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投资心得体会(甄选5篇)

风吹麦浪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286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2分钟。

投资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首先,感谢公司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为我们精心准备了如此丰富的新员工入职岗前培训内容。使我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公司的历史沿革、组织机构与企业文化有所了解、同时对各部门相关专业知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深有体会。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我的入职及培训体会。

首先,了解了公司的历史沿革与企业文化。开始培训的第一天就是介绍公司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展望。陆总介绍得很详细,仿佛带领我们重走过这几十多年的风雨,一同见证了中水电公司在业务范围、经营方式、管理体制等10个方面的转变。这十个转变展现了我们中水电公司辉煌的创业历程,和在这背后的卓越的领导班子和优秀的员工。我们从公司网站的成果展示上看到他们创建的许多大型的工程项目的图片,在业务分布图上看到海内及海外的60多个个国家和地区,到处都留下了中水电人的英雄足迹。这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中水电人的自豪,见证了企业的进化也体会到公司创造今日成绩的艰辛,更加激励我们努力去建设辉煌的明天来回馈我们的公司。

第二个是在专业方面受益。王总对公司国际化经营核心业务工作的介绍让我对公司的市场拓展以及公司的优势资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这个时期正是我们公司抓住机遇进行战略转型,成功实施海外投资业务的大好时期;是我们做出五年内实现工程承包业务规模和效益翻一番,对外直接投资业务形成规模,初步建立海外项目“投资—建设—管理—运营”的业务基础和框架的未来发展战略的时期;是我们作为三峡总公司的国际化运作平台进一步加大国外市场开拓力度的重要时期;也是我们的战略发展方向从国际工程承包向国际水电投资转变的重要时期,这些都使得我,作为一名投资部的新员工,感到肩上的责任和重担,唯有多学习、多提高、快速成长才能应对工作的需要和公司对我的期盼。我们部门的王经理对国际投资和工程合同管理的介绍使我对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要求有了最直接的认识,也让我切实感受到学校所学和实践中的应用接轨还有一段距离,还需要在工作中多学、勤问、勤思考。这些都有利于我能更快的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好公司的优势资源,最大效果的为公司创造效益。

最后是在职业化素养方面的提升。在陆总的第一堂课后,我们都阅读了忠诚胜于能力这本书。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我认识到忠诚是职场中最应值得重视的美德,忠诚意味着接受工作的全部,而不只是益处和快乐,同时,忠诚意味着追求卓越。身为CWE的新员工,我们应该主动去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还能做什么,怎样才能精益求精,做得更好,并且认真地规划它们,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而不是被动的等待别人告诉我们去做什么。在王书记的企业文化建设培训中,向我们讲述了2024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工作创新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这个创新的概念对我受益匪浅。我理解它所涵盖两层含义,一要培养核心竞争力,二要勇于付诸实践,走出囿于一己之见或陈规定式的思维误区,站在高处,打开视野,创新观念,找到新的出路;有时,我们需要系统思维的缜密,在更高、更宽的领域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通过为期一周的培训,我对中水电公司的了解更加深入,每一堂课都让我感受到公司成长史处处写满了CEW人的勤劳和智慧,这里凝结着极强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归属感。可以毫不牵强地说—CWE发展的历程,也是CWE人不断奋斗、不断进取的过程。我感到成为公司一名员工的幸运和骄傲,同时也伴随着使命感与责任感,我希望在继承公司前辈们的优秀品质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个性,为中水电公司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所以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以下三点:

一、尽快熟悉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基本业务工作。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通过在培训中与公司领导和员工的交流。我觉得他们有着很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而这些才能都是一个大学应届毕业生所缺乏的,我应该以他们为师,虚心学习,在工作中,无论事情大小,都踏踏实实去完成,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工作业务。同时对上级领导的决策要进行认真思考,明确自己的工作在整个决策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地、主动地予以执行,提高工作效率。

二、制订学习计划。在投资部工作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这是职业素养,还要有广博的知识,精通财务金融方面的知识,熟悉投融资分析、风险评估和各种投融资流程,还要了解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具备较强的宏观经济、行业或上市公司分析能力。在这种要求下,学习对于我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在工作中与时俱进的步伐和业务方面的生命力。我会适时的根据需要调整我的学习方向来补充新的能量。

投资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以人为本,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3、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求。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按“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来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投资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行为金融;行为偏差;个体投资行为;非理性;行为偏差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2

一、引言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国际化,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制度不完善、缺乏透明度以及股权分置等一系列问题愈发凸显,市场的监督管理者、中小机构投资者和金融中介机构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2008年我国急剧上涨的上证指数又出现巨大跌幅,已远远超出了美国次贷危机时的跌幅。急转直下的牛市行情,使投资者对股市的期望与信任发生了重大转变,各路投资者尤其是个体投资者开始了羊群效应式的疯狂抛售,整个市场情形不容乐观,跌宕起伏的中国股市呈现出了种种异象[2]。而个体投资者的非理是造成证券市场出现异象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个体投资的非理性决策行为进行研究可为中小投资者的科学投资提供一定的指导,并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行为金融学作为金融理论领域的新兴学说,在国内外学者之间备受关注,其是以社会规范制度及投资者本身的心理因素为基础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行分析[3]。行为金融学尤其注重人本身的心理因素对市场导向的影响,同时把人的行为、心理因素和社会规范制度等融入到理论分析中,重新构建了一套能够反映出近乎市场实际情况的理论体系,为评价金融资产价格体系、规范资产投资与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4]。因此将行为金融引入到我国证券市场的理论研究中,对研究投资者心理、行为与市场监管之间的动态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采用行为金融理论和经济制度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市场的制度建设将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与指导作用。本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对在中国A股市场大幅调整的环境下个体投资者的各种表现进行分析,并就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对我国股市的影响进行探讨。

二、行为金融理论与模型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行为金融的研究不断深化,并逐步将展望理论作为其核心理论。相比于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展望理论提出了从实验观察的角度对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的实际行为进行描述和归纳的方法,能够更加全面地解释个体在不确定情况下的投资决策行为。

展望理论在对个体风险决策过程进行分析时,将其分为编辑阶段与评估阶段两个阶段。所谓编辑阶段,即是投资者首先会采用不同的编辑方式对问题进行简化处理,并将事件或结果合并之后剔除共有部分。投资决策者再将所有决策结果编辑成为相对某个参照点(常为现已有财富)的赢得或亏损。评估阶段即是决策者对所有编辑结果进行评估,并选择具有最高价值的投资方法,其通常由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两个方面决定[5]。图1为价值函数曲线,其用来表示效用,是赢得或者亏损的函数。从图中可以看出,价值函数在赢得方面呈凹陷状,走势变化较为缓慢,即为风险规避risk averse;而在损失方面呈凸起状,走势变化较快,即为风险追求risk seeking。在参考点附近,对于赢得,损失则更加陡峭。根据调查研究表明,投资者在损失的状况下其行为更加倾向于冒险,且对于同等大小的赢得与损失,投资者往往对损失的反应更加强烈,此即为损失规避现象。而权重函数是客观概率的函数,由预期的选择推断得到。实际情况表明,投资者在决策时,关注的往往是价值上的变化,其对于客观概率的推断总存有偏差,因此其投资行为并非总是风险规避和理性的。

行为金融的主要模型包括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噪声交易模型、投资者心态模型等。其中行为资产定价(BAPM)模型是对传统金融学中CCAPM模型的修正与完善,其考虑了价值感受特性和理性价值特性等诸多因素。BAPM模型中的资产预期收益取决于行为,与均方差效率资产组合的β成正切关系。噪声交易(DSSW)模型也可称其为非理性泡沫模型。噪声是指与资产内在价值无关但可能使资产价格发生非理性变动的虚假或误判信息,从而导致资产价格偏离其内在理性价值。DSSW模型即是投资者将噪声视为信息进行交易的模型,解释了噪声交易者对金融资产定价的影响并分析了噪声交易者的市场生存能力。投资者心态模型包括BSV模型、DHS模型和HS模型。其中BSV模型以代表性偏差与保守性偏差为基础来解释投资者决策模型是怎样使证券市场价格变化偏离有效市场假说的。DHS模型将投资者分为无信息与有信息两类,其和BSV模型建立在不同的行为基础上,但两者结果相同。HS模型则是将投资者分为“观察消息者”与“动量交易者”,其研究的重点是不同投资者的投资机制,将反应不足与过度反应统一归结为2024基本价值信息的逐渐扩散,故又称其为统一理论模型。

三、A股市场调整的个体投资者行为金融解释

(一)个体投资者非理分析

传统金融理论是在投资者完全理性地进行投资,通过对风险与收益的权衡而获得最大效用的基础上建立的。然而在现实的市场中,初入股市的投资者往往跟随他人进行投资,待具备一定经验时才独自寻找更多收益的机会与空间,而且还有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投资者对赢得贪婪、对失去恐惧的本能心里,导致投资者在市场上的投资行为往往是非理性的,其判断与决策常偏离最优的结果。行为金融学主要从投资者本身认知偏差的角度来对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进行分析。

个体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实质上是在社会经济变化的环境下引起循环周转的投资反应,股市瞬息万变,投资者进行投资行为时的心里变化也可谓波澜起伏、各不相同。大量实践调查表明,投资者在投资行为中的错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便占70%,尤其在中国特色的股市环境下,心理因素对个体投资行为的影响尤为重要。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在投资交易过程中的心里状态通常为自负、后悔、认知不协调。人类都有习惯性地忘记失败或无法从中汲取教训的本性,常常过高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过高估计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概率,无法正确判断自身所处的形势,而使自己的投资决策进一步陷入自负的困境中。人们在因决策不及时而使自己错失了会有较好结果的机会时,常会表现出后悔的情绪,在股票市场中后悔也是投资者常见的心里因素。投资者在获得具有收益的股票时会产生自豪感,但随着所投资的股票价值持续上涨,投资者的自豪感会有所下降,并伴有过早实现的遗憾。投资者有时为了回避因所做的错误决策带来的尴尬而选择回避卖掉下跌股票。此外,投资者很容易去购买近期受大家欢迎追涨的股票,这正是投资者的随众心里,即便当投资遭受损失时,有大量投资者的陪伴也会让投资者降低情绪的波动。Merton 提出个体投资者在遇到相悖的信念时常会产生紧张与焦虑的情绪,此时投资者常会改变之前的评估、判断和感觉,这便是认知的不协调。在股票市场上可应用此理论使那些试图理性化其矛盾行为的投资者或交易商自然地遵循个体的价值或观点。

(二)中国股市中个体投资者心理偏差的主要表现

在我国股票交易市场中,个体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表现出了明显的偏激特征,究其原因,即是个体投资者因受环境或心理因素的影响所产生的诸多认知偏差而导致产生行为偏差,致使市场对信息的反应过激,将加剧市场的波动与异象的出现。以下为我国股市中个体投资者心理偏差的主要表现。

1.过度自信心理偏差

个体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常常仅注重最终的推论,而忽略推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失误,造成对自己的过度自信。其具体表现为投资者过分相信自己对市场价值判估的准确性,以及对自己得到的“内幕消息”过分偏爱,反而忽视会计报表等基本数据。而且个体投资者在对信息流进行滤取时总是更加倾向于关注符合“自信情结”的信息。例如2007年我国的A股市场,所有股票经分析师的包装2024后在个体投资者眼中均成了绩优股,股民便跟风而上,使大盘不断上涨,“自信”的情绪充斥着整个中国股市。

2.过度恐惧心理偏差

正如国外对投资者行为研究所表明的在投资者群体内的信息传导效应和环境压力因素会对投资者的行为产生趋同和放大影响,恐惧心理也会因股市的波动而在股民中不断蔓延。例如随着2007年之后我国实体经济的下滑,股市也急剧下跌,个体投Y者大部分遭受损失,加上股评的吹风,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充满了对股市的恐惧情绪。而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投资者极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决策,使股市恐慌盘不断杀出,尤其在某公司抛出融资方案后,股票如泄洪般呗抛售,推动了大盘迅猛下跌。

3.强烈的“政策依赖”倾向

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股票市场的波动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具有较为明显的“政策依赖”特点。个体投资者在利好的政策出台时,则会倾向于过度自信的情绪,蜂拥入市;而当利空的政策出台时,则会倾向于过度恐惧的情绪,纷纷避市。在我国这种“政策市”的背景下,诸多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产生扭曲,“政策性套利”也成为了主流的投资策略。例如在2007年的5月末,国家将印花税税率突然上调,致使大量个股持续跌停,股民尤其是个体投资者对市场的利空消息反应及其强烈,加之2008年上半年从紧货币政策的陆续实施,以及实体经济的快速下滑,整个股市充满恐慌,投资者们不断疯狂抛售。

4.暴富心理偏差

投资者投资入市,其直接目的就是获利赚钱,能够发家致富,“一夜暴富”更是每个股民的心愿。因此,在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往往因追求快速获得丰厚的利润而将规避风险抛于脑后。此外,股票市场中不乏那种存有投机取巧心里的投资者,为赚取更高的利润不惜四处借钱炒股,其心里必定极度浮躁,一旦大盘暴跌,此部分人为防止损失过大,欠下巨额债务,便会盲目选择抛售。这种暴富心里的偏差必将加剧我国股票市场投机性的产生,使股市发生剧烈震荡。

5.赌博心理偏差

赌博特性在股票市场中普遍存在,其与投机性紧密相关。投资者虽然有损失厌恶的心里,但对高利润追求的本性会致使其不自觉地采取投机冒险行为。尤其是在一般性的博彩业不被允许的中国大陆,体彩、福彩和股市等带有部分赌博特性的活动受到居民的普通欢迎。在部分“赌徒式”股民积极入世的情况下,整个股市的投机性与赌博性也随之不断加强。正是在这种“赌场”环境的影响下,投资者在大盘不断下跌时选择抛售,而在自我认为的谷底处买进,一旦决策错误后又将会重蹈覆辙,这样一来大盘的下跌便会加剧。

四、结语

本文介绍了行为金融的主要理论与模型,并采用行为金融对在我国A股市场大幅调整的环境下个体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以及其心理偏差的主要表现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合认知心理学等对我国股票市场出现的过度投机与波动等异象进行了解释,使个体投资者对投资决策过程有更好的了解与认识,有利于投资者在进行决策判断时克服行为偏差。通过行为金融理论使投资者加强对市场规律以及决策过程的认知,深入了解投资行为偏差对决策结果的影响机制,可以为更多的投资者提供科学的指导,同时对规范股票市场,优化市场资源配置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静.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2]侯红卫,李雪峰.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投资者行为研究方法现状与展望[J].科学决策,2010,02:83-93.

[3]Sias,R.W.,L.Starks,andS.Titman.The price impact of institutional trading[N].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Texas,2001.

[4]Harris, Land E.Gurel.Price and volum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the S&P 500: New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price pressure [J]. Journal of Finance,1986,41:851-60.

投资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传统金融理论在讨论资本市场投资者投资决策过程中对其进行了理想化的假设,认为投资者都是“理性人”,个体依据效用最大化和相机抉择等来进行投资。将投资者的行为抽象化为一个追求主观期望效用(SEU)最大化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由库特纳(Cootner)、奥斯本(Osbeme)和法码(Fama)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EMH)正是这一理论的基石。然而近年来,随着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的兴起,金融学界开始对投资者的具体决策过程和投资行为进行实验研究和实证分析后,发现人的情绪、性格及心理感觉等主观因素在金融投资决策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对理性决策的偏离主要集中在系统偏差方面,它来自人们的信念和偏好,不能因统计平均而消除。

二、对投资者行为的心理实验研究及论述

心理学家阿什(Asch)、杜斯基(Deutsch)及吉拉德(Gerand)通过“判断长短线实验”和“彩色信号灯答题实验”证明人们在决策时具有强烈的受群体成员行为和信息传导的影响而做出错误决策的倾向,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发现人们在制定决策时会因为受到干扰而可能出现认知偏差。克拉克经济学奖得主拉宾(Rabin,1998)将心理学研究与投资者行为相结合,发现投资者行为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修正与调整。此后,热衷于研究投资者行为的经济学家陆续建立了投资者行为模型。巴博拉斯(Barberis)、席勒佛(Shleifer)和威什尼(Vishny)提出投资者行为BSV模型,认为人们在投资决策时存在选择性偏差和保守性偏差。丹尼尔(Danier)、海尔西佛(Hirsherfer)、和苏波拉姆(Subramyam)提出DHS模型认为获得信息的投资者存在过度自信和过分偏重信息两种行为偏差。

三、影响投资者行为的心理学因素分析

影响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心理学因素众多,目前国内学者研究主要为过度自信、事后聪明、损失厌恶、情感依托、从众心理、赌博心理、过度恐惧、政策依赖、框架效应、心理账户、锚定心理等多达10多种。Barberis和Thaler认为,为了做出清晰的预测,行为模型需要指定投资者的非理性形式。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学者们通过大量对人们实际决策行为的研究、观察和实验,开创了投资者行为理论。投资者行为理论的心理特征包括与投资者信念、偏好以及投资决策相关的情感、认知和社会群体心理。下面对其进行分类讨论:

1.情感心理学因素

情感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力和记忆力,会导致人们对于信息的理解和反应出现非理性偏差。主要类型如下:

①反应过度。指人们对某一重大事件不能进行理性合理的评价而引起的证券价格产生剧烈变化,超过预期水平,然后再以反向修正的方式回复到其应有价位上的现象。由于反应过度的存在,会使证券价格暂时偏离基本价值,使得资本市场的波动大于有效市场理论所描述的。2002年中国股市的6.24行情中正是股价对政策信号产生过度反应的典型表现。②反应不足。反应不足是交易者低估了交易者最近获得的信息,交易者正处于保守状态,对某些信息反应冷淡,甚至没什么反应。③过度自信。过度自信主要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知识和未来的预测表现出过分的乐观自信。De bondt和Thaler认为过度自信或许是人类最为稳固的心理特征,他们列举了大量的证据表明人们在决策时,会过于自信地估计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过度自信效应来自另外两种偏差,自我归因偏差和事后聪明偏差。自我归因偏差指人们倾向于将任何成功归因于他们自己的才能,将失败归因于坏运气而不是自己不称职。如此反复会使人们得出令自己高兴但却是错误的结论:他们非常有才能。例如,投资者在一系列的投资成功之后也许会变得过度自信。事后聪明偏差是在事先预测的事件发生之后,如果人们认为对过去的预测好于他们实际上所做的,他们也会相信他们对将来的预测好于实际。过度自信可以很好地解释“一月效应”异象,即出于熊市中的封基和股票在一月份得到反弹的现象。当人们把年末视为结算时间,进入新的一年他们认为未来还有满满12个月来挽回,因此不介意在一月份一搏。④损失厌恶。损失厌恶认为相对于收益,投资者更加在意损失。丹尼尔.卡耐曼与阿莫斯.特韦尔斯基认为,在一般情况下,损失和收益影响的效用比值大约为2:1。

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很好地解释了股票市场上存在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比如当公司公布利好信息时,股票价格首先在短期内表现出持续的走势,随后在长期出现反转走势。这是因为在前期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不足,过于保守。此时,由于历史信息较为新信息更有显著性,因而对新信息估价过低,因而价格趋势并未因新信息的出现而有所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信息变得更显著,此时投资者对新信息估价过高,表现出过度反应。过度反应所导致的价格偏离不会长久持续下去,偏离的价格最终得到纠正,因而出现反转的走势。

2.认知心理学因素

①心理账户。心理账户是一种趋势,使人们将赌资同其他财富隔绝开来,他们经常会在不考虑其他问题的情况下来评价赌博,就好像他们的世界中只存在这一个赌博。人们考虑这种问题的过程可以被称作心理账户。Kahneman,Slovic和Tversky提出了心理账户的局部组织这个概念,它使得人们从相对值而非绝对值来评价得失。Shefrin和Stat2man提出,个人投资者自然地认为在他们的投资组合中有一个具有最低风险的安全部分和一个能投机致富的风险部分。人们允许自己受心理账户的影响,这种倾向可以解释当某个股票被选入标准普尔指数时会上涨的现象。它还可以帮助解释上述的“一月效应”异象。②锚定心理。人的大脑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往往选择一个初始参考点,然后根据获得的附加信息逐步修正正确答案的特性。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人们通常利用某个参照点作为锚定来降低模糊性,然后再通过一定的调整得出最后的结论。然而这种调整常常是不充分的,因而也是非理性的

3.社会群体心理学因素

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与别人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不能离群索居。而处于一个群体中的个体之间由于经常性的交流所以思维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一旦加入一个群体之中,个体就或多或少会受到匿名、感染、暗示等因素的作用。

“羊群效应”。是对权威的盲目服从。投资者一旦不自觉地服从于权威便容易产生非理性偏差。羊群行为很好地解释了证券市场上的“追涨杀跌”现象。我国股票市场具有明显的“齐涨齐跌”,投资者的一致性极为明显。这种一致性不仅表现在整个市场上,而且表现在单个股票上。

投资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保守主义;隔离效应;反应过度;反应不足;自我归因;非理性波动

一、行为金融学简介

西方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学之前的 经济 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多假设:个体在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然而,研究者们在投资领域中发现了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西方的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投资活动过程中发现,金融学的许多数学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现实中的投资活动,对投资活动中人的行为与心理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行为金融学就是试图去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一门学科。著名的行为金融学理论包括背景依赖(context dependence)、保守主义(conservation)、隔离效应(disjunctioneffect)、反应过度(over-reaction)、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等。

二、资产价格非理性波动与非理性人假设

传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均假设:个体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但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投资领域中存在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个体和群体的决策往往并不会以理性利益最优化来决定其行事的策略。行为金融学是在传统金融理论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时候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认为人类具有一定的理性,但人类的行为却不尽是理性的,行为金融学在对人类行为进行了有限理性,有限控制力的基本预设假定之后,把人类的感情因素和心理活动等融入投资决策过程之中并加以分析,认为这些因素都在人类的决策过程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有限套利(limits to arbitrage)和投资者心态分析(inverstor sentiment)。有限套利就是基于人的非理性假设,在噪声交易和市场交易规则限制的影响下,再完美的套利也只能部分发挥作用。投资者心态分析就是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对心 理学 的研究能对金融市场的许多现象解释带来很大的帮助,也能解释很多股票市场的异常现象,比如市场泡沫和崩盘现象。行为金融学的观点认为人类的许多弱点是一致的,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的,可以被利用在市场上获取利润的。“行为金融学首先并不完全肯定人类理性的普遍性。而认为人类行为当中有其理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非理性的因素。”

决定股价的短期波动或者说直接影响股价的因素是所有参与的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综合,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心理因素。购买股票的每一分钱背后都有个活生生的人,而决定其是否购买股票的直接因素就是其当下的心理状态。所有的外部的因素诸如最新的公开信息, 历史 的走势,某人打听到的小道消息等等都只是影响其心理的多种因素之一罢了。进而,一个股票乃至一个证券市场的趋势就是有所有的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及其发展而决定和推动的。因而进一步的可以认定证券市场和其他市场上往往存在着情绪周期,《洛杉矶时报》曾载文将其 总结 为轻视、谨慎、自信、深信、安心、关注和投降7 个过程。这7个过程构成了一轮资产价格的完整波动过程。

股价是对股市总体心理状态的客观反应,任何一个时点上的股价走势发展,向上或是向下,都是由过去发生的事件和将要发生的事件共同造成的。过去的事件谱写出了过去的k 线走势,过去的k 走势或者说是过去发生的事件决定了某一时刻市场参与者的总体心理和财务状态。而这决定了未来基本面和消息面发生变化时参与者的反映,每个投资者的反应总合则决定了未来股市的走势。因此,同一事件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市场,面对市场中投资者的不同原有心理状态时,结果会完全不同的。比如提升存款准备金,在牛市疯狂时,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会被认为是利空兑现,股市会更加的上扬,这在2007年的 中国 股市屡次可见。

三、非理性在股市上升中的表现

非理性因素发生在股市波动的每一个阶段,具体来说,在一个周期的开始,股市在经历一段长期的调整之后,股票价格的处于历史低位,而此时经济基本面开始好转,股价开始处于上升的初级阶段,显然此时股价合理甚至是低估,基本面开始向好的方面发展,至少是最坏的情形已经过去,此时从长期而言应该是很好的购入股票的时机,但大多数的投资者在熊市的惨跌中已经心有余悸,根据卡尼曼的回忆效用理论,此时投资者对于上一资产价格周期期末的暴跌经历具有强烈的回忆效应,恐惧造成了投资者的悲观情绪,难以对当前的市场有准确客观的分析,当利好的趋势不断显现之时,股价反而波澜不惊,多以小的震荡为主,这可以用行为金融学中的“反应不足”和“隔离效应”来解释,“反应不足”又可称为“保守主义”其表现形式有两点:一是人们习惯于对不确定的事物先设定一个初值,然后根据信息的反馈对这一初值进行修正,而前期的下跌走势就在此形成了一个悲观的初值;二是人们总有对信息进行筛选的本能,对新信息进行选择性识别,对有利于保持原有观点的信息加以重点确认。以上两点使得当基本面开始改变时人们的反应滞后。

“隔离效应”,即人们总愿意等待直到信息披露或预期彻底实现时再做出决策的倾向,也使得一轮资产价格上升行情在初期总是缓慢而犹豫,唯有在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徘徊后,人们才能从“轻视”和“谨慎”转变为“自信”的状态,慢慢地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进入市场,股市成交量不断增加。

当资产价格上升波段 发展 到后期,此时资产的价格已远没有原先那么有吸引力了,甚至已经远远高于其价值,但上升的趋势,使得“过度自信”现象很容易发生。人们经常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当行情发展到高潮阶段,市场上总是乐观的情绪蔓延,长期的上涨行情使得参与者的自信不断得到正强化,因而操作上更加的主观和激进。同时长期高扬的股价会让人产生价格偏移,产生对当前股价的认同的倾向。信息窜流和“羊群效应”现象使得在一轮行情末期的投资者总体的乐观情绪很难被扭转,人们通过相互间的循环反应刺激,情绪逐渐高涨。于是人们很难想象股价会突然的暴跌,即使有所下跌,由于见过更高的价格,而认为其实也在 历史 高位的价格很便宜,而大举买入,当有很多人这么做时,群体的非理性就产生了,这就是股价在达到通常的估值上限后还会波浪式上升的原因。

四、非理性在股市下跌中的表现

当一个周期进入下跌阶段时基本面开始变化,人们过于乐观的预期被突然打破,股市开始下跌,同样的由于之前股市上涨时期,许多利空的因素出现以后并未改变股市上扬的趋势,人们产生了侥幸心理,在“保守主义”配合下,往往不会去考虑量变到质变的可能。在经过长期的牛市行情后人们会产生“赌场资金效应”,赌场资金效应是指在赌博产生收益效应后,人们倾向于接受以前不接受的赌博,再次的赌博后失败所产生的痛苦往往较小,因为损失被前期的收益缓冲了。因此继续投资的冲动不会立即消除。对于新近的头寸带来的损失,也会因为“后悔厌恶”而不会随基本面的改变而轻易卖出。以上种种人们心理上产生的作用使得总会产生这样的一种情形,即虽然股价已脱离价值,趋势似乎也已转变,但在股市的一波大回调之后总会有一波有规模的反弹,几乎每次的股市逆转的形态总是以m头出现。

伴随着股市下行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市场绝非原先认为的那么乐观,阻碍 经济 发展中的负面因素开始不断出现。当到了在下跌的后期,长期的下跌使得人们产生了趋势持续的预期,使得即使股价在下跌之后突显出了价值,但场外资金依然不敢进入,同时筹码持有者由于巨大的账面亏损,对股价的定位产生巨大的改变,用惊弓之鸟来2024比较贴切,当股价由于抄底资金的介入而有所回升时,成本较低的投资者倾向于在略有亏损时出局,而不会在意此时股价是否匹配股票的价值,长期的下跌同样的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定式,“保守主义”在此再次发挥效应,随着股价的上升,不断有接近其成本区的投资者选择抛售,反弹很快就被无法控制的抛盘镇压下去了。这也是下跌时会出现波浪式下跌,高点越来越低,低点也越来越低的原因。

在下跌的趋势之中,慢慢地人们开始认为下跌时常态而上涨只是偶然,市场的总体悲观情绪又会通过“羊群效应”在群体中的投资者间进一步加强,这就造成了严重的惜买现象,造成资产价格启稳的困难。此时绝大多数的人都开始从“安心”,“关注”转变为“投降”。

市场的大底是由长线的价值投资者造就的,唯有当有较大的一批资金开始不在乎短期的波动而进入股市时才可能结束绵绵的下跌趋势。一个特定市场中坚定地价值投资者的数量是不确定的和难以估计的,并且只有这批价值观相同的人在较集中的时点上共同进入股市,才能对趋势产生作用,这就造成了大盘暴跌时的下跌幅度和节奏难以估计。在一个趋势投资盛行的市场,在长期下跌之后,很少有人会脱离“羊群”敢于逆势而为,其结果就是股市往往会下跌到一个离谱的点位。如格雷厄姆1929 年美国股市泡沫破灭后在1931年抄底,结果破产。费雪已经预见29年股市泡沫破灭,但是还是买入自认为是便宜的股票,结果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股神巴菲特也曾在买入股票后账面损失达到50%。他们都是著名的投资家,但在非理性面前,任何理性分析都难以预测非理性造成的冲击和波动。

五、结论

非理性是人类难以克服的弱点,个体的非理性的累加造成了整体市场的非理性波动,贪婪与恐惧的存在使得价格和价值会产生巨大的偏差,而具体时代背景,人文环境等的不同造成了市场总体心理状态的不同,故而对于即便相似的基本面市场总体的反映也不尽相同。流行的技术分析就其根本是对过去发生事件的统计 总结 ,并试图通过概率指导投资。但参与者在不断变化,参与者的数量和市场中交易的股票也在不断变化,此外不同股票可能吸引不同的具有特定行为特征的投资者,这使得在另一个股票上的数据分析变得钝化。资本市场是由无数投资者和投机者共同构成的博弈场所,因而对于资本市场脱离基本面因素的非理性波动唯有从行为 金融 学的角度来研究和审视。行为金融学无法精确地为投资预测价格的波动和走势,但却可以在分析投资者心理和大众预期的基础上来研判资产价格波动的发展阶段。从投资的战略角度来把握一轮行情的发展,发现机会,规避风险。

参考 资料: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