,在探索中求深化。要把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学媒体有机结合起来,要使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科特点和谐统一起来。

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也促进了教育科研的深化

“十一五”期间,我们学校立项的市级课题是《小学生心理辅导教育实践的研究》。在这个校主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了学校网络,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们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当学生遇到心理障碍时,往往不愿与身边的老师或父母谈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的这些心理障碍本身就来自于教师或父母。网络有不可知的特点,在网络里无法知道你真正的身份。我们就利用这个特点在校园网站里设置了“开心姐姐”栏目,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这样就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完全没有顾虑地、随时随地进行心理咨询。

在教育科研过程中运用最多的方法是调查法。我们在运用一般调查方法的同时,运用了网络调查。网络调查有着很多优势:迅速、简洁,能及时知道调查结果,并且能提供各种详尽的数据。同时在调查时,因网络的不可知性可以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在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学生能够填写出比较真实的调查情况。

教育信息化培养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 信息技术素养 培训目标

[作者简介]赵勇(1966- ),男,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苏 徐州 221008)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构成及其培训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SJD880093)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065-03

一、信息技术素养的概念与内容

信息技术素养包括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两个方面。信息素养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信息素养是指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以及主要的信息源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技术和技能。信息技术则是信息素养的重要支撑,通晓信息技术意味着对技术的理解、认识与使用。信息素养强调的是内容、传播与分析,涵盖信息的检索和评价,涉及的领域比较宽泛。信息素养是一种搜集、评估以及信息利用的知识结构,它不仅要依赖熟练的信息技术,而且也要以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实现。也就是说,信息素养表现为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则是信息素养的一种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是信息素养中最具活力和最核心的因素,它不仅对人们批判性思维的发挥和终身化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人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也极具价值。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我国近年来也加强了对信息技术素养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综合诸多研究者的观点,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核心能力:第一,信息的识别能力。通过学习,熟悉和掌握各种信息源的使用要求,能有效理解他人传出的信息,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信息的识别。第二,信息的获取能力。能够依据自己的学习目标熟练地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对各种学习资料与信息进行有效的2024和获取。第三,信息的分析能力。不仅能对所获信息进行分析与判断,而且能清除无用的垃圾信息和有害的错误信息的干扰,形成合乎信息生成者要求的信息伦理道德素养。第四,信息的加工能力。不仅能对所获信息进行归纳、储存和概括,而且能依据自己的独特理解,完成从一种表述形式到另一种表述形式的信息转化。第五,信息的传递能力。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不断延伸和密切自己同外界协作学习的关系,充分进行信息理解、交流、传递和分享。

二、高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构成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素养已经成为公民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同时也是对人才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的指标之一。作为高校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除了应具有公民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之外,还应具有作为高校教师这个特殊职业所独有的信息技术素养,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转变教育理念,教会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并对知识进行科学管理,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因此,对高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培训应该是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目标。高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应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基本的信息素养;二是职业的信息素养;三是发展的信息素养。基本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基础理论、信息伦理道德、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等;职业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社会的教育观念、利用信息技术从事教育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从事科研的能力等;发展的信息素养包括继续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评价反思信息技术的能力。具体见表1。

三、高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培训目标的构建

(一)高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培训目标构建的原则

基于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的见解,在构建高效教师培训目标时可以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分析目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普遍性目标原则。普遍性目标原则是基于个体经验、哲学观、伦理观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而提出的一般性的宗旨,这些宗旨直接运用于课程与教学领域,成为普遍性和规范性的指导原则。《2024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高教司[2000]79号)和《2024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厅[2005]1号)中所规定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总体要求,就属于这类目标原则。

2.行为性目标原则。行为性目标原则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指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员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最初是由美国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泰勒提出的,这一目标原则完整体现了“行动反思总结更新”的循环圈理论,一度在课程与教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继承并发展了泰勒的行为目标理念,在教育领域确立起“教育目标分类学”,把行为目标原则发展到新的阶段。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目标分类,信息技术素养的总体目标可以分为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技能、信息意识情感三个维度,在每个维度上都有不同难度的梯形渐进的目标,表示从简单操作到逐步内化的过程。

3.生成性目标原则。生成性目标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过程性,它强调教师、学生与教学情景的交互作用,在教学过程的开展中自然而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不是课程开发者和教师所强加的目标,而是问题解决的结果。这个过程是持续个体生命始终的,因而基于生成性目标的课程必然对个体的学习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4.表现性目标原则。表现性目标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多样性、个性化。它强调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表现,突出个体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充分尊重个体的个性差异。当个体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充分彰显的时候,它在具体教育情景中的行为表现以及所获得的东西是无法准确预知的。这一目标原则强调内化和个性发展,根据个人喜好运用信息知识和技能从事教育教学,形成批判反思的信息意识。

(二)高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培训目标的层次

根据以上目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可将高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培训目标体系分为三个递进层次,包括操作层次、熟练应用层次和内化提升层次,其中后一层次是前一层次的递进和补充。具体见表2。

1.操作层次。这一层次是对高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的最基本阶段。应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基础知识,2024教育信息理论、信息检索和使用的知识,利用信息技术在信息资源中获取、分析、吸收、评价交流信息等,提高对信息重要性的理解及敏锐度,树立信息意识情感,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2.熟练应用层次。熟练应用层是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包括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传递、创造、评价等进行综合性的掌握。通过对那些独立的技能和工具的掌握,形成自己的优化教学的信息系统。作为高校教师,要能应用这些技能和工具去解决特定的教育教学问题,通过实践来锻炼和丰富自己,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培养自己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的能力及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3.内化提升层次。信息技术素养是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超前的教育意识,是个人品质与智慧的表现。对信息进行组织和管理,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潜移默化地转为自觉的行动,形成对信息技术特别是新技术进行评价反思的能力,逐步完成内化提升的过程。

(三)高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培训目标的设定

从以上高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培训的三个目标层次,我们把高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培训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具体见右图。

1.初级阶段――基本理论与技能。形成在学科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掌握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理念、模式、内容与方法等的促进作用;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基本的信息处理技能与方法,能以某种软件进行2024信息的、检索、处理、评价、交流等工作;了解教学基本原理、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基本概念和理论。

2.中级阶段――知识管理与教学设计。能利用软件从事教学活动;掌握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工作的方法;能利用网络平台制作与电子教案、作业、参考材料等;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具有比较先进的与信息技术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前沿,并将这些知识观念应用于实践。

3.高级阶段――技术与理论的提高。能跟上新技术的发展,提高适应、理解、评价和利用新技术的能力;利用网络平台设计开发网络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不断进行评价和反思,促进自己作出有效决策;对教育技术的理论有较深入的了解,会利用资源进行学习,会利用网络协作学习,会自主探究学习,会进行知识管理等。

4.培训的课程设置与选择。各个高校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各自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不能用共有的模式去套用的,学校要从各自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挖掘出学校潜力,建立自己院校的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培训目标体系。

高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培训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对于培训目标的设定是关系到培训最后要取得什么样的效果的关键因素,富于地方特色的高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培训目标体系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为教师的培训开创一条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赵勇.中小学骨干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培训对策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1(12).

[2]梁艳萍,高建军,冯安伟,等.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路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2).

[3]艾军.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问题[J].继续教育研究,2011(12).

[4]杨锐锋,高艳红,王晖.新升格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