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参观菜园的心得体会

梦醒花开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165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7分钟。

参观菜园的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地处陕西东南部的旬阳县,素有“中华天然太极城”之称,是革命老区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总面积3554平方公里,总人口45.56万人,共有169个贫困村,在册贫困户30149户85873人。2024年实现全县脱贫摘帽,既是政治任务下的自我加压,也是关系民生福祉的奋斗目标。

贫困要斩根 谁借“铁板斧”

作为全县2017年整村脱贫村之一的城关镇双垭村,有10个村民小组354户,其中贫困户141户,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700元,约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该村由原来的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虽紧邻县城规划区边缘,但山大人稀,土地耕作条件差,通村路只有一条主干线,尚有18.5公里亟需修建硬化,最高处黑山寨海拔达1200米。人在山上,水在沟底,人畜饮水困难,靠天吃饭,全村无主导产业,贫困程度深。

第一次见到旬阳县攻坚工程有限公司法人张剑,很难把眼前这个28岁的城里娃跟农村脱贫攻坚连到一起。当置身双垭村张家坪“爱心众筹菜园”时,笔者才真切感受到以他为首的旬阳“青年脱贫攻坚小组”在投身脱贫攻坚热潮中的社会担当和大胆实践。

位于该村十组的张家坪,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8月的陕南,气温依然居高不下,在张家坪,笔者看到160块挂着“爱心众筹菜园”牌子的菜园里,黄瓜、豇豆、西红柿、辣椒等各色时令菜蔬郁郁葱葱。

“我们这儿的地土质其实还好,但是土里刨食没有出路,身体条件稍微好些的人都外出务工了,就剩下我们这些老、弱、病、残在家,勉强挑几块好地种着。遇到今年出门打工活路也不行,干啥都难呀!”问起村子的情况,该村十组贫困户张忠平满脸无奈地向我们诉到。

脱贫攻坚战役如火如荼,时间紧、任务重,仅靠各级党委政府和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来帮扶,明显力量不足。要挖掉“穷根”,必须撬动社会帮扶Y源,依靠社会扶贫这个“铁板斧”,创新思路,吸引资金,整合资源,弥补短板。

旬阳县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帮扶、社会参与的理念,面向社会各界发出动员令、邀约函,借外力、激内力,积极引导企业、社会团体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通过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参与脱贫攻坚,拧成一股绳,齐力划大桨。

作为主动包联双垭村脱贫攻坚的社会组织牵头人,张剑便带着一帮没有实际务农经历、没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年轻企业家们成天在村子的山茆茆、土梁梁上奔波个不停。爬沟过坎、进院入户,挨家挨户摸底子、访民情,漫山遍野寻特色、找亮点,目光最终聚焦在村子观赏“小太极”的最佳位置,开出了“靠山吃山”的方子:用独特的风景吸引游人,在观景处平坦肥沃的土地上建设“开心农场”,引导周边农户开办农家乐、小超市,靠休闲观光农业把城里人留下来,让村里人富起来。

众筹也能来扶贫

想法挺新奇,可是钱从哪里来?这成了摆在张剑等人面前的又一道难题。

众筹!爱心众筹!

立足试点区位优势,借力城镇化发展,充分利用县城居民日常生活消费拉动和当地有水源、土地适宜种果蔬等有利条件,“一对一”精准到户,以“众筹方式”打造市民农耕体验园、休闲观光园和爱心扶贫园。

当张剑第一次把这个创意说给大家时,群众个个一脸愕然:众筹是个啥?还能来扶贫?

“众筹是利用互联网和SNS传播的特性,让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向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而我们这个爱心众筹不仅筹集的是资金和爱心,更是聚集人气、智慧,为帮助农民增收脱贫摸索新方法、新路径。”张剑对我们这样解释。

先在张家坪搞试点,整合10户贫困户20亩土地,筹划连片众筹菜园。将20亩土地划分成160小块,采取众筹的方式以每小块每年600元(其中100元地租,500元劳务费)的价格面向社会筹款认购。

众筹认购发出后,很快抢购一空。来自县城驻地爱心企业、爱心市民及其他社会爱心人士,以及县外部分爱心人士,更有湖北省十堰市、江苏省常州市等地的部分社会爱心人士也通过微信、电话、邮件等联系申请认购。

“众筹菜园,是‘产业+乡村旅游+公益’的一种扶贫新模式,以产业扶贫为载体,辐射休闲观光农业、城市周边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脱贫攻坚的新创举。这种新型的模式使我们的精准扶贫工作更加精细、更加务实、更讲效率。”6月17日,在张家坪众筹菜园开园仪式上,旬阳县委书记梁涛在自己认购的菜园里挖地种菜,并充分肯定了众筹菜园的发展思路。

根据众筹项目约定,由流转出土地且有生产技能的贫困户负责众筹菜园日常经营打理,同时鼓励提倡众筹园主利用闲暇时间,到自己的爱心菜园参与翻地、播种、浇水、除草等劳作体验,协商议定种什么、怎么种。农户为“众筹园主”免费提供耕作农具和技术指导,并在蔬菜成熟期及时与众筹园主联系,可自行入园采摘,也可让负责打理的贫困户代为采收。

“原来我们这儿种粮食,1亩地一年两季下来收入还不到2000元,现在可好了,1亩地一年约定好的1000元地租和5000元劳务费,光这就翻了三个番哩!”贫困户张孝锋的3.5亩地已纳入了首期众筹试点,仅这三亩多地今年就能实现收入超2万元。

昔日穷山沟 脱贫成样板

众筹试点以来,昔日寂静的小山沟很快活跃起来。

“听说双垭有个张家坪,那儿的众筹菜园弄得不错,我们也去认购一块儿菜园子!”

“那儿景致还不错,能看到‘小太极’呢!脱贫还有个新产业,好多人都去学习哩!”

众筹帮扶受到当地社会各界关注,也得到了贫困群众的认可,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贫困户张忠平深有感触地说,众筹菜园让原来几乎要撂荒的耕地变废为宝,有效解决了当地贫困家庭留守人员就业增收难题,更让落后小山村面貌焕然一新。

参与众筹菜园项目的驻村第一书记路德常说,闲暇时,市民在这里当爱心农夫,花钱不多乐趣多,还能吃到自己种的无公害蔬菜。平时,菜地就由农民管护,这些留守在家的弱劳力几乎不用投资就盘活了土地,还能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家门口干活挣钱。这块众筹菜园既让这些贫困户的土地实现增值,解决了当年脱贫问题,又凝聚了近200个社会成员加入了脱贫攻坚行动,献出了自己的爱心。

“众筹扶贫试点是引导社会扶贫重心下沉,促进帮扶资源向贫困村和贫困户流动,实现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的一个缩影。”该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陈守敏这样为我们介绍。

在众筹菜园的示范引领下,该县一批众筹扶贫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开展,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

2016年5月30日,团省委、省青联在该县赵湾镇华山村向全省青年发出“积极行动起来、助力脱贫攻坚”的倡议,并围绕推进脱贫攻坚项目任务落地,确定了基础设施建设、蔬菜销售等重点工作,来自西安的多家企业分别和村上签订了绿色无公害蔬菜产销框架协议,实现“农超对接”。通过发起华山村原生态蔬菜礼包众筹认购活动,已帮助华山村村民销售蔬菜7.5万公斤。

寨子沟村是该县小河镇一个典型的高山贫困村,全村165户560人散布在海拔1300多米的高山上。村民去一趟集来回需要步行一百余公里,尤其是其中的9.88公里的山路更是艰难险阻,很多路段都是在山岩上开凿出来的,出行极其不便。该镇联合省慈善协会、陕西音乐广播电台、守望大山等爱心组织面向社会发起“一米彩虹路”爱心众筹活动,让天南地北的爱心火种为这座贫困村燃烧出希望的火焰。

小河镇落驾村、东山村等引进“空店”扶贫模式,利用“农超对接”思维,在城市社区与贫困村之间架设了一个“空中”农贸市场,实现空店搭建平台、政府支持、第一书记推动、贫困户积极参与和城市消费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精准扶贫创新之路,逐步培育形成城市居民结对帮扶贫困村的新模式。村民把自己吃不完的干椿芽、土鸡蛋、杆杆酒、老腊肉等富余的土特产按照当地市场行情议价,空店负责人负责签收、打包,快速供给城市居民,将贫困村群众碎片化生产的农产品通过空店平台实现标准化销售,带动了增收脱贫。

“下一步,我们将众筹菜园分成订制生态菜蔬的、提供代管服务的、参与种植劳作的、享受田园体验等若干类型,设置不同认购档灵活经营。同时,将结合双垭村千亩牡丹园、南黑山自然风景等发展农家乐、农耕体验园、休闲观光园等休闲农业,引导农民脱贫致富。”站在张家坪“开心农场”边,张剑正在筹划着双垭村的产业脱贫路。

旬阳县众筹菜园扶贫模式以其独特务实的做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群众的认可,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关注并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目前,通往张家坪的道路硬化工程正在加紧施工,水、电、讯改造建设工程相继启动,农家乐、观光园等项目即将开建。

“众筹扶贫模式引用互联网思维,既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增收难题,又为全民创新创业和农村三产融合提供了探索,有效解决了农村就地就业难题和‘三留守’问题的现实困惑,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脱贫攻坚,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位长期从事“三农”工作研究的专家这样评价到。

参观菜园的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1、认识菜、园、豆、角、萝、卜、心等7个字。

2、认识蔬菜,了解其特点。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愿望。

课前准备:课件、蔬菜名称卡片及图片。

教学环节: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谜语,你们喜欢猜吗?打蔬菜名:(1、红口袋,绿口袋,有人怕,有人爱。2、圆圆脸儿像苹果,又酸又甜营养多,既能做菜吃、又可当水果。)

2、你们知道它们的家在哪吗?(板书:菜园里)

3、谁有好办法记住菜和园这两个字?

记住“园”字:

生1:大口框开着门,元字走进门,赶紧关好门。

生2:方方盒子,里面藏着元字。

生3:四面不通风,元字在当中。

记住“菜’’字:

生:地上一棵树,树上有一棵草,三只鸟儿躲在树叶下。

教师随机鼓励:你们想出来的记字方法很形象、很精彩,便于记住字型。

二、进入菜园,认识蔬菜

1、想去菜园参观吗?请大家闭上眼睛,上车坐好了,老师这就开车送你们到“菜园”去。嘀……汽车到站了,请小朋友们睁开眼睛。(出示课件)

2、走进菜园,它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谁来说一说?

出示句式:菜园里有( )、有( ),还有( ),菜园里的菜( )。

3、菜园里的菜那么多,那么可爱,你最喜欢什么呢?为什么喜欢它呢?

出示句式:我喜欢( ),因为( )。

生1:我喜欢茄子,因为茄子是挂在树上的,就像灯笼一样,很漂亮。

生2:我喜欢萝卜,因为萝卜很有营养。

师:谁有好办法记住萝字?

生2:草字头四字腰夕字底合成萝。

生3:我喜欢黄瓜,因为黄瓜又细又长,很可爱。

生4:我喜欢辣椒,因为辣椒的样子很可爱。

生5:我喜欢豆角,因为豆角很有营养。

师:谁来说说豆字怎么记?

生6:二字中间加两点,两点托着口。

师:角呢?

生7:用字头上带把刀,用刀砍出一只角。

生8:我喜欢西红柿,因为西红柿长得像苹果,很好看。

生9:我喜欢南瓜,因为南瓜圆圆的,就像大圆盘。

生10:我喜欢白菜,因为白菜有营养。

生11:我喜欢卷心菜,因为卷心菜的叶子一层层包着,很有趣。

师:谁有好办法记住心字?

生12:一只锅里炒豆子,一颗向左跳,一颗向上跳,一颗向右跳。

三、出示儿歌

1、师:蔬菜王国的国王听到你们这样夸他的孩子可高兴了,他也想来夸夸自己的孩子们。(出示课件)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

3、这首儿歌写了几种蔬菜?

4、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要求读出自己喜爱之情,读时可以加上动作。

5、师生边拍手边读。现在老师问,你来回答,好吗?

四、组织游戏,巩固识字

1、你们读得真好,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有没有把生字记在心里!瞧!淘气的蔬菜宝宝跑到这儿来了,小朋友们,看,它有什么变化?是啊,它把帽子摘掉了,现在,你还认识吗?同桌互读

2、图片、词语找朋友游戏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送信游戏,请你闭上眼睛唱送信儿歌!(丁零零,丁零零,我是小小邮递员,挨家挨户来送信)

甲:嘿!嘿!我的名字在哪里?

乙:嘿!嘿!你的名字在这里!

齐:对!对!“XX、XX”找对了!

五、小结延伸

除了书上说的九种蔬菜以外,你还认识什么蔬菜?谁来说一说?

六、课外拓展,鼓励识字

师:你们认识的蔬菜真多呀!放学后,小朋友们可以随爸爸妈妈去菜市场认识更多的蔬菜娃娃,将你认识的蔬菜娃娃用彩笔画下来,写上名称,制成卡片或者编成儿歌,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最能干,编得最好!

教学反思:

1、化抽象为形象,把枯燥的识字变为形象有趣的识记。

在教学生字时,根据不同生字的字形结构和形象特点,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编出他们自己喜欢的儿歌和谜语,帮助他们记住字形,理解字意。这样的教学方法符合儿童形象思维、形象记忆占优势的心理特点,所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游戏中巩固识字

教学中,我通过创设“图片、词语找朋友”的游戏,将词语卡片和蔬菜图片相结合,使抽象的文字和具体的实物图片对应起来,既增强了识字效果,又调动了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情趣性。

3、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

根据城镇儿童对田间蔬菜的认识生疏的特点,设计了精美的课件,带领学生“参观菜园”,让学生在参观中看到了形象逼真的蔬菜,又听到了各种蔬菜悦耳动听的自我介绍,从中进行识字练习。与此同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既让学生认识了蔬菜,学会了生字,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参观菜园的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幼儿园 种植活动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4-0118-01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大部分幼儿很少有机会与大自然亲近,不认识禾苗,分不清麦苗和小草,不知芋艿长在哪儿的十分普遍。美国一位教育家也说过:“大自然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她的教益无穷无尽”。因此,作为幼教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种植活动这一优势来引导幼儿在大自然中学习、游戏,陶冶幼儿的性情,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促进幼儿各方面成长。

一、种植活动对幼儿教学的意义

种植是孩子们实践、探索的好活动,好奇和探究种植活动强调真实和体验,它为孩子们展现了大自然的本色,激发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因此在幼儿园的一小块“种植园地”,组织幼儿开展科学种植活动。让种植活动成为幼儿的教育资源,从而开拓幼儿的视野,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进而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种植活动对幼儿成长的价值

种植园里不仅有植物,还有与其共生的蚯蚓、蝴蝶、蜗牛之类的小动物,以及土壤、石块、水之类的环境物质,更蕴含着各种奇妙的科学现象,种植园地就是一个浓缩的生态园,为幼儿提供了接触自然,认识自然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可以从中享受真实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从而体验发现和探究的快乐。因此,种植园地既是幼儿参与活动的小主人,也是幼儿重要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园地。

1.在种植中习得管理能力

在种植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周边的教育资源。让教师、幼儿、家长一起参与播种管理。动员大家一起2024各种种子,把2024的种子一并呈现在幼儿们面前,让他们充分讨论:“我们班的种植园地应该种些什么?种植园地上要种各种蔬菜应该怎样划分呢”?幼儿们各抒起见,在讨论中达成了共识,合理安排种植了芹菜、蚕豆、油菜、土豆、大蒜、萝卜等。并请幼儿的奶奶(老农)一起参与指导种植园地,使幼儿们了解到要让蔬菜长的好,要经常去管理,施肥、浇水、锄草。在每天的自由活动时间,时常有幼儿提醒老师一起管理种植园地,参与管理已融入幼儿们每天的生活。

2.在种植中培养观察能力

植物的生长变化是一个需要耐心照料与等待的过程。各种植物在孩子们的期待中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发生着变化。在观察种植园地时,孩子们养成了习惯,总要人手一本带好种植记录本,记录本中记录着植物的点滴变化,在记录中孩子们惊喜的发现了植物生长的有趣现象:萝卜开的是大大的白色花,油菜、青菜开的是黄花,蚕豆开的是粉色的花;花谢了,有的结籽、有的结豆荚。我们平时吃的土豆是在泥土里挖出来的,这些又都是蔬菜的种子。同时,结合主题活动《有用的植物》进行教学,特别是在开展绿色菜篮子和种植园地的活动中,找到了主题活动和种植园地的结合点,发挥了种植园地的作用。

3.在种植中提高语言能力

每个幼儿都有自我表现的需求,在活动中孩子的表现非常积极,对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都充满自信。首先,利用口头交流的传统表达方式让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发现和记录,如“我的空心菜长得绿油油的”“我的西红柿可真红”“我的茄子多长”等这些表达带有幼儿观察成功的愉快体验,为幼儿表达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其次,运用图示记录法等科学表达方式,引导幼儿用图画的形式将每天认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画在自己的图画本上,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多种形式的种植活动不仅满足幼儿这一需要,在整个过程中还培养了幼儿从小爱生活、爱自然、爱护植物的情感。同时,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幼儿学科学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参观菜园的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2024内容。 上海徐汇区凌云街道梅陇三村居委会打造的“一平米菜园”,宛若走进一个科普环保的生态园

上海老人王风在家附近的世纪公园里惊奇地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小花园,这里种植的不是争奇斗艳的名花异草,而是可以被端上餐桌的各类蔬菜瓜果,“没想到,我们小时候在农田里种过的菜能变成这么漂亮的景观!”

而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刘悦来看来,这是一种全新的园林设计理念――可食地景。它用蔬菜瓜果替代了传统的园林花卉植物,成为造景的主角,将花园的精美与菜园的实用有机结合起来,既满足了城市绿化景观的需要,也让城市变得更“美味”。

2015年米兰世博会上,由赫佐格和德梅隆牵头规划设计,以城市中的粮食种植和农业引入、生态引入为设计要旨的世博园区,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

城市中心的“蔬菜花园”

钢筋水泥包围着的高密度城市,是否可能塑造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这是多年研究城市景观设计的刘悦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此,刘悦来和他的团队一直酝酿着在上海的公共空间试验种植可食地景的大计划。

这个计划恰与世纪公园管理方将农作物园艺化种植的想法不谋而合,后者是上海市中心区域内最大的城市生态公园。

世纪公园绿化部经理曹利明告诉《t望东方周刊》,早在2007年,为填补2006年举办国际立体花坛大赛而空出的1万平方米土地,世纪公园绿化部曾种植过一批油菜苗作为过渡。

当油菜花盛开的时候,这样的“无心插柳”竟造就了一道沪上公园从未有过的美景,大批市民涌入公园只为观赏这片充满野趣的花田。

那次“偶然”给了园方启示――很多都市人都有亲近田园的愿望。

2015年春天,在世纪公园的一个角落,被竹篱笆围起的200平方米的空地上,一批批瓜果蔬菜按照景观设计师和农业专家的精心挑选和设计,被悄然种下,一个美丽的“蔬菜花园”慢慢成形……

负责此项目的景观设计师谢文婉向《t望东方周刊》介绍,他们第一批种植的作物超过了50个品种,包括茄子、韭菜、番茄、生菜、小葱、黄瓜等常见的蔬菜瓜果,也有迷迭香、薰衣草、薄荷等香草。

“我们选择的70%左右是上海市民熟悉的本地种植的蔬菜瓜果,另外还根据上海的土壤、温度等条件选择了一些本地不太常见的、有特色的香草类植物。”谢文婉告诉本刊记者。

与传统苗木不同,蔬菜瓜果的生长周期较短,因此,可食地景中的作物会根据季节作些更替。“比如春天会多种些叶类蔬菜,夏秋更多些瓜果。冬天则以大白菜、芹菜、胡萝卜、塔菜等耐寒抗冻的作物为主。但基本上每季都能保证在30~40个品种。”刘悦来将之2024成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有趣的是,这些作物经过一年的试验种植,也要经历优胜劣汰。在谢文婉提供的2016年春天最新版的作物名录中,不少2015年种过的植物都被淘汰了。“比如洋甘菊和金盏花,花期特别短,观赏性也不强,所以今年我们会用可食玫瑰等来替代。”谢文婉说。

要把这些作物变成景观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技术活。“景观设计师需要结合这些作物的植株高度、叶子的大小和色彩、生长密度和空间位置等要素进行立体化的设计。此外还要考虑到作物之间的共生作用,并根据其耐干湿的程度调整土壤地形。”刘悦来对本刊记者说。

说起这块可食地景试验田的成本,刘悦来有些兴奋:“和那些珍贵的苗木相比,这些蔬菜水果真是太便宜了。200平方米土地上种的所有作物的种子售价加起来不到1100元。”

不过,刘悦来也指出,因为蔬菜这类作物的生长周期短,如果要让可食地景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就需要园丁们加强育苗和管理工作,保证及时更替。

曹利明透露,世纪公园的这片可食地景,在养护的费用投入上与其他花草并没有太大差别,而公园里的园艺工作者很多本来就曾在家乡种过菜,对于可食地景的育苗和种植也驾轻就熟。 上海世纪公园“蔬菜花园”种植的蔬莱

孩子和老人的热情最高

与可食地景的观赏作用和经济价值相比,刘悦来更看重可食地景种植的社会功用。

“它(种植可食地景)让普通人有可能从城市建设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有机会与自然更近距离地接触,建立起人与自然的新关系。”刘悦来说。

曹利明也认为,可食地景具备很强的参与性和可操作性。简单易学的种植技术让每个人都可轻松参与其中,为人们带来种植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

据曹利明介绍,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世纪公园的“蔬菜花园”针对不同的节日主题,开展了科普蔬菜知识、讲解传统文化、亲子采摘、绘画写生等十多场活动,“市民报名非常踊跃,特别是孩子和老人的热情最高”。

刘悦来说,可食地景的种植不仅可以在城市的公共空间,更应该进入社区。“如果社区将公共的绿地空间拿出来种植,让业主自主决定品种的选择和产出的多少,再通过小区内部的公约安排居民轮流种植。这不仅会使小区绿地的内容发生很大的改变,更有利于邻里的交往和社区的营造。”

如今,在中国,与刘悦来一样,希望在城市里实践可食地景种植的人越来越多。

有人把可食地景种上了屋顶。

从2011年开始,一群年轻的景观设计师组成了名为V-roof(空中菜园)的团队,挑了浦东一栋办公楼的天台,开始着手实现他们的绿色梦想。

一段时间后,周围居民惊讶地发现,旁边楼顶的天台上冒出了鸡毛菜、空心菜、茼蒿之类的绿叶蔬菜,还有依墙而生的丝瓜、黄瓜,郁郁葱葱。

V-roof的项目经理杨隽伟告诉《t望东方周刊》,他们的“空中菜园”项目,旨在充分利用建筑闲置的屋顶平台空间,种植绿色蔬菜,并结合雨水2024利用、太阳能设施,通过景观设计,创造良好的休闲空间。

2016年初,由意大利设计公司德度设计事务所主导的“可食城”项目启动。“可食站”“可食学堂”以及“可食社区”三个试点项目将在上海市中心的长宁和静安两区落地。

看看她种了什么好吃的

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一些种菜发烧友为了不破坏前院统一规划的草坪景观,不得不“偷偷摸摸”把菜种在后院。为解决这样的矛盾,“可食地景”这一全新的园林设计理念就此诞生。

但在很多专家看来,可食地景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复兴。“人类驯化植物,起初就是为了得到食物。”刘悦来说。

在古代巴比伦和古埃及的园林中都用到过可食地景的技艺。中世纪时期的僧侣,也会在寺庙的花园种植水果、蔬菜、花、草药等植物。19世纪英国郊区的庭院中,常常还会布置一些果树和浆果类植物。而中国早期园林的起源也和菜园、果园分不开。人们在房屋周围,或者村落中聚集地附近,栽果种树进行绿化并改造环境,这便是园林艺术的雏形。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将农作物和装饰性植物分开种植。于是,在城市中,各种可食的植物大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行道树,鲜亮的草坪和珍稀的花卉。

上世纪70年源于澳大利亚的朴门永续(Permaculture)设计系统,结合了永久持续的(permanent)与农耕(agriculture)、文化(culture)这几个词的含义。这种设计风格的目的是打造出可持续的生活系统,依照自然界的规律去设计环境。它倡导依照自然界的规律去设计环境,希望打造出可持续的生活系统,这与可食地景的理念高度契合,也成为了当代可食地景建造最重要的指导原则。

随着朴门永续逐渐演变成一场国际性的社会运动,可食地景也在越来越多的地方被实践。

参观菜园的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正是基于以上这些问题,幼儿园在社区的大力协助下,向社区的农场租了一大块农田,并于2009年4月成立了“七彩生态园”,这是孩子们自己的农场。自从有了这个农场以后,就为孩子们近距离地接触农田、接触农作物提供了一片天地,而我们也充分地挖掘农田的各种资源,丰富多彩的活动就在这片天地中拉开了序幕。

一、创意思路

农田里蕴涵着太多的教育资源,为了让孩子们在这片天地里体验快乐,获得发展,我们就把“拓展农场的多元价值”作为我们研究的重点,“打造孩子的开心农场”作为我们研究的目标。参观、种植,是农场活动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那么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带孩子到农田做些什么呢?在反复的思考和实践中,我们的特色逐渐鲜明,并形成了五大系列的活动,分别为:参观、写生、种植、收获、游戏。

二、实施程序

1 感知农作物特征

在我们的七彩生态园内种植着各种蔬菜,所以我们会定期带孩子们到生态园内进行参观,让孩子们了解各种蔬菜的特征。以往认识蔬菜孩子们只能从图片上获知,但现在就可以实地参观,探索各种蔬菜的奥秘。在我们的生态园周围都是农田,有很多的大棚,所以我们还带孩子们参观大棚,了解大棚的作用,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除了对蔬菜的观察,我们还在稻谷播种时节组织孩子参观了农民伯伯的插秧,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了稻谷的由来,知道了“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每一次的参观活动都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清澈的小眼睛里透露着惊奇与喜悦!

2 写生――了解农作物形态

有了七彩生态园,也为孩子们的写生创造了条件,这些丰富的蔬菜、开阔的农田正是孩子们写生很好的素材,孩子们也特别喜欢来这里进行自己的创作,带上画板、画笔,三五一群地结伴,选择自己喜欢的蔬菜,然后或站着、或蹲着,便开始创作了。他们是非常专注的,会先观察一番,然后才开始动笔,不一会儿大大的茄子叶、红红的西红柿、长长的夜开花藤便在孩子们的笔下诞生了。通过写生活动孩子们近距离地观察这些蔬菜,进一步地感知了蔬菜的形态特征,在体验农田乐趣的同时也提高了绘画的技能。

3 种植――发现农作物生长

种植活动是孩子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我们根据季节的特征,会经常组织孩子到生态园进行种植活动。可爱的孩子们拿着小锄头刨地,把一棵棵蔬菜的小秧苗插入土中,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如何使用锄头,知道了种植的顺序和注意事项。我们还经常带孩子们到生态园来照顾这些种植的蔬菜,给它们浇浇水,请农民伯伯帮忙施施肥,在持续性照顾的过程中孩子们知道了如何照顾蔬菜。我们还经常带孩子们对蔬菜进行测量、记录活动,这一次长得有多高,下一次又长多高,并记录下生长的动态过程,既为数学活动的开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也让孩子们对植物的探索更深了一层,孩子们对农作物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4 收获――体验劳动的喜悦

经过一段时间的照顾,蔬菜成熟了,等待着我们的收获。于是,我们组织孩子们到生态园里收获我们的成果。孩子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果实,真是兴奋不已,拿着箩筐,扛着小麻袋,穿梭在农田里,收获的劲头非常高。在收获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同样学到了很多,知道了豌豆应该怎么摘,番薯应该怎么挖,萝卜应该怎么拔,一张张小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激动,而更多精彩的故事也伴随着发生,“老师,瞧我的番薯,多大呀”,“老师,我们的麻袋都装不下了”,“哈哈,林诚博拔萝卜太用力摔跤啦”,农田里笑声一片,这可真是孩子们的“开心农场”。收获了劳动果实,我们还能带回幼儿园进行品尝,这是世上最美味的食物,因为是孩子们亲手种的,亲手收的。

5 游戏――感受不一样的乐趣

开阔的农田场地,也是孩子们游戏的乐园。在这个乐园里,有着幼儿园内所没有的游戏资源,草垛、水沟、泥土等等,这些都可以为孩子创设游戏的场景。我们带领孩子们开展过很多丰富多彩的田园游戏。比如,追逐游戏,因为是在田地里,地面的不平整,就为孩子们的游戏增添了难度,从而也带来了挑战的乐趣;跨草垛游戏,孩子分组比赛,一个纵跃,大大的草垛已在身后,孩子助跑跨跳的体育技能也再次得到了锻炼:挑水游戏,这是孩子们从未尝试过的活动,一根扁担,两桶水,如何掌握平衡,如何控制动作,都对孩子们带来很大的考验,却也是孩子们非常渴望参与的一个活动;还有匍匐前进、挖宝贝、跨水沟等等,孩子们感受了愉悦,同时也发展了多方面的体育技能。

四、操作要点

幼儿园把对“七彩生态园”的首次照顾任务交给了我们大班年级组,作为年级组长,我以四步骤“研讨――策划――实施――交流”为要点,带领组内老师积极展开研讨,挖掘农场的多元价值,有序地组织各项田园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田园乐趣的同时,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1 研讨

每一次的年级组学习我会将田园活动的研讨作为例行内容,抽出一段时间组织老师们进行讨论,确定下阶段田园活动的内容、组织的方式,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在内容确定时会结合以下两点:一是季节特征,二是前期活动的再次跟进。

2 策划

每一次的活动都有一位老师专门负责策划,制定出详细的操作细则,包括活动的时间、目的、准备、流程、注意事项等等,策划案出来之后好要和每个班级的老师作好沟通,使每位教师都清楚此次田园活动的组织细则,为活动的开展充分作好各项准备工作。

3 实施

有了策划,按照预定的时间我们便组织孩子到七彩生态园进行各项有趣的活动,这是一次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不仅会注意孩子们的安全,也会关注孩子们的活动状态,并给予个别化的指导。

4 交流

每一次的田园活动结束之后,我们会在下一次的年级组学习中组织老师们进行交流,彼此畅谈对这一次田园活动的想法和建议,好的地方总结经验,不足的地方共同寻求改进的策略。交流是为下一次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在策划、组织活动的时候还必须做到四原则:一是安全性,我们会提前考察,及时清理,排除安全隐患:二是趣味性,我们注重形式的多样化;三是丰富性,挖掘农场的多方面资源,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四是教育性,田园活动的内容都是健康、积极向上的,能够丰富孩子的经验,让孩子获得某种能力上的提高。

五、效果评析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