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工匠精神培训心得体会(甄选5篇)

知识的翅膀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704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9分钟。

工匠精神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隐性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233-02引言

中国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精细化强国的质的飞跃,对人才需求必须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主要培养基地,其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很难适应这一需求,存在一定的弊端。在实现经济转型和制造业升级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引进工匠精神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划时代意义。工匠精神其专业专注地追求质量的精益求精、制造的一丝不苟和完美的极致文化内涵,有利于高职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塑造,使其在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未来职业的发展,以此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促进国家产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高职生隐性职业素养缺失的现状

近年来研究表明,用人单位选拔录用高职毕业生时首先看重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其次通用能力,再次专业岗位技能。许多企业不愿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就业上岗后离职率高、后劲不足和隐性职业素养欠缺,而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属于隐性职业素养的范畴。因此,隐性职业素养的有无对高职生终身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是实现人才培养“零公里就业”目标的关键要素。目前高职生隐性职业素养缺失的现状令人担忧,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职业认知缺失和职业规划模糊。自我认知不合理,对未来职业缺乏足够了解与关心,导致大学三年和未来发展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二是职业态度不端正。当初所选专业多受父母、老师、亲朋好友等的影响,对所学专业缺乏自豪感及荣誉感,对未来职业找不到乐趣、尊严和成就感。众人意见的主导、高薪诚聘高级技工的现象或多或少地误导了高职生以为“一技在手就能走天下”,影响了职业态度的端正。三是职业操守素养欠缺。高职生中独生子女多,自我意识强,个性鲜明。在职业活动中缺乏服务和服从就业单位意识的教育,缺乏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育,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素质的拓展,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与能力等。四是职业道德观念淡薄。在工作中具体表现为: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劳动观念淡薄,不敬业耐劳;好高骛远,盲目自大;适应环境慢,团队意识差等现象。

二、工匠精神引入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合理性

不同职业有不同的隐性职业素养要求,但是,S多隐性职业素养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具有普适性,必须遵循。例如:爱国守法、恪尽职守、砥志研思、一丝不苟、办事公道、知行合一、自律自省、和谐友善、服务群众、奉献社会、齐心协力、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和求富立德的创业精神等。这些都与工匠精神内涵相吻合。

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精神的合理内核,对提升高职生的隐性职业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表现出一种对品质的追求。在工作岗位中孜孜不倦的态度、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优良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在高职院校进行工匠精神培养具有紧迫性和合理性。

三、工匠精神引入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影响因素

(一)企业层面

在多数企业中,工匠从事较为简单的手工工作,并没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或者特长要求。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为了降低培训成本,工匠多由老员工指导,短时间培训后便能上岗工作;同时工匠岗位工资较低,社会地位不高,在现有环境下很难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些误导了高职院校对工匠精神培养必须重视的认识。

(二)学校层面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岗位适应能力,其以社会经济发展动态为导向,能够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支撑。但是,不稳定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和行业追求短平快的财富逐利模式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侧重点。当今企业对工匠的重视度不够,进而导致高职院校在工匠培养方面的立足点和课程设置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到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提升。

(三)学生层面

工匠精神中刻苦钻研心态的培养与高职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息息相关。成绩较差的学生在高职院校占据比例大,他们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片面追求如何取得优异的成绩或者学习新的技能,以此获得短期的效益,忽略了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的潜移默化地培育,因此影响了工匠精神的形成与塑造。

四、工匠精神引入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措施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与塑造工匠精神职前阶段的教书育人任务,应平衡“传技”与“育人”关系,让工匠精神渗透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对学生开展专业、专注、精准、个性化和创新性的教育,培养高职生具备中国现代工匠的基本素质。

(一)强化日常专业课程教学

1.增加实习实训的内容

实习实训活动是提高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将工匠精神培养与每个具体专业课程的教学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教学老师秉着“教生如子”的教育心态,制定出适合高职生发展的教育模式,以身示范,在教学过程中将工匠精神与工作任务和环境相结合,使高职生身临其境地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明确其价值所在,进而转变思维模式,认同并践行工匠精神,有效提升实际的教学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应适当增加实习实训活动的内容和课时,多开展专业课程小班化一对一辅导教学,发现问题及时矫正,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感悟工匠精神的博大精深。例如以模具制造专业为例,高职院校应每个月设置实训周教学方案,开展为期一周的实训活动。在实训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仿真工作环境,并将模具的设计、制造及拆装糅合到一起,给学生以综合的实训机会。同时,在实训周内学生到学校专门创设的场地内工作,每天按时上下班,并仿照企业运行模式,设计生产加工产品,并按照客户的需求进行适当调整直至客户满意。上班期间设置绩效考核标准,让学生有准职业人的感受,对匠心和品质高度重视,朝着具备工匠精神职业人的方向发展。

2.采取校企结合的培训方式

仿真的实训环境为高职生提供了领会工匠精神的真实环境,但是与现实的企业仍有差距,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寻找校企结合的培训方式,为学生提供真正的企业氛围,以企业文化熏陶学生。例如联系对口企业,要求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以准职业人身份遵循企业的奖惩制度,尤其企业的晋升机制应完全向学生开放。实习学生可通过自身的服务能力和职业素养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在实习结束后如果有晋升机会,则按照正常程序参与竞争,无须论资排辈,企业晋升通道的打开可以激励学生完善自己,成为具有现代工匠精神的职业人。

3.设置名师指导课程

名师是各个行业范围内的楷模,其不仅具备优秀的职业技能与工匠手艺,更难能可贵的是具备优质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在工匠精神培养中设置名师指导课程对学生有着耳濡目染的作用。例如高职院校可以聘请民间、企业或者退休高职教师中具有影响力的名师作为特聘教师,以其为主讲教师开设学校企业衔接课程,为学生讲解由学校到企业这个过渡过程中,在基础知识运用、基本技能掌握和工匠精神塑造方面发生的转变,使学生对身份转变具有清晰的认识。名师可以以自身经验为基础,言传身教,为学生讲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外延。

(二)抓好日常思政教育工作

辅导员是高职院校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工作的最终执行者,在一线从事培养和发展人的工作,是工匠精神的先行者。面对不爱读书、不听老师话、文化基础差的高职生应秉持一颗“匠心”,坚持教育的初心,用耐心、爱心、细心、责任心融入他们的世界,了解其所想所思所需,尊重、教育、感染他们,精雕细刻地培养高职生的工匠精神。例如辅导员对电气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过程中,要求学生J同企业文化、遵章守纪、胆大心细、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具有诚信与服务意识。另外本校“立德、敬业、精技、创新”的校训正是工匠精神的真实写照,让“工匠精神”根深蒂固地植入辅导员队伍中,最终实现工匠精神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三)树立高职生执着的信念

执着的信念是学习和工作的精神支柱,其作为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对高职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境界来建立信念,使其具有应对激烈社会竞争的良好心理素质。例如在机械设计专业工匠精神培养过程中,审核学生的设计作品时要有严谨敬业的态度,并在具体教学中要求学生精益求精,认真对待每一个线条、每一个模块。同时教师应在课堂为学生灌输企业对员工制图设计的高精尖的要求,学生通过多次反复修改达到完美的极致不仅是工匠精神的外在体现,更是在修复浮躁的心态和膨胀的欲望,最终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并撑起一个行业的脊梁。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生是否具有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转型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拟通过实习实训、校企结合、名师指导、日常思政教育及精神境界的塑造来加强工匠精神培养的实效性,营造成就大国工匠的基本条件,助力高职生职业发展和事业腾飞,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曾晨曦.基于真实项目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研究[J].科技风,2016 (14):40-40.

[2]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 (22):66-69.

[3]吴启勇.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工匠精神”[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6(6):51-52.

工匠精神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6-0083-02

工匠精神在我国有深厚的传统,历史上“丝绸之路”辉煌的贸易成就也指引我们传承和延续工匠精神。2016年度政府报告中提出了“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中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中国梦”,就必须重塑工匠精神。数控技术和装备是制造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我国已进入经济从中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急需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良好职业操守的高质量劳动者的任务,更应将“工匠精神” 教育理念纳入数控专业课程中,塑造具有工匠精神的高质量技能人才。

一、工匠精神对数控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数控编程与技能训练将机械专业相关基础课理论知识和数控操作融于一体,是数控专业最重要的实习课,普车加工是机械加工专业金工实习的基础工种,更是数控技能实践最重要的基础。但很多职业学校,为了追求办学规模,贪多求快,大量压缩甚至取消普车实习。学生虽然获得数控专业资格证书,但由于没有经过普通机械加工的实践锤炼,没有获得扎实的专业基础、实践技能和相应的职业素养,在数控学习中对数控操作、编程所涉及的知识一知半解,专业知识薄弱。随着产业结构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这些毕业生逐渐暴露出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发展潜力不够、技能不足,实践能力与社会脱轨、职业素养不强,质量意识较差。由于工匠精神形成基础的缺失,职业能力犹如空中楼阁,个人职业发展空间与就业范围狭窄,职场生存状态堪忧。因此,在车工实训基础上实施数控编程与操作训练,将工匠精神所包含的职业道德、职业责任和职业追求先行融入数控专业基础实训中,有利于提高数控技能学习质量,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多元化发展。

二、在数控技术引领普车实训中,重塑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专业素质培养的最终目标,普车实习训练的知识技能需要逐步递进,循序渐进,更需要用心揣摩。以数控技术引领普车实训,进行课程优化整合是培养严谨细致、专注认真的职业素养并形成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普车虽然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业,但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特别是数控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单一的普车实训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要求,普车的教学重点必须从传统的学习工艺知识、提高技术能力转向增强实践能力并为数控技术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在培养与强化本专业基础技能中逐步养成强烈的工匠意识,拥有卓越的工匠品质,养成良好的工匠习惯。

1. 将掌握普车技能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创新精神,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作为主要课程目标

工匠精神是职业活动中对技艺或技能精益求精、极致完美的追求,是高度职业素养的体现。普车实训可以有效培养爱岗敬业、踏实努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等素养,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学习技能的热情。

在实习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任务化教学目标,在学好技能任务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发明和创新,根据知识点,采用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自己设计和完成小产品。教师对学生的设计可行性和实用性加以指导,并引导学生深入钻研、精益求精,通过实训中创新课题的实践训练积累培养工匠精神。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增强协调与合作能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创新精神。

2. 改革教学手段,让现代教育融合传统方法,将直观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采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普车教学中,除了讲解、示范、参观设备之外,网络上有着丰富的教学视频、课件、动画等资源,教师也可以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智能手机采集实训操作视频并播放、讲评、归纳、纠正不当操作来强化学生技能;一些比较复杂的实训技术也可通过预先播放操作视频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还可通过一些教学软件模拟教学情境,让学生先通过视频、模拟操作软件等加强对实习知识技能的认识,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便学生形象、直观、生动地理解和接受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授课中,采用启发式、小组讨论式的互动授课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热情,开拓学生的创新型思维。

工匠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引领、熏陶和培育。教师在教学中要用现代社会中具备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来激励学生,让他们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如CCTV的《大国工匠》等,大国工匠技艺超群的背后依靠的是敬业守信、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

3. 构建普车数车一体化教学模式

提升教育质量,培养优质的数控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改变实训课程中粗放简单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构建普车数车一体化教学模式,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开始:

(1)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双师型教师。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教育者精雕细琢。教师既需要口传身教,又需要“心传身授”。教师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有从事这门职业的道德准则和职业规范。因此,要建设“工匠型”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一是要对教师进行教学理念培训和交流,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行业企业创新创业实践,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二是可以安排教师参加操作实践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数控实训教学和各类技能表演,以赛促练,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水平;三是建立工匠型教师工作室,聘请专家教授、企业家、校友等校外专家兼职。双师型教师可以方便灵活地实施一体化教学,能有效避免技能知识点衔接脱节,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2)做好一体化模块设置,将工匠精神融入一体化教学模块。数控实训一体化模块分为普车、数车两大主模块,普车作为基础模块,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操纵技能,正确选择切削用量,掌握编制一般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和机床保养知识等;数控加工模块偏向于加工程序的编制,学生经过普车模块实训后,在第二阶段的数车实训教学中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编程、仿真学习上,对数控实习中新的知识点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每一模块都要渗透工匠精神的培养。普车实训模块可以分为4个子模块:

一是6S管理与安全教育模块。实训室是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关键场所,也是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职业道德、团结协作能力等职业素养的重要场所。在实训室实施“6S”管理和教育,可以让学生在与企业类似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以及行为习惯。

6S管理步骤包含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在实习中,整理即区分物品的用途,摆放好工量器具;整顿则包含规范工具量具等物品放置,明确标识,方便取用;清扫是指正确规范清除铁屑和其他垃圾防止污染;清洁是指正确清洁保养工具、量具,保持环境洁净等;素养即养成良好实习习惯,提升人格修养;安全教育是学生进入普车实训的第一课,让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有利于强化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安全生产包含人身安全与机器安全,人身安全在于严格遵守《安全文明实习生产条例》,维护机器安全重在正确使用、维护与保养机床。其中,安全教育是这一模块的重点。

二是机床的工作原理、基本操纵技能模块。数控车床是从普通车床上发展起来的,普通车床开放性较大、加工直观,零件的尺寸精度主要靠手动控制,灵活性大,学生在切削过程中通过观察铁屑的形态、颜色等来体会不同切削用量对加工的影响,并通过切削时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体会到如何合理选择切削用量。让学生了解机床系统的传动图、车床的运动结构,有利于学生对机床工作的基本原理以及构造能有更加透彻的了解,对于正确保养数控车床有借鉴作用。基本操纵技能包含车外圆、内孔、台阶零件、内外沟槽、三角螺纹、圆弧等的加工,这些加工方法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切削过程和选择刀具,这些知识也为今后深入学习数控技术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刀具刃磨模块。数控加工中通常采用涂层刀具,基本只需更换刀片而无须刃磨刀具,普车实习中一般使用焊接刀,价格低廉。通过反复的刀具刃磨——试切,使学生能很快了解车刀中每一个角度的名称、作用,这些知识都是数车实习中正确选择刀具的基础。当数控加工中有特殊情况时,也需要刃磨特殊刀具。刀具刃磨更需要耐心细致,必须一丝不苟,这一过程能更好地磨炼学生,提高素养。

四是加工工艺分析模块。编程人员必须具备加工工艺能力才能正确编写程序。在普车实习中,教师在每一课题中根据教学目标让学生完成相关零件,将加工工艺分析作为重要内容来讲解和指导,这样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由简到繁,循序渐进,融入新技能、新工艺,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编制工艺能力。

以上普车模块的实训教学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为依据,教学中教师要在现场适时讲解、指导、示范,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3)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协调各课程进度。编制教学课程时,在上普车实训课之前应优先安排学习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如“机械制图”可以使学生对轴、孔、盘、轮类零件图具备相应的基础知识,能够读图、识图,从而按图加工;“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能让学生掌握零件的互换性、标准化、测量技术以及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金属材料学”能让学生了解金属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性能等;“车工工艺学”与“车工技能训练”课应该互为依托与促进,两门课同步协调进行。

(4)要营造倡导工匠精神的校园环境。工匠精神不但是数控专业学生的追求,也要成为整个校园的价值追求。学校要将工匠精神作为一种校园文化,感染和潜移默化职业群体,要让那些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技能优秀者成为学习榜样,让工匠精神成为学生的价值追求,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

以数控技术引领普车实训课程优化整合,重塑工匠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有了较大提高。经过调查,这些学生工作的企业评价良好,学生的适应性良好,在工作中体现了工匠精神。数控专业的实践训练培育了学生的工匠精神,这是适应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向社会输送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曾祥菹.理实一体教学法在零件普通车床加工课程中的运用[J].职业,2015,(6):77-78.

[2] 刘洋.普通车床一体化教学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2,(10):125-126.

[3] 李军斌.谈普车和数控车实习教学的紧密联系[J]科技视界,2012,(13):117-118.

[4] 张娟娟.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回归与重塑[J].职教论坛,2016,(35):35-39.

工匠精神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实践共同体;工匠精神;参与性;情境化;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5-0013-04

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完善激励机制,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工匠精神”一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培育拥有工匠精神的人才与制造业转型需求的人才不谋而合,怎样有效地培育工匠精神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职业教育是工业转型人才输出的主阵地,在职业教育中怎么样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成为关注点。本文通过莱芙和温格提出的“实践共同体”的这一概念来探讨工匠精神的培育。

一、实践共同体和工匠精神的概念

(一)实践共同体

人类学家莱芙和温尔提出的“学习是实践共同体的合法的边缘性参与”[1],开拓了学习的新视角。实践共同体中的“共同体”既不意味着一定要共同在场,定义明确相互认同的团体,也不意味着一定具有看得见的社会性界线,它实际意味着在以一个活动系统中的参与、参与者共享他们对于该系统的理解,这种理解与他们所进行的活动、该行动在他们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对所在共同体的意义2024。在共同体中,参与者从边缘参与到充分参与,参与的形式和内容是多样性的,强调学习的群体性、⒂胄院颓榫承浴J导共同体重视一般技能的教授,使之迁移到多种情境中去,强调在应用情境中教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必须在一定的背景中学习,实践共同体中的活动实质上是一种文化适应于获得特定的实践共同体成员身份的过程[2]。

(二)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在古代主要表现在技艺高超的工匠身上,随着技术变革和工业革命的到来,工匠精神一度被人们忽视。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工匠精神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对工匠精神的定义各不相同,但这些定义存在相同的观点,即工匠精神包含“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耐心”“品质”等关键词。工匠精神的生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培育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客观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养成,要充分考虑工匠精神外化的社会动因,形成的思想条件和技术前提。

二、实践共同体与工匠精神培育的交点

实践共同体和工匠精神的培育都显现出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由边缘性参与到充分参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因情境的变化、参与程度的变化,发生了身份的转换,需要学习者对新身份产生认同,最后达到目标。

(一)参与性

莱芙和温格提出的实践共同体中合法边缘性参与,是指新成员首先是以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接触到实践共同体,他们不是被动的观察者。在刚接触实践共同体时,新成员的意识、身份、文化都是边缘化的,在实践共同体与熟手互动过程中逐渐理解实践共同体,使新成员逐渐把实践共同体的文化纳为己有,由边缘性参与逐渐达到充分参与。

莱芙和温格列举了西非利比亚的瓦伊(Via)和戈兰(Gola)地区裁缝的例子。学徒刚进入裁缝这个行业时,首先从学习缝制帽子、衬裤和一些小孩的便衣开始,逐渐制作正式的服装,再到高级服装,在反复练习基础工作并熟悉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1]。学徒在边缘性参与时,只是从事制作低端针线活、熨烫衣服之类的工作,其实离裁缝的关键工作还有很大差距,这就需要长期参与,在参与学习中实现技术分享和文化价值观养成。古代工匠精神的养成同样是在工作坊中进行的,在师傅和学徒形成的实践共同体中养成。在这个共同体中,学徒观察和模仿师傅是如何讲话、走路和工作,师傅何时、如何以及在什么方面合作、共谋及发生冲突,理解他们的所爱、所恶、所敬及所责[3]。在这样的边缘性参与到充分参与的过程中,学徒逐渐习得养成所从事职业的技能和态度。同样,在当今培育工匠精神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参与性,学习者是否参与到工匠精神培育的共同体中,是否可以从边缘性参与达到充分参与,使得学习者能够在充分参与后有效地养成工匠精神。

(二)情境性

实践共同体强调“情境性”,是在真实情境中进行的。情境中本来蕴含着没有符号化的“默会知识”和其他一些知识,是在与情境的交汇中产生的[4]。情境中的默会知识是在群体互动的情况下传递的,不一定以语言作为载体,还可通过他人行为、态度或价值观等进行情感体验。在真实情境中,学习者不知不觉间从有意识的行为逐渐过渡到机械性的习惯,模范他人的自觉性与不自觉性,从内心到外表去模仿熟手,以此达到熟手的标准[1]。

莱芙和温格举了一个屠夫的例子。以商业学校和在职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联合培养在超级市场里进行屠宰的人员为例。在实际工作中,这些人员需要掌握大规模肉制品切割方法、烹煮肉类相关知识等。但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只是在肉制品零售店工作所需要掌握的肉类包装等简单操作。学习者的学习经验与之后从事工作的场景不符合,导致其在就业时产生对这一工作的隔离感,并且无法习得岗位转换时的迁移能力。莱芙和温格指出要在真实和合适的工作场景中讲授技能和态度,使学徒习得的技能和态度能够充分适应将来从事的工作[1]。工匠精神的重要内容就是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充满热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着那份工作。那么,对工作的态度首先是热爱,有了热爱才会有坚持和耐心,那么这份热忱的培育不仅仅是学校教学就能达到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真实情境中去养成。在真实的情景中感受体验,从内心热爱这份工作,再从外在行动中表现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养成工匠精神所需要的坚持和耐心的职业态度。

(三)身份认同

学习者在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转变意味着身份的转变,身份的转变同时伴随着学习者对新身份的认同以及对新身份所在共同体中的文化认同过程。个人身份认同的脆弱性和独立身份认同建立的不稳定性[5]。这个过程的载体是实践共同体。在实践共同体中,身份转换过程也是由新手到熟手的过程,这不仅是技能实施场所的转变,往往还是实践共同体的身份意义的文化渗透。

莱芙和温格举了助产士尤卡坦的例子。一个助产士从小就参与家庭的助产活动。在祖母或母亲的助产活动中,从最初的观摩到中间的帮忙再到最后的亲自操作 ,她参与助产的所有活动,在与祖母或母亲的实践共同体中,养成对助产士这个身份的认同,同时养成对这份工作的责任心,由此实现一个新手到熟手的身份转变[1]。在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过程中,怎样使学习者从学校学生身份过渡到企业员工身份,怎样使学习者在学校学习过渡到企业就业,这个是关键的问题,这就需要在学习者工匠精神内涵养成过程中,关注学习者从学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转化,身份转化中的文化氛围的转变,学习者对企业员工身份的认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要达到这个目标,单靠学习者自身是无法达成的,还需要他人和群体的情感感染,正式成员对非正式成员的情感感染,使得个体意识能够跟随集体意识,产生群体的团结感觉[6]。

三、实践共同体视角下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

通过对实践共同体与工匠精神的分析,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在培育工匠精神的过程中,通过构建“师徒关系”来增加群体的参与度、搭建真实的实训场所进行教学及联通校企文化来达成身份的认同,是养成制造业中大国工匠需要的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

(一)构建“师徒关系”

在工匠精神的养成过程中,学习者参与群体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者在从新手成长到熟手的过程中必然需要熟手的“领路”,技能的学习和非技能的养成都需要有模仿对象。在群体参与中,学习者能够分享群体的资源、信息和情感。工匠精神在古代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德国的“双元制”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师徒关系的优势。仅仅是学校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不能充分满足培养工匠精神的条件的。学校教师教学通常面对的学生对象是众多的,不能进行“一对一”的培养。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会被平均化,且教师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建立在课堂教学基础上的,对于技能养成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缺陷的。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片面的,学生的群体参与是边缘性的参与,没能让学生在学习技能和态度的成长过程中达到充分参与,而在校企合作基础上构建师傅带徒弟的师徒关系,可提升学生充分参与的空间。在师徒关系共同体中,师傅手把手地对学生进行技能传授和职业精神熏陶,在此过程中,师傅对学生的影响则更直接更深入。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应合理分配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比例,引进企业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员工进学校做兼职教师,做带教师傅,与兼职教师签订有效的雇佣合同,确保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在师傅“一对一”的指导下,学习师傅的技能和感受职业精神。在此过程中,学生从新手成长为熟手,使学生从掌握简单的技能成长为熟练技能的拥有者,并逐渐培育工匠精神。

(二)搭建情境化的实训场所

学习者要养成工匠精神,需要进行情境化教学。只有在真实或仿真的情境中,学习者才能充分了解对工匠在技能方面的要求和在非技能方面的要求。实训场所是实现技能教学和非技能教学的重要载体,在不符合标准的实训场所亦不能有效地进行情境化教学。当前,职业院校的情境化教学存在大量“伪情境”的情况。例如,很多学校并没有在真实或仿真情境下进行实践教学,课堂上通过一个假设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判断某一项操作是否得当。这样的”伪情境”教学存在隐患,学生的判断与实际操作存在差异,长此以往,学生不能真正掌握技能,工匠精神培育更无从谈起。

实训场所搭建应与学生未来就业工作内容紧密结合。实训场所需要提供学生技能习得和职业精神养成的外在条件,使学生充分感受未来就业的工作环境、社会关系、文化氛围等,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必备条件。通过校企合作,引进企业先进的设备,教学与企业的工作车间接轨,创设大量的情境化实训任务,通过让学生完成复杂多样的实训任务,在就业之前充分接触相关设备,掌握操作技能,培育工作素养和职业精神。另外,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与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实训场所载体形式随之改变。在传统教学中,教学的开展必须有固定的场所和时间,而互联网时代则不受局限,许多专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建设实训课程,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教学,弥补无法到达现场学习的缺陷。3D影像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某些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例如,旅游相关专业在培养导游时,利用该技术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体验景点的“真实”景象,达到情境化教学的效果。

(三)联通校企文化

工匠精神的重要内容就是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的认同,对自己身份的认同,融入实践共同体的文化氛围。在文化渗透的过程中,个体对文化的认同,促使去规划自己的行为,模塑自己的思想体系[7]。在学习者的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从学校学生的身份向企业员工身份的转换,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必然也要适应文化氛围的变化。想要使学习者顺利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身份转化,尽快认同员工身份和融入企业文化,不能仅依靠学校的课程教学和仿真教学,更需要企业参与。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学习者能够充分感受未来就业环境及其文化,能够让他们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快速适应企业工作环境,认同企业文化,进而在之后的工作中持有对这份工作的热忱,对工作付出持续的耐心和坚持。另外,加强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兼重企业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渗透,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并认同企业文化。

综上所述,从实践共同体的视角来看,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在职业教育中注重学习者的参与性、情境性、身份认同,创造工匠精神养成的技术条件和思想前提,培养制造业强国需要的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J?莱芙,E?温格.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6-34,98.

[2]徐涵.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30-32.

[3]徐涵.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3.

[4]沈佳乐.实践共同体:一种职业教育学习逻辑的重审[J].职业技术教育,2014(13):36-40.

[5]加布里埃尔?塔德.模仿律[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4.

工匠精神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工匠精神;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掘和强化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有利于工匠精神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工匠精神培育工作更好地落实。本文从“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的内涵入手,围绕“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路径进行研究。

一、内涵解读

(一)课程思政。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课程思政”理念要求高校所有课程承担起思政育人的任务,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二)工匠精神。2016年至2024年连续五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被树为新时代各行业职业标杆受到社会广泛推崇和倡导。工匠精神在我国自古就有,它不仅是古代工匠对自身职业的态度,也是“技以载道”的职业情怀及“道技合一”的技艺境界。在工业化和互联网时代,许多传统手工业相继消失,现实中工匠们几乎销声匿迹,工匠精神在人们记忆中淡忘。然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工匠精神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社会价值,重塑工匠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国家大力弘扬的工匠精神已经不仅是手工业者所应该具备的工作态度和劳动道德,而是当代全社会所有劳动者的职业价值观。具体表现为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坚定执着的专注精神、紧跟前沿的学习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等伦理特质,工匠精神的要义还在于不能仅把工作视为谋生途径,而应将其视为一种对待职业的纯粹态度,是每一个劳动者都要努力追求的职业和人生境界。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的意义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落实“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必须把“立德”摆在人才培养的首位,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格和健全人格。因此高职教育要把思想教育工作摆在首位,尤其要重视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和职业价值观塑造,这与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高度契合,体现了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工匠精神有着丰富的价值意蕴和时代内涵,高职人才培养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将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让工匠精神呈现在思政课堂和“课程思政”中,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高尚的职业理想信念和职业品质,最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满足经济转型对人才的现实需求。目前我国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消退,要想全面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就必须培养建成一支强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高素质人才不但要具备从事某一职业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追求卓越的职业态度,以及视品质为生命的职业价值取向,这些正是当前社会呼唤的工匠精神价值意蕴。强化高职学生以工匠精神为核心职业精神的塑造,旨在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对人才的需求。(三)推动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力保障。从就业和个人发展的视角来看,学生在校期间职业精神的培养非常重要。大学阶段正是广大青年人格塑造和职业理想孕育的关键时期,学生可塑性强,但也有思想不成熟、稳定性差等特点,职业素养同社会需要存在差距。将工匠精神培养与学校育人工作有机融合,把工匠文化精髓作为各类课程教学的德育资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良好职业品质和较强职业核心能力,促进其未来成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

(一)教师自身践行工匠精神。作为教育活动主体,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工匠精神的培养效果。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弘扬工匠文化,传递工匠精神,激发学生对传统技艺、现代技术的热爱,鼓励他们甘做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努力成为符合新时展需要的工匠。高职教师亦要把工匠精神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对待教育事业要有一个敬畏之心,视教学质量如生命,践行工匠精神,提高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此外,教师的“匠心”还体现在要有一颗纯粹的心,摒弃功利思想,克服心浮气躁,做严谨求实、卓越进取的“工匠型”教师。(二)课程建设融入工匠精神。1.思政课程凸显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和价值,是可以传承和教育的。高职院校要将工匠精神的培育和思政教学结合在一起,从思政课程理论教学设计到实践教学开展,都要突显并落实工匠精神的培养目标,在提升政治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工匠品格。如在思政课程中开设工匠精神养成专题,讲授中国工匠精神的起源与演变,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工匠精神典范,用工匠故事启发、感化学生,帮助学生认识工匠精神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意义。开设创新思维与实践专题,讲授工匠精神如何与数字化时代合理对接,未来工匠需要的思维方法,技术革新需要的技法和系统思维能力,培养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加深对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认同感,为未来走向社会参与实践奠定基础。2.专业课程渗透工匠精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赋予了专业课程价值引领的重任,要求所有教职工都担负起育人职责。专业教师要以社会需要和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深挖专业课程中德育元素和工匠精神内涵,提炼教材各章节的社会、人性、产业及技术等方面的育人价值,从课程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设计到学习评价呈现,不同教学环节都有针对性地渗透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价值内涵根植于每个人内心,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归属感和光荣感,激发践行工匠精神的热情。3.实训实践磨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需要在理论教学中渗透,也要在实践环节中锤炼强化,在劳动中磨砺形成。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学生能充分认识、理解劳动价值和工匠精神,进而内化为个人的职业态度及职业价值观,引导自我职业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实训课管理,推进建设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搭建情境化实训环境,开展体验式教学。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将工匠精神内涵融入技能传授的每一个细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职业精神引导教育,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磨砺意志,激发科学严谨的工匠精神,发挥课程的实践育人功能。4.双创教育锤炼工匠精神。创新精神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大学生是当今社会创新创业的主力,也是工匠精神中创新价值需要依托培育的主体。高职院校要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内容,把工匠精神的内涵转化为双创教育的指导思想,将工匠精神培育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融合,设置创新创业课程传递工匠精神,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孵化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锤炼工匠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坚定信念,锤炼敢于探索、勇于开拓的意志品质,实现培育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意识的比翼齐飞。(三)校园文化弘扬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在目标、功能、方式、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耦合性。高职院校应当发挥文化育人的隐形作用,将工匠文化扎根于大学校园,让精神融入校园景观熏陶人,融入校园生活培养人,融入校园活动涵育人,融入校园制度规范人。如开展“我为工匠精神代言”“寻找优秀校友”等主题性校园文化活动,将鲜活的工匠故事融入学生情感世界,让学生在榜样身上发现劳动的价值和尊严,体悟职业的荣光,进而激发刻苦钻研、开拓进取的热情。(四)校企合作传递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传承工匠文化的优秀企业合作,统筹校企资源共同育人。引导企业先进技术进课堂,聘请产业教授、技能大师和行业专家承担专业核心课程授课任务;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完善运作机制和育人机制。顶岗实习中,选拔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企业骨干作为学生的“企业师傅”,对学生手把手传授技能,将精湛的技术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传递给学生,既保证了岗位能力得以衔接与传承,又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学生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接受职业思维和技能的训练,形成崇尚劳动、务实进取的职业精神,潜移默化中培育对师道的尊重、对职业的敬畏和对质量的永不妥协,在知行合一中践行工匠精神,争做专业精业的当代工匠。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2]中共教育部党组.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教党〔2017〕62号)[Z].2017-12-4.

[3]盖庆武,贺星岳.新时代高职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24.

[4]柳琼.民族复兴:“中国梦”视角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传承与发展[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24.

工匠精神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中国自古就有崇尚“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从精美的陶瓷、丝绸、漆器等生活用品到长城、故宫、天坛等伟大工程,都诠释了“术到极致即是道”的真谛。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历经五千多年发展所形成的“敬业守信、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历史文脉的基因和中华文明的底色。然而,当下正迈向全球制造业超级大国的中国,为什么拥有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却制造不出国际一流的产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匠心”的缺失。只有“匠作”与“匠心”高度统一,才能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只有“匠心”化为“民心”,才能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成就“中国制造”的腾飞梦想。让“匠心”归来的时代价值,可以借用陶行知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叫作“现在不得了,将来了不得”。

让“匠心”成为社会风尚。在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工匠精神”不H是匠人的精神,而且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作用于各行各业都会成为一种重要参照,应该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坚守。要在全社会培育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在各行各业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在政策上强化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激励机制,在从业人员中营造用心钻研、勇于创新的职业氛围,用“匠心”擦亮“百年老店”的招牌。只有当“匠心”成为社会风尚,“中国制造”才会实现从“品相”到“品质”,再到“品位”和“品牌”的跨越。

让“匠心”在学校里安家。把“匠心”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体现在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之中,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让“匠心”在校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以课程与教学为途径,培养职业情怀和工作态度;以实践实训为平台,养成职业标准和规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社区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传播“工匠精神”,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老道理”与立德树人“新途径”的有机结合。只有让“匠心”在学校里安家,在文化传承和文化融合中培育“工匠精神”,学校尤其是职业院校才会成为“大国工匠”辈出的摇篮。

让“匠心”扎根师生心中。教师首先要有“匠心”,要把“匠心”教育纳入师德师风建设,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固化职业习惯、提升职业操守、体验职业荣誉。文化不能强行灌输,“入心”先要“入脑”,要通过大师讲座、社会实践、专题研讨等形式,深化知行统一,让学生深入了解“工匠精神”对文化传承、社会发展和民族尊严的重大意义,要用身边的精美作品、品牌故事、历史事件等唤醒学生文化记忆,使“匠心”成为学生心中的精神图腾。只有让“匠心”扎根师生心中,才会涌现出一大批不忘教育初心的优秀教师,才会培养出千百万演绎出彩人生的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南通职业大学)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