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导师制心得体会

知行合一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668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7分钟。

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一、德育导师制的内涵辨析

导师制起源于牛津大学新学院(1397年)。当时的导师制“是在本科生阶段,当新生入校时,学院都会为每一位新生确定一名导师,在导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师徒关系”。[2] 牛津大学导师制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其掌握了导师制的根本内涵——一名导师对应一名新生。但将导师制引入德育不可全盘照搬,应与德育有机结合。

1.德育导师制将智育与德育有效分离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追求道德完美乃至圣德的民族,这一点在教育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我们所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的效率追求对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冲击,导致教育不得不被动地将学生的智力培育放在首位,而德育则只有“荣誉称号”却缺乏实际支撑。在具体的教师安排上,德育工作由政教处统筹,科任教师或者班主任具体负责。然而无论从结构高层还是一线对德育教师身份的认同度并不高,最终的评价还是以智力成果为导向,于是德育工作不断被弱化乃至忽视。而德育导师制的出现使得德育与智育实现了有效的分离,分享与智力教育同层次的发展路径,可以说这从根本上改善了德育工作的现实处境,为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尊严。

2.德育导师制使德育工作走向专业化

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常面临这样的尴尬:思想上重视,现实中忽视。这种尴尬使得整个德育显现出混乱乃至随意的状态:谁都可以负责德育又似乎没有人负责,什么活动都是德育又似乎什么活动都不是。德育导师制则从根本上改善了这一境况,它是“由学生与导师通过双向选择,每位导师教师有针对性地选定15~20名左右的学生与他们结成对子。通过导师与迫切需要关心指导的学生建立一定的联系,及时进行个别指导的德育模式”。[3] 选择和个别指导给德育工作者向德育导师转变提供了动力和压力,其催生的就是这些“教”德育的人必须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不然就有可能在选择中被淘汰。当然在学校层面也必须为这些导师提供高质量的培养计划,因为在未来还将面临着实际效能评价的挑战。由此可见,德育导师制的内涵之一就在于催生了德育工作专业化的取向。

3.德育导师制拓展学校德育工作载体

德育导师制是顺应时展潮流,满足国家在新形势下对人才需求的德育创新机制。但是创新之所以困难原因有两点:第一,创新点难以找寻;第二,创新出现容易受到旧思想旧习惯的对抗。德育导师制无疑是创新的,但在现实中常常受到旧思想旧习惯的困扰。诚然传统的德育体系存在着一些弊病,但其自身经过时间的检验也有合理的地方。因此,我们应该将德育导师制看作是对学校德育工作载体的积极拓展,而不是对传统德育的全面推翻。德育导师制的创新体现的是合作的精神,而不是对立的态度,这是在整个德育氛围和环境中必须牢固树立的观念。

二、德育导师制的误区规避

有研究发现,“德育导师制在理论研究方面成果颇丰,然而在实践中却鲜有成功的案例,这一方面告诫我们德育导师制的理论研究可能距离实践还比较远,难以进行有效的指导;另一方面也是德育导师制在现实情境中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需要去克服”。[5] 这里尤其要注重的是德育导师制实行过程中误区的规避。

1.德育导师制应避免带来科任教师的心理失衡

从远古的教育来看,教师和学生的组合一般是较为随意的。进入班级授课制模式以后,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稳固的师生关系。除了学业上的指导之外,情感的交流和分享也是师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事实上很多人在选择教师作为职业时并不带有各种名利动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喜欢孩子”。德育工作就是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传统的德育中这些工作都是由科任教师兼职完成的,而德育导师制的出现显然打破了这种局面。享受教师存在价值的感受由科任教师转向了德育导师,这容易使得科任教师的心理发生失衡,因此如何对科任教师进行心理补偿就成为了实行德育导师制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主要的措施还是在于德育导师和科任教师之间的合作,在不影响专业工作的前提下让所有的教师都参与进来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2.德育导师制应避免过度强调自身的专业程度

德育导师制无疑是将中小学校中的德育工作上升到了一个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地位。但德育导师制的专业化的程度到底有多高?进入壁垒到底有多难?这些是必须要弄清楚的问题。“导师指导的学生在具体的班级中,为了确保整个班级的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协调性,导师又不能自行其是。”[6] 因为学校的组织场域特性与其他的组织还不是非常一致,在强调专业性方面有着自己的组织特色。同时德育导师的工作也来自多方面的支持和监督,更为重要的是德育导师的直接工作对象就是学生,他们是未来的希望,所以应该给他们提供更为合适的成长环境来寻求道德上的发展。因此,我们对德育导师制的专业程度要适当做一些调节,不可以过度强调。如果过度强调德育导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则会形成德育导师的专业傲慢,这显然不符合学校的发展,会造成对学生成长的不利影响。

3.德育导师制应避免混淆个体和集体的相互关系

道德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难以辨明,更难以统一。人们对道德的要求常常会用“相对”来解释。道德本身有道德底线和高线,道德教育有追求道德圣人也有追求道德常人,因此可以说道德之于个人是非常个性化的要求。然而人 生存在一定的社会空间中,都有自我实现的动机和渴望,然而又不得不依赖于外界提供各种途径和资源,对于个人的道德表述也需要集体的共同认可。因此道德本身就充满了矛盾性但又不完全对立。德育导师制要求德育导师对其指导的学生的个人道德成长负责,同时积极安排他更好地融入社会。在个体与集体的利益博弈和交流合作中德育导师必须认清这两个不同属性的概念的实质性区别,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更加从容自信地实现自我,融入社会,千万不可随意混淆个体和集体的相互关系。

三、德育导师制的实践策略

道德的习得最终目的在于为实践行为提供指导,德育导师制也不例外。在实践德育导师制时,必须将工作重点放在制度落实、思想转变和资源投入上。

1.德育导师制必须注重制度落实

德育导师制的核心是一项制度安排,将学校德育工作制度进行重新部署。然而制度终究不是写在文本上的读物,而是要落实。德育导师制的落实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工作:第一,学校主管领导的重视。中国的制度落实有赖于行政领导主观上的认同和支持。一般对于德育制度的创新落实领导群体不会反对,但是问题在于是否会深入支持,这个是问题的关键,必须要从理想追求和现实意义等角度说服高层以获得实际支持。第二,必须加强德育导师培训。在制度安排的核心环节中必须对德育导师的培训做出具体的规范,好的德育导师能培养出有道德的学生,同时通过制度保障也可以使得德育导师的合法性得到认同。第三,师生双向选择要合理。从传统意义上看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选择都是被动的,然而德育导师制在这方面做出了颠覆性的创新,可以预见的是阻力也会非常大,所以制度落实必须要关注到这点。

2.德育导师制必须注重思想转变

学者田爱丽在研究中发现“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情形在一些学校是惯常的现象。说是人人负责,实际等于没人负责。究其原因,教师的责任意识不强是学校德育难见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7] 要提升教师的责任意识,转变德育思想是关键。首先,德育导师应为学生创造既民主又自由的发展空间。德育导师制的核心思想在于拉近学生(未成年人)和教师(成年人)之间的距离,减少双方的隔阂,使学生的成长更加从容自信,而不是一味地说教灌输。其次,德育导师应该从“经师”向“友师”转变。德育导师不是简单地将“经典”中的道德要求告知学生,而是要成为他们的朋友,和他们一起成长,形成“成长共同体”。最后,要强调德育导师的责任。“德育导师制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增大了每个教师责任空间。这种责任感是创造力的源泉,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能动性,责任空间可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问题上的优势和巨大作用。”[8]

3.德育导师制必须注重资源投入

赵清萍认为,“德育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需要充分地挖掘和利用现有的德育资源,以学校为主导,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等诸方教育功能,实现有效整合,全方位实施德育导师制,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德育效益的最大化 可见即便德育导师制在理论架构上是完美的,如果缺乏优质资源的回应,也会走向衰退消失的道路。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管理系,上海,200062)

参考文献:

[1]黄立平.德育评价的缺失及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06(4).

[2]覃遵君.中学德育导师制育人模式探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6).

[3]靖玉新.2024德育导师制的几点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6(12).

[4]卢勇,何松毫,杨璐.德育导师制内涵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7(1).

[5]杨姝.德育导师制的推行:积极并审慎的视角[J].基础教育研究,2013(18).

[6]何贤泽.德育导师制: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导航[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10).

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模式;中职学校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063-02

中职学校学生素质现状

第一,受传统教育、多元文化和普高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职学校的新生多是成绩不好的潜质生,他们文化基础较差,缺乏自信,学习无兴趣、无动力、无目标,有不良习惯,自控能力差。

第二,农村留守现象使农村学生心理问题增多,又无处倾诉,造成生理成熟与心理承受的落差、逆反,增加了学生德育的难度。

第三,职业学校学生流失严重,招生困难。大量学生的流失又影响了学校声誉和招生,加剧了新生素质的下降。

中职学校德育现状

传统德育使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日趋专人化,出现了两大分工:班主任、学生处专搞德育;科任教师只集中精力搞教学,认为自己在德育方面没有责任,把德育推给班主任或学生处,而忽略了教师职业与生俱来的教书育人职责,造成学校德育与智育的剥离,出现了“只会讲课,不会育人”的专任教师。任课教师的德育职能日渐弱化,加大了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

随着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深入,会发现学校德育工作越来越艰难。学生的思想千差万别,如何疏导,如何教育,才能让学生健康成长,是中职学校面临的一个大课题。为此,我校走细化管理和内涵发展的强校之路,构建激励机制,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教育管理新模式,树立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

德育导师的工作机制建设

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德育模式,即在博爱、责任、整合、优化的理念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和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教师身上,使教师变成导师,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紧密配合,优化管理,形成德育合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

结构组成 健全的人员结构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为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组,德育副校长任大组长,学生处主任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任小组长,各班任课教师任组员,形成全校教师全员参与的德育导师队伍;同时,还配备了两名心理教师作为心理辅导员,从而形成全面、立体的德育导师结构。

工作职责 德育导师在认真做好学科教学的同时,还对学生进行思想指导、心理疏导、习惯引导和学业辅导。导师工作主要有: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与其他任课教师、家长及时沟通,相互配合,形成育人合力。导师在工作中有三重身份:生活上像父母,关心备至;学业、品德、心理上是良师,鼓励指导;思想交流上是益友,平等相待。

管理机制 一是档案制度。为不断促进导师开展好工作,学校编制了《衡南职专导师工作手册》,规定了导师工作细则。二是师生谈心交流制度。导师每周至少要与受导学生进行一次面对面交流,并将学生在生活、学习、心理方面的困惑、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填在《衡南职专导师与学生互动交流表》上,规定在一周内帮助学生解决所反映的问题,并将解决的结果如实记录在《衡南职专导师与学生互动交流表》上,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衡南职专导师与学生互动交流表》进行检查,并对学生进行暗访。三是班级导师会商制度。班主任定期组织本班导师召开班级会商会,共同分析本班学生在品德、心理、学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将相关内容写入《衡南职专导师工作手册》内。四是家校沟通制度。在节假日印发《衡南职专导师与家长互动表》,把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思想及取得的进步及时汇报给家长,同时要求家长将学生假日在家的表现反映给导师,听取家长意见和要求。

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建立评价机制 学校充分发挥评价的规范、导向与激励功能,建立健全导师工作评价体系,对每位导师实行教学与育人双线管理,从职业道德、工作量、工作表现、专业发展、育人效果和合格率六个方面对导师的工作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衡南职专导师育人及专业成长手册》,导师依托这一手册制定成长目标、计划,记录成长过程,描述成长轨迹,展示成长成果,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绩效、评优、评职和晋级挂钩。

提升与发展 为全面提升导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加强教师自我反思,提高德育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建立了导师专业发展论坛制度。论坛以研究和解决导师育人和学生成长中生成的真实问题为主要内容。论坛方式灵活多样,主要有:(1)研讨式,每周定期召开,采用主题发言和互动交流的形式探讨育人中的问题;(2)汇报式,优秀导师介绍成功育人经验;(3)论坛式,名师主讲德育中的共性、热点和难点;(4)咨询式,导师就实践中的困惑、疑难问题,与家长、同事、专家对话咨询;(5)报告式,聘请经验丰富的学者、专家作主题报告;(6)微博式,在学校主页开辟德育专栏,导师开通微博,在网上畅所欲言,谈心得体会,分享成功,答疑解惑。导师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论坛,结合德育实践,内化为个性化德育能力和理念,形成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实施德育导师制成效

改变了学校德育工作局面,形成了全员育人的格局 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克服了以往德育只由班主任和学生处等少数人实施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改变了任课教师只管教、不管导的状况,扩充了德育工作队伍。

转变了教师德育观念,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推行,教师从导“学”转向导“育”,改变了以往“只会讲课,不会育人”现象,树立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同时,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得到了长足发展。

融洽了师生关系 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由原来的课堂教学扩大到整体教育,提升了任课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增加了任课教师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增加了家校沟通 全员育人导师制使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更加密切,消除了家校对学生要求不一致的德育内耗,同时使双方的整合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 由于导师与学生双方比较熟悉,导师容易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能恰如其分地引导和鼓励学生,并做出公正评价,避免了过去班主任一人无法“因材施教”的局限,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

当然,由于德育导师制还处在探索阶段,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如德育导师的培养,导师的素质评价和育人效果评价体系建设——德育的长效性难以纵向比较,德育效果无法横向比较等等。

参考文献:

[1]齐延龙.全员育人导师制初探[J].考试(教研版),2008(3).

[2]刘顺传.“三全育人”大德育观下全员育人导师制探析[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3]申立胜,罗广才.全员育人的创新之旅[J].中国德育,2011(5).

[4]赵广海,董启乐.让生命在自觉中超越——对胶南市中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思考[J].中小学德育,2011(10).

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建立教师师德柔性引导机制的理论基础

柔性引导作为非强制性的方式,是以榜样示范、宽容赞赏的方式引导教师师德提高。教师师德柔性引导机制的核心在于柔性激励。柔性激励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战略,是知识型员工的驱动力,它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愿变为个人自觉行动。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柔性引导主要满足被尊重和实现自我的高层次需求,具有有效的激励作用。教师作为知识型员工,可通过目标激励、典型激励、行为激励、情感激励、授权激励、宽容激励、赞赏激励等方式实现柔性引导,加强教师师德建设。

建立教师师德柔性引导机制也是教师作为社会人的需要。社会学家乔治霍曼斯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基本上是一种交换过程。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教师作为社会的个体,其行为显然存在于成功刺激价值等六个社会交换命题系统中。因此,通过对教师柔性的激励引导将有助于规范教师个人行为,提高师德水平。就社会群体理论而言,社会群体在行为过程中会形成群体规范,群体规范会使群体成员内化成群体压力,担心群体的负向道德评价和惩罚,使得其不得不顺从群体行动。通过梳理教师优秀行为,形成教师群体规范,建立师德标准,进而推动教师顺从师德标准,这显然有助于加强对教师个人的行为的管理和师德的提高。

教师师德柔性引导机制的实践路径

重记录反馈、轻量化考核的激励机制。教师师德作为职业道德的评价,很难量化。以绝对的量化标准组织师德考核,不利于教师师德的提升。这是因为,绝对量化考核往往会导致结果的不公平,不公平就会降低人的积极性;而且对师德的绝对量化涉及教师的道德尊严,排名靠后者会让人误会其日常德行,这显然会极大伤害教师的自尊心,反而不利于师德建设。教师育人活动形式多样,教师个体之间存在着时间、地点、活动内容等方面的差异性。在此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师之间因彼此育人活动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矛盾与误解,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如何提高教师育人活动积极性的困境。通过全面有效的记录,建立教师师德动态管理档案,从教师课堂育人、课外学业辅导、团学活动指导等方面进行记录,定期定点向所有教师反馈,将最终结果记录到教师师德档案中,实现动态管理。这种动态的记录与管理,虽然没有对教师的言行进行评价考核,但恰恰是对其言行的公开,是一种有效的柔性引导。这对于平时不积极主动、很少参与学校活动及学生课外育人活动的教师,特别是兼职教师,是一个有效的激励。

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本科生导师制 有效性

伴随着学分制的普及,本科生导师制也逐渐被引入我国高校,有力地促进了学分制的顺利实施,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作为一个“舶来品”,它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高校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导致导师制的类型和指导模式过于统一,导师职责定位不清。由于制度缺乏严肃性和约束性,导师制在执行过程中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无法取得理论上和主观上所期望的效果,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制度本身设计和实施中的缺陷更使本科生导师制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只有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本科生导师制度,才能提高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性。

一、制度的顶层设计——2024新建本科院校导师制的定位和类型选择

1.基于一种基本教学制度的本科生导师制定位

从国内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前期的补学分制不足之需还是现在的用于学生管理和发展,本科生导师制都是被定位在“教学管理”或“学生管理”上,并没有上升为一种独立的教学制度,更没有成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方式。由此可见,我国现行的本科生导师制相对于传统的培养模式来说是处于从属地位的,是在不改变以班级教学为主导的前提下,试图提高现有本科生培养质量的一种措施,并没有占主导地位。因此,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在基本定位上也多是强调“辅”,其功用被淡化,在大学整个教学制度中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师生对它缺乏足够的理念认同和地位认同。

按照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的定位观点,导师制的定位要充分考虑学校的整体规划和想要导师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即定位的实质是要使导师制在社会公众的脑海里确定一个合理的位置,也就是导师制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位置。这种定位可以看做对导师制现状的一种创造性改变,也有可能只是一定意义上的修补,但实际上已经对导师制的定位作了改变:有时只是修饰而已,却能在学校和社会公众的心中得到有利的位置,这本身就是成功的导师制定位。因此,很有必要将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项基本教学制度确定下来,使它真正成为一种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只有当教师把导师的个别指导作为因材施教、个性培养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和手段,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人们才能从理念上认同本科生导师制。

2.“分阶段双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的类型选择

目前,我国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一般有三种分类方式:从导师的职责划分,有全职型导师制和具体任务型导师制,如导学型导师制、思政型导师制、管理辅助型导师制;从学习时段划分,有全程导师制和年级导师制;从指导学生范围划分,有全员导师制和优秀学生导师制。

不同的导师制类型所要求的条件也是不同的,选择导师制类型的原则是:既要符合学校定位,又要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师资情况。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选择不适合学校实际的导师制类型,就可能达不到导师制的预期成效。现在不少新建本科院校推行的“全职、全程、全员导师制”,笔者认为是一种“高成本、低收益”的制度。

一是“全职、全程、全员导师制”需要充足的导师资源作后盾,否则为大学一到四年级的每一名学生配备导师就只能是以增加指导学生数为代价,教师指导学生过多势必会影响指导效果。

二是“全职、全程、全员导师制”对导师的要求更高,导师的工作量更大,指导任务也更繁重,从大一的入学指导到大四的就业指导无不涵盖在内,而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大多很年轻,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相对不足,专职教师的职称整体较低,教学任务又十分繁重,还有科研压力,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势必力不从心。

笔者认为,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分阶段双导师制”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即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和学校师资力量的情况,由高校和社会联合指导学生。具体做法是:大一、大二时为学生配备校内导师,大三、大四时可根据专业性质有选择地为学生配备校外导师。从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力量来看,“分阶段双导师制”可以有效缓解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压力。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由于师资相对比较紧张,全程导师制显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而“分阶段双导师制”由于实行分段指导,对校内教师的需求量相对少一些,比较适合那些导师资源比较缺乏的高校。

在大学一、二年级配备校内导师主要是考虑到以下三种原因。

第一,对整个大学生活来说,一、二年级的过渡和适应极其重要。一年级是大学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一个过渡时期,大学生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要开始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学会选课、了解专业,培养专业兴趣,这些都迫切需要导师的指导。进入大学二年级,专业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这时教师在专业学习方面的指导就显得十分重要。

第二,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大学生活和学习后,遇到问题时往往会通过多种渠道寻求帮助,更愿意通过同学、朋友、专业教师等解决问题。而低年级学生获取帮助的渠道和信息则要少得多,因此有必要为他们配备校内导师。

第三,相对于高年级导师制来说,低年级导师制对导师的职称和具体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只要工作责任心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懂得教育规律、熟悉本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具有一定的专业指导能力都可以胜任,在职称上可以不作硬性要求。

从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来看,“双导师制”充分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都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的显著特点就是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地方产业需求,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其“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能创新”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既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但现实中由于受制于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条件,加之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学中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学生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采用“双导师制”则可以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整培养内容和方式,与社会共同承担起培养人才的任务,把社会需求与学校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克服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不足。

二、本科生导师制导什么——2024新建本科院校导师制导师的职责定位

对我国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师资队伍的整体情况限制了“全职型导师制”的实施,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想确定科学合理的本科生导师职责,就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所区分和侧重,那种“大而全”的“全职型”导师职责定位必须改变。

从学生实际情况来看,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城镇和农村,学习基础不扎实,高考成绩大多处于中下水平,自学能力相对较差,普遍存在自卑、厌学的问题,对理想和前途感到茫然。因此,调整学生的心态,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应用创新能力,往往比指导学生完成一项具体的科研任务更重要。

考虑到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结构和整体水平,导师的指导职责也不能太多,而应遵循“定位准确、重点突出”的原则。笔者认为,应以“辅学+辅用”为主,也就是说导师职责的核心和重点要放在对学生的学业辅导和实务应用操作上。校内导师的主要职责可以概括为: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领会教学管理制度,制订可行的学习计划;介绍学科及专业,包括研究内容和方向,使学生早日了解和明确学习方向,提高专业兴趣;结合专业特点指导学生选课,兼顾学生的兴趣和志向,合理搭建知识构架。校外导师的主要职责可以概括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指导学生形成初步的职业判断能力;针对课堂理论学习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和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

三、从制度的具体设计和实施上提高导师制的有效性

1.2024导师的选聘

首先,就导师的任职资质而言,并不是每个导师都能被聘为本科生导师,只有那些责任心强,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个人素养均有较好评价的教师才有资格;在职称方面,师资较为紧缺的院系对此可以不作硬性要求。

其次,为体现师生双方的意愿,应提高选聘程序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在选聘过程中注意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实行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具体操作中可通过网站或选聘会的形式将导师和学生的信息公布,由学生先对导师进行“志愿填报”,每个学生最多可选择两个导师,并服从“调剂”,再由导师对选择自己的学生进行筛选,最终由职能部门统一调配。这样既能考虑到师生双方的意愿和要求,又有利于提高大家对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视。生师比较大、本科生导师配备有困难的院系,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由学校从公共课教师中调配,或者由若干教师组成导师组共同指导若干学生,但导师组组长必须经院系2024、学校考核后由教授担任,其他导师可由青年教师或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担任。

2.2024师生双

方的交流互动

一项完善的制度设计应对制度涉及的对象有约束作用,否则这项制度的效力就无法得到有力保证。本科生导师制是建立在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基础上的,如果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师生互动少、交流不够,那么师生双方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实行导师制时要对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在时间、方式上作出明确规定,例如:导师要采取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每个月集体指导不少于一次,每个学期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不少于一次。在规约教师的同时,也要从纪律和制度设计等方面要求学生遵从,使学生自觉按照学校的规定接受导师的指导。具体操作中可以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五点:尊重导师,主动与导师联系,寻求导师的指导和帮助;每学期开学两周内与导师见面,根据导师的意见和本人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和综合素质发展计划;以主动、认真的态度参与导师制定的各项活动,不得无故缺席;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积极向导师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每学年要客观、公正地对导师的指导情况进行评价。

3.2024导师的考核激励

为提高导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必须把本科生导师工作考核纳入学校教职工年度考核。

(1)要制定合理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导师工作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导师工作评价内容也必须全面、具体,评价指标必须涵盖导师的整个工作过程和结果。除了要对导师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对导师本人的人格影响、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以及对学生的指导效果等进行考评。在指标细化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过分推崇量化要求的指标而忽视指标中的定性描述。

(2)要注意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评价主体除学生外,还要考虑导师自评、同行评议等,在评价方法上也要把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总结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力求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3)要确保达到本科生导师工作考核目的

对本科生导师工作进行考核不仅是为了统计导师的工作量,更是为了使考核结果作为导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条件,因此,要切实建立起与导师利益相关的奖励和约束制度。鉴于此,学校可建立向优秀本科生导师授予称号的制度或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在本科生导师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被评为优秀本科生导师的教师除了享受学校颁发的专项基金,在岗位评聘时还可以享受特别关照,同等情况下优先被聘任;本科生导师工作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其当年度考核不合格,当年职务晋升资格被取消,低聘或暂缓岗位聘任;对于符合条件而拒绝承担导师任务的教师,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级。

4.2024导师制的管理和监督

由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是一个常态的、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对象多,工作也比较复杂,因此,学校必须提供相应的组织和制度保证。

(1)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负责保证导师制的正常运行

一般来说,可成立校、院(系)两级导师制管理机构。校级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导师制实施办法,定期就导师的工作情况、考核、评优等进行研究;院(系)级管理机构主要负责本单位导师的选聘、培训和相关工作。

(2)要加强对本科生导师工作的日常监管,着力构建三个监督机制

一是以学生为主体,建立以指导效果评查为中心的监督机制。这个机制可以采用学生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重在学生对教师指导效果的反馈。

二是以院(系)为主体,建立以指导、记录、评查为中心的监督机制。通过检查导师指导记录、日志、作业批语等文字材料,对导师的日常工作及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三是以学校为主体,建立以绩效考核为中心的监督机制,坚持对导师的工作情况进行学期、学年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入导师本人业务档案,真正使考核与导师个人的奖惩联系起来,起到激励先进、奖优罚劣的作用。

总之,只有结合学校特点和定位选择好适合本校的本科生导师制类型,根据学校的师资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导师工作职责和方案,才能使导师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进而使本科生导师制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守华.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2006.

[2]高馨.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定位问题探析[eb/ol]..

[3]周甲辰.论地方性大学本科生导师的根本职责[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2).

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早已凸显出来,总的来说是当前社会大环境所造成的,不是学校能轻易改变的。但是作为教师工作的主阵地、教师生活的大家庭,学校总可以充分挖掘内部潜力,缓解或化解教师的这些心理问题。学校在管理中,只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功能和激励作用;不但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更注意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相信这样能最大程度地从学校层面上解决教师所面临的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

作为学校校长,笔者就如何化解教师心理问题的领导策略谈一些看法。

一、学校要摒弃当前社会上对学校、教师以考试成绩的好坏、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评价教师能力与实绩的惟一标准的思想,建立一套客观的、科学的评价与奖励机制

目前,社会上对考试升学的评价标准,使得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能是纸上谈兵。在考试指挥棒的引导下,教师们为了取得好的考试成绩不得不采取最保守的教学方法,即以应试为核心,回避教学改革和创新,采用习惯了的、比较“保险”的方法和手段来实施课堂教学,采取课内不足课外补的方法并大量应用题海战术,使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在无意中得到强化,而学生终生受用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技能往往被弱化。这种教学方法既忽视作为个体的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在能力,又忽视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更谈不上情感熏陶与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这样的课堂教学缺乏协作性、共探性,学生没有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教师也充满无奈与压抑。更有甚者,为维护自身利益,教师之间容易形成各自为政的“恶性竞争”教学。优秀教师的智慧和经验不愿与他人分享,成果得不到推广;青年教师则苦于求师无门,不得不“闭门造车”,多走弯路,阻碍其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这样,学校就会形成相当封闭、保守的教学氛围,它有如一张无形之网,是对教师群体渴求专业发展的束缚。加上整个社会对考试成绩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教师的成就感就只限于考试成绩的高低。这样势必造成大多数教师没有更多的成就感,情绪一落再落,心情到了不能自救的地步。于是在家庭、在学校都容易出现人际关系危机,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其实,教师在教学中各有所长,考试成绩并不能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完全等同,譬如有的长于课堂教学、精于点拨,却拙于复习应试;有的不注重平时落实,却擅长猜题备考。而且只要存在成绩排队就存在名次的先后,即使是处于同一分数段,哪怕只差毫厘,也排出了先后,这对教师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学校管理不应把社会对考试成绩的关注的压力转嫁到教师身上,更不应把教师的考核异化为考试分数排序。学校应该建立客观科学的评估与奖励机制,做到过程与结果并重,注意发挥制度的激励作用,调动教师积极工作的良好心态。同时,要充分创造条件营造促进教师共同进步、成长的教学研究氛围,发挥优秀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青年教师敢于创新的助推作用,以受惠于全体教师。从而把教师之间的个体竞争压力内化为专业提升的动力,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二、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工作心态的教师的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满足其内心需求,以化解其职业倦怠的心理压力

其一,要求上下公平型的心态。我们平时经常会听到有教师说,工作累一点不要紧,关键是学校领导和咱们一块干就行了。言下之意,就是希望学校领导能发挥领头羊作用,与全体教师共同付出。因此,学校领导一定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学校领导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教师不做的,学校领导坚决不做。把指令换成表率,实施“我先上,你跟着”,与全体教师风雨同舟的工作思路,力求方方面面成为教师的表率,调动非权力因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人格力量去影响教师,取得“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并且,学校领导还应该树立牢固的情感管理的思想。因为,领导率先垂范的行为和人格魅力,教师的归属之心会一颗一颗地获得,否则也会一颗一颗地失去。作为学校领导应该深刻地意识到,没有教师的快乐,就没有学生的快乐。因此,学校领导必须在方方面面关注教师,时时刻刻以真情服人。思想上助其进步,促其成长;事业上支持教师工作,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在工作中,领导要身先士卒,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与大家共同拼搏;在享受荣誉和福利待遇时做到公平、公正,领导不搞特殊化,赢得教师的信赖和拥戴。这样,学校才能以真情凝聚教师,使大家在感受到被尊重的同时体验严格,在感到压力的同时获得动力,在实现自身价值中增强满足感和归属感,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激活教师内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现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双赢局面。

其二,好自我表现型的心态。不少教师都有“表现欲”,爱在工作中表现自己。具有这种心态的教师,一般来说比较喜欢学校领导经常关心、过问自己的工作情况,也比较注意适时向领导请示汇报,其心理动因不外乎是让学校领导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其工作积极性的大小与领导的关注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学校领导的一句话、一个脸色、一个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其工作热情。具有这种心态或这种心态占主导地位的教师,一般比较注意在工作和事业中去树立自己的形象,并期望通过良好的工作态度或创造性的成绩证明自己的能力,体现自身的价值。其特点是自尊心、自信心较强,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比较注重荣誉。对待这样的教师,学校首先要正确理解他们的心理动机,不能笼而统之地把这种心态和爱虚荣联系起来。尽管有些教师干工作也可能带有讨好领导的意图,但这种意图充其量只是一种感情上的要求,更多的是想满足“表现欲”。学校要充分调动好这些教师的积极性,工作上要给他们更多的自,以激发他们的进取心。这些教师喜欢凭自己的能力独立开展工作,而且每一项工作都力求有所创新。因此,只要他们的设想有助于提高工作总体效果,即使在某些方面不合学校领导意向,但效果良好,学校也应该照顾他们的情绪,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学校领导要经常过问这些教师的工作情况,特别是当他们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时,更应给予他们一定程度的表扬,因为它包含着学校对教师工作成绩的肯定和辛勤劳动的认可,也包含了对教师的关注和器重。同时,这些教师一般比较爱面子,很注重自己在教师群体中的印象,他们最容不得那种讽刺挖苦式的批评和不顾场合的直言指责,因此,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时要多采取迂回式、旁敲式、谈心式等方式。

其三,职称与实际工作状况不符型的心态。在学校里,由于评定职称需要工作年限,往往出现一些顶着中高级职称的帽子,享受着中高级职称待遇的教师不在教学第一线,或者教育教学能力成绩非常一般。而一些出类拔萃的年轻教师,尽管师德修养、教学水平和教学业绩堪称一流,但由于论资排辈的框框而与中高级职称无缘,与优秀无边。长期的压制挫伤了这些年轻教师的自尊心,抑制了他们工作的热情。残酷的现实使这部分教师感到前途渺茫。他们在这种心态下投身教育,何谈爱岗敬业?为此,学校可以借鉴民办学校灵活的办学机制,把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细致的量化,分门别类,分类设岗。在用人上,实行优胜劣汰,择优聘用;在职称上,实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在观念上,不分资格,不论权威;在考核上,重师德修养,重工作量和工作实绩;在待遇上,实行能者多劳,优者多得。这样,迫使那些多年的“教学权威”,必须要不断努力创新,如果穿新鞋走老路,将面临着危机。而那些才艺超群的教学骨干、教坛新秀,他们将在该机制中找到了自己合适的岗位,提高了他们爱岗敬业的热情,公正的评价、良好的待遇,将使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踏实工作,从而使学校教育岗位责任制真正得到落实,也使他们走出了倦怠的阴影。

其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型的心态。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时常会听到一些教师说,“我是凭良心干工作”。话中之意,既包含着对人浮于事吃大锅饭的不满,也道出了他们既不想先进也不甘落后的思想。这是一种典型中庸者的心态。存在这种心态的教师有一个最简单的价值观念:“不劳动者不得食,拿了工资就得上班。”所以一般来说,这类教师能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也会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但进取心不强,工作要求不高,满足于不落后、不旷工、不误事。对于这类教师,学校领导首先对他们要敢于大胆使用,充分发挥其特长。要针对他们的特点,分配给他们一些既可以干得了也可以干得好的工作,帮他们树立起工作的自信心。其次,要经常进行检查督促,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第三,要建立竞争机制,打破“大锅饭”,让他们在公平竞争中超越自我。促使教师改变中庸的态度,避免堕入倦怠的怪圈。

其五,新股民型的心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们常常碰到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情况,或是收效不大,或是学生反复无常,尤其是面对后进生,很多教师就出现了“新股民型心态”,即喜、怒形于色,怨声载道。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引导他们好好地领悟诗人海涅的叹息“我们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的真正内涵。要求他们应该具有老股民的健康心态,即“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看到学生表现进步了,不要过于自得;看到学生表现退步了,更不必诸多怨言。其实,正因为是后进生,我们老师的态度对他们的影响更加重要。因为学习差,在学校他们常常受到同学的歧视,在家里常常遭到父母的训斥甚至惩罚。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爱。他们更希望教师尊重他们,希望从教师的目光、表情、语言、举止中真正体会到尊重和关心,在教师的尊重与关怀中战胜自卑,增强信心,启动成功的“内驱力”。其实,学生的人生成长之路宛如股市上的走势图,它既有规律性可循的一面,也有变化莫测的一面,这正是教育工作极富挑战和乐趣的一面。只有让教师具有了这种健康的心态,才能促使他们逐步掌握教学规律、遵循教学规律,以健康心态投入到教学中去。

塑造人格健全的公民是教育的核心任务,要塑造人格健全的公民更需要有人格健全的教师。总理在一次与教师座谈时指出:一个合格的教师,既要体现知识的力量,又要体现爱的力量。毫无疑问,只有心理健康、情感丰富的教师才能体现爱的力量。没有对学生的爱,就很难充分考虑学生真正的健康发展。因此,学校要在心理层面对教师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理解,使教师摆脱职业倦怠的心理困境,以朝气蓬勃的状态投身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中,从而收到“鱼与熊掌兼得”的效果。当然,只有彻底改革我们的教育制度,让学校真正不再围绕着应试教育打转,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或化解教师的心理压力,给教师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工作心态。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