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幼儿园家长心得(甄选5篇)

绿野仙踪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460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9分钟。

幼儿园家长心得范文第1篇

雷骐诚家长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宝宝都五岁了,他是一个活泼、可爱、有点内向的小男孩。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独立意识也渐渐增强。有时感觉真像个"小大人".

对于宝宝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进,一边汲取前辈们的经验,一边结合自己宝宝的特点展开教育。宝宝上幼儿园后,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壮成长。看着宝宝的进步,心里有说不出的开心,在这里向老师们说声:辛苦了!

我认为孩子应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成长,享受他无忧无虑的童年。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喜欢的活动方式。玩的过程中既能让他们活动乐趣,也能从中学到各种的知识,宝宝在玩益智游戏的过程中,赢的时候就会特别的开心,输的时候就会很难过,通过游戏可以让宝宝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我不在乎他现在能学多少有用的知识,而注重的是宝宝的身心健康,让他能够会懂得自尊,自强和自立。以下是个人育儿的一些亲身体会:

一、 帮孩子培养兴趣爱好

孩子有自己的爱好,他的生活会充满乐趣,记得宝宝上中班的时候,经常在家拿笔画画,当时都没怎么在意,后来在老师的引导下才发现他很喜欢画画,就给他报了美术的兴趣班,宝宝非常开心,在学校上课也很专心,放学做完作业就开始画画,还经常叫我们陪他一起画,在没有上兴趣班之前,一放学到家就看电视。现在只要是周末去上美术可,早上早早的就起来了,高高兴兴的去学校了。

二、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

每天睡觉前我都会给宝宝讲几个小故事,让宝宝学会一起阅读和倾听,并且可以让宝宝在故事中学到一些知识。每次讲故事的时候,宝宝都会认真的倾听,遇到问题都会问明白,而且还能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来。现在每次去超市他都要我陪他去看书,有时候看了不想回家,最近学校又办了个亲子阅读,去看了一次就问我下次什么时候再去,说里面的书很好看,现在晚上讲故事的时候,我们俩都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对话。有时候是一人各讲一个故事。渐渐的宝宝变得爱学习,爱看书了。

三、 让宝宝学会自己动手,学会独立

我比较注意培养宝宝的自主动手的能力,让孩子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经常告诉宝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上起床,穿衣服,洗脸,刷牙,穿袜子,鞋子。适当的做点家务,如吃完饭帮忙收碗筷,擦桌子,倒垃圾等。给他买东西的时候,也让他自己去挑选,去买单。

幼儿园家长心得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幼儿园 教师 生活

中D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087

刚刚进入幼儿园孩子会出现各种的不适应,因此,会出现各种的症状,自从进入幼儿园的这一刻,孩子们就要开始一段新的征程,而如何使幼儿顺利的适应幼儿园生活,值得每一位幼儿园教师深思。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很多有助于幼儿顺利的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方法,同时也存在一些因素影响了幼儿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鉴于此,下面笔者先对目前影响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改善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

一、目前影响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因素分析

每一个幼儿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都是祖国的小花朵,进入幼儿园后,孩子们不仅要学习如何与人相处,而且开始了学习之路。然而从温暖的家庭生活走进幼儿园这个集体生活的转折点会给幼儿带来较大的冲击,幼儿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现象,再加之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幼儿更难以有效的适应幼儿园生活。本人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就目前影响幼儿有效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幼儿对幼儿园不熟悉

幼儿走出家门到幼儿园,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自然内心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而幼儿这种恐惧心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幼儿不熟悉幼儿园引起的,这就使幼儿在心理上对幼儿园产生了排斥心理,幼儿在行为上会表现出哭闹等现象。导致幼儿出现该种情况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家长在幼儿入园之前,没有带幼儿到幼儿园提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进而延长了幼儿对幼儿园的熟悉期,影响了幼儿有效适应幼儿园生活。

(二)家长对幼儿的心理工作做得不到位

在幼儿心中家长占据重要位置,因此,为了使幼儿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家长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前,家长要做好幼儿的心理工作,使幼儿在心理上消除对幼儿园的排斥心理,通过家长的引导,使幼儿对幼儿园生活充满向往。而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家长在做幼儿的心理工作方面存在不足,部分家长甚至直接将幼儿送至幼儿园,并没有做幼儿的心理工作,导致幼儿产生了严重的不适应现象,哭闹,不接受老师,不接受其他小朋友等等。

(三)幼儿的自理能力欠缺

目前导致很多幼儿难以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幼儿的自理能力太差。虽然幼儿年龄还小,很多事情都难以独立完成,然而一些基本的能力家长还是要培养,例如:吃饭、喝水、上厕所等。然而本人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部分幼儿连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进入幼儿园之后,依然想要像在家一样所有的事情都由家长来打理,结果往往会出现一些新的状况,使幼儿难以适应幼儿园生活。

(四)缺乏沟通能力

导致幼儿难以有效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幼儿缺乏有效的沟通能力。在中国式的教育模式下,幼儿都是父母的“小公主”、“小皇帝”,家长在极度溺爱孩子的同时,也导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遇事难以与父母有效的进行沟通与交流。进入幼儿园,幼儿离开关爱自己的父母,要与其他小朋友相处,而幼儿缺乏一定的沟通能力,使得幼儿在刚刚到幼儿园时出现了不适应的现象,遇事难以与其他小朋友及老师进行沟通,使得幼儿产生一种孤独感,尤其在遇到一些问题难以有效沟通时,幼儿还会产生被欺负的感觉,导致幼儿对幼儿园产生排斥心理,幼儿出现不愿意到幼儿园上学的现象,对幼儿适应幼儿园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有效策略

结合本人实际的幼儿园工作经验,本文对导致幼儿难以有效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项导致幼儿难以有效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典型原因。针对这些影响幼儿有效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因素,一方面要求幼儿园教师要做出努力;另一方面要求幼儿的家长也做出努力。针对山文中提到的目前影响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因素,本人提出如下几种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提前让幼儿适应熟悉幼儿园

进入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到学校生活的一个过渡阶段,这一阶段十分重要,同时无疑也是对幼儿、家长及教师的一次挑战。针对由于幼儿对幼儿园不熟悉而导致幼儿难以适应幼儿园生活的现象,需要家长做出努力。家长应该在送幼儿入园之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利用闲暇时间带幼儿到幼儿园了解情况。例如:家长可以提前带幼儿到幼儿园玩玩具、观看幼儿园的校舍等,使幼儿在入园之前对幼儿园的布局等有一定的了解,幼儿提前熟悉了幼儿园,自然入园时就能够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

(二)家长要善于做幼儿心理工作

针对由于家长没有做好幼儿心理工作,而导致幼儿出现不适应的现象,新时期家长一定要在幼儿入园之前做好心理工作。家长在做幼儿的心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为幼儿描绘良好的愿景,使幼儿对幼儿园充满了好奇。例如:家长可以告诉幼儿到幼儿园可以玩各种玩具,可以与其他小朋友做游戏等,这样幼儿在没到幼儿园之前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入园,对幼儿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有很大帮助。

(三)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

针对目前由于幼儿的自理能力差而导致幼儿难以有效适应幼儿园生活的现象,要求家长能够对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引起重视。家长要在幼儿入园之前,有意识的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能力,例如:家长要培养幼儿独立喝水的能力,培养幼儿独立使用小勺、筷子吃饭的能力,培养幼儿独立上厕所的能力等等,幼儿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技能,在幼儿园遇到的困难就会大大减少,进而使幼儿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

(四)注重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幼儿园家长心得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家园社区合作 小班幼儿 情绪社会化

一、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的涵义

幼儿情绪社会化是指幼儿根据社会要求理解、表达、调节自己的情绪活动,以实现与社会要求或预期相一致的过程。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幼儿的情绪发展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也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态度体验以喜、怒、哀、乐等形式为主。小班阶段是幼儿情绪萌发的重要时期,幼儿的情绪发展通常表现为易感性极强,对幼儿的心理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这一阶段也是对幼儿进行积极情感教育的关键阶段。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会将情绪色彩表现在行为上,使得情绪情感成为了支配心理活动的关键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高级情感随之发展起来,情绪社会化倾向日益明显,并逐步呈现出复杂化的发展趋势。著名幼儿教育专家蒙台梭利认为,3~7岁是幼儿个性的建设时期,也是情绪发展的敏感期和快速期。

(二)幼儿的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儿童在一定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善于控制情绪,从而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过程。小班幼儿的社会化发展与其个性品质、遗传因素、社会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在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幼儿的社会行为会逐步形成。如,在幼儿间的相互交往过程中,会表现出分享行为、合作行为,这种社会行为会让幼儿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友好。同时,分享行为和合作行为也会得到教师、父母及他人的夸奖,助长了幼儿这种行为的发展,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稳定,最后成为幼儿的个性特征。

(三)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从心理学、教育学层面来讲,幼儿情绪社会化对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影响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幼儿拥有好奇、好动、好问的天性,他们在与外界的接触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性格,逐步提高个人能力,并且这些进步又会促使他们想要进一步去接触未知世界,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在这一循环的过程中,良好的情绪是带动幼儿多种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因。

2.影响幼儿德、智、体、美的发展。身体健康、开朗活泼、聪明伶俐、乐于交往、善于表达的幼儿,往往拥有愉快、积极的情绪,这说明幼儿的情绪社会化发展与其自身德、智、体、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它们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

3.影响幼儿道德的发展。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的发展早于认知的发展。在幼儿道德的发展中,情绪社会化发展会对道德认知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幼儿早期的道德萌芽现象也是通过情绪活动表现出来的,并在这种情绪活动又会促使幼儿道德的发展。

4.影响幼儿将来社会行为的发展。通过研究表明,经常出现紧张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幼儿,比其他幼儿的接受能力差,并且在其成长到儿童期和青少年期时会出现较多的问题行为,如耐心不足、经受不住挫折、心理素质差等。而具备良好情绪的幼儿,在其成长到儿童期和青少年期时,则会拥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二、家园社区互动促进小班幼儿情绪社会化的研究

(一)发挥幼儿园在家园社区互动中的主导作用,为小班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幼儿园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情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使幼儿培养得到最优的效果,幼儿园应当积极开展家园社区合作,与家长一起关注幼儿的情绪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园宣传、沟通、指导、组织等作用,使幼儿园与家长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幼儿情绪社会化的顺利实现。

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关注幼儿的情绪活动。幼儿园在开展活动之前可通过宣传册、活动板报、家长会等形式,要向家长宣传活动的主题,使家长了解活动的理念和目标。如果幼儿园单独实施活动计划,没有与家长进行沟通,那么家长就会对活动安排一无所知,难以达到预期的活动效果。这就是说,沟通是家园合作的基础,也是家园合作的桥梁。所以,幼儿园应当认真听取家长的建议和主张,了解家长的心理,最大限度满足家长对幼儿培养的合理需求。同时,幼儿园要从与家长的沟通中,了解幼儿在家里的情绪活动,关注幼儿的情绪社会化发展。

2.指导和帮助家长培养幼儿,引导家长关心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幼儿园对家长进行指导是家园合作中最重要的方式。当前,许多家长在培养幼儿的观念上存在误区,如过分溺爱孩子,让幼儿园全部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等。面对这样的家长,幼儿园应运用教育理论说服家长,并在思想上对家长进行点拨,使家长明白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幼儿情绪社会化的发展,进而会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还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知道何种教育方法是合理的,这部分家长缺少幼儿培养方面的知识,幼儿园可以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段特点,多给家长些教育建议,帮助家长共同培养幼儿,使幼儿教育培养从幼儿园延伸到家里,让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中始终保持良好情绪。

3.积极开展亲子游戏,培养幼儿良好情绪。所谓的亲子游戏具体是指以教师为主导,与幼儿家长共同组织的一种教育方式。从本质的角度上讲,亲自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园的教育形式从原本的封闭式逐步转变为开放式教育,这不但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与整合,从而显著提升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而且还有助于幼儿园与家庭相协调,这样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使他们健康成长,最为重要的一点,可以使幼儿园服务社会的功能获得充分体现。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大部分幼儿园在开展亲子活动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根本原因是没能深刻认识到该活动的重要性,同时对幼儿家长参与活动的素养也没能充分重视。为了使家长与孩子之间能够有更多接触的机会,幼儿园应当多创设一些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游戏、比赛,这不但能够使父母体验到孩子成长的快乐,同时对培养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调动家长在家园社区互动中的积极性,使小班幼儿情绪社会化在家中得以持续发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幼儿情绪社会化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培养幼儿良好情绪方面,家长只有积极与幼儿园合作,才能使培养效果达到最优化。

1.主动了解幼儿园的活动,关心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绪发展。家长不仅要关注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和生活情况,还要主动了解幼儿园的培养计划和各种活动安排,成为对幼儿教育真正负责任的家长。家长要将幼儿园的活动计划延伸到家庭生活中,让幼儿园的培养计划得以持续进行,不能让幼儿在幼儿园形成的良好情绪在家中被破坏。

2.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使幼儿始终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虽然幼儿园在教育幼儿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如果缺少家长的积极配合,也很难达到理想中的教育效果。为此,家园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在配合幼儿园教育孩子时,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尽可能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相一致。为了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除了幼儿园的努力之外,家长也必须承担起幼儿在家时的教育责任,让幼儿在家也能受到和幼儿园一样的约束,这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家长应当积极帮助幼儿弥补他们在幼儿园表现的不足。作为家长应当多抽出一些时间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时的表现情况,然后结合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对孩子进行耐心的教育,从细微之处对孩子的情绪进行培养,这样可以使幼儿始终向着良好的习惯发展;其次,家长应当按照幼儿园对孩子的标准来要求他们。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很多事情他们都不太明白,而作为家长有责任让孩子明白在家中和在幼儿园时应该是一样的,所有无理的行为都会被禁止,不良的习惯都要改掉,不礼貌的行为会受到惩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习惯且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好孩子。

(三)整合社区在家园社区互动中的有利资源,让小班幼儿情绪社会化在与社区互动中稳定发展。

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基础的群众基础机构。他为我们居住在一个固定区域的居民群体范围内的居民,起着一种媒介桥梁作用。社区是我们信任的一个基础机构、与居民群众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关联基层组织。社区里的人们通过共同生活劳动而相互熟悉,形成共同社区意识。社区意识就是人们对所在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参与感。在小型居住社区里,人们还会形成相互帮助、相互照应的亲密情感联系。社区是社会大环境与幼儿关系最密切的一部分,幼儿通过与社区的合作,使幼儿摆脱孤立的状态,可以充分利用社区的重要资源。因为每个社区都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这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特殊意义。社区环境中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不仅扩大了幼儿活动的空间,也丰富了幼儿活动的内容。社区的在与幼儿园、家庭的互动中,可以利用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小班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如幼儿在参观社区中的各种机构、设施,让幼儿走进社会,了解各种社会场所,发动社区的各种人员与幼儿一起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增长他们的见识。另外,社区都有自己独有的文化,这种文化无形地影响着幼儿情绪,社区的历史传统、风俗、社区的文化氛围、精神文明对幼儿的情绪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高,幼儿在社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幼儿起到正向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一致化,形成共同的合力,促进小班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

总之,幼儿情绪社会化是幼儿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的,而家长、幼儿园、社区是幼儿接触最多的,所以家长、幼儿园、社区环境在幼儿情绪社会化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家长和社区要在培养幼儿良好情绪发展中形成合力,通过家园社区互动,为幼儿创造愉快、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共同关注幼儿的情绪活动和变化,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赵彩霞.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J].小学科学:教师,2012,(4).

[2]王琳.浅议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J].家教世界,2013,(3).

[3]刘艳.家园合作纠正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0,(6).

[4]毛小碧.携手合作家园共育——浅谈幼儿园家园合作新思路[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1,(7).

幼儿园家长心得范文第4篇

为了了解家长的想法,我们走访了几位正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的家长,他们诉说了这样一些想法和矛盾:

家长A:我儿子要上幼儿园了。我首先考虑的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如何,负不负责任、有没有爱心、活动场地安全不安全,收费高不高,最好离我自己家和老人家都不太远,接送方便,出差时老人也好帮忙。

家长B:我就考虑离家近的,天天接送,大人、孩子都少受罪,身体好比什么都重要。

家长C:我很矛盾,有人愿意帮忙让我的孩子进入一所特别有名的特色幼儿园,就是离家有点远。

家长D:我家小区里有一所民办幼儿园,环境也还可以,就是担心它的教学质量。

面对这些矛盾,过来人的经验,也许值得借鉴:

家长F:在我儿子准备上幼儿园之前,我走访了四五所幼儿园,有公办的、有民办的、有私立的、有双语教学特色的,也实地考察了一下。私立幼儿园收费太高,每月2000多元,我们工薪阶层负担不起,另外,教学质量似乎并非像幼儿园宣传的那么好。本来特别想上一所以老师有爱心著称的幼儿园,可是离家太远,考虑再三,最后还是选择了一所离家不太远、收费合理的部队幼儿园。

家长G:我女儿上幼儿园时,我也看了三四所幼儿园。有的幼儿园环境好、场地大、玩具也挺多,但师资力量有点薄弱;有的幼儿园硬件设施看上去并不那么好,但园长和不少老师都是学儿童教育的。有懂教育的人管理就不愁老师的教法。我不求孩子在幼儿园学多少字、会算多少题,孩子能安全、快乐、身心健康地成长就行了。因此,女儿上的是一所二级一类的幼儿园。

家长H:我女儿上的是一所有特色的幼儿园,进了舞蹈班。上这个班也挺不容易的,家长、小朋友们挺羡慕的。待她上了几个月后,我觉得她没有太多舞蹈的天赋,另外练舞占用了许多游戏时间,跟她商量后退出了舞蹈班。只要她能跟普通孩子一样正常发展就行了。

家长I:我一位亲戚的孩子开始是上小区的幼儿园,后来想方设法转到了一所特别有名的一级一类幼儿园,就是离家远,每天接送辛苦极了。时常有想再回到小区幼儿园的念头,可又不好意思。

家长J:我孩子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当时送他上幼儿园时,有人要帮忙进一所非常好的幼儿园,但离家比较远。我们小区就有一所看上去不错的幼儿园,里面还有一个游泳池,就冲着它,我们把孩子送进了这所幼儿园。没想到入园3年一次泳也没游过,因为池子边的棱角锋利,不适合孩子,太不安全了。

总的来说,教学环境、教学质量、离家远近是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在这些因素之间如何平衡选择,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表面的华丽和内在的养育质量可能并不统一,接受好的教育是否又要以全家人的“疲于奔命”为代价确实让人难以定夺。但在决定一切之前,还要想到的是孩子的年龄因素。对此,专家们又是怎么考虑的呢?

几岁上幼儿园合适

吴晓燕(北京市教委幼教处处长):近年来,北京市学前教育机构逐步实行了托幼一体化。不再分托儿所(0~3岁)、幼儿园(3~6岁),本着为家长服务的宗旨,幼儿园收的孩子年龄逐步降低。早期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早期教育并不仅仅指幼儿园的教育,还应包括家庭教育等许多方面,并不是说孩子上幼儿园越早越好。如果家里有条件,最好还是3岁入园比较合适。幼儿园毕竟是一个集体的教养环境,老师一个人面对的是好多个孩子,不能对每个孩子细致地照顾;同时,孩子来自四面八方,身体状况又不尽相同,在这种集体教养环境下,相对而言容易得病,而且容易交叉感染。另外,3岁前的孩子更多需要的是养育,多和父母、家人在一起对他的身心、情感的发展非常有益。如果实在没办法,只能在3岁前送孩子去幼儿园,你必须要选一有所护理小婴儿能力的幼儿园。

什么样的幼儿园是好幼儿园

吴晓燕:目前社会上的幼儿园类型有这么几种: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私立幼儿园、合作(国外投资,国内某单位协作)幼儿园。大多数家庭选择的是公办园,因为这类幼儿园分

布广,收费相对低一些。

怎样选择一个好的幼儿园?首先要弄清怎么叫好?北京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都对幼儿园进行了分级分类验收评估。幼儿园共分三级九类,如一级一类、一级二类……二级一类、二级二类……三级一类……其中级别表明的是硬件,如环境、场地、设备等;类别表明的是软件,如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卫生保健和儿童发展情况等,一级一类为最高水平,二级一类或一

级二类为较高水平,二级二类为一般水平,二级二类以下为合格,达到基本办园水平。目前北京市基本上实行的是优质优价的收费标准,因此幼儿园的级类越高,收费标准也相应要高一些。

不过,幼儿园的级类水平只是相对的,家长不一定只选一级一类的幼儿园。据我们了解,有些幼儿园虽然硬件尚未达到一级标准,但其保育、教育工作和服务质量很好。有研究表明,幼儿教师的人格和对待孩子的态度,对儿童在早期发展的影响大于物质条件。因此,在选择幼儿园时,一定要了解幼儿园的师资情况。教师是否爱孩子、是否尊重孩子,应当成为首选的标准。

如果家长到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有些东西是很容易看到的。据我们了解,目前,北京市对一级幼儿园的要求是,在环境方面美化绿化好,布局合理,有儿童情趣和教育意义;幼儿人均活动场地在4平米以上;园内有音体室、幼儿厨房、保健室、隔离室、幼儿厕所、资料室、办公室等;大型玩教具班均2件以上,且安全适用,玩教具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并有较多的自制玩教具和物质材料;适合婴幼儿的图书,人均4册以上。

北京市对一类幼儿园的要求是,教师的教态亲切和蔼,理解、尊重幼儿,能灵活运用多种形式正确引导幼儿积极主动活动;卫生保健设备齐全,能按幼儿年龄及季节完成预防接种工作;室内外环境清洁,婴幼儿每人一巾一杯,毛巾之间挂的距离保持10厘米,婴幼儿饭前、便后均用流动水洗手,饭后擦嘴,用水杯漱口;定期洗头洗澡,寄宿制每天洗脚、洗屁股,洗屁股巾每日消毒;每两周换一次食谱,而且1岁以下、1~3岁、3~6岁的饮食制作都有区别,注意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蛋白质互补。

2024幼儿园分级分类的评定,是由各地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组织2024专家进行的,而且具体的评价标准也随着地区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不断修订和完善。总之,家长在选择幼儿园的过程中,了解幼儿园的级与类,将有利于你掌握幼儿园的整体水平,可以说这是一个便捷的帮助家长选择幼儿园的参照指标。

距离和教学,哪个更重要

王继芬(特级教师、东华门幼儿园园长):我觉得离家远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每天要接送孩子,距离近有很多的益处。1.不浪费时间。既不浪费大人很多精力,也不浪费孩子的时间。2.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安定、平静、安全的环境,如果路途较远就会给孩子造成许多不安定成分,如孩子早晨必须早早起床,在路上奔波到幼儿园吃不上早饭,或者赶到了饭也凉了,时间长了对孩子的身体不好。另外,若再遇上个刮风下雨的天,不送孩子上幼儿园吧,家长要上班;上幼儿园吧,正下着瓢泼大雨,路上又滑,要是摔了,对孩子的身体和情绪都有影响。因此,路途的远近应是每位选择幼儿园的家长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每所幼儿园都有自己的办园特色,应该实地考察一下这个园的教育质量、对孩子的态度、给孩子创造的环境及氛围,特别是师生关系、小朋友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很宽松,这是非常重要的。

观察什么:态度、设施和饮食

国秀华(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副园长):首先应看老师对孩子的态度。老师对别的孩子的态度,可能就是将来对你孩子的态度。比如孩子摔倒了,老师很冷漠,这是不好的教育态度;但若是大惊小怪,过度保护也不好;有的老师会鼓励孩子:“不要紧的,老师相信你会自己爬起来!”从这样的小事就可看出这位老师既有爱心,又有正确的教育意识。这些小事孩子天天都能碰到,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那么孩子在成长中就会失去很多可以锻炼自己意志的机会。老师的教育态度和方法不是说从一节多么生动的教育活动课上看,而是应从老师对孩子关注的点点滴滴看。比如一个小朋友流鼻涕了,老师看到了却视而不见,那么就说明他眼里没有孩子;还有的老师看见了却训斥孩子:“瞧你那脏样儿,怎么就不知道自己擦!”这表明他不尊重孩子。还有的老师发现孩子流鼻涕了,就说:“你怎么了?想想该怎么办?”启发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这就比较到位。从这小小的例子就能了解老师的爱心、责任心,从而了解到这个幼儿园的管理怎么样,教育的质量如何。

其次,看幼儿园的环境、设施是不是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安全不安全。幼儿园的伙食搭配是否科学,因为孩子在幼儿园要生活三四年,伙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体健康。卫生、保健设施是否完善。很重要的是,幼儿园是否允许家长到幼儿园、到班里去实地考察所有这些方面。

再者,家长在早晚接送孩子时也可以跟其他家长了解老师的情况和园里的伙食情况。早晨可以在幼儿园附近观察一会,看看孩子是不是高高兴兴地去,有没有哭闹。晚上接孩子时,也可以在幼儿园门口看看,出来的孩子精神好不好,裤子尿湿了没有,口渴不渴。

儿童心理专家:每天都有好心情,对孩子是多么重要啊!孩子要在那儿度过3年的时间,如果这3年他都是快乐的,家长也是快乐的,整体的家庭气氛也是快乐的。如果孩子处于不快乐状态,每天都为上幼儿园跟家长讨价还价,在幼儿园从早到晚总是处于盼着家长来接的状态,就算幼儿园的教学水平高,孩子在这种状态下又能学多少知识呢?如近处有几所幼儿园,家长不妨带着孩子去实地看,看看孩子在和幼儿园老师接触的过程中,和哪所幼儿园的老师更易相处。老师对孩子的态度是怎样的。只要有可能,尽量选择孩子愿意去的幼儿园。这是相对比较简单的选择。孩子的选择有时是非常准的。有一个愉快的心境,有利于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从长远来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发展。

总之,选择幼儿园的参照指标有很多,硬件设施只是一个指标,更重要的要看幼儿园的管理是否科学,老师是否有爱心、责任心和事业心。

上不上特色幼儿园

国秀华:我们觉得家长不应过早地给孩子定向,因为小孩发展的路还长着呢!他真正喜欢什么并不是你现在就能发现的,而作为一个人,从小打下的根基越厚,他今后的发展就越有实力。有些孩子目前可能学到了一点特长,但也可能会失去许多机会。由此引发出一个值得家长思考的问题,即幼儿园里的儿童最应获得哪方面的知识?我觉得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对周围事物探究的兴趣,这是他人生之路起点的关键点,然后让孩子顺着自己的自然规律成长、发展。

家长选择什么样的幼儿园取决成人的价值观,家长自身的教育观念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是在为孩子将来成名成家做准备,还是其他的功利思想?我们幼儿园一些孩子的家长本身是研究生、博士生毕业,但他们的心态却很平和,他们认为:现在是信息社会,孩子看电视、听广播、上网、听家长聊天……得到的信息比他们小时候多得多,相信孩子不会落后。眼下,他们的目标是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快乐的童年来源于哪儿?来源于周围人对他的态度。给孩子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孩子身心愉快地在游戏中成长。

幼儿园的教学不同于小学,按照幼儿教育大纲的要求,主要是通过游戏学会认知、学会与同伴交往、学会处理问题、学会自理的能力。

吴晓燕:或许是受前几年特长生入学加分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家长希望孩子从小获得某方面的特长,因此近年来许多幼儿园也以特色教育来吸引生源,例如学习音乐、绘画、体育、英语等,这些幼儿园一般收费都较高,多为民办幼儿园。有些公办幼儿园举办特色班,也超出规定保育费标准额外收取费用,或收取高额的“赞助费”。据我们了解,目前这些特色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良莠不齐,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同时也提醒家长慎重选择。首先要看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学习某方面技能的兴趣和特长。儿童发展的研究表明,幼儿阶段正是身心各方面打基础的阶段,如果过早地进行某方面的技能训练,训练方法不当,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

其次,一定要了解特色幼儿园的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在进行特色教育的同时,是否注重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应当成为选择特色幼儿园的基本标准。也有些幼儿园以智力开发、学识字、学数学为特色,实际上是将小学的学习任务下放到幼儿园,加重了孩子的负担。研究表明,超前学习虽能产生短期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孩子上小学后容易出现厌学、学习兴趣下降等情况。因此家长不要盲目选择这类幼儿园。

专家的忠告

程跃(博士):

1.慎重。

2.要重视全面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为孩子培养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品质,不要只注重某种特长的训练。

幼儿园家长心得范文第5篇

关键词:原因探究;危害分析;对策思考

相信大家都知道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的实验吧,此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表”,不要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孩子的发展。

然而在现实中,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是每位家长的殷切希望,相当多的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会看重这所幼儿园的孩子是否学英语,是否学拼音,是否学加减法,那些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幼儿园备受这些家长的欢迎。在幼儿园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幼儿园,特别是市场调节为主的民办幼儿园、贵族幼儿园、农村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态,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更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更注重教育的即时效应,导致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日趋严重,让我们觉得我们的孩子就像被催熟的果子,提前开花、结果,此情此景令人担忧。

一、幼儿园小学化的原因探究

幼儿园小学化是一种功利的操作行为,早早地剥夺了孩子的天性。究其原因,首先是来自于国人根深蒂固的就业观。职业分贵贱,就业压力带来升学压力,升学压力这个千斤顶从高中压到初中压到小学,现在竟然压到天真烂漫的幼儿园去了,不顾孩子的身心特点,疯狂地发掘孩子所谓的“潜力”。

其次是来自于家长之间的互相攀比。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许多家长喊出的口号。看到社会上热捧的神童,几岁就会背几百首唐诗,会多少算术题,心里不知有多羡慕,听说邻里的孩子会说英语、会弹钢琴、会游泳等,虚荣心就会膨胀,立马就会把自己的孩子关起来培训。

许多幼儿园的功利思想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幼儿园为了争取生源,保证幼儿园的效益,迎合家长的心理,把小学教学内容搬到幼儿园,开设拼音、写字、数术、珠心算等内容,片面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甚至布置家庭作业,参加各种形式的考试和竞赛活动等等,吸引更多的生源。

二、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分析

幼儿园“小学化”的做法超越了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极易使幼儿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产生厌学、畏惧等不良情绪,严重地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园基本上应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做中玩、玩中学。幼儿身体特点决定幼儿园一节集体活动时间小班最多15分钟,大班最多30分钟,幼儿如果像小学生一样规范学习,必须长时间地坐在教室里多次练习,幼儿生理年龄决定孩子不可能长时间地坐着,慢慢他就会趴着坐,歪着坐,慢慢就会导致孩子近视、驼背,甚至导致孩子发育不良。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孩子学习、完成作业,孩子完不成任务就会受到批评,自尊心、自信心会一次次受到伤害,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对学习产生厌倦,对一切事物充满畏惧,抑郁、自闭许多心理问题就会出现。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孩子在幼儿阶段,经过不断重复,不断练习,掌握了一些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他们在小学一年级时,可能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但是由于是重复教育,会使这些孩子养成不爱动脑、不爱思考、生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当他们进入二年级以后,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会产生不适应的状况,易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急躁,甚至厌学等情况。在幼儿阶段,被学习奴役得很苦的孩子,将来在学习上一定不如意,如果小时候过得轻松愉快,长大了反而会懂得用功学习,因为他没被学习奴役过,学习没给他带来痛苦,学习对他来说是件美好的事情。

三、防止幼儿园小学化的对策思考

教育行政部门要将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作为规范幼儿园保教行为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规范教学内容和保育行为。通过督导检查,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作为日常和年度督导检查与评估的重要内容,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对检查中发现存在“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给予警告,并限期整改,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可以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将幼儿园是否存在“小学化”倾向问题作为幼儿园晋级、评优、评先进的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注重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的过程管理,通过明察暗访、定期座谈、电话举报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促进幼儿园健康有序地发展。

经常组织观摩、专题研讨、经验交流、课题研究等活动,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充分发挥示范性幼儿园的榜样与引领作用,并借助媒体、报刊等途径,宣传和推广示范园的做法与经验,从而带动各级各类幼儿园向更加规范、更富内涵的方向发展。

提高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小学化危害的认识。充分挖掘培训资源,积极构建多元、开放、多向选择的培训体系,促使他们更新观念,端正办园思想,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讨论活动,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纲要》精神实质,更新幼儿园园长(幼儿园举办者)、教师的教育观念,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坚决执行“六个不准”:不准使用小学教材和其他不规范用书进行教学活动;不准教学拼音、汉字书写、笔算、珠脑心算等小学教学内容;不准给幼儿布置家庭书写作业;不准进行任何形式的知识性测验和考试;不准举办各种形式的小学预科班;不准在正常的幼儿一日活动时间内举办收费性质的兴趣特长班。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充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切实实施符合幼儿发展的学前教育。

注重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教育行政部门充分利用媒体、杂志、举办家长讲座等形式和做法,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幼儿园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宣传栏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让家长进一步明确幼儿园的办园宗旨、办园方向和办园目的,转变家长观念,逐步形成共同关注、积极共育的良好氛围。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